1. 什麼是程序什麼是程序設計
1、計算機程序是一組計算機能識別和執行的指令,運行於電子計算機上,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信息化工具。
它以某些程序設計語言編寫,運行於某種目標結構體繫上。打個比方,程序就如同以英語(程序設計語言)寫作的文章,要讓一個懂得英語的人(編譯器)同時也會閱讀這篇文章的人(結構體系)來閱讀、理解、標記這篇文章。
一般的,以英語文本為基礎的計算機程序要經過編譯、鏈接而成為人難以解讀,但可輕易被計算機所解讀的數字格式,然後放入運行。
程序是一個指令序列。
2、程序設計是給出解決特定問題程序的過程,是軟體構造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程序設計往往以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為工具,給出這種語言下的程序。程序設計過程應當包括分析、設計、編碼、測試、排錯等不同階段。專業的程序設計人員常被稱為程序員。
(1)簡述程序員擴展閱讀:
程序演算法
演算法是指對某些問題的嚴格的解釋方法,一般的,一個演算法擁有以下特點:
1、有窮性:演算法必須保證在執行有限步驟後結束。
2、可行性:演算法是確切可行的,即使在數學中,該演算法可行,但若在實際應用中,程序不可以被執行,那麼 ,該演算法也是不具有可行性的。
3、確切性:演算法的每一個步驟必須具有明確的意義。
4、輸入:一個演算法必須要有0個或多個輸入。
5、輸出:一個演算法必須要有1個或多個輸出。
2. 簡述程序設計的一般過程
程序設計步驟過程:程序設計是給出解決特定問題程序的過程,是軟體構造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程序設計往往以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為工具,給出這種語言下的程序。程序設計過程應當包括分析、設計、編碼、測試、排錯等不同階段。專業的'程序設計人員常被稱為程序員。
任何設計活動都是在各種約束條件和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間尋求一種平衡,程序設計也不例外。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早期,由於機器資源比較昂貴,程序的時間和空間代價往往是設計關心的主要因素;隨著硬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軟體規模的日益龐大,程序的結構、可維護性、復用性、可擴展性等因素日益重要。
3. java程序員和網路工程師 哪個好
1、剛畢業java程序員的工資肯定要比網工高,成型後的工資要看你在什麼樣的公司,但一般來說工資待遇,java工程師要高,這個你可以到招聘網上看看。
2、一般網工入門容易,要求低,java程序員要求相對較高,但對剛畢業的學生要求會低一些。
3、程序員對性格的要求,這個真不好說,因為其實程序員哪種性格的都有,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願意靜下心來思考,能力這方面,其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網路工程大的本人沒有搞過,但我認為搞技術的好的,都是能經常靜下心來研究的人。
4、從長遠發展來說,360行,行行出狀元,真沒法說。
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但有一點我想提醒你的是,專注的人才能成功,所以不管你選哪個方面,你都不要再去考慮其它的,專注於一行。
4. 簡述軟體工程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規范有哪些
職業道德規范包括基本的道德規則和特殊的職業責任。
1、基本的道德規則包括:為社會和人類的美好生活作出貢獻;避免傷害其他人;做到誠實可信;恪守公正並在行為上無歧視;敬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對智力財產賦予必要的信用;尊重其他人的隱私;保守機密。
2、待殊的職業責任包括:努力在職業工作的程序與產品中實現最高的質量、最高的效益和高度的尊嚴;獲得和保持職業技能;了解和尊重現有的與職業工作有關的法律;接受和提出恰當的職業評價;對計算機系統和它們包括可能引起的危機等方面作出綜合的理解和徹底的評估;重視合同、協議和指定的責任 。
5. 簡述程序設計的三種基本程序結構,其執行的條件和順序
1、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一種線性、有序的結構,它依次執行各語句模塊。
2、循環結構:循環結構是重復執行一個或幾個模塊,直到滿足某一條件為止。
3、選擇結構:選擇結構是根據條件成立與否選擇程序執行的通路。
當型循環:表示先判斷條件,當滿足給定的條件時執行循環體,並且在循環終端處流程自動返回到循環入口;如果條件不滿足,則退出循環體直接到達流程出口處。因為是"當條件滿足時執行循環",即先判斷後執行,所以稱為當型循環。
(5)簡述程序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使用順序、選擇、循環等有限的基本結構表示程序邏輯。
2、選用的控制結構只准許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
3、程序語句組成容易識別的塊,每塊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
4、復雜結構應該用基本控制結構進行組合或嵌套來實現。
5、程序設計語言中沒有的控制結構,可用一段等價的程序段模擬,但要求改程序段在整個系統中應前後一致。
6、嚴格控制GOTO語句。
6. 求java程序員成功經驗簡述
你好,下面是一條最簡單的:
成功 = 堅持 + 代碼量 + 勤思考 + 興趣(這個有是你有毅力可忽略) ;
堅持 、和代碼量 意思差不多,所以業界有這么一句話, 代碼量決定一個程序員的高度。
7. 軟體的定義是什麼有哪些主要特點 簡述軟體開發過程需要哪些階段並說明個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軟體,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
特點
1、無形的,沒有物理形態,只能通過運行狀況來了解功能、特性、和質量。
2、軟體滲透了大量的腦力勞動,人的邏輯思維、智能活動和技術水平是軟體產品的關鍵。
3、軟體不會像硬體一樣老化磨損,但存在缺陷維護和技術更新。
4、軟體的開發和運行必須依賴於特定的計算機系統環境,對於硬體有依賴性,為了減少依賴,開發中提出了軟體的可移植性。
5、軟體具有可復用性,軟體開發出來很容易被復制,從而形成多個副本。
軟體開發過程階段
1、起始階段(Inception):有一個好的想法:具體構想出終於產品的設想和它的業務案例,確定項目的范圍 。
2、細化階段(Elaboration):計劃必要的活動和所需資源,具體確定功能並設計構架 。
3、構建階段(Construction):構建產品, 發展最初的設想、構架和計劃,直到一個能夠交付給用戶的產品(完畢後的設想)完畢。
4、移交階段(Transition):將產品移交用戶使用,包含:製造、交付、培訓、支持、維護,直到用戶愜意。
(7)簡述程序員擴展閱讀
軟體設計思路和方法的過程,包括設計軟體的功能和實現的演算法和方法、軟體的總體結構設計和模塊設計、編程和調試、程序聯調和測試以及編寫、提交程序。
1、相關系統分析員和用戶初步了解需求,然後列出要開發的系統的大功能模塊,每個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對於有些需求比較明確相關的界面時,在這一步裡面可以初步定義好少量的界面。
2、系統分析員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求做出一份文檔系統的功能需求文檔。這次的文檔會清楚例用系統大致的大功能模塊,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並且還例出相關的界面和界面功能。
3、系統分析員和用戶再次確認需求。
4、系統分析員根據確認的需求文檔所例用的界面和功能需求,用迭代的方式對每個界面或功能做系統的概要設計。
5、系統分析員把寫好的概要設計文檔給程序員,程序員根據所例出的功能一個一個的編寫。
6、測試編寫好的系統。交給用戶使用,用戶使用後一個一個的確認每個功能,然後驗收。
8. 簡述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歷程。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大量的程序設計語言被發明、被取代、被修改或組合在一起。盡管人們多次試圖創造一種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卻沒有一次嘗試是成功的。
之所以有那麼多種不同的編程語言存在的原因是,編寫程序的初衷其實也各不相同;新手與老手之間技術的差距非常大,而有許多語言並對新手來說太難學;還有,不同程序之間的運行成本各不相同。
有許多用於特殊用途的語言,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例如,PHP專門用來顯示網頁;Perl更適合文本處理;C語言被廣泛用於操作系統和編譯器的開發。
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不再過度地依賴某種特定的機器或環境。這是因為高級語言在不同的平台上會被編譯成不同的機器語言,而不是直接被機器執行。最早出現的編程語言之一FORTRAN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實現平台獨立。
(8)簡述程序員擴展閱讀:
如果所使用的翻譯的機制是將所要翻譯的程序代碼作為一個整體翻譯,並之後運行內部格式,那麼這個翻譯過程就稱為編譯。
因此,一個編譯器是一個將可閱讀的程序文本作為輸入的數據,然後輸出可執行文件。所輸出的可執行文件可以是機器語言,由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直接運行,或者是某種模擬器的二進制代碼。
如果程序代碼是在運行時才即時翻譯,那麼這種翻譯機制就被稱作解譯。經解譯的程序運行速度往往比編譯的程序慢,但往往更具靈活性,因為它們能夠與執行環境互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