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linux系統的/sample目錄進行壓縮打包,應該輸入怎樣的linux命令
[root@ubuntu ~]# tar -czvf ar_test.tar.gz ar_test #將ar_test文件打包並且壓縮
[root@ubuntu ~]# tar zxvf ar_test.tar.gz #解壓
[root@ubuntu ~]# tar -tf ar_test.tar.gz #查看包裡面的文件信息
[root@ubuntu ~]# tar -cf all.tar *.jpg #將當前目錄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個名為all.tar的包。-c是表示產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root@ubuntu ~]# tar -rf all.tar *.gif #將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裡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root@ubuntu ~]# tar -uf all.tar logo.gif #更新原來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root@ubuntu ~]# tar -xf all.tar #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開的意思
[root@ubuntu ~]# tar -cjf all.tar.bz2 *.jpg #壓縮成.bz2的壓縮文件
[root@ubuntu ~]# tar -xjf all.tar.bz2 #解壓.bz2的文件
[root@ubuntu ~]# tar -cZf all.tar.Z *.jpg #壓縮成.Z的壓縮文件
[root@ubuntu ~]# tar -xZf all.tar.Z #解壓.Z的文件
2. ubuntu基本操作
ls , 即 list,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項示例:
查看當前目錄 ls
查看 /home/shaofa 目錄 ls /home/shaofa
以詳細模式查看 ls -l /home/shaofa 其中,-l 為參數,參數一般以 - 開頭
1 在輸入命令和路徑時,按 TAB 鍵可以自動補全ls /ho ls /home
2 輸入歷史可以翻閱 按 ↑ ↓ 箭頭鍵可以上下翻閱
3 宿主機 與 虛擬機之間可以拷貝粘貼,一般情況下,文本和文件都可以拷貝
pwd , 即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
cd , 即 change directory , 切換目錄
示例:切換到用戶主目錄
cd 切換到某個目錄
cd /home/shaofa/example
幾個特殊的目錄:
~ 代表當前用戶的主目錄
. 代表當前目錄
.. 代表上一級目錄
cd ~ 切換到主目錄
cd ~/example 切換到主目錄下的example目錄
cd ../www 切換到上級目錄、再到www子目錄
mkdir ,即 make directory 創建目錄
mkdir abc
mkdir -p abc/123/test
使用 -p 參數,可以將路徑的層次目錄全部創建
rmdir ,即 remove directory 刪除空目錄
rmdir abc
如果目錄非空,則刪除失敗
tar , 即 tape archive 檔案打包
創建檔案包
tar -cvf example.tar example
其中,
c , 表示 create 創建檔案
v , 表示 verbose 顯示詳情
f , 表示 file
也可以多個目錄打包 tar -cvf xxx.tar file1 file2 file3
還原檔案包
tar -xvf example.tar
tar -xvf example.tar -C outdir
其中,-C 參數指定目標目錄,默認解到當前目錄下
先前的tar格式並沒有壓縮,體積較大
並檔並壓縮
tar -zcvf example.tar.gz example
解壓縮
tar -zxvf example.tar.gz
tar -zxvf example.tar.gz -C outdir
通常我們所見的,都是 *.tar.gz 這種格式
軟鏈接,即 Windows 下的 "快捷方式"
使用 ln 命令 (link) 來創建軟鏈接
ln -s source link
其中,-s 表示 soft 軟鏈接 ( 默認為硬 )比如
ln -s example example2
軟鏈接的特點:
1 刪除軟體接,對原文件沒有影響
2 刪除原文件,則軟鏈接失效
以 ls -l 查看文件詳情時,可以看到目標路徑
比如,ls -l /
可以發現,/bin 實際指向的是 /usr/bin 目錄
比如,添加一個用戶
sudo useradd -m test1
其中,sudo, 表示以管理員身份執行
1 添加用戶
sudo useradd -m test1
其中,-m參數表示在 /home 下添加用戶目錄
2 修改用戶密碼
sudo passwd test1
3 刪除用戶
sudo userdel test1
1 在登錄系統時,默認不允許以 root 用戶登錄
2 只有特殊的用戶,才能執行 sudo
比如,yanjingliang可以執行sudo,但test1不行
Linux下,把能執行sudo命令的用戶叫 sudoer
超級用戶 root
類似於 Windows 下的 Administrator 用戶
切換到 root 用戶,有全部許可權,可以直接 useradd 等命令
1首次使用時,需要給 root 設置密碼
sudo passwd root
2 切換到 root 用戶
su root
其中,su 表示 switch user
3 退出
exit
su root 僅僅對當前會話 (終端) 有效,不影響當前桌面環境,root 權力太大,需要小心使用
Linux 下可以創建多個用戶,可以用組進行管理用戶。
比如:
男生組 boys
ming bo gang qiang
女生組 girls
fang hong yue yuan
創建組 groupadd boys
創建用戶 useradd -m -g boys ming
其中,-g表示在添加用戶,同時將用戶加到boys組
修改現有用戶到新的組 usermod -g boys shaofa
其中,usermod表示修改用戶信息
如何查看用戶和組?
cat /etc/group
每一行表示一個group的信息,名稱 + ID
如何查看用戶列表?
cat /etc/passwd
每一行表示一個用戶的信息
用戶不多時,管理的時候並不使用組的概念
useradd a1
useradd b1
一個root,兩個普通用戶a1, b1 ,夠用了!
默認地,會給a1用戶建立一個同名的組a1 ,也就是說這個組里只有他一個人。
默認地,無法以root登錄 Ubuntu的桌面環境。本文檔介紹如何設置,才能以root來登錄面。一、設置root密碼
首次執行時,需要修改root密碼
sudo passwd root
此時,root已經設置了密碼,但是還不能用root登錄桌面。
二、修改配置
按以下步驟,執行
1:
su root 在終端里 切換到 root用戶
2 :
gedit /etc/pam.d/gdm-autologin
在這一行前面加一個#
#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_success
關閉並保存
3:
gedit /etc/pam.d/gdm-password
在這一行前面加一個#
#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_success
關閉並保存
4:
關閉虛擬機,重啟後生效
三、以root登錄桌面
在登錄界面,點下面的』未列出'
手工輸入用戶名root,登錄
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 owner : 文件的屬主 owner
- r : 文件是否可讀 read
- w : 文件是否可寫 write
- x: 文件是否可以執行 excute
使用 ls 命令查看一個文件
ls -l simple.txt
-rw-r--r--. 1 shaofa shaofa 13 4月 21 03:48 simple.txt
其中,rw-r--r-- 表示該文件的訪問許可權
chmod , 即change file mode 修改文件的訪問許可權
比如,一個文件abc.txt ,想讓別人也能修改
chmod o+w simple.txt
其中,o ,表示 other 別人
+w ,表示增寫 write 許可權
chmod a+w abc.txt
所有人 all 添加w許可權
chmod a-w abc.txt
所有人減去w許可權
chmod u+w abc.txt
僅用戶 user 自己的許可權 +w
chmod o-w simple.txt
修改別人 other 的許可權 -w
只有文件的屬主或者root 可以修改文件許可權
省略寫法
chmod +w simple.txt
chmod -w simple.txt
默認是修改自己和本組的許可權
chown , 即change owner 修改文件的屬主
一般來說,每個用戶只操作自己的用戶目錄
所以 chown 命令並不常用
示例:
1 在 /opt 目錄下建立一個文件夾 software
2 將 software 目錄分配給用戶 shaofa
su root
mkdir /opt/software
chown -R shaofa /opt/software
ls -ld /opt/software
只有文件的 owner 和 root 才有權更改屬主
腳本 Script ,一種解釋執行的程序
Linux 下常見的三種腳本程序
- Shell 腳本 *.sh
- Perl 腳本 *.pl
- python 腳本 *.py
腳本程序,本質是一個文本文件
1 它是一個文本文件
2 它具有可執行許可權
腳本程序都是由解釋器來執行的
Shell腳本解釋器: /bin/sh
Perl腳本解釋器: /bin/perl
Python腳本解釋器:/bin/python3
執行一個腳本時,以下兩種方式等效
./hello.py
/bin/python3 hello.py
Shell腳本,按Shell的語法寫出來的腳本
是 Linux 自帶的腳本語言
相當於Windows下的 DOS 批處理腳本
1 編輯一個文本文件,保存為 hello.sh
#!/bin/sh
echo "hello,world"
2 添加可執行許可權
chmod +x hello.sh
3 執行程序
./hello.sh
/bin/sh hello.sh
注意:
1 第一行必須聲明解釋器
#!/bin/sh
2 必須有 x 許可權,才能夠執行
比如,一個程序只有作者執行,別人不能執行
rwxr--r--
3 執行程序時,必須加上路徑
./hello.sh
/home/shaofa/hello.sh
Python腳本,比Shell要強大一些,對於 C / java 工程師,
1 編輯一個文本文件,
#!/bin/python3
print("hello,word")
保存為 hello.py
2 添加可執行許可權 chmod +x hello.py
3 執行程序 ./hello.py
環境變數,就是存在當前環境中的變數
定義環境變數 export OUTDIR=/opt/
顯示環境變數 echo ${OUTDIR}
查看所有環境變數 printenv
環境變數的使用:
可以在當前終端中使用
可以在 SHELL 腳本中調用
在命令行中定義的環境變數,只對當前SHELL終端有效
當關閉終端後,重啟後就消失了
用戶環境變數:定義在 ~/.profile 中
在主目錄下查看隱藏文件 ls -la
其中,a 表示 all ,顯示所有文件
註:在Linux下,以 . 開頭的文件為 隱藏文件
1 用文本編輯器打開 ~/. profile
gedit ~/.profile
2 添加
export JAVA_HOME=/opt/jdk1.8
保存並關閉
3 注銷,重新登錄後生效
echo $JAVA_HOME
原理:當用戶打開終端時,會自動運行 .profile ,將變數注入到當前環境中。
注意:
1 以點號 . 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
ls -a 查看所有文件
2 此配置只對當前用戶有效
因為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 .profile
3 有的Linux系統上,使用 .bash_profile
系統環境變數:定義在 /etc/profile 中
此中的環境變數對 所有用戶 有效
以 root 身份執行
gedit /etc/profile
但是,一般不直接修改 /etc/profile
而是在 /etc/profile.d/ 創建一個自定義的腳本
1 用 gedit 創建一個腳本
gedit /etc/profile.d/myprofile.sh
2 定義環境變數
export TOMCAT=/opt/tomcat
3 注銷並重新登錄
重新登錄後,環境變數生效
PATH,最常見的一個環境變數
用於描述可執行程序的搜索路徑
查看path中的配置目錄 echo $PATH
多個路徑之間以冒號分隔
usr/local/bin:/usr/local/sbin:/usr/bin:/usr/sbin
默認地,系統從以下目錄中搜索可執行程序
/usr/bin 比如,/usr/bin/tar
/usr/sbin 比如,/usr/sbin/useradd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其中, sbin 為超級用戶 root 才能執行的程序
/usr/ 下系統自帶的程序, /usr/local/ 是用戶安裝的程序
演示:修改PATH環境變數。。。
1 編輯 /etc/profile.d/myprofile.sh
設定 PATH 環境變數
export PATH=$PATH:/opt/tomcat/bin
2 注銷,重新登錄後生效
在終端里,以命令行方式來配置網路
常用命令: ifconfig , netstat 等
默認地,Ubuntu 下面不帶 ifconfig 命令
需要使用 apt 軟體包管理器
apt install net-tools 安裝一個軟體包
apt remove net-tools 移除一個軟體包
apt search xxx 搜索
apt list | grep xxx 列表
如果出現:
E: 無法定位軟體包問題」
解決:輸入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一些軟體源。
1 查看網路配置
ifconfig
其中,if 表示 interface 網路介面
會列出所有的網路介面,及各個介面的狀態
2 開啟/禁用網路
sudo ifconfig xxx up
sudo ifconfig xxx down
vi / vim , 一個基於控制台的文本編輯器
gedit , 一個基於GUI的文本編輯器
其中,vim 是 vi 的升級版, 演示使用 vim 命令
1 打開文本編輯
vim abc.txt
如果目標文件存在,則打開編輯;如果不存在,會新建一個文件
如果系統上沒有 vim ,就安裝一下:
sudo apt install vim
2 切換模式
編輯模式 Insert Mode: 按 i 鍵
命令模式 Command Mode: 按 ESC 鍵
3 退出編輯
1、按 ESC 鍵,進入命令模式
2、輸入 :wq 保存並退出
3、輸入 :q 退出
4、輸入 :q! 強制退出 ( 放棄保存 )
Linux文本文件的編輯
1 桌面環境:gedit
2 終端環境:
- 少量修改 : vim
- 大量修改 : 在 Windows上編輯,然後上傳到Linux
推薦:在 Windows上編輯,然後上傳到 Linux
使用 notepad ++ 或者其他的專業編輯器
文本文件的換行符
Windows : \r\n
Linux : \n
可以在 Notepad ++ 里觀察到此區別
視圖 | 顯示符號 | 顯示行尾符
換行符的轉換:
編輯 | 文檔格式轉換 | 轉換為 UNIX格式
注意:只有在編輯 SHELL 腳本時,才需要轉換
其他格式的文件一般都不需要轉換,如*.xml, *.java
在 Ubuntu上面運行:
dos2unix xxx.sh
也可以將 xxx.sh轉成 UNIX的換行風格( \n )
如果系統里沒有這個命令,可以安裝一下:
sudo apt install dos2unix
Shell腳本的編輯 。。
1 用 Notepad++打開編輯 mytest.sh
2 轉成 Unix格式 \n
3 上傳至Linux
4 chmod +x mytest.sh
5 運行 ./mytest.sh
程序 Program:指一個程序文件,如 notepad.exe
進程 Process:當一個程序運行起來,在操作系統內創建一條記錄,
用於描述和控制它的運行
比如,打開多個 notepad.exe ,則得到多個進程
查看進程命令:
ps -ef
其中,各個欄位的含義:
UID : 執行者
PID : 進程ID
PPID : 父進程ID
STIME : 啟動時間
CMD : 啟動時調用的命令行
3. Ubuntu 常用解壓與壓縮命令
tar -xvf FileName.tar # 解包
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 將DirName和其下所有文件(夾)打包
gunzip FileName.gz # 解壓1
gzip -d FileName.gz # 解壓2
gzip FileName # 壓縮,只能壓縮文件
tar -zxvf FileName.tar.gz # 解壓
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 將DirName和其下所有文件(夾)壓縮
tar -C DesDirName -zxvf FileName.tar.gz # 解壓到目標路徑
tar -jxvf big-bag.tar.gz #這是手殘解壓的命令
tar -tf big-bag.tar.gz | xargs rm -rf #這是刪除解壓後的文件的命令
unzip FileName.zip # 解壓
zipinfo -1 ./ShareWAF.zip(誤解壓文件) | xargs rm -rf
zip FileName.zip DirName # 將DirName本身壓縮
zip -r FileName.zip DirName # 壓縮,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錄一並壓縮
rar x FileName.rar # 解壓
rar a FileName.rar DirName # 壓縮
4. 在ubuntu中怎麼用命令將當前用戶主目錄中的所有內容打包
tar jcf jsj $HOME
5. linux Ubuntu操作系統的全部命令是什麼
Ubuntu常用命令 x0dx0ax0dx0asudo apt-get install 軟體名 安裝軟體命令 x0dx0asudo nautilus 打開文件(有root許可權) x0dx0asu root 切換到「root」 x0dx0ax0dx0als 列出當前目錄文件(不包括隱含文件) x0dx0als -a 列出當前目錄文件(包括隱含文件) x0dx0als -l 列出當前目錄下文件的詳細信息 x0dx0ax0dx0acd .. 回當前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x0dx0a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錄 x0dx0acd ~ 或 cd 回當前用戶的宿主目錄 x0dx0amkdir 目錄名 創建一個目錄 x0dx0armdir 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空目錄 x0dx0arm 文件名 文件名 刪除一個文件或多個文件 x0dx0arm -rf 非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非空目錄下的一切 x0dx0ax0dx0amv 路經/文件 /經/文件 移動相對路經下的文件到絕對路經下 x0dx0amv 文件名 新名稱 在當前目錄下改名 x0dx0afind 路經 -name 「字元串」 查找路經所在范圍內滿足字元串匹配的文件和目錄 x0dx0ax0dx0afdisk fdisk -l 查看系統分區信息 x0dx0afdisk fdisk /dev/sdb 為一塊新的SCSI硬碟進行分區 x0dx0achown chown root /home 把/home的屬主改成root用戶 x0dx0achgrp chgrp root /home 把/home的屬組改成root組 x0dx0ax0dx0aUseradd 創建一個新的用戶 x0dx0aGroupadd 組名 創建一個新的組 x0dx0aPasswd 用戶名 為用戶創建密碼 x0dx0aPasswd -d用戶名 刪除用戶密碼也能登陸 x0dx0aPasswd -S用戶名 查詢賬號密碼 x0dx0aUsermod -l 新用戶名 老用戶名 為用戶改名 x0dx0aUserdel_r 用戶名 刪除用戶一切 x0dx0ax0dx0atar -c 創建包 _x 釋放包 -v 顯示命令過程 _z 代表壓縮包 x0dx0atar _cvf benet.tar /home/benet 把/home/benet目錄打包 x0dx0atar _zcvf benet.tar.gz /mnt 把目錄打包並壓縮 x0dx0atar _zxvf benet.tar.gz 壓縮包的文件解壓恢復 x0dx0atar _jxvf benet.tar.bz2 解壓縮 x0dx0ax0dx0amake 編譯 x0dx0amake install 安裝編譯好的源碼包 x0dx0areboot Init 6 重啟LINUX系統 x0dx0aHalt Init 0 Shutdown _h now 關閉LINUX系統 x0dx0ax0dx0auname -a 查看內核版本 x0dx0acat /etc/issue 查看ubuntu版本 x0dx0alsusb 查看usb設備 x0dx0asudo ethtool eth0 查看網卡狀態 x0dx0a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信息 x0dx0alshw 查看當前硬體信息 x0dx0asudo fdisk -l 查看磁碟信息 x0dx0adf -h 查看硬碟剩餘空間 x0dx0afree -m 查看當前的內存使用情況 x0dx0aps -A 查看當前有哪些進程 x0dx0akill 進程號(就是ps -A中的第一列的數字)或者 killall 進程名( 殺死一個進程) x0dx0akill -9 進程號 強制殺死一個進程 x0dx0ax0dx0a常用apt命令: x0dx0ax0dx0aapt-cache search package 搜索包 x0dx0aapt-cache show package 獲取包的相關信息,如說明、大小、版本等 x0dx0a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安裝包 x0dx0a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 - reinstall 重新安裝包 x0dx0asudo apt-get -f install 修復安裝」-f = _fix-missing」 x0dx0a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刪除包 x0dx0a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 - purge 刪除包,包括刪除配置文件等 x0dx0a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x0dx0a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裝的包 x0dx0a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升級系統 x0dx0asudo apt-get dselect-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級 x0dx0aapt-cache depends package 了解使用依賴 x0dx0aapt-cache rdepends package 是查看該包被哪些包依賴 x0dx0asudo apt-get build-dep package 安裝相關的編譯環境 x0dx0aapt-get source package 下載該包的源代碼 x0dx0asudo apt-get clean &&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無用的包 x0dx0asudo apt-get check 檢查是否有損壞的依賴 x0dx0ax0dx0a清理所有軟體緩存(即緩存在/var/cache/apt/archives目錄里的deb包 ) x0dx0asudo apt-get clean x0dx0ax0dx0a刪除系統不再使用的孤立軟體 x0dx0asudo apt-get autoremove
6. 如何把ubuntu10.04系統文件 打包成iso
終端輸入命令行:
mkisofs -o matlab.iso -r -D -R -J /home/你的文件夾
選項說明:
-o 文件名 -D 多層目錄 -R 長文件名 -J 中文名
7. ubuntu怎麼解壓rar文件
之前安裝了zip,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zip。但在圖形界面下雙擊打不開,所以就沒管它。
如果再次安裝rar,unrar後,zip,rar在圖形界面下都可雙擊解壓了,和windows一樣方便。
你就輸入下面的命令,一切搞定。
sudo apt-get install zip rar unrar
下面來講解下(其實沒有必要啦,圖形界面很方便的^_^)
tar 命令的用法:tar 參數:-c:將文件打包(但不壓縮)create
-x:將打包文件解壓 excha
-z:將打包文件壓縮。
-v:把壓縮過程顯示出來。
-f:我的理解是用當前的名字。如xxx目錄,那麼打包之後就是xxx.tar。壓縮之後就是xxx.tar.gzex:打包目錄下的workspace(不壓縮)
tar -cvf workspace.tar workspace
打包並壓縮目錄下的worksapce
tar -zcvf workspace.tar.gz worksapce解壓這需要看後綴名來的,當後綴名有.gz時表示這個包經過壓縮處理的。反之,者沒有。但都可以用tar 來解壓的
1. 解包 workspace.tar
tar -xvf worksapce.tar
2. 解包 workspace.tar.gz
8. linux Ubuntu操作系統的全部命令是什麼
Ubuntu常用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軟體名 安裝軟體命令
sudo nautilus 打開文件(有root許可權)
su root 切換到「root」
ls 列出當前目錄文件(不包括隱含文件)
ls -a 列出當前目錄文件(包括隱含文件)
ls -l 列出當前目錄下文件的詳細信息
cd .. 回當前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錄
cd ~ 或 cd 回當前用戶的宿主目錄
mkdir 目錄名 創建一個目錄
rmdir 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空目錄
rm 文件名 文件名 刪除一個文件或多個文件
rm -rf 非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非空目錄下的一切
mv 路經/文件 /經/文件 移動相對路經下的文件到絕對路經下
mv 文件名 新名稱 在當前目錄下改名
find 路經 -name 「字元串」 查找路經所在范圍內滿足字元串匹配的文件和目錄
fdisk fdisk -l 查看系統分區信息
fdisk fdisk /dev/sdb 為一塊新的SCSI硬碟進行分區
chown chown root /home 把/home的屬主改成root用戶
chgrp chgrp root /home 把/home的屬組改成root組
Useradd 創建一個新的用戶
Groupadd 組名 創建一個新的組
Passwd 用戶名 為用戶創建密碼
Passwd -d用戶名 刪除用戶密碼也能登陸
Passwd -S用戶名 查詢賬號密碼
Usermod -l 新用戶名 老用戶名 為用戶改名
Userdel–r 用戶名 刪除用戶一切
tar -c 創建包 –x 釋放包 -v 顯示命令過程 –z 代表壓縮包
tar –cvf benet.tar /home/benet 把/home/benet目錄打包
tar –zcvf benet.tar.gz /mnt 把目錄打包並壓縮
tar –zxvf benet.tar.gz 壓縮包的文件解壓恢復
tar –jxvf benet.tar.bz2 解壓縮
make 編譯
make install 安裝編譯好的源碼包
reboot Init 6 重啟LINUX系統
Halt Init 0 Shutdown –h now 關閉LINUX系統
uname -a 查看內核版本
cat /etc/issue 查看ubuntu版本
lsusb 查看usb設備
sudo ethtool eth0 查看網卡狀態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信息
lshw 查看當前硬體信息
sudo fdisk -l 查看磁碟信息
df -h 查看硬碟剩餘空間
free -m 查看當前的內存使用情況
ps -A 查看當前有哪些進程
kill 進程號(就是ps -A中的第一列的數字)或者 killall 進程名( 殺死一個進程)
kill -9 進程號 強制殺死一個進程
常用apt命令:
apt-cache search package 搜索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 獲取包的相關信息,如說明、大小、版本等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安裝包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 - reinstall 重新安裝包
sudo apt-get -f install 修復安裝」-f = –fix-missing」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刪除包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 - purge 刪除包,包括刪除配置文件等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裝的包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升級系統
sudo apt-get dselect-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級
apt-cache depends package 了解使用依賴
apt-cache rdepends package 是查看該包被哪些包依賴
sudo apt-get build-dep package 安裝相關的編譯環境
apt-get source package 下載該包的源代碼
sudo apt-get clean &&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無用的包
sudo apt-get check 檢查是否有損壞的依賴
清理所有軟體緩存(即緩存在/var/cache/apt/archives目錄里的deb包 )
sudo apt-get clean
刪除系統不再使用的孤立軟體
sudo apt-get autor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