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1單片機C語言
先定義一個unsigned int 型的變數temp,
然後angle[0]乘以10000,結果給temp,
然後將temp分離,逐個給table的元素。
具體實現代碼如下:
unsigned int temp;
temp = (unsigned int)(angle[0]*10000);
table[0] = temp/10000;
table[1] = '.';
table[2] = temp%10000/1000;
table[3] = temp%1000/100;
table[4] = temp%100/10;
table[5] = temp/10;
如果你是用來在1602顯示的話,還有轉換成ASCII碼,在每個數組元素後面+'0'即可。
2. 51單片機c語言 _nop_()是一個空指令短時間延時的空幾個機器周期
這個_nop_()等效與匯編裡面的,NOP指令,也就是空一個機器周期,如果是傳統51單片機的話,等於空12個時鍾周期【即一個機器周期】,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可以利用keil來進行模擬實驗,觀察軟體所顯示的數值,然後再進行相關的運算,即可得出結果。
3. c語言51單片機
沒有問題,只要IDE模塊裡面支持你的型號即可。編譯器可以將C51編譯生成對應的匯編代碼。
4. 51單片機 c語言里 lcd1602 命令0x40 和 數據0x00 看不懂 求指教
前面兩句,是自定義字元的。
設定起始地址0x40後,可以寫入8個位元組的點陣數據,即組成了一個字元。
點陣數據00...是自己編寫的,和地址0x40,沒有什麼密切關系。
下一個字元的地址是0x48。
*****************************************
我要 顯示 0 怎麼做 求高手
-----
顯示0,用不著自定義字元,如下即可:
write_LCD_data(0x30); //即可。
5. 51單片機怎麼驅動直流電機c語言
51單片機驅動直流電機程序(用的是l298n晶元):
#include<reg51.h>
#include<math.h>
#defineuintunsignedint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N100
sbits1=P1^0;//電機驅動口
sbits2=P1^1;//電機驅動口
sbits3=P1^2;//電機驅動口
sbits4=P1^3;//電機驅動口
sbiten1=P1^4;//電機使能端
sbiten2=P1^5;//電機使能端
sbitLSEN=P2^0;//光電對管最左
sbitLSEN1=P2^1;//光電對管左1
sbitLSEN2=P2^2;//光電對管左2
sbitRSEN1=P2^3;//光電對管右1
sbitRSEN2=P2^4;//光電對管右2
sbitRSEN=P2^5;//光電對管最右
uintpwm1=0,pwm2=0,t=0;
voiddelay(uintxms)
{
uinta;
while(--xms)
{
for(a=123;a>0;a--);
}
}
voidmotor(ucharspeed1,ucharspeed2)
{
if(speed1>=-100&&speed1<=100)
{
pwm1=abs(speed1);
if(speed1>0)
{
s1=1;
s2=0;
}
if(speed1==0)
{
s1=1;
s2=1;
}
if(speed1<0)
{
s1=0;
s2=1;
}
}
if(speed2>=-100&&speed2<=100)
{
pwm2=abs(speed2);
if(speed2>0)
{
s3=1;
s4=0;
}
if(speed2==0)
{
s3=1;
s4=1;
}
if(speed2<0)
{
s3=0;
s4=1;
}
}
}
voidgo_forward(uintspeed)
{
s1=1;
s2=0;
s3=1;
s4=0;
pwm1=speed;
pwm2=speed;
}
voidgo_back(uintspeed)
{
s1=0;
s2=1;
s3=0;
s4=1;
pwm1=speed;
pwm2=speed;
}
voidstop()
{
s1=1;
s2=1;
s3=1;
s4=1;
pwm1=0;
pwm2=0;
}
voidturn_right(uintP1,uintP2)//右轉函數
{
s1=1;
s2=0;
s3=0;
s4=1;
pwm1=P1;
pwm2=P2;
}
voidturn_left(uintP1,uintP2)//左轉函數
{
s1=0;
s2=1;
s3=1;
s4=0;
pwm1=P1;
pwm2=P2;
}
voidtracking()
{
if((LSEN1==0)&&(LSEN2==0)&&(RSEN1==0)&&(RSEN2==0))//沒有檢測到
{
go_forward(100);
}
if((LSEN1==1)&&(LSEN2==0)&&(RSEN1==0)&&(RSEN2==0))//左一檢測到
{
turn_left(40,80);//左轉右輪》左輪
delay(N);
}
if((LSEN1==0)&&(LSEN2==1)&&(RSEN1==0)&&(RSEN2==0))//左二檢測到
{
turn_left(40,60);//左轉右輪》左輪
delay(N);
}
if((LSEN1==0)&&(LSEN2==0)&&(RSEN1==1)&&(RSEN2==0))//右一檢測到
{
turn_right(60,4);//右轉左輪》右輪
delay(N);
}
if((LSEN1==0)&&(LSEN2==0)&&(RSEN1==0)&&(RSEN2==1))//右二檢測到
{
turn_right(80,40);//右轉左輪》右輪
delay(N);
}
if((LSEN1==1)&&(LSEN2==1))
{
turn_left(0,100);
delay(1000);
}
if((RSEN1==1)&&(RSEN2==1))
{
turn_right(100,0);
delay(1000);
}
}
voidavoidance()
{
}
voidinit()
{
TMOD=0x02;//timer0同時配置為模式2,8自動重裝計數模式
TH0=156;//定時器初值設置100us中斷
TL0=156;
ET0=1;
EA=1;
TR0=1;//開啟總中斷
}
voidmain()
{
init();
while(1)
{
tracking();
}
}
voidtimer0()interrupt1//電機驅動提供PWM信號
{
if(t<pwm1)
en1=1;
else
en1=0;
if(t<pwm2)
en2=1;
else
en2=0;
t++;
if(t>100)
t=0;
}
(5)51單片機c語言命令擴展閱讀
L298N是一種雙H橋電機驅動晶元,其中每個H橋可以提供2A的電流,功率部分的供電電壓范圍是2.5-48v,邏輯部分5v供電,接受5vTTL電平。一般情況下,功率部分的電壓應大於6V否則晶元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6. at89c51單片機 如何用c語言編程啊
隨著單片機硬體性能的提高,編寫應用程序更著重於程序本身的效率。
Franklin或KEII.C51交叉編譯器是專為51系列單片機設計的一種高效的C語言編譯器,用其開發的應用程序易於維護,可移植性好,是目前較流行的51系列單片機的開發工具。
一、C51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巧
首先,C51語言程序設計要盡可能採用結構化的設計方法。可將整個程序按功能分成若干個模塊,不同的模塊完成不同的功能。對於不同的功能模塊,分別指定相應的入口參數和出口參數,而經常使用的一些程序最好編成函數,這樣既不會引起整個程序管理的混亂,還可使程序的可讀性、移植性增強。
C51語言的主程序結構:
#include
main0{while(1);}
這是最小的C程序,包括頭部文件和程序主體。頭部文件為引用的外部資源文件,包括硬體信息和外部模塊提供的可使用的函數和變數的說明。
語句定義後,就可以在C語言程序中像匯編一樣使用這些硬體設備。
在C5l中常用項目來管理,項目一般分為C文件塊和頭部文件塊,常把不同的功能寫在不同的C文件中,依靠項目的管理,最後把所有文件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得到燒錄的HEX文件或BIN文件。沒有在頭部文件中列出的文件,可以算是該C文件的內部函數和變數,外部C不能使用。另外,在程序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C51語言的預處理命令。
對於一些常用的常數,如TRUE、FAlSE、PI,以及各種特殊功能寄存器,或程序中一些重要的依據外界條件可變的常量,可採用宏定義(#de-fine)或集中起來放在一個頭文件中進行定義,再採用文件包含命令(#in-elude)將其加入到程序中,這樣當需要修改某個參量時,只需修改相應的包含文件或宏定義,而不必對使用它們的每個程序文件都進行修改,有利於文件的維護和更新。
舉例:利用宏定義和條件編譯,源程序不作任何修改就可適用於不同時鍾頻率的單片機系統,並可根據情況的不同取不同的delay值,完成不同的目的。程序如下:
#define flag 1#ifdef flag==l#define fose 6Mdelay=10;#elif flag==0#define fose 8Mdelay=12;#else#define fosc 12Mdelay=20;#endiFMain0{ for(I=O;l
7. 單片機C語言編程,要使用C語言自帶的庫函數,使用哪個宏包含命令
使用#include調用庫函數。
C51語言的編譯器中包含有豐富的庫函數,使用庫函數可以大大簡化用戶程序設計的工作量,提高編程效率。每個庫函數都在相應的頭文件中給出了函數原型聲明,在使用時,必須在源程序的開始處使用預處理命令#include將有關的頭文件包含進來。
C51庫函數中類型的選擇考慮到了8051單片機的結構特性,用戶在自己的應用程序中應盡可能地使用最小的數據類型,以最大限度地發揮8051單片機的性能,同時可減少應用程序的代碼長度。
單片機c語言編程是基於C語言的單片機編程。單片機的C語言採用C51編譯器(簡稱C51)。由C51產生的目標代碼短,運行速度高,存儲空間小,符合C語言的ANSI標准,生成的代碼遵循Intel目標文件格式,而且可與A51匯編語言PL/M51語言目標代碼混合使用。51單片機支持三種高級語言,即PL/M,C和BASIC。C語言是一種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其代碼率高,數據類型及運算符豐富,並具有良好的程序結構,適用於各種應用的程序設計,是使用較廣的單片機編程語言。
8. 求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intunsignedint
sbitk1=P3^2;
sbitbuz=P2^3;
voiddelay(uintt);//延時程序
voidinit();
voidmain()
{
init();
P1=0xfe;
while(1);
}
voiddelay(uintt)//延時程序
{
uinti,j;
for(i=t;i>0;i--)
for(j=112;j>0;j--);
}
voidinit()
{
IT0=0;
EX0=1;
EA=1;
}
voidcroled()interrupt0
{
buz=0;
delay(10);
if(k1==0)
{
while(k1==0);
P1=_crol_(P1,1);
buz=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