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二星座中你最喜歡哪枚程序員
1、水瓶座程序員(1月20日—2月18日)
事先聲明下:水瓶座的程序猿絕非蛇精病,人家壓根就是外太空來的。水瓶座程序員寫的代碼既神秘又無人能解!絕逼沒幾個人能看懂,神馬?看不懂嗎?那隻能說你們地球人太愚蠢!
2、雙魚座程序員(2月19日—3月20日)
雙魚座程序員絕對是浪漫主義,他們認為自己寫的代碼是世界上最單純、最感人、最不做作的,字里行間都透漏著現代主義哲學韻味!神馬?說我寫的不好嗎?沒有邏輯性嗎?你要在多說一句雙魚座程序員哭給你看!
3、白羊座程序員(3月21日—4月19日)
白羊座程序員絕對是急脾氣,做事沖勁十足,但是三分熱度,他們樂於接受有挑戰的任務,但你提的需求一定要一次性說完,不要擠牙膏,不然他們會崩潰的!但你交代的事情不管難與否羊兒們肯定會義無反顧的沖在最前頭,而且還能特別快速的做完。
4、金牛座程序員(4月20日—5月20日)
金牛座程序員絕對是碼農中的完美主義,他們碼起代碼真叫認真,絕不準許代碼中出現半點差池,然鵝,讓牛牛們改代碼就有點難了,誰讓他們是死腦筋呢,讓他改動一個地方可能就打亂了整個大方向,再加上他們踏實肯干、不喜歡投機取巧,喜歡一碼是一碼的性格絕對能逼瘋產品。
5、雙子座程序員(5月21日—6月21日)
雙子座程序員有點神經分裂,偶爾叨逼叨,偶爾踏實嚴謹,雙子座的他們代碼風格切換自如,思維也比較敏捷,善於社交,但無常的情緒變化蠻不適合編程的,但如果雙子座的程序員們一旦編起代碼絕逼是創造力非凡的。
6、巨蟹座程序員(6月22日—7月22日)
巨蟹座的程序員對生活和工作都隨遇而安,他們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點,也容易接受領導提出的修改意見,10行代碼需要修改8行,巨蟹們也能安下心來,這是其它星座不具備的。而蟹兒們寫的代碼注釋絕對能編成一本小說,你絲毫不用擔心看不懂,因為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是巨蟹的本性。
7、獅子座程序員(7月23日—8月22日)
獅子座程序員極具領導力,神馬事情擺在他面前都一副領導力狀態,但又愛面子,倘若出現bug,千萬不要當面說,另外,天生的「老大氣質」會讓他們覺得編程是小弟做的事。因此,獅子座的人即使從事IT業,也會不斷伺機跳向管理層面。
8、處女座程序員(8月23日—9月22日)
處女座程序員簡直是碼農界的大神,強迫症就是他們的專有名詞,他們敏感細膩,不放過任何細節,也很注重個人儀表和生活品味,處女座的他們簡直是代碼界的福音,一種「逼死自己,造福他人」的英雄主義性格。
9、天枰座程序員(9月23日—10月23日)
天枰座自認為自己死程序員中的「顏值」擔當,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維持一個光鮮外表和優雅的姿態,所以,熬夜苦幹絕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面色暗黃、眼帶血絲也是不準許有的,僅憑聰明的頭腦而少了吃苦精神很難讓他們在一個純技術領域登峰造極。
10、天蠍座程序員(10月24日—11月22日)
在辦公室里低頭使勁敲代碼的大多數是天蠍座程序員,蠍子天生自尊心強,絕不允許他人輕視,做事情也不拖泥帶水,高節奏、高效率、高壓力的工作態度會換來他人的誇獎和贊賞。一絲不苟、條理清晰的作風不但是優秀的技術工作者,還能找到一群小弟為他們打工,睿智的蠍子會很好的為自己投資。
11、射手座程序員(11月23日—12月21日)
射手座是整個星座中最不穩定的一個,他們善變,也不在乎改變,他們只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寫的代碼也是浪漫、奔放的,讓人無法琢磨,可能一段代碼里混合了三五種時下最流行的思路和最前沿的理念,看起來洋氣極了,然並卵。
12、摩羯座程序員(12月22日—1月19日)
摩羯是最嚴謹、踏實的星座,雖然給人一種呆板的印象,耍花樣絕對找不到摩羯頭上,他們這種特殊的氣質只要你交給他們的工作絕對會一絲不苟、嚴謹的做完,有種不搞定bug決不罷休的執念。
㈡ 求伯君的生平事跡
求伯君
程序員的生活,是比較寂寞、封閉和枯燥的。大浪淘沙,在這個軟體工業飛速發展的時代里,出現了許多高手,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為人所知。像吳曉軍、鮑岳橋、周志農、劉旭、朱崇君、求伯君、王江民、王志東、梁肇新等等為大眾所熟悉的高手,這么多來來也就這么一二十來位。他們個人奮斗的酸甜苦辣同中國軟體地的發展起落同步。國內接觸過計算機的人都使用過或仍然使用著他們用智慧和心血凝結而成的程序。也許他們中的有些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昔日的光彩,有些會在新一輪的角逐中再次成為贏家,但他們身上的那種凝聚了濃厚個人色彩的軟體人精神,將伴隨著中國軟體業的發展大放異彩。這可能是中國軟體的一筆特殊財富。或許我們透過他們曾走過的足跡,能夠看到中國軟體業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
「如果從開始就想著怎樣賺錢,我也不會有今天。事 業和金錢無關。當你全身心投入開發的時候,不給你錢你 也要干。開發時,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報酬。只有先成就了業,才有資格談報酬。」
——求伯君
求伯君,1964年11月26日出生於浙江新昌縣。�
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系統專業,後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的一個儀器廠;
�
1986年,從儀器廠辭職,加盟北京四通公司,1987年,調深圳四通公司;�
1988年,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在深圳從事軟體開發;�
1989年轉到珠海,開發成功國內第一套文字處理軟體WPS;�
1994年,在珠海獨立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5年,1996年賣掉別墅,率金山人員走出最困難的時期;
1997年,WPS97誕生,成為中國對抗word的第一個中文軟軟。
1999年,WPS2000面世,欲藉此騰飛,走向國際化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CCDOS嚴援朝、五筆字型王永民、2.13吳曉軍、CCED朱崇君相繼從前台漸漸隱去的日子裡,求伯君卻似一棵長青樹,不斷地為我們演繹出為人傳誦的故事與傳奇——1994年盤古組件失敗,1995年中國第一個游戲軟體《中關村啟示錄》誕生,1996年為繼續開發WPS 97賣掉別墅,1997年重鑄WPS輝煌。
求伯君十年不倒,原因在於他一直在走著一條和一般程序員不同的路。大多數優秀程序員大都選擇了自己創業或者合夥創業的道路,而求伯君則一出道就碾轉於四通、 金山、方正這樣的大公司,在這些公司的經歷使求伯君具備了大公司的眼界和胸懷。這是求伯君高於同時代程序員的本質原因。�
出道�
11年前,促使求伯君走出河北徐水縣城的是深圳大學來他們單位實習的一位女學生。和這位女學生談上戀愛的求伯君,在1986年10月去了一趟深圳。求伯君把此次深圳之行稱為此生逢上的第二次不可錯過的機遇。「我突然發現深圳的世界真漂亮,什麼都新鮮。在深圳,我第一次聽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我喜歡這種快節奏。」百廢待興、熱火朝天的深圳對22歲的求伯君來說,是那麼的有號召力。這種號召力促使求伯君決定立刻從原單位辭職。「單位不讓辭職,我也管不上許多了。為了盡快出去,戶口、檔案全拋在了腦後,不要這些了又怎麼樣!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出去再說。」�
去深圳沿途,求伯君在河北涿縣和北京的逗留延遲了他去深圳的步伐。在涿縣幫助同鄉解決計算機列印問題的過程中,求伯君萌生了把原來只有自己能用的24點陣列印驅動程序,改進成了一個通用的、支持多種列印機的西山文字列印驅動程序。在同鄉的機房裡,求伯君用9個晚上,沿著原來的思路,全部重寫了原來的列印驅動程序。�
9天後,懷揣8張西山列印驅動程序軟盤的求伯君趕到了北京,打算從那裡趕往深圳。
求伯君在臨行之前,在同學的慫恿下,先去四通把自己的列印驅動程序給他們看了看。四通當時正好在推OKI8320列印機,正缺少一個好的驅動程序。這樣西山列印驅動程序就以2000元、分10個月付清的價格賣給了四通,而「四通500百元一套,賣了好幾百套。」�
感覺到求伯君是個人才,四通開始挽留求伯君,「來我們這里干吧,明年成立深圳四通,一定調你過去。」就這樣求伯君留在了四通,他是四通招收的第一個在北京沒有住房的外地員工,四通為他在頤賓樓租了一個床位。在四通,求伯君結識了他成長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香港金山老闆張旋龍。�
當時張旋龍正在和四通合作推SUPER機,一批機器的BIOS有問題,啟動不起來,求伯君花了一個晚上就把它改好了。「這個問題香港都解決不了。從此,張旋龍開始挖我。」�
深圳四通成立,北京四通不同意放求伯君,而求伯君建議在PC上做和MS2401類似的文字處理軟體的計劃又被否決了。於是,求伯君就給當時的四通總裁萬潤南寫了一封辭職信,萬潤南很快批示:「公司初創,人才難得,建議沈國鈞與王玉鈐協商調深圳。」�
求伯君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深圳了,剛到深圳時,四通讓他負責公司的一個經營部。與他對口做生意的,恰巧是張旋龍的弟弟張小龍。即使同好朋友做生意,求伯君也賺不了錢。若干年後,求伯君和張小龍閑聊中提到那段商人生涯,張小龍透露那些生意他賺了多少多少。求伯君大笑,「難怪我賺不到錢,錢都被你賺去了。」讓求伯君經商,猶如緣木求魚,而給他一個環境,讓他潛心開發軟體,則是如魚得水。正在這時,香港金山公司答應提供條件讓他專心致志地開發WPS。「不用優薪高職,這已足夠了。」�
求伯君決定大幹了。他目標很明確,做一張漢卡裝字型檔,寫一個字處理系統,能夠取代WordStar,這個目標就是後來的WPS。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從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關在張旋龍為他在深圳包的一個房間里,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寫。什麼時候困了,就睡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麵。在這樣的一年零四個月中,求伯君生了三次病,第一次肝炎,第二次肝炎復發,第三次又復發,每次住院一個月到兩個月。第二次肝炎復發正是軟體開發最緊要的關頭,求伯君把電腦搬到病房裡繼續寫。�開發之苦不是病魔纏身,不是身心憔悴,而是孤獨。「有了難題,不知道問誰,解決了難題,也沒人分享喜悅。」求伯君在這孤獨中,寫下了十幾萬行的WPS,在寫完最後一行程序的時候,求伯君沒有任何感覺,「任何一個產品,做成功以後,不會有什麼感想,所謂感想都是後來總結出來的。」�
作為作者的求伯君麻木了,而還在上大學的雷軍一看到WPS就感到震驚,「我不相信中國還會有這么好的軟體,當時覺得這個軟體一定是在香港做的。」�
WPS沒有做廣告,也沒有去評什麼獎,僅僅憑著口碑,就火了起來。求伯君對原因的解釋很樸素——「市場上奇缺這種東西。後來的王碼480、巨人6402都是WPS的模仿之作。」雷軍的解釋是,「WPS定位很准,就是字處理,不是排版。那時候,搞一個排版太復雜了,用戶根本接受不了。」�
十年不倒�
WPS開始掙錢了,每年3萬多套,每套批發價2200多元。「但這是公司賺錢,對我來說,沒賺什麼錢,我只是一個打工的。開發之初,既沒和公司談提成,也沒和公司談股份,什麼都沒有。是老闆好,給了我一點獎金。」�「如果從開始就想著怎樣賺錢,我也不會有今天。事業和金錢無關。當你全身心投入開發的時候,不給你錢你也要干。開發時,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報酬。只有先成就了事業,才有資格談報酬。」� 一路高唱凱歌的WPS,在1993年,遇到了Word的挑戰。求伯君主動迎接挑戰,做了一個類似於Office套件的產品,叫作盤古組件,裡面有WPS、電子表和字典。�
求伯君今天把盤古組件失利的原因歸納為四點:一、盤古力量分散,沒有發揮WPS當時在字處理領域的領先優勢;二、沒有沿用WPS這個很有號召力的名稱;三、盤古自身不夠完善,沒有做到「所見即所得」,完全是DOS版的照搬;四、剛剛獨立的珠海金山公司沒有銷售經驗。「我們本來只是一個開發部,盤古出來,銷售、宣傳、策劃,什麼都要自己做,一時應付不過來。」盤古是香港金山被方正合並後,求伯君脫離方正,自己獨立自主做的第一個軟體。很不幸,它賠掉了張旋龍給求伯君的「獎金」。是否還要做下去?「不做又做什麼去呢?WPS裡面有我的感情。感情用事,當然不理智,但很多決策,在理智狀態下,就做不出來了。很理智的人不會創造什麼奇跡。」
盤古失敗的時候,有人勸求伯君利用已有的名氣,搞系統集成,做一些項目。「你名氣大,拉項目相對容易。」但求伯君堅持WPS不能放棄。�1995年,微軟挖廖恆毅之前,先向求伯君拋出了綉球。求伯君拒絕的原因是:「第一、微軟的態度比較傲氣,給我的感覺是,要仰起頭才能看到他們,他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好好乾,到我們這里有前途。』使我難以接受;第二、好多朋友勸我,你這桿大旗可不能倒。」�支撐求伯君做下去的原因是,他堅信「Word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讓求伯君沒想到的是,WPS97的開發時間會拖這么長,「Windows有很多新東西,我們還沒有熟悉過來,微軟又升級了。很多技術資料,也很難找到。微軟掌握著Windows,而我們什麼都要靠自己從頭做起,這導致了WPS97難產。如果WPS97能在1995年推出,直接和Word6.0競爭,Word6.0肯定沒戲。」�
時間拖久了,資金和信心都會成問題。「做到1996年下半年,是最困難的時候,資金開始緊張,信心也不足了,前途感覺到比較渺茫。當時,我們猛宣傳游戲軟體,試探另外的市場,但我們估計到了游戲賺不了什麼錢。現在,我仍然覺得做游戲不賺錢。國外游戲賺錢,因為它的主要市場在國外,在國內沒有什麼投入,所以可以賺錢。我們還試探了別的市場只是沒有成功,沒有說而已。」1996年,苦悶的求伯君沒有像1989年在深圳旅館里那樣孤獨,他找到了一個發泄情感的地方——BBS,他一天給站友寫300多封信。「互相之間打氣很重要,我為手下打氣,也為自己打氣。」�
「我們一直沒有大的收入,游戲是杯水車薪。那時候,用WPS這個項目去吸引資金,誰都不會有信心。」此時此刻,求伯君對WPS的一往情深起了關鍵作用,正是在這種感情的驅使下,求伯君覺得自己再住別墅是一種浪費,200萬元把別墅賣了,使WPS97開發維持了下去。正是這種感情驅使求伯君帶領開發組四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年工作365天,從來都沒有停過。「Word可以由200多人做,我們只有不到10個人,沒有辦法,只有比別人多付好幾倍的勞動和汗水。」
�英雄時代的過去��
有一個笑話說,王永民一次正在賓館吃飯,突然有人走上來問他,是不是王碼?王永民說:「我就是王永民」,那人連聲道歉,「對不起,我認錯人了。」�
1994年以前,在中國IT行業最出名的不是聯想、方正、長城的總裁,更不是IBM、HP、Compaq的CEO,而是寫在程序封面上的程序員的大名——求伯君、吳曉軍、鮑岳橋、王志東、王江民等等。成千上萬的用戶每天啟動使用這些「署名文章」的時候,對這些程序員也充滿了仰慕之情。�
那是一個英雄的時代,一個程序員憑著自己武林密笈一樣的源程序,就可以創辦公司,成就自己的事業與聲名。直到今天,有些程序員還保留著每天開發結束,便把硬碟從機器上卸下來帶回家去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源程序是自己的一切。� 但此時程序員帶回家去的源程序已經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單個程序員單槍匹馬闖天下的英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不可能再產生第二個求伯君,因為已經不存在產生程序英雄的客觀條件了。�
今天的軟體如此地龐大,需要大批程序員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如果要在Word上署名,幾百個名字,一個整屏也寫不完。用今天的眼光看,個人橫溢的才華之於組織精良的軟體工廠,就像騎瘦馬挺長搶向風車發起沖鋒的堂·吉柯德一樣悲壯。� 在個人能力所及的「小軟體」上,個人的傳奇也直面著窮途末路。因為Internet時代,再小的軟體也必須經過全球的競爭,才能贏得中國的用戶。現在的中國用戶已經不是當年給什麼用什麼的時候了,他們對每一個要裝進硬碟的軟體都持懷疑否定的目光。另外,在這個講究包裝、企劃的時代里,同樣功能的軟體,一個走紅市場,一個門前冷落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精於循環語句的程序員哪懂「賣點」與「炒作」。�
在英雄註定成為過去的時代里,新一代程序員註定不能渴望傳奇。但即使沒了聲名的誘惑,真正酷愛程序的人還是會對編程一往情深,不必擔心會沒有人再願意做程序員。天匯的作者陳江寧1996年傷心地離開北京的時候,可能沒想過再回北京,但今年10月,他終於耐不住湖北孝感的寂寞又回到了北京,盡管陳江寧知道名聲大噪的機會可能不會再有了,但他還是又回來了……
��WPS97推出僅兩個多月,就銷出了一萬三千套,這樣好的勢頭連求伯君也始料未及
。「WPS97確實有很多民族特色的地方。另外,WPS97小巧簡單,Word那麼龐大,對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來說太難了。我不反對你用Word,但也請你試一下WPS97。」�
「WPS97為市場所接受,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WPS有著2000萬的用戶基礎,WPS原來的每一個功能鍵都是它的財富,F8是模擬顯示,你就用不著費事用滑鼠。2000萬的用戶基礎,不僅僅是一個用戶習慣的優勢,也是一種感情優勢,很多用戶來信說,『我就是靠WPS起來的,對它也有一種感情;我學電腦就是從WPS開始的,我的畢業論文就是用WPS打的;我的老婆就是我在培訓WPS的過程中認識的。』等等。」�
現在,求伯君的目標像他當年寫WPS1.0時一樣明確——市場份額超過Word,求伯君知道實現這個目標會很艱苦:「我們和微軟的競爭是在局部的中國市場的競爭,它在中國市場不賺錢也無所謂,而對我們來說,一定要賺錢,不賺錢就活不下去。」� 中國第一程序員�
在中國,程序比求伯君寫得好的,應該說有的是,但我們還是願意把求伯君看作是中國第一程序員。因為:�
第一,作為一個程序員,誰也沒有求伯君影響大。在中國知道求伯君名字的人,可能比知道蓋茨名字的人還多。以至於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要在蓋茨來中國的當天把求伯君請去,「面對面」地談民族軟體以及WPS97如何抗擊Word。在很多人眼裡,求伯君是民族軟體的一種象徵。�
第二,WPS是中國迄今用戶量最大的軟體之一。只要你用電腦超過3年以上,你幾乎沒有可能沒用過WPS。�
求伯君自己認為:程序之間,沒有什麼好比的,殊途同歸,各種功能最後大家都能實現。成者為王。「程序有兩種風格,一種寫得規范,大家都看得懂;一種不規范,短小精悍,幾條指令就能完成一個應用,講究速度。」求伯君認為自己屬於後一種。在求伯君看來,優秀的程序員至少要具有以下品性:第一,要能吃苦。熬夜,加班,吃方便麵是一種苦;另一種苦是,在中國做程序員工資不會很高,「沒法高,高了養不起。」第二,要有天賦。「在中國,有天賦的程序員很多。」第三,是信念。「失敗時要能堅持。像我就寫了很多失敗的軟體。」第四,要愛這一行。「不給錢都願意寫。」第五,是團結。「現在程序都很龐大,以光碟為單位。沒有合作精神,一個人做不出什麼好軟體。我們當時單槍匹馬可以成英雄,現在已經不行了。」第六,要逢上機遇。「我是趕上了電腦剛進入中國,一切都是空白的機會。」�
對照這幾條,求伯君是怎樣修煉成中國第一程序員的?�
求伯君高考數學成績滿分,所以班主任給他報了國防科技大學的系統工程與數學系,1980年,只招系統工程專業,系統工程要大量地使用電腦,求伯君從此和電腦結下了不解之緣。求伯君把這個高考志願稱為他之所以有今天的第一個不可錯過的機遇。�
求伯君一接觸計算機就表現出了在這方面的天賦。1983年,求伯君為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做了一個借還書管理系統。這個系統由一台Honeywell-DPS6小型機和幾十個終端組成從設計到開發,求伯君一個人利用兩三個月的業余時間就完成了。一家全國性的報紙刊登了「一個學生求伯君研製成功國防科大圖書館管理系統」的新聞。但求伯君沒有記住那是一份什麼報紙,「當時沒有去在意這種事情。」�
圖書館程序是求伯君寫的第一個能用的程序,這個程序讓求伯君掙了40多塊錢。
1986年,求伯君開始研究當時的漢字系統CCDOS,把它的缺點找出來,用Debug做一些小改動。那時候,CCDOS拼音輸入法輸入一個字母,顯示一行待選漢字,連續輸入拼音時,必須等上一行完了,才顯示下一行,速度極慢。求伯君對CCDOS的第一個改動是:連續輸入拼音時,第一個拼音字母對應的待選漢字即使沒有顯示完,如果這時接收到了下一拼音字母,上一屏待選字行將不再顯示。� 這是求伯君第一次深入地接觸PC,對CCDOS的分析為他以後寫WPS的低層SPDOS奠定了基礎。�
自身是程序員的求伯君認為程序員最難管,他的經驗之談是:銷售人員,給點高工資,多給些獎金,一切都比較好辦。對程序員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第一,你要尊重人家,知識分子都有一種「臭脾氣」;第二,要給程序員一個能夠發揮的環境。不能卡得太死。開發程序,屬於創造,你不能強迫人家一定要在多少天內完成。寫程序和寫文章一樣,思路打開了,一天都用不了;沒有靈感,一個月也不一定能寫出來。「我們在摸索一些經驗,不能照搬國外的,因為國外可以利用先進的軟體工程方法,一個產品投入幾百人。而我們不行,投不起,經常是一個人做幾個人的活,有的東西沒有辦法,只有精簡。」� 求伯君有資格談程序員管理,因為珠海金山的程序員隊伍比較穩定,做WPS97的核心人員,四年下來,沒有動過。�
盜版是對程序員的搶劫。求伯君認為,對中國軟體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盜版。「我們國家對信息產業制訂了很多優惠政策,但這些對軟體企業無關痛癢。只要盜版問題解決了,其他所有的問題都不成問題了。WPS賣1套正版有10套盜版。假設10套裡面,少盜一套,1比10變成2比9,對盜版來說,少了一套,對我來說,則是收入增長了一倍。我如果有了一倍的增長,根本不需要免什麼稅。」�� ****
㈢ 你知道的動漫里拯救世界的男性程序員是誰
我覺得有齊神,乙坂有宇,五河士道這些男性程序員能拯救世界。漫畫《齊木南雄的災難》中的英雄擁有強大的超能力,可以毀滅世界,保護世界。至於他為什麼說要毀滅世界,當他的超級能量限制裝置在漫畫中的體育校園節期間被燃燒的大廳拉下時,世界各地,無論是先進的太空技術還是落後的長者都預言世界將被毀滅。
天王寺瑚太朗動畫電影《重寫》中的英雄有能力重寫自己。他在不同的世界范圍內有很高的敏捷性、抗毒能力、高強度武器等。在動畫電影中,他選擇了游戲中不可用的jacklight線。在《Terra》的文章中,瑚太朗在守護者和蓋亞這兩個組織之間跑來跑去,尋找一盞明燈。最後,他會毫不猶豫地背叛他周圍的所有人,甚至他的導師。目的是向傑克燈展示良好的記憶和繼續的希望。他曾經對他的同志們說,「不拯救地球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不這樣做,他就會得到它。」所以我覺得這幾位能拯救世界。以上僅此個人觀點。
㈣ 程序員的十層樓
自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中國在自然科學方面落後西方很多,軟體領域也不例外。當然現在中國的許多程序員們對此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中國的程序員水平遠落後於西方,有些則認為中國的程序員個人能力並不比西方的程序員差,只是整個軟體產業落後而已。
那麼,到底中國的程序員水平比西方程序員水平差,還是中國有許多優秀的程序員達到或超過了西方程序員同等水平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程序員 有多少種技術層級,每個層級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水平,然後再比較中國和西方在各個技術層級的人數,就可以知道到底有沒有差距,差距有多大。
當然,對於如何劃分程序員的技術層級,不同公司或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劃分標准,下面的劃分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請砸板磚予以糾正。
第1層樓屬於地板層,邁進這層樓的門檻是很低的。基本上懂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了解計算機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一門基本的編程語言如C/C++,或者Java,或者JavaScript,...,均可入門邁進這層。
在這層上,中國有著絕對的優勢,除了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眾多人數外,還有大量的通信、自動化、數學等相關專業的人士進入這一行,此外還有眾多的其他專業轉行的人士,人數絕對比西方多出甚多。並且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這層人員的平均智商比西方肯定高。
沒有多少人願意一輩子做菜鳥,因為做"菜鳥"的滋味實在是不咋的,整天被老大們吆喝著去裝裝機器,搭建一下測試環境,或者對照著別人寫好的測試用例 做一些黑盒測試,好一點的可以被安排去寫一點測試代碼。當然如果運氣"好"的話,碰到了國內的一些作坊式的公司,也有機會去寫一些正式的代碼。
所以,菜鳥們總是在努力學習,希望爬更高的一層樓去。
從第1層爬到第2層相對容易一些,以C/C++程序員為例,只要熟練掌握C/C++編程語言,掌握C標准庫和常用的各種數據結構演算法,掌握STL的 基本實現和使用方法,掌握多線程編程基礎知識,掌握一種開發環境,再對各種操作系統的API都去使用一下,搞網路編程的當然對socket編程要好好掌握 一下,然後再學習一些面向對象的設計知識和設計模式等,學習一些測試、軟體工程和質量控制的基本知識,大部分人經過2 3年的努力,都可以爬到第2層,晉 升為"大蝦"。
中國的"大蝦"數量和"菜鳥"數量估計不會少多少,所以這層上仍然遠領先於西方。
大蝦們通常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能實現一些簡單的功能,做不了大的東西,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給卡住,所以他們對那些大牛級的人物通 常是非常崇拜的,國外的如Robert C. Martin、Linus Torvalds,國內的如求伯君、王志東等通常是他們崇拜的對象。其中的有些人希望有一天也能達到這些大牛級人物的水平,所以他們繼續往樓上爬去。
由於"大蝦"們經常被一些疑難問題給卡住,所以有了"大蝦"們只好繼續學習,他們需要將原來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熟練掌握,比如以熟練掌握C++編程語 言為例,除了學一些基礎性的C++書籍如《C++ Primer》,《Effective C++》,《Think in C++》,《Exception C++》等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C++編譯器的原理和實現機制,了解操作系統中的內部機制如內存管理、進程和線程的管理機制,了解處理器的基礎知識和 代碼優化的方法,此外還需要更深入地學習更多的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掌握更深入的測試和調試知識以及質量管理和控制方法,對各種設計方法有更好的理解等。
學習上面說的這些知識不是一揮而就的,不看個三五十本書並掌握它是做不到的。以數據結構演算法來說,至少要看個5 10本這方面的著作;以軟體設計來 說,光懂結構化設計、面向對象設計和一些設計模式是不夠的,還要了解軟體架構設計、交互設計、面向方面的設計、面向使用的設計、面向數據結構演算法的設計、 情感 化設計等,否則是很難進到這個樓層的。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知識外,大蝦們還需要去學習各種經驗和技巧。當然這點難不倒他們,現在出版的書籍眾多,網路上的技術文章更是不勝數,然後再去各種 專業論壇里泡一泡,把這些書籍和文章中的各種經驗、技能、技巧掌握下來,再去學習一些知名的開源項目如Apache或Linux操作系統的源代碼實現等。 此時對付一般的疑難問題通常都不在話下,菜鳥和大蝦們會覺得你很"牛",你也就爬到了第3層,晉升為"牛人"了。
看了上面所講的要求,可能有些大蝦要暈過去了,成為牛人要學這么多東西啊!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其實要求一點也不高,這么點東西都掌握不了的話,怎麼能讓別人覺得你"牛"呢?
需要提一下的是,進入多核時代後,從第2層爬到第3層增加了一道多核編程的門檻。當然要邁過這道門檻並不難,已經有很多前輩高人邁進了這道門檻,只 要循著他們的足跡前進就可以了。想邁進這道門檻者不妨去學習一下TBB開源項目的源代碼(鏈 接:http://www.threadingbuildingblocks.org/),然後上Intel的博客(http://softwareblogs-zho.intel.com/)和多核論壇(http://forum.csdn.net/Intel/IntelMulti-core/)去看看相關文章,再買上幾本相關的書籍學習一下。
在國內, 一旦成為"牛人",通常可以到許多知名的公司里去,運氣好者可以掛上一個架構師的頭銜,甚至掛上一個"首席架構師"或者"首席xx學家"的頭銜也不足為 奇。有不少爬到這層的人就以為到了樓頂了,可以眼睛往天上看了,開始目空一切起來,以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了,什麼都懂了,經常在網路上亂砸板磚是這個群體 的最好寫照。由此也看出,國內的牛人數量仍然眾多,遠多於西方的牛人數量,在這層上仍然是領先的。
也有不少謙虛的"牛人",知道自己現在還不到半桶水階段。他們深知爬樓的 游戲 就像猴子上樹一樣,往下看是笑臉,往上看是屁股。為了多看笑臉,少看屁股,他們並沒有在此停步不前,而是繼續尋找到更上一層的樓梯,以便繼續往上爬。
從第3層爬到第4層可不像上面說過的那幾層一樣容易,要成為大牛的話,你必須要能做牛人們做不了的事情,解決牛人們解決不了問題。比如牛人們通常都 不懂寫操作系統,不會寫編譯器,不懂得TCP/IP協議的底層實現,如果你有能力將其中的任何一個實現得象模象樣的話,那麼你就從牛人升級為"大牛"了。
當然,由於各個專業領域的差別,這里舉操作系統、編譯器、TCP/IP協議只是作為例子,並不代表成為"大牛"一定需要掌握這些知識,以時下熱門的 多核編程來說,如果你能比牛人們更深入地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原理,能更加自如的運用,並有能力去實現一個象開源項目TBB庫一樣的東西,也可以成為"大 牛",又或者你能寫出一個類似Apache一樣的伺服器,或者寫出一個資料庫,都可以成為"大牛"。
當"牛人"晉升為"大牛",讓"牛人們"發現有比他們更牛的人時,對"牛人"們的心靈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由於牛人們的數量龐大,並且牛人對大蝦和 菜鳥階層有言傳身教的影響,所以大牛們通常能獲得非常高的 社會 知名度,幾乎可以用"引無數菜鳥、大蝦、牛人競折腰"來形容,看看前面提過的Linus Torvalds等大牛,應該知道此言不虛。
雖然成為"大牛"的條件看起來似乎很高似的,但是這層樓並不是很難爬的一層,只要通過一定的努力,素質不是很差,還是有許多"牛人"可以爬到這一層的。由此可知,"大牛"這個樓層的人數其實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少,例如比爾·蓋茨之類的人好像也是屬於這一層的。
由於"大牛"這層的人數不少,所以也很難統計除到底是中國的"大牛"數量多還是西方的大牛數量多?我估計應該是個旗鼓相當的數量,或者中國的"大牛"們會更多一些。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很多人會以為我在這里說瞎話,Linus Torvalds寫出了著名的Linux操作系統,我國並沒有人寫出過類似的東西啊,我國的"大牛"怎麼能和西方的比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Linus Torvalds只是寫出了一個"象模象樣"的操作系統雛形,Linux後來真正發展成聞名全球的開源操作系統期間,完全是因為許多支持開源的商業公司如 IBM等,派出了許多比Linus Torvalds更高樓層的幕後英雄在裡面把它開發出來的。
可能有些菜鳥認為Linus Torvalds是程序員中的上帝,不妨說個小故事:
Linus,Richard Stallman和Don Knuth(高德納)一同參加一個會議。
Linus 說:"上帝說我創造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操作系統。"
Richard Stallman自然不甘示弱地說:"上帝說我創造了世界上最好用的編譯器。"
Don Knuth一臉疑惑的說:"等等,等等,我什麼時候說過這些話?"
由此可以看出,Linus Torvalds的技術水平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高,只是"牛人"和"大蝦"覺得"大牛"比他們更牛吧了。在我國,有一些當時還處於"大蝦"層的人物,也能寫 出介紹如何寫操作系統的書,並且書寫得非常出色,而且寫出了一個有那麼一點點象模象樣的操作系統來。我想中國的"大牛"們是不會比西方差的,之所以沒有人 寫出類似的商業產品來,完全是 社會 環境的原因,並不是技術能力達不到的原因。
"大牛"們之所以成為大牛,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把"牛人"給蓋了下去,並不是他們自己覺得如何牛。也許有很多菜鳥、大蝦甚至牛人覺得"大牛"這層已經 到頂了,但大多數"大牛"估計應該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知道自己現在還沒有爬到半山腰,也就勉強能算個半桶水的水平,其中有些爬到這層沒有累趴下,仍然能 量充沛,並且又有志者,還是會繼續往更上一層樓爬的。
看到這里,也許有些菜鳥、大蝦、牛人想不明白了,還有比"大牛"們更高的樓層,那會是什麼樣的樓層?下面就來看看第5層樓的奧妙。
當大牛們真正動手做一個操作系統或者類似的其他軟體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基本功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以內存管理為例,如果直接抄襲Linux或者其 他開源操作系統的內存管理演算法,會被人看不起的,如果自動動手實現一個內存管理演算法,他會發現現在有關內存管理方法的演算法數量眾多,自己並沒有全部學過和 實踐過,不知道到底該用那種內存管理演算法。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人已經明白第5層樓的奧妙了,那就是需要做基礎研究,當然在計算機里,最重要的就是"計算"二字,程序員要做基礎研究,主要的內容就是研究非數值"計算"。
非數值計算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領域,不僅時下熱門的"多核計算"與"雲計算"屬於非數值計算范疇,就是軟體需求、設計、測試、調試、評估、質量控 制、軟體工程等本質上也屬於非數值計算的范疇,甚至晶元硬體設計也同樣牽涉到非數值計算。如果你還沒有真正領悟"計算"二字的含義,那麼你就沒有機會進到 這層樓來。
可能有人仍然沒有明白為什麼比爾·蓋茨被劃在了大牛層,沒有進到這層來。雖然比爾·蓋茨大學未畢業,學歷不夠,但是家有藏書2萬余冊,進入軟體這個 行業比絕大部分人都早,撇開他的商業才能不談,即使只看他的技術水平,也可以算得上是學富五車,頂上幾個普通的計算機軟體博士之和是沒有問題的,比起 Linus Torvalds之類的"大牛"們應該技高一籌才對,怎麼還進不了這層樓呢?
非常遺憾的是,從Windows操作系統的實現來看,其對計算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如果把Google對計算方面的理解比做大學生,比爾·蓋茨只能算做一個初中生,所以比爾·蓋茨永遠只能做個大牛人,成不了"專家"。
當你象我上面說的那樣去做了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某天,你發現,在很多小的領域里,你已經學不到什麼新東西了,所有最新出來的研究成果你幾 乎都知道。此時你會發現你比在做"牛人"和"大牛"時的水平不知高出了多少,但是你一點也"牛"不起來,因為你學的知識和思想都是別人提出來的,你自己並 沒有多少自己的知識和思想分享給別人,所以你還得繼續往樓上爬才行。
我不知道國內的"專家"到底有多少,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那些專門蒙大家的"磚家"也算上的話,我們的磚家比西方的要多得多。
當"專家"們想繼續往上一層樓爬時,他們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到樓梯的入口,不過令他們吃驚的是,樓梯入口處豎了一道高高的門檻,上面寫著"創新"二字。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在爬到第5層樓時已經體能消耗過度,無力翻過這道門檻。
有少數體能充足者,可以輕易翻越這道門檻,但是並不意味著體力消耗過度者就無法翻越,因為你只是暫時還沒有掌握恢復體能的方法而已,當掌握了恢復體能的方法,將體能恢復後,你就可以輕易地翻越這道門檻了。
怎麼才能將體能恢復呢?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教導過我們"溫故而知新",在英文里,研究的單詞是"research",其前綴"re" 和"search"分別是什麼意思不用我解釋吧。或許有些人覺得"溫故而知新"和"research"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再給打個簡單的比方,比如你 在爬一座高山,爬了半天,中途體力不支,怎麼恢復體力呢?自然是休息一下,重新進食一些食物,體力很快就可以得到恢復。
由此可知,對體能消耗過度者,休息 重新進食通常是恢復體能的最佳選擇。可惜的是,國內的老闆們並不懂得這點,他們的公司里不僅連正常國家規定的休 息時間都不給足,有些公司甚至有員工"過勞死"出現。所以國內能翻越"創新"這道門檻的人是"少之又少",和西方比起來估計是數量級的差別。
再說說重新進食的問題,這個重新進食是有講究的,需要進食一些基礎性易消化的簡單食物,不能進食山珍海味級的復雜食物,否則很難快速吸收。以查找為 例,並不是去天天盯著那些復雜的查找結構和演算法進行研究,你需要做的是將二分查找、哈希查找、普通二叉樹查找等基礎性的知識好好地復習幾遍。
以哈希查找為例,首先你需要去將各種沖突解決方法如鏈式結構、二次哈希等編寫一遍,再試試不同種類的哈希函數,然後還需要試試在硬碟中如何實現哈希 查找,並考慮數據從硬碟讀到內存後,如何組織硬碟中的數據才能快速地在內存中構建出哈希表來,...,這樣你可能需要將一個哈希表寫上十幾個不同的版本, 並比較各個版本的性能、功能方面的區別和適用范圍。
總之,對任何一種簡單的東西,你需要考慮各種各樣的需求,以需求來驅動研究。最後你將各種最基礎性的查找結構和演算法都瞭然於胸後,或許某天你再看其他更復雜的查找演算法,或者你在散步時,腦袋裡靈光一現,突然間就發現了更好的方法,也就從專家晉升為"學者"了。
學者所做的事情,通常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小的優化和改進,例如別人發明了鏈式基數排序的方法,你第1個發現使用一定的方法,可以用數組替代鏈表進行基數排序,性能還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由於學者需要的只是一些小的優化改進,因此中國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學者。不過和國外的數量比起來,估計少了一個數量級而已。
也許有人會覺得現在中國許多公司申請專利的數量達到甚至超過西方發達國家了,我們的學者數量應該不會比他們少多少。因此,有必要把專利和這里說的創新的區別解釋一下。
所謂專利者,只要是以前沒有的,新的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甚至是以前有的東西,你把他用到了一個新的領域的產品里去,也可以申請專利。比如你在房 子里造一個水泥柱子,只要以前沒有人就這件事申請專利,那麼你就可以申請專利,並且下次你把水泥柱子挪一個位置,又可以申請一個新的專利;或者你在一個櫃 子上打上幾個孔,下次又把孔的位置改一改,...,均可申請專利。
這層樓里所說的創新,是指學術層面的創新,是基礎研究方面的創新,和專利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難度也是完全不同的。你即使申請了一萬個象那種打孔一類的專利,加起來也夠不到這層樓里的一個創新。
當你爬到第6層樓時,你也許會有一種突破極限的快感,因為你終於把那道高高的寫著"創新"二字的門檻給翻過去了,實現了"0"的突破。這時,你也許 有一種"獨上高樓,慾望盡天涯路"的感覺,但是很快你會發現看到的都是比較近的路,遠處的路根本看不清楚。如果你還有足夠的體力的話,你會想爬到更高一層 的樓層去。
從第6層樓爬到第7層樓,並沒有多少捷徑可走,主要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能量。你如果能象Hoare一樣設計出一個快速排序的演算法;或者象Eugene W. Myers一樣設計出了一個用編輯圖的最短路徑模型來解決diff問題的演算法;或者象M.J.D. Powell一樣提出了一個能夠處理非線性規劃問題的SQP方法;或者你發現基於比較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復雜度下界為O(NLogN);或者你發現用棧可以 將遞歸的演算法變成非遞歸的;或者你設計出一個紅黑樹或者AVL樹之類的查找結構;或者你設計出一個象C++或Java一樣的語言;或者你發明了 UML;...,你就爬到了第7層,晉升為"大師"了。
上面舉的這些例子中,其中有些人站的樓層比這層高,這里只是為了形象說明而舉例他們的某個成就。從上面列出的一些大師的貢獻可以看出,成為大師必須 要有較大的貢獻。首先解決問題必須是比較重要的,其次你要比前輩們在某方面有一個較大的提高,或者你解決的是一個全新的以前沒有解決過的問題;最重要的 是,主要的思路和方法必須是你自己提供的,不再是在別人的思路基礎上進行的優化和改進。
看了上面這些要求,如果能量不夠的話,你也許會覺得有些困難,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師"的。中國軟體業里能稱得上是"大師"的人,用屈指可數來形容,估計是綽綽有餘。值得一提得是,國外的"大師"就象我們的"大牛"一樣滿天飛的多。
陳景潤雖然沒有徹底解決哥德巴赫猜想,但他在解決問題時所用的方法是創新的,因此也可以進到這層樓來。當然,如果能徹底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那麼可以算到更高的樓層去。
鑒於"大師"這個稱號的光環效應,相信有不少人夢想著成為"大師"。或許你看了前面舉的一些大師的例子,你會覺得要成為大師非常困難。不妨說一下,現在有一條通往"大師"之路的捷徑打開了,那就是多核計算領域,有大量的處女地等待大家去挖掘。
以前在單核時代開發的各種演算法,現在都需要改寫成並行的。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圖像處理、數值計算、操作系統、編譯器、測試調試等各個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機會,可以讓你進到這層樓來,甚至有可能讓你進到更高一層樓去。
多個方面有著重大的貢獻,可以創建一兩個流派,影響著計算機軟體的發展方向,比如馮 諾依曼
將計算機科學發展到深刻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比如創立互聯網
將計算機科學變成哲學,可以控制人的靈魂。
㈤ 求伯君簡介
求伯君,男,1964年11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有「中國第一程序員「之稱。2000年,求伯君當選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1、求伯君履歷
1964年11月26日出生於浙江新昌縣;
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系統專業,後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的一個儀器廠;
1986年,從儀器廠辭職,加盟北京四通公司;
1987年,調深圳四通公司;
1988年,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從事WPS辦公軟體的開發;
1989年,成功開發出WPS1.0,填補了我國中文字處理軟體的空白;同時,求伯君從深圳轉到珠海;
1994年,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8年,聯想注資,金山重組,求伯君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
2000年,求伯君擔任金山股份公司董事長;
2000年底,擔任金山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
2011年07月06日,正式公布其退休計劃,副董事長雷軍接任金山公司董事長;
2011年10月24日正式退休。
2、求伯君成就
1995年,獲得珠海市科技重獎特等獎。
2000年,當選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2001年,當選為2001年度中國IT十大風雲人物。
2008年,入選「2008年度中國游戲產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8年,入選「中關村十大創新先鋒」。
2008年,榮獲「2008年度中國游戲行業優秀企業家」殊榮。
2009年,榮獲「2009年度中國游戲產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3年12月,獲得GameSpot China 評出的「2003年度游戲新聞人物獎」。
(5)程序員英雄排名擴展閱讀
一、盤古組件失利
求伯君把盤古組件失利的原因歸納為四點:
1、盤古力量分散,沒有發揮WPS當時在字處理領域的領先優勢;
2、沒有沿用WPS這個很有號召力的名稱;
3、盤古自身不夠完善,沒有做到「所見即所得」,完全是DOS版的照搬;
4、剛剛獨立的珠海金山公司沒有銷售經驗。
盤古是香港金山被方正合並後,求伯君脫離方正,自己獨立自主做的第一個軟體。
二、求伯君給WPS的3大法寶
第一,WPS97集文字辦公、電子表格、多媒體演示和圖像處理於一體,而且安裝小巧,不佔用多大內存,不像office安裝程序需要好幾個硬碟。
第二,WPS非常緊湊,讓每一個功能鍵都發揮最大的作用,沒有一個多餘。例如F8是模擬現實,不需要滑鼠也可以操作。
第三,大打民族牌。WPS1.0積累的2000多萬的用戶群是求伯君翻盤的制勝法寶,因為對第一代網民來說,WPS已經不僅僅是一款軟體,而是一種情懷。
㈥ 關於程序員有哪些電影
矽谷(四季)-美國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講述程序員轉型創業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矽谷,圍繞著包括理查德在內的四個不善社交但絕頂聰明的計算機程序員,以及早期依靠互聯網站發家的百萬富翁埃利希。理查德他們免費住在埃利希那個號稱「孵化器」的別墅里,自行研究開發有潛力的科技項目。
IT狂人(四季)英國
推薦指數:★★★★★
英式爆笑情景喜劇,宅囧萌IT精英,最搞笑的極客喜劇,在有限的時間內,笑料抖得一秒跟一秒,幾乎到了字斟句酌的奢侈程度,荒誕、別扭、幾近瘋狂卻煙火味十足,很飽滿,會讓人想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一起和這些程序猿們做搞怪的事情。
戰爭游戲-1983·美國
推薦指數:★★★★★
《戰爭游戲》開黑客影片先河。故事發生在里根總統任期,當時正值冷戰高峰。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各國軍隊嚴陣以待,影片主角是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這時的大衛不得不行動起來,他要用自己的黑客技術阻止電腦發射核彈,阻止這一切。
天才除草人-1992·美國
推薦指數:★★★★
到千年之交時,一種名為「虛擬現實」的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它能使人進入一個由電腦創造出來的、如同想像力般無限豐富的虛幻世界,它的創造者預測這種技術將為人類社會的發展發揮無數積極的作用,安吉羅博士把"虛擬空間"項目的研究,放在了智力缺陷的除草人喬布身上......
通天神偷-美國·1992
推薦指數:★★★
講述的是從良的黑客(SNEAKERS)被中情局派去盜竊破解網路密碼的黑盒子,後來發現給他們分配任務的特工壓根就不是中情局的人。比肖普是這伙人的頭,沉默,低調,有一段不太見得光的過去,典型的黑客。故事的引人之處是縝密而細致的描寫那副「黑盒」的可怕功能,以及以羅伯特·雷德福為首的幾個主要角色的智慧。
網路上身 The Net-美國·1995
推薦指數:★★★★
1995年,應該是中國的網路開始升溫的年代,片中的女主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程序員,她的大部分生活都圍繞著電腦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次偶然中,安吉拉收到了同事寄來的一張磁碟, 之後捲入一系列大麻煩的故事,這部驚悚的電影巧妙的抓住了人類對生存處境的不安感。
時空悍將Virtuosity-美國·1995
推薦指數:★★★★
在完全計算機化的時代,一名邪惡的科學家研製出一個強大的殺人程序:裡面融合了超過150個連環殺手的變態心理和殺人手法。而這個程序的職能使他掙脫了科學家的控制獨立行凶。他擁有人的外形,並能任意修復身體的損傷,他的名字叫Sid 6.7,洛杉磯警方研製出一個追蹤Sid 6.7的儀器,他們決定用一名囚犯做實驗,追蹤Sid 6.7......
矽谷傳奇-美國·1999
推薦指數:★★★★
是部描述蘋果公司與微軟發展過程,非官方授權的傳記式電影。改編自保羅·弗列柏格與米迦勒·史文所撰寫的《矽谷之火》。通過講述了四個充滿遠見的年輕人,在你來我往的鬥智中,展開了一場改變整個世界的電腦大對決的故事。既然是非官方的是否與實際相符,那就各位看官仁者見仁了。
第十三層-美國/德國·1999
推薦指數:★★★★
科學家道格拉斯霍爾和漢農富勒用電腦模擬出一個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磯,他們可以通過電腦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真實地體驗1937年的生活與自己。然而一個夜裡,富勒被人殺死,種種線索都表明似乎是霍爾所為。可霍爾卻對當天夜裡的事情全無記憶。這時一個自稱是富勒女兒的女人又神秘出現,可霍爾從未聽富勒說過自己有女兒,為了找到兇手真相,霍爾往返於兩個世界世界中,漸漸地,他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駭客追緝令-美國·2000
推薦指數:★★★★
一個有些狂妄的Cracker憑借天才的電腦技術與一個有官方背景的有些自大的Hacker之間的交鋒。凱文密尼克可稱為有史以來最厲害的電腦駭客,他侵入家電信公司,入侵聯邦調查局的電腦,在網路世界中成為最難以捉摸的駭客之王,當他開始入侵著名物理學家兼電腦天才下村勤的電腦系統後,出現了可能超出他所能應付的……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2001
推薦指數:★★★★
影片講述了電腦高手米羅正當他著手和朋友泰迪創辦自己的公司時,加入矽谷一間擁有數億美金資產的大公司——NURV ,這家家軟體公司企圖開通壟斷性的全球通信系統,主人公米羅為了讓人們共享這個系統而甘願冒險的故事。 電影中滲透了關於開源的理念,也就是你願意把你的一切成果免費告訴所有人嗎?
劍魚行動-美國/澳大利亞·2001
推薦指數:★★★★
間諜加布利爾(約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在多年特工生涯中,獲知政府多年非法收斂了一筆公款。機智狡猾的加布利爾決定向這筆贓款下手。不過加布利爾需要一名頂尖的電腦黑客。斯坦利正是地球上最頂級的黑客之一,加布利爾派他的女搭檔金吉爾游說斯坦利出山,之後斯坦利再度出山。然而,事情並沒有像預想中順利……
偷天換日-美國·2003
推薦指數:★★★★★
一個完美無缺的計畫、一項天衣無縫的行動、一次干凈俐落的逃亡,但是竊盜集團首腦柯查理卻沒料到他的左右手竟然背叛他。查理和他的夥伴-犯案高手史提夫、電腦天才小賴、飆悍駕駛帥哥羅柏、爆破專家左耳和開鎖老手布約翰-在威尼斯..
神秘幻影-美國 / 羅馬尼亞 / 冰島·2004
推薦指數:★★★★★
Simon 是一個計算機程序師,一天早晨他醒來發現他的公寓里有一個簡單的褐色包裹。 他打開它,但是裡面什麼也沒有。盡管他嘗試鎖好他的公寓,神秘的包裹卻繼續出現。從安全攝像鏡頭觀察他的行蹤,Simon 漸漸變得神經質,開始懷疑公寓里的每一個人。當他們的其中之一忽然死亡的時候, Simon被推到了危險的邊緣。在這種精神折磨中,他瘋狂地尋找改變了他的生活的神秘力量到底意味著什麼...
網路驚魂2.0-美國·2006
推薦指數:★★★★★
霍普(妮基·迪洛許 Nikki Deloach 飾)是一名電腦專家,某日,受到一家國際企業的僱傭,霍普遠赴伊斯坦布爾,去修復在那裡遭到破壞的網路防火牆。到了那邊,隨著時間的推移,霍普開始發覺,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漸漸變得詭異起來為了抓到幕後黑手,走投無路的霍普決定使用自己最強大的武器——電腦和網路......
防火牆 Firewall-美國/澳大利亞·2006
推薦指數:★★★
傑克·斯坦福是位於美國西雅圖市太平洋銀行的網路安全高級主管,他憑借其主持設計的高科技防火牆軟體而備受高層的重視。歹徒比爾考克斯是個高智商的罪犯,他和他的團伙用一年的時間研究斯坦福一家的作息習慣和相關資料。在一切准備充分後,比爾綁架了傑克的家人,並脅迫傑克破解太平洋銀行的防盜系統,從而盜出一億美元現金。顧及到妻兒的姓名,傑克違心答應了比爾的要求,與此同時他也和這個狡猾的傢伙展開了鬥智斗勇的對決……
天地逃生Gamer-美國·2009
推薦指數:★★★
在並不遙遠的未來世界裡,網路游戲風靡全球,玩法變成是將玩家的神經末梢接入,直接操作游戲角色,而被控制的這些游戲角色,都是活生生的真人。西蒙是一個年紀輕輕的游戲狂人,在這款名為「天地逃生」的游戲里他已經獲得了不計其數的勝利,而他在游戲里操縱的角色則是凱伯爾。漸漸的,凱伯爾成了這個游戲里人人皆知的英雄人物。而現實生活中的凱伯爾則是一名被陷害而進入監獄的可憐人,他必須充分運用他超強的格鬥技巧,一路出生入死逃離這個游戲、解救他所愛的人。
創:戰紀-美國·2011
推薦指數:★★★★
影片講述的是20世紀80年代,著名的電腦游戲開發名家凱文·弗林(傑夫·布里吉斯飾)在開創自己最新游戲的過程 中離奇失蹤,多年之後他的兒子--27歲的科技天才薩姆·弗林(加內特·赫德蘭飾)進入父親封閉多年的辦公室尋找父親失蹤的真相。他找到了父親工作的密室和電腦,在一系列鍵盤操作之後薩姆發現自己神奇的被數字化,進入了父親創造的電子網路游戲世界。在這里凱文被當作程序被迫參加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生死一線的游戲大戰。
實習大叔-美國·2013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讓你開懷大笑的影片,文斯·沃恩和歐文·威爾遜這兩個大叔失業後混進谷歌成為實習生。這部電影描繪了科技行業實習生的激烈競爭,其中一個角色還稱之為 「精神」飢餓游戲。科技企業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展現。
她 Her-美國·2013
推薦指數:★★★★
講述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慧相愛的科幻愛情電影。主人公西奧多、是一位信件撰寫人,心思細膩而深邃,一次偶然機會讓他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OS1,它的化身薩曼莎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西奧多與薩曼莎很快發現他們如此的投緣,而且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慾望,人機友誼最終發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
模仿游戲-英國/美國·2014
推薦指數:★★★★
二戰期間,盟軍苦於德國的秘密系統」英格瑪「無法破譯,政府召集了一批民間數學家、邏輯學家進行秘密破解工作,圖靈就是其中之一。本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艾倫·圖靈傳》,「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的傳奇故事。卷福演的男主。
史蒂夫·喬布斯:遺失的訪談-美國·2012
推薦指數:★★★★★
這是史蒂夫·喬布斯詳細講述自己1995年及之前的職業生涯,來自於1995年對喬布斯的一段72分鍾的采訪,當時喬布斯被排擠出蘋果已有10年,正在經營自己創辦的NeXT。片尾在預測未來十年趨勢時喬布斯明確指向了Web。
奔騰的代碼-美國·2000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紀錄片拍攝於1998年,敘述網景公司(Netscape)工程師在矽谷的故事。在這部紀錄片中,紀錄了兩大歷史性事件:網景公司宣布Mozilla開放源代碼項目、網景公司被美國在線收購。該紀錄片描述網景軟體工程師犧牲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試圖挽救網景公司免於倒閉的經歷。攝制團隊橫跨了期間重要的幾個時間點,整整跟蹤了程序員們一年的時間,最終製成這部紀錄片。
代碼-芬蘭/法國·2001
推薦指數:★★★★★
這是一部由芬蘭電視台製作的關於Linux的紀錄片。片中詳實地呈現了Linus家庭的采訪,通過講述Linux開發的歷史,講解開源社區的開發過程,對「開源軟體」與「自由軟體」進行對比和討論。此片較另一部Linux為主題的紀錄片-《操作系統的革命》,更全面客觀,《操作系統的革命》沒能對開源運動中的許多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也沒能很好的介紹開源項目的發展和開發過程。
操作系統革命-美國·2001
推薦指數:★★★★
操作系統革命是一部2001年由J·T·S·摩爾導演的紀錄片電影,2002年上映,該電影追述了GNU、Linux、自由軟體運動以及開放源代碼運動長達二十餘年的歷史。向公眾介紹這些建立Linux操作系統,奮起反抗壟斷的鬥士的人生經歷。
第四公民-德國/美國/英國·2014
推薦指數:★★★★
該片講述的是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機密文件披露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等新聞媒體的過程及後續,還原「棱鏡門」事件。愛德華·斯諾登曾是中情局技術顧問和美國國家安全局外包技術人員,他掌握了大量美國國家安全局實行監控的文件,證明美國通過「棱鏡計劃」對大量外國政要及普通公民進行監視,同時和各大電信公司、互聯網公司合作,無差別地收集海量信息。斯諾登通過勞拉·珀特阿斯和格倫·格林沃德將這些內容向媒體曝光,希望把這個信息披露給公眾。
互聯網之子-美國·2014
推薦指數:★★★★
講的是編程天才和信息活動家 亞倫·斯沃茨 的故事。從參與基礎互聯網協議RSS到聯合創Reddit,斯沃茨的足跡遍及整個互聯網。但斯沃茨在社會公正和政治組織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以及對信息存取的雄心壯志,使他陷入了一場兩年之久的法律噩夢。這場戰斗最終以他結束自己26歲的生命而收場。
㈦ 動漫中能寫出超級技能的程序員有哪些
我覺得動漫中寫出超級技能的程序員有鶇 ,佐藤,艾爾涅斯帝·埃切貝里亞,赤坂龍之介,初春飾利 。
初春飾利 出自《某科學的超電磁炮》
雖然有許多具有高編程能力的炮台大炮,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初春的學生。作為攻擊小組的一員,她管理著幾乎所有城市大學的地面安全,而且相當強大。毫無疑問,早春是流淚的時候!
鶇 出自《罪惡王冠》
殯葬服務的成員之一,全息投影設備的操作員,主要負責通信和信息收集。對手是城戶研二,粉絲和達利魯是一對合作夥伴。所以我覺得動漫中寫出超級技能的程序員有鶇 ,佐藤,艾爾涅斯帝·埃切貝里亞,赤坂龍之介,初春飾利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