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部隊執行任務可以違抗命令嗎

部隊執行任務可以違抗命令嗎

發布時間:2023-02-04 02:26:54

Ⅰ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那麼比如說命令是錯的 軍人有不服從的權利么

沒有。當對命令有疑問時,在堅決執行命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申訴權)。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條規定: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第四十一條第五款規定:不執行上級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職(級)、降銜(級)、撤職、取消士官資格處分。

(1)部隊執行任務可以違抗命令嗎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第三十九條在武器裝備管理中,實施技術革新提高效能、節約成本,或者及時發現重大質量問題、避免事故發生,成績突出,有較大貢獻的,可以記三等功;功績顯著,有重要貢獻的,可以記二等功;功績卓著,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的,可以記一等功。

第四十條認真履行安全管理職責,促進部隊安全發展,正確處置突發情況,有效預防事故、案件,有效避免重大事故、案件發生或者減輕事故、案件損失,事跡突出,有較大貢獻的,飛行員達到規定的安全飛行

其他從事高風險工作的人員多年安全無事故的,可以記三等功;功績顯著,有重要貢獻的,可以記二等功;功績卓著,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的,可以記一等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Ⅱ 戰時違抗命令罪

法律分析:本罪屬於「軍人違反職責罪」。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戰時違抗作戰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首先,行為必須發生在戰時,平時違抗上級命令的行為不構成本罪。戰時是指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部隊領受作戰任務或遭到敵人突然襲擊時,而部隊執行戒嚴任務時以戰時論。其次,必須有違抗作戰命令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三種情況:一是拒不執行作戰命令,二是拖延或遲於履行作戰命令,三是實施不符合作戰命令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條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Ⅲ 戰時違抗命令罪的認定

(一)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不是故意違抗作戰命令,而是由於客觀條件限制行為人不能完成戰斗任務的,或是執行錯誤命令而導致戰斗失利的,或者違抗的是上級與作戰無關的指示的,不構成違抗作戰命令罪。
(二)區分違抗作戰命令罪與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的界限
違抗作戰命令的行為,有時與阻礙指揮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是:
1、前者侵害的對象是上級首長或者指揮人員的命令、指示,後者侵害的對象則是指揮人員或值班、值勤人員本身。
2、前者一般由不作為的行為構成,後者則是一種積極作為的犯罪行為。
3、前者只要有不執行命令的消極行為,並且對作戰造成危害的,即構成犯罪,後者則要求行為人在客觀方面採取了暴力、威脅手段。
4、前者只能發生在戰時,後者既可發生在戰時,又可以發生在平時。
(三)區分本罪與戰時臨陣脫逃罪的界限
從廣義上講,軍人在接受作戰任務後臨陣脫逃的,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違抗作戰命令行為。但在定罪時,要嚴格把握兩者的界限。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戰時違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戰指揮秩序,而戰時臨陣脫逃罪侵害的是軍人參戰秩序。
2、戰時違抗命令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背並抗拒執行命令,其行為一般發生在接受上級命令時,行為人公然抗拒執行上級的命令,但並不需要採取脫離崗位的方式,而戰時臨陣脫逃罪表現為脫離崗位逃避參加作戰,其行為一般發生在已受領了具體的作戰任務後,而且必須表現為脫離崗位。
3、犯罪的目的不同,戰時違抗命令罪是為了達到不執行命令的目的,而戰時臨陣脫逃罪是為了達到不參加作戰的目的。
在具體案件中,戰時違抗命令的行為與戰時臨陣脫逃的行為可能出現犯罪競合的現象,即以臨陣脫逃的方式抗拒執行上級的命令。雖然戰時違抗命令罪與戰時臨陣脫逃罪的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但戰時違抗命令罪的法定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比戰時臨陣脫逃罪的法定最低刑要重,所以應按戰時違抗命令罪論處。
(四)區分本罪與投降罪的界限
戰時違抗命令罪與投降罪都是發生在戰時的故意犯罪,而且投降敵人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也帶有違抗命令的因素,在定罪上可能發生混淆。其區別主要以下幾點:
1、犯罪客體不同,戰時違抗命令罪所侵害的是作戰指揮秩序,而投降罪侵害的是國防安全秩序和軍人參戰秩序。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戰時違抗命令罪表現為違背並抗拒執行上級的命令,但並不一定必須在面臨敵人時,而投降罪表現為自動放下武器,向敵人投降,所以必須是在面臨敵人時。
3、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同。這兩種犯罪雖然都是故意犯罪,但行為人的主觀目的不同,戰時違抗命令罪是為了不執行上級命令,而投降罪是為了保全性命。
在具體案件中,戰時違抗命令罪與投降罪可能出現犯罪競合的現象,即行為人是在拒不執行命令的同時向敵人投降。對這種情況一般應按處理想像競合犯的原則,以較重的罪名,即戰時違抗命令罪論處。
(五)區分本罪與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的界限
戰時違抗命令罪和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在行為的客觀表現上有時很相似,侵害的直接客體也有相同之處,在定罪上可能發生混淆。其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戰時違抗命令罪所侵害的直接客體是作戰指揮秩序,而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侵害的是指揮和值班、值勤秩序。
2、在犯罪的客觀方面,戰時違抗命令罪以違背並抗拒執行上級命令為特徵,而且這種行為只能發生在戰時,但並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後果,屬於行為犯,而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則以擅自離開正在履行職責的崗位,或者在履行職責的崗位上不履行職責及不正確履行職責為特徵,這種行為並不一定發生在戰時,但必須造成了嚴重後果,屬於結果犯。
3、犯罪主體上,戰時違抗命令罪是軍人違反職責罪中的一般主體,即所有軍人,而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是軍人違反職責罪中的一種特殊主體,即指揮人員和值班、值勤人員。
4、戰時違抗命令罪是出於故意,而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是出於過失。

Ⅳ 當兵違抗命令犯法嗎比如我現在去當兵 發生了戰爭敵人拿著沖鋒槍向我們掃射 軍官命令我沖上去幹掉敵人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更何況是在戰場上,如果你真這樣做了,會以逃兵叛逃罪論處,情節嚴重甚者就地槍決,以儆效尤

Ⅳ 軍人有嚴明的軍紀不得違反違背違抗選哪個上級的命令

軍人有嚴明的軍紀,肯定是不能違抗上級的命令,違反的是條令條例,違背的是上級個人的意願,只有違抗是正確的

Ⅵ 執行戰時違抗命令罪怎麼量刑

戰時違抗命令罪的量刑標準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戰時違抗命令罪是指軍人在戰時故意違抗上級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條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Ⅶ 戰時違抗命令罪怎麼判

法律分析: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條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五十一條 本章所稱戰時,是指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部隊受領作戰任務或者遭敵突然襲擊時。部隊執行戒嚴任務或者處置突發性暴力事件時,以戰時論。

Ⅷ 戰時違抗命令罪如何認定

(一)非客觀條件限制行為人不能完成戰斗任務的,或是非執行錯誤命令而導致戰斗失利的,構成違抗作戰命令罪。(二)侵害的對象是上級首長或者指揮人員的命令、指示;一般由不作為的行為構成;只能發生在戰時。(三)戰時違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戰指揮秩序;客觀方面表現為違背並抗拒執行命令,其行為一般發生在接受上級命令時,行為人公然抗拒執行上級的命令,但並不需要採取脫離崗位的方式。戰時違抗命令罪是為了達到不執行命令的目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條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Ⅸ 軍人違反職責罪

軍人違反職責這個罪名涉及與相當多的犯罪的界限問題。如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爆炸罪、危險物品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等。如果是軍人在武器裝備維修、管理過程中,或者在軍事訓練、執行任務過程中,因使用武器裝備不當造成事故的,如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應按照本罪定罪處罰。
法律分析
1.與其它章節犯罪的法條競合問題。如叛逃罪與軍人叛逃罪;泄露國家秘密罪與泄露軍事秘密;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與玩忽職守罪;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與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等。2.本章之罪的主體是現役軍人。3.武器裝備肇事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重大責任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過失爆炸罪等的區別。是否在武器裝備的維修、管理、使用中或者在作戰、訓練的過程中。4.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及其與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罪和貪污罪的區別。如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與妨害公務罪、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區別在於主體不同。還有如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與玩忽職守罪;軍人叛逃罪與叛逃罪;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過失泄露軍事秘密罪與其他的涉密犯罪,區別也在於主體不同。本章之罪的主體限於軍人,並且屬於特別規定,優先適用。戰時違抗命令罪是指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違抗命令,是指主觀上出於故意,客觀上違背、抗拒首長、上級職權范圍內的命令,包括拒絕接受命令、拒不執行命令,或者不按照命令的具體要求行動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二十條 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是軍人違反職責罪。

Ⅹ 什麼情況下軍人可以違抗上級的命令

軍人的原則就是無條件服從,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違抗上級命令,哪怕這命令是錯誤的。

閱讀全文

與部隊執行任務可以違抗命令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膜構造柱要設置加密區嗎 瀏覽:342
考駕照怎麼找伺服器 瀏覽:882
阿里雲伺服器如何更換地區 瀏覽:970
手機app調音器怎麼調古箏 瀏覽:501
銳起無盤系統在伺服器上需要設置什麼嗎 瀏覽:17
紅旗計程車app怎麼應聘 瀏覽:978
如何編寫linux程序 瀏覽:870
吉利車解壓 瀏覽:248
java輸入流字元串 瀏覽:341
安卓軟體沒網怎麼回事 瀏覽:785
dvd壓縮碟怎麼導出電腦 瀏覽:274
冒險島什麼伺服器好玩 瀏覽:541
如何在伺服器上做性能測試 瀏覽:793
命令序列錯 瀏覽:259
javaif的條件表達式 瀏覽:576
手機app上傳的照片怎麼找 瀏覽:531
雲伺服器面臨哪些威脅 瀏覽:748
c語言各種編譯特點 瀏覽:177
路由器多種加密方法 瀏覽:604
程序員阻止電腦自動彈出定位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