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美國矽谷工作的碼農,有什麼工作上的煩惱
估計大家都認為在矽谷做軟體工程師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拿著令人艷羨的高薪、享受著各種各樣的免費福利,不過這些福利的背後要付出的努力卻是大家不知道的。
那些令人艷羨的高薪和福利
作為世界 科技 之都的矽谷自然擁有著令人艷羨的高薪,很多人可能覺得國內的互聯網行業薪資待遇已經非常高了,可是跟矽谷比起來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在過去的2018年,美國矽谷眾多的 科技 公司中,Google以24.7萬美金的中位數年薪高居榜首,Facebook則以23萬美金的中位數年薪屈居第二,Twitter是17.3萬美金,square、英偉達等企業也都超過了15萬美金,地處西雅圖且擁有非常大物流員工比例的Amazon的中位數年薪都達到了2.9萬美金,折算成人民幣已經是國內互聯網行業除了一二線企業之外較高的收入。
矽谷的 科技 公司管理模式也比較開放,大家知道的OKR管理方式,相對自由的工作時間。就拿谷歌北京來說,免費餐飲、員工及其家人可以享受30萬左右的醫療保障,女員工超過5萬的生育保險費用,男員工12周的陪產假,至少15天的帶薪年假等等。這樣的寬松管理政策成就了今天偉大的谷歌,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 科技 公司之一。
令人艷羨的背後是超於常人的壓力
就拿谷歌來說,身處矽谷的谷歌周圍都是知名的大城市,洛杉磯、舊金山、奧克蘭等等,灣區本來就是美國西部大開發之後甚至要比東海岸更繁華的地區。
灣區附近擁有著Google、Apple、Facebook、Twitter、Intel等眾多高 科技 公司,這里還擁有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學院等眾多世界頂尖名校,這里還有大名鼎鼎的好萊塢。
可以說這里聚集了全世界最聰明、最有錢的一群人。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強大的競爭壓力以及超高的房價,大家只想到谷歌福利好,可是沒有想過你進入谷歌意味著你要跟來自世界上最頂尖高校的一群人的競爭,這種競爭壓力可想而知。很多時候即使公司沒有規定你要加班,可是下班回到家你也往往要主動加班到10點以後,畢竟這樣你才能在跟其他人的競爭中逐漸拉開差距,反之你就要被別人拉開。
灣區的房價低位數達到了60萬美金,而稍微好一點的地方比如洛杉磯基本上房價都在150萬美金以上,在矽谷平均更是高達170萬美金以上,這換算成人民幣相必不用我多說,這基本上已經是天價了,比靠著房地產撐起經濟的天朝有過之而無不及,你年薪超過20萬美金在矽谷買房也是壓力巨大的。
除此之外在矽谷孩子的教育成本、醫療成本等等眾多方面都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說你得花掉大部分的錢用在孩子的培養上,這還不算高昂的生活成本,買車你得買吧,你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在公司吃飯吧。
程序員,俗稱碼農,是互聯網時代的中流砥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矽谷顯然不是孤獨的。
從我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在矽谷工作的碼農(即程序員、網路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師)在工作上可能面臨以下煩惱:
一、大多數碼農在高企的房價面前,依舊會感覺鴨梨山大。 矽谷坐落於舊金山灣區狹長的25英里的谷地,伴隨著風投資本的到來,區域內聚集了超過1500家的高 科技 公司,越來越多的追尋夢想的人開始湧入淘金,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其次,尤其矽谷特殊的地理環境( 灣區三面環山,一面傍海 ),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有限,造成住宅供應不足,更加推高了房價。目前,矽谷地區一套住宅的 平均價格已經超過160萬美元 ,據權威機構調研,2017年矽谷地區的碼農 平均年收入14.2萬美元(美國人平均年收入4.35萬美元) ,意味著在房價不漲、收入不減的前提下,要 不吃不喝工作11.26年 才能負擔起一套房子,想必在美國矽谷其除住房之外的其他生活成本也不會低,
這就造成了包括蘋果、谷歌員工在內的 近60%的矽谷碼農表示他們感到工資過低,盡管有六位數的工資卻仍然買不起房子 。為解決住房問題,矽谷街頭甚至出現了眾多的房車。
二、面對高強度、高燒腦的工作,精神壓力大。 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在「用戶體驗至上」的今天,碼農的工作強度都是非常大的,「996」加班熬夜工作模式是常態,尤其是在項目推進的關鍵時期,要時刻准備面對程序上的未知的BUG、用戶反饋的問題,都必須要及時解決。谷歌的一名網站穩定工程師每天上午九點鍾開始上班,每天下午七點鍾離開公司,回家後再加班到晚上十點鍾。他需要隨時保持警惕,因為他必須在5分鍾內對出現問題的網頁做出回應。「每天下午七點鍾帶著背包和充滿電的筆記本電腦回家。如果我在路上接到了網頁出故障的消息,我必須立即靠邊停車,在5分鍾內登錄系統開始排除故障。所以,盡管程序員拿著高昂的薪水、誘人的福利,但是面臨的精神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其次,程序員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因此大多都比較理性,整天對著機器,與外界的聯系交流比較少,因此他們在排遣壓力方面也不佔優勢,很容易形成一種非良性循環。
任何工作都不容易,都值得尊重,開心就好,與諸君共勉!
大家覺得程序猿這個工作怎麼樣,歡迎留言評論。。。。。。
我說說好地方吧 沒有明目張膽的性別年齡歧視 996也沒有被堂而皇之的擺在桌上 沒人敢說:能加班是你的福報
學會融入美國人的生活,不要只在某個圈子
B. 2022年矽谷碼農工作生活怎樣
不好。?
1、盡管碼農的收入都很高,但這不是這個群體致富的因素,一方面美國有著高額的所得稅,另一方面在舊金山灣區、西雅圖、紐約等城市,物價和房價也都很高。
2、鑒於全球疫情現狀,美國疫情是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很艱難。矽谷碼農是指在美國矽谷從事程序設計某個專業領域中的專業人士,或是從事軟體撰寫,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但一般Coder特指進行編寫代碼的編碼員。
C. 矽谷程序員回國應該選 BAT 還是創業公司薪水會漲還是跌
據在線招聘平台Hired基於超過5000多家公司、4.5萬多個求職者 的28 萬份調查問卷統計數字顯示,過去在矽谷象徵著高薪代名詞的「軟體工程師」的生活水平可能比不上在美國其他地區的同類工作,因為在矽谷工作生活,需要付出高昂的生活成本。根據Hired的首席數據科學家Jessica Kirkpatrick的分析,一個在美國奧斯汀拿著 1.1 萬美元工程師的工資水準相當於在灣區每月掙 1.98 萬美元。同時 Hired 還在統計中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非本地工作人員通常要掙得更多一些。比如在奧斯汀, 60% 的工作崗位都給了德克薩斯州以外的人群。這一現象在歐洲、加拿大和亞洲都普遍存在,外來人口比本地人的工資水平高出 57%。
D. 程序員如何自己創業
30歲,對於每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尷尬的年齡,彷彿舞台上不知不覺間已經謝幕,而自己仍在獨舞;創業,對於每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曾經或者正在憧憬的夢想,可是夢想與成功之間難以逾越的距離卻也讓多少人望而卻步……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程序員如何自己創業相關 文章 。
周鴻禕談程序員創業
很多人都嚮往著有一天自己創業,程序員更是如此。如果你想創業,那麼該怎樣創業、需要有哪些准備、自己還有什麼不足等等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周鴻禕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給程序員上的創業課。
程序員創業的特別之處
關於程序員創業,我之所以願意談我的觀點,是因為我是程序員出身,也是從小公司做起來的,我自認為對待很多程序員個人包括共享軟體作者和一些小網站還是很好的。我希望和他們分享一些 經驗 和體會。
首先,我想說的是聰明人不一定能成功,很多程序員很聰明,但我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會成功。因為我看到了一些問題,而且現在太多程序員存在很多誤解。因此,我希望把我的觀點告訴程序員。或許有一些程序員能夠清醒,某個人可能因為我的某一句話有了感覺,對他以後的成長產生了幫助,這就足夠了。
要知道,程序員總是以為自己優秀所以就能成功,其實不是。中國的程序員大部分是盲目的:看看一些論壇就能夠感覺到,要麼有一群人自我感覺極端的良好,以專家自居,要麼就是一群藍領埋怨公司和社會環境不行,待遇不好。
應該說,中國程序員創業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放眼望去,中國互聯網成功的人士有幾個是真正寫過十年軟體的。事實上,現狀和我們所能聽到的媒體宣傳的 故事 很不一樣。
很多程序員的最高理想就是寫一個共享軟體,一年可以掙幾百萬。但我希望談的不是告訴程序員如何掙錢,掙錢很容易,而是要告訴程序員如何去創業。比如雖然FlashGet的作者收入很高,衣食無憂,但從創業的角度看,它並沒有以商業公司的方式創業成功。
程序員在創業方面的欠缺
首先,我看到中國程序員的合作心態非常缺乏,我認為這是中國程序員最大的問題,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大家經常說這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但事實上好程序員基本上都比較傲氣,因為程序員往往會覺得自己在做世界上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這就是驅動機器,修改一行代 碼,機器就能夠工作,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行為。這很容易會讓程序員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Control Everything。程序員的自信在編程上是非常需要的,但不是適合一切場合。如果我們不說這些,可能很多程序員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仍然認為 自己是King of the World。
事實上,程序員的能力只是控制了一個機器。但創業僅僅具備了和機器打交道這一種能力是絕 對不夠的,他還需要和合作夥伴、競爭對手、投資人、員工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打交道。很多程序員因為已經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不善於也不願意 其它 的工作。很多程序員會內心認為“營銷不是很簡單嘛,市場很簡單啊,管理也很簡單啊,”我認為這種心態是非常害人的。
程序員還是一個很固執的人群,他覺得自己是機器的統帥,因此不會靈活,不會妥協。我當時也喜歡寫程序,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沉迷於寫程序,肯定沒戲,所以是逼著自己改變角色。
優秀的程序員不要自負
這兩天,我收到幾封程序員的來信。有一封信中大意說“我是個如此優秀的程序員,為什麼我就不能成功呢,請你指點。這里有我的blog地址,看完你就 會了解我了。”我想說的是:如果真的希望別人幫忙,就要把情況真實的說出來,而不是上來就說自己很優秀,這種語言就會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不是很好的交流 方式。我還真看了那個blog,但看完之後,覺得這個程序員就是一個空想狂。
可以說,很多程序員實際上是優秀帶來了自負,這種自負使得其不要說創業,可能在在公司中工作也會遇到問題。所以,我甚至認為程序員在創業方面遇到的困難比其它類型的人員更大。如果程序員希望主導一個創業,可能首先就要逼自己不是一個程序員。
程序員應持開放心態,尋求團隊合作
程序員首先要學會和別人合作。提到這點,很多程序員都會說“我正在帶著其他程序員寫程序啊,我會合作啊。”但這種合作是片面的,我所談的不僅僅是程序員和程序員之間的合作,而是包括了程序員和其它各種角色之間的合作。程序員相親,他們的語言比較能夠容易理解。但作為一個程序員,你能不能商業人員、銷售人員很好的合作呢。
我這些年還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程序員動不動就把目標定為比爾·蓋茨。其實,比爾蓋茨不應該成為程序員崇拜的目標對象,這會讓程序員迷失方向,因為微軟另外一個創始人保羅·艾倫才是真正的程序員。再看其它一些例子,Google的第20名 程序員都可以獲得五億美元。Adobe公司兩個創始人也是一個精通技術,一個對商業精通,這樣的搭配才能夠更好的成功。因此,對於很多程序員來說,一定要找准真正的榜樣,不要被外界的故事迷惑了頭腦。如果剖開一些故事的外表,你會發現國外很多成功的程序員,背後一定有一個很強大的商業感覺的人或者一個團隊。
程序員的商業感覺其實並 不是很好。即便有商業感覺,其實這只是一個靈感,一個創意,但要要做成、做大還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對於程序員是不可想像的。程序員要明 白,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找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缺陷的合作團隊才是出路。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可能個人佔10%,但因為更容易成功,而且團隊可以做100分 的事情。而如果只是一個人做,很可能就失敗了。
這方面,國外的程序員對自己的長短比較清楚。在矽谷,很多程序員技術上都很牛,但他們 都非常知道自己只是在技術這個領域水平比較高,出了這個領域,自己什麼都不是。正因為有了這種心態,他們特別懂得與人合作。我認為國外的程序員已經普遍意 識到了這點,他們很願意成為創業團隊中的一員而並非自己創業。
因此,程序員需要調整心態,不要把自己當作精英人物,要承認自己在編程方面是優秀的,但永遠有人比自己更優秀,對於其它的領域,很可能自己很無知。要知道,其實程序員的選擇其實是最少的,因此抱有開放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程序員與創業要求還有哪些差距
我認為現在的很多程序員經驗過於不足,他沒有認真踏實做過很多工作就奢談創業。如果一個程序員沒有在編程方面深入過,沒有積累,也就是半瓶子醋。這 樣的程序員我接觸過很多,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讓人感覺又愛又恨。我認為程序員既然要憑借自己的技術,那就一定要踏實,要能夠實現任何創意。
但現在一些程序員自己沒有商業意識,卻又很自負,不相信別人,不理解的事情就不做。我遇到過很多程序員,他們對公司做什麼方向都質疑。他 們希望自己先想清楚,可是一想就浪費了很長時間。很多程序員就可悲在這里,積累的不多,看不到方向,但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公司和老闆,這是一個悖論,需要程 序員深刻反省。要知道,每個公司都有懂商業的人。
就這樣,一些程序員極端自負,另外有一些程序員碰了很多釘子之後,感覺很自卑,於是便認為國內軟體業不行,最後 出國 或者打工,很少有程序員能對自己能做公正的評價。
國內環境是否造成程序員浮躁的因素
我以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點。但我想,不管怎樣,程序員需要先從自身找問題,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了。我承認一個現實:程序員生存狀態並不是很好,但程序員很多報怨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和自身的缺陷產生的反差。
首先,產品沒有大小,只有市場的大小。很多人總是覺得這也小,那也看不上。認為公司做的產品很無聊,要做就要像某些人宣揚的那樣:做游戲一定要 做3D引擎,好像只有這樣才夠牛。這其實就是一種浮躁。很多程序員寫軟體總是很多bug,基礎知識也不牢固,沒有參加幾個項目,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奢 談做大項目,這有價值嗎?
而且我還發現有些程序員特別憤青,罵環境,罵老闆,其實這只能把自己的心態搞的很壞。很多人剛進公司時做的很差,雖然工資少,但他沒有想到給公司增加了很多bug,公司實際上是在給他出學費。論壇上大家都在討論哪裡活幹得少錢拿的多。甚至還有人列了一些黑名 單。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程序員自己將周圍環境搞的烏煙瘴氣了。
有的程序員還非常喜歡指點江山,指點公司。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不可以,但 指責別的公司對個人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看不到,恰恰證明是自己看不到。我看到很多程序員也寫blog,技術交流的我認為非常好,但有 些人是寫評論。我是覺得程序員不要做評論家,中國不缺評論家,最缺的是實幹家。
總之,程序員一般過於自我。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世界是什麼。我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努力的去客服。我的經驗就是看別人如何做的好,為什麼能夠做的好,什麼是我所不能理解。程序員要學會慢慢站在別人立場上看問題。
最後給希望創業的程序員一點建議
對程序員來說,現在要做的也很簡單,這就是需要大量的實踐,要慢慢培養對產品,對商業的感覺。我的建議說出來可能有些忠言逆耳。對絕大多數程序員來 說,自己一個人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所以我認為加入一個創業的團隊可能更為合適。現在有很多初期創業的公司,也需要很多優秀的程序員加盟。如果有理想,可 以選擇加入一個團隊,也有相應的股份,這方面我可以充當一個橋梁。
看看前網路程序員是如何創業的?找合夥人已經OUT了!
“來吧,做我的CTO,給你股份,咱自己當老闆。”
因為同學的一句話,前網路研發工程師YK辭職創業。一群毛頭小子,技術能力過硬,但畢竟資源不足,經驗欠缺,不到半年,項目無疾而終。 互聯網創業 盛行的現在,一個好的技術抵得過一支團隊,更別說出身BAT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這一樣一支技術實力超強的團隊,最終竟然也輸在了人上——過於強調技術,沒有頭腦足夠清醒的團隊成員及時制止。這也是為什麼要選背景不同、經驗不同的一群人一起創業了。曾經和YK聊過很久,項目失敗的背後是他對創業更多的思考,特別是對於那些擁有好工作的人來說,拋下一切投身創業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但如果只是給創業者打工,那還不如守著原有的工作,至少更體面、更有保障。
就在我以為他會重新安安穩穩工作的時候,卻意外的在創業大街再次見到了他。細聊起來才知道,他並非辭職重新開始創業,而是用自己擅長的技術加入到新的創業團隊中,以外部合夥人的身份幫助兩個不同方向的項目解決技術開發問題。這次來到大街,是專門和一支團隊開技術碰頭會的。
他的這個選擇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他居然理智的沒有辭職,情理之中的是他選擇了成為外部合夥人,用業余時間一邊做顧問、一邊寫代碼,實現了時間、能力價值的最大化。
其實,說到外部合夥人就不得不提智籌平台。去年3月,正是看到了毛大慶宣布 離職 但依舊擔任萬科外部合夥人的新聞後,智籌將“外部合夥”作為創業者&人才之間對接的一種新的合作關系。現在,創業者來智籌發布任務,除了能與互聯網高級人才建立長期顧問、短期兼職、駐場辦公、遠程協作等合作關系之外,也能通過部分現金+可回購股份的方式,與人才建立外部合夥關系。外部合夥人是一個沒有行政職位,但依舊為企業、團隊做貢獻的人。
對於創業團隊來說,外部合夥人解決了以下問題:
1.快速成長,度過難關。
按照原本的思路,YK服務的兩支團隊還陷在滿世界尋找CTO、找程序猿的泥沼中,但有了外部合夥人,更低的參與門檻吸引了更多人才願意加入,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更推動項目度過難關、快速前行。
2.滿足了人才的多樣性。
一個合夥人已經很難找了,更不用說基因不同、知識不同、經驗不同的一群人。外部合夥人大大降低了對人才的束縛,而這樣的一種合作模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加入到創業中來,組建這樣一支多樣化團隊更容易。
3.更快找到,成本更低。
外部合夥人是通過股權激勵撮合到一起的一群人,利用可回購股權讓人才把創業者的事當做自己的事,目標、利益一致,做事更用心、更高效。股權支付的方式又可以降低初創的資金壓力,創業者不用支付很高的現金,也能請到非常NB的人才來解決難題。
外部合夥人極大的緩解了創業找人難的窘境,但當創業者真正去尋找外部合夥人的時候,往往又會擔心外部合夥人的時間、效率怎麼保證?水平怎麼衡量?什麼人才適合做外部合夥人?
首先,時間自由是第一標准,至少是時間可控,能夠拿出足夠精力完成任務。否則,連時間都不能自由支配的外部合夥人也太不稱職了,CEO找你開會,你卻說你在公司加班,即耽誤了創業者的時間,又降低了自己的口碑。
其次,獨擋一面的能力絕對必不可少。做得了合夥人的,都是某方面十分擅長的專業人才,那麼做的了外部合夥人的,需要更高的水平。從一開始我就強調,外部合夥人一定是高級人才,不然沒資格幫助創業者解決問題,甚至指導方向。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想做外部合夥人,一定得先有過硬的水平。
第三個標準是認可股權模式。中國基金報曾發表評論稱,未來十年,如果你與股權無緣,可能無法實現財務自由。在如今樓市低迷、股市重挫的時候,股權投資卻異軍突起,特別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勵下,全國創業氛圍濃厚,涌現了一大批優質有潛力的新興企業、互聯網企業。也許你不是土豪,沒有錢參與眾籌,而此時外部合夥人模式的出現,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只不過是用能力和時間參與創業、解決任務,換取股權。
智籌在幫助創業團隊對接外部合夥人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實踐 總結 出了最適合做外部合夥人的群體:自由職業者、大企業主管級以上在職人才、工作室、外包團隊等等。這些人能夠站在實戰的高度,不只提供經驗分享,更能夠有針對的解決具體問題,融入到項目和團隊中。
對於很多創業小夥伴來講,找錢、找人是躲不開的兩座大山,有錢了當然可以請NB的人才加入,有人了事兒干好了錢自然不愁,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永遠都在,找到一方的突破口自然事半功倍。這時,外部合夥人就是打破這一死循環的關鍵鑰匙,只是需要創業者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嘗試,畢竟改變原有習慣肯定難受,甚至懶得嘗試。但創業原本就是不破不立的事,只有打破舊有習慣,才能接受新鮮事物,才能有更多新的收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參與創業的門檻降低,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將自己的智力換成股權,幫助推動創業的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投資。根據智籌平台的數據顯示,當 創業項目 獲得融資後,人才所持的可回購股權將會以最少3倍的價值兌現,這對於很多人來講也是不小的吸引力。外部合夥人模式,降低初創資金成本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加入到創業中來,大大激發了創業活力,無論創業還是參與創業,用起來都是極好的。
E. 尚矽谷動力節點黑馬這仨的Java,哪個好一些
三家各有所長,各有特點。
尚矽谷:尚矽谷IT教育隸屬於北京晟程華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IT教育培訓機構,擁有北京、深圳、上海、武漢四處基地。自2013年成立以來,憑借優秀的教育理念、前瞻的課程體系、專業的教學團隊、科學的考評制度、嚴格的教務管理,已經為行業輸送了大量IT技術人才。
動力節點:動力節點,始於2009年,一家只教授Java的培訓機構,在全國各大城市設有直營校區,是中國Java研發人才一體化服務的倡導者,為解決當前軟體開發技術飛速發展,而企業招不到優秀Java人才的困擾,專注培養面向電商、金融和電信等領域的Java高端軟體人才。
黑馬:黑馬程序員,是由傳智播客聯合中關村軟體園、CSDN,並委託傳智播客進行教學實施的軟體開發高端培訓機構,於2010年成立,為3G移動開發高端訓練基地,曾被評為中關村軟體園重點扶持人才企業。
關於Java的學習我們可以到AAA了解一下,AAA教育集團(隸屬於深圳市漫動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專業從事高端計算機職業教育工作,是國內知名的教育品牌。集團創立以來,依託先進的辦學理念,AAA培養出數萬名專業性、實戰型高端技術人才,被業界譽為「互聯網金領生產基地」。
F. 美國矽谷頒發的程序員證書和國家統考的程序員,是不是差不多
我們所獲得的證書是美國矽谷SVSE軟體工程師證書,它是一個國際認證,是目前IT行業廣泛認可的行業認證,特別在歐美發達國家的IT企業里,SVSE證書是非常受歡迎的。同時,在我國,信息產業部將免試頒發全國通行的軟體工程師證書。
G. 美國矽谷的程序員工資到底有多高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大家從小就聽到過,確實也是真實的,但是對於現在的社會也有一定的區別,一般收入比較高的就是程序員,尤其是高級的程序員真的工資難以想像,很多人會疑惑美國矽谷的程序員工資到底有多高?這個估計幾萬一個月,甚至幾十萬都有,畢竟他們做的工作難度很大,對於影響的人也是很多的。
所以很多人覺得程序員很掙錢,收入快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對於大腦的使用也是很苦惱的,所以一般都有年齡的限制,但是互聯網的發展這是大勢所趨,所以未來程序員依舊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