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軍隊命令有哪些
兩種:書面命令,非書面命令
『貳』 為什麼部隊一定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部隊一定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這是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不可改變的規矩。
先說中國古代,騎兵用旗語統一指揮左右進退,令旗指到哪裡就必須沖向哪裡,令其指揮那一部分上,那一部分就必須向前沖,否則格殺勿論。
再說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中國時的武士道精神,其核心本質也是服從命令聽指揮,日本軍官指揮刀一舉「突斯Geiger」,鬼子兵也不敢不從。
在中國,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是因為部隊的主要職能是對外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主權,對內維護社會穩定,履行該項職能必須統一軍令,統一目標,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才能運籌帷幄,統籌兼顧、顧全大局、不辱使命。。。因為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打仗,不管是戰略部署,還是戰略方向,都必須全軍各兵種協調配合,上下高度一致,才能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為部隊的主要裝備越來越走向機械化、電子化、信息化,如果說傳統的槍炮彈葯戰需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那麼現代的機械化、信息化、電子戰,則更加需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否則,政令不一,令出多門,必然導致內部混亂甚至自傷自殘。。。。還因為部隊負有搶險救災任務,也需要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有條不紊,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政出多門,更不能袖手旁觀。。。
『叄』 部隊旅里的命令都是誰下的
部隊的命令只能由部隊主官發布,而且要團以上首長才能發布命令,所謂部隊首長就是指部隊的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包括副職,但是只有正職才能下達命令,而且命令文書要有雙主官的簽字。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後勤部長不是部隊首長,而是部門首長,也就是司政後部門的首長,是無權下達命令的。
所以旅里的命令都是由旅長和旅政委共同下達的。如果是旅的上級下達的命令,哪一級發布的,就由哪一級簽字下達。
『肆』 部隊是怎麼下達作戰命令的
1,按照美軍正常的指揮流程,作戰指令通常按照「總統→國防部長(經參聯會主席)→戰區司令部→下級聯合部隊司令部→各級作戰部隊」的程序下達。
賦予部隊作戰命令一般通過指揮文書,有時也可口頭下達。是實施指揮和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依據。
所以,部隊作戰命令是逐級下達的,一層一層,下達命令可以越級下達,上報情況必須逐級上報。
軍隊還有一套自己的內部網路系統,一般通過這套系統來下達命令,有語音的和書面形式兩種方式。
2,部隊作戰命令通常指規定作戰任務的戰役、戰斗命令。廣義的作戰命令也包括開進命令、換班命令、撤離戰場命令等。作戰命令有合同命令和個別命令。合同命令是對所屬和配屬部隊統一下達的命令。通常用於戰役、戰斗組織准備階段。
3.其主要內容是:敵情判斷;上級意圖和本部隊的任務,指揮員的決心;友鄰的任務,分界線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隊的編成、部署和任務;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諸預備隊的編成、配置和任務;完成作戰准備的時限;指揮所開設地點和時間;代理人等。
4,下答作戰命令的要求
(1)內容要求表述准確,措詞簡明扼要。由正職指揮員署名,視情況以書面、電報、圖表或口述等方式下達。
(2)防禦作戰命令,還應有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物配系等內容。個別命令是只對某一部隊下達的命令。其內容僅限於該部隊的任務及其有關問題。通常用於戰役、戰斗過程中,或為不暴露整個作戰企圖時採用。
5,簡單介紹美軍作戰命令的下達
(1)在美軍作戰指揮鍵的最高層,總統和國防部長負責決策「打不打」「何時打」等戰略性問題,「如何打」則由戰區司令部司令決定。伊拉克戰爭中,由布希和拉姆斯菲爾德組成的美國國家最高軍事當局向中央司令部提供戰爭目的、預期軍事狀態等宏觀指導,而作戰計劃、兵力調撥、戰爭實施等具體作戰事宜均由弗蘭克斯將軍領導的中央司令部完成。
(2)美軍常設的高層指揮系統分為國家軍事指揮系統和聯合作戰司令部指揮系統兩級。(3)美軍最高統帥機關是由總統和國防部長組成的國家最高指揮當局,其指揮流程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命令由參聯會主席通過國家軍事指揮系統下達給各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再由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負責具體指揮事宜。
最高指揮當局和聯合作戰司令部(總部)對作戰部隊有指揮權,參謀長聯席會議及其主席無作戰指揮權,但為二者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最高指揮當局也可以超級指揮一線部隊。
『伍』 為什麼部隊一定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這么多年還沒人回答,剛好看到了,我來回答你吧。
1、首先告訴你作戰單位級別從高到低: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
如果打仗的話是不是一分鍾的信息延緩都會影響戰局?打仗一般以縱隊為單位,一個縱隊就是一個師。命令從軍部下發給師部,師部下發到旅、團,如果每人都要問一遍為什麼,對應的都要解釋一遍,需要多少時間?
2、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部隊只是武器,不是大腦。如果不服從命令,有些看起來很危險,實際上配合好了就能化險為夷取得勝利(或者以極小的傷亡就能解決)的任務,因為怕死而不服從命令,就會影響大局,導致犧牲更多。這也是為什麼要求部隊要有「犧牲」精神的原因,舍小我為大家。
3、服從命令會讓士兵形成條件反射,只管執行,不問原因、不問結果。這樣可以提高執行力,提高戰鬥力。
『陸』 軍隊命令的特點
法定性、准確性、靈活性。
1、法定性:軍事命令既是執行者行動的依據,又是實施指揮的依據,擬制必須嚴肅認真,不可草率馬虎,自行其事。
2、准確性:文字表述一定要准確簡明,要求要具體明確,不可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3、靈活性:軍事命令因其特殊性表達形式比較靈活多樣,一般採用文字記錄行文,也可根據需要採用電文式、地圖注記式和表格填充式行文。
『柒』 軍隊的命令與通令的區別是是什麼
命令可以向所部全員發號,也可以針對所部具體單位和具體人發號;
通令是面向所部全員發號的。
命令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通令是書面的,如通令嘉獎。
『捌』 軍隊戰斗中各級執行命令有何區別
部隊下達作戰命令一般都是層層下達,具體級別大致如下:
國家級領導向如總參、參謀長聯系會議等國家級指揮中心下達作戰決心和戰略任務,同時調配部隊(一般以集團軍為單位進行調配)成立指揮中心或司令部,任命司令員,下轄若干個集團軍。
司令部召開各軍級軍事主官和參謀人員開會,根據戰略任務制定戰役策略,並向各軍軍事主官下達作戰任務。
各軍軍事主官召集師(旅)團級軍事主官和參謀人員,根據作戰任務制定具體戰術方針,並以團為單位進行任務分排。
各團軍事主官領受任務後,比如要守某個山頭,那麼就率部向目的地奔襲,然後向各連分排陣地。
連長直接指揮各排執行具體的戰術任務。
但如工兵、炮兵、坦克等獨立兵種一般由指揮中心親自調配。同時,指揮中心也會要求某個團排出幾個連執行特殊的任務。
比如某團向下分派任務,任務簡報一般是這樣寫的:
一營(欠三連)應於某時某分前到達陣地左翼構建工事,二營於某時某分前到達主陣地設防;三營(欠六連)於某時某分到達右翼設伏。三營六連與團屬炮連到某地構築炮兵陣地;一營三連為團預備隊
『玖』 部隊班長命令是什麼意思
部隊班長命令的原因是軍令。因為嚴格遵守部隊的紀律,很多新兵剛去部隊的時候,都不適應,感覺部隊的條條框框太多了,這是很正常,部隊是一個講紀律的地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部隊有很多條例條令,《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等等。聽班長的話,去了部隊班長的命令就是天,很多事情只有班長同意了你才能去做,就算是排長親自過來找你去幫忙,班長不點頭,你都不要去。
『拾』 軍隊下達作戰命令書面格式是怎樣的
賦予部隊作戰任務的指揮文書,有時也可口頭下達。是實施指揮和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依據。x0dx0a通常指規定作戰任務的戰役、戰斗命令。廣義的作戰命令也包括開進命令、換班命令、撤離戰場命令等。作戰命令有合同命令和個別命令。合同命令是對所屬和配屬部隊統一下達的命令。通常用於戰役、戰斗組織准備階段。x0dx0ax0dx0a其主要內容是:敵情判斷;上級意圖和本部隊的任務,指揮員的決心;友鄰的任務,分界線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隊的編成、部署和任務;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諸預備隊的編成、配置和任務;完成作戰准備的時限;指揮所開設地點和時間;代理人等。防禦作戰命令,還應有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物配系等內容。個別命令是只對某一部隊下達的命令。其內容僅限於該部隊的任務及其有關問題。通常用於戰役、戰斗過程中,或為不暴露整個作戰企圖時採用。作戰命令內容要求表述准確,措詞簡明扼要。由正職指揮員署名,視情況以書面、電報、圖表或口述等方式下達。(曾蘇南《中國軍事網路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