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程序員都到哪裡去了
,編譯:zangxt@ituring老程序員都到哪兒去了?�0�2–尋找40歲之後軟體開發者的象冢人們都認為軟體開發是年輕人的游戲。當年輕自信的程序員獲得優厚的待遇並向管理層晉升的時候,老程序員們甚至找工作都困難。真的如此嗎?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計算機科學教授Norman Matloff認為「軟體工程是職業生涯的死胡同」。他寫到:「很多程序員發現,大約從35歲起他們的就業能力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這要是在廣播上的話,我會選擇跳過這段錄音。35歲?我還以為我們要討論年紀更大些的程序員呢。從什麼時候起35歲就算是「老人」了?Matloff繼續說:「統計表明,大多數軟體開發者40歲之前會離開編程領域。」看到這兒我的眉毛開始挑起來了。大多數程序員?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離開?(Matloff拒絕說明他從哪裡看到的統計數字。)如果這是真的,那些老程序員都去哪兒了?是否真有這樣的地方,讓我們把疲倦衰弱的、不適合再做程序員的人送去,使他們遠離年輕程序員的視線,優雅的死去?或者說他們拿到了不動產執照? 還是去開剪貼簿商店了?我有點懷疑。 天真的塌下來了?現在,我並不是走極端說軟體開發中不存在年齡歧視。這種現象可能在技術領域比其他行業更普遍。但我不得不說,當我讀到Matloff令人震驚的言論時,我的直覺反應是我不買賬。首先,可以舉一些經驗證據:我認識相當多的人,我的社交圈裡基本每個人都超過或者馬上就到40歲了,裡面有很多是軟體開發者。這怎麼解釋?難道我的每個程序員朋友都碰巧是統計的離群值嗎?除了統計之外,像Matloff的這種恐慌性文章還通過選擇性地援引一些技術明星的話來作為支持。Matloff引用Intel前CEO Craig Barrett的話說,「軟體工程師或硬體工程師的半衰期只有幾年」。此外,他說,Mark Zuckerberg……,唉,我們就別替他操心了。即使Gordon Moore的一些隨便的評論已經變成「定律」,我不會因為他們都曾是Intel的CEO而給Craig Barrett相同的優待。簡潔的引用並不會使研究變困難。所有的程序員到底去哪裡了呢,我在想這兒嗎?我有些想法。 蹲下身子首先,很多人並未離去。他們在某個領域、行業、工具或者公司變得非常專業化,他們開拓商機並堅持做到最好。有的程序員在大的技術公司成為傑出工程師。他們也是Matloff統計數據的離群值吧,所以讓我們忘了他們吧。其他程序員自然而然地晉升到管理崗位。我想,你在翻白眼吧,也許你會說「軟體開發經驗並不能使你成為一個好的管理者」。你知道嗎?其實管理培訓課程也未必能。重點在於,晉升會帶來新的頭銜。告訴別人你的新頭銜是宣告你進入了一個更高位置的最好方式。當下一次有調查讓你填工作角色時,你可能選擇「項目經理」而非「軟體開發者」,即使你仍然直接參與軟體設計、規范、開發、測試和部署過程的每一步。晉升是留住雇員的一種方式。但不管相信與否,進入軟體開發團隊的管理位置並不意味著你已經放棄了程序員的工作。然而,看起來統計也是沒有包括這部分人的。 低調神秘,開啟職業新篇章盡管其他開發者不再從事原來的工作,但並未離開這個領域。他們繼續創業,角色可能轉變成為負責人或CTO。一般職業調查是不包括企業家的,再一次,這些人沒在統計之中。職業調查可能也漏掉了獨立承包人。對於軟體開發者而言,咨詢也是個商機,能夠給成熟的程序員大量的行業經驗。顯然,如果你並不打算找一個全職工作,他們就無法估算你找一個全職工作要花多長時間。你是否注意到國家失業統計數字並不包括那些不找工作的人?承包人同樣影響職業統計。沿著這些思路,我們來檢查下Matloff引用的統計信息。他說,研究表明,「超過40歲的工作人員失業之後再找工作要多花23.4%的時間」。真有意思,但是研究沒有分析為什麼——可能他們將時間花在了咨詢上呢。還有一點是,老程序員們已經為錯誤交過學費了。他們可能曾經犯過錯誤,干過不好的工作,並習慣於某種生活標准。他們並不會感到很大壓力非要在第一份工作來的時候就抓住,特別是當他們過去幾年過著六位數收入的舒適生活時。有經驗的程序員找新工作花的時間更長,可能因為他們要求的標准更高呢? 綜合信息但是誰真正關心Matloff說的那些話呢,是吧?統計,所有這一切,都是謊言,可惡的謊言。不管這些災難預言者怎麼說,老的技術人員很可能對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的位置有一個公正的認識。我真正擔心的是,Matloff的文章傳達給年輕一代(特別是那些馬上進入這個工作領域的人)的信息。一方面,高科技看來仍然是美國為數不多的真正繁榮的行業之一。公司說他們找不到足夠多的合格人選。政治家和教育家們絞盡腦汁要燃起年輕人對計算技術的興趣。並且,一年年的,軟體開發一直棲身於最好的工作之列。另一方面,我們卻有像Matloff寫的這樣的文章,認為編程工作是個死胡同,當其他領域的人員正處於職業生涯巔峰時,程序員只能寄望於被送到制膠廠。
❷ 大家說一個剛入門的程序員該去哪裡工作比較好
軟體開發24不晚,你想想有的本科畢業都24,5了。他們從事軟體開發。去外面見識的多點,但會容易疲憊,畢竟離家遠。如果在武漢也挺好的。我建議你平常的業務時間多學點東西吧,我是北漂的,我自學的java。去年畢業的,基本上已經接觸了些雲計算方向的東西了,靠的就是業余時間,我也愛玩游戲,比如dota之類的,我也想以後再少玩點,畢竟年輕奮斗就那麼幾年了
❸ 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
感覺除了很牛的人,一般人沒什麼出路,更別圖錢了。。
❹ 程序員可以去哪些公司
在這邊的話 可以出那些軟體公司啊 外貿公司那些東西都可以的 變成熟的地方都可以的 手機公司也行
❺ 想當程序員要去哪學
當程序員還不簡單,如果不是上學的話,就自己報個正規一點的培訓班,培訓班可比學校里講的實用而且是速成型的,當然理論還是學校里的好一點。
對了,差點忘了,自己要多多努力才能學好的
❻ 老程序員都在哪
估計都去管理崗位了,比如項目管理、資料庫管理、維護,混得好一點的當項目經理。至少我認識的基本都是這些路線。。
❼ 程序員 35歲後 應該 去哪……
引文一段,希望耐心讀完....
程序員在35歲後的三條出路
高薪的IT行業是眾多年輕人的職業夢想,然而,一旦身入其中卻發覺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被稱為IT藍領的編程員,工作強度大,像個編碼「機器」;技術更新換代快,飯碗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IT編程員該何去何從。
程序員的困惑:我該何去何從
32歲的Smith(化名)已算是IT行業的元老了。
大學時代的他,有2/3的時間是在校園微機房裡度過的,當時,他瘋狂地迷上了電腦。大學畢業後,Smith早早地被一家IT業著名的跨國公司錄用,擔任程序員。
剛進IT行業時,Smith有股火一般的熱情,參與了不少項目,而且都成功了。公司對他也很器重,付給他的薪水在當時的同學中可算是天價。在後來的IT泡沫中,Smith的公司也還算穩定。
一晃8年過去了。期間,Smith曾換了兩家公司,雖說薪水越來越高,但他卻越來越困惑。今年他已經32歲了,以前不覺得,但現在,他感覺程序員的工作強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負荷運轉,工作狀態就一個字:累。況且,由於這一行的特殊性,從業者必須不斷地學習。32歲的程序員雖然技術老到,但畢竟在學習能力、反應速度、工作效率上漸漸地開始和年輕人有了差距,Smith覺得後生可畏,感覺自己的競爭力在縮水。
何況,現在IT業不比以往,面對大量「廉價」的職場新人,老闆不僅可以挑肥揀瘦,還可以隨時讓薪水已漲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Smith的同事Tom (化名)就是這樣被公司「請」走的。Smith擔心:不知何時,這根裁員的大棒就要揮到自己的頭上。目前,雖然自己薪水不低,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多付出也就更多。而且業界還有這樣的傳統,過了35歲,IT編程員就有轉崗的可能。未來該何去何從,Smith深感困惑。
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Smith的處境代表了IT行業一個群體性的問題。有關職業規劃師經過對Smith 的處境分析指出,IT人才市場的整體年齡狀況趨於年輕化,22歲以下的擇業者占總體比例的71%,而35歲以上的只佔10%,年輕的人才給市場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人才流動性很大,崗位相對不夠穩定。
程序員是個屬於年輕人的職業,「Smith們」如果沒有在職業生涯最初的5年或8年時間里得到晉升或實現轉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技術更新的大潮中便面臨競爭力衰減的殘酷現實,需要重新定位和轉型。「Smith們」與其咬著牙繼續在編程隊伍里打拚,還不如重新審核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競爭力,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因此,職業顧問建議熱愛IT行業的Smith,可以藉助豐富的技術經驗和人脈關系尋求發展。
三條出路可選擇
出路一:向IT培訓師轉型
分析:IT企業在招聘新人後,一般都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個培訓有時是在崗位上進行的,由富有實踐經驗的「老人」負責。年輕人想要進入IT行業,必須接受這樣的專業培訓。如今IT培訓市場蛋糕相當大,利潤空間可觀,行業發展前景看好。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IT培訓市場共實現銷售額24.4億元,相比2003年增長了22.1%,2005年市場前景發展更為可觀。Smith無論是在IT公司內部轉型擔任培訓工作,還是到 IT培訓機構擔任教師,都應該有發展空間。這樣的工作不會有太大壓力,且比較穩定,對年齡也沒什麼要求。更何況,這還沒有脫離Smith所喜歡的IT行業。
優勢:在這個行業工作了8年,擁有豐富編程、項目經驗,曾參與過許多成功案例,這都是Smith的優勢。而8年積攢的行業人脈關系,還可以幫助他發展企業客戶,順便擔任市場拓展工作。
挑戰:Smith在過去8年中一直埋頭苦幹,只是在公司培訓新人時擔任過培訓工作,缺少培訓工作經驗。如果要向培訓師轉型,Smith需要接受一些專業訓練,提高擔任培訓師的能力。
出路二:向IT營銷轉型
分析:IT與其它行業不同,由於技術性較強,營銷人員一般也須有較強的技術背景,且最好有著豐富經驗。互聯網公司、
電子商務公司、軟體公司目前都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另外,電子商務的再度火爆,使得傳統企業開始重視電子商務營銷,也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這類工作薪水不低,加上提成應該可以拿到高於程序員的薪水,同時也比較穩定。
優勢:深厚的技術背景仍然是Smith的核心競爭力,在8年的從業經歷中,Smith廣泛涉獵了各種編程軟體和工具,對IT行業也有相對深入的了解,這些都為他轉向營銷提供了平台。
挑戰:Smith過去的工作主要是跟機器打交道,而營銷工作恰恰需要跟人打交道,這對Smith來說是最大的挑戰,要求他徹底改變工作方式,加強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此外,營銷工作會面臨銷售指標的壓力,這些問題都是Smith轉型前必須深入考慮的。
出路三:向項目管理努力
分析:如果說前面兩條出路轉型的成分多,那麼項目管理可以說是Smith更為便捷的發展之路。目前,軟體項目經理是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才,有豐富經驗、外語好的軟體項目經理是搶手的香餑餑,供不應求,薪水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在上海市勞動部門新發布的2005年軟體行業薪資調查中,項目主管的薪水是同層次主管中最高的,年薪高位數達到211011元,平均年薪達109414元。最重要的是,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可以在這個崗位上長久工作下去,並且有向高層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優勢:對Smith這樣有經驗、有技術、有人脈、有能力、參與過多個軟體開發、有一定經驗的人,項目管理無疑是Smith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挑戰:Smith以往參與過不少項目的開發,但一直是項目團隊里的一分子,沒擔任過項目帶頭人。而很多公司在招聘項目經理時,都需要有帶領團隊進行項目開發的經驗,這是Smith的一個劣勢。建議他參加一些項目管理方面的培訓課程,自學相關的知識,增長自己在流程管理、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能力,以便積累資本,逐步向項目管理崗位邁進
❽ 程序員未來前景如何大齡程序員出路在哪裡
年齡大的普通程序員,將來的出路無非就是以下三個:
1、穩定地待在一家公司,有一定產出效率,成為一顆螺絲釘,不出彩也不出醜,就像之前棉紡廠的工人那樣,直到這家公司不行了,找另一家,繼續做個普通一兵。其實這事兒和幾十年前的工人一樣,只是時代不一樣,職業的名字變了。
2、尋找相對優勢,到稀缺你技術、能力、經驗的地方,找到存在感。比如一線城市回退到二線、三線;比如互聯網頂級公司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小公司;比如互聯網行業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傳統行業有軟體部門的公司。
3、轉行,想干什麼干什麼去,很多人認為,一個 35 歲以上的程序員相比較一個 20來歲的畢業生,精神狀況、身體狀況必定是不如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所以要盡早轉行。那麼問題來了,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覺得時至今日,相比其他職業,程序員仍然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職業。程序員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而是一個常青的職業。程序員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累,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員工福利都是非常不錯的:彈性工作,定期團建,免費健身;一日三餐、零食飲料應有盡有。對於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但還沒有明確職業目標的理工科畢業生而言,把程序員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北京為例,應屆畢業起薪在 8000-10000 元,比其他職業高出不少。程序員現在小蜜蜂雲工作了解很多遠程可辦公的,全職兼職都是有的,可供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
程序員在職業生涯第一個階段,通常是 3-5 年。這個階段要以職業探索為主,腳踏實地寫好每一行代碼。只有快速學習和成長,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在職場立足,走好未來的路。現在程序員的職業領域已經細分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比如:大數據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某某語言工程師、系統架構師、web 前端工程師、嵌入式軟體工程師、資料庫開發工程師等等。
❾ 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
【原創】下面四千字的東西,打了三個小時,又花了兩小時修改,體會來自於自己的經歷。既為樓主也為自己,也希望能給他人帶來一點幫助,因為自己也曾苦於出路這個問題許久,徘徊於技術與銷售之間。其實,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而實現的方法有很多,選擇其中的一個,然後耐心去做,注意做的過程中,要多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是硬道理——這才是出路之所在!!!。
【出路】
在職業選擇上,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這個職業有什麼出路?想得到正確的回答,必須先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得到什麼東西。對於程序員這個職業,如果你要的是錢,很多的錢,程序員沒有出路;程序員工作繁忙,有時不規律,連續著加班很有可能,如果你要的是休閑的生活,程序員沒有出路;程序員都是與電腦打交道,工作就是坐著,如果你要的是跟人廣泛的交流,而且坐不住,程序員沒有出路;寫程序都是很邏輯的東西,如果你不喜歡這種解題式的思考方式,頂不住整天思考所帶來的疲憊,程序員沒有出路。
程序員跟民工的區別就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雖然程序員的待遇看起來還不錯,想想其實不是,假如八點半上班,加班到十點,沒加班費,平均下來,一個人相當於幹了將近一份半的工作,除下來收入付出比就少了半截,收入多是因為付出的勞動多。這是開始做程序員時常有的事。
假如純往技術上走,干幾年熟手了,情況會好,但是,當你對比起幹了幾年銷售的朋友時,你會發現,你的勞動力太廉價了。一個小公司的銷售,普普通通干三年後,一年拿十萬塊的提成是很有可能的,而一個程序員,普普通通干三年,能拿月薪一萬的不多。還有人家銷售有許多的報銷,你有么?如果有天賦而且努力地干,銷售,大學畢業三年買車買房的多的是,當然不是說噬老族那些;程序員呢?有多少能!也許研究生,而且讀的好的那款還比較可能,但此時那些本科或者大專,甚至中專就出來跑銷售的,已經工作好幾年了,說不定此時正在三亞曬太陽呢!
你說銷售的應酬多,呵呵,喝酒;要去拍人馬屁,去求人什麼的!ok,這就是銷售,你敢保證當你看到他們的收入時,還有看到他們拿著公司的錢,請客戶去各種高檔的地方消費時,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花公司的錢請客戶到處吃喝嫖賭時——客戶也是人,許多客戶就這些個的愛好,所以要滿足他,他才買你的帳,很正常——嚴格意義上講,這樣的工作比坐在電腦前埋頭苦幹來的輕松多了,其實是一種享受,看到這些,你敢保證你一點都不眼紅?呵呵,如果不眼紅,那就專心干程序員吧!
或者說,你對這種「一點科技含量都沒有的工作」——在你眼中,高iq的人才是牛b的人,那就安下心來干程序員吧。但我想說,在這個社會上,賺錢最多最快的,最舒服的,永遠是銷售。當然,干技術乾的好的,最終都是比較受人尊重的——專家,當然是五十年如一日投身於技術那種人才能成為專家。如果你能刻苦地干程序員,想成為架構師、系統分析員,成為軟體專家,那就專心干程序員吧!
或者說,你實在干不來與人交際,還要挖空心思去維護各種人際關系的工作是,那就安心下來干你的程序員工作吧,就像民工一樣,有誰樂意去干民工,但是沒辦法,能力所限,只能幹民工了。但我想說,能力都是學來的,給民工們上大學,他們畢業後一樣會有很多牛人。有人說:「哪有那麼好的條件給他們上大學啊!」。條件很多時候要自己去創造啊!難道每個成功的人都有一個高人,手把手地拉扯著他,給他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資源嗎?沒有什麼東西學不來,只是學得快和慢的問題,要真正去學學看才知道,而不是停留在大腦中。如果你學編程學得很快,而且學得很開心,即使學的過程很累,那就專心干程序員吧!
接下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史玉柱出身技術、馬化騰出身技術、唐駿出身技術、比爾蓋茨出身技術、傑克•韋爾奇出身技術,等等,他們都成功了!假如這是你想像中的出路的話。我不是說要達到他們那種水平,而是走技術路線,來獲得事業有成,獲得成功。寫過程序的人都知道,想實現某個功能,有很多種實現方法。獲得成功也是一樣,有很多的路可走。這就是我為什麼拿銷售來做比較,每種職業都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不管是做技術、行政、財務、銷售,等等。
出路是什麼?不就是人生價值的實現,有的人要的是成就感,有的人要的是幸福,有的人要的是健康,有的人要的是金錢,有的人要的是地位名氣,有的人要的是貢獻全人類,有的人要的是玩樂、享受,其實這些都是不同人的人生價值。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方法實在太多了,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不管是java程序員,c++、c#,都能成功的,最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想得到什麼,接下來就是做具體的計劃,然後實現計劃。實現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技術,應該多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想做項目經理、做cto,或者用自己的技術去創業,都必須發展自己的綜合能力。
回到剛才,馬化騰、比爾蓋茨、唐駿等等這些技術員為什麼能成功?技術過關是基礎,甚至技術過硬,唐駿日本、美國留學,比爾蓋茨哈佛。接著,最重要的是:超前的眼光。qq其實不是什麼很難的技術,比什麼量子物理簡單多了,而且icq還是以色列人開發的,馬化騰就照著開發了qq,當時在中國就是超前的東西;比爾蓋茨的windows,讓三歲小孩也能使用電腦,而不用記一大堆的dos命令,這就是超前;唐駿發明了卡拉OK評分器、大頭貼,你自己可以想像一下大頭貼有多少的技術含量,然而它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多少!所以說,想法太重要了,好的技術不是它有多高深,而是它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多少的便利,而往往第一個想到的人能獲得巨大的回報。第三,人際關系,別老以為做了技術就能以高姿態出現,有人很鄙視銷售,認為沒技術含量、俗;銷售還很鄙視技術呢,窮、死板。其實,沒人能靠自己一個人贏得一切,技術要靠銷售來賣自己的產品,銷售要靠技術生產產品,誰都離不開誰,這其中還有一連串的其他人呢,財務、行政、前台mm、老闆等等。現在越來越提倡團隊合作,跟隊友、跟上級、跟客戶之間的溝通是必修課,溝通不好必然配合不好,你的才能永遠無法施展,何來的出路。
第四,求人,其實求人是人際關系中的一個,為什麼單獨在這里講,因為他太重要了。機會很多時候是靠求人得來的,例如唐駿,他去日本留學的機會就是求了一大堆人得來的,他當時考研究生,在北京郵電分數最高,但因為大學沒得過一次「三好生」,北郵沒給他出國名額。他給各個大學的研究生處打了三天電話,問還有沒有留學名額,得到的大多都是這樣的回答:「我們自己的學生都不夠呢,哪裡輪得到你?」,如果臉皮薄,沒耐心,早就放棄了,後來他找到了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就是陳魯豫讀的那個學校,據說當時很水。。。),吳懷仙老師,當時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看你的成績很好,你們北郵應該取你呀!」
「北郵當然取我。但是,我從小愛看電視愛聽廣播,未來中國的廣播電視事業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為了這項事業,我願意放棄北郵,來到北廣。」
「照你現在的說法,你不是為廣播事業而來嗎?怎麼又跟出國有關?」
「中國的廣播事業很落後,需要去國外學習一些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回來呀!」
「老實說你來有風險,如果教育部不批的話,你不能出國,就必須留在廣播學院讀書。可是北廣沒有碩士學位的授予權,你只能取得研究生學歷,得不到學位。」
「我來的目的很明確!為了中國的廣播事業,有沒有學位沒那麼重要。」
你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嗎,北郵根本就沒有給唐駿名額,唐駿根本就是說了一個無傷大雅的謊言,所以,你看看、你看看,善於變通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唐駿他們都不是一味地干技術就能成功的,很多時候必須好好包裝自己、銷售自己的。在這里我不是在說要去騙取利益,而是說,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改變思路,轉個彎繞過路障!!求人很重要,有個強硬的後台幫忙,少奮斗十年!後來唐駿又去教育部門口站了幾天崗,等人、求人,呵呵,其實只是問了幾聲好,這是後話。
第五,超越物理層。凡是要獲得大的成功,賺大錢,或者說更容易地賺錢的,都不能拘泥於物理層。只有大老闆能給你建個實驗室,讓你搞深層次的技術;而只有你的實驗室能不斷做出可以賣錢的產品時,你的實驗室才不至於被關閉。走入公司的決策層,你才能決定該往那走,什麼技術該大力發展、什麼技術該好好改造、什麼技術該放棄。這個道理相信不用講你也明白,那麼,如何進入決策層,靠高素質、靠綜合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玩的能力(品酒、打扮、奢侈品、打高爾夫等等),一大堆的能力呢!沒有一所學校、一個組織能教授全部,這些都要靠自己去學、去領悟,前提是,你要有去學、去領悟的想法。
說實在的,世界是很復雜的東西,要的是你去適應它,它不會來適應你。唐駿說:「性格能改變嗎?很多人說不能。可是我認為,本性是不能改變的,但性格是一定能改變的」。傑克•韋爾奇,通用電氣前ceo,打小有自卑心理,到了成年還略帶口吃。他母親激勵他,這算不了什麼缺陷,只有面對現實,堅持與別人溝通,讓別人了解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別人才會跟你做朋友,這是這個偉大而平凡的母親給予傑克的最大財富。事實上,如果你自己不在意,那麼那個缺陷也就不太重要了。略帶口吃的毛病並沒有阻礙傑克的發展,實際上在後來,注意到這個弱點的人大都對傑克很敬佩,因為他竟能克服這個障礙,在商界出類拔萃。趕緊改變,讓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
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做一個兩年計劃,因為超過兩年變數就太大了,然後制定實現的步驟,也就是一個個短期計劃,從第一步開始實現。這些計劃應該是具體、可行而且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的,最後靜下心來,耐心實現自己的每個計劃!!不要老是問人,我這樣做對嗎,我該怎麼做。哈佛退學就一定是錯的?北大賣豬肉就一定不好?外企就一定是好歸宿?你該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金錢、美女、名利、地位、權勢,還是過平凡的日子,做善事做好人,都沒問題,只要真的是你想要的就好,然後考慮怎麼去實現它。其實實現的方法有很多,選擇其中的一個,然後耐心去做,注意做的過程中,要多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是硬道理——這才是出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