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潛艇如何接收作戰指令
在水面可以通過普通短波、中波無線電、衛星線路接收
在水下,可以通過長波、超長波無線電、通訊聲納、無線電浮標接收
㈡ 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怎樣實現瞄準的
是這樣的,在巡航之前,他們就會有規定的航路和預定的打擊目標,並已經確定了發射位置(專業術語叫發生陣位)旁運
任務計算機中已經確定,各個發射陣位到不同目標之間的距離、彈道,這些信息都已將儲存運飢梁好了
在巡航過程中,核潛艇定期放出浮標,接受本方指示
如果上面命令要打擊哪個具體目標,核潛艇會上浮到發射深度,計算機設定彈道信息,並將對應的導航信息輸入導彈
完成這些工作後,發射導彈
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採用慣性制導和星肢陵空定位的方式確定自身位置,和儲存在計算機中的信息相互比對,明確是否存在偏差
至於命中精度,美國的三叉戟採用了特有的可變質心技術,命中精度可以達到30米級別
㈢ 核潛艇在接到命令後是怎麼發射核彈的
中國不知道,美國核潛艇最後的發射權已經收歸總統,艇長不能僅僅根據命令和密碼就可以下令發射(過去是這樣)!
核潛艇接到發射命令後,要完成一切發射准備,並且要把潛艇從海底上升到發射深度(一般在30米--50米左右),發射蓋全部打開,就等總統一聲令下,這個深度,總統的命令可以用長波無線電,直接發送到潛艇里!
㈣ 戰爭時,潛艇是怎麼接受訊號的
以下完全是本人原創:
戰爭時,潛艇要遂行軍事任務必須要有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說要秘密地與外界「對話」。潛艇在海上是如何進行通信聯絡的呢?
潛艇在水面和潛望狀態航行時,主要是靠無線電短波通信(波長為10米至100米)。短波通信是利用電磁波在空中傳播某種信號的通信方式,是潛艇與岸上指揮機構聯絡的主要方式,屬於雙向通信。但是短波在水中不能使用,因為短波在水中衰減得太快,不等到它傳到水面就已經衰耗完了,所以必須把發射天線伸出水面才能正常工作。但是潛艇的升降天線裝置長度有限,為了解決升降天線短的問題,還可以採用浮標天線或浮力天線,即把天線通過一根長長的繩索施放到水面或接近水面的地方,這樣潛艇在水下一定深度也可發射信號。實際上,這樣仍然存在一個潛艇自我暴露的問題,因為潛艇在遠距離用短波通信,必須使用大功率的發報機,其信號本身就不保密,可能被敵方截獲破譯,進而測出潛艇的位置;而且露出水面的桅桿或浮標也有被敵方雷達探測到的可能,所以潛艇向外界發報是應受到嚴格控制的。
還有一種雙向通信方式——使用超高頻和特高頻的衛星通信。但衛星通信仍需要潛艇上浮到潛望深度並把天線升出水面,而且衛星在戰爭期間易受到敵人摧毀,所以從隱蔽角度來看仍不是很理想。
由於無線電短波不能在水中傳播,核潛艇在深海又無法使用天線,所以沒有辦法主動與外界聯絡,只能被動地單方面接收岸上的無線電超長波信號或極長波信號,這是岸上向潛艇通信的主要方式。超長波的波長為1萬到10萬米,它能從空中鑽入水裡,在水中的衰耗比較小,穿透海水的深度最大可達30米。極長波的波長大於10萬米,幾乎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對潛通信,穿透水層的深度達200米以上,即使在最大距離上也可達到水下80米左右。美國海軍威斯康星州極長波通信試驗基地於1972年做發射試驗,一艘遠在4600千米以外的大西洋水下120米處的美國黑鰺號核潛艇使用拖曳天線接收到了該台的信號。
超長波和極長波發射設施非常龐大,佔地面積達數平方千米甚至幾十平方千米,在潛艇上不可能安裝,只能建在陸地。對潛艇來說,超長波通信和極長波通信只是單向廣播式的通信,如果潛艇要接收岸上指揮機構的指令,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和頻率接收。潛艇在水下接收這種長波信號的深度是依據岸上長波發射台的發射功率大小決定的,如果發射功率大,潛艇據發射台近,潛艇收到電波的深度就大,反之就小,必須上浮到可以接收的深度(如果不上浮,也可施放長達數百米的拖曳天線)。
極長波通信速率很慢,發送3個字母需用十幾分鍾,在單位時間內傳送的信息量少,只能給核潛艇發送一些預先規定好的簡單易懂的信號,如給彈道導彈核潛艇發送「發射核彈」的命令等。由此可見,不論從現有通信技術來看,還是從隱蔽保密角度來看,核潛艇在水下只能「聽」話,不能「說」話。
隨著激光技術的發展,人們又把目光投向衛星對潛激光通信。激光是極高頻、頻段在10千千赫以上(波長 3—30微米)的電磁波,通過衛星將信息發送或反射至潛艇。激光通信傳輸速率快,比極長波系統快幾十萬倍,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能量集中、保密性強和有很強的抗核破壞能力等特性。激光通信設備可以做得輕便而經濟,尤其天線小,一般天線僅幾十厘米,重量不過幾千克。激光通信的這些特點,可使潛艇在水下最佳安全巡航狀態完成通信任務。衛星對潛激光通信系統一般用同步衛星,衛星的覆蓋區域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稍大,等間隔的三顆同步衛星即可實現全球通信。但要實現對潛激光通信還有兩大難關,一是克服自然環境(如雲、霧、海水、太陽光等)對激光傳播形式和方向的影響,二是必須要研製長壽命的激光器。也有一些人擔心反衛星武器的日益發展可能對衛星造成威脅。
這里附帶說一說潛艇的遇險通信。若遇險潛艇的天線處於水面狀態時,可在無線電短波對岸發射頻率或軍內遇險頻率進行呼救;當上述呼救無效時,或本國艦船無法救援時,或危機程度超過保密要求時,可考慮在國際遇險系統進行呼救。當遇險潛艇不能上浮,可適時放出潛艇失事信號浮標;或放出用鋼索和電纜連接的燈光信號浮標(白天以顏色、夜晚以燈光顯示其位置,浮標內裝有電話、電源插座等,供水面救生艦船與水下遇險潛艇通話或向其提供照明用電);也可放出無線電浮標(此種浮標不與艇體連接,比較保密,浮標內裝有無線電發信機,可用密碼信號發出遇險潛艇坐標);遇險潛艇還可用事先規定好的敲打信號進行艇內外通信。
總之,潛艇是利用水層掩護進行活動的艦種,隱蔽是潛艇的生命。進行無線電通信時易於暴露艇位,危及自身安全,所以保持無線電靜默顯得尤為重要,故潛艇通信與一般水面艦艇通信相比,可歸納出以下特點:1.與岸上指揮所不能進行雙向隨時通信,只能進行單向非實時通信;2,潛艇對岸發信或收信(超長波除外)時,需浮出水面或接近水面,能否上浮,要視海面情況而定,並經艇長批准;3,為避免無線電波被敵方偵聽截獲,潛艇發信力求短促,所發信息多採用電報方式以簡短的約定信號或無線電信號瞬間發出;4,潛艇收到岸上電報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須盡快給予收據,以便使岸上指揮所確認發信成功;5,潛艇與水面艦艇、飛機的雙向實時通信,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㈤ 核潛艇接到發射核彈的命令後,會立即發射嗎
對於這種問題畢竟,幾乎沒有一個國家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所以我們只能從個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事情因為我們所有人都不知道將來如果國家之間一旦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國家會如何選擇。 不過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去看待這個問題。
不過,在我個人看來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之間都是利益共同體,並不會因為一時的沖動,對敵對國家發射核武器。就拿目前的美國跟俄羅斯來說,這兩個國家雖然是死敵,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並不會貿然對俄羅斯展開軍事行動。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敘利亞戰場上看得出來。即便是兩國軍隊有摩擦。也僅僅只是死傷幾個士兵而已。在摩擦過後兩國都會將其稱作是誤傷。因為彼此之間誰都不想遷怒於誰。當然這只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如果是一個大國跟一個實力較弱的小國家的話,這就不好說了。
㈥ 請教潛艇指揮官的常用命令
左舷十五度保持水深
大迎角上浮請注意!
潛深一百五十米傾舵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