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程序員的創業經歷(二)
第一段創業經歷以最終失敗被金融機構收購結束,之後進到金融機構又待了一段時間,但終究是適應不了比較慢的工作節奏和部門間互相推諉的辦事風格,最終帶領技術團隊出來開始了第二次的創業。
這一次是當時比較火爆的數字資產交易所,比特幣從800人民幣一路瘋漲最高到2萬美金,讓很多投機客或者夢想著一夜暴富的人們蜂擁而入,這次的創始人曹操(化名)也一樣是先找到了啟動資金,而且作為證券出身的他手上有很多優質潛在客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系統上線,讓大家開始交易了。技術核心團隊在一起很長時間了,所以配合比較順暢,基於過往項目的積累,一個月的時間第一版系統就上線公測了,而且雖然沒有很多,但預期的潛在客戶已經開始過來交易了,也就是平台開始有收入了,雖然還遠不能cover團隊開銷。
這次公司的股東組成很簡單,創始人占絕對的控股權,有一兩個自然人股東,但股份很少,還有就是技術團隊有幾個點的乾股作為將來的股權激勵,這就極大地減少了股東間的矛盾可能帶來的風險。而且相較於互聯網金融的平台,內存撮合引擎的交易所在技術上的挑戰顯然更大,對團隊成員技術上的成長也有好處。
借著比特幣的東風,業務也在風風火火的開展,而且也避開了之前創業遇到的一些坑,所以這次公司規模發展的更大,業務也有不錯的成績。但這次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最先暴露出來的就是團隊素質的問題,雖然這次團隊組成沒有變成技術團隊「一家獨大」的情況,但是運營和市場團隊的早期成員都是曹操親自面試挑選,而他對候選人的挑選太過片面,重經歷而不是能力,甚至對簡歷上的經歷都沒有深入了解就輕易的招聘進來委以重任,並且在一些重要崗位上有些任人唯親而非任人唯賢。在最初期時,在他一個人還能hold住大小事務,別人只是執行他的命令時還可以,但當業務慢慢發展,需要那些身處要職的人擔當大任時,那些人的能力及職業操守的短板暴露無遺。項目管理混亂不堪,市場拓展進展緩慢,運營活動沒有效果,而最嚴重的是業務人員賬目不清,很多不合規的隨意操作都埋下了禍根。
而在技術團隊的管理上我也犯了不少錯誤,首先就是對需求的把控,之前的創業經歷讓我認識到技術最重要還是要服務於公司的核心業務,但這次有些矯枉過正的感覺,因為需求的優先順序主要參考業務部門的反饋和要求,但是慢慢發現業務部門的需求是隨時在變的而且會有那種剛上線新需求不就又要回滾到舊版本的情況,不僅浪費時間,而且也消磨了開發人員的積極性。
還有就是團隊的擴充,在業務向好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業務會越來越好,人員越來越不夠用的預期,就開始擴充團隊,在每一個崗上都至少招了兩個人,但有些需求是階段性的,很快就出現了人力過剩的情況,不僅虛耗成本,而且每天還要想著安排非必須的工作。
另外就是在團隊管理上,不要總盯著那些閑下來的員工,要以團隊的效率為指標,某些員工某些時刻適當的空擋,並不代表會影響團隊效率,反而是每個員工所有時間都滿負荷運轉時會導致未100%完成的任務(即「庫存」)的堆積,所以作為一個leader,要關注的是閑置工作,而不是閑置人員。
最後就是薪酬了,由於團隊在一起時間比較久,共同經歷了很多艱難時期也熬過很多次夜,總暢想著收獲果實的一天,結果就是一直跟大家畫餅。終於業務上有起色,有了錢,就大幅的給核心人員漲薪,最高的甚至漲幅70%,其實當時我們的薪資雖然不高,但也能到一個平均水平吧,而且也基本滿足了員工入職時的心理預期。這種不理智的漲薪最終導致了兩個後果,老員工的胃口被吊起來了,覺得公司賺錢了,會對薪酬有更高的期待;還有就是留給招攬外部人員的預算被大幅消減,這是不健康的操作,一個團隊不管感情多好,適當的換血有助於保持活力,而且要不斷招攬更優秀的人才提升團隊。漲薪容易降薪難,在之後公司資金壓力比較大的時候,這次漲薪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管怎樣,這次創業相較於上一次更進一步,所以也看到了新的問題,在業務蒸蒸日上的時候,CEO曹操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開始有些志得意滿,表現出一些自負和剛愎自用,一些決策和財務開始越來越不透明,只安排他最親近的人幫他做事。而那些賺到了錢的業務員也開始揮霍,每次出差都買各種奢侈品,談業務也開始誇誇其談,整個團隊和公司開始變得浮躁,沒有人去注意表面之下的風險,也不再開拓之前說好的那些比較穩妥但利潤比較低的技術開發型的業務,所以在那個時候,經過再三考慮我提出了離職。
我答應有一段時間的交接期,但最終由於業務人員的不規范,以及風控未能跟上業務的發展,導致了擠兌風險,在我離開之前資金鏈一下子就斷裂了,團隊不得不解散,曹操還因此背下了不少債。
每一段經歷都會給我們留下些思考,並不一定都是失敗的教訓,也會有一些好的經驗,其實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對自己來說一定要保持一個學習和成長,有可能是技術上的,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更綜合的素質,這次復盤總結,值得堅持或者好的經驗有:
1. 在團隊管理上更加成熟,不只是關注技術和需求,也會關注效率和成本,尤其是在團隊的持續發展上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作為一個團隊leader不能太感情用事,要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而且一定要成為一個被自己團隊成員信賴的領導,這並不代表要很nice的對每一個人,但對自己團隊的每一個成員要真心負責,必要時一定要「護犢子」;
2.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曾有一些非常有經驗的前國企總裁級別的股東加入,在接觸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管理和商業相關的知識,極大擴展了自己的眼界,不再局限於一個程序員的視角看問題;
3. 借這次創業機會開拓了國際視野,東南亞、中東、韓國、歐洲等都有過商務溝通,雖然未能有國際業務落地,但了解到了不同國家的一些國情和項目,開拓了眼界;
4. 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住本心,尤其是在看似成功的時候,更要能冷靜客觀的審視自己,不要被一時的成績沖昏頭腦,創業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事情。
當然,最後這次創業依然以失敗結局,成功的公司都有類似的地方,但失敗的公司原因就各種各樣了,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整個團隊沒有準備好或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做我們從事的事情,當業務快速發展的時候,能力或團隊配置的缺陷導致了風險的發生,所以無論是對大公司還是創業團隊,找到合適、專業的人才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而且永遠記住,即使個人能力再強,也無法把所有事情做好,不要把自己的上限變成團隊的天花板。
B. 未科的碼農快「斷供」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碼農這個行業還有前景嗎
因為許多碼農由於身在計算機行業錯誤估計了自身的工作價值以及賺取工資,導致他們在購買房產時更容易產生大額房貸,很難抵禦因為失業或者說工資下降所引起的波動問題。這跟程序員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沒有必然聯系。
未科那一片的房區在杭州市內都算得上高昂的一種,許多計算機程序員想要通過房產鞏固自己的未來工作我是值得認可的。但要學會審時度勢並合理的分攤風險能力,過高的房貸只會使自己未來的生活當中變得更加艱辛且抗薄弱能力差。
經濟形勢不好,導致計算機行業的薪資普遍下降,對於高房貸的程序員產生了壓力。
實際上,由於程序員在早年間的科技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爆發當中,獲得了非常高的行業紅利,他們的工資普遍達到了其他行業的一兩倍甚至幾倍左右,這讓一些程序員在日常工作當中開始錯估了當前的形勢以及個人的工作價值能力。而一旦他們養成了過大花銷的情況,經濟形勢不好造成的薪資下降,就會對造成壓力和情緒問題。
C. 淘寶總裁出軌千萬粉絲女網紅被刪帖,讓我看到了資本的輿論力量
張大奕,第一代淘寶女網紅,年紀輕輕就已經賺下了6億身家,粉絲千萬,目前年收入破億,占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如涵控股13%股份,某種意義上也算女企業家。
既然能當女網紅,張大奕肯定是美女,可能比不過明星,但比普通人要漂亮很多。
外形優秀的同時,收入還超越了99%的男性。
這是一個典型的A+級女性,甚至可以定義為A++級女性。
如果張大奕想下嫁給一個A男甚至是B男,那分分鍾就嫁出去了,老公還會把她當成掌中寶,天天圍著她轉。
但是張大奕好像並不想下嫁給A男或者B男,她想嫁的,是S級男人。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S級男人。
總裁夫人手撕張大奕
4月17日,一位ID為花花董花花的網友向網紅張大奕喊話: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
張大奕微博粉絲一千多萬,這個花花董花花小透明一個,憑啥敢手撕這種級別的超級網紅,指名道姓的說張大奕當小三,勾引她老公。
因為她老公姓蔣名凡,是淘寶網總裁,天貓總裁。
蔣凡出生於1985年,今年僅35歲,出生於平民之家。
17歲,蔣凡以省奧賽第一名被保送上海復旦大學計算機系。
畢業後,蔣凡進入谷歌中國,從事一名普通的程序員工作。
2010年,蔣凡創辦移動開發者服務平台「友盟」,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投資。
2013年,阿里巴巴以8000萬美元收購友盟,蔣凡進入阿里工作。
2017年,蔣凡出任淘寶總裁,2019年出任天貓總裁。
此外,蔣凡還是阿里最年輕的合夥人,按阿里的規矩,想成為合夥人必須加入阿里5年以上,且得到原合夥人75%以上的人同意。
在蔣凡進入阿里的第五年整,他就成為了合夥人,這足以看出整個阿里系對他的能力到底有多麼的認可。
美團CEO王興曾這么公開評價蔣凡:
「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興趣干這活的話。」
這是一份金光閃閃的牛逼履歷,典型的S級男人,現實版的霸道總裁。
也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讓張大奕這種A+級女人,不惜當小三都要去倒貼上門。
蔣凡的原配正宮夫人,微博里全是健身、品茶、廚藝、花藝和孩子,是一個歲月靜好的顧家女人,從她微博自己曬出的照片看,也相當有氣質。
蔣凡這種級別的男人,肯定會有不少女人倒貼上門,有些許感情糾紛一般正宮夫人私底下就處理了,不可能公開曝光家醜來損害自家利益,能坐穩正宮位置的女人都具有這種手腕和能力。
而那些普通女人,也不可能威脅到正宮的位置,頂級大佬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婚姻穩定和對外形象。
但張大奕不一樣,張大奕本身太優秀了,並不是一個空有外表的花瓶,這樣的女人寧願當小三都要倒貼,對正宮的位置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而且張大奕這樣的女人,也絕對不可能一輩子甘於做小三,她和蔣凡的身份地位有很大差距,但差距沒大到讓她自願終身做小三那個程度。
4月8日,張大奕發了個朋友圈:
你們知道芍葯又名將離嗎?
我們當時不知道啥意思,但現在知道了,而正宮夫人看到這種信息的第一眼,就應該知道啥意思了。
所以原配暴怒了,拋掉了端莊典雅的架子,公開撕破臉,對張大奕發動了決戰。
雖然這么做會對蔣凡造成極大的影響,但小三逼宮都到這份上了,還有啥顧及不顧及的,掀桌子就掀桌子。
雖然上流社會有維護丈夫面子和家庭利益的潛規則,但那都是建立在正宮位置穩如泰山的前提之下。
如果家庭都沒了,那家庭利益在不在又有什麼所謂呢。
以淘寶總裁+天貓總裁的尊貴身份,原配夫人親自下場手撕小三,這種驚天大瓜,可不是每年都有得吃的。
但我關注的並不是這個。
資本那驚人的輿論力量
淘寶總裁夫人在微博手撕小三的事件發生後,幾個小時內就刷屏了,並上了各大網站的熱搜。
隨後,一股奇怪的力量出現了,關於此事的各種帖子被迅速刪除,並撤掉熱搜。
鳳凰網娛樂和搜狐娛樂發的這兩篇微博帖子,第一時間就陣亡了,你現在已經不可能搜到了。
半小時內,總裁夫人撕小三這事在微博上消失的乾乾凈凈,甚至連總裁夫人自己的微博都被限流並禁止評論了。
隨後,其他的內容平台,也開始陸續撤熱搜,降熱度。
正在評論的各種帖子眼睜睜的就沒了,甚至整個微博都搜不到了,吃瓜吃的正開心的各路群眾,最後不得不聚集到馬雲爸爸的最新的一條微博底下來討論這個事情。。。
各路群眾對手裡的瓜被人硬生生奪走這件事,明顯很不滿。
刪帖撤熱搜這個事是不是阿里做的?會不會是監管層出手呢?
我的看法是絕對不會,監管層不可能管這個事情。
因為總裁夫人手撕小三這件事,從法律上看就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糾紛,一沒造謠,二沒損害國家利益,為啥要管?
還記得當年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美國被人告強奸的那件事么?
論丑聞,劉強東強奸案比淘寶總裁出軌這件事惡劣多了,劉強東的身份也比蔣凡還要高上一個檔次。
如果是蔣凡是S級男人,那劉強東就是S+級男人,整個阿里只有馬雲能穩壓劉強東一頭。
繼任者再強,論身份地位也是沒辦法和創始人相比的。
但是劉強東的醜事,被宣傳的全網都是,幾個月了沒人管,美國那邊警局剛發布一點信息,中國這邊就立馬傳的人盡皆知。
監管層連劉強東的大丑聞都不管,會去管蔣凡的小丑聞?
如此迅速的行動起來去刪帖的,只能是阿里的公關部。
那為啥微博會如此配合阿里呢?不僅刪,還刪的這么迅速。
因為阿里是微博的第二大股東,持股高達30%,僅次於新浪。
自家人出事了,當然要幫忙平事,義不容辭。
資本控股了輿論之後,輿論就會為資本服務。
其他內容平台也陸續刪除了相關帖子,雖然刪的很慢,但確實刪了。
刪的原因我認為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因為阿里控制了一部分輿論權,所以大家要賣阿里個面子。
這次是阿里出醜聞了,下次保不準是自己出醜聞, 低頭不見抬頭見,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事我也有證據,知乎是騰訊入股的內容平台,和阿里算是互相對抗的資本。
但這次知乎也賣阿裡面子了,把蔣凡的負面消息給刪的乾乾凈凈,並且撤掉了總榜上的熱搜。
但做完這件事之後,知乎心不甘情不願的,悄咪咪的在時尚分榜里弄了個問題,叫「如何看待張大奕淘寶店出天貓總裁夫人相似款的衣服」,然後直接給了熱搜第一的位置。
阿里,你的要求我都已經答應了,江湖面子給足了,你看現在有人討論衣服款式這個時尚問題,這事我可不知道,那是系統自動上的熱搜,你之前的要求也沒提這茬。
刪個貼,大家都能刪出不同的花樣來。
這次的刪帖風波,實際上給我們展示了一次 迷你版的美國式輿論。
美國式輿論
我們知道,阿里是微博的股東,那微博自然就不可能做對阿里不利的事情,阿里出了事也要第一時間幫忙。
換你是微博的總裁,你也得這么做,不然整個江湖都會拋棄你,這是人之常情。
資本,確實是可以干涉輿論的,因為輿論是由領工資的人來製造的。
中國尚且處於資本的原始階段,而美國早就已經進化到高級階段了。
1983年,美國90%的媒體由50家公司分管。
2011年,美國90%的媒體由6家公司控制。
而這6家公司的老闆,又分屬於民主黨和共和黨。
美國雖然有無數的媒體,但每一個媒體絕對不會說自己背後老闆的壞話,也不會說自己老闆所屬政黨的壞話。
特朗普是共和黨的,而紐約時報背後的老闆是民主黨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堅定的特朗普黑,就是紐約時報,堪稱反特朗普第一人,比中國人還喜歡黑特朗普。
西方主流媒體是有老闆的, 主流媒體雖然可以批評老闆不喜歡的政黨和總統,但絕對不會批評老闆以及老闆喜歡的東西。
比如,西方的政治獻金這種明顯有利於富人干涉政治,影響窮人權益的制度,就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西方媒體去批評,因為每一個西方媒體的老闆都不希望有人批評這東西。
在媒體集團的眼裡,世界上最有實權的並不是總統,而是自己的老闆。
美國式的輿論,就是永遠不批評給自己發工資的老闆,只批評老闆的敵人。
資本想讓你看到的,才是你能看到的。
蔣凡出事了馬上就有人幫他滅火,為啥當年劉強東出事了卻全網嘲笑,尤其是微博嘲笑的最快最大聲。
難道劉強東不算資本家?
劉強東確實算資本家,但這個資本卻沒有入股什麼輿論平台,不掌控任何輿論權。
相反,他還算是阿里系的敵對資本。
而微博作為阿里系的輿論平台,碰到這種事,當然不會客氣了。
京東請求刪帖?
不可能的,你這是在侵犯言論自由。
蔣凡這事就不一樣了, 茲事體大,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依法依規,必須刪帖。
如此顯著的區別對待,甚至讓我隱隱對劉強東有點同情。
東哥,物流公司可以少買幾個,但這種輿論平台,花多少錢都得入股啊。
D. 一個程序員的創業經歷(一)
曾經的創業熱潮讓很多大廠的程序猿加入到了創業大軍,但往往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也是這樣的一員,國內「C9聯盟」大學畢業,然後去美國常春藤名校讀了個Master,畢業後在一家世界前五的軟體公司工作,後來裸辭回國在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做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的工作,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在給個人簡歷添磚加瓦,不過隨著一個加入創業團隊的決定,就開始了一段不一樣的經歷,之後的5、6年時間經歷了多個創業項目。一直埋頭向前沖,最近停下腳步回顧了一下過往經歷,想寫點東西當作紀念,也算是給想要或正在創業的程序猿們一個案例供參考。
當時選擇從大廠出來加入一個創業團隊,也並不算很盲目。首先,行業是當時很火爆的互聯網金融,其次核心團隊成員來自金融、法律、互聯網等不同領域,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且也有不錯的工作經驗和人脈的積累,最後種子輪的資金大概有700多萬,股東也有銀行系出身的大佬,看起來是一個值得搏一把的機會。
我與其中一個創始人曾是同事,被游說出來作為技術團隊的leader,他負責產品,我負責研發,先簡單介紹下核心人物(化名):
劉備:公司CEO,金融領域,做業務出身,對各種金融產品比較了解,在各大銀行及政府部門都有不錯人脈,熟悉生意場上的各種潛規則,有些匪氣但並不是那種很有領導威嚴的風格。
關羽:公司CTO,我的前同事,互聯網產品出身,專業能力很強,既聰明又踏實肯干,待人接物也不錯,屬於實干型,但一樣也是一直在大公司工作,內容相對專一,且沒有金融領域經驗。
張飛:公司法務總監,法律專業,本人也像法律法規一樣嚴禁,無論工作上還是生活上說話做事都很嚴謹,被朋友形容為任何跟黃賭毒沾邊的東西都跟他不沾邊,工作之外並不善言辭,但是為人很nice。
在被前同事關羽游說的過程中,遇到了第一個「豐滿的理想」,因為我是做大數據的,所以關羽跟我說出了他對技術和產品發展的規劃,將來是一定要做金融大數據的,有很多場景可以做,技術上也會有很多挑戰。但既然是「大數據」,首先就要有足夠多的的數據,也就是業務要發展的足夠好才會到這一步,這點我心裡還是很清楚的,所以接受邀請自然也不是因為這個願景。
既然已經決定了大幹一場,也就不瞻前顧後了,出來後就開始著手組建技術團隊,那時候創業公司還是一片欣欣向榮,很多大廠的程序員也都願意考慮創業公司的機會,所以首選就是從公司前同事下手,可惜一個都未能邀請成功,有一個曾經談的比較深入,但最後去了一家拿到A輪的做餐飲供應鏈的B2B電商,之後復盤考慮主要可能有幾個原因:
1. 金融領域本身水就比較深,對普通的程序員來說未實際接觸過的話感覺有點心裡沒底;
2. 種子輪公司畢竟風險更高,而且使用到的技術也更初級一些,若沒有成功,對技術積累來說有一個斷檔;
3. 與前同事共事時是平級,但出來後可能變成向你匯報,或許會有心理落差,之前談得比較深入的同事是被他一個師兄叫走的;
4. 公司給出的offer還不足以讓人放棄穩定的大公司工作加入到小團隊中。
為了控製成本又不能找獵頭,所以接下來就只能通過招聘平台了,拉鉤、智聯什麼的,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最終組建了一個還算蠻有戰鬥力的團隊,在外包+兼職+自己團隊的組合之下,初版系統兩個月左右就上線了,期間產品、技術、法務之間的磨合也越來越好,貌似一切都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但系統上線之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公司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平台上是否有足夠多優質的理財產品,雖然前期已經准備了一些由股東支持的理財產品隨時上線,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系統開發期間劉備也一直在洽談合作事宜,時不時的帶來一些振奮人心的消息,但結果證明沒有最終簽署合同的口頭協議都是無效的,這就導致前期平台上產品匱乏。
產品匱乏自然也就無法吸引足夠多的用戶了,用戶量少就更難去談合作了,致使業務一直處於發展緩慢的狀態。商務談判並不像技術開發一樣可以評估工時,安排工期,一個合作談成之前進展都是0,簽合同之後才是100%,中間進度很難評估,而過多的打雞血也會有副作用產生,慢慢的技術團隊的成員就開始對公司不停跳票的業務發展有些擔憂。這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接下來會引發一系列的事件和決策,每一個可能都不是決定性的,但累加到一起導致了公司最終的結局。
當業務停滯的時候,沒有太多創業經驗的團隊開始有些發慌,尤其是賬戶里的資金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這時開始了兩個所謂「自救」的行為,一個是尋求新一輪的融資,一個是嘗試一些新的產品或接一些快速賺錢的項目。前者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要盡快的補充資金,所以很容易陷入到一個2VC的狀態,就是一味地迎合投資人的偏好和想法,迷失了自己最核心的價值和初衷,最終也沒有拿到投資;後者無異於飲鴆止渴,盲目的去接一些無關的項目,導致自己的核心產品和平台沒有持續的迭代和優化,對用戶就更沒有吸引力了,而且找到的項目也很難cover技術團隊的工資成本,變成了做一個賠一個。所以這兩種方式只是勉強支撐團隊而已。
而往往在最艱難的時候才會爆發出更多平時被隱藏下去的問題,首先,劉備和關羽、張飛都是大學同學,作為CEO他對團隊並沒有一個絕對的主導和控制權,而關羽負責人數最多的技術團隊,他們之間的分歧導致了公司整體戰略和團隊方向的不統一。其次,公司的早期股東是4個自然人為主,在公司一個沒有一個比較好的營收的時候,他們之間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其中某一個股東跟劉備的關系最緊密,導致其他股東質疑公司的財務問題,最終導致股東不願意再繼續注資。最後,同樣是因為自然人十大股東,就導致監督機制缺失,作為法務負責人的張飛,由於業務能力比較強,經常被股東委託解決一些私人事務,讓他不勝其煩,成為了第一個離職的核心人員。
最終我們的公司也算是有個歸宿,被一家金融機構給收購了,但這顯然不是因為我們做的足夠出色,而算是無奈把公司賣掉,回收點剩餘價值吧。就這樣第一段的創業經歷就這樣草草落幕,事後復盤總結,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經驗吧:
1. 股東組成,早期可以接受個人股東,但不宜太多,占股要有權重等級,而且要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如果個人股東占股比例接近,沒有主導性,監督機制又不健全,很容易出現股東之間的猜忌和分歧,對初創公司是致命性的傷害;
2. 創始團隊,團隊成員能力互補、互相信任是基礎,所以經常會有同學、同事一起出來創業,之前大家可能是朋友,或者感情比較親密,但任何團隊都要有領頭人,要有靈魂人物,在有重大決策時能拍板的人,不能因為顧及對方感受而讓決策層出現長時間的分歧;
3. 團隊組成,根據公司或業務類型來合理配置團隊,很多時候在資金還充裕的情況下會盲目的擴充技術團隊,導致當業務沒有起色的時候技術團隊的開銷成為了公司沉重的負擔,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只考慮技術開發,運營、市場、銷售等等都要合理配置;
4. 成本控制,創業初期,為了吸引早期員工公司提供了很多福利,包括免費健身、周五團建、飯補車補等等,而且高新聘請各種大牛,一副大幹一場的態勢,最後發現業務還沒什麼起色時初期的融資就已經消耗大半,而且很多時候大牛們也沒有用武之地,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5. 技術邊界,所謂技術邊界就是創業初期你的產品在技術上要做到一個什麼程度,很多時候技術出身的leader容易陷入到追求技術完美的誤區,覺得一個功能在技術上沒達到理論上的完美就不上線,但永遠都有做不完的需求,一個好的技術leader要清楚怎樣的優先順序最能支撐公司的快速發展,一個功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能滿足當時客戶的需求,人力資源就那些,要最大化的發揮效用。
E. 程序員離職後泄露公司代碼後果
易控網盾文件加密軟體–-企業數據保密系統!防離職刪除數據,防員工離職拷貝數據泄密、防外發文件數據泄密,防第三方擴散機密文件泄密!私下將設計圖紙、開發代碼、財務信息、客戶資料等等重要的電子文檔在完全不改變用戶的習慣下進行自動加密,即使這些文檔被非法帶離企業也無法解密和應用。
對於外發給客戶(第三方)的文件,可控制對方的打開時間和次數等限制!同時可設置對員工電腦文件自動備份,數據防刪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惡意刪除造成企業數據的遺失!從源頭防控企業數據安全!
「刪庫跑路」的段子一直在IT圈裡廣為流傳,是很多程序員小哥發泄壓力的口頭禪。意思是互聯網公司中掌握著重要信息的系統研發人員,在離開公司時由於各種不滿情緒等原因,在未經公司許可的情況下,輕輕敲下一段代碼,便能刪除所有文件,讓公司損失慘重,從而達到了自己宣洩情緒的目的。刪庫一時爽,後果很嚴重。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消息,一名29歲的程序員錄某未經公司許可,在離職當天,私自將即將上線的京東到家平台系統代碼全部刪除,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刑事判決書顯示,錄某1992年出生,2021年3月入職上海某公司,負責京東到家平台的代碼研發工作。同年6月18日,錄某從公司離職。
就在離職當日,錄某未經許可用本人賬戶登錄代碼控制平台,將其在職期間所寫京東到家平台優惠券、預算系統以及補貼規則等代碼刪除,導致公司原定按期上線項目延後。
錄某刪除代碼後,公司花費3萬元聘請第三方公司恢復資料庫。
2021年9月23日,錄某因涉嫌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同月30日被逮捕。
法院認為,被告人錄某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數據進行刪除,後果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後判處錄某有期徒刑十個月。
對於程序員來說,通過刪除數據宣洩情緒是極其錯誤的行為,不僅對公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更將因觸犯法律,受到法律的懲處。
說到刪庫跑路,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F. 我是技術男,也曾創業過,也拿過風投......
作者 | 王曄倞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吃草的羅漢(ID:kidd_wyl)
在技術圈,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似乎那些計算機高手要麼高學歷,要麼學歷很低。
先說說高學歷的,像清華或交大計算機系畢業的高材生,無論當初是玩著進的,還是努力拚搏進的,只要能順利畢業,基本都被互聯網名企招募一空。
再說說低學歷,二十年前,當年的電腦城風靡一時,那時我還是個電腦白痴,每次見那些懷揣中專學歷的裝機高手在滿是英文的屏幕前擺弄,內心總覺得非常欽佩。
對了,之前那個編寫 「熊貓燒香病毒」 的李俊,好像也只有中專學歷。
在我的印象里,低學歷的人動手能力強,思維較為發散,而高學歷的人學識素養高,思想較為聚焦。
因為不愛讀書,我勉強讀了個中專,學的機械維修專業。
2000年畢業,我去了某電腦城做裝機工作。
2001年,我自學JAVA,後來去了某軟體公司實習,幾個月後順利轉為正式開發工程師。
與裝機相比,每個月的收入漲了好幾百,反正我一上海本地人又不用交房租,只要能吃上編程這碗飯,沒錢都無所謂。
當年發工資和現在不同,搞張卡,一轉賬。老闆們通常喜歡搞個大皮箱,把每個人的工資放到信封里,當面點清,然後拿走。
我當程序員的第一個月工資是1200元。
八月的天氣,熱得邪乎,我花了200元給爸爸買了幾箱啤酒,並挺直了腰板跟家人說 「我坐辦公室了,我收入也過千了,從今往後我也成為都市白領了。」
很多年後,我似乎才漸漸明白,坐辦公室的未必是白領,而白領未必需要每天都坐在電腦前。
從2001年的夏天起,我進入了一個機械式工作的節奏中,一個月拿著比幾千多點點的工資,每天重復著大致相同的工作,原本生活中常用的詞語,也逐漸被代碼、架構、流程及資料庫這些專用名詞替代……也許因為年輕,並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樂在其中。
曾有人告訴我,程序員是個快樂而不後悔的選擇。
當時的我,確實感受到了。
2005年初,我25歲了。
按我父母的意思,該結婚了,再過幾年,他們可以抱孫子了。
我問父母,成家要先有房,沒房哪來家?
爸媽說,我們現在住的這套兩室一廳給你結婚用,雖然不在市中心,也不是什麼高檔住宅,小夫妻倆過過日子絕對夠了。
爸媽又說,不要眼高手低,不要總想著貸款,萬一工作丟了怎麼辦?萬一有突發情況怎麼辦?
爸媽再三強調,別多想,有份穩定的收入就行了,我們不圖什麼,也不強求什麼。
2005年底,我基本順從了父母的意見。
我的家庭背景並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的勞動階層,還或多或少的受到了90年代下崗風波的影響,唯一的住房也是九十年代動遷的時候分配得到的。
也許是天生的自卑感,外加低學歷的人實踐能力強,態度認真,我的技術能力與經驗在這幾年裡進步的很快,與之相匹配的就是薪資和職務。
2006年初,我不聽父母的勸阻,與銀行簽訂了近70W的房屋貸款,在浦東中環附近買了一套商品期房。
我的這個舉動讓父母很不理解,也許在他們這代人的眼裡,每個月向銀行還五千多的貸款,和借高利貸沒什麼兩樣。
很顯然,他們無法理解我的心情。
隨著職場的變動,我周圍的同事和交際圈開始變大,在這些人中上海人不在少數,他們大多住在市中心,房屋寬大,家庭條件富裕,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就是留學回來的海歸。也許是我外向的性格,與許多人相處的非常好,他們時常請我去家裡玩,也許就因為這樣,我的心態開始產生了變化。
就從那時起,有些認知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比如我將來的家就應該帶電梯,有車位,有繁茂的綠化帶,憑什麼我要去住老式的公租房?比如一到炎熱的夏天,人家都開車上下班,吹著空調,看著路上的風景,憑什麼我要去擠那臭氣熏天的公交車?
萬事靠自己,這是我懂事後明白的第一句話,也是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
作為一名直男,也很清楚的知道,抱怨父母會視作不孝,去偷去搶會被抓去坐牢,因此,我只能把賭注壓在自己的未來上。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因為痛苦所以改變,因為收益所以堅持。
2008年初,我剛裝修完新房,開始籌備結婚的各項事務。
當時我正就職於某金融業軟體公司,由於是乙方公司,生活規律被完全打破,沒完沒了的現場服務與出差,或者動不動就要封閉式開發,別說陪老婆逛街購物了,每天能多撈著幾個小時睡覺,就已經感覺快樂了。
說句玩笑話,被當下程序員們嗤之以鼻的 「996」 作息時間,如果放在當時,我們也許會覺得是極其幸福和附有人性化的制度。為什麼?因為在一年裡,我們起碼有2/3的工作時間,是在 「9點上班,11點下班,周日休半天」 的節奏中度過的。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句話是誰發明的?太有道理了。
不過,當時國內的經濟形勢正逐漸受到金融危機爆發的影響,很多軟體公司紛紛倒閉,我們的業務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此時,我的工資收入是每月稅後1萬元,每月貸款5400元。
剛向爸媽借了幾萬塊錢買完了家居,婚禮的費用又湊不齊,於是問身邊朋友又借了一部分,總算一切就緒了。
2008年10月,好不容易婚禮辦完了,欠父母和朋友得債也要慢慢還,但是公司這邊又出事了。
2009年初,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開始拖欠工資,幾個月後,老闆跑去香港,從此再無音訊。
5月,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和同事一起提交勞動仲裁之後,提出離職。幾個月里,為了交房貸,我又陸續向父母借了兩萬塊錢。
每次與父母見面都要被說幾句:「何苦把自己逼成這樣,當時勸你的話為什麼就不肯聽呢?你是高材生嗎?還真把自己當白領了?」
今天寫到這里時,我內心依然不是滋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信命,或許是因為無奈吧,似乎天下一切不幸的事情都在一瞬間砸向了我;
我真的失業了嗎?當初信誓旦旦,如今啪啪打臉,我的職業未來在哪裡呢?
在很長一個時間周期內,我的心情難以恢復,因為我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在我看來,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已成功的擺脫了 「貧困」,住上了有電梯,有公共綠化的商品住宅,又把自己的收入從一千多提到了一萬多,回報率高達十倍以上。
帶著這樣的自負心態,我覺得雖然市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我找工作不會太困難,甚至應該會出現多家公司爭搶我的場景。
現在想來,當時是不僅愚蠢,而且不切實際。
三個月里,我使出渾身解數,但始終無法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
2009年9月,我拿到了某國資通訊企業的Offer,職位是高級軟體開發。同時,我還手握另一家互聯網公司的Offer,職位是架構師。
我想去互聯網公司,因為更有發展,職位更高,技術氛圍更佳。
老婆要我去通訊企業,因為福利更好,更穩定,更有保障。
在幾次爭論之後,我聽了老婆的話,接受了通訊企業的Offer,原因是我老婆的一句話。
「如果這家互聯網公司再倒閉呢?你現在是有家室的人,馬上就要當爸爸了,你為我們想過嗎?這一年多的痛苦,還不夠嗎?」
的確,我已經過了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的時期,有時家庭的溫暖,比虛無縹緲的職業發展更重要。
寫到這里,我還是沒忍住自己的淚水。
十年過去了,我至今任然能回想起當時的心有不甘。
和想像中一樣,在這種企業中工作,一切都是那樣的按步就班。
我每天只花七分的力氣,就能完成所需的工作。如果想要提出些改進建議,壓根沒人離你。
這樣的節奏,幾乎天天如此,我堅持了一年。
2010年初,有位獵頭小徐找到我。他是我在09年找工作期間認識的眾多獵頭中,關系相對較好的獵頭之一。
找我的事情也很簡單,他要做一個類似現在獵聘網的獵頭平台,想讓我幫他完成。
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做個私單,賺倆零花錢。
當時對於我來說,雖然經濟壓力逐漸緩解,但經濟形勢還很拮據。所以沒多問,爽快地答應了。
在隨後的兩個月里,我拉攏了幾個朋友,利用業余時間沒日沒夜的趕制工期。
在開發系統的過程中,我漸漸了解到這個系統的商業模式,是通過 「先由平台與用人企業簽署獵頭合同,再讓獵頭在平台上做單,成單後,平台與獵頭共享獵頭傭金」 的方式,打破傳統獵頭公司與獵頭之間的不對等關系。
要知道,此前的獵頭公司一般都採取 「底薪 + 3%或5%」 的方式,而平台採取的是 「無底薪 + 70%」 的方式,這無疑對那些踏實肯乾的獵頭們,是一股強心劑。
在交付尾款的時候,我向小徐提出了入伙合作的請求。
為了表示誠意,我退還了小徐的所有開發費用,單方面墊付了朋友們的開發外包費,並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加入了創始團隊。
小徐很高興,雙方一拍即合。
從此,我白天上班,晚上調整系統至凌晨一兩點,幾乎每天晚上如此,堅持了半年。
2010年10月,平台業務的規模擴大到一百萬交易總額。我也招了三位全職技術開發。
隨著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我們遇到兩項較為棘手的問題。
第一是我的時間,由於日常的問題與需求逐漸增多,僅靠電話、QQ的溝通已經無法滿足要求了。
何況每次重要的會議,都必須等到我下班後才能開始,有時遇上個堵車,只能因故取消。
第二是資金壓力,當時全職總人數已經突破10人,每個月靠幾位股東均攤顛覆,雖然我們幾位股東都不拿工資,但每月七七八八的成本加起來,也要十萬開外。
市場想進一步有發展,BD想進一步有突破,都需要更多的資金。
先說說我的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辭職,全職投入。
或許是被2008年的事件嚇怕了,我不僅被老婆狠狠罵了一頓,還不客氣的揪起了老賬。
「你什麼時候才能夠成熟一些?和你在一起那麼多年,兒子要讀幼兒園了,你怎麼還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你又為我們考慮過嗎?」
「能不能收起你的黃粱大夢,踏踏實實的為我們一家人考慮下?」
「好不容易消停了一年,好端端的外包費用被你退了,你還把自己的年終獎投到了這家破公司去,我就搞不明白,你究竟得到什麼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三段話,就像三把鋼刀插在我的心口裡,無法拔出,也無法止痛。
我只想擺脫 「用時間和代碼換取錢花」 的工作方式,這難道有錯嗎?
我只想抓住難得的商業機會,不想將來後悔,這難道有錯嗎?
以前常聽人說,上海人地域優越感太強,做生意不行,沒魄力,太會算計,只能打工。
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
再說說資金的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位投資顧問,幫我們拿風險投資。
經朋友牽線,加上幾次面談,我們找到一位在業內比較有聲望的投資前輩,大家都叫他吳老師。
他與我們簽署對賭,如果投資引入成功,我們需支付他投資金額的1%作為回報。
2011年1月,我不聽老婆的勸阻,提出離職。回到家中,老婆要和我離婚。
幸虧我爸留給我一張好嘴,花言巧語,算是把我老婆穩住了,可今年的股東集資款,又把我難住了。
本次集資總額為一百萬,由我們三位股東均攤(小徐,我,BD老大),目的是為了上半年開支,堅持到上半年風險投資到位。
這筆錢,真是要了我們三位股東的命。
三個人在一起合計了合計,感覺除了身上的器官之外,實在沒有啥值錢的東西能再往外掏的了。
這時,吳老師提出願意出資五十萬購買我們手頭50%的股權,但這樣一樣來,他將成為佔比最大的股東。
就這樣,我們三位股東合理出資五十萬,佔50%的股權,吳老師單方面出資五十萬,佔50%的股權。
2011年5月,平台業務的規模擴大到近三百萬交易總額,公司人數接近30人。半年前的集資款,此刻只剩最後十多萬,還夠維持一個多月的開銷。
很顯然,公司的經營不是算術題,實際總比想像大得多。
另外,我個人的外債數也因為房貸與日常家庭開支達到了三十萬,家庭唯一的收入僅靠我老婆的幾千塊工資。
對我來說,對其他兩名股東來說,如果到七月還沒拿到投資款,估計就要關門歇業。
雖然商業模式很好,發展也不錯,但是殘酷的現狀卻無時無刻都在提醒我們要面對現實。
或許上帝更喜歡笨人,更憐憫陷入絕境的人。
2011年6月,在吳老師多月的努力下,我們與張江孵化器簽署初步投資意向書。預計投資金額在三百萬人民幣。
大家歡呼雀躍,別提多高興了。我第一時間給老婆打了電話,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她。
可高興之後,現實的問題來了。
我們簽署的投資意向書,明確了款項到賬的時間是8月,或許會更晚一些。那麼,接下去的幾個月該如何度過呢?
再進行一次集資,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為了防止意外,這次的集資款被提到了五十萬,根據股權比例,我需出資十萬。
繼續?還是放棄?我該如何選擇?
我的倔強脾氣告訴我,沒有退路,就是干,但不能讓我老婆和父母知道,他們為我承擔的太多了。
我跑到爺爺家,告訴爺爺奶奶,我要投資公司,急需用錢。
當時我爺爺還在世,他知道我從小調皮、愛闖禍,但是個好孩子,沒有不良嗜好。
爺爺笑了笑,拿出退休金的儲蓄給了我,一共十二萬,說多餘的兩萬讓我備用。
第二天,我把這筆錢交給了財務,其他股東也在當日交上了集資款。
或許上帝不會擲骰子,喜歡跟想翻轉命運的人開玩笑。
2011年8月的某一天清晨,我與往常一樣,提前一個小時來到公司,泡上一杯咖啡,把整個系統的 健康 情況進行了一次檢查。
工作日的每日9點,是開晨會的時間,可到了9點10分,任然不見吳老師到。
很奇怪,他從來不遲到。
直到9點30分,我們給他打了個電話。響了兩下,電話接通了,是一個陌生男人接的電話,我有點懵,還以為打錯了。
「你是小王嗎?你找吳老師吧。我是他小舅子,告訴你們個不幸的消息,吳老師昨晚心臟病突發,已經去世了……」
電話那頭傳來了哭聲,我頓時感覺心給人掏出,被插了一把刀。
我們立刻打車來到吳老師家中,通過了解才得知,吳老師這半年以來為了這個項目四處奔波,也許是因為年近六十的緣故,外加勞累,導致心臟病突發。
此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他的家人。
回到公司,走進辦公室,面對電腦,我問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辦?鬼才知道。
或許是因為覺得我們缺乏經驗,或許是對吳老師個人的信任,在吳老師去世的一周後,張江孵化器單方面終止了與我們的投資意向。
只一瞬間,把我們打回了原形。而對我,甚至是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什麼叫人財兩空?什麼叫身逢絕境?都明白了。
如果這是一本小說,在這個時候,應該會出現一名英雄,帶領我們這群落魄的人們走出窘境,奔向光明。
但誰都明白,我們之中任何人都不適合扮演英雄。
「散了吧,就當經歷了一場鬧劇。」 小徐說。
散了?我不甘心,但又能如何?我,我的家庭,已似乎經不起任何一絲的折騰。
在吳老師的葬禮上,我哭得很傷心,全身發抖,身體不停的抽搐。或許是因為失去這樣一位導師而難過,或許是覺得自己的人生過於悲情,又或許覺得上帝不太公平……
2011年8月底,我們遣散了公司同事,只留小徐自己打理公司注銷、業務轉移等殘餘事項。
2011年9月,經朋友介紹,我帶著兩年的創業史,身背近五十萬的債務,來到了大智慧辦理入職手續,開始了新的人生。
在我的簡歷上,我抹去了這一段故事。
如果我不寫出來,也許至今都沒人知道。
我有句口頭禪,人生相逢,永遠不知道是誰打擾了誰,還是誰成全了誰。
感謝佛祖,感謝小徐,感謝當時的小夥伴們,給了我一段歷練的經歷!
所以不要小看技術男,他們有可能也曾創業過,也拿過風投......
只是他們不願意告訴你,不願意在你面前表現出脆弱。
有怨恨就說出來,大家都會理解你的。
G. 35歲程序員炒Luna,千萬資產3天歸零,這是怎麼回事
35歲程序員炒Luna千萬資產,3天歸零。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如果你損失了幾千萬的資產,你首先要有幾千萬的資產可以損失。你的幾百萬資產是自己生活中一點點打工攢下來的,還是買房升值賺來的,還是炒幣賺來的,都不重要。你賬戶里最高的達到了幾千萬。理論上,你有機會安定下來,變得富有。其次,你為什麼會損失幾千萬的資產?當然是因為投入了幾千萬的資產在裡面!
不要太認真,更不要把錢都買股票基金。虛擬貨幣的問題在於沒有類似央行的管理者。由於其強大的匿名性,它可以很容易地被用於非法交易,如投機和毒品和洗錢。沒有金融機構的網路,很難知道金融機構的流向,這將給稅收帶來困難。雖然它有很多不確定性,但虛擬貨幣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靠的。
H. 小鵬汽車:從城中村到紐交所 一個程序員的造車史
2004年8月,UC首次將伺服器、客戶端混合計算的雲端架構應用到手機瀏覽器領域。
2017年8月,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長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鵬 汽車 。
2020年8月,小鵬 汽車 敲響了IPO的鍾聲,正式於紐交所上市。
8月,是巧合,也是何小鵬的印記;而成功掛牌紐交所,卻是小鵬 汽車 6歲的印記。
至此,小鵬、蔚來、理想,成了三家赴美上市的新勢力造車代表,而中國新勢力造車版圖也終將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接下來的兩周里,我們將會用三篇系列報道,為你揭開三巨頭背後的造車歷程。
故事,就由小鵬開篇吧……
— 01角色的轉變 —
「世事的起伏本來就是波浪式的,人們要是能夠趁著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時機,就要終生蹭蹬,一事無成。」——莎士比亞
何小鵬就是那個會把握時機的人,但要說他有何獨特之處,卻並非是UC時代那個最優秀的產品經理,而是在他不惑之年,義無反顧地完成了一次角色轉變:離開阿里,以一個投資人的身份加入到小鵬 汽車 ,並硬生生地把廣州一座不起眼的城中村變成了屬於他的「戰地」,還一步一步將它帶到了紐交所。
【這是何小鵬和他的上一個代表作 UC】
「造車很難!很重!」UC的成功,已然為何小鵬注入了企業家的「血液」。然而, 真正讓他被圈內熟識的,還是從造車開始 。
盡管早已不是容易激動的年紀,但 汽車 界這場隨之會來的大變局,還是激起了他內心漣漪。既然美國已經開始有變化了,中國應該也快了。
2014 年年中,何小鵬與他的「朋友圈」,及多家風投機構一起做了天使投資人,共同創辦了小鵬 汽車 。這些人里,多數是他做UC時的緊密合作人。 持股31.6%,何小鵬成了最大股東 。
「最初,是純投資者的心態」,這是何小鵬當時想法:只是覺得這個行業一定會有價值。
他的眼光確實獨到。同年,馬斯克宣布對外開放特斯拉的全部 228 項專利,這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公司加入到造車大潮。天時!地利!人和!還等什麼?2014-2017年期間,這成了小鵬 汽車 的起步階段,只不過那時的何小鵬還任職於阿里。
從創立UC到擔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再在阿里任職時期投資和創建小鵬 汽車 ,這期間,何小鵬實際上已實現了財務自由——2014年6月,UC以43.5億美金賣給了阿里巴巴。也就是說,在邁進 汽車 領域之前,何小鵬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擁有了100億以上的年輕富豪,然而他在冒險與保守間選擇了再一次下注。
小鵬 汽車 ,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 。2017年8月,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長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鵬 汽車 。
屬於何小鵬的下半場,正式開始……
「自創業伊始,我就一直期望實現更大的夢想。」這是何小鵬在談及創業感受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但是,造車畢竟與互聯網行業不同,不僅要吸引人才、引進技術,還需要有足夠的資金鏈,更需要鋪建上下游體系……這是一個無底洞。
做得好了,名利雙收;做得不好,血本無歸。盡管「凶險」,但依舊有著大批和小鵬 汽車 一樣的造車新勢力拔地而起,因為,趕上了好時代!
— 02 互聯網造車變一地雞毛 —
就在小鵬 汽車 創立的前一年(2013年9月),國家為開發潔凈能源 汽車 ,開始「輸血式」地扶持這個行業發展,一舉打開了新能源 汽車 的大門。財政部、 科技 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還聯合下發了《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並明確了財政補貼支持推廣應用新能源 汽車 的具體政策。而隨後,各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也陸續跟進。也就是說, 買一輛新能源 汽車 ,消費者可以拿到兩份補貼 。
有補貼、政策扶持,毫無疑問地,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春天已然來臨。一時間,「智能 汽車 」這個概念開始大受資本追捧,第一代資本炒家開始瘋狂投機,甚至很多互聯網企業也看到了其中紅利,紛紛入局。小鵬 汽車 ,也就是頭幾家站在風口的企業而已。
補貼紅利時期,有人調侃說「只要PPT做得宏大,基本都會受到資本青睞。」2016-2018年期間,有數據明確顯示,15家新造車勢力其融資總額就能達到千億級人民幣,發展態勢很是兇猛。
那個時候,賈躍亭還是站在互聯網神壇上的一代風雲人物,當時他還躊躇滿志地說「造車是足夠偉大的一件事, 汽車 業務即使把我們拖垮了,我們也要做。」但結果,也是真的「垮」了。
【賈躍亭的第一輛造車夢 FF91】
那個期間, 小鵬 汽車 開始晉級 :從數千萬的天使輪邁進22+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再從6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跨到13億美金的C輪融資,單就2018年一年時間,小鵬 汽車 就融資高達65億人民幣(除了62億元B輪融資,還有3億元的戰略融資)。這也成就了新造車勢力中,單年完成的最大單輪融資。
然而僅僅三年,這個行業卻開始緊急剎車。神話破滅,PPT造車淪為笑柄——2019年,隨著融資「窒息」、市場轉向、以及補貼政策斷崖式的下滑。 這一年,造車新勢力集體縮水、失聲 。
造車,真的沒想像中「光鮮」。不以長遠為規劃,終究一地雞毛。然而像蔚來、小鵬、威馬卻成了新勢力中第一關批量交付的優秀代表。但同時,真正的「廝殺」才正式開始!
— 03 有趣的投資者們 —
其實扒一扒小鵬 汽車 背後的「財團」,你會覺得這會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和何小鵬頗有淵源的阿里巴巴,從A+輪開始就與小鵬 汽車 結緣,隨後在B輪和C++輪的融資里,也相繼有阿里巴巴的影子。 阿里巴巴的投資一方面顯示了對互聯網造車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BAT領域里有所抗衡。
你看,蔚來 汽車 算是與騰訊有著深度綁定的新造車公司,雖然網路也有參與其中;而威馬 汽車 又是與網路走得最近的企業(發布量產車時陸奇也有出席),但威馬 汽車 的副董事長熊明華卻又擔任過騰訊的首席技術官,與騰訊也有淵源。是不是有點兒意思!
但是,阿里出手,是繼騰訊投資了蔚來、網路投資了威馬之後,又一個亟需在戰略上布局智能造車的企業。有人戲稱「小鵬 汽車 是阿里的嫡系部隊」,其實也不假,這裡面應該也包含著何小鵬與阿里本身的「情分」。
除此,何小鵬早年間建立的人脈網路,也開始逐漸發揮重要作用——在小鵬 汽車 的Pre-A輪融資中,投資方包括小米的雷軍、俞永福、李學凌、傅盛、騰訊前高管吳霄光、經緯創投張穎等,這一次的融資額是4200萬元;而在A+輪融資中,又出現了很多互聯網大咖的身影,這其中就包括58同城網創始人兼CEO姚勁波、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獵聘網創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他們以個人的身份參與了投資。
雪球不斷滾大,這造就了 小鵬 汽車 已累計完成10輪融資 ,共獲得兩百多億元資金的支持。
— 04 錢花去哪裡了 —
在何小鵬看來,獲得融資後,有三筆錢必須得花:
第一筆錢都花在這里了:Xpilot自動駕駛+XsmartOS車載系統+SEPA電氣化平台。與「蔚來看重服務、理想強調效率」不同的是,小鵬 汽車 更注重在技術和研發上的投入,尤其看重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操作系統領域的儲備。
為了搭建一套完整的自研自動駕駛團隊,小鵬 汽車 還在矽谷、聖地亞哥、北京、上海、廣州,建立了不同的智能研發團隊。IPO招股書顯示,2019年小鵬 汽車 收入為23.2億人民幣,其中研發投入就高達20.7億,占公司總收入的89.2%。而今年(截止6月),研發投入也已佔據公司總收入的62.9%。這都是一筆大的開銷。
除了造車本身的研發投入外,更重要的是需解決困擾造車新勢力的一大難題——生產資質。這也是何小鵬認為必須要花的第二筆錢。
說起這個「准生證」,還有點兒意思。這是國家對於各個行業都有相應的監管和准入門檻,也就是說,你想要建廠造車,首先就要報備發改委,得到乘用車項目建設核准,這樣才能合法建設一個整車生產工廠(小鵬肇慶工廠一、二期的總投資就達到了100億元)。但是,工廠建好了又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造車了,還需要得到工信部核准,產品登上工信部新車目錄後才能合法的上市銷售。而我們常說的「准生證」基本就是以工信部生產資質為准。
當時小鵬的首款產品G3還是由鄭州海馬代工生產。為了獲得工廠「准生證」,小鵬 汽車 最快的辦法就是收購一家業績較差,甚至瀕臨破產,但擁有工信部生產資質的企業,這樣就可以利用他的生產資質讓旗下新車登上工信部新車目錄。所以,何小鵬想到了收購福迪。
按照往年記錄,為了這張「入場券」,那些造車新勢力可都是花了大價錢的——理想收購力帆 汽車 資質花了6.5億;威馬收購黃海 汽車 花了11.8億;愛馳入股江鈴控股50%花了17.47億;博郡和夏利合資的價格是20.34億。不過,小鵬收購福迪的成交價格卻是個謎: 外界流傳小鵬僅花費1600萬元就拿下福迪品牌及其生產資質 ,這相比此前各家的數億收購價, 顯然並不合理 ,沒有十幾億肯定說不過去。
收購完成後, 福迪資質也順利轉移到了小鵬肇慶工廠 ,而以福迪資質申報的小鵬P7也迅速出現在了第332期工信部新車目錄中。有了「造車資質」和工廠,這也就意味著有了成本管控和質量管控,而這也是除了技術和產品外的第二重要競爭要素。
第三筆錢則是建成規模化的超級充電站——除了自營充電體系,小鵬 汽車 也將引入第三方運營商。不過這需要有持續現金流的投入,相比起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儲備、以及「造車資質」的購買,小鵬 汽車 在超級充電站布局目前還未形成規模化。超級充電站的投資,應該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大。 對於想要降低成本、保證交付、且有良好充電體驗的小鵬 汽車 來說,這錢都花得值!
— 05 腹背受敵 —
融資和造車的過程是順利的,但小鵬 汽車 也有日子不好過的時候。
2019年,小鵬 汽車 發布了2020款G3車型,說是改款,但卻是做了一次全面升級。這於小鵬而言,把改款車型做了大升級,這是好事啊;但於消費者而言,換來的卻是「老鵬友」的維權。
為何?您別好奇,聽我慢慢道來!
從時間線來看,G3車型是在2018年12月12日正式上市,並於2019年3月開始正式交付。但在4個月後(也就是2019年7月),全面升級的2020款小鵬G3開始上市。也就是說,你可能面臨著舊車還沒交付,但改款的G3就宣布上市了,而且新車的續航還更長。這對還未提車,或剛提車不久的「鵬友」來說,認為小鵬 汽車 隱瞞了即將發布新車的事實,事情開始發酵。
【當年車主維權的圖片】
隨即, 小鵬 汽車 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進行二選一 。一是贈送小鵬商城10萬積分,價值1萬元,可用於車輛保養、超充充電、車輛維修、兌換精品和本人及直系親屬新車增購。二是G3 2019款三年6折保值置換回購,用於補差價換購小鵬 汽車 。而且對於已經訂購2019款G3但尚未提車的用戶,可以更換為520km的版本。
不過這個事件並未真正影響到G3銷量,從數據上看,它依舊是2019年國內銷量最高的三款電動SUV車型之一。但,小鵬 汽車 想要搶佔新能源車市場,除了G3,應該更會寄希望於今年上市的小鵬P7。而P7所面臨的,有一個繞不開的競爭對手:特斯拉。
小鵬 汽車 於特斯拉之間,就不光是競爭對手關系那麼簡單,這還涉及了特斯拉的一波起訴。
此前,特斯拉以Autopilot技術源代碼被竊為由,起訴自家離職員工(現小鵬 汽車 員工)曹光植,並要求小鵬 汽車 披露其自動駕駛源代碼,上交電腦硬碟圖像,讓員工接受面談訪問。
其中糾紛我們就不做過多猜測了,但資本市場真正關心的,還是 特斯拉的這波起訴,是否會對小鵬 汽車 上市後有影響 。
— 06 虧損和上市矛盾嗎 —
北京時間8月8日凌晨2點,小鵬 汽車 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IPO文件。繼蔚來、理想之後,小鵬成為了第三個赴美上市的新能源 汽車 。
小鵬IPO要點
1
財務方面:小鵬 汽車 2019年研發投入為20.7億,全年凈虧損36.9億。 2020年上半年,小鵬 汽車 營收為10.03億人民幣,毛利為-3611.6萬,毛利率為-3.6%同比大幅收窄,研發投入6.3億,上半年凈虧損7.95億。
2
股東方面:IPO前,小鵬 汽車 管理層持股達40.9%,其中何小鵬持股31.6%為最大股東,阿里持股14.4%為最大外部股東,其他主要股東還包括小米、GGV紀源資本、晨興資本。此外,小鵬 汽車 在近一月完成合計超9億美元投資,阿里巴巴、高瓴、紅杉、卡達投資局等均參與其中。
3
技術優勢: 當前小鵬擁有自研的自動駕駛軟體平台Xpilot,是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智能 汽車 公司。
4
車型:小鵬 汽車 目前有兩款車型在售,分別是SUV車型G3和轎車P7。截止2020年7月,小鵬 汽車 累計交付量達20707輛,總銷量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領先。
根據小鵬 汽車 公布的數據,2020上半年,小鵬實現總營收1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6%;凈虧損為8.0億元人民幣,凈利虧損幅度同比收窄26.1%,凈虧損率從155.8%下降至79.4%;毛利為-3611.6萬人民幣,毛利虧損幅度同比收窄92.3%,毛利率從-38.2%提升至-3.6%。雖然還未轉正,但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不過 虧損並不會影響小鵬 汽車 的上市和估值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資本市場看好了其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早期的特斯拉也是如此),小鵬 汽車 有著深度涉及智能化的產業基礎,這是他很重要的一個籌碼。加上,小鵬 汽車 還有G3和P7補充市場(目前估算,P7會有不錯的潛力)、以及自己的生產基地,未來產能應該還會持續爬坡(肇慶工廠目前產能是每年10萬輛),這是資本市場看好小鵬 汽車 的另一個砝碼。
而至於為何又要在美國上市,在我說完以下幾個原因後,相信你也會認同——
①美股執行的是注冊制,只需要達到監管部門設立的標准就能上市,會更加市場化。
②在美股佔一個坑位,對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都有巨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拓展企業海外融資渠道也會有幫助。
③對於還在不斷「燒錢」的新能源 汽車 ,企業上市也是投資者最佳的退出機制。
從長遠來看,小鵬 汽車 也可以通過上市來獲取品牌力和市場信任度,同時還能為自動駕駛系統研發「物色」更多資源,這個商業潛力不可估量。
— 07結語 —
6年磨煉聚起的光暈終在敲鍾那刻起被點燃,站在大鑼前面的何小鵬,可能會想起小鵬 汽車 的第一次下線、第一次交付,也可能會想起受過的挫折和躺過的「槍」。但也因此,才讓何小鵬打造了中國的「特斯拉」——小鵬P7。或許這個時刻,何小鵬又會重新意識到,夢想中的"小鵬王國"可能才剛開始。
站在新起點,小鵬 汽車 會被賦予更高的期望,如何提高品牌影響力、如何讓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成功,這都將成為大家想要的答案。
但是,我願意相信,中國的 汽車 行業會更好。
小鵬 汽車 ,加油!
(文:太平洋 汽車 網 王曉莉)
I. 華人首富趙長鵬:出生連雲港發跡於上海現在是浪跡天涯的喪家狗
2021年度工作匯報
有人認為他是騙子魔鬼,有人認為他是代表未來的財神,他是出生在連雲港、發跡於上海、現在全世界都在追擊的喪家狗世界華人首富加拿大人趙長鵬。
一位叫定居土耳其的人在推上說,土耳其青年一代日日手機里都裝有趙長鵬的幣安。而另外一個則說,趙長鵬這個死狗,靠割國人韭菜做首富,第一個是騙子,是傳銷。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跨年大會上,當年報道了趙長鵬的幣安問題讓趙連夜出逃中國的媒體人開玩笑說,現在看最大的失誤就是當初沒買這個比特幣等虛擬幣。
元宇宙時代和虛擬幣
2021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表示, 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去年年底以來,隨著元宇宙等概念的興起,未來虛擬 社會 的管問題再次被關注,上海發布說,要「引導企業加緊研究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 社會 相交互的重要平台」,而事實上,雖然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禁止虛擬幣交易,但在整個未來虛擬 社會 的配置中,代幣或者數字貨幣是很難繞過去的。
當然,元宇宙時代還很早,在中國資本市場,元宇宙分析師早就構建了中國元宇宙,現在元宇宙就是個袋子,比如一個公關公司裝上一個虛擬人物就變成元宇宙公司了,這些大概也只有股民相信(人人知道這個起碼現在是騙)。事實上,在中國的監管背景之下,現在鼓勵發展的可能是建立VR等技術基礎上的數字孿生、VR教育、虛擬 旅遊 等相對支持實體的項目,其他的各種代幣等都會一律禁止。一個公司弄一個虛擬頭像,一個公司弄一個虛擬主播,純粹是騙騙。
不過,面對未來,關注這些事情恐怕也是必須的。
魔鬼虛擬幣交易所的華人首富
趙長鵬像是魔鬼,而這個交易所更如鬼魅。
這個交易所也沒任何牌照,沒任何實體....除了剛剛報道說加拿大可能允許作為交易所運行之外,全世界都不承認。
作為全世界增長最快的一個主要金融交易所既沒有總部,也沒有正式地址,在開展業務的國家,它還沒拿到牌照,不僅如此,直到最近,其首席執行官甚至對自身居住地的問題都避而不談。
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央行和政府機構都禁止虛擬幣交易,美國司法部等都在調查。但幣安已是數字貨幣領域傲視群雄的交易平台巨頭,相當於加密貨幣版的倫敦證交所、紐約證交所和香港交易所三者之和。數據供應商CryptoCompare的數據顯示,幣安每天處理的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額達到760億美元,比其四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加起來還要多。
據《 財經 》雜志報道,幣安創始人趙長鵬身價達到900億美元(相當於5733億元人民幣),超過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的4244億元人民幣,登頂華人首富。
鬼魅交易所是如何長大的
全世界增長最快的一個主要金融交易所既沒有總部,也沒有正式地址,在開展業務的國家,它還沒拿到牌照,不僅如此,直到最近,其首席執行官甚至對自身居住地的問題都避而不談。
成立僅四年的幣安(Binance)如今已是數字貨幣領域傲視群雄的交易平台巨頭,它相當於加密貨幣版的倫敦證交所、紐約證交所和香港交易所三者之和。數據供應商CryptoCompare的數據顯示,經過一輪急速增長後,如今幣安每天處理的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額達到760億美元,比其四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加起來還要多。
然而,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尤其是幣安近年來基本不受約束也不受監管的發展狀態即將成為 歷史 。
金融監管部門越來越擔心,數字資產的增速是如此之快,以至於現在已具有系統重要性。直到最近,依然有人對數字資產不屑一顧,認為它只是一時熱潮。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官員喬恩·康利弗(Jon Cunliffe)在10月份的一次講話中提到了2008年由次級抵押貸款引發的危機,他在談到加密貨幣時說,「如果金融系統中的某樣東西增長非常快,而且增長基本處於監管范圍之外,此時,負責維持金融穩定的部門必須保持警惕才行。」
幣安是最受監管部門關注的對象。最近數月,十餘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已向幣安用戶發出警示,提醒他們這家交易所尚未登記注冊,而且在提供各項服務時也沒有獲得資質授權。
據幣安前高管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正對幣安的美國業務模式展開調查,該公司在美國許多州拿到了業務牌照。一位幣安高管說,SEC要求幣安美國公司提供一份信息清單,包括解釋其美國業務與全球業務之間的關系。另據該公司一名前高管說,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幣安是否參與洗錢。彭博社(Bloomberg News)此前曾報道過美國司法部調查幣安一事。
對這家加密貨幣交易所而言,美國市場可謂是它的一場「大考」,它曾示意,希望美國子公司可以在未來幾年內上市。幣安聘請過一位曾供職於金融監管機構的人士來打造其美國業務Binance.US,但此人已於8月份離職,距上任僅三個月。
公司的一些前高管說,他們擔心幣安的數據掌控在該公司成立地中國的程序員手中。他們說,這就有可能出現類似TikTok的問題——由於擔心中國政府有可能拿到TikTok的用戶數據(該公司對此予以否認),特朗普政府曾試圖「封殺」這一社交媒體平台。
幣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趙長鵬在一次采訪中說,幣安需要遵循監管機構的要求。他說,這包括公司需要拿到正式牌照。
「我們開展的是很合法的業務。」他說,之所以業務增長很快,是因為公司得到了用戶信任。但「如果你看看全世界使用加密貨幣的人,可能還不到全球總人口的2%。」趙長鵬說,「要想吸引剩下98%的人,我們需要接受監管。」
趙長鵬還說,幣安正在設立辦公室和公司總部,之前他認為這都是老套的做法,但監管機構有這方面的要求。他不願透露辦公室及總部所在地。今年8月,幣安在其網站上表示,為防止有人利用幣安非法轉移資金,它已將用戶身份驗證列為強制要求。
幣安及其美國業務Binance.US的代表拒絕就SEC和司法部調查置評 ,這兩家公司表示,它們是兩個單獨的實體。幣安發言人Jessica Jung說,「我們會配合各國監管機構的工作,也會認真對待我們的合規義務。」她還說,「隨著幣安的發展,加密貨幣交易和監管也會發展,反之亦然。」
Binance.US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說,「我們採取了強有力的保護措施,以此確保只有在滿足用戶適當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或是監管部門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才可以獲取數據。」他還指出,所有美國用戶的數據全都儲存在美國境內的伺服器上。
由於幣安沒有固定辦公場所,監管機構為此感到困惑,因為他們不知道幣安究竟屬於誰的管轄范圍。幣安母公司幣安控股有限公司(Binance Holdings Ltd.)注冊於開曼群島。但按照開曼群島金融監管者的說法,幣安注冊時的條款未許可它在該國運營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發言人Jung說,該公司沒有在當地運營交易所。
然而9月份之前,幣安的澳大利亞網站一直顯示,幣安控股是一家向澳大利亞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的實體。Jung指出,這「只是一個筆誤。」
趙長鵬說,幣安在全球擁有3,000名員工。據幣安前高管說,根據該公司經手的交易額以及它收取的手續費,公司內部人士認為,如果幣安上市,其市值將高達3,000億美元。
果真如此的話,趙長鵬將變得極為富有。他說過自己是幣安最大的股東。
趙長鵬是加密貨幣行業的明星,他在Twitter上擁有390萬粉絲,在那裡他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CZ,即他姓名的首字母縮寫。據幣安發言人Jung說,公司負責安全工作的人員曾告訴趙長鵬和其他高管,若是有人問起他們的居住地,拒絕回答就行。
她說,最近趙長鵬對於自己的行蹤倒並無遮掩,過去兩年新冠疫情期間,他一直待在新加坡。據一位認識趙長鵬的人說,他時常騎一輛電動滑板車去開會。
44歲的趙長鵬出生於中國,他說自己12歲那年和父母移居加拿大。學了一段時間計算機後,他在東京和紐約的幾家金融公司干過,包括彭博公司(Bloomberg LP),當時他的工作是開發期貨交易軟體。
他說,自己頭一次聽說比特幣是2013年在上海的一個牌局上。那時,由電腦程序「鑄造」的數字貨幣已經出現幾年了。雖然它們不像法幣那樣擁有政府的認可,但依然吸引了一批精通電腦技術的人,包括那些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不再對金融系統抱有幻想的人。
當時,這類貨幣交易起來十分復雜。不僅交易平台沒幾個,價格波動也極其劇烈。此外,Mt. Gox等交易所受到黑客攻擊後,也打擊了人們的信心。
趙長鵬被去中心化的貨幣理念吸引,這種貨幣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而且無需通過銀行或是經歷各種繁文褥節。他在采訪中說,「我們可以利用這項技術提升全世界人們的資金自由。」
他賣掉了上海的公寓,把錢換成比特幣,隨後又去了幾家加密貨幣初創企業工作。2017年,他和一個程序員團隊共同創立了幣安。
起初,幣安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比特幣與其他數字貨幣的交易,但不允許用戶將數字貨幣兌換成主流幣種。趙長鵬說,公司剛成立時,它不需要銀行賬戶,也不需要總部。
幣安在網站上加入了九種語言,以此在只提供英文服務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一些交易者說,幣安開發的平台也很好用。
2017年7月,幣安首次發行了自己的數字貨幣幣安幣(BNB),當時籌得資金1,500萬美元。它在2017年的發售說明書中介紹了自身業務,並指出,其他投資者大多是中國的個人投資者。
幣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用戶,包括一些金融體系欠發達的國家,如南非、俄羅斯和印度的用戶。只用了六個月時間,幣安就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但很快,它就在監管機構那裡遇到了麻煩。2017年夏天,幣安剛開始在上海鋪開業務,兩個月後,中國政府便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實施禁令,它擔心這類交易所會被用來向國外非法轉移資金。
趙長鵬在一次線上 科技 會議中回憶,後來一支30多人的幣安團隊離開中國,到了日本。2018年,日本金融監管機構也對幣安發出警示,提醒它在沒有拿到業務牌照的情況下,不能向民眾提供交易服務。
自那之後,幣安不再對外公布具體的辦公地點。趙長鵬說,公司員工分布在世界各地,他們在家中遠程辦公。
常駐巴黎的律師艾哈·萊尼斯(Aija Lejniece)說,「幣安似乎無處不在,但好像又無跡可尋。」一群投資者說,5月份時由於幣安的交易網站凍結了一個多小時,他們因此損失了資金,目前他們正試圖討回這筆錢,萊尼斯是代表這群人的律師。幣安拒絕對此置評,但它此前表示,已立即採取措施與受到此次故障影響的用戶進行溝通,同時也對「那些遭受了實際交易損失的用戶」提供賠償。
隨著加密貨幣愛好者開發出的數字貨幣種類越來越多,幣安平台上可供交易的幣種超過了許多同行。這當中既有歐洲足球俱樂部的粉絲代幣(Fan Token),也有今年初備受投資者追捧的狗狗幣(Dogecoin)。
幣安不同於股票交易所,後者必須得到每個司法轄區的監管批准,而幣安的業務全都集中在一個交易平台——Binance.com上,它聲稱自己沒有在任何國家設立總部。2019年,也就是日本監管機構向幣安發出警示的次年,研究公司The Block收集的數據顯示,幣安平台上仍然有來自日本的用戶流量。幣安發言人Jung拒絕就此事置評。
幣安開始提供與加密貨幣有關的衍生品。只需80美分的存款,用戶就可以交易相當於100美元的比特幣或是其他數字貨幣。後來,幣安對這類衍生品進行了限制。
2019年,幣安開始允許用戶將加密貨幣兌換成美元等傳統幣種,從而將自身連入銀行系統。
一些幣安前管理人員說,公司會向一些YouTube網紅付錢,讓他們製作視頻告訴人們如何上手。一支外聯團隊還與中東和非洲市場上的日間交易員簽訂了合約,後者在Facebook及其他社交網路上管理著小規模群組。
在公司內部,幣安也會讓團隊之間相互競爭,讓最佳增長策略勝出。「我們鼓勵內部競爭。」趙長鵬說。
Binance.com也得到了美國用戶的青睞,但事實證明,要想守住美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非易事。2019年4月,SEC發布的一份文件概述了一套測試,用以確定哪些數字資產可能被視為受其監管的證券。趙長鵬將美國用戶導向Binance.US,後者提供的加密貨幣交易種類相對較少,並且不涉及衍生品。
據一位幣安前高管說,2020年底時,SEC要求Binance.US提供詳細業務信息,包括誰在掌控用戶的數字錢包,加密貨幣的存儲地,以及Binance.US與母公司幣安控股的協議細節。
2021年5月,Binance.US曾聘請布萊恩·布魯克斯(Brian Brooks)擔任首席執行官,他曾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擔任美國貨幣監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代理署長,還在幣安競爭對手Coinbase Global Inc.中擔任過管理職位。
上任後,布魯克斯開始著手向美國投資人募集資金。這會在董事會中引入獨立成員,進而削弱趙長鵬的控制權。據一些前高管說,趙長鵬目前掌握著Binance.US的大部分股權。
他們說,布魯克斯還想在美國本土控制從中國遷出的軟體。《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見到的電子信息顯示,布魯克斯上任前一個月,Binance.US的員工還不得不求助於上海同事來解決一些美國賬戶遇到的軟體問題。據前高管說,直到今年夏天,上海的開發人員還在維護用於支持美國用戶數字錢包的軟體代碼,同時也圍繞協調交易的引擎展開工作。
據知情人士說,8月初,在與12位美國投資人的1.5億美元融資交易即將完成時,布魯克斯和趙長鵬在新董事人選的問題上產生了矛盾。
其中一些知情者說,布魯克斯認為,領投的投資人應自動獲得一個董事席位,董事會還要再選出一名獨立董事,但趙長鵬希望自己能掌握董事的任命權。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趙長鵬還迴避將代碼的管理工作轉離上海一事。
布魯克斯於8月6日離職。據熟悉他離職情況的人說,法務與合規團隊的一些員工隨後也離開了公司。
幣安發言人Jung表示,幣安的技術和數據都不在中國。Binance.US發言人米勒說,「所有美國客戶的個人身份信息都儲存在弗吉尼亞州里士滿的亞馬遜雲 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平台上。」
米勒還說,「Binance.US的管理人員控制著公司走向、公司資產以及用戶賬戶與數據監督。」他指出,Binance.US的員工遍及世界各地。
米勒說,Binance.US正通過其他渠道融資,它計劃在董事會中引入兩名新投資人,新成員將在公司籌備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過程中,為其提供更多監督。趙長鵬表示,他希望Binance.US能在2024年年底前上市。
盡管幣安在監管領域遇到了麻煩,但這依然阻止不了它的發展腳步。根據數據供應商CryptoCompare,Binance.com在9月份的現貨交易額較上月增長10%,其月度現貨交易額已連續15個月位居榜首。
趙長鵬說,他希望幣安以更溫和的速度增長。他說,「我們希望其他交易所能稍微壯大一點,這樣就可以同我們分擔用戶壓力。」
2021年 加密貨幣最瘋狂的一年
比特幣接近70,000美元,「寵物幣」模因幣(memecoin)價值數十億美元,華爾街的一場轟動上市,以及中國的全面打擊:2021年是加密貨幣迄今最瘋狂的一年,即使以該行業的波動標准衡量也是如此。
2021年伊始,大大小小的投資者紛紛湧入數字資產。自那以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就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加密貨幣的語言也在投資者的字典中紮下根。
以下是今年主導加密貨幣的一些主要趨勢。
1/比特幣:還是第一
這種最初的加密貨幣仍是最大和最知名的代幣,盡管眾多挑戰者緊隨其後。
比特幣從1月1日起飆升超過120%,在4月中旬創下了近65,000美元的當時最高紀錄。機構投資者掀起的現金海嘯,特斯拉和萬事達卡等大公司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華爾街銀行越來越青睞,推動了比特幣的漲勢。
刺激投資者興趣的是比特幣所謂的抗通脹特性--它的供應量是有上限的。破紀錄的經濟刺激計劃推動了比特幣價格上漲。在利率處於紀錄低位的情況下,快速獲利的希望,以及通過快速發展的基礎設施更容易獲得比特幣,也幫助吸引了買家。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oinbase Global在4月份上市,首日掛牌估值達到860億美元,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公司上市交易。象徵比特幣被主流所接受。
「它已經成功進入公債和股票投資者的視線,」加密貨幣基金Digital Capital Asset Management的Richard Galvin說。
然而,比特幣依然動盪。它在5月下滑了35%,然後在11月飆升至69,000美元的 歷史 新高,因為歐洲和美國的通脹急劇上升。
著名的懷疑論者仍然存在,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迪蒙(Jamie Dimon)稱其「毫無價值」。
2/模因幣的崛起
即使比特幣仍然是投資者涉足加密貨幣的首選,但也有一大批新代幣進入該領域,有人會稱之為笑話。
從狗狗幣(Dogecoin)和柴犬幣(shiba inu)再到魷魚 游戲 代幣,模因幣是一個鬆散的代幣集合,根源於網路文化,往往沒有什麼實際用途。
狗狗幣在2013年作為比特幣的衍生品推出,在5月飆升超過12,000%,達到 歷史 最高點,然後在12月中旬下挫了近80%。柴犬幣也一度躋身十大數字貨幣的行列。
模因幣現象與「華爾街押注」運動有關,散戶交易者在網上串聯,湧入GameStop等股票,擠壓對沖基金的空倉。
由於防疫封鎖期間手中有了閑置資金,許多交易員轉向加密貨幣,即使監管機構對波動性發出了警告。
「這完全與金融的移動性有關,」加密貨幣經紀商Enigma Securities研究主管Joseph Edwards表示。
「盡管像狗狗幣和柴犬幣本身充斥著投機意味,但投入這些貨幣的資金是出於『為何我不該用錢賺錢、用儲蓄賺錢』的直覺。」
圖:模因幣的崛起
紅線代表柴犬幣 藍線代表狗狗幣
3/監管: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大陰影
隨著資金湧向加密貨幣,監管機構認為其可能被用於洗錢及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威脅,因而感到憂心。
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要求對該行業擁有更多許可權,一些機構則是呼籲消費者對加密貨幣的劇烈波動提高警惕。
在新規即將出台之際,加密貨幣市場對於可能遭到壓制的風險感到不安。
當中國政府於5月對加密貨幣設限時,比特幣暴跌接近五成,拖累整體加密貨幣市場走低。
「監管風險是重中之重,因為這些規定決定著金融服務從業者的生死存亡,」ITI Capital全球市場主管Stephen Kelso表示。「監管機構已經有了長足進展,他們正迎頭趕上。」
4/NFT
隨著模因幣交易火熱,另一個原先在加密資產大家庭中一直不受關注的成員也抓住了風頭。
2021年是非同質化代幣(NFT)大爆發的一年。NFT是一種儲存在區塊鏈數字分類帳上的密碼串,可以代表藝術品、視頻甚至推文的唯一所有權。
今年3月,美國藝術家Beeple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將近7,000萬美元售出一幅數字藝術作品,成為目前仍健在的藝術家售出的三幅最昂貴的拍賣作品之一。
這項拍賣預示著NFT將以輾壓之姿而來。
第三季銷售額達到107億美元,是前一季度的八倍多。隨著交易量在8月達到顛峰,一些NFT的價格上漲速度之快,讓投機者僅僅幾天甚至幾小時就能將獲利翻番。
法國巴黎銀行旗下研究公司L』Atelier的執行長John Egan說,加密貨幣和NFT的流行可能也與 社會 流動性下滑有關,年輕人群進入這一市場以期迅速致富,因為房屋等傳統資產的價格飆升,已讓年輕人可望不可求。
盡管從可口可樂到博柏利(Burberry),一些世界級頂尖品牌已在發售NFT,但監管規則尚未到位意味著大型投資者基本上不會去碰NFT。
「我認為未來三年內,還不會出現有牌照的金融機構積極大膽交易(這些)數字資產的情況,」Egan說。
圖:NFT在線交易平台OpenSea的銷售額(單位為10億美元)
J. 2022年,馬斯克收購特斯拉,帶來自己什麼公司的程序員
特斯拉公司。馬斯指春克依然是特斯拉第一大股東,帶來的是特斯拉掘游公司的判逗銷程序員。馬斯克仍擁有200多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特斯拉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總部位於帕洛阿托,市值達2100億美元,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