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et urlOfFile,直接在 Terminal 用就好。沒有這個工具的話,就先 sudo yum -i wget
安裝一下。
2. centos如何復制/usr/lib64目錄
CentOS下復制文件與文件夾的的命令為:cp,使用方法如下:
命令名稱:cp
功能說明:復制文件或目錄
語法:cp [-abdfilpPrRsuvx][-S <備份字尾字元串>][-V <備份方式>][--help][--spares=<使用時機>][--version][源文件或目錄][目標文件或目錄] [目的目錄]
案例:
1. 復制指定目錄的文件到當前目錄,並重命名
[root@rehat root]# cp ~/.bashrc bashrc_bak
2. 強制復制指定目錄的文件到當前目錄,而不管當前目錄是否含有該文件
[root@rehat root]# cp -f ~/.bashrc bashrc
3. 復制指定目錄到當前目錄
[root@rehat root]# cp -r /root/test .[root@rehat root]# cp -r /root/test/ .#兩者效果一樣,在復制目錄時,會將源路徑的最後一級目錄全部復制過去,包括它本身。
4. 復制指定目錄的文件到指定目錄
[root@rehat root]# cp ~/.bashrc /bak/.bashrc
參數:
-b:刪除,覆蓋目標文件之前的備份,備份文件會在字尾加上一個備份字元串;
-f:強行復制文件或目錄,不論目標文件或目錄是否已存在;-i:覆蓋既有文件之前先詢問用戶;-l:對源文件建立硬連接,而非復制文件;-p:保留源文件或目錄的屬性;
-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一並處理;
-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與子目錄一並處理;
-v: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_help:在線幫助;
_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操作系統:CentOS7
1)tar參數詳解:擾耐
tar
這五個是獨立的命令,壓縮解壓都要用到其中一個,可以和別的命令連用但只能用其中一個。
-c: 建立壓縮檔案
-x:解壓
-t:查看內容
-r:向壓縮歸檔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壓縮包中的文件
下面的參數是根據需要在壓縮或解壓檔案時可選的。
-z:有gzip屬性的
-j:有bz2屬性的
-Z:有compress屬性的
-v:顯示所有過程
-O:將文件解開到標准輸出
下面的配李羨參數-f是必須的
-f: 使用檔案名字,切記,這培拍個參數是最後一個參數,後面只能接檔案名。
4. centos7 中使用sftp窗口的get命令下載文件到Windows,請問下載到了Windows的哪個目錄
應該是 c:\users\your_user_name
和你的 用戶名有關系的那個
去 看看
5. CentOS有哪些常見的處理目錄的命令
CentOS基礎命令大全
1.關機 (系統的關機、重啟以及登出 ) 的命令
shutdown -h now 關閉系統(1)
init 0 關閉系統(2)
telinit 0 關閉系統(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預定時間關閉系統
shutdown -c 取消按預定時間關閉系統
shutdown -r now 重啟(1)
reboot 重啟(2)
logout 注銷
2.查看系統信息的命令
arch 顯示機器的處理器架構(1)
uname -m 顯示機器的處理器架構(2)
uname -r 顯示正在使用的內核版本
dmidecode -q 顯示硬體系統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羅列一個磁碟的架構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碟上執行測試性讀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顯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顯示中斷
cat /proc/meminfo 校驗內存使用
cat /proc/swaps 顯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顯示內核的版本
cat /proc//dev 顯示網路適配器及統計
cat /proc/mounts 顯示已載入的文件系統
lspci -tv 羅列 PCI 設備
lsu *** -tv 顯示 USB 設備
date 顯示系統日期
cal 2007 顯示2007年的日歷表
date 041217002007.00 設置日期和時間 - 月日時分年.秒
clock -w 將時間修改保存到 BIOS
3.文件和目錄操作命令
cd /home 進入 '/ home' 目錄'
cd .. 返回上一級目錄
cd ../.. 返回上兩級目錄
cd 進入個人的主目錄
cd ~user1 進入個人的主目錄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錄
pwd 顯示工作路徑
ls 查看目錄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錄中的文件
ls -l 顯示文件和目錄的詳細資料
ls -a 顯示隱藏文件
mkdir dir1 創建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
mkdir dir1 dir2 同時創建兩個目錄
mkdir -p /tmp/dir1/dir2 創建一個目錄樹
rm -f file1 刪除一個叫做 '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刪除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
rm -rf dir1 刪除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並同時刪除其內容
rm -rf dir1 dir2 同時刪除兩個目錄及它們的內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動 一個目錄
cp file1 file2 復制一個文件
cp dir/* . 復制一個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到當前工作目錄
cp -a /tmp/dir1 . 復制一個目錄到當前工作目錄
cp -a dir1 dir2 復制一個目錄
ln -s file1 lnk1 創建一個指向文件或目錄的軟鏈接
ln file1 lnk1 創建一個指向文件或目錄的物理鏈接
touch file1 創建一個文件
4.文件搜索命令
find / -name file1 從 '/' 開始進入根文件系統搜索文件和目錄
find / -user user1 搜索屬於用戶 'user1' 的文件和目錄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錄 '/ home/user1' 中搜索帶有'.bin' 結尾的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搜索在過去100天內未被使用過的執行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搜索在10天內被創建或者修改過的文件
locate *.ps 尋找以 '.ps' 結尾的文件 - 先運行 'updatedb' 命令
whereis file 顯示一個二進制文件、源碼或man的位置
which file 顯示一個二進制文件或可執行文件的完整路徑
5.查看文件內容
cat file1 從第一個位元組開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內容
tac file1 從最後一行開始反向查看一個文件的內容
more file1 查看一個長文件的內容
less file1 類似於 'more' 命令,但是它允許在文件中和正向操作一樣的反向操作
head -2 file1 查看一個文件的前兩行
tail -2 file1 查看一個文件的最後兩行 5.掛載命令
mount /dev/hda2 /mnt/hda2 掛載一個叫做hda2的盤 (註:確定目錄 '/ mnt/hda2' 已經存在)
umount /dev/hda2 卸載一個叫做hda2的盤 (先從掛載點 '/ mnt/hda2' 退出)
fuser -km /mnt/hda2 當設備繁忙時強制卸載
umount -n /mnt/hda2 運行卸載操作而不寫入 /etc/mtab 文件(當文件為只讀或當磁碟寫滿時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掛載一個軟盤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掛載一個光碟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 掛載一個cdrw或dvdrom
mount /dev/hdb /mnt/cdrecorder 掛載一個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 掛載一個文件或ISO鏡像文件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hda5 掛載一個Windows FAT32文件系統
mount /dev/sda1 /mnt/u *** disk 掛載一個u *** 捷盤或快閃記憶體設備
mount -t *** 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掛載一個windows網路共享
6.磁碟空間操作的命令
df -h 顯示已經掛載的分區列表
ls -lSr |more 以尺寸大小排列文件和目錄
-sh dir1 估算目錄 'dir1' 已經使用的磁碟空間'
-sk * | sort -rn 以容量大小為依據依次顯示文件和目錄的大小
7.用戶和群組相關命令
groupadd group_name 創建一個新用戶組
groupdel group_name 刪除一個用戶組
groupmod -n new_group_name old_group_name 重命名一個用戶組
useradd -c "Name Surname " -g admin -d /home/user1 -s /bin/bash user1 創建一個屬於 "admin" 用戶組的用戶
useradd user1 創建一個新用戶
userdel -r user1 刪除一個用戶 ( '-r' 同時刪除除主目錄)
passwd user1 修改一個用戶的口令 (只允許root執行)
chage -E 2005-12-31 user1 設置用戶口令的失效期限
ls -lh 顯示許可權
chmod 777 directory1 設置目錄的所有人(u)、群組(g)以及其他人(o)以讀(r )、寫(w)和執行(x)的許可權
chmod 700 directory1 刪除群組(g)與其他人(o)對目錄的讀寫執行許可權
chown user1 file1 改變一個文件的所有人屬性,為use1。
chown -R user1 directory1 改變一個目錄的所有人屬性並同時改變改目錄下所有文件的屬性都為use1所有
chgrp group1 file1 改變文件的群組為group1
chown user1:group1 file1 改變一個文件的所有人和群組屬性,所屬組為group1,用戶為use1。
find / -perm -u+s 羅列一個系統中所有使用了SUID控制的文件
chmod u+s /bin/file1 設置一個二進制文件的 SUID 位 - 運行該文件的用戶也被賦予和所有者同樣的許可權
chmod u-s /bin/file1 禁用一個二進制文件的 SUID位
chmod g+s /home/public 設置一個目錄的SGID 位 - 類似SUID ,不過這是針對目錄的
chmod g-s /home/public 禁用一個目錄的 SGID 位
chmod o+t /home/public 設置一個文件的 STIKY 位 - 只允許合法所有人刪除文件
chmod o-t /home/public 禁用一個目錄的 STIKY 位
8.打包和解壓縮文件的命令
bunzip2 file1.bz2 解壓一個叫做 'file1.bz2'的文件
bzip2 file1 壓縮一個叫做 'file1' 的文件
gunzip file1.gz 解壓一個叫做 'file1.gz'的文件
gzip file1 壓縮一個叫做 'file1'的文件
gzip -9 file1 最大程度壓縮
rar a file1.rar test_file 創建一個叫做 'file1.rar' 的包
rar a file1.rar file1 file2 dir1 打包 'file1', 'file2' 以及目錄 'dir1'
rar x file1.rar 解rar包
unrar x file1.rar 解rar包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創建一個非壓縮的tar包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file2 dir1 創建一個包含了 'file1', 'file2' 'dir1'的包
tar -tf archive.tar 顯示一個包中的內容
tar -xvf archive.tar 釋放一個包
tar -xvf archive.tar -C /tmp 將壓縮包釋放到 /tmp目錄下 (-c是指定目錄)
tar -cvfj archive.tar.bz2 dir1 創建一個bzip2格式的壓縮包
tar -xvfj archive.tar.bz2 解壓一個bzip2格式的壓縮包
tar -cvfz archive.tar.gz dir1 創建一個gzip格式的壓縮包
tar -xvfz archive.tar.gz 解壓一個gzip格式的壓縮包
zip file1.zip file1 創建一個zip格式的壓縮包
zip -r file1.zip file1 file2 dir1 將幾個文件和目錄同時壓縮成一個zip格式的壓縮包
unzip file1.zip 解壓一個zip格式壓縮包
9.關於RPM 包的命令
rpm -ivh package.rpm 安裝一個rpm包
rpm -ivh --nodeeps package.rpm 安裝一個rpm包而忽略依賴關系警告
rpm -U package.rpm 更新一個rpm包但不改變其配置文件
rpm -F package.rpm 更新一個確定已經安裝的rpm包
rpm -e package_name.rpm 刪除一個rpm包
rpm -qa 顯示系統中所有已經安裝的rpm包
rpm -qa | grep d 顯示所有名稱中包含 "d" 字樣的rpm包
rpm -qi package_name 獲取一個已安裝包的特殊信息
rpm -ql package_name 顯示一個已經安裝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rpm -qc package_name 顯示一個已經安裝的rpm包提供的配置文件列表
rpm -q package_name --whatrequires 顯示與一個rpm包存在依賴關系的列表
rpm -q package_name --whatprovides 顯示一個rpm包所佔的體積
rpm -q package_name --scripts 顯示在安裝/刪除期間所執行的腳本l
rpm -q package_name --changelog 顯示一個rpm包的修改歷史
rpm -qf /etc/d/conf/d.conf 確認所給的文件由哪個rpm包所提供
rpm -qp package.rpm -l 顯示由一個尚未安裝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rpm --import /media/cdrom/RPM-GPG-KEY 導入公鑰數字證書
rpm --checksig package.rpm 確認一個rpm包的完整性
rpm -qa gpg-pubkey 確認已安裝的所有rpm包的完整性
rpm -V package_name 檢查文件尺寸、 許可、類型、所有者、群組、MD5檢查以及最後修改時間
rpm -Va 檢查系統中所有已安裝的rpm包- 小心使用
rpm -Vp package.rpm 確認一個rpm包還未安裝
rpm2cpio package.rpm | cpio --extract --make-directories *bin* 從一個rpm包運行可執行文件
rpm -ivh /usr/src/redhat/RPMS/`arch`/package.rpm 從一個rpm源碼安裝一個構建好的包
rpmbuild --rebuild package_name.src.rpm 從一個rpm源碼構建一個 rpm 包
10.YUM 軟體包升級器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下載並安裝一個rpm包
yum localinstall package_name.rpm 將安裝一個rpm包,使用你自己的軟體倉庫為你解決所有依賴關系
yum update package_name.rpm 更新當前系統中所有安裝的rpm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 更新一個rpm包
yum remove package_name 刪除一個rpm包
yum list 列出當前系統中安裝的所有包
yum search package_name 在rpm倉庫中搜尋軟體包
yum clean packages 清理rpm緩存刪除下載的包
yum clean headers 刪除所有頭文件
yum clean all 刪除所有緩存的包和頭文件
CentOS7 常用命令 *** 不過其實大多和DOS是一樣的,只是命令的表達上可能有點兒不一樣,畢竟這些都不是一家出來的嘛~
6. linux下centos操作系統 下載文件命令是什麼
wget
urlOfFile,直接在
Terminal
用就好。沒有這個工具的話,就先
sudo
yum
-i
wget
安裝一下。
7. CentOS命令
Setp1: cd /lib/kbd/consolefonts //打開字體目錄
Step2: ls //顯示目錄中說包含的字體
從顯示的字體中挑選想要的字體
Step3: setfont lat4-16 //設置lat4-16為顯示字體
如需將字體設為登錄後默認顯示字體, 則輸入下列命令, 這樣每次登錄該用戶後將載入此字體:
echo 'setfont lat4-16+' >> /etc/bashrc //設置為用戶默認顯示字體
8. 如何在CentOS系統利用命令行操作文件以及文件夾
下面總結一些linux,CentOS下面常用的命令:
cd pwd
NO1. 顯示當前路徑
[root@rehat root]# pwd
NO2. 返回用戶主目錄
[root@rehat root]# cd
NO3. 改變到其它路徑
[root@rehat root]# cd /etc
NO4. 返回到上一級目錄
[root@rehat root]# cd ..
NO5. 返回到根目錄
[root@rehat root]# cd /
查詢文件或文件夾的CentOS常用命令 find
NO1. 查找當前用戶主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root@rehat root]# find ~
NO2. 讓當前目錄中文件屬主具有讀、寫許可權,並且文件所屬組的用戶和其他用戶具有讀許可權的文件;
[root@rehat root]# find . -perm 644 -exec ls -l {} \;
NO3. 為了查找系統中所有文件長度為0的普通文件,並列出它們的完整路徑;
[root@rehat root]# find / size 0 -type f -exec ls -l {} \;
NO4. 查找/var/logs目錄中更改時間在7日以前的普通文件,並在刪除之前詢問它們;
[root@rehat root]# find /var/logs -mtime +7 -type f -ok rm -i {} \;
NO5. 為/找系統中所有屬於root組的文件;
[root@rehat root]# find / -group root -exec ls -l {} \;
NO6. find命令將刪除當目錄中訪問時間在7日以來、含有數字後綴的admin.log文件
[root@rehat root]# find . -name "admin.log[0-9][0-9][0-9]" -atime -7 -ok rm { } \;
NO7. 為了查找當前文件系統中的所有目錄並排序
[root@rehat root]# find . -type d | sort
NO8. 為了查找系統中所有的rmt磁帶設備
[root@rehat root]# find /dev/rmt
顯示文件/文件夾清單的CentOS常用命令 ls / dir
NO1.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以.開頭的隱含文件
[root@rehat root]# ls -a
NO2. 顯示文件的詳細信息
[root@rehat root]# ls -l
NO3. 顯示當前目錄及所有子目錄信息
[root@rehat root]# ls -Rl
NO4. 以時間排序顯示目錄,這在找最新文件有用
[root@rehat root]# ls -tl
NO5. 以文件大小排序
[root@rehat root]# ls -Sl
NO6. 顯示文件大小,並按大小排序
[root@rehat root]# ls -s -l -S
移動或更改文件/文件夾名稱的CentOS常用命令 mv 與 cp命令用法相似
NO1. 若移動目標文件已存在,要在移動之前,先備份原來的目錄文件
[root@rehat root]# mv -b test.txt test2/
這樣在 test2 下將有兩個文件 test.txt 及 text.txt~
其中 test.txt~ 是備份文件,test.txt是新的文件
NO2. 若移動目標文件已存在,但不想彈出是否覆蓋的提示,直接覆蓋
[root@rehat root]# mv -f test.txt test2/
NO3. 當源與目標都擁有同一個文件,若源文件比目標新則移動,否則不移動
[root@rehat root]# mv -u test.txt test2/
NO4. 更改文件名稱
[root@rehat root]# mv test.txt test2.txt
NO5. 更改目錄名稱
[root@rehat root]# mv /test2 /test2_2[/size]
創建/改變文件系統的CentOS常用命令
NO1. 創建文件系統類型
[root@rehat root]# umount /dev/sdb1
[root@rehat root]# mkfs -t ext3 /dev/db1
[root@rehat root]# mount /dev/sdb1 /practice
改變文件或文件夾許可權的CentOS常用命令chmod
NO1. 將自己的筆記設為只有自己才能看
[root@rehat root]# chmod go-rwx test.txt
或者
[root@rehat root]# chmod 700 test.txt
NO2. 同時修改多個文件的許可權
[root@rehat root]# chmod 700 test1.txt test2.txt
NO3. 修改一個目錄的許可權,包括其子目錄及文件
[root@rehat root]# chmod 700 -R test
改變文件或文件夾擁有者的CentOS常用命令
chown 該命令只有 root 才能使用
NO1. 更改某個文件的擁有者
[root@rehat root]# chown jim:usergroup test.txt
NO2. 更改某個目錄的擁有者,並包含子目錄
[root@rehat root]# chown jim:usergroup -R test
查看文本文件內容的CentOS常用命令cat
NO1. 查看文件內容,並在每行前面加上行號
[root@rehat root]# cat -n test.txt
NO2. 查看文件內容,在不是空行的前面加上行號
[root@rehat root]# cat -b test.txt
NO3. 合並兩個文件的內容
[root@rehat root]# cat test1.txt test2.txt > test_new.txt
NO4. 全並兩具文件的內容,並追回到一個文件
[root@rehat root]# cat test1.txt test2.txt >> test_total.txt
NO5. 清空某個文件的內容
[root@rehat root]# cat /dev/null > test.txt
NO6. 創建一個新的文件
[root@rehat root]# cat > new.txt 按 CTRL + C 結束錄入
編輯文件文件的CentOS常用命令vi
NO1. 新建檔案文件
[root@rehat root]# vi newfile.txt
NO2. 修改檔案文件
[root@rehat root]# vi test.txt test.txt 已存在
NO3. vi 的兩種工作模式:命令模式,編輯模式
NO4. 進入 vi 後為命令模式,按 Insrt 鍵進入編輯模式
按 ESC 進入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不能編輯,只能輸入命令
NO5. 命令模式常用命令
:w 保存當前文檔
:q 直接退出 vi
:wq 先保存後退出 。
:q! 強制不保存退出
創建目錄的CentOS常用命令mkdir
NO1. 在當前路徑創建一級目錄
[root@rehat root]# mkdir test
NO2. 在當前路徑創建多級目錄
[root@rehat root]# mkdir -p mytest/test1/test1_1
NO3. 在創建目錄的同時給新建的目錄賦許可權
[root@rehat root]# mkdir -m 777 testmod
這樣任何人對此目錄都有任何許可權
復制文件與文件夾的CentOS常用命令cp
NO1. 復制指定目錄的文件到當前目錄,並重命名
[root@rehat root]# cp ~/.bashrc bashrc_bak
NO2. 強制復制指定目錄的文件到當前目錄,而不管當前目錄是否含有該文件
[root@rehat root]# cp -f ~/.bashrc bashrc
NO2. 復制指定目錄到當前目錄
[root@rehat root]# cp -r /root/test .
[root@rehat root]# cp -r /root/test/ .
兩者效果一樣,在復制目錄時,會將源路徑的最後一級目錄全部復制過去,包括它本身。
NO3. 復制指定目錄的文件到指定目錄
[root@rehat root]# cp ~/.bashrc /bak/.bashrc
NO4. 在復制時將源文件的全部屬性也復制過來。若不指定參數,則目標文件與源文件屬性可能不一致。
[root@rehat root]# cp -a ~/.bashrc /bak/.bashrc
NO5. 若兩個文件夾要保證同步,一個文件的改了,另一個文件也跟著改,但是要保證兩個文件的文件都是最新的。
[root@rehat root]# cp -u /src/.bashrc /bak_src/bashrc
建立鏈接文件,包括硬鏈接與軟鏈接的CentOS常用命令ln
NO1. 建立類似於 Windows 的快捷方式
[root@rehat root]# ln -s test.txt test.txt_slnk
NO2. 當想備份一個文件,但空間又不夠,則可以為該文件建立一個硬連接。這樣,就算原文件刪除了,只要該 鏈接文件沒被刪除,則在存儲空間里還是沒有被刪除。
[root@rehat root]# ln -l test.txt test.txt_hlnk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cpu
more /proc/cpuinfo | grep "model name"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root@localhost /]# grep "CPU" /proc/cpuinfo
model name : Intel(R) Pentium(R) Dual CPU E2180 @ 2.00GHz
model name : Intel(R) Pentium(R) Dual CPU E2180 @ 2.00GHz
如果覺得需要看的更加舒服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cut -f2 -d: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內存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cut -f2 -d: free -m |grep "Mem" | awk '{print $2}'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cpu是32位還是64位 查看CPU位數(32 or 64)
getconf LONG_BIT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當前linux的版本
more /etc/redhat-release
cat /etc/redhat-release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內核版本
uname -r
uname -a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當前時間
date上面已經介紹如何同步時間了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硬碟和分區
df -h
fdisk -l
也可以查看分區
-sh
可以看到全部佔用的空間
/etc -sh
可以看到這個目錄的大小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安裝的軟體包,查看系統安裝的時候裝的軟體包
cat -n /root/install.log
more /root/install.log | wc -l
查看現在已經安裝了那些軟體包
rpm -qa
rpm -qa | wc -l
yum list installed | wc -l
不過很奇怪,我通過rpm,和yum這兩種方式查詢的安裝軟體包,數量並不一樣。沒有找到原因。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鍵盤布局
cat /etc/sysconfig/keyboard
cat /etc/sysconfig/keyboard | grep KEYTABLE | cut -f2 -d=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selinux情況
sestatus
sestatus | cut -f2 -d:
cat /etc/sysconfig/selinux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ip,mac地址
在ifcfg-eth0 文件里你可以看到mac,網關等信息。
ifconfig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grep IPADDR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grep IPADDR | cut -f2 -d= ifconfig eth0 |grep "inet addr:" |awk '{print $2}'|cut -c 6- ifconfig | grep 'inet addr:'| grep -v '127.0.0.1' | cut -d: -f2 | awk '{ print $1}'
查看網關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查看dns
cat /etc/resolv.conf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默認語言
echo $LANG $LANGUAGE
cat /etc/sysconfig/i18n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所屬時區和是否使用UTC時間
cat /etc/sysconfig/clock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主機名
hostname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主機名就是修改這個文件,同時最好也把host文件也修改。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開機運行時間
uptime
09:44:45 up 67 days, 23:32, ...
看來剛才確實是網段的問題,我的機器還是67天前開機的。
系統資源使用情況
vmstat 1 -S m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233 199 778 0 0 4 25 1 1 3 0 96 0 0 0 0 0 233 199 778 0 0 0 0 1029 856 13 1 86 0 0
刪除文件的CentOS常用命令rm
NO1. 刪除當前目錄的文件
[root@rehat root]# rm test.txt
NO2. 強制刪除當前目錄的文件,不彈出提示
[root@rehat root]# rm -f test.txt
NO3. 強制刪除整個目錄,包括目錄與文件全部刪除,需要管理員許可權
[root@rehat root]# rm -r -f test
刪除文件夾的CentOS常用命令rmdir
NO1. 刪除一個空目錄
[root@rehat root]# rmdir emptydir
NO2. 刪除多級空目錄
[root@rehat root]# rmdir -p emptydir/d1/d11
掛載文件系統與卸載文件系統的CentOS常用命令
mount / umount
NO1. 掛載光碟機
[root@rehat root]#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NO2. 掛載光碟機,支持中文
[root@rehat root]# mount -t iso9660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dev/cdrom /mnt/cdrom
NO3. 掛載 Windows 分區,FAT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mount -t vfat /dev/hda3 /mnt/cdrom
NO4. 掛載 Windows 分區,NTFS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had7
No5. 掛載 ISO 文件
[root@rehat root]# mount -o loop /abc.iso /mnt/cdrom
NO6. 掛載 軟碟機
[root@rehat root]# mount /dev/fd0 /mnt/floppy
NO7. 掛載閃盤
[root@rehat root]# mount /dev/sda1 /mnt/cdrom
NO8. 掛載 Windows 操作系統共享的文件夾
[root@rehat root]#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guest,password=guest //machine/path /mnt/cdrom
NO9. 顯示掛載的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mount
[root@rehat root]# cat /etc/fstab 顯示系統啟動自動載入的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cat /etc/mtab 顯示當前載入的文件系統
9. centos怎麼掛載u盤,怎麼拷貝裡面的文件,怎麼安裝u盤里的文件謝謝!
1、進塵好入命令行模式下,輸入命令 sudo -i,獲取root許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