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將軍為什麼不聽君王命令

將軍為什麼不聽君王命令

發布時間:2023-04-30 04:33:20

Ⅰ 古代將軍出征在外時,為什麼會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孫傳庭:明末著名將領,史稱:傳庭死,大明亡。孫傳庭主要功績是創建秦軍,鎮壓高迎祥、李自成。生俘高迎祥,幾次差點兒活捉李自成。但是,由於大明朝已是內憂外患,千瘡百孔,孫傳庭一會兒鎮壓起義軍,一會兒北上拱衛京師。後來自己的嫡系部隊都被搞沒了。在潼關收拾人馬,防止李自成長驅而入。兵部報告說:孫傳庭帶領的都是新兵,而且後援供應不上,這也是大明朝唯一的家底了,打沒了就完了。但崇禎皇帝認為孫傳庭怠戰,堅持命令出兵。孫傳庭無奈之下出兵,最終戰死。而崇禎皇帝竟然還認為孫傳庭是戰敗潛逃詐死。只能說,大明朝就亡在自己的手裡。

Ⅱ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在指揮上是不是存在矛盾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在指揮上不存在矛盾。君王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袖,軍隊是君王手中的政治工具,任何時候都要效忠於君王,君王負責在宏觀上制定戰略,鎖定戰略目標,具體的戰術執行是有在外統兵的將軍決定。兵者國之大事,如果能夠通過其他手段解決彼此認同沖突當然凳並不要動用武力,對於自己和雙方都是極大的損耗,正所謂傷敵1000自損800,不過有些時候必須通過戰爭來解決矛盾,君王決定打誰,將軍決定怎麼打,兩個人是在不同層面上佔有軍隊的指揮權。

歷史上有很多君王干擾前場主帥的指揮和付出極大代價的例子。唐玄宗時期安祿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一場叛亂,一路上勢如破竹,很短時間內達到了潼關門下,這是唐朝最後一道防線,唐玄宗派出了戰神哥舒涵,哥舒涵認純粗毀為安祿山兵鋒做備正盛,應該選擇戰略性防守。唐玄宗急於求成,多次督促哥舒涵主動出城迎敵,在壓力之下哥舒涵主動出擊,最終丟了潼關。

Ⅲ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是怎麼回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將軍命令說「軍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

出處:《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選段:

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譯文:

把守軍門的都尉說:「將軍命令說『軍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文帝到達,又不能進入。於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節詔令將軍說:「我要進營慰勞軍隊。」

(3)將軍為什麼不聽君王命令擴展閱讀:

周亞夫初為河南郡守。文帝後元二年(前162年)封條侯。後元六年調任將軍,屯兵細柳(今陝西咸陽西南渭水北岸),以軍令嚴整著稱。曾因文帝舉止不合營中規矩而譽纖不準其入營慶游仿門磨陪,被文帝譽為「真將軍」。後「細柳」、「細柳兵」等成為詩文中常用典故。

景帝初,任車騎將軍。景帝三年(前154年)以中尉代領太尉職,率軍東行平定吳、楚之亂。出兵不到三月即平定叛亂。後官任太尉,五年後擢為丞相,謝病免。後因其子私買御物,被誣謀反下獄。在獄中絕食而死。

Ⅳ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真的嗎,那些在外違反君命的將領都是什麼結局

眾所周知古代的信息傳遞速度很慢,但將軍在外作戰戰況又是瞬息萬變的,所以就有了「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它的意思是閉困指,為了不尺核延誤戰機,將軍為了勝利,違背帝王的命令,隨機應變以做到最好的選擇。歷史上能有膽子做到這點的轎困念不多,並且也大多沒有好下場。

世人常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古代戰況瞬息萬變,稍不留神便是亡國毀家的後果,抗命的行為是有作為的將軍所敢做的,但是後果則要看當朝帝王是否賢明。

Ⅳ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什麼士兵都聽將軍的,而不聽帝王的

帝王是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領袖。從封建主義制度角度來看,所有的人都要聽命於帝王。將軍和士兵都只不過是帝王玩弄政治的一種工具罷了。但是工具迅野有時候也會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些士兵都是將軍一手帶出來的,他們經歷過了很多的風風雨雨。經歷過了生生死死。通過戰爭這種殘酷的方式已經把他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都服從將軍的造反行為。如果將軍發動的是一場非正義性的戰爭,大部分的人還是明事理的,他們不會和將軍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歷史上很多的造反行為也都是失敗的,造反是一種風險高成本大收益也大的軍事行動。一般人是不敢拿著自己的腦袋和將軍干這種沒有理由的事情。其實誰來成為這個天下的君畝清喊王,對於士兵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真正關心的事情還是自己的衣食住行。

Ⅵ 古代將軍造反,為什麼士兵不聽令於君王而是聽令於將軍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的的皇帝,攔圓都對手握重兵的將軍非常的忌憚。這些皇帝之所以會忌憚手握兵權的將軍,那是因為在古代很多的士兵聽從將軍的命令,而不聽令於君王。所以如果將軍帶頭造反,那麼將軍手下的兵力是非常強大的,這就讓皇帝非常的忌憚,所以當某一位將軍功勞比較大,並且手握兵軍權,首先會被歷答皇帝找各種理由來處死。那麼在古代的將軍造反,士兵為什麼不聽君王的命令,而會聽將軍的命令呢?

最後就是在古代,很多的將軍是不會直接造反的。因為在古人心中,把君王和國家這樣大義的事情放在最高位置,因此不會是輕易造反的。除非是皇帝比較昏庸讓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將軍以匡扶正義簡爛塌的名目才進行造反,那麼作為士兵也沒有任何權利去質疑,只會在這樣大義的思想下義無反顧的跟隨將進的步伐。

Ⅶ 周亞夫軍細柳中為什麼軍中不聽天子之詔

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

一、原文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團激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

二、譯文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驅車而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接。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皇上的先行衛隊到了營前穗絕,不準進入。先行的衛隊說:「皇上將要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

三、出處

兩漢司馬遷的《周亞夫軍細柳》

(7)將軍為什麼不聽君王命令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絳侯周勃是漢朝開國功臣。呂後家族猜或姿威脅到劉氏王朝時,他與丞相陳平共謀誅諸呂,立漢文帝。周亞夫是周勃之子,先為河內守,因他的兄長絳侯周勝之有罪,他被封為條侯,延續絳侯的後代封號。歷經文帝、景帝兩朝,曾任河內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職。以善於將兵、直言持正著稱。後因得罪景帝下獄,絕食而死。這篇文章即記載他為河內守駐軍細柳時的一段事跡。

Ⅷ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古代將軍不服從命令會被處罰嗎

將軍在戰場上該不該聽君王的命令,這歷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出自於大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歷來被奉為戰場上的「不二法典」。為什麼是「不二法典」呢?

(周亞夫)

這兩個人,都不聽君王的命令,又都打了勝仗,回去以後,君王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

他們都受到了君王的重視和重用。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周亞夫也被漢景帝升為宰相。

不過,他們兩人最終的結局都很慘。韓信最終被劉邦降為淮陰侯,接著呂後又把他殺掉。周亞夫被漢景帝免職,接著周亞夫又被漢景帝抓起來,說他造反。周亞夫最終受不過廷尉的羞辱和拷打,憤怒地自殺了。

這兩個人,都是獲得君王升職的,可為什麼最終結果卻都這么慘呢?其實,這就是政治。雖然將軍不聽君王命令,打了勝仗。君王不可能不對打了勝仗的將軍進行封賞。但是他對這個將軍,心裡一直是有氣的。不聽君王的命令這件事,是不能容忍的。否則的話,如果將軍擁兵造反,那可怎麼辦!

所以,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以後,君王遲早都是要處罰這個將軍的找其它理由來處罰。這就是那些不聽君王命令,卻打了勝仗的將軍的最終命運。

Ⅸ 為什麼古代將軍造反的時候士兵會效忠他不效忠皇帝

古代將軍造反,那些士兵大多會選擇跟隨將軍,而不是最高統治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君主對士兵不是直接管轄者,而是通過將軍間接掌管軍隊。其次是因為古代軍隊士兵多是服徭役,當兵是一種義務,沒有多少人願意真正的當租侍兵。後來出現了募兵制,當兵成為一種職業,士兵大多會選擇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遠在天邊的君主。

二、將軍造反士兵並不知情。

如果自己的將軍准備造反,那身為一名士兵肯定是沒有能力接觸到的。而且沒有哪一個將軍會明目張膽的謀反,都是暗中籌備,各個方面分開同時進行,士兵就像一台搏鎮機器里的一個螺絲,本身並不清楚將軍的意圖。即使有士兵發現了不對勁,也不敢擅自報告他人,首先信不信是一個問題,其次能不能是一個問題。而且將軍謀反時還會打著正義的旗號,讓士兵不覺得自己在造反。

閱讀全文

與將軍為什麼不聽君王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線通信的幾個密鑰演算法 瀏覽:644
王者榮耀app數據修復在哪裡 瀏覽:427
基於單片機飲水機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 瀏覽:455
c中委託被編譯後的結構 瀏覽:152
飛燕app怎麼注銷賬號 瀏覽:895
cad命令縮小 瀏覽:154
linux發展史 瀏覽:629
伺服器選用什麼CPU比較好 瀏覽:334
明星怎麼宣傳安卓 瀏覽:953
8255晶元編程 瀏覽:65
java文件bat運行 瀏覽:747
java常見筆試 瀏覽:529
360程序員模式 瀏覽:363
AQS演算法的查詢樹構造 瀏覽:329
小豬微信營銷源碼 瀏覽:12
阿里雲伺服器能連接列印機嗎 瀏覽:175
命令行參考 瀏覽:281
怎麼初步認識編程 瀏覽:208
為什麼程序員都喜歡谷歌 瀏覽:891
壓縮性骨拆能自愈嗎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