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尹建莉命令

尹建莉命令

發布時間:2023-05-17 09:13:53

『壹』 華為天才少年火了:從小被管和沒被管的孩子,過的是兩種人生

文 | 黃玉嬌


最近,又一位「華為少年」火了,

在B站視頻里,他展示了自己造的一隻鋼鐵俠的機械臂——Dummy。

他在廁所遠程展示了如何給一顆葡萄完美地縫針,引發全屏陣呼。



他不僅是華為公司以200萬年薪收入「天才計劃」的學霸,

還是B站上走紅多年的大神。


他熱愛 科技 。

騎自行車不小心摔倒了,

就動手把自行車改裝成自動駕駛;昌基昌



花三個月時間,做了一台硬幣大小的智能小電視;

除了搞學術、玩發明,畫畫、彈吉他、剪視頻等樣樣會。



他就是網友口中「除了生孩子什麼都會」的「復合型天才」——稚暉君。


你恐怕耐扒想不到,

這樣的天才,竟然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廚師家庭。

而他的父母,最值得人稱贊的教育方式,就是「不管」。



他的父母真的是「不管」嗎?

是,也不是。


管的是方向,夠尊重才夠有動力


父母對稚暉君的教育只有一條大原則——

保證成績,除此之外,兒子愛幹嘛幹嘛,父母都不會干涉。


稚暉君喜歡研究電器,

家裡的收音機、電視、鍾表,

在他的「魔爪」之下,四分五裂。

父母沒有過多責備,

只是特意找了些舊家電給他拆,

以減少經濟損失。


高中畢業那年,

稚暉君想去深圳打工,父母也沒反對,

他在深圳當了一個月的流水線工人,

用賺到的工資買了一台智能手機。


至於選專業,父鋒扒母更是隨兒子的興趣,

對兒子的要求只是——有點出息就行!


看到這樣的天才,你或許會疑惑:

我家孩子每天管,

但怎麼還是這么不自律、不懂事呢?


其實,稚暉君口中所有那些「我爸媽不管」,

都是一種父母對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長。

正是這種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

讓稚暉君保留了對科學最本能的興趣和求知慾。


作家劉墉的兒子劉軒,

在中學時代厭學,

把考過零分的賽車手舒馬赫當成自己的偶像,

性格叛逆,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劉墉和兒子約定,

如果兒子也能考零分,

並且遵守考卷不留著題目不做的規則,

他就不再干涉兒子的學業。


兒子正處於青春期,總是想和父母對著干。

於是,他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約定。


他以為考零分很簡單,

卻發現原來即使亂蒙,

也不可能全部蒙錯。


一年後,劉軒終於考出了零分的成績,

因為試卷上所有的題目他都會做,

知道要選哪個答案才是錯誤的。


這個時候,他也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最後,劉軒考上了哈佛大學,

成了著名主持人、作家。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無窮的潛力,

只要家長不強勢逼迫,

而是用「謀略」點燃孩子的興趣,

就能幫孩子找到持久的內驅力。


從劉墉和劉軒「考零分」的約定中,

可以看出劉墉獨特的「 育兒 智慧」,

看似「放任不管」,實則運籌帷幄。


首先,他充分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


在與兒子談話之前,

劉墉不僅了解兒子的愛好和偶像,

也清楚兒子不服輸、能堅持的性格,

才想出以「考零分」激勵兒子努力學習的妙招。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

家長只有花時間了解自己的孩子,

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他給予了孩子充分的尊重。


一個正在求學的少年,

夢想著成為舒馬赫一樣的賽車手,

也許很多家長都無法接受,

劉墉卻「反其道而行之」,

以這個「理想」和「偶像」為葯引,

治好了兒子的「厭學」症。


有調查顯示,每天放學回家,孩子最討厭聽的話就是:

「趕緊去做作業!。」

這種命令式的溝通,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可以給他幾個選擇:

「你是想先看動畫片,還是先寫作業呢?」


以退為進,把主動權交給他,

被充分尊重的孩子,學習主動性會更強。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忌諱的,

就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貶低孩子的喜好,


要學會做孩子成長路上的「戰友」,而不是敵人。



最後,他懂得等待和鼓勵。


在劉軒「向零分沖刺」的一年裡,

給兒子足夠的時間去努力、去改變。


孩子考了90分,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扣掉的10分上。

「寶貝你真棒,比上次多考了10分呢。」

不斷鞏固孩子的成就感,他才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又浩大的工程,

克制住急躁、焦慮的情緒,

學會淡定地掌舵,

是有智慧地「懶」的一個心理素質。


他自己去摸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內心的火焰。


管的是習慣,「自由」的孩子更自覺


每年高考成績出榜,

各地的狀元們總是格外矚目,

重慶市理科狀元謝欣穎,高考成績726分,

她平時的良好學習習慣,連班主任都佩服。


而謝欣穎的父親卻說,

學習上主要靠孩子自覺,

他們只是小時候就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從小培養學習習慣,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光是「陪孩子寫作業」這件小事情,就難倒了無數家長。



其實,沒有天生不愛學習的孩子,

有時候,恰恰是家長跟得太緊,做得太多,

反而剝奪了孩子最原始的求知慾。


教育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說道:

在缺少自由的家庭生活中,你的孩子應該會變得越來越聽話,

但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將來比你強,他的幸福感絕不會比你多。



想讓孩子養成生活獨立、學習自覺的好習慣,

並不是靠家長的權威來發號施令,

或者制定紛繁復雜的規矩來約束孩子,

而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生活中,很多媽媽從孩子睜開眼睛那一刻,

就開啟「催促+嘮叨」的模式,

催起床、催刷牙,催吃飯,

孩子放學回家,又開始催作業、催睡覺。


家長不妨改變下自己的說話方式。



孩子學會自己吃飯了,

但是很磨蹭,而且還總是撒掉飯菜。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不小心撒在桌子上的飯菜,

而是鼓勵他:

「寶貝真棒,會自己吃飯了,

不過下次不用把飯菜分給桌子啦!」


用簡要的提醒和溫和的建議,

代替無休止的催促和嘮叨,

並讓他下一次繼續嘗試。


父母還可以使用工具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


離開了家長的嘮叨與催促,

孩子可能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指導孩子,

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

比如,教孩子養成「列計劃」的習慣。


不要小看「列計劃」這個小習慣,

列好的計劃,就是許下的承諾。


孩子雖小,也會重視自己的承諾,

想要完成計劃好的任務。



比如,藉助鬧鈴、計時器等工具,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讓孩子對做什麼事該用多少時間心中有數。


因為,多給孩子一點耐心,

他會慢慢形成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的內在節奏。


當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意見時,

不妨「佛系」一點,給孩子犯錯的自由,

也不急著為他「收拾殘局」,

而是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從犯錯的結果中吸取教訓,

在吃虧的過程中獲得經驗。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意識和熱愛,

也必須靠他一點點去嘗試、去感受,

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管的是「後盾」,得體退出才能成就獨立


真人秀節目《做家務的男人》第一季中,

魏大勛父子的一次談心,特別讓人感慨。


魏大勛成年以後,父母一直跟他住在一起。

母親在生活上精心照顧他,父親也愛「黏」著他。

魏大勛有一次對父親說:

「你每天跟我這么走,總不是個事。」


父親的回答卻讓他覺得可怕:

「爸爸就是跟著兒子走嘛,不跟著也沒意思啊。」



他後來又找爸爸談心,直截了當地告訴爸爸:

「你的有意思沒意思,跟我沒有太大的關系,

我沒有辦法保證你的人生一直有意思,

你得自己去找你自己的快樂。」


魏大勛的這番言論,可謂「人間清醒」,

既讓父母停止了過分的付出,

又為自己爭取了獨立的空間。


很多父母能夠在孩子幼年的時候,

給予無微不至的愛和照顧,

卻難以做到在孩子成年時,

及時退出他的生活。


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所說: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

只有一種愛指向分離,

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行為上, 減少對孩子生活的「包辦」,

態度上, 忍住對孩子的指指點點,

思想上, 知道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將被朋友、愛人所替代。


而退出孩子生活的父母,

又該怎麼做呢?


首先,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這些年,為了孩子放棄掉的興趣愛好,

不妨再重新拾起來,

約上三五好友,打打球、爬爬山,

獨處的時候,看看書、彈彈琴。


其次,和孩子保持親密有間的距離。

作為父母,可以盡情表達對孩子的愛和思念,

遇到困難時,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找孩子幫忙,

但是請記住,

尊重成年孩子選擇生活的權利,

不對他的生活指指點點,

才是父母最高級的自律。


最後,做孩子堅強的後盾。

電視劇《三十而立》的結尾,

顧佳和父親的一段對話特別感人。

顧佳經歷了婚變、破產等一系列變故,

顧爸耐心地開導顧佳,還特別囑咐她:

「挺直腰桿過日子,你爸爸在養老院這邊,還沒死呢!有什麼事,有你爸爸呢!」

正是顧爸的擔當,給了顧佳前進的勇氣,

讓她迅速處理好眼前的爛攤子,回到老家重新創業。


父母得體的退出,但卻永遠都在,

孩子就有了成長的可能。



真正的不管,是一種「放養」的智慧


最好的教育不是嚴加管教,

而是一種「放養」的智慧。



以身作則,才能給予內驅力。


當你專注於自己的提升時,

即使不再逼著孩子成材,

不再要求他達到什麼目標,

孩子也會把你當成榜樣,

努力向你看齊。



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


不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

也不把過度付出當成控制孩子的籌碼。

給孩子的思想以空間,但要注意養孩子的習慣。

看似「不太管」的背後,

是知己知彼的胸有成竹。


好的親子關系,

並不是像樹與藤蔓那樣的互相糾纏,

而是相互攙扶,並肩前行。


育兒 路上,

父母適時地放手,

是幫助孩子挖掘內在的無限潛能,

給孩子的未來,

披上獨立和勇敢的鎧甲。


—— End ——

『貳』 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麼事,孩子為什麼越想做

作為父母、總是心煩、困惑孩子為什總是說不聽嗎?從一項調查顯示可知,眾多令家長感到困惑的問題中,就有高達46%的家長選擇「任性不聽話」。

比如叫孩子不要在馬路上跑,越叫他就跑得越快;叫孩子不要打人、不要搶東西,結果孩子不管不顧、更加用力爭搶……實在令人頭疼不已。但孩子的這一些舉動真的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嗎?

「不要再玩水了,你的衣服都濕掉了!」看到琪琪又在玩水龍頭,琪琪媽媽氣急敗壞的吼著。面對琪琪媽媽這樣的怒吼,琪琪非但沒有停止動作,看了琪琪媽媽一眼後,嘴角還露出了得逞的微笑,甚至直接站在水龍頭底下,將水龍頭擰到底。看著水嘩啦嘩啦地沖出來,琪琪甚是興奮的用手去接,這下琪琪的衣服可是完全濕透了。

面對琪琪這一舉動,琪琪媽媽一邊關上水龍頭,一邊氣呼呼得說:「你看,就說別玩了,為什麼不聽?現在都濕透了!也沒有衣服得換了!我看你怎麼辦?」

其實孩子不聽話的舉動,一直都是多數家長無法理解的問題,也是家長們的心病。

『叄』 16歲男孩因為微笑被逼得自殺,還有多少孩子在承受這種痛苦

老師,本該是除了父母之外,孩子最能信賴和依靠的長輩,但有些老師,卻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出了大問題。

16歲男孩,被羞辱後自殺

兜媽看到一則新聞,黃山市某高中一名16歲的男孩子,自殺了。

而逼他走上這條路的,卻是學校的教導主任。

在學校的開學典禮上,男孩排隊的時候笑了一下,主任就把他拉到全校學生的前面,扇他巴掌。

常某上初中時,班主任對他進行了多次「歇斯底里」的毆打和羞辱,這些他都清楚地記得。

有一次,班主任用木棍插進他背後的衣服,讓他趴在黑板前面,這讓他覺得自己就像是遊街的犯人,沒有一點尊嚴。

更多的時候,班主任會命令常某蹲下,然後用腳踹他的頭,從教室前面打到後面,又從後面打到前面,。

常某的同學在回憶時,也不記得班主任是怎麼教書的,只記得班主任打人:不是踹一兩腳就停下來,一定要把你給打趴下。

常某的妻子表示,就算在夢里,常某也會抱著頭說「不要打」,他總是夢見班主任追著他打,而提起班主任,常某總是被羞辱的養你這,甚至眼眶都濕了。

常某打班主任的行為固然不對,但想想他的經歷:

一個12歲的小男孩,被擁有權威和生理優勢的班主任毒打、羞辱,沒人能保護他、安慰她,他的心理還是怎樣的害怕、恐懼......

這也就不難理解常某出現如此過激的行為了。

而像常某班主任一樣的老師,現在也依然存在。

哈爾濱某小學的家長實名舉報班上老師對孩子的粗暴行為,除了毆打、罰站外,甚至還把孩子帶到其他班級去「遊街」羞辱。

拒絕老師羞辱,家長要站出來

中國的教育是嚴令禁止體罰學生的,但這種行為卻普遍存在於中小學之間,甚至褲桐仿變本加厲,變成毆打、謾罵。

這樣的情況,已經侵犯了孩子的基本權力,是對孩子人格上的羞辱。

總有人覺得「師傅打徒弟,天經地義」,正是這樣的觀點,成了老師們出格行為的幫凶。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惡老師是家長的懦弱培養出來的。

尹建輪搜莉老師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故事,在剛剛參加工作時,她對體罰也沒有過多的思考,也經常粗暴地對待孩子。

有一次,尹老師罰幾個搗亂的學生到教室外面發展,結果第二天,一個家長找過來了,她的孩子因為被罰站而凍感冒了。

家長壓著自己的情緒,對尹老師說:學生搗亂,有沒有家長的責任?昨天天氣那麼冷,罰學生在外面罰站,他們能不感冒嗎?

這位家長的一番話,讓尹老師驚呆了,無地自容,又很感激這位家長點醒了她。

正是因為這件事,尹老師真正學會了「尊重孩子」,再也沒有體罰過一個孩子。

每個人的尊嚴都不能被侵犯,即使是老師,也不能去羞辱學生。

家長是保護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如果發現孩子的情緒或身體狀況不對,一定要耐心了解孩子是否在學校受到了傷害。

如果真的遇到了,家長更要站出來,維護孩子的內心,才能給孩子底氣。

最後兜媽想說的是,教育需要愛和尊重,對孩子的羞辱和虐待,不管出發點如何,都教不好孩子,不止是老師,家長們也需要當心。

『肆』 你會做父母嗎聽尹建莉老師講《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你會做父母嗎?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沒有想,有什麼不會做的?我努力工作,為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愛孩子,把孩子養大不就可以了嗎?

之前,我也是指碧這么想的。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向懂事的孩子憤憤地對我說,因為你和爸爸的擔心,我不得不放棄我的好多決定。我徹底懵掉了。

那一刻,傷心,失落,困惑,許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瞬間湧上心頭。

一直以為自己是個還不錯的媽媽,關心孩子,時時處處為孩子著想。我會避開原生家庭給我的傷,及時地贊美,肯定她,不會去諷刺、挖苦孩子。遇見空閑的時候,也會和孩子談談心,了解一下她的思想狀況。

卻怎麼也沒有想到,自以為的「好媽媽」給孩子造成了這么多的壓抑和不平。

到底怎麼做才是個好的媽媽?迷惘,不解。逐漸意識到,做父母也是需要學的。我們做父母的方式,有很多來自於我們的父母教養我們的方式,一少部分來自於自己通過學習後得來的主動意識。而這些是不是適合孩子的發展,自己並不知道!

很早就知道尹建莉老師,聽過她的一次訪談節目,對她的教育理念和看待孩子的獨特視角印象頗深。本著學習的出發點,打開了她在樊登讀書講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尹老師特別溫柔。外在氣質是內在的表達,這樣溫柔的媽媽,一定有顆柔軟包容的心,蘊藏著無窮盡的愛。聽她講,有個小孩子特別喜歡用袖子蹭著樓梯下樓,媽媽擔心樓梯上的灰塵把衣服弄臟了,強制性地不讓孩子這么做,然後孩子哭鬧個不停。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我聽到的時候心裡想,要麼把孩子抱下樓去,要麼讓孩子哭個夠,反正不能這么做。而尹老師說,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樓梯擦乾凈,然後孩子再下樓就不怕把衣服弄臟了。

你想到這個辦法了嗎?為什麼沒想到,是自己不夠聰明嗎?我個人覺得,是我們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對於一些無關大是大非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即使有時候看起來不那麼合常理,但是孩子覺得快樂啊,愛孩子的我們,為什麼不多給孩子一些快樂呢?

尹老師講到,當寶寶被椅子碰倒了。有的家長哄孩子時,會打椅子一下,說都怪這把破椅子,把寶寶碰疼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它會造成孩子和外在事物的對立,孩子會產生敵對情緒,不利於培養起和外界的合作精神。她說,可以先把寶寶扶起來,安慰寶寶,問她是不是碰疼了,關注寶寶的感受。等寶寶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說寶寶覺得疼了,那椅子會不會疼呢?我們一起來安慰下椅子吧。這樣孩子會關注別人的感受,長大後做事心裡有他人,有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里也有講到這一點,培養孩子和他人的合作能力至關重要。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同時也會給工作帶來許多幫助。

一個好媽媽,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給他充分的信任、自由和愛。

那麼,回到我的問題上來,我對孩子的擔心,是不是反映了對她的不夠信任?不信任她的能力,不信任她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她長大了,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是她的自由。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可以給予孩子建議,但決定權在她自己。不能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去干擾她的決定。

就如尹老師講到的她女兒做作業的事。孩子直到臨睡前才想起沒寫作業,爸爸說,趕緊起來寫作業,這命令式的口氣賀逗飢頓時讓孩子感禪返到不快。而尹老師則柔柔地說,寶貝,你現在不寫也可以,要不明天早晨起來寫?或者乾脆不寫也可以。孩子想了想,不寫作業是不敢的,明天早晨寫會睡不夠,還是現在寫吧。因為是她自己做的決定,所以沒有任何不快,乖乖地起來寫作業了。

我想我們在生活中,除了要懂得以上尊重孩子的態度,還要懂得一些方法,引導孩子去自然發現她選擇的結果,然後讓她自己做出決定。

想想以前,因為不懂方法,當孩子和自己的意見不一致時,苦口婆心勸說孩子,按媽媽的意見來。這難道不是在控制孩子嗎?雖然孩子沒表達,但是誰知道她心裡積攢了多少委屈呢?

意識到這一點,無邊的懊悔淹沒了我。自以為是多麼可怕啊!

我想做個好媽媽。以前的歲月不能重來,但是以後,我要多讀一些心理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學著做一位真正的好媽媽!

你呢?你學會做父母了嗎?

閱讀全文

與尹建莉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家wifi怎麼能加密 瀏覽:642
紅米k40加密門禁卡 瀏覽:845
什麼樣的源碼好看 瀏覽:156
手機主伺服器有什麼用 瀏覽:610
程序編寫命令 瀏覽:597
android發送心跳包 瀏覽:385
指標源碼和原理 瀏覽:700
汽車空調壓縮吸盤 瀏覽:208
崽崽因app版本不同不能邀請怎麼辦 瀏覽:686
poa演算法得到的解為全局最優解 瀏覽:926
python符號表達式 瀏覽:34
威馳壓縮機繼電器 瀏覽:871
華為手機怎麼設置移動數據app 瀏覽:959
空調壓縮機哪的廠家多 瀏覽:390
手指速演算法24加7怎麼算 瀏覽:139
如何用python寫vlookup函數 瀏覽:798
社保加密狗廠商 瀏覽:216
php編譯運行說法 瀏覽:957
程序員說喂 瀏覽:258
抖音直播雲伺服器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