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程序員如何修煉項目管理能力
摘要: 項目管理能力修煉的6個階段。
我門在「 程序員加薪升職之成長金字塔 」中介紹了職場成長金字塔:
大部分開發者工作三五年後,都能掌握所在崗位必須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然而很多人接下來就陷入困境,左沖右突,無法加薪升職,一直停在第1層,三年五年過去了,八年十年過去了,可能都還停在1層的位置。
對開發者來講,第1層對應的就是具體的軟體開發角色,卡在這層無法晉升,是指沒辦法成為技術管理角色。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大部分開發者只注重專業技能的修煉,忽視了人際溝通、項目管理等技能 。
而實際上,技術管理崗位,需要軟體開發的專業知識體系,也需要項目管理、部門運營、人際溝通、產品知識、自我提升、公司知識、行業知識等等,這個崗位,需要的是一個知識樹:
在這棵知識樹中,有1個知識體系,特別重要,那就是——項目管理。如果一個開發者不具備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和實操能力,就很難帶好軟體項目,很難走向技術管理崗位,很難做好技術管理工作。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 項目管理能力修煉的6個階段 :
很多事情都是有章法、框架的,項目管理也是如此。比較知名的項目管理體系就是PMP認證所定義的體系了。建議想走技術管理路線的小夥伴,都學習一下PMBOK,考一個PMP認證。
在PMBOK中,把項目管理分為10個過程:
前 7 個過程,是對事務的管理,後 3 個過程,是對人的管理。而且,後 3 個過程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前面的 7 個過程。所以,人際溝通能力,協作管理能力,都是技術管理崗位必須具備的能力。
我們掌握一項技能的最開始,就是找到這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去學習。了解了基本框架,再去實踐,以實踐來印證所學知識體系,相互促進,這樣,知識才能內化為能力。
其實項目管理並不是軟體開發過程中特有的東西,它是通用的技能,可以在變通應用於任何類型的項目,比如電視生產、汽車製造、年會,各種都可以用。所以在一開始我們還是普通開發者,無緣管理項目時,可以通過生活中的項目來練習。
比如國慶長假的旅遊,就是一個很好的練手項目,因為它牽涉到多個人、成本、線路規劃、住爛坦宿、交通、飲食等等,比較復侍頌雜,幾乎包含了項目管理的10個過程。
再比如同學聚會、讀書分享會、組團爬山等等,都是很好的練手項目。
我們在生活類項目中練就的能力,比如規劃、進度管理、成本控制,都可以直接拿到軟體項目中使用。
我們還不是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的時候,可以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把自己放在管理角色上,來推演自己會怎麼做,這樣也是一種有效的練習。
一個簡單有效的練習方法,是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天挑出一個項目管理相關的問題來琢磨解決之道。
帶著問題去學習,是最有效的方式。
生活中練習,工作中代入角色,日常推演,這些方法可以讓我們熟悉項目管理的知識、技能和過程,但有效的辦法,還是直接做目標領域的項目管理工作。
有人說我不是項目經理啊,怎麼做項目管理?
別急,你雖然不是項目經理,但你身在項目之中,承擔了某個角色嘛,那自然有些工作是和你相關的。另外,更關鍵的是:你要跳出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的范圍,放眼全局來思考。
站出來,你才有機會。老想等著領導看見你給你機會,那是不可能有機會的。
所以,你要用心觀察,發現機會,主動去做。
比如拔高自己,站在全局視角思考整個項目,從立項、需求、開發、測試、交付、運維、項目生產工具,分析哪個環節做得不好,哪個環節改善之後效果可以被看見,主動去做這些事情,主動成為銜接不同環節、不同人員、不同部門的橋梁;
比如觀察項目經理、研發經理,看他們有哪些項目管理相關的事情是不願意做的,比如組織會議、跟蹤計劃、分派任務、推動多干係人協作等,主動找他們表達你可以分擔這部分工作的意願,獲得打雜的機會。
有心就可以發現很多可以發揮的機會——因為大多數開發者都嫌麻煩不想把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哦。
如果我們在第四個階段做出一些亮點,比如會議組織的很好、項目計劃跟蹤的很到老歷鄭位,那團隊有新的項目時,經理可能就會安排你來管理。到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系統地進行項目管理了。
自己獨立帶小項目時,要注意下面這些點:
經歷了第五階段若干個小項目的實踐,我們對軟體項目管理應該有了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可以挑戰比較大的項目了。
5個人2個月可以完成的小項目,與100個人2年才能完成的中大型項目,不是一個概念,對項目管理能力的要求,非常不同。具體怎麼不同,我沒做過太大的項目,並不知道啊……
呃,所以,這個階段,我沒什麼好說的……如果你有經驗,文後留言來聊聊呀。
這次我簡單介紹了項目管理能力修煉的6個階段,提供一個循序漸進的參考。實際上,軟體項目的管理,有它自己的特色,與建築、生產、娛樂等,大不相同,所以,要做好軟體項目管理,除了PMBOK構建的體系,還需要了解軟體工程特有的知識體系,這方面,建議看看下面幾本書:
好啦,這次就到這里,下次來聊如何成為技術管理者。
作者信息: 安曉輝,《程序員的成長課》作者,公眾號「程序視界」主理人。
Ⅱ Java程序員的4個職業發展方向,該如何把握黃金5年
2)參加讓悶工作1-2年之間
在這段時間里,想必對Java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
首先,要非常熟悉設計模式,日常要多看一些關於代碼編寫優化的書,提高自己的代碼能力,能夠寫出一手優雅的代碼;
其次,在工作過程中肯定接觸過並發,應該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並發的相關知識;
最後,要對所使用的框架和Java的類庫有一定的研究,還需要去看一些JDK中的類的源碼,包括自己日常所使用的框架的源碼。
總而言之,這個階段,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Java底層和Java類庫,也就是JVM和JDK的相關內容。
3)參加工作3-4年之間
處於這個階段,說實話很難再提升代碼能力了,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習會比較多樣化。
在前三年的工作中,相信或多或少都會接觸一些其它的技術,比如大數據、分布式緩存、分布式消息服務、分布式計算、軟負載均衡等技術,你能精通任何一項,都將是你未來面試時巨大的優勢。
因此,如果自己對某一項技術感興趣,這時可以深入去研究,即使這項技術不一定會在工作時用到,但一定是相關的。
4)參加工作4-5年之間
到了這個階段,應該遇到了所謂的「技術瓶頸期」了。不要急於提高自己的技術,此時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影響力。
可以嘗試去一些知名公司提高你的就業背景;也可以發表一些技術文章去影響更多的人;還可以去Github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開源項目,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
這個時候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主要是可以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所以,這個階段最大的任務是提高自己的影響力,為未來工作生涯做准備。
對於軟體開發同學而言,首先要客觀認識自身的情況,想清楚自己現在要什麼、未來要什麼,做好職業規劃,從而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
下面來再談談Java程序員職業發展規劃和方向。
Ⅲ 40歲的程序員有什麼出路
對於程序員大家了解還是比較多的,因為當今社會程序員是非常吃香的,不過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到了40歲後的程序員,都會選擇轉行,下面就介紹幾個適合40歲程序員轉行的職業吧!
1、做管理人員
40歲以後的程序員,到了中年大家都不願意每天被上司管塌搜洞著,這個年紀的程序員會有一部分選擇去做管理,畢竟在這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很多年,因此對於管理這方面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加上自己對於技術的理解,因此40歲的程序員可以憑借著這兩點來管理新人,也是比較有成就感的一個職位!
2、自己創業
40歲已經到了中年,如果實在不在繼續從事程序員行業,可以轉行,很多程序員在年輕時攢了很多工資,善於理財的更是收獲了很多,可以選擇一個比較穩妥的項目進行創業,自己當老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做工程師
有人說「科技變化太迅速,工程師可能跟不上節奏」,這或許曾經是事實,但建立網路所需要的核心技術已經存在了數十年,這對於程序員來說也是一個容易上手的工作。與其他競爭性行業相比,工程師的地位並不容易被輕易的替換、取代,軟體工程師對於企業仍然供不應求,所以你總是能找到工作。
4、做老師
可以說老師這個職位是大部分都夢寐以求的,雖說工資可能沒有程序員高,但是假期非常的多,而且程序員可以團枯憑借著一身的手藝去培訓機構做老師,術業有專攻,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
5、架構師
很多人架構師有不同的定義,認為架構師不用寫代碼,不用了解細節。我這里定義的架構師可以不用寫代碼,但是一定要了解細節。
1、成為程序員就意味著要開啟程序生涯,開始敲代碼,如果說做程序員僅僅為了高工資,那麼就不必做了。一天天干坐著只為等工資那麼奉勸你,另謀高就。
2、學編程最好能找到編程的樂趣,沒有樂趣那麼編程會真的很枯燥。編程需要邏輯和嚴謹,如果你很粗心大意,那麼同樣,還是另謀高就。
3、作為程序員要有探索精神,要學會不斷發現新知識並學習新知識,自甘落後也不建議加入程序員。因為技術停留你就會面臨失業。
4、程序員需要時刻學習和思考,因為程序方面版本的更新換代很快,所以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努力。要有追求向上的心態。
5、當程序員還是很有樂趣的。當你學到新知識時,當你有新的思想見解時,當你有新的產品問世時,和朋友探討你的成果時,這些真的很有樂趣。
6、當程序員不易也不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7、要捨得花錢買資料,買視頻教程。讀好書絕對是學習編程的最佳捷徑。選好視頻也至關重要。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多數靠自學。
8、程序就是:任何有目的的、預想好的動作序列,它是一種軟體。編程序就是編寫程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敲代碼)。
9、程序員應該知道的漏凱基礎知識和概念性問題
計算機的組成,cpu工作原理,程序的概念,常見的編程語言,C,C++,php,C#,Java等等,HTML、XML等是標識性語言,操作系統OS的概念和原理,面向結構的設計概念,面向對象的概念,軟體工程的概念和原理,熟悉常用資料庫,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了解網路編程的概念,了解多媒體的概念,要掌握數據結構和基本演算法。
Ⅳ 大齡程序員都幹啥去了
大齡程序員做管理、產品、創業去了。
基本上年紀很大了,還在開發一線的都是喜歡編程,喜歡技術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毛病,我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歡迎的。
編程可能就是寫一些演算法,遞歸,解決一個8皇後問題,解決一個漢諾塔問題。但是涉及到軟體以及工程方面,一切都變了。而真正能夠駕馭大規模系統的人,本身,絕對不可能不精通開發和編程的。
也有網友說,「在我28歲的時候,我擔心30歲,結果到了30歲,我還是程序員,然後我又開始擔心35歲,等到了35歲,發現公司還有很多40歲的程序員,於是也就沒那麼擔心了。」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踏實做好自己。
Ⅳ 程序員做多久可以轉到管理層工資多少
與時間關系不大,而與你在職涯上的進程對應。
路徑分兩種:
程序員——》軟體工程師——》高級軟體工程師——》開發(技術)主管——》開發(技術)經理——》開發(技術)總監。這一路徑比較長,每一環最少也得兩年才可以進階下一環。
程序員——》軟體工程師——》管理型主管——》技術管理經理——技術管理總監。這一路徑稍微容易些,但要求在專業技能之外,有管理知識和管理思維以及對應方法。同樣,每一環最少也要兩年。
Ⅵ 程序管理員是干什麼的
程序員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其工作很多,有erp、協同管理、數據報表、門戶網站、論壇社區、桌面軟體等等,可能還要負責需求設計,概要設計,資料庫設計等方面的設計。
程序員(英文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人員,但兩者的界限並不非常清楚,特別是在中國。軟體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五大類。
軟考程序員考試屬於計算機軟體水平考試(簡稱軟考)中的一個初級計算機職稱考試。對於軟考程序員考試並無學歷及資歷條件限制,更無論年齡、專業與資歷。一年可報考軟考程序員考試兩次,但一次考試只能報考一種資格,因此報考了程序員考試則無法再報考軟考其他級別或科目的考試。同時軟考程序員考試採用筆試形式,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時間、統一標准、統一證書的考試方式。
Ⅶ 作為一名程序員,從事技術管理工作,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從程序員到技術管理,這要用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來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從「個人貢獻者」向「團隊管理者」角色轉變的過程,這也是各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會重點關注的一個群體,幫助這些新晉升為管理者的人員快速進行角色轉換。
我將結合我人力資源從業生涯見到過的諸多案例、以及個人從員工升到管理層時的一些心路歷程,來回答這個問題。
依賴下屬完成業績目標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讓下屬會幹活、有能力幹活;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讓下屬有意願幹活,擁有一個能夠好好乾活的環境。
輔導和培養員工能夠解決員工幹活能力的問題,而激勵下屬及增強團隊凝聚力則能夠解決員工幹活意願的問題。主要分享3個主要方法。
Ⅷ 如何從一個技術人員轉變成管理者
從技術到管理的轉型按照王志東的說法,有些技術人員就是為研發而生,而有些技術人員天生就是管理者
,只不過是從技術的門進去而已-他最佩服的比爾蓋茨就是如此。至於自己,10年前他堅定地認為是前者。但現在,他越來越認為是後者。
王志東最初揚名是因為寫出了Richwin和中文之星,他被看成中國第二代程序員的象徵。
1992年他與人合作創辦新天地,向管理邁出了第一步。
雖然當初不情願地認為當總經理是被人推到水裡的
,懷著有朝一日還要回來做技術的夢想,但是現實中他卻在管理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從新天地到四通利方總經理到新浪網總裁再到現在的點擊科技總經理,王志東已經在充分享受著一個管理者的樂趣。甚至點擊科技做的軟體就是管理軟體,到今年上半年,其終端產品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萬套。
技術人員總是希望能找個好的環境,好的老闆
。如果這兩點不能滿足,常常有失落感-這個老闆不行,我就跳槽
,其實就是一種逃避。這是典型的技術人員心態,一碰到人的問題就不想多花心思和精力,覺得沒有價值。但是當理想狀態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存在時,只有自己去創造這個環境,要創造就意味著你碰到任何問題都要自己面對,想出對策,這是一個世界觀的變化。最初在新天地,
新天地的經歷告訴我遇到事情不能躲。轉型的過程中是不是經歷很多痛苦?從1993年到1997年是我轉型管理的過渡期,之前我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員,之後我完全成了一個管理者。
1993年底四通利方成立,我擔任總經理。
1997年四通利方公司的改組和結構調整告一段落,也就是在這一年我寫下了最後一行商業代碼。後來在新浪做的完全是管理工作。
這個轉變過程一開始我是抵觸的。我不願放棄這個手藝-比如你是一個舞劍的高手,結果要你把劍掛起來去做別的事。轉到另外的領域,萬一不能成,再回來,也是很冒險的。後來我就採取所謂的甜檸檬心理-不得不吃的時候,檸檬也是甜的。當我不得不接受管理職責的時候,我就只好樂意接受並品味其中的快樂。一品味發現其實也不錯。就和你第一次喝咖啡,咖啡是苦的、第一次喝啤酒,也是苦的一樣。其實你喝多了,就會品味到其中的香醇。
首先,我覺得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就是拜師。所謂拜師指的是一字之師
,就是要廣泛地拜師。比如在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你可以請他吃飯,然後趁機把使你最難受的一些東西講出來,向他咨詢>咨詢
。甚至有時候就可以找本公司的員工:
關鍵是你得放下架子。
這樣要比我自己翻書效率高很多。
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這種方法的有效,比如一次我在和人民大學的一位管理專家吃飯時,他提到了敏捷組織這個概念,這使我腦子一亮。回來以後我一查,發現這個概念正好和我們的產品很切合。我很喜歡參加一些企業家的聚會活動,在這些場合,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開闊思維。
第二,
就是要不斷地體會和總結。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邊干邊學。
比如風險投資
,當時我在四通利方時拜師都沒法拜,國內沒有懂這個的人。但我當時隱隱約約知道一些概念,我就自己創造機會,用了兩年多時間終於成功融資
。當時我也找了很多專家,但是最大的困難就是這些專家懂國外的不懂國內,懂國內的不懂國外。還有的懂產業不懂資本
,懂資本又不懂產業。我要把他們所有的信息都匯總過來,再加上自己的經驗一起做判斷。
第三,我覺得很重要的,也值得向那些准備向管理轉型的技術人員推薦的是讀一些哲學書。我現在越來越感覺自己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自己看過一些哲學書,進行過一些哲學思考有關。有一個觀點對我影響非常大,就是同構理論。同構理論認為任何體系都存在一種對應關系。你可以用做電路的腦袋去做軟體,也可以用做軟體的腦袋做管理。
Ⅸ 如何從工程師走向管理者
無論從哪方面講,從個人貢獻者向管理者的轉變,都是一個艱難的的過程。然而,我以前就說過,工程師們盡管平時沉默寡言,但比起公司的其他人,這個群體實際上更適合做管理工作。
管理者和開發人員最大搜慶的區別就在於衡量成功的標准不同。
具體來說:
(一) 你的成功會更瑣碎
當我還是一個程序員的時候,每天來上班腦子里都會有一個工作計劃,通常這天結束時,我都能完成好這個計劃。這種感覺就像是每一天我都在進步。
而作為一個經理,常常在回家的時候,都不知道我那天到底幹了啥。並不是我什麼事都沒做,只是實在沒有可供衡量的結果。
身為管理者,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工程師去做改變,但世孝握改變不會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時間和關注。
你努力去實現的變化,可能模稜兩可並且很難有清晰的定義。
要認識到需要改變,這件事本身也可能很難。
工程師們很難拋棄舊的習慣,需要不斷的提醒他們。要改變他們的思維定勢,是一件有挑戰性的而且不輕松的事。
在 New Relic,我們每季度都會舉辦一個定期檢慎清查,用於提供一個反饋的渠道,讓工作的重點放在長期的目標上。有些季度的發展可能突飛猛進,但大多數時候,會有的只是還叫不錯的進步。
當團隊人員真正出現大的變化時,就需要管理者不斷的引導。我們經常使用的工具叫做「regular info-bits(定期的信息交流)」。具體做法是,工程師把他們工作上的進展用簡短的 email 發給管理者。Email 的主題通常與專業發展,團隊合作,項目更新,溝通交流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關。這個過程有助於他們更加系統的去思考問題,你也可以通過這些信息,獲悉他們的成長。
這種做法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結果,但是最終可以看到你團隊的成員們建立了自信並且成長良好,你會覺得一切辛苦沒有白費。
(二)你的成功有戰略上的影響
好的開發者可以對企業造成巨大的長期的影響,好的經理會引導整個團隊的成功。
工程上的問題常常不是黑就是白。但是人的問題,幾乎總是模稜兩可的。即使你知道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解決的方法卻並不是總是那麼清楚。過去你用這個方法解決了這個人的問題,不代表你就可以用它解決現在的問題。人類行為這個東西實在是有太多的變數了。
要建立一個合作無間的團隊,就有一系列的挑戰:
團隊的建設並不是把一個個明星成員拼湊起來這么簡單。
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需要充分理解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
團隊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每當有人加入或者離開,都需要重新磨合。
作為經理,你的工作是確保你的團隊盡可能的高效的運行。但你不能指望稍有變動,就來一次大刀闊斧的革新,不能指望流程上動輒就做徹底的改變。有效的管理者需要:
不斷的評估你的團隊需要什麼幫助。
注意,這個需求對於不同的工作和不同的團隊可能是不一樣的。
使用和發明正確的工具來支持你的團隊。
這個關鍵是逐漸的變化,不斷的觀測,而後不斷的做出改進。例如,如果你發現你的團隊沒能得到足夠力度的支持,首先找到辦法使局面不要那麼混亂,而後再尋求工具來優化你的團隊。和你的小夥伴們一起努力克服困難,先選擇重要的問題來處理,然後回頭檢查這個變動是否得當。
(三)你的成功往往就是幫助別人獲得成功
在 New Relic,我們相信 Invisible Manager(隱形的經理)這個理念。這意味著我們在幕後工作,讓工程師站在聚光燈下,突出他們的成功。我們確信工程師應該獲得榮譽,這是他們應得的。所以 New Relic 的新功能推介會,我們鼓勵讓團隊成員站在公眾面前去介紹產品,而不是產品經理或工程經理。
大多數人管理者之前都是成功的工程師。而作為一個經理,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不僅在生意上,也在員工的生活里。許多管理者會發現,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成長。
先管理好你自己
對於有工程背景的我來說,專注於手頭上的問題比什麼都重要。在我心裡總是有一個完整的計劃,涵蓋了團隊所需要的一切:成長,動態,質量,支持,產品交付,會議,博客發表等等。我會有一個清晰的願景:我的團隊在未來一年裡要成為什麼樣子。這有助於我做出日常的每一個決定,而最終走向我們長期的目標。
要管理好一個團隊需要大量的工作。但它也帶來了大量的喜悅和自豪。作為經理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思考。一個月一次,找一個安靜的空間,去想想你團隊里的每個人,去看看舊的郵件和項目報告。你會發現你的影響力,不僅加諸於你的產品,還影響了你團隊里的人。這就是成功的真正標准。
Ⅹ 寫給程序員:身為管理者,您會帶新人嗎
教學相長:互相學習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教學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IT的世界是在飛速的發展,在你帶新人的時候肯定會有自己的收獲,這種收獲包括管理上的經驗,技術的提升。有的時候,一個問題自己做的很清楚了,等到了讓自己講的時候才明白自己還有疑惑的地方。這就是教學相長,在提高別人的同時也在提高自己。給別人講課鍛煉的不是聽課的人,對於他們,最多是收獲了知識,而對於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
當然新人也不是那麼好帶的,新人技術不完善,很多程序員娶不到媳婦兒賴媒婆,寫了代碼調試不出來,不是說調用介面有問題,要不就是開發環境有問題。總是能找到一些理由。而不是從自身找原因,在帶他們的過程中也需要耐心。
自己總結了一些帶人需要注意的事項,僅供參考!
1.不要希望學的太快,迅速見效,學習是一個過程。
2.盡量用實例來驅動,動嘴巴講沒效果。
3.要督促,讓他們每天匯報工作情況。
5.要有文檔,計劃,時間管理等概念。
身為一個管理者,面對帶新人這件事情,只能說要有責任心,這是一個責任心問題,也是一個做人問題。做事的結果都會隨風而散,做人的收獲才能歷久彌新。做事有兩種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關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於是做事時必定會充滿焦慮和算計。另一是道德的境界,無論做什麼事,都把做人上的收獲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靈魂修煉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待自己帶的新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所浪費的不是你的時間,而你收獲的是你的人生。
說到這里,大家的工作是很忙,這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願不願意騰出自己的時間去幫助別人,我相信一個道理,投入和產出大部分時間是成正比的。如果肯投入時間,真心,會有回報的。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是一種做事的態度,而非一定要達到的目標,帶新人是走向管理崗位的第一步,始終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要求自己,也許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在悄悄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