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繼續走技術路線 很多程序員因為性格選擇了IT行業,自然也會因為性格繼續在IT行業走下去。在有了幾年的開發經驗之後,選擇繼續深造,由開發工程師到構架師,由編程技術開始學習大數據、AI等,保持自己對行業技術的敏感性。
走管理路線 管理路線,就是帶項目,相對於奮斗在第一戰線的小夥伴更輕松一些,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開發上,而是放手讓年輕人去鍛煉,開始學習管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走創業路線 打工真的是毫無出頭之日的,很多大佬都會選擇自己出去創業,但這個需要資金和技術的雙重壓力,抗過了就是老闆,失敗了就重新回到原點。
轉行 這條路,很少人會走,因為不想放棄自己多年的技術,會覺得和可惜。
再說說程序員有那些出路或者賺錢的路子吧
寫博客或者運維自己的公眾號果文筆好的話,也喜歡分享的話,可以自己運維一個技術公眾號,者博客,不見網上很多技術大拿都在寫博客,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實習,去寫作,去輸出,去運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的過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做一些分享,承接一些廣告,培訓,也就距離錢不遠了。這可以促使自己對所用技術的去思考,同時也能讓很多的技術小白或者行業人士關注你,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或者讓更多人認識你,知道你,你才有更多的機會。
承接一些項目(也就是接私活)
當然這要花費你很大一部分時間,承接時你要考慮時間成本,至少這些時間要和你的工資相當。個人不怎麼推薦這種方法,有時候周期會很長,很容易喪失積極性,不過也算是一種方法。
參加一些開發者大賽或者一些技術活
這是一種方法最實在,拿獎金,只賺不賠,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實力,有時一些比賽盡管不是很多,但從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或者某些證書對你可能有用
技術活動包含的范疇很廣,包括做技術講師,分享技術知識。這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影響力,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門能力,但是同樣需要的門檻很高。
接一些廣告或者在自己開發的app或者利用網上的小項目博客
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廣告或者打賞讓喜歡你的朋友支持你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B. 諸位大俠,現在36歲,轉行程序員,還來得及嗎
這個嗎,就要看你的自身條件啦,但是只要你想學習且認真學習的話,其實還是來得及的。
推薦先去各大培訓機構咨詢一下,然後再上門實地考察,做做測試,試聽一下課程,方便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更好的掌握。
C. 世界上第一個程序員是誰
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也是第一個女程序員,她在計算機還沒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程序的設計 。
19世紀詩人拜倫的女兒,數學家。穿孔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為計算程序擬定「演算法」,寫作的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被珍視為「第一件計算機程序。
Ada Byron Lovelace
The First Computer Programmer
1815 - 1852
阿達·奧古斯塔,1815年生於倫敦,她是英國著名詩人拜倫(L.Byron)的女兒。因父母婚姻破裂,出生5星期後就一直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安娜·密爾班克(A.Millbanke)是位業余數學愛好者,阿達沒有繼承父親詩一般的浪漫熱情,卻繼承了母親的數學才能。
阿達19歲嫁給了威廉·洛甫雷斯伯爵,因此,史書也稱她為洛甫雷斯伯爵夫人(Lady Lovelace)。由於巴貝奇晚年因喉疾幾乎不能說話,介紹分析機的文字主要由阿達替他完成。阿達的生命是短暫的,她對計算機的預見超前了整整一個世紀。阿達早逝,年僅36歲,與她父親拜倫相似。根據她的遺願,她被葬於諾丁漢郡其父親身邊。
阿達設計了巴貝奇分析機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個程序,並證明當時的19世紀計算機狂人巴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於許多問題的求解。她甚至還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的概念。由於她在程序設計上的開創性工作,Ada Lovelace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當時的阿達甚至不顧自己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堅定地投身於分析機研究,成為巴貝奇的合作夥伴。在184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里,阿達認為機器今後有可能被用來創作復雜的音樂、制圖和在科學研究中運用,這在當時確是十分大膽的預見。以現在的觀點看,阿達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寫作了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這份珍貴的規劃,被人們視為「第一件計算機程序」。
美國國防部據說花了10年的時間,把所需軟體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種計算機語言中,希望它能成為軍方數千種電腦的標准。1981年,這種語言被正式命名為ADA(阿達)語言,以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位軟體工程師」。
D. 長期做程序員會產生哪些職業病
E. 快40歲的程序員了,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只有國內程序員才要趁年輕,年紀大了受歧視,國外程序員想干多老就多老。近期有一個統計:2000年的時候,大公司程序員的平均年齡大概是在36歲,而2018年這個數字下降到29歲,Facebook的員工平均年齡更是低於29歲。這說明從統計數字看,國外程序員的平均年紀也是在下降的。
普遍來講,所有程序員面對的中年危機是一樣的。這不,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國外程序員在Hacker News上發了一則帖子,咨詢一些關於人生職場的建議。
很多程序員紛紛建言獻策,討論非常激烈。雖說每個人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但仍有一些基本經驗,對程序員群體有通用性的借鑒意義。
重視身心健康,這是第一位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你病了或離開了,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巨大的打擊。
人到中年,身體會出現肩頸疼痛、高血壓、脫發等不少毛病,同齡人中甚至有患有嚴重疾病的朋友。這一階段的程序員,兼顧著家庭事業的重擔,抑鬱和焦慮情緒還會不時出現。為了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建議大家糾正生活和工作中的壞習慣,養成長期跑步、游泳等運動習慣,學會自我疏解,保持開闊的心境。
多花時間陪伴家人、看看父母。而立之年,剩餘時間變得有限,注意時間都花在哪裡了、花在誰身上了,不要在瑣碎事情上浪費時間,嘗試享受生活里的點滴,盡可能多得給家人和孩子提供支持。
對於志同道合的朋友維系友誼,往往關鍵時刻你們可以為彼此提供幫助。
工作方面,建議每年都要進行職業規劃。無論是晉升管理層,還是成為特殊領域的專家,這能讓你集中精力控制自己的工作生活:目標、責任、要求、差距、成長方案,以更少的時間發現機遇。
時刻提醒自己走出舒適區,保證自己掌握的技能組合與時俱進,符合市場需求。到了40歲,你必須具有一定高度的技術視野和業務洞察力,這樣才能持續擁有競爭力和影響力。技術視野和業務洞察力不僅需要大型項目經驗的積累,還要緊跟一線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
當然,程序員的40歲不只有焦慮和危機,也有不少好處。你已經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對生活能更好的掌控;如果你正在考慮做些大事的話,那麼40歲剛出頭是打破常規的最佳年齡。人生如戲,到頭來總要落幕,每個技術人會圍繞自己創造一個小世界。
總之,對技術保持靈敏的嗅覺、好奇心、學習力,Keep going。
F. 華為程序員,985本科,36歲,昨天公司通知不再續約你咋看
都說35歲是職場的一個轉折點,要是在這個歲數還想在一線當程序員還真有點困難,而剩下的選擇要麼就是轉管理崗,要麼就可能會被辭退。
原因自然不復雜,35歲的程序員,相信大多數都已經成家了吧?
有了家庭,而且歲數也接近中年了,自然不可能像小年輕一樣可以那麼拼的加班熬夜,而且三十多歲的工資價格再咋樣也得比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年輕多個幾倍吧?
雖說是老生常談了,但就像上面那位一樣,在沒有保持知識輸入,遲早會跟不上時代的。
更不提程序員這個技能更新飛快的職業,每年都可能會有新的代碼知識要學習。
不管這是不是雞湯,筆者誠信建議不要放棄知識輸入才是!
G. 華為工程師猝死,36歲,22月無休,又一程序員猝死
【多維計劃 1月7號快報】 這兩天看到一個帖子,挺難受的。 36歲的 華為 工程師,在 肯亞 過勞死 。
事發時,他在開車,突然覺得 頭痛 想要休息,把車停下來後,整個人就失去了意識,然後開始嘔吐。
送到最近的醫院,拚命搶救仍於事無補。
優秀的工程師撒手人寰,留下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的妻子。
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22個月都沒有休假回家。
即便是節假日,也要為了保障業務全天留在客戶處值守。
直到離世,還剩餘33天的年假,但他再也沒有機會用了。
出事前10天,他領到了海外十年獎牌。
出事前一周,曾發微信給妻子說,可能挺不了了。
出事前2天,仍在在通宵工作。
妻子的文字如泣如訴,看著這些無比揪心:
華為永遠不缺少這樣的熱血男兒,舍小家為大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今在非洲的各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家喻戶曉,是 中國製造 的驕傲與自豪。
可是,我的小家,從此破碎了。
八歲和三歲半的孩子,永遠地失去了保護他們的爸爸。
我再也等不到那個和我白頭偕老的愛人,年邁的婆婆白發人送黑發人。
人生至痛,情何以堪?
華為 的Slogan里寫:
偉大背後,皆是苦難。
這苦難里,有民族的苦難,也有集體的苦難。
可個人的苦難,又有誰能來為其買單?
這些年,我們好像經常看到類似的新聞。
大疆 無人機 25歲程序員, 哈工大 剛剛畢業的碩士,同學眼裡的精英, 猝死 家中。
26歲的醫生加班猝死,他的朋友圈裡寫著:黑+白+黑,下班啦,活著真好。
無比心酸,無比諷刺。
44歲春雨醫生 創始人 兼CEO,因突發心肌梗塞離世。
36歲御泥坊原董事長 吳立君 ,因長期辛勞,突發腦部靜脈 血栓 去世。
猝死,早就不是小概率事件。
甚至成了很多高薪白領的標配,成了無數年輕人心頭的刺。
網上有個段子說,那些比你優秀還比你拚命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有人答:比我先死了。
聽起來好笑,細想扎心。
大公司,高薪職員,企業高管,通常名校畢業,年薪十萬百萬甚至千萬,可是然後呢?
沒有倒下之前,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會是那個倒霉的人,忍忍就過去了。
沒有倒下之前,每個人都覺得還能堅持就堅持一下,一想到賬戶里的存款,就又多熬了幾個大夜。
可是倒下以後,一切將毫無意義。
我一個學通信的同學,TOP5高材生,TOP3碩士,最後卻留在老家,拿著幾千塊的工資。
很多人說,你這也太大材小用了!
去深圳發展,年薪百萬不成問題,幹嘛非要留在小城市。
他說,因為我想多活幾年。
有人覺得他沒出息,我卻覺得他夠真實。
何止通信行業?
搞設計的,搞 營銷 的,做銷售的,做 新媒體 ,搞咨詢的,做審計的,醫護人員,還有創業的小老闆等等等。
熬夜通宵,哪個不是家常便飯?
哪個不是壓力大到,早早上床依然睡不著?
哪個不是一邊拿著保溫杯,一邊對著電腦?
多少公司,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多少人有苦難言,即便累到禿頂,還是要保住飯碗,繼續拼。
領導說,沒人逼你啊,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想干!
這是真話。
這個世界永遠不缺那些,想要掙錢,想要拼事業,寧願透支 健康 也要擠破頭,進大公司拚命的人。
這個世界也從來不缺那些,內心充滿激情與熱血,在理想與榮耀面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但對於我們這些絕大多數的平凡人來說,拿命換錢,實在不值得。
公司是一個龐大的機器,越是大公司好公司,越是如此。
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顆螺絲。生銹了,重新打磨潤滑,再被擰上去,接著用。
壞了,就被拆掉,立刻被替換上新的,但機器的運轉絕不會停。
沒有任何一個工作,是缺了你不行的。
今天你猝死了,你離職了,你甩手不幹了,公司一切還會照常繼續。
對於公司來說,你隨時可以拋棄,但對於家庭來說,你卻是無可代替。
去年有一個刷屏視頻叫:你知道中國人有多拼嗎?
程序員凌晨四點關燈,早餐店凌晨四點開燈。
白領24小時開機,
醫生根本無暇看 手機 。
辛苦時你喜歡說沒事兒,面對家人又因為工作必須說「有事兒先掛了」。
有人因為太忙滴水不沾,有人因為客戶必須一飲而盡。
有人無法安睡,因為要讓別人酣睡。
習慣了在工作的地方生活,也習慣了在生活的地方工作。
你總說忙完就去 旅行 ,卻把電腦塞進了行李。
這是一個獎勵拼搏的時代,我們不舍晝夜不辭辛苦。
我們用40年,走完了別人幾百年走完的路。
他們說,庸碌沒有未來,拼搏就不白費。致敬每一個你,成就奮斗的自己和奮斗的中國!
感人嗎?感人。
雞血嗎?雞血。
但講真,仔細品品,卻感到心理不適。
我們這個時代,精英累到猝死,藍領累到猝死,普通人依然累到猝死。
與其贊揚中國人到底有多拼,不如問問中國人為什麼活得這么不要命。
我們高喊,中國人好棒好牛好優秀,就好像中國人根本不需要睡覺,中國人根本沒有一家老小。
拼搏與奮斗是偉大的精神,但用透支身體去拼搏,倡導那些用命換錢的故事,是否有些畸形?
最近我發現,越來越多人開始默認,加班是最正常的事。
不加班的人,反而顯得不正常,甚至有人背後嘲笑你,是不是太懶太不努力了。
紀錄片 《過勞死—你不知道的日本社會的另一面》中說:
在日本,社會的普遍價值觀認為,加班是有能力的表現。
如果一家的丈夫每天早早的就回了家,會被周圍人所詬病,被認為是沒能力,不受公司的重用。
但在公司呢?
你沒日沒夜加班,也許只會換來領導的一句:怎麼這么沒效率!這么不會安排時間呢!
你說氣不氣!
過勞死這個詞,最早源於日本。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極度繁榮,卻有無數青壯年,因為長時間加班,過度 疲勞 導致死亡。
而現在,據2016年 央視 報道顯示,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
成功超越了日本,成為 過勞死 第一大國!
整體的成就萬眾矚目,個體的犧牲於事無補。
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似乎人人如此。
惜命又焦慮,生活往往身不由己。
道理都懂,但實際行動卻矛盾重重。
前一陣子寫稿子,手頭特別多活,都是又難又急的那種。
經常是早上醒來看手機,一堆留言,上午給選題下午初稿,晚上給選題半夜發表的那種。
還經常是盤點總結類的大稿子,搜集資料就得幾小時。
礙於面子,還是接了下來。
電腦前奮筆疾書一天,腦子不停轉,交稿關機,想好好歇一下,發現呼吸困難。
心臟 突突,頭也迷糊,明顯勞心用腦過度,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一刻我想,說啥也不能這么寫了,誰都想掙錢,但身體不允許,實在拼不起。
新年放假三天,各種 新媒體 群里的人都沒休息。
一個個都在加班熬夜,趕稿子追熱點,一邊自嘲一邊苦熬,彷彿節假日從來不存在。
像我這種靈活自主的工作,連軸轉兩天就感覺累的快要 猝死 。
更別提那些,在崗位上頂著領導的壓力,憋氣委屈,還得沒日沒夜幹活的人。
可是,生活不該本末倒置。
我統計了一下,2018我掙的錢主要用來幹嘛,結果觸目驚心。
月薪過萬有什麼用?去趟醫院就沒了。
捨不得買新衣服新 手機 ,捨不得奢侈,卻在買保養品上無比大方。
各種 保健按摩 ,幾千幾千的花都不心疼。
放棄健康掙到的錢,最後為了 健康 都花沒了。
試問自己,錢掙得不少,幸福感卻很少,折騰一遭,到底是圖啥呢?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輛奔跑在時代高速上的列車。
超載負荷,全員加速。
然而也許今天你還能在高速上飛馳,明天自檢依然能通過,沒有人質疑你的運行能力和加速度。
只有在突然報廢的那一刻,我們才會明白自己已經頂著危險,行走了多久。
人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為了家人為了自己,不斷打拚,這是美好又 正能量 的事兒。
但凡事最忌過猶不及,活著是對得起世界,更要對得起自己。
如果有機會,去問問那些百歲老人,去問問那些 癌症 病人,你會明白到底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總是喊著,不敢倒下,因為身後空無一人。
卻沒有想過,若有天真的倒下,你的愛人,孩子,父母要如何面對失去。
新的一年,希望你拼一點,也希望你淡然一點。
希望你多掙一點,但更希望你多愛自己一點。
2019,其實沒有什麼宏圖大願。
因為始終明白,這世界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