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鄒欣

程序員鄒欣

發布時間:2022-02-25 20:39:08

⑴ 國內有哪些不錯的 IT 書籍作者

走出軟體作坊 (作者阿朱,如今是京東技術學院負責人)
冒號課堂 (作者鄭暉,貌似在做ios獨立開發)
程序員的自我修養 (第一作者俞甲子,創辦了兩個游戲公司,第一個已經成功賣掉。第三作者潘愛民,目前是阿里雲首席架構師)
軟體調試 (作者張銀奎)
Windows內核原理與實現 (作者潘愛民)
Python源碼剖析 (作者陳儒)

還有不少好作者,就不一一列舉了。推薦我近年來合作出版的好書的作者:
@吳軍 (見:吳軍博士是一個怎樣的人?)
@鄒欣 (見:鄒欣老師怎樣給學生上課和如何成為一名踏實靠譜、勤奮刻苦、高瞻遠矚、能言善辯又脾氣棒棒的程序員? )
@劉未鵬 (見:劉未鵬是誰? )

⑵ 我們需要專職的 QA 嗎

有不同的觀點,有爭論總是一件好事,這樣可以引發大家的思考。所以,對於我的這篇博文,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我會感到高興,如果你會去認真地深入思考,我也會高興,如果你反對,沒關系,可以討論。在此之前,我想說明一下我觀點里的這個「專職QA」是怎麼定義的。其是很多公司成立的專門做測試的技術人員,僅測試不開發。這些QA對於軟體開發技術並不熟悉,甚至不懂。我經歷過一些公司都有專職的QA團隊(專職的測試人員),自從上個公司我的開發團隊在一個項目上被QA部門搞得一團糟,我越來越懷疑專職QA存在在意義。我的觀點不一定對,但請讓我鮮明地表達一下——我覺得是不需要全職的QA的,甚至不需要QA這一專職角色或部門,因為,不懂開發的人必然做不好測試。就像不懂開發的研發經理必然管不好研發團隊一樣。我越來越覺得Dev應該應該是做測試最合適的人選,這必然是未來的趨勢 (因為我已經看到了中國程序員的進步,相比起10年前,今天的程序員已經是非常全面了,再來十年,必然證明我的觀點是對的)。在我正在展開說明之前,我想引用兩篇文章:兩篇文章一篇是 「On testers and testing」(中文翻譯),本文的作者Sriram Krishnan是一名程序員,曾在Yahoo和微軟工作過,開發過很多軟體,曾被紐約時報報道,寫過一本書,本文是他的一篇博客。他在文章中表達了這幾個觀點——大多數的開發團隊並不需要一個獨立的測試角色。即使要有,那麼所有的開發時間比上所有的測試時間應該 >20:1的。。證據嗎?光看看一些從古至今最成功的軟體開發團隊就知道了。不論是當今的Facebook,還是30年前最初的NT團隊,很多偉大 的產品都是出自沒有或很少測試人員的團隊。開發人員應該測試自己的代碼。沒什麼可說的。背後的道理並不重要。這包括單元測試,全覆蓋的自動化測試或手工測試或組合測試。如果你的開發人員不能/不願意或認為這「不歸我管」,那你需要更好的程序員。另一篇文章是鄒欣的「現代軟體工程講義 9 測試 QA 的角色和分工」,這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他在文章里提到了分工的必要性,比如第三方的鑒定機構,並且也指出了分工的一些問題,比如,畫地為牢的分工,無明確責任的分工,等,這些問題直接命中了分工的要害。我隱約覺得,我和鄒欣的很多觀點是相同的,我們內容上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還有分歧。另外,我的觀點太鮮明了,從而容易導向極端的理解。你看,我們都同意,Dev要懂測試,QA要懂開發,只不過分工不同,既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就不要分彼此了,一起攜手開發測試吧。(另外,我個人覺得不懂開發的測試人員不可能測試得好) 我的故事我再說說我最糟糕的QA經歷吧,這個公司的QA部門只做測試,他們的leader覺得所有的test design和test 的過程都不需要Dev參與,他們是獨立於Dev之外的部門,他們幾乎不關心Dev的設計和實現,他們只關心能跑通他們自己設計的test case。但是去執行Test Case的時候,又需要Dev的支持,尤其在環境設置,測試工具使用,確認是否是bug方面,全都在消耗著Dev的資源,最扯的是,他們對任何線上的問題 不負責,反正出了問題由Dev加班搞定。我有一次私自review他們的test case的時候,發現很多的test case這樣寫到 –「Expected Result:Make sure every thing is fine」 ,WTF,什麼叫「Every thing is fine」?!而在test case design的時候,沒有說明test environment/configuration 是什麼?沒有說明test data在哪裡?Test Case、Test Data、Test Configuration都沒有版本控制,還有很多Test Case設計得非常冗餘(多個Test Case只測試了一個功能),不懂得分析Function Point就做Test Design。另外,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設計一堆各式各樣的Negative Test Case,而有很多Positive的Test Case沒有覆蓋到。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知道開發和設計的細節,所以沒有辦法設計出Effective的Test Case,只能從需求和表面上做黑盒。在做性能測試的時候,需要Dev手把手的教怎麼做性能測試,如何找到系統性能極限,如何測試系統的latency,如何觀察系統的負載(CPU,內存,網路帶寬,磁碟和網卡I/O,內存換頁……)如何做Soak Test,如何觀察各個線程的資源使用情況,如何通過配置網路交換機來模擬各種網路錯誤,等等,等等。測試做得也不認真,大量的False Alarm,都是環境問題,比如:安裝新版本後沒有重啟服務,沒有使用新的配置文件,網路配置,等等,等等。在項目快要上線前的一周,我又私自查看了一下他們的Test Result,我看到5天的Soak Test 的內存使用一直往上漲,很明顯的內存泄露,這個情況發生在2個月前,但是一直都沒有報告,我只好和我的程序員每天都加班到凌晨,趕在上線前解決了這個問 題。但是,QA部門的同學們就像沒發生什麼事似的,依然正常上下班。哎……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有這么幾點原因(和鄒欣的觀點一樣)給了QA全部測試的權力,但是沒有給相應的責任,QA沒有體會過軟體質量出問題後的痛苦(解決線上問題的壓力),導致QA不會主動思考和改進。QA對Dev的開發過程和技術完全不了解,增加了很多QA和Dev的溝通。QA對軟體項目的設計和實現要點不了解,導致了很多不有效的測試。註:我無意在這里貶低QA的能力工作。只是我看到了QA因為沒有參與開發的一些現實問題。我的觀點鄒欣對於分工出現的問題給出了兩點解決方法:充分授權和信任(Empower team members)各司其職,對項目共同負責(Establish clear accountability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我的觀點是, 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太虛了。這就像我們國家喊的「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一樣,沒有具體的方法,根本無法落實。我無意在這里貶低QA的工作,我也無意因為這個事走向另一個極端。但是,我在現在公司的經歷,還有很多新興公司的做法,我越來越覺得軟體開發,真的不需要專職的QA,更不需要只寫代碼不懂做測試的專職的Dev。觀點如下:1) 開發人員做測試更有效開發人員本來就要測試自己寫的軟體,如果開發人員不懂測試,或是對測試不專業,那麼這就不是一個專業的開發人員。開發人員了解整個軟體的設計和開發過程,開發人員是最清楚應該怎麼測試的,這包括單元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回歸測試,以及Soak Test 等。開發人員知道怎麼測試是最有效的。開發人員知道所有的function point,知道fix一個bug後,哪些測試要做回歸和驗證,哪些不需要。開發人員的技術能力知道怎麼才能更好的做測試。很多開發人員只喜歡寫代碼,不喜歡做測試,或是他們說,開發人員應該關注於開發,而不是測試。這個思路相當的錯誤。開發人員最應該關注的是軟體質量,需要證明自己的開發成果的質量。開發人員如果都不知道怎麼做測試,這個開發人員就是一個不合格的開發人員。另外,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不做開發的QA會比Dev在測試上更專業? 這一點都說不通啊。2)減少溝通,扯皮,和推諉想想下面的這些情況你是否似曾相識?QA 做的測試計劃,測試案例設計,測試結果,總是需要Dev來評審和檢查。QA在做測試的過程中,總是需要Dev對其測試的環境,配置,過程做指導。QA總是會和Dev爭吵某個問題是不是BUG,爭吵要不要解決。無論發現什麼樣的問題,總是Dev去解決,QA從不fix問題。我們總是能聽到,線上發生問題的時候,Dev的抱怨QA這樣的問題居然沒測出來,QA也總會抱怨Dev代碼太差,一點也不懂測試,沒怎麼測就給hand over 給QA了。QA總是會push Dev,這個bug再不fix,你就影響我的進度了。等等,等等。如果沒有QA,那麼就沒有這么多事了,DEV自己的干出來的問題,自己處理,沒什麼好扯皮的。而一方面,QA說Dev不懂測試,另一方面Dev說QA不懂技術,而我們還要讓他們隔離開來,各干各的,這一點都不利於把Dev和QA的代溝給填平了。要讓Dev理解QA,讓QA理解Dev,減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只站在自己立場上的溝通,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讓Dev來做測試,讓QA來做開發。這樣一樣,大家都是程序員了。3)吃自己的狗食真的優秀的開發團隊都是要吃自己狗食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切身體會到自己乾的爛事,自己的痛苦,你就不會有想要去改進的動機。沒有痛苦,就不會真正地去思考,沒有真正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進步。在我現在的公司,程序員要干幾乎有的事,從需求分析,設計,編碼,集成,測試,部署,運維,OnCall,從頭到尾,因為:只有了解了測試的難度,你才明白怎麼寫出可測試的軟體,怎麼去做測試的自動化和測試系統。只有自己真正去運維自己的系統,你才知道怎麼在程序里寫日誌,做監控,做統計……只有自己去使用自己的系統,你才明白用戶的反饋,用戶的想法,和用戶的需求。所以,真正的工程師是能真正明白軟體開發不單單只是coding,還更要明白整個軟體工程。只明白或是只喜歡coding的,那隻是碼農,不能稱之為工程師。4)其它問題關於SDET。全稱是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on Test。像微軟,Google, Amazon都有這樣的職位。但我不知道這樣的職位在微軟和Google的比例是多少,在Amazon是非常少的。那麼像這樣的懂開發的專職測試可以有 嗎?我的答案是可以有!但是,我在想,如果一個人懂開發,為什麼只讓其專職做測試呢?這樣的程序員分工合理嗎?把程序分成兩等公民有意義嗎?試問有多少懂開發的程序員願意只做測試開發呢?所以,SDET在實際的操作中,更多的還是對開發不熟的測試人員。還是哪句話,不懂開發的人是做不好測試的。如果你說Dev對測試不專業,不細心,不認真,那麼我們同樣也無法保證QA的專業,細心和認真。在Dev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在QA也也會一樣出現。而出了問題QA不會來加班解決,還是開發人員自己解決。所以,如果QA不用來解決問題,那麼,QA怎麼可能真正的細心和認真呢?如果你說不要QA的話,Dev人手會不夠。你這樣想一下,如果把你團隊中現有的QA全部變成Dev,然後,大家一起開發,一起測試,親密無間,溝通方便,你會不會覺得這樣會更有效?你有沒有發現,在重大問題上,Dev可以幫上QA的忙,但是QA幫不上Dev的忙。第三方中立,你會說人總是測不好自己寫的東西,因為有思維定式。沒錯,我同意。但是如果是Dev交叉測試呢?你可能會說開發人員會有開發人員的思維定式。那這只能說明開發人員還不成熟,他們還不合格。沒關系,只要吃自己的狗食,痛苦了,就會負責的。磨刀不誤砍柴功。如果你開發的東西自己在用,那麼自己就是自己天然的QA,如果有別的團隊也在用你開發的模塊,那麼,別的團隊也就很自然地在幫你做測試了,而且是最真實的測試。你可能會說吃狗食就是個笑話,因為如果是我,我把干爛的事,就離職走人了,讓別人去吃我的狗食。這個在現實中 的確會發生,也是很現實的。但是想一想,你為什麼在一開始讓他把事干爛了?另外,如果你的團隊在設計評審和代碼評審里沒有把好關,讓某人把事給干爛了,那 么這個人的離職帶來的問題還是這個團隊來扛,於是整個團隊都在吃自己的狗食,挺公平的。痛苦過一次,你的團隊下次怎麼幹了,就不敢亂招人了,就不敢隨意評 審代碼了,就不敢讓人只做一塊東西了。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吃狗食的范疇。關於系統集成測試。所謂集成測試,就是把多個開發團隊開發的模塊集中起來測試。因為開發人員可以無法看到全 局,不了解別個團隊的系統,所以需要有統管全局的專職的QA進行測試。對這個方面,我並不反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好像的確用專職的做集成測試的QA更有 效一些。不過,這還是不能讓我停止去思考兩個問題,1) 如果開發人員看不到全局,他能開發出更好的軟體嗎?2)這個全職的做集成測試的QA難道不能是各個團隊的骨幹Dev來組成嗎?關於自動化測試。所謂自動化的意思是,這是一個機械的重復勞動。我想讓測試人員思考一下,你是否在干這樣的事?如果你正在干這樣的事,那麼,你要思考一下你的價值了。但凡是重復性比較高的機械性的勞動,總有一天都會被機器取代的。關於線上測試。我們都知道,無論自己內測的怎麼樣,到了用戶那邊,總是會有一些測試不到的東西。所以,有些公 司會整出個UAT,用戶驗收測試。做產品的公司會叫Beta測試。無論怎麼樣,你總是要上生產線做真正測試的。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生產線上測試有的在玩 A/B測試,有的玩部分用戶測試,比如,新上線的功能只有10%的用戶可以訪問得到,這樣不會因為出問題讓全部用戶受到影響。做這種測試的人必然是開發人 員。好吧,我暫時寫這么多,我會視大家的討論再補充我的觀點的。—– update —–一些人覺得我是在泄私憤,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這樣誤解,但是沒有關系,很多新東西新觀點總是會被誤解的,我坦然面對。(全文完)

⑶ 違規飲酒對單位和個人的危害

近期,關於酒駕、醉駕的新聞頻頻出現。比如,黑龍江省伊春市森工集團原黨群工作部部長、工會副主席殷廣慧等人酒後駕車,阻礙干預公安機關執法查處,就引發廣泛熱議。

伊春市紀委監委在上月底對涉案人員做出嚴肅處理,殷廣慧及其妻子、女兒、女婿等人受到包括黨內撤職、政務撤職等在內的處分。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黑龍江,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也有黨員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被紀委監委公開通報。他們當中,既包括領導幹部、機關工作人員、農村黨員,也有國有企業員工、公立醫院醫生,處分類型從黨內警告到醉駕嚴重觸犯刑律而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那麼,黨員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除了法律上的制裁,還會受到紀檢監察部門的何種黨紀政務處分?

一人酒駕全家 " 營救 ",多人受嚴處

據公開報道:2019 年 6 月 10 日晚,黑龍江省伊春市森工集團原黨群工作部部長、工會副主席殷廣慧酒後駕車被鐵力市交警發現,其拒不配合執法,拒絕出示證件和接受酒精檢測。

殷廣慧的妻子王君華是鐵力市人大原黨組書記、主任,她隨後給鐵力市公安局原局長張慶忠打電話,托請幫忙處理。女兒殷憲超是鐵力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其女婿鄒欣健是鐵力林業局原紀檢崗位幹部,兩人不久趕到現場阻礙執法。

隨後,張慶忠趕到派出所,下令 " 暫緩處理 ",未對殷廣慧進行酒測,讓其離開派出所。6 月 17 日,鐵力市公安局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殷廣慧行政拘留十日處罰。

6 月 27 日,伊春市紀委監委對涉案人員做出嚴肅處理:殷廣慧受到留黨察看兩年和政務撤職處分;王君華受到撤銷黨內職務和撤職處分;張慶忠受到留黨察看一年和政務撤職處分。鄒欣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並被調離紀檢幹部隊伍。殷憲超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且因涉嫌妨害公務犯罪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多地黨員和公職人員因 " 酒 " 受處分

除了上述性質比較特殊的案例,僅去年一年,黑龍江省就公開通報了至少 13 起黨員公職人員酒駕、醉駕問題被處分案例。

比如,哈爾濱道里區人防辦原主任、黨支部書記夏晶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交警查獲,經鑒定屬於醉酒駕駛。2018 年 1 月 6 日,法院判處夏晶犯危險駕駛罪,拘役三個月,並處罰金 1 萬元。夏晶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另外還有哈爾濱市水政監察局副局長王岩木酒後駕駛,交警部門對其作出罰款 2000 元,暫扣機動車駕駛證 6 個月,駕駛證記 12 分的處罰,紀委對王岩木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等。

在中部城市湖北省十堰市,今年 2 月,紀委監委部門就通報了 5 起黨員幹部相關案例。

十堰市國土資源局經濟開發區分局原局長余海濤醉駕,經檢驗,駕車時其血液內酒精含量為 211mg/100ml,屬於醉酒駕車。最終,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余海濤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並處罰金 5000 元。余海濤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相比醉駕,對於酒駕的處分,則相對較輕。十堰市公安局鄖陽區分局柳陂派出所民警付克龍酒駕,竹溪縣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副隊長夏彥酒駕,竹山縣溢水鎮中心學校教師袁懷群酒駕,除了公安部門給的處罰,紀委監委分別給予他們黨內警告處分。

除了上述幾個城市,瀟湘晨報記者梳理發現,四川、山東、河南、湖南等地均有黨員幹部或者公職人員因酒 " 挨板子 " 的案例。

解讀

黨員幹部酒駕醉駕處理結果為何各不相同

黨員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除了法律上的制裁,為何會受到黨紀政務處分?這些處分的依據又是什麼?

黨章規定,黨員應當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章規定了對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比如 " 黨員依法受到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 ",黨組織可以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黨紀嚴於國法,黨員酒駕觸犯了法律,必然也觸碰了黨紀的紅線。

那麼為什麼對酒駕、醉駕的處分,有的是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等黨紀輕處分,而有的則要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呢?

酒後駕駛機動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關於 " 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其他違法行為,影響黨的形象,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應當視情節輕重給予黨紀處分 " 的規定,酒後駕駛行為與黨員的身份極不相符,影響了黨的形象,應當給予當事人相應的黨紀處分,但不一定開除黨籍。大多數情況下,酒後駕駛行為屬於一般違紀,可以給予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等黨紀輕處分。

醉酒駕駛機動車則構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危險駕駛罪。《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 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 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 應當開除黨籍。《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 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所以,如果達到醉酒駕駛標准,依據上述規定就應當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需要注意的是,對因醉酒駕駛被免予刑事處罰的黨員幹部,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也應給予撤銷黨內職務以上處分。

監察體制改革後,監督范圍擴大到了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根據監察法的規定,監察機關的監督職責就包括對公職人員模範遵守憲法法律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法的公職人員,監察機關應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

⑷ 如何在Word中設置多重懸掛縮進

接觸過原文後的解決方案:

1. 將每段英文冒號和三角標記之間的空格改成Tab,再設置一下懸掛縮進到三角標記的位置(我這里看是 5 字元),可以達到圖一中的效果;

2. 將格式設置為:「段落左對齊製表符-1.5字元-無前導符,懸掛縮進4.59字元,對齊方式左對齊」也可以達到圖一中的樣式。

文本縮進位置就是每一段第二行縮進的距離,對齊位置就是1981開始的位置(項目符號之後文字開始的位置),他們之間的長度差就是1986到三角的尺寸,這個你可以試一下,手動調整一下。

編程之美的作者簡介

《編程之美》由下面幾位作者協同完成,如果把這本書的寫作比作一個軟體項目,它有下面的各個階段,每個階段則有不同的目標和角色。
1. 構想階段:鄒欣。
2. 計劃階段:鄒欣、劉鐵鋒、莫瑜。
3. 實現階段/里程碑(一):上述全部人員,加上李東、張曉、陳遠、高霖(負責封面設計)。
4. 實現階段/里程碑(二):上述全部人員,加上樑舉、胡睿。
5. 穩定階段:上述全部人員,加上博文視點的編輯們。
6. 發布階段:鄒欣、劉鐵鋒和博文視點的編輯們。

⑹ 誰能具體說一下《編程之美》這本書是用哪種語言寫的

中文書 名: 編程之美:微軟技術面試心得 作者:《編程之美》小組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121060748 開本: 16 定價: 40.00 元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編程之美——微軟技術面試心得》收集了約60道演算法和程序設計題目,這些題目大部分在近年的筆試,面試中出現過,或者是被微軟員工熱烈討論過。作者試圖從書中各種有趣的問題出發,引導讀者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尋找更優的解法。 本書的內容分為下面幾個部分: 游戲之樂:從游戲和其他有趣問題出發,化繁為簡,分析總結。 數字之魅:編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和數字及字元打交道的過程。這一部分收集了一些好玩的對數字進行處理的題目。 結構之法:匯集了常見的對字元串、鏈表、隊列,以及樹等進行操作的題目。 數學之趣:列舉了一些不需要寫具體程序的數學問題,鍛煉讀者的抽象思維能力。 書中絕大部分題目都提供了詳細的解說。 每道題目後面還有一至兩道擴展問題,供讀者進一步鑽研。 書中還講述了面試的各種小故事,告訴讀者微軟需要什麼樣的技術人才,重視什麼樣的能力,如何甄別人才。回答讀者關於IT業面試,招聘,職業發展的疑問。這本書的很多題目會出現在IT 行業的各種筆試,面試中。但本書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引導讀者思考,和讀者共享思考之樂,編程之美。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沈向洋作序推薦!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潘愛民傾力推薦! 編輯本段作者團隊介紹 《編程之美》由下面幾位作者協同完成,如果把這本書的寫作比作一個軟體項目,它有下面的各個階段,每個階段則有不同的目標和角色。 1. 構想階段:鄒欣。 2. 計劃階段:鄒欣、劉鐵鋒、莫瑜。 3. 實現階段/里程碑(一):上述全部人員,加上李東、張曉、陳遠、高霖(負責封面設計)。 4. 實現階段/里程碑(二):上述全部人員,加上樑舉、胡睿。 5. 穩定階段:上述全部人員,加上博文視點的編輯們。 6. 發布階段:鄒欣、劉鐵鋒和博文視點的編輯們。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鄒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伺服器心跳地址是什麼 瀏覽:981
編譯原理與區別 瀏覽:976
安利微購app怎麼樣 瀏覽:929
ios程序員適合什麼鍵盤 瀏覽:718
如何把加密pdf轉換成excel 瀏覽:621
文件夾7z如何壓縮成rar 瀏覽:866
android藍牙低功耗 瀏覽:275
如何下載好大夫app 瀏覽:964
linux查看txt 瀏覽:153
linux硬碟格式化命令 瀏覽:520
神舞幻想存檔放哪個文件夾 瀏覽:652
怎樣把pdf轉為圖片 瀏覽:337
51單片機指令jz 瀏覽:93
ug後處理演算法更改 瀏覽:372
河南伺服器負載均衡是什麼 瀏覽:686
docker容器執行命令 瀏覽:152
程序員成本管理思路 瀏覽:171
租界租界pdf 瀏覽:624
ipad上pdf 瀏覽:650
程序員沒錢買房完整版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