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程序員為什麼喜歡用蘋果
因為有一些程序員喜歡蘋果的操作系統,覺得敲代碼很方便。還有一些程序員,並不喜歡用蘋果,只是要開發蘋果系統的程序。
❷ Mac筆記本上面的辦公軟體不是很好用,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Mac呢
有一些人發現了蘋果筆記本上的辦公軟體都不是很好用,但是人就會選擇使用蘋果筆記本。主要是因為蘋果是屬於比較干凈而且審核比較嚴格的生態系統,和windows的電腦系統不一樣。蘋果的軟體審核很嚴格,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垃圾軟體。使用久了之後也能夠習慣,同時自己也可以選擇下載相關更好用的軟體,從而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辦公。所以大多數人為了綜合性的體驗感還是會選擇使用蘋果的Mac 筆記本,而不是windows的筆記本。
可以通過一些商業現象從中發現一些商業規律,這樣的話也能夠為自身的商業發展提供很多的建議也蘋果公司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❸ 在程序員眼中的蘋果mac電腦為啥如此受歡迎
身為程序員,說下答案,在使用了四五年的macbook air 13總結的最喜歡的幾個原因,主要三個原因,1、蘋果系統;2、觸摸板;3、便攜性
作者大概在05年有的第一台電腦,不過是個台式,那時候筆記太貴了,液晶顯示器也貴的離譜,只能買得起台式,那時一直接觸的windows系統,到了最近幾年才接觸的mac電腦和linux,這幾年的接觸中不得不說,這操作系統對編程人員的支持和Linux一樣,相當的棒。尤其是對編程語言ruby語言的支持上。
由於這個開發語言的特殊性,導致windows下的開發異常的麻煩,經常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如果你不想讓你的開發半途而廢,遲早換系統吧,linux和macos會是不二之選。
錢還富裕的話,可以考慮air系統,如果還有充足的話pro也很不錯,如果一般的話,可能考慮性價比高的電腦裝一個linux系統,當然可以嘗試一下裝個虛擬機,裡面再裝個mac系統也很不錯的。
好用的具體系統在哪?
還是挺多的, terminal終端、分屏 ,這應該是程序最喜歡的兩大特色之一,至於界面美觀用起來絲滑流暢那反而並不是程序員更加關心的問題,開發人員這類人群更注重效率,像linux和macos系統集成的軟體包管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比如在安裝像mysql或者git軟體的時候,你不需要像windows那樣,先去搜索引擎下一個,再下一步下一步的安裝,我們只要在terminal打上一串安裝代碼就可以了。
當然非程序員對代碼很陌生,他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效率的工作,對他們來講,windows的操作可能更人性化一些。
這個應該是蘋果除了系統以外最具特色的東西了,滑鼠在蘋果系統中可沒有觸摸板受歡迎,這在學年用windows的用戶看來是不可想像的,畢竟滑鼠太好用了,觸摸板不是太小移不到位,就是不精準,這在蘋果系統下完全不存在,蘋果系統的觸摸板是一個比滑鼠更好用的設備,表示自從買了蘋果mac,一直就沒用過滑鼠,到現在一直沒用。
合上電腦蓋子就走 ,之前一直在非蘋果機上玩,這個操作第一印象就是,再次打開時,電池損耗會增加,系統恢復後會非常慢,這是不可想像的,但蘋果能做到。
長時間不關機 ,話說,現在寫文章這台機器,已經幾個月沒關機了,不用時就是合上蓋子,這在windows下的操作習慣完全不同,別說幾個月不關機,一天不關機,你第二天的電腦就會很卡。想到一個故事,但更多的是一個笑話,一個微軟員工跳槽到蘋果公司,下班時看到他同事合上蓋子就走了,就問了一句:你們怎麼不關電腦,結果得到的是一堆鄙視的目光。
電池很抗用 ,手上這台mac air,在咖啡廳用一天妥妥的,不用帶電源這個累贅。
❹ 為什麼現在很多程序員都喜歡用Mac作為主力開發了
最主要原因是,現在年輕一代,不管有沒有錢但是一定得享受,用Mac主要部分還是裝逼。要說好用windows也很好用,別給我說什麼unix系統,鏈接伺服器方便,終端好用和linux命令一樣、系統不卡這些,這些在window都可以搞定。作為一個用了10年Mac的老程序員總結就是這些。已換windows
一方面是xcode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mac干擾少,windows容易卡,還動不動出彈窗廣告,容易分心。我不用Xcode但是我也用mac,寫c++用的sublime text。
軟體開發,mac是首選,itream ,idea,subline,好用!主要是系統穩定,系統能用到機器報廢,我第一台電腦還在用,11年的mbp13寸!
如果打 游戲 那必須windows
公司配置mac,我感覺是這幾點吧!一,提供公司形象,
二,公司抵稅,
三,算是給研發的福利,說提高效率有點扯蛋[呲牙]!
做app開發的,可以在mac上完成android和ios兩個平台的開發,打包,上架。在win上想要完成ios端只能黑蘋果。現在又有很多app前端混合開發或者搬磚的能同時搞android和ios,用mac省事。專做後端開發呢,win居多
用mac都懶人居多,大多不想折騰環境
因為linux很多底層環境都有了
例如,windows還要裝很多才能搞makefile 指令,例如mingw這種...
跑git也是也是要裝很多,裝錯移除也是一大困難。
不過若非XCode因素,ubuntu才是最適合軟體開發的
因為你不可能把伺服系統架在macos上。。。 OS要錢
寫完還要考慮環境在裝在ubuntu上,簡直傻B。
這是我周遭碼農的心得。
卡不卡,是你電腦買太差, 有錢買mac卻沒錢買同價位的win筆電,這才是病。
分不分心,這是你的問題,說用mac就專心也只是借口而已。
當然這一切要建立在你不會用到Xcode情況。 否則正常碼農首選因該是ubuntu類型。
開源/DIY/又可以伺服器/免費商用
當你用了Mac開發以後,就回不去了。
java程序員開發效率提升30%以上,關鍵還一直用一直爽,不像Windows下開發,一開始偶爾卡一下,後面偶爾不卡一下。
我也是在糾結究竟買Win好還是Mac好。作為開發老兵,用過Win,用過Linux,就是沒長期用過Mac,這終是一塊心病,但是多次看著Mac想入手,一考慮到價格還有點不捨得。一台Win的筆記本,就算比較貴的ThinkPad X1也沒有Mac同等配置的貴,別和我說什麼物有所值,錢才是第一考慮要素,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工作上來說,Win肯定是夠用的,絕對不會出現不能工作的情形,只有別的系統兼容Win的情況,不會有Win去兼容別人的情況。有人說,一個人可不可靠就看他做事穩不穩定,如果和領導或客戶開會,突然有個程序或文檔要打開,這時Mac系統卡殼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印象呢?這個真不好說,但在職場還是保守點好,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但是,技術上的沖動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Mac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有一種精緻的映像在市場中傲立,Win雖然好用,卻沒有這種引領 時尚 的風骨。對技術老鳥來說,什麼技術都應該不算障礙了,把Mac配成和Win一樣方便,甚至更方便也不是難事,唯獨放下心中是不適應,即可。甚至,一種特立獨行般的個性就是品牌所帶來的價值,像耐克,阿迪一樣,穿在身上總覺得更自信一些,用起Mac來是不是敲碼都更快一些呢?現在我也立一個flag,等現在這個本子淘汰的時候,一定入手一台Mac,雖然每次下單的時候都會改變主意,這次真不想變了。別等哪天老奶奶都用上Mac,才開始入手就太Out了,雖然現在已經有點Out了。
一,界面簡潔。
二,操作簡單。
三,手機,電腦,iPad都是一個操作邏輯,上手快。
四,系統好
雖然都是用x86構架,但是內存管理依然和iOS一樣。
五,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和彈窗。
首先是開發蘋果的app要比其他的賺錢啊,另一個則是穩定,主要體現在跨平台上,一台配置中等偏上的Mac裝上虛擬機幾乎滿足所有系統的使用。而大廠的業務針對性也比較明顯,加上蘋果給予企業采購的折扣加增值稅發票,其實要比采購win有優勢。到一定的價格上,蘋果的各方面性價比反而比win電腦要高很多。因為win在一定的性能上是需要加錢去堆配置的。蘋果則不需要。當然,對於一部分人不會用Mac系統,只是單純喜歡Mac的外觀花一大筆錢買回來裝雙系統使用windows,這部分人在Win黨眼裡蘋果是絕對沒性價比可言的,同樣價格他們可以自己配更好的台式電腦。當然理論總歸是理論,假如你對Mac電腦感興趣,而你日常使用的工具剛好Mac上有,那麼你只需考慮你的預算能否購買一台Mac就足夠了,作為生產力工具的Mac,無論是哪個型號的Mac,選16+512G的規格絕對是豪華版的,不存在不夠用的顧慮,當然這是M1版的Mac選配,如果是intel版的最好是能選32+512G。相比win同價格區間好幾十種配置,蘋果的重點則是在內存和容量上。體驗上蘋果的標配和頂配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落差,但大內存對於Mac是絕對的優勢。你可以好幾年不關機,打開軟體不用關,系統後很少出現死機,即便出現極個別軟體故障,也是需要強制關閉再打開即可。最後,選Mac買台式機永遠不吃虧,不會有散熱問題導致降頻,或是功率不足帶不了外接顯示器的問題。總比win電腦買回來各種裝驅動,調試,以及為了避免占內存關閉很多不必要的設置相比,蘋果完全不需要這么深入操作。雲同步更是無感知,無縫的體驗。是個可以用很久的電腦
大概就是你看30幀電影和看60幀電影的區別吧,看30幀你也說不上哪裡不好,反正一直都是怎麼看的,但一看60幀你就感覺,卧槽,好絲滑好流暢
❺ 為什麼程序員的筆記本電腦都是蘋果電腦
1、Mac OS X 是基於 Unix 的。這一點太重要了,尤其是對開發人員,至少對於我來說很重要,這意味著Unix 下一堆好用的工具都可以隨手撿到。如果你是個 windows 開發人員,我想你會在 windows 上裝一套cygwin 環境吧?你不用 flex/yacc,grep,screen,ssh,make?好多 open source 的項目只提供cygwin/gcc/make 的編譯環境。Mac 就是基於 BSD Unix 的,所有這些都是 built in 的。
2、開發環境。c/c++/java/perl/python/php/ruby/lisp,各種 shell,應有盡有,直接支持,非常方便。你要在 windows 上開發 C++,要裝個 Visual Studio 編譯器吧?或者其他的 C++ 編譯器;你要開發 Java,你要下載 Java SDK 吧,說不定還要一個 Elipse 或者 Netbean;你要用 Perl,要安裝一個 Perl 解釋器吧,Active Perl?你要 python/php/ruby,你要安裝……?開發程序需要庫,圖像處理,視頻處理,人工智慧之類大部分庫都是只支持 Unix/Linux 的。Mac 基於 Unix,所以這些通通都和 Mac 能很好和睦相處。
3、編輯器 Vi/Emac。作為 程序員/IT 人員一個好用的編輯器太重要了,因為寫程序/改系統配置都需要編輯器。我在 Mac 上差不多1/2的時間是 browser/email,另外1/2時間差不多就是 Vi 了。
4、沒有病毒/木馬。用了5年多的 Mac 就沒看到病毒長成什麼樣,我還看不到 Mac 上裝殺毒軟體的需要。
5、不需要維護。Mac 買來就直接用,磁碟碎片整理?不需要。裝驅動?Mac 裝好了,驅動就好了。重裝系統?我5年沒有重裝過一次(期間換了幾次不同的 Mac)。
6、簡潔。Mac 上所有的操作都簡潔到了極致,盡量避免干擾用戶,增加了程序員的生產力。比如切換無線網功能,在 Mac 上切換只需要1次滑鼠點擊就可以完成,在 windows 上需要點擊多次滑鼠(包括一些很愚蠢的確認對話框);再比如卸載 USB 盤,Mac 只需要1次滑鼠點擊,windows 至少需要點擊右下角圖標、停止設備、確認對話框等多次點擊。
7、多窗口切換。這個很方便管理打開的程序/文檔。我經常要在多個虛擬窗口切換,比如看瀏覽網頁/郵件一個窗口,寫程序/文檔一個窗口。
8、程序員文化。國外程序員是以 Unix 為主流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和國內不同,中國程序員/開發人員大都是從90年代的 DOS 開始的,隨著 Windows 的壯大,成長了一批使用 Microsoft 工具的程序員。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自從 Mac 切換到 Unix 陣營後,Mac 會發展這么快。基於 Unix 的 Mac 一經推出後,迅速贏得了一大批老 Unix hacker 和新 Web 2.0/Linux hacker 的關注,正是因為這些忠實的 fans 影響了他們的人際網路,圈子,博客,從而影響了整個程序員文化。有點像 Ruby on Rails,開始是一小部分人(精英人士)試用,這些人感覺不錯就在博客,研討會等各種場合鼓吹,從而在 Web 開發領域颳起一陣 Ruby 風。
9、蘋果很酷。每台電腦,每個系列都設計完美,從包裝盒,宣傳冊,廣告,電源線,電腦內部,電腦外觀,電腦軟體都精心設計,風格統一。甚至微小到螺絲,看過蘋果機箱上的螺絲,機箱裡面的數據線嗎?那個也是設計。每個 Mac 上都標記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而不是 Desgined in USA,蘋果就是這么酷,「我們是一家加州公司」。蘋果的保密措施可以說做到了極致,產品官方不發售就在市場上看不到蹤影。
❻ 為什麼我認為每個程序員都應該用Mac OS X
原因如下:
1、操作系統的競爭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Windows雖然仍舊是實質上的老大,但是操作系統的戰爭早已不是10年前的樣子。隨著Web應用的大行其道,很多人的電腦,都已經成了名符其實的上網本或者上網機。
Window/Mac OS X/Linux/Unix幾大主流平台上都有了流行的Web瀏覽器,只要不是一個執著的IE粉絲,那麼如果你的主要任務是Web瀏覽,現在幾大操作系統的體驗已經非常接近了。其他的基於互聯網的流行軟體,一般也都有比較好的跨平台支持。例如,聊天工具,Gtalk全平台覆蓋,Msn全平台覆蓋,現在甚至連一向被人看作很封閉的QQ,實際上也有Linux版本(雖然口碑很大,但是還有lumaQQ這樣的替代產品),Mac版本(口碑不錯),iPhone版本了(最近剛更新過,很不錯)。
我們甚至看到了上網本這一硬體類別的產生。互聯網成了計算機的中心,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微軟的壟斷優勢。
3-4年前,切換到Mac OS X的時候,除了招商銀行等少數應用以外,沒有覺得任何的痛苦。那時候,主要開發伺服器端程序,程序的運行環境是Linux,在Mac OS X這個Unix上面開發,其實很方便。
程序員可以在不同平台切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這些程序員的衣食父母已經可以自由的在各種平台上切換了。這就給了我們去嘗試Windows以外平台的可能性。
很多人在比較Windows和Mac OS X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因為他們自己是長期的Windows用戶,對很多Mac OS X的細節很不喜歡(右鍵、按鈕位置等等)。但是作為一個開發者,要注意的是用戶。希望你們設想一個場景,一個從來沒有用過電腦的人,他們學習Windows和Mac OS X,他們會更喜歡什麼。想更多人會喜歡Mac OS X,如果設想是對的,那麼未來是屬於Mac OS X的。
2、iPhone以及未來的iPad
iPhone是近10年來,看到的最革命性的硬體產品。雖然他的功能,除了多點觸摸、加速度感測器以外,大多數我們都在Nokia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中見到過。用過Nokia2002年的產品7650,iPhone的所有功能它幾乎都有(沒有wifi,但是有gprs),但是用起來跟iPhone就是不一樣。
那麼區別在哪裡呢?05年我買iPod Nano的時候,看到盒子的時候,吃了一驚,因為盒子最顯眼的地方寫的不是「容量:4G」,而是「可以容納1000首歌,xxx張照片」。這家賣水果的公司突然明白,用戶其實關心的是那個叫mp3的東西可以容納多少歌,而不是從比特的角度,從存儲的角度他的容量是多少G。多少G多少M的容量,是實現「容納多少多少歌」這個目的的一種手段。我們總是太過care手段,忘了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做產品的時候,很多人也是這樣。如果你是第一次看電視購物賣手機,也許你就會想把手裡面的iPhone扔掉,去買那些垃圾。因為你聽介紹的時候,你會覺得全世界最好的手機就在那電視里,叫做「XX全能王」。從功能列表來看,它們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產品,但是如果你真的拿到手,你也許會發現那東西3分鍾死機,也許什麼操作都很慢,也許摔了一下就壞了。那個時候,我估計你會領悟到,功能多當然好。但是功能列表不會包括「不會3分鍾死機」,「操作不會很慢」,「摔一下不會壞」。手機,或者任何產品對你最重要的不是功能多,而是好用。
iPhone讓我發現原來手機上也可以有這么好用的瀏覽器。這是個純技術問題么?不是,要知道Nokia很多手機用的瀏覽器內核和iPhone毫無二致,都是Webkit。但是操作起來看看,大家知道iPhone出來沒有多久,所有網站手機流量最大的就是iPhone了,這不是靠運氣啊。我有個Nokia E61i歐版手機,可以用wifi,但是用它的瀏覽器,實在是不方便,每次都要重新選擇wifi,打開網站也很慢,打開了以後,放大縮小也很不方便。
好的體驗僅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水果公司在iPhone這個產品上開發了AppStore,這是近10年來,我認為在軟體行業最重要的一個東西。1976年2月3日比爾蓋茨發表了著名的《An Open Letter to hobbyists》(給愛好者們的一封信),事實上開啟了商業軟體的道路。然而,商業軟體從誕生起,就受到盜版的詛咒。從全球看,表面上微軟是盜版的最大受害者。沒錯,從金額上看,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所有的第三方開發者,才是盜版的最大受害者,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盜版而喪失了成長為微軟這樣企業的機會。
AppStore不能完全杜絕盜版,但是它從發行和支付渠道出發(跟iTune Store如出一轍),很大程度降低了盜版對第三方開發者成長帶來的風險。很多單槍匹馬的第三方開發者,憑借做iPhone軟體發家(當然一個市場是有容量的,你不能指望它超越自己的機極限)。很多開發Mac軟體多年的人,沒因為開發Mac軟體發家,但是因為移植了一個簡單版本到iPhone發了家。據說,因為開發iPhone只能用Mac OS X,這成了近兩年對Mac電腦銷售最大的拉動。很多人為了開發iPhone程序而購買Mac電腦。
就在這時iPad來了。價格在2000-3000之間的上網本,應該是最近和未來,電腦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增長點。這個價位可以吸引很多買不起電腦(可能更多是不捨得買電腦)的人。另外,關註上網這個概念簡化操作,也可以讓很多覺得電腦太難用的人們,來購買電腦。可惜,基於Windows的上網本在用戶體驗上實在是乏善可陳,往往僅僅是一個屏幕更小的Windows而已。
Windows在PC上面的優勢本來有機會拓展到其他平台。在WinCE和Palm,微軟實際上獲勝了。但是之後就固步自封了,現在iPhone出來了,WinCE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大機會了。上網本和觸摸設備,本來也是Windows有巨大優勢的,但是微軟實在缺乏在用戶體驗方面的努力(你去看看各種基於Windows的觸摸查詢設備吧,居然需要點一下然後滑鼠游標蹦過來,然後才能點!!!!!!!)。
iPad的發布會,並不讓人多麼驚喜。這是因為iPad和iPhone戰略在水果公司是緊密結合的,iPad包含了iPhone的所有革命性,然後把尺寸放大。發布會開到結尾,說到電池時間和價格的時候,我才開始興奮。
iPad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台便宜的上網本;有電腦的用戶也不介意購買一個,買不起或者不捨得買電腦的人可能會買;因為便宜,所以醫院和餐館等可能會購買作為內部管理系統(醫院信息系統,點餐系統);學校可以買做教育用途(電子書包)。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電腦上面寫文檔累了的時候,躺在床上抱著它聽歌,看看書,玩個游戲。
這個產品如果操作的好的話,可以造就一個比iPhone更大更好的軟體市場。
3、Mac OS X是Unix
對於大多數做伺服器端開發的開發者,伺服器端開發也許就意味著Linux下的C/C++和Java。Mac OS X是真正的Unix(符合標准,有授權,合法的可以用Unix商標)。大多數這類開發,你可以在Mac OS X下做,在Linux下執行。少數涉及到Linux和BSD內核不同的應用,稍微麻煩一點。但是如果你做到這個級別的話,我想你也不在乎了。
大多數基於Linux的開源軟體,大多數為Unix架構設計的程序,都可以在Mac OS X下正常工作。雖然有很多軟體編譯起來,會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但是放心,你在不同的Linux版本間編譯的時候遇到的會更多。雖然Mac OS X下面的自動軟體安裝工具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放心,Linux下的也是。
Unix文化最經典的管道和腳本,Mac OS X也支持的很好。
Mac OS X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衡,Unix式的命令行、腳本能力它全部具備,而且帶有一個非常好用高效的GUI。所以不管你是CLI(命令行界面)控,還是GUI控,你都應該可以玩的很好。
有人問我Mac OS X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Linux的途徑。我不得不說,你要是真的玩轉了Mac OS X(CLI+GUI)的話,你真的無需去學習Linux,用就是了。尤其是,學習Linux是為了學習伺服器管理的人們,真玩轉了Mac OS X,Linux有什麼區別?
4、開拓你的視野
一段時間以來,我研究自己發展的過程中的瓶頸的時候,發現一切瓶頸都不來自能力,都來自視野,來自於給自己設置的愚蠢的極限。這么說,是因為我發現,我想做一輩子的程序員,而我也樂意學習新的知識,我也確實擅長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
只是每經一個階段,一旦我發現自己長期沒有什麼進步的時候,就會發現原因就是我已經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裡了。在.net出現之前,我已經是一個微軟幾乎所有產品的專家(但我不是MVP),我可以不藉助ATL自己寫Com組件,我寫過IE和Outlook插件,等等。但是到了.net時代,我的心疲憊了,我決心不再跟隨微軟的腳步。
這兩年,尤其是09年,做了一些iPhone開發,Cocoa開發(Tiny4Reader),做了些伺服器端開發(GinkgoTek.com),我又開始像剛開始接觸電腦那樣的激情澎湃了。
對大多數純Windows程序員,Mac OS X的GUI和基於Unix的CLI都是新的天地,哪怕你不真的從事這兩方面的開發。在這些領域看到的東西對你的開發都是有利的。
騰訊是一個大家印象中很不注重用戶體驗的公司(老程序員視角)吧?但是現在QQ已經有了Mac版,iPhone版,而且iPhone版本已經多次打磨,已經是一個相當好用的iPhone應用了。年前我去了趟深圳,見了他們的iPhone開發team,他們很重視用戶體驗,也做了很多的嘗試。而騰訊更多其他平台開發的工程師,也開始更加關注用戶體驗了。
對絕大多數Windows程序員,關注用戶體驗的經驗和意識都不足,使用Mac OS X有利於提高這些方面的素養。
❼ 為什麼有的人說編程寫代碼最好不要用蘋果的筆記本
非常適合啊,一方面它比 linux 要更直觀,更適合入門,又比 windows 更貼近程序員,具有 *nix 的特點。不過編程也分很多種類。如果你要編面向 windows 用戶的軟體,或者是想要用微軟的一些產品(如 visual studio)用蘋果筆記本就不太行了。在編程界,編程設備-電腦,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普通世界,這個世界裡,程序員寫代碼的電腦和大眾玩游戲看電影上網做ppt的電腦一樣,就是你手頭的普通電腦,什麼電腦都行。另一個世界,是專業世界。是非windows行業的專業(高端、楊村白雪、裝b)程序員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編程設備,就是thinkpad和MacBook筆記本。分別對應thinkpad的高端t、x系列和macbookpro的。13、15寸系列。選擇編程設備要考慮你現在所處的環境。用什麼設備,取決於你現在處於什麼世界,和你想處於什麼世界。如果你現在是下里巴人,生活在普通世界,周圍的人用的都是普通電腦,就你上macbook。很明顯你在裝b,使用不方便不說(別人能用的東西你用不了),受排擠、白眼是必須的,能承受嗎?如果你現在處於洋蔥白雪環境,寧靜的大學校園/星巴克/IT大廠,周邊人用的一水兒mac/tp,這時你掏出閃瞎狗眼的神船游戲本。得多大勇氣?所以,選擇設備,得看你所處的環境,要是你提出這個「買什麼電腦」的問題,我覺得你還是買普通筆記本電腦吧,這樣更保險些,等過幾年升級到專業級別再換專業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