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漂的結局都有哪些
北票,一個沉重的字眼,猶如三和大神,一線城市的努力的人,都被深深的烙上了印記。
40歲的程序員下崗,內核工程師,在外企工作了10多年,月薪2萬,但還是下崗了,雖然他離開時公司損失超過50萬,但他過著「安穩」的生活,忽然斷斷續續,北飄長老慌了:去哪?
北漂了20多年結果是什麼?回老家能幹什麼?這就是老北漂的現狀!
中年危機正如它所說的
40歲是找工作的尷尬年齡,這時候,大多數僱主都會被大多數僱主「反感」,35歲以上的人很少考慮,更不用說40歲的求職者了。
在互聯網行業,對於程序員來說尤其如此,你的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結束,你需要考慮換線,一些業內人士總結了以下專業規則,雖然有戲謔的成分,但也暴露了這個行業的真實現狀和苦澀。
對於這樣的職業地位,一位互聯網從業者氣憤地說:卡齡是996,十年前,很多公司都有十年以上從業經驗的專家,卡時代很少見,現在996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大家都害怕了,老農精疲力竭,突然死去。
危機中的焦慮
許多年長的程序員正在考慮改變職業,他們將繼續從事技術工作,很快將面臨下一波裁員潮,在這個年齡,他們無法與年輕人在身體上競爭,他們的學習潛力下降,他們沒有未來。
有的程序員早就計劃好了:我是程序員,30歲就賺了稅前2萬,傳統行業工資低,40歲了,我應該考慮一下我將來要做什麼,如果薪水沒有達到預期或一目瞭然,可以考慮副業或創業,有時也不要勉強自己失敗。
中年危機言論肆虐,成長起來的基層員工十分心疼,很多一線城市苦於工作的職場人士,都在考慮回老家到三四線中小城市工作,以下網友的評論讓不少996人羨慕不已。
我在一個小的三線城市教書,我的丈夫和妻子都是老師,他們的年薪接近20萬元,2007年結婚時,他們全額買了一套房子,並在前一年開始提供第二套房子,房子里有兩輛汽車和兩輛摩托車,每個人都和丈夫一起開著自己的車,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干擾,我周六和周日開車出去尋找有趣的景點和美味的地方,生活很舒服,我在廣州和深圳的朋友和同學生活壓力很大,許多人仍然在不買車的情況下提供他們的第一套公寓, 您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但「回家」的旅程不會那麼順利。
中年危機可能來得太晚,但不會缺席
許多人畢業後在大城市謀生,但他們想回到家鄉,早些年,大概是因為面子的原因,終於學會了做人才,在大城市裡沒有立足之地,但現在,有些人想回老家,卻發現沒有地方,沒有合適的工作,在大城市,月收入一萬到兩萬,回老家也只能幹幾千份工作,這樣的差距在短時間內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以下來自網友的敘述。
畢業後,因為害怕高房價和大城市的壓力,我沒有去一線城市的打算,平時,我的家鄉城市小,環境好,生活節奏慢,很適合生活,但真的沒辦法選擇回去,流入的四線城市確實沒有就業機會,公司很少,都是小公司,連大學生都招不到,月薪在兩三千左右,這個小城市沒有工業,最可靠的工作是公務員。但是,小地方考公務員,難度很大。
我放棄了在家鄉東北省省會做事業單位的機會,來到了北京,首先,很多家人和朋友不建議回去,其次,我覺得如果我回家,我的孩子可能會走上和我一樣的人生道路,是的,他上的是同一個小學和中學,可能是我老師教他的,所以他就出來了。
現在在北京工作,工作比較忙,回想起來,我想說的是,無論我怎麼選擇,我都會後悔,我常常覺得回家就好了,彷彿來到了北京,整個人的世界觀都開闊了,遇見了很多優秀的人,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風景,同時也忍受了流浪的痛苦和心情,只希望以後想到的時候能笑一笑。
總結:換句話說,在小城市工作就像五十年後收到死亡通知,而在大城市工作就像拿著一張虛構的藏寶圖,在大城市工作的你想回到家鄉嗎?回到家該干點什麼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相互討論學習!請大家多多收藏,點贊,轉發!
『貳』 程序員具有什麼普遍愛好
emmmmm 說到程序員(俗稱程序猿),大夥兒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咱家程序猿比較多,隨便問了幾個,回答有「宅」、「開黑打游戲」、「科幻」、「健身」、「天文」、「女裝」(美其名「二流碼農寫功能 一流碼農寫演算法 頂級碼農穿女裝」,不知道是不是認真的,有可能自己在家真有cosplay。。。。)
據觀察,這幫大神擁有無與倫比的耐力(坐如鍾。。。),工作勤勞(加班最晚。。。)
『叄』 程序員為什麼會出現35歲的職業危機,應該如何度過呢
程序員35歲危機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而且幾乎是一邊倒,都認為35歲是絕大多數程序員結束職業生涯的年齡,程序員吃青春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我想要說的是,程序員哪來的什麼35歲危機?壓根就不關程序員這個職業什麼事情。
2.要求與能力不匹配
35歲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還要買房買車,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收入加以支撐。
然而很多人卻沒有認清自己,認為自己資歷深,薪酬待遇要求很高,能力卻沒有達到該有的水平,進而找不到工作,出現「35歲危機」。
所以,到了35歲被淘汰了,跟職業沒有太大關系,跟個人關系很大。一名公務員年齡大了,經濟壓力也大了,被迫轉行也會面臨自己的35歲危機。
且不說程序員35歲不寫代碼,不代表全部被淘汰,還有可能是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就說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很多人都會搞混掉。
舉幾個例子:
2019年,中國人均月收入為8165元,然而月薪只要達到5000元,就能超越90%以上的人。
馬雲說過:「爛行業里,好企業也不少,好行業里,爛企業也一大堆」。
很多人會把「整體」看成「個體」。父母認為這所學校本科率極高,自己的孩子要是在這里讀書,將來985、211不在話下。一些人認為IT行業工資高、前景好,於是認為自己只要找到IT相關的工作也能拿到高薪,迎娶白富美。
殊不知「整體」只代表一種趨勢,會因為「個體」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病死率2.7%,對於有些人而言可能有50%的概率病死,而對我而言可能只有0.01%一樣。
不可否認,「整體」代表了一種趨勢,如果有90%以上的職場人士都會面臨35歲危機,那麼大概率你也很難逃過。
但我想說的是,又有哪一個行業很輕松?知道自己可能會有35歲危機,應該做好充足的准備加以應對,而不是選擇逃避,否則只會是從一個坑出來,又跳進另外一個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