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用linux的dd命令製作windows的u盤啟動盤
介紹如何在Windows7操作系統下,實現linux的dd命令製作windows的u盤啟動盤:
工具:
Linux發行版的ISO鏡像或IMG鏡像
Windows7操作系統
DDforWindows軟體命令行工具版本0.6-beta3
圖形界面工具ddwin.exe.
用於安裝Linux系統的U盤一個,其容量大於ISO鏡像.
1.我提供ddwin.exe網路盤鏈接
.
2.打開ddwin.exe軟體,默認已經選定了當前U盤.選擇ddwin.exe上[Choosefile]按鈕,選擇你的ISO鏡像,選擇界面的文件類型請改為所有類型.
3.選擇ddwin.exe的[Restore]按鈕,它首先會提示你ISO鏡像是小於U盤大小的.(必須要小於啊,不然怎麼燒錄進去),我們選擇[是]表示確認.接下來ddwin.exe詢問你是否要燒錄,我們選擇[是].
4.ddwin.exe正在燒錄ISO鏡像到U盤.
5.ISO鏡像已成功dd到U盤,至此,一個Linux系統啟動U盤我們已經製作完成.
❷ 用linux系統的dd命令製作windows的U盤啟動,,製作完成之後重啟不能引導啊。。換了u盤i優先啟動
使用DD命令,其中一個參數是需要指定of=/dev/sdb1 , 邏輯盤符!!
❸ 如何用linux的dd命令製作windows的u盤啟動盤
linux dd命令[用於製作U盤啟動盤的神奇的命令]linux dd命令刻錄啟動U盤詳解dd命令做usb啟動盤十分方便,只須:sudo
dd if=xxx.iso of=/dev/sdb bs=1M
用以上命令前必須卸載u盤,sdb是你的u盤,bs=1M是塊的大小,後面的數值大,寫的速度相對塊一點,但也不是無限的,我一般選2M,注意,執行命令後很塊完成,但u盤還在閃,等不閃了,安全移除。
注意:你的鏡像需要支持dd命令。
dd命令的解釋。
定義
dd是Linux/UNIX 下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一個文件,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
參數
1. if=文件名:輸入文件名,預設為標准輸入。即指定源文件。< if=input file >
2. of=文件名:輸出文件名,預設為標准輸出。即指定目的文件。< of=output file >
3. ibs=bytes:一次讀入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一個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obs=bytes:一次輸出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一個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bs=bytes:同時設置讀入/輸出的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4. cbs=bytes:一次轉換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轉換緩沖區大小。
5. skip=blocks:從輸入文件開頭跳過blocks個塊後再開始復制。
6. seek=blocks:從輸出文件開頭跳過blocks個塊後再開始復制。
注意:通常只用當輸出文件是磁碟或磁帶時才有效,即備份到磁碟或磁帶時才有效。
7. count=blocks:僅拷貝blocks個塊,塊大小等於ibs指定的位元組數。
8. conv=conversion:用指定的參數轉換文件。
ascii:轉換ebcdic為ascii
ebcdic:轉換ascii為ebcdic
ibm:轉換ascii為alternate ebcdic
block:把每一行轉換為長度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使每一行的長度都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把大寫字元轉換為小寫字元
ucase:把小寫字元轉換為大寫字元
swab:交換輸入的每對位元組
noerror:出錯時不停止
notrunc:不截短輸出文件
sync:將每個輸入塊填充到ibs個位元組,不足部分用空(NUL)字元補齊。
編輯本段dd應用實例。
1.將本地的/dev/hdb整盤備份到/dev/hdd
dd if=/dev/hdb of=/dev/hdd
2.將/dev/hdb全盤數據備份到指定路徑的image文件
dd if=/dev/hdb of=/root/image
3.將備份文件恢復到指定盤
dd if=/root/image of=/dev/hdb
4.備份/dev/hdb全盤數據,並利用gzip工具進行壓縮,保存到指定路徑
dd if=/dev/hdb | gzip > /root/image.gz
5.將壓縮的備份文件恢復到指定盤
gzip -dc /root/image.gz | dd of=/dev/hdb
6.備份磁碟開始的512個位元組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dd if=/dev/hda of=/root/image count=1 bs=512
count=1指僅拷貝一個塊;bs=512指塊大小為512個位元組。
恢復:dd if=/root/image of=/dev/hda
7.備份軟盤
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即塊大小為1.44M)
8.拷貝內存內容到硬碟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指定塊大小為1k)
9.拷貝光碟內容到指定文件夾,並保存為cd.iso文件
dd if=/dev/cdrom(hdc) of=/root/cd.iso
10.增加swap分區文件大小
第一步:創建一個大小為256M的文件: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第二步:把這個文件變成swap文件:
mkswap /swapfile
第三步:啟用這個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第四步:編輯/etc/fstab文件,使在每次開機時自動載入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
11.銷毀磁碟數據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注意:利用隨機的數據填充硬碟,在某些必要的場合可以用來銷毀數據。
12.測試硬碟的讀寫速度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通過以上兩個命令輸出的命令執行時間,可以計算出硬碟的讀、寫速度。
13.確定硬碟的最佳塊大小: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通過比較以上命令輸出中所顯示的命令執行時間,即可確定系統最佳的塊大小。
14.修復硬碟
dd if=/dev/sda of=/dev/sda
當硬碟較長時間(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後,磁碟上會產生magnetic fluxpoint。當磁頭讀到這些區域時會遇到困難,並可能導致I/O錯誤。當這種情況影響到硬碟的第一個扇區時,可能導致硬碟報廢。上邊的命令有可能使這些數據起死回生。且這個過程是安全,高效的。
❹ 如何使用Linux的dd命令
建議在bash下運行man dd 或者 dd --help.
以下請參考:
linux創建文件命令:dd命令
把指定的輸入文件拷貝到指定的輸出文件中,並且在拷貝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格式轉換。語法:
CODE:[Copy to clipboard]dd 〔選項〕
QUOTE:
if =輸入文件(或設備名稱)。
of =輸出文件(或設備名稱)。
ibs = bytes 一次讀取bytes位元組,即讀入緩沖區的位元組數。
skip = blocks 跳過讀入緩沖區開頭的ibs*blocks塊。
obs = bytes 一次寫入bytes位元組,即寫 入緩沖區的位元組數。
bs = bytes 同時設置讀/寫緩沖區的位元組數(等於設置obs和obs)。
cbs = bytes 一次轉換bytes位元組。
count = blocks 只拷貝輸入的blocks塊。
conv = ASCII 把EBCDIC碼轉換為ASCII碼。
conv = ebcdic 把ASCII碼轉換為EBCDIC碼。
conv = ibm 把ASCII碼轉換為alternate EBCDIC碼。
conv = blick 把變動位轉換成固定字元。
conv = ublock 把固定們轉換成變動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寫變為大寫。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寫變為小寫。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輸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換每一對輸入位元組。
conv = noerror 出錯時不停止處理。
conv = sync 把每個輸入記錄的大小都調到ibs的大小(用ibs填充)。
fdformat命令
低級格式化軟盤。
實例:
創建一個100M的空文件
dd if=/dev/zero of=hello.txt bs=100M count=1
以上是linux創建文件命令:dd的用法。
❺ 在Linux系統下用dd命令製作ISO鏡像U盤啟動盤
1、首先在 Linux 系統中打開終端,確認 U 盤路槐吵歷徑:
執行完這條命令後會出現若干個碰罩盤的信息,其中識別U盤的一個比較直觀的方式是看容量大小。假設U盤的路徑是 \dev\sdb 。
2、umount U 盤:
3、格式化U盤:
如果U盤是空的可能格式化的過程會鉛搜比較快,否則可能會比較慢。
4、使用 dd 命令製作系統盤:
該命令一般需要十分鍾左右可以完成。
❻ 如何備份redhat linux系統
使用dd命令
找一個linux
live
cd的
u盤,然後U盤啟動,進入U盤上的Linux系統,打開命令行,執行:
sudo
fdisk
-u
-l
來查看硬體的分區情況。
然後執行dd
if=/dev/你的linux分區
of=你要保存的地址/img.iso
要想恢復只需要執行
dd
if=你保存的鏡像地址/img.iso
of=你要恢復的分區
同樣,此命令也適用於非linux的系統,你可以把你的windows分區備份下來
dd命令詳解:
dd命令是非常強大的命令,簡介如下:
dd
是
Linux/UNIX
下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一個文件,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
dd
的主要選項:
指定數字的地方若以下列字元結尾乘以相應的數字:
b=512,
c=1,
k=1024,
w=2,
xm=number
m
if=file
輸入文件名,預設為標准輸入。
of=file
輸出文件名,預設為標准輸出。
ibs=bytes
一次讀入
bytes
個位元組(即一個塊大小為
bytes
個位元組)。
obs=bytes
一次寫
bytes
個位元組(即一個塊大小為
bytes
個位元組)。
bs=bytes
同時設置讀寫塊的大小為
bytes
,可代替
ibs
和
obs
。
cbs=bytes
一次轉換
bytes
個位元組,即轉換緩沖區大小。
skip=blocks
從輸入文件開頭跳過
blocks
個塊後再開始復制。
seek=blocks
從輸出文件開頭跳過
blocks
個塊後再開始復制。(通常只有當輸出文件是磁碟或磁帶時才有效)
count=blocks
僅拷貝
blocks
個塊,塊大小等於
ibs
指定的位元組數。
conv=conversion[,conversion...]
用指定的參數轉換文件。
轉換參數:
ascii
轉換
EBCDIC
為
ASCII。
ebcdic
轉換
ASCII
為
EBCDIC。
ibm
轉換
ASCII
為
alternate
EBCDIC.
block
把每一行轉換為長度為
cbs
的記錄,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
使每一行的長度都為
cbs
,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
把大寫字元轉換為小寫字元。
ucase
把小寫字元轉換為大寫字元。
swab
交換輸入的每對位元組。
Unlike
the
Unix
dd,
this
works
when
an
odd
number
of
bytes
are
read.
If
the
input
file
contains
an
odd
number
of
bytes,
the
last
byte
is
simply
copied
(since
there
is
nothing
to
swap
it
with).
noerror
出錯時不停止。
notrunc
不截短輸出文件。
sync
把每個輸入塊填充到ibs個位元組,不足部分用空(NUL)字元補齊。
由於
dd
命令允許二進制方式讀寫,所以特別適合在原始物理設備上進行輸入/輸出。例如可以用下面的命令為軟盤建立鏡像文件:
dd
if=/dev/fd0
of=disk.img
bs=1440k
有趣的是,這個鏡像文件能被
HD-Copy
,Winimage
等工具軟體讀出。再如把第一個硬碟的前
512
個位元組存為一個文件:
dd
if=/dev/hda
of=disk.mbr
bs=512
count=1
來自http://www.cnblogs.com/redsty/p/4746091.html
❼ 請問用dd命令裝linux到u盤後,為什麼現實u盤沒格式化,啟動也是失敗的命令去下:sudo d
sudoddif=./kali.isoof=/dev/sdbbs=512
將sdb1改為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