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未來前景如何大齡程序員出路在哪裡
年齡大的普通程序員,將來的出路無非就是以下三個:
1、穩定地待在一家公司,有一定產出效率,成為一顆螺絲釘,不出彩也不出醜,就像之前棉紡廠的工人那樣,直到這家公司不行了,找另一家,繼續做個普通一兵。其實這事兒和幾十年前的工人一樣,只是時代不一樣,職業的名字變了。
2、尋找相對優勢,到稀缺你技術、能力、經驗的地方,找到存在感。比如一線城市回退到二線、三線;比如互聯網頂級公司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小公司;比如互聯網行業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傳統行業有軟體部門的公司。
3、轉行,想干什麼干什麼去,很多人認為,一個 35 歲以上的程序員相比較一個 20來歲的畢業生,精神狀況、身體狀況必定是不如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所以要盡早轉行。那麼問題來了,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覺得時至今日,相比其他職業,程序員仍然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職業。程序員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而是一個常青的職業。程序員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累,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員工福利都是非常不錯的:彈性工作,定期團建,免費健身;一日三餐、零食飲料應有盡有。對於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但還沒有明確職業目標的理工科畢業生而言,把程序員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北京為例,應屆畢業起薪在 8000-10000 元,比其他職業高出不少。程序員現在小蜜蜂雲工作了解很多遠程可辦公的,全職兼職都是有的,可供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
程序員在職業生涯第一個階段,通常是 3-5 年。這個階段要以職業探索為主,腳踏實地寫好每一行代碼。只有快速學習和成長,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在職場立足,走好未來的路。現在程序員的職業領域已經細分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比如:大數據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某某語言工程師、系統架構師、web 前端工程師、嵌入式軟體工程師、資料庫開發工程師等等。
2. 如何成為一個高效,快樂,健康的程序員
只需每天做一些小改變,就可擺脫病痛、保持健康.....學會去積累工作經驗和成果就會變得高效......具備這些小習慣就會保持快樂……
一:高效
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科技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程序員已經成了這個時代的龐大群體,各種各樣的程序員數不勝數,我們每天上下班,不 論你是坐公交還是乘地鐵,在你的身邊一定有程序員。本人我就是其中的一員,本人主修java語言,從事java類開發工作。由於本人工作時間不長,經驗尚 淺,都是學著前輩高人的路子,在慢慢前行,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從菜鳥成長為高效程序員。要想成為一個高效的程序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貴在堅 持,程序員的工作都是在不斷淘汰舊的東西,接受新的,我們必須學會去積累工作經驗和成果。所謂高效程序員,就是邏輯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悍,敲代碼速度絕 對是要快,代碼規范嚴謹,善於總結經驗,視野開闊,不局限於某一門專屬編程語言,能夠舉一反三。
築基階段:
1.敲代碼速度要快,要求手指靈活,盡量減少輸入出錯。這個是基本功,不然何以達到一定的代碼量。
2.精通幾個常用的代碼編輯工具。(注意,這里說的是編輯工具,除了常用的eclipse,myeclipse,jBuilder等IDE工具外,還必須掌握文本編輯工具,如notepad++,vim)。
3.掌握Linux系統中常規命令。(這個是所有程序員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4.隨時隨地的做筆記。(這個就不解釋了,反正善於總結經驗不會錯了,可以推薦使用有道筆記)。
5.學會一些主流的代碼管理工具的使用。(如SVN,gitHub,maven等)
初級階段:
6.熟悉並精通某種編程語言的基礎和特性。(java語言必須掌握corejava基礎部分)
7.善於給自己寫一些工具,拿來即用的那種。(如資料庫連接,文件讀寫操作等等)
8.掌握web開發的常用技術。(如HTML,CSS,javascript,Ajax,JSP,jQuery)
9.掌握常用資料庫的基本操作。(如oracle,mysql)
中級階段
10.掌握一些主流開源框架,設計思想。(如,spring MVC ,Struts2+hibernate+spring/SSH ,EJB等)
11.掌握設計模式,學會使用一些開發模式。
12.掌握Linux中的shell編程
14.學會使用資料庫的DDL,DML,以及存儲過程。
15.熟悉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從需求到上線中的各個階段。
16.關注技術網站和社區,開拓思路,汲取他人的優序經驗,同時分享自己經驗。(如csdn ,oschina等)
17.熟悉整個項目周期的中的各類文檔。
18.定期給自己策劃一個項目,練手。
高級階段
19.關注科技,了解IT界動態,學會發現和創新。
20.開始學習項目管理相關知識,學會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項目管理人。
21.適時給自己買一些書籍,給自己大腦及時充電。
22.經常參加一些培訓講座,開拓視野。
23.關注政策,了解時代互聯網發展趨勢,學習和創新。
本人現階段還處在初級階段,剛剛摸到中級階段的門檻,能力有限,暫時想到的就是這么多。這里23條方子助你成為一個高效程序員。其實IT界已然成了一大江湖,IT江湖門派之多,編程流派何其多,可能每個人踏足IT江湖都身懷絕技吧,上面的23條也許不一定適合你,但是我還是希望它能幫助大家,大家共同努力。
3. 程序員如何參與創業
程序員如何參與創業?
之前在緣創派上活躍過幾天,不少朋友也咨詢過我程序員如何參與創業的問題,給(tu)點(chao)建(ji)議(ju)。
確認你的創業意願
大部分人對創業是有誤解的,一提到創業就想到在一個出租房不拿工資加班到死最後一夜成名一鳴驚人。其實現在創業已經很普遍了,不一定要破釜沉舟卧薪嘗膽,也並不是每個參與創業的人都要成為創始人和CEO。根據你的目標的不同,你可以在創業生態中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
我有一個無論如何都要做成的idea:創始人/CEO founder
我遇到了一個和我想法相同的人,我們決定一起做:聯合創始人 co-founder
我很認可某人的想法,我有很好的能力,我想幫他:合夥人 partner
我覺得創業很有錢途,想賭一把:已獲投資公司的核心員工,有期權的那種
我覺得創業很有意思,想體驗下:已獲投資公司的早期員工,如果你不缺錢,那麼沒投資的公司也無所謂
程序員創業直接做CEO?
如果你沒有獨立做過能掙錢的軟體、上萬用戶的免費APP、粉絲數5萬以上的大號、每天PV10萬的網站,那麼先別離職,選一個你喜歡的用業余時間做著試試。
很多東西不光是能力問題,也是喜好問題。我遇到不少很厲害的程序員CEO,他們過得並不開心。如果你不喜歡伺候一群爺(也就是你的用戶),那麼還是待在大公司,做一個靜靜敲鍵盤的美男子吧。
分清楚合夥人和聯合創始人
很少有人能分清楚合夥人和聯合創始人的區別,業界里邊叫起來也比較隨意。為了更清晰的說明,我對合夥人和聯合創始人做了如下定義:
聯合創始人對公司的業務方向是有發言權的,在董事會也應該有投票權的,不光是產品應該使用什麼技術架構,公司未來怎麼發展,是否接受某輪投資,他都能影響甚至修改決策。
聯合創始人和創始人是平等的,有義務無條件盡自己的一切努力來保證公司的成功。
聯合創始人對創業的需求是內在的,如果創始人不幹了,他還是會幹下去,他甚至會重新創建一家公司來實現這個想法。
合夥人則不同。
合夥人是輔助創始人的存在,大方向是創始人定的。他沒有決定權,只提供建議和意見,並幫助完成某一個方面的業務。相應的,合夥人不應該承擔聯合創始人的義務。
合夥人是可以在中後期加入的,不一定要在早期。相應的,中後期加入的合夥人的股份會少一些。
合夥人的創業需求是受創始人影響的,他不願意完全主導一家公司(出於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和喜好),如果創始人不幹了,他更願意換一個團隊做合夥人。
之所以要分清楚,是因為有很多團隊忽悠程序員加入,給的是合夥人的權利(其實他心裡想,一個技術懂什麼業務),卻要求你盡聯合創始人的義務(免費寫代碼)。
其實絕大部分情況下,技術人員都是以合夥人或者核心員工的身份參與創業,所以接下來重點說這兩種。
做技術合夥人還是核心員工,要想好
如果你只是想要點股份,早期的核心員工也能有幾個百分點的。一旦公司NB了,這些錢也足夠你用了。
在創業公司做技術合夥人(尤其是早期),除了和機器打交道,還要頻繁的和人打交道,一句話,所有技術上的問題都是你的問題,所有和技術沾邊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別想到一家創業公司專心的只做技術,機房是要管的,團隊是要帶的,對外演講是要做的,合作介面是要去談的。
定義好的自己想要的,然後再選一個合適的位置。
給想做技術合夥人的同學三個建議
沒投資的'團隊能不去就別去
創業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問題。在一個成功率小於1%的行業,不要相信小概率事件。的確有人一夜成名,但絕大部分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如果你的技術過硬,完全有機會在種子輪甚至A輪時進入。如果沒有特別的理由(比如你的技術其實很爛),不要去承擔最早期的風險。
去一家拿到投資的公司,拿著和原來一樣工資,做著夢想的事,正是作為合夥人特有的低風險職業路徑。
別去相信媒體,苦大仇深悲情萬種和創業成功沒因果關系,那不過是朱軍的眼淚,煽情用的而已。
不要去折騰了N久還沒MVP的團隊
如果你看一個人喊著要創業一年多了,卻連一個MVP(最小可用產品)都拿不出來,那要留意了。
道理很簡單,一個MVP要外包,做下來也就1~2萬。如果創始人真的對自己的想法如他說的那麼深信不疑,他是不會等著一個免費勞動力來做的。你看:
我們的項目最少估值1千萬;
我們只要MVP出來不久就可以拿到投資;
我會給你20%的股份。
如果上邊都是真的,明明外包只要1~2萬,我卻願意花200萬,同樣給一個陌生人。這種智商的創始人不能跟吧?如果創始人的智商沒問題,那麼他告訴你的話至少有一條不靠譜。
不要去技術合夥人不給薪水的團隊
還記得豬和雞合夥賣雞蛋火腿三明治的故事么?
在同等條件下,創始人通常只有一個不知道是否正確的想法而已,而技術合夥人,付出的是自己腿上的肉。
所以技術合夥人理應得到應有的補償,即使是在沒有投資的情況下。
如果我是創始人,在沒有投資、我又認為項目靠譜的情況下,我大概會給技術合夥人一個選擇題:
技術合夥人每月5k的薪水,沒有股份。
項目融資後,技術合夥人可以60k的價格購買公司10%的股份。
或者
技術合夥人每月2.5k的薪水,沒有股份。
項目融資後,技術合夥人可以60k的價格購買公司20%的股份。
重點不是錢,而是游戲規則:
大家都要跳下水;
大家都對項目有信心,對彼此有認可。
簡單一句話,創始人應該把股份看得比錢重,把合夥人看得比股份重。
;4. 程序員如何自己創業
30歲,對於每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尷尬的年齡,彷彿舞台上不知不覺間已經謝幕,而自己仍在獨舞;創業,對於每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曾經或者正在憧憬的夢想,可是夢想與成功之間難以逾越的距離卻也讓多少人望而卻步……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程序員如何自己創業相關 文章 。
周鴻禕談程序員創業
很多人都嚮往著有一天自己創業,程序員更是如此。如果你想創業,那麼該怎樣創業、需要有哪些准備、自己還有什麼不足等等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周鴻禕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給程序員上的創業課。
程序員創業的特別之處
關於程序員創業,我之所以願意談我的觀點,是因為我是程序員出身,也是從小公司做起來的,我自認為對待很多程序員個人包括共享軟體作者和一些小網站還是很好的。我希望和他們分享一些 經驗 和體會。
首先,我想說的是聰明人不一定能成功,很多程序員很聰明,但我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會成功。因為我看到了一些問題,而且現在太多程序員存在很多誤解。因此,我希望把我的觀點告訴程序員。或許有一些程序員能夠清醒,某個人可能因為我的某一句話有了感覺,對他以後的成長產生了幫助,這就足夠了。
要知道,程序員總是以為自己優秀所以就能成功,其實不是。中國的程序員大部分是盲目的:看看一些論壇就能夠感覺到,要麼有一群人自我感覺極端的良好,以專家自居,要麼就是一群藍領埋怨公司和社會環境不行,待遇不好。
應該說,中國程序員創業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放眼望去,中國互聯網成功的人士有幾個是真正寫過十年軟體的。事實上,現狀和我們所能聽到的媒體宣傳的 故事 很不一樣。
很多程序員的最高理想就是寫一個共享軟體,一年可以掙幾百萬。但我希望談的不是告訴程序員如何掙錢,掙錢很容易,而是要告訴程序員如何去創業。比如雖然FlashGet的作者收入很高,衣食無憂,但從創業的角度看,它並沒有以商業公司的方式創業成功。
程序員在創業方面的欠缺
首先,我看到中國程序員的合作心態非常缺乏,我認為這是中國程序員最大的問題,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大家經常說這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但事實上好程序員基本上都比較傲氣,因為程序員往往會覺得自己在做世界上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這就是驅動機器,修改一行代 碼,機器就能夠工作,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行為。這很容易會讓程序員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Control Everything。程序員的自信在編程上是非常需要的,但不是適合一切場合。如果我們不說這些,可能很多程序員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仍然認為 自己是King of the World。
事實上,程序員的能力只是控制了一個機器。但創業僅僅具備了和機器打交道這一種能力是絕 對不夠的,他還需要和合作夥伴、競爭對手、投資人、員工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打交道。很多程序員因為已經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不善於也不願意 其它 的工作。很多程序員會內心認為“營銷不是很簡單嘛,市場很簡單啊,管理也很簡單啊,”我認為這種心態是非常害人的。
程序員還是一個很固執的人群,他覺得自己是機器的統帥,因此不會靈活,不會妥協。我當時也喜歡寫程序,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沉迷於寫程序,肯定沒戲,所以是逼著自己改變角色。
優秀的程序員不要自負
這兩天,我收到幾封程序員的來信。有一封信中大意說“我是個如此優秀的程序員,為什麼我就不能成功呢,請你指點。這里有我的blog地址,看完你就 會了解我了。”我想說的是:如果真的希望別人幫忙,就要把情況真實的說出來,而不是上來就說自己很優秀,這種語言就會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不是很好的交流 方式。我還真看了那個blog,但看完之後,覺得這個程序員就是一個空想狂。
可以說,很多程序員實際上是優秀帶來了自負,這種自負使得其不要說創業,可能在在公司中工作也會遇到問題。所以,我甚至認為程序員在創業方面遇到的困難比其它類型的人員更大。如果程序員希望主導一個創業,可能首先就要逼自己不是一個程序員。
程序員應持開放心態,尋求團隊合作
程序員首先要學會和別人合作。提到這點,很多程序員都會說“我正在帶著其他程序員寫程序啊,我會合作啊。”但這種合作是片面的,我所談的不僅僅是程序員和程序員之間的合作,而是包括了程序員和其它各種角色之間的合作。程序員相親,他們的語言比較能夠容易理解。但作為一個程序員,你能不能商業人員、銷售人員很好的合作呢。
我這些年還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程序員動不動就把目標定為比爾·蓋茨。其實,比爾蓋茨不應該成為程序員崇拜的目標對象,這會讓程序員迷失方向,因為微軟另外一個創始人保羅·艾倫才是真正的程序員。再看其它一些例子,Google的第20名 程序員都可以獲得五億美元。Adobe公司兩個創始人也是一個精通技術,一個對商業精通,這樣的搭配才能夠更好的成功。因此,對於很多程序員來說,一定要找准真正的榜樣,不要被外界的故事迷惑了頭腦。如果剖開一些故事的外表,你會發現國外很多成功的程序員,背後一定有一個很強大的商業感覺的人或者一個團隊。
程序員的商業感覺其實並 不是很好。即便有商業感覺,其實這只是一個靈感,一個創意,但要要做成、做大還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對於程序員是不可想像的。程序員要明 白,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找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缺陷的合作團隊才是出路。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可能個人佔10%,但因為更容易成功,而且團隊可以做100分 的事情。而如果只是一個人做,很可能就失敗了。
這方面,國外的程序員對自己的長短比較清楚。在矽谷,很多程序員技術上都很牛,但他們 都非常知道自己只是在技術這個領域水平比較高,出了這個領域,自己什麼都不是。正因為有了這種心態,他們特別懂得與人合作。我認為國外的程序員已經普遍意 識到了這點,他們很願意成為創業團隊中的一員而並非自己創業。
因此,程序員需要調整心態,不要把自己當作精英人物,要承認自己在編程方面是優秀的,但永遠有人比自己更優秀,對於其它的領域,很可能自己很無知。要知道,其實程序員的選擇其實是最少的,因此抱有開放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程序員與創業要求還有哪些差距
我認為現在的很多程序員經驗過於不足,他沒有認真踏實做過很多工作就奢談創業。如果一個程序員沒有在編程方面深入過,沒有積累,也就是半瓶子醋。這 樣的程序員我接觸過很多,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讓人感覺又愛又恨。我認為程序員既然要憑借自己的技術,那就一定要踏實,要能夠實現任何創意。
但現在一些程序員自己沒有商業意識,卻又很自負,不相信別人,不理解的事情就不做。我遇到過很多程序員,他們對公司做什麼方向都質疑。他 們希望自己先想清楚,可是一想就浪費了很長時間。很多程序員就可悲在這里,積累的不多,看不到方向,但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公司和老闆,這是一個悖論,需要程 序員深刻反省。要知道,每個公司都有懂商業的人。
就這樣,一些程序員極端自負,另外有一些程序員碰了很多釘子之後,感覺很自卑,於是便認為國內軟體業不行,最後 出國 或者打工,很少有程序員能對自己能做公正的評價。
國內環境是否造成程序員浮躁的因素
我以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點。但我想,不管怎樣,程序員需要先從自身找問題,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了。我承認一個現實:程序員生存狀態並不是很好,但程序員很多報怨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和自身的缺陷產生的反差。
首先,產品沒有大小,只有市場的大小。很多人總是覺得這也小,那也看不上。認為公司做的產品很無聊,要做就要像某些人宣揚的那樣:做游戲一定要 做3D引擎,好像只有這樣才夠牛。這其實就是一種浮躁。很多程序員寫軟體總是很多bug,基礎知識也不牢固,沒有參加幾個項目,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奢 談做大項目,這有價值嗎?
而且我還發現有些程序員特別憤青,罵環境,罵老闆,其實這只能把自己的心態搞的很壞。很多人剛進公司時做的很差,雖然工資少,但他沒有想到給公司增加了很多bug,公司實際上是在給他出學費。論壇上大家都在討論哪裡活幹得少錢拿的多。甚至還有人列了一些黑名 單。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程序員自己將周圍環境搞的烏煙瘴氣了。
有的程序員還非常喜歡指點江山,指點公司。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不可以,但 指責別的公司對個人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看不到,恰恰證明是自己看不到。我看到很多程序員也寫blog,技術交流的我認為非常好,但有 些人是寫評論。我是覺得程序員不要做評論家,中國不缺評論家,最缺的是實幹家。
總之,程序員一般過於自我。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世界是什麼。我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努力的去客服。我的經驗就是看別人如何做的好,為什麼能夠做的好,什麼是我所不能理解。程序員要學會慢慢站在別人立場上看問題。
最後給希望創業的程序員一點建議
對程序員來說,現在要做的也很簡單,這就是需要大量的實踐,要慢慢培養對產品,對商業的感覺。我的建議說出來可能有些忠言逆耳。對絕大多數程序員來 說,自己一個人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所以我認為加入一個創業的團隊可能更為合適。現在有很多初期創業的公司,也需要很多優秀的程序員加盟。如果有理想,可 以選擇加入一個團隊,也有相應的股份,這方面我可以充當一個橋梁。
看看前網路程序員是如何創業的?找合夥人已經OUT了!
“來吧,做我的CTO,給你股份,咱自己當老闆。”
因為同學的一句話,前網路研發工程師YK辭職創業。一群毛頭小子,技術能力過硬,但畢竟資源不足,經驗欠缺,不到半年,項目無疾而終。 互聯網創業 盛行的現在,一個好的技術抵得過一支團隊,更別說出身BAT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這一樣一支技術實力超強的團隊,最終竟然也輸在了人上——過於強調技術,沒有頭腦足夠清醒的團隊成員及時制止。這也是為什麼要選背景不同、經驗不同的一群人一起創業了。曾經和YK聊過很久,項目失敗的背後是他對創業更多的思考,特別是對於那些擁有好工作的人來說,拋下一切投身創業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但如果只是給創業者打工,那還不如守著原有的工作,至少更體面、更有保障。
就在我以為他會重新安安穩穩工作的時候,卻意外的在創業大街再次見到了他。細聊起來才知道,他並非辭職重新開始創業,而是用自己擅長的技術加入到新的創業團隊中,以外部合夥人的身份幫助兩個不同方向的項目解決技術開發問題。這次來到大街,是專門和一支團隊開技術碰頭會的。
他的這個選擇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他居然理智的沒有辭職,情理之中的是他選擇了成為外部合夥人,用業余時間一邊做顧問、一邊寫代碼,實現了時間、能力價值的最大化。
其實,說到外部合夥人就不得不提智籌平台。去年3月,正是看到了毛大慶宣布 離職 但依舊擔任萬科外部合夥人的新聞後,智籌將“外部合夥”作為創業者&人才之間對接的一種新的合作關系。現在,創業者來智籌發布任務,除了能與互聯網高級人才建立長期顧問、短期兼職、駐場辦公、遠程協作等合作關系之外,也能通過部分現金+可回購股份的方式,與人才建立外部合夥關系。外部合夥人是一個沒有行政職位,但依舊為企業、團隊做貢獻的人。
對於創業團隊來說,外部合夥人解決了以下問題:
1.快速成長,度過難關。
按照原本的思路,YK服務的兩支團隊還陷在滿世界尋找CTO、找程序猿的泥沼中,但有了外部合夥人,更低的參與門檻吸引了更多人才願意加入,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更推動項目度過難關、快速前行。
2.滿足了人才的多樣性。
一個合夥人已經很難找了,更不用說基因不同、知識不同、經驗不同的一群人。外部合夥人大大降低了對人才的束縛,而這樣的一種合作模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加入到創業中來,組建這樣一支多樣化團隊更容易。
3.更快找到,成本更低。
外部合夥人是通過股權激勵撮合到一起的一群人,利用可回購股權讓人才把創業者的事當做自己的事,目標、利益一致,做事更用心、更高效。股權支付的方式又可以降低初創的資金壓力,創業者不用支付很高的現金,也能請到非常NB的人才來解決難題。
外部合夥人極大的緩解了創業找人難的窘境,但當創業者真正去尋找外部合夥人的時候,往往又會擔心外部合夥人的時間、效率怎麼保證?水平怎麼衡量?什麼人才適合做外部合夥人?
首先,時間自由是第一標准,至少是時間可控,能夠拿出足夠精力完成任務。否則,連時間都不能自由支配的外部合夥人也太不稱職了,CEO找你開會,你卻說你在公司加班,即耽誤了創業者的時間,又降低了自己的口碑。
其次,獨擋一面的能力絕對必不可少。做得了合夥人的,都是某方面十分擅長的專業人才,那麼做的了外部合夥人的,需要更高的水平。從一開始我就強調,外部合夥人一定是高級人才,不然沒資格幫助創業者解決問題,甚至指導方向。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想做外部合夥人,一定得先有過硬的水平。
第三個標準是認可股權模式。中國基金報曾發表評論稱,未來十年,如果你與股權無緣,可能無法實現財務自由。在如今樓市低迷、股市重挫的時候,股權投資卻異軍突起,特別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勵下,全國創業氛圍濃厚,涌現了一大批優質有潛力的新興企業、互聯網企業。也許你不是土豪,沒有錢參與眾籌,而此時外部合夥人模式的出現,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只不過是用能力和時間參與創業、解決任務,換取股權。
智籌在幫助創業團隊對接外部合夥人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實踐 總結 出了最適合做外部合夥人的群體:自由職業者、大企業主管級以上在職人才、工作室、外包團隊等等。這些人能夠站在實戰的高度,不只提供經驗分享,更能夠有針對的解決具體問題,融入到項目和團隊中。
對於很多創業小夥伴來講,找錢、找人是躲不開的兩座大山,有錢了當然可以請NB的人才加入,有人了事兒干好了錢自然不愁,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永遠都在,找到一方的突破口自然事半功倍。這時,外部合夥人就是打破這一死循環的關鍵鑰匙,只是需要創業者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嘗試,畢竟改變原有習慣肯定難受,甚至懶得嘗試。但創業原本就是不破不立的事,只有打破舊有習慣,才能接受新鮮事物,才能有更多新的收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參與創業的門檻降低,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將自己的智力換成股權,幫助推動創業的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投資。根據智籌平台的數據顯示,當 創業項目 獲得融資後,人才所持的可回購股權將會以最少3倍的價值兌現,這對於很多人來講也是不小的吸引力。外部合夥人模式,降低初創資金成本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加入到創業中來,大大激發了創業活力,無論創業還是參與創業,用起來都是極好的。
5. 一個程序員的創業經歷(一)
曾經的創業熱潮讓很多大廠的程序猿加入到了創業大軍,但往往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也是這樣的一員,國內「C9聯盟」大學畢業,然後去美國常春藤名校讀了個Master,畢業後在一家世界前五的軟體公司工作,後來裸辭回國在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做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的工作,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在給個人簡歷添磚加瓦,不過隨著一個加入創業團隊的決定,就開始了一段不一樣的經歷,之後的5、6年時間經歷了多個創業項目。一直埋頭向前沖,最近停下腳步回顧了一下過往經歷,想寫點東西當作紀念,也算是給想要或正在創業的程序猿們一個案例供參考。
當時選擇從大廠出來加入一個創業團隊,也並不算很盲目。首先,行業是當時很火爆的互聯網金融,其次核心團隊成員來自金融、法律、互聯網等不同領域,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且也有不錯的工作經驗和人脈的積累,最後種子輪的資金大概有700多萬,股東也有銀行系出身的大佬,看起來是一個值得搏一把的機會。
我與其中一個創始人曾是同事,被游說出來作為技術團隊的leader,他負責產品,我負責研發,先簡單介紹下核心人物(化名):
劉備:公司CEO,金融領域,做業務出身,對各種金融產品比較了解,在各大銀行及政府部門都有不錯人脈,熟悉生意場上的各種潛規則,有些匪氣但並不是那種很有領導威嚴的風格。
關羽:公司CTO,我的前同事,互聯網產品出身,專業能力很強,既聰明又踏實肯干,待人接物也不錯,屬於實干型,但一樣也是一直在大公司工作,內容相對專一,且沒有金融領域經驗。
張飛:公司法務總監,法律專業,本人也像法律法規一樣嚴禁,無論工作上還是生活上說話做事都很嚴謹,被朋友形容為任何跟黃賭毒沾邊的東西都跟他不沾邊,工作之外並不善言辭,但是為人很nice。
在被前同事關羽游說的過程中,遇到了第一個「豐滿的理想」,因為我是做大數據的,所以關羽跟我說出了他對技術和產品發展的規劃,將來是一定要做金融大數據的,有很多場景可以做,技術上也會有很多挑戰。但既然是「大數據」,首先就要有足夠多的的數據,也就是業務要發展的足夠好才會到這一步,這點我心裡還是很清楚的,所以接受邀請自然也不是因為這個願景。
既然已經決定了大幹一場,也就不瞻前顧後了,出來後就開始著手組建技術團隊,那時候創業公司還是一片欣欣向榮,很多大廠的程序員也都願意考慮創業公司的機會,所以首選就是從公司前同事下手,可惜一個都未能邀請成功,有一個曾經談的比較深入,但最後去了一家拿到A輪的做餐飲供應鏈的B2B電商,之後復盤考慮主要可能有幾個原因:
1. 金融領域本身水就比較深,對普通的程序員來說未實際接觸過的話感覺有點心裡沒底;
2. 種子輪公司畢竟風險更高,而且使用到的技術也更初級一些,若沒有成功,對技術積累來說有一個斷檔;
3. 與前同事共事時是平級,但出來後可能變成向你匯報,或許會有心理落差,之前談得比較深入的同事是被他一個師兄叫走的;
4. 公司給出的offer還不足以讓人放棄穩定的大公司工作加入到小團隊中。
為了控製成本又不能找獵頭,所以接下來就只能通過招聘平台了,拉鉤、智聯什麼的,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最終組建了一個還算蠻有戰鬥力的團隊,在外包+兼職+自己團隊的組合之下,初版系統兩個月左右就上線了,期間產品、技術、法務之間的磨合也越來越好,貌似一切都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但系統上線之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公司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平台上是否有足夠多優質的理財產品,雖然前期已經准備了一些由股東支持的理財產品隨時上線,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系統開發期間劉備也一直在洽談合作事宜,時不時的帶來一些振奮人心的消息,但結果證明沒有最終簽署合同的口頭協議都是無效的,這就導致前期平台上產品匱乏。
產品匱乏自然也就無法吸引足夠多的用戶了,用戶量少就更難去談合作了,致使業務一直處於發展緩慢的狀態。商務談判並不像技術開發一樣可以評估工時,安排工期,一個合作談成之前進展都是0,簽合同之後才是100%,中間進度很難評估,而過多的打雞血也會有副作用產生,慢慢的技術團隊的成員就開始對公司不停跳票的業務發展有些擔憂。這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接下來會引發一系列的事件和決策,每一個可能都不是決定性的,但累加到一起導致了公司最終的結局。
當業務停滯的時候,沒有太多創業經驗的團隊開始有些發慌,尤其是賬戶里的資金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這時開始了兩個所謂「自救」的行為,一個是尋求新一輪的融資,一個是嘗試一些新的產品或接一些快速賺錢的項目。前者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要盡快的補充資金,所以很容易陷入到一個2VC的狀態,就是一味地迎合投資人的偏好和想法,迷失了自己最核心的價值和初衷,最終也沒有拿到投資;後者無異於飲鴆止渴,盲目的去接一些無關的項目,導致自己的核心產品和平台沒有持續的迭代和優化,對用戶就更沒有吸引力了,而且找到的項目也很難cover技術團隊的工資成本,變成了做一個賠一個。所以這兩種方式只是勉強支撐團隊而已。
而往往在最艱難的時候才會爆發出更多平時被隱藏下去的問題,首先,劉備和關羽、張飛都是大學同學,作為CEO他對團隊並沒有一個絕對的主導和控制權,而關羽負責人數最多的技術團隊,他們之間的分歧導致了公司整體戰略和團隊方向的不統一。其次,公司的早期股東是4個自然人為主,在公司一個沒有一個比較好的營收的時候,他們之間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其中某一個股東跟劉備的關系最緊密,導致其他股東質疑公司的財務問題,最終導致股東不願意再繼續注資。最後,同樣是因為自然人十大股東,就導致監督機制缺失,作為法務負責人的張飛,由於業務能力比較強,經常被股東委託解決一些私人事務,讓他不勝其煩,成為了第一個離職的核心人員。
最終我們的公司也算是有個歸宿,被一家金融機構給收購了,但這顯然不是因為我們做的足夠出色,而算是無奈把公司賣掉,回收點剩餘價值吧。就這樣第一段的創業經歷就這樣草草落幕,事後復盤總結,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經驗吧:
1. 股東組成,早期可以接受個人股東,但不宜太多,占股要有權重等級,而且要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如果個人股東占股比例接近,沒有主導性,監督機制又不健全,很容易出現股東之間的猜忌和分歧,對初創公司是致命性的傷害;
2. 創始團隊,團隊成員能力互補、互相信任是基礎,所以經常會有同學、同事一起出來創業,之前大家可能是朋友,或者感情比較親密,但任何團隊都要有領頭人,要有靈魂人物,在有重大決策時能拍板的人,不能因為顧及對方感受而讓決策層出現長時間的分歧;
3. 團隊組成,根據公司或業務類型來合理配置團隊,很多時候在資金還充裕的情況下會盲目的擴充技術團隊,導致當業務沒有起色的時候技術團隊的開銷成為了公司沉重的負擔,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只考慮技術開發,運營、市場、銷售等等都要合理配置;
4. 成本控制,創業初期,為了吸引早期員工公司提供了很多福利,包括免費健身、周五團建、飯補車補等等,而且高新聘請各種大牛,一副大幹一場的態勢,最後發現業務還沒什麼起色時初期的融資就已經消耗大半,而且很多時候大牛們也沒有用武之地,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5. 技術邊界,所謂技術邊界就是創業初期你的產品在技術上要做到一個什麼程度,很多時候技術出身的leader容易陷入到追求技術完美的誤區,覺得一個功能在技術上沒達到理論上的完美就不上線,但永遠都有做不完的需求,一個好的技術leader要清楚怎樣的優先順序最能支撐公司的快速發展,一個功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能滿足當時客戶的需求,人力資源就那些,要最大化的發揮效用。
6. 做程序員有什麼樂趣
樂趣有很多,比如:開發出一個成品後能感受到快樂,一切努力沒有白費,又能獲得高額的報酬(自己干);通過一個個項目開發可以讓自己的經驗更加豐富。
首先for循環語句是程序中性能最高的循環之一,我一般都用它。
1.for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數字形式,另一種是通用形式。
數字形式的 for 循環,通過一個數學運算不斷地運行內部的代碼塊。 下面是它的語法:
block 將把 name 作循環變數。 從第一個 exp 開始起,直到第二個 exp 的值為止, 其步長為第三個 exp 。 更確切的說,一個 for 循環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注意下面這幾點:
所有三個控製表達式都只被運算一次, 表達式的計算在循環開始之前。 這些表達式的結果必須是數字。
var,limit,以及 step 都是一些不可見的變數。 這里給它們起的名字都僅僅用於解釋方便。
如果第三個表達式(步長)沒有給出,會把步長設為 1 。
你可以用 break 和 goto 來退出 for 循環。
循環變數 v 是一個循環內部的局部變數; 如果你需要在循環結束後使用這個值, 在退出循環前把它賦給另一個變數。
2.通用形式的 for 通過一個叫作 迭代器 的函數工作。每次迭代,迭代器函數都會被調用以產生一個新的值, 當這個值為 nil 時,循環停止。 通用形式的 for 循環的語法如下:
注意以下幾點:
explist 只會被計算一次。 它返回三個值, 一個 迭代器 函數, 一個 狀態, 一個 迭代器的初始值。
f, s,與 var 都是不可見的變數。 這里給它們起的名字都只是為了解說方便。
你可以使用 break 來跳出 for 循環。
環變數 var_i 對於循環來說是一個局部變數; 你不可以在 for 循環結束後繼續使用。 如果你需要保留這些值,那麼就在循環跳出或結束前賦值到別的變數里去。
到第二個 exp 的值為止, 其步長為第三個 exp 。 更確切的說,一個 for 循環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3.注意下面這幾點:
所有三個控製表達式都只被運算一次, 表達式的計算在循環開始之前。 這些表達式的結果必須是數字。
var,limit,以及 step 都是一些不可見的變數。 這里給它們起的名字都僅僅用於解釋方便。
如果第三個表達式(步長)沒有給出,會把步長設為 1 。
通用形式的 for 通過一個叫作 迭代器 的函數工作。 每次迭代,迭代器函數都會被調用以產生一個新的值, 當這個值為 nil 時,循環停止。 通用形式的 for 循環的語法如下:
注意以下幾點:
explist 只會被計算一次。 它返回三個值, 一個 迭代器 函數, 一個 狀態, 一個 迭代器的初始值。
f, s,與 var 都是不可見的變數。 這里給它們起的名字都只是為了解說方便。
你可以使用 break 來跳出 for 循環。
環變數 var_i 對於循環來說是一個局部變數; 你不可以在 for 循環結束後繼續使用。 如果你需要保留這些值,那麼就在循環跳出或結束前賦值到別的變數里去。
到第二個 exp 的值為止, 其步長為第三個 exp 。 更確切的說,一個 for 循環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7. 論前端程序員, 是否可以創業
或許有的人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會以為我是一個標題黨。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如今是一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環境和新機遇。有太多的人都往創業這樣的一條道路上不斷的摸索,不斷地前進的~~~
回過頭來講,作為一名程序員,一名前端工作者,我們又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這樣的一個話題呢。其退一步來說,借用別人的話說,只要您有想法,只要您夠膽識,只要您有資源,只要您有錢~那您就可以大膽去吧~
有心的人會發現,其實創業不僅僅口頭上的說的那麼簡單。剛才說了四個「只要」,那我想最關鍵的一點應該是後面那點吧。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果說您項目夠好,還有造血的能力,那我想著也是可以的。項目本身的好壞,取決於這個決策人的想法和方向。如果方向和策略錯誤了,那可能導致滿盤皆輸。就以樂視為例。結果我想顯而易見吧。不一定說賈總是錯誤的。但是只能說機遇和時間不對吧。(純屬個人看法)
那反過來講,作為一名前端工作人員,是否復合創業呢。我想結果已經很明顯了。答案是肯定的。要相信網路李彥宏和騰訊馬化騰,他們都是作為技術出身的。那對技術出身的人員來說,本身有一個弱點,就是對於市場運營不夠清晰。這點說重要也蠻重要的。所以這時候就牽扯到另外一個方面了。創業,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創業也是需要一個team來合作實現的。那作為技術出身的人來說,可能在運營和市場方面相對叫薄弱。那這個時候,就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為一件事,一起拚命的幹下去。不留遺憾的幹下去。這樣的一個形式,我想至少是對的。
所以,我們現在就可以分析了,對於創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本身作為技術出身的人員,可能在技術領域相對出類拔萃的,但是在這個行業中,我們應該不斷去結實各個領域的小夥伴,通過工作中認識和結交一些小夥伴。這些人員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個資源。所謂潛在資源。對於後期,說定都可以用上哦。那結交夥伴是一個關鍵點。接著就是要對自己要做的領域熟悉,如果是不熟悉的領域,那切記不可盲目的實行,因為在創業的道路上再去摸索行業領域,那結果是慘敗的。所以對於自己所要做的領域和賽道一定要夠清晰,也要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么做,這樣做的好處。這樣做我們能到什麼等等這些問題,我們都要去考慮。具備了以上的,我想是可以進行小嘗試了。當然,我說的,只是一些很普通的點,而且也只是簡單的幾個點,遠遠還不夠的。不夠對於想創業,有著創業夢想的人,我希望大家可以先冷靜思考自己,是否能達到這個「資格」。資格指的是「經驗」+「資金」+「資歷」等等。
最後我賣個關子,為下次要說的做個預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