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面,如果要編譯一個C語言源程序,我們要使用gcc編譯器。
先將源文件編譯成目標文件:gcc - c hello.c
生成hello.o文件,再將目標文件編譯成可執行文件:gcc -o hello hello.o
如: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Linux ");
}
(1)gcc生成預處理文件的命令擴展閱讀: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具體可參考GCC Manual。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
網路_gcc
㈡ 在ubuntu系統中如何用GCC編譯運行一個C程序
1、確定安裝了gcc編譯器後,接下來用vim編輯一個c文件。
㈢ g++用什麼命令生成優化過的匯編代碼
gcc and g++分別是gnu的c & c++編譯器 gcc/g++在執行編譯工作的時候,總共需要4步
1.預處理,生成.i的文件[預處理器cpp]
2.將預處理後的文件轉換成匯編語言,生成文件.s[編譯器egcs]
3.由匯編變為目標代碼(機器代碼)生成.o的文件[匯編器as]
4.連接目標代碼,生成可執行程序[鏈接器ld]
[參數詳解]
-x language filename
設定文件所使用的語言,使後綴名無效,對以後的多個有效.也就是根據約定C語言的後綴名稱是.c的,而C++的後綴名是.C或者.cpp,如果你很個性,決定你的C代碼文件的後綴名是.pig 哈哈,那你就要用這個參數,這個參數對他後面的文件名都起作用,除非到了下一個參數的使用。
可以使用的參數嗎有下面的這些
`c', `objective-c', `c-header', `c++', `cpp-output', `assembler', and `assembler-with-cpp'.
看到英文,應該可以理解的。
例子用法:
gcc -x c hello.pig
㈣ gcc 編譯生成外部調試語法文件
你用的是linux系統吧? binutil包裡面有個objcpy命令:
obj --only-keep-debug [被提取的文件] [提取出來的調試符號文件,建議加.debug後綴]
另外要把調試信息去掉是用strip命令。你可以man下看看。
strip --strip-debug [需要處理的文件]
把debug信息加回去:
obj --add-gnu-debuglink=[debug文件] [需要添加debug信息的文件]
㈤ Linux 下如何用命令gcc生成程序server
gcc server.c -o server -lpthread
你在執行一次這個?
-o後面跟的是輸出文件
㈥ 如何用gcc命令生成一個.so文件或者.a文件
你想生成動態的,就是動態的。想生成靜態的就是靜態的。
你看到裡面有一個文件叫Makefile沒有。這個文件裡面的規則決定了生成動態還是靜態的。絕大多數都是動態的。
生成方法:
用shell進入到這個目錄
執行命令
make
即可。
更為詳盡的操作,可以打開README文件,看看裡面的說明。
㈦ 請問linux下,gcc編譯程序的過程(從讀取源文件到製作可執行程序中間所有過程,越詳細越好)
gcc -S *.c 預處理+反匯編
㈧ linux中怎麼生成預處理.i文件
Linux中通過gcc的-E參數可以生成預處理文件。
實例:生成t.c源碼文件的預處理文件t.i
執行命令:gcc -E -o t.i t.c
下圖以hello world程序為例。
㈨ 常見的預處理命令有哪兩種
很多小夥伴在自己寫代碼的時候,已經多次使用過include命令。使用庫函數之前,應該用include引入對應的頭文件。其實這種以#號開頭的命令稱為預處理命令。
C語言源文件要經過編譯、鏈接才能生成可執行程序:
1) 編譯(Compile)會將源文件(.c文件)轉換為目標文件。對於 VC/VS,目標文件後綴為.obj;對於GCC,目標文件後綴為.o。
編譯是針對單個源文件的,一次編譯操作只能編譯一個源文件,如果程序中有多個源文件,就需要多次編譯操作。
2) 鏈接(Link)是針對多個文件的,它會將編譯生成的多個目標文件以及系統中的庫、組件等合並成一個可執行程序。
關於編譯和鏈接的過程、目標文件和可執行文件的結構、.h 文件和 .c 文件的區別,我們將在後期專題中講解。
在實際開發中,有時候在編譯之前還需要對源文件進行簡單的處理。例如,我們希望自己的程序在 Windows 和 Linux 下都能夠運行,那麼就要在 Windows 下使用 VS 編譯一遍,然後在 Linux 下使用 GCC 編譯一遍。但是現在有個問題,程序中要實現的某個功能在 VS 和 GCC 下使用的函數不同(假設 VS 下使用 a(),GCC 下使用 b()),VS 下的函數在 GCC 下不能編譯通過,GCC 下的函數在 VS 下也不能編譯通過,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在編譯之前先對源文件進行處理:如果檢測到是 VS,就保留 a() 刪除 b();如果檢測到是 GCC,就保留 b() 刪除 a()。
這些在編譯之前對源文件進行簡單加工的過程,就稱為預處理(即預先處理、提前處理)。
預處理主要是處理以開頭的命令,例如include <stdio.h>等。預處理命令要放在所有函數之外,而且一般都放在源文件的前面。
預處理是C語言的一個重要功能,由預處理程序完成。當對一個源文件進行編譯時,系統將自動調用預處理程序對源程序中的預處理部分作處理,處理完畢自動進入對源程序的編譯。
編譯器會將預處理的結果保存到和源文件同名的.i文件中,例如 main.c 的預處理結果在 main.i 中。和.c一樣,.i也是文本文件,可以用編輯器打開直接查看內容。
C語言提供了多種預處理功能,如宏定義、文件包含、條件編譯等,合理地使用它們會使編寫的程序便於閱讀、修改、移植和調試,也有利於模塊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