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工作到多少歲強制離崗
大公司通常是35歲,這是不成文的規定。
如果按照國家規定,男人目前退休年齡60歲,女人55歲。如果你是指休息下來,不再上班,那還是要看個人能力的。程序員是腦力勞動者,所以很多程序員都會大把掉頭發。如果是大公司的程序員,例如華為、阿里、騰訊、996+加班,身體健康確實無法保證,工作精力也確實退步會很快,所以才會說程序員過了35歲後就開始准備退休了。如果想早日退休,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所以還是得看你自己有多少存款。
2. 各大互聯網廠都紛紛裁員,年齡30+的程序員還好找工作嗎
各大互聯網廠都紛紛裁員,年齡30+的程序員還好找工作嗎?你要是BAT公司出來的程序員,就算是被裁掉的,還是有很多公司搶著要的。據說之前網易雲被阿里收購之後,獵頭們就開始蠢蠢欲動對一些技術程序員伸出來橄欖枝。如果你就是個小的公司出來的程序員,自己專業能力也就勉勉強強的話,基本上不管是辭職還是被裁,除非你有同事朋友幫忙推薦,自己找工作的話,需要費一些勁兒的。我有同事去年年初的時候離職,一周跳槽還漲薪了。
3. 做為一個程序員你為什麼離開大廠呢原因有哪些
程序員的崗位生命周期與自己的自學能力、崗位等級和細分行業都是有較為立即的關聯,盡管在大型廠有較大的上漲室內空間,並且會獲取越來越多的網路資源支撐點,可是能不能在程序員崗位走得更長遠通常或是因人有所不同的。從程序員崗位的特性看來,往往程序員崗位的崗位生命周期相對性較為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程序員崗位的壓力非常大,尤其是運用級程序員崗位,不但壓力非常大,並且自己的上漲的空間也相對來說非常小,常常要應對許多可重復性的研發每日任務,這也會造成程序員的工藝管理體系慢慢老舊,進而被領域所取代。因此,從這種視角看來,從業產品研發級崗位會在一定水平上增加自己的崗位生命周期。
假如效益低迷加工廠會對技術人員開展裁掉,就算確實想做到退休幾乎可以說天方夜談,因此在企業都還沒破產倒閉以前,多學習培訓更多的專業技能為未來換工作奠定扎實的基本。程序員無論到什麼高新科技產品研發企業、生產廠、網路科技公司,或是中央企業、國營企業全是較為吃香的專業,月收益過萬沒有問題。關鍵是對技術專業英雄熟練度、技術性是不是高超及其把握的關鍵技術比較多有較大的關系。
4. 程序員的就業要求
你應該現在多看基礎C的語法 JAVA的語法 和 基本資料庫構建的知識 最好是從MYSQL開始看起 如果上面幾樣東西你掌握的很好 你將會在大多數軟體公司的筆試中拿到很好的名次 另外多往身上攔點不錯的實踐工程 不要求你曾參與開發 只要整個開發過程你有個比較詳細的了解 (我理解本科生的實踐經驗少 但是這不代表你沒能力了解實踐工程 多看看開發視頻吧 HR的人也就是問問你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已 沒別的了 很簡單的) 如果你完成以上這些了 你可以很有自信的跟HR的人談salary和福利的事了 祝你好運 本人就是面試了5家公司都是筆試第一 最後面對5份面試通知傻眼的~~ 呵呵 祝你好運
5. 程序員37歲後怎麼辦
程序猿有條件和機會的最好還是去一線互聯網城市發展,因為那裡比較正規,也有規范的晉升法則,乾的好的,出成績肯定會重用,這樣到35歲以後,可以達到一定的職級,享受不錯的待遇。比那些不正規的互聯網公司好太多了,入創業公司需謹慎,人治大於法治,全看創始人的人品。
對於像筆者這種沒有在一線互聯網公司做過的程序猿,只有過二線城市以下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型公司的經歷,35歲以後怎麼辦?二線城市的互聯網公司非常不專業,經常就是一個人身兼數職,伺服器搭建維護優化,產品設計,研發,都是一個人來干,非常的耗費精力,而這些互聯網公司也不會有專業的研發團隊組成,筆者最多帶過12人的研發團隊,大多數是單槍匹馬的從產品設計到軟體架構設計和代碼編寫到伺服器運維一條龍的搞產品,由此可知當地的互聯網公司的參差不齊,而最重要的是 這些公司 一般都做不了多久,畢竟互聯網行業,水很深,所以筆者現在謝絕了所有入職邀請,專心自主創業,由於十幾年的鍛煉,除了UI設計不太行外,其他都能做,也是個好事,這十幾年見證了數百個產品的成敗,對於產品的體驗和運營也有一定的了解,於是就開始研究一些垂直行業,自行設計研發出針對某個行業的軟體產品平台並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感覺這是像我這種二線城市的程序猿出路之一,現在已經可以產出和之前工作時相當的收入,而且不是那種苦逼接單的做法,符合遠期的發展方向。
6. 程序員這個工作能不能一直干到退休
很少有人一輩子從工作到退休都在從事程序開發的工作的,基本上到後面年齡大一些都會考慮轉行。可以轉需求,轉項目經理等等,也有好多自己創業的。
7. 互聯網公司裁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大齡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
對於最近10年互聯網一定是一個最好的賽道和職業發展路徑,年薪百萬也是常事。但是最近一系列的事件,類似國家的互聯網反壟斷,共同富裕,45歲的大齡Java程序員求助總理找不到工作,類似阿里,拼多多等中概互聯網股票都屢創新低。最近又爆出了類似愛奇藝,攜程,去哪兒等很多互聯網企業也開始裁員和人員優化。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
互聯網行業和就職是否還是一個好的賽道?
在去年我給一個同學的小孩高考填報志願咨詢的時候,小孩就問到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IT行業是否都是加班嚴重,第二個是35歲後就業困難是否普遍現象。
對於這兩個問題我當時是這樣回答的。
第一就是IT行業整體工作負荷確實會比其它行業大些,但是不是所有公司都一定加班。而且剛參加工作有適當的加班和工作負荷,反而是以時間換空間,快速提升個人技能,為下個階段職業發展儲備經驗的一個關鍵點。
第二就是35歲現象確實存在,IT行業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需要的就是不斷學習而不是吃老本。但是只要你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不要脫離一線實踐,在35歲後反而更有價值。也就是35歲後精力急速下降,那麼你剛參加工作剛好相反,是需要用空間換時間,這個空間就是你的經驗模式庫。
如何證明你的經驗和學習能力?
最近半年時間,我經常接到別人推薦的簡歷,當然我也會受朋友託付幫忙尋找一些類似總體架構師等關鍵崗位人才。
但是發現一些共性現象。
其一就是年齡,不說35歲,如果超過了40歲一定會慎重又慎重。原因就是擔心這個人的精力和學習能力跟不上。也就是說如果你40歲後再找工作,有時候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多年前公司也招聘過一個年齡比較大的員工,實際這個員工技術底蘊很不錯,在慢節奏下做事情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一遇到一些緊急的項目,緊急的線上故障要處理,自己就反應不過來,響應也明顯慢半拍。
但是IT行業怎麼又可能都是慢條細理的工作?
其二就是大部分的大齡程序員實際是脫離了技術,更是脫離了編碼,都想轉行做管理,或者做下專家參加下評審。但是哪裡有那麼多的管理工作需要做,而且你自己脫離一線實踐,靠吃原來的經驗老本指點江山,最終發現很多經驗已經過時,自己的建議反而是幫倒忙。
就IT行業來說, 逆水行舟,不進就退 。
你原來工作多年的很多實踐經驗不會變成終身有用的經驗,有些 歷史 經驗反而是錯誤的。而不能像類似老中醫看病一樣,所有過往經驗都會有用;也不會像類似醬香型白酒一樣,越放越香,越值錢。
所以要克服年齡問題,唯一的就是證明你持續不斷的學習力。如果你35歲年齡,你的簡歷呈現上還能夠參與一些項目架構設計,還在寫關鍵技術組件的核心代碼,那麼一樣能吃香。
你需要證明的是你的學習能力和技術能力,而不是管理能力。
公司不是養老院,你得到的回報都來源於你的價值創造。工作多年,在自己年紀大後被優化,被裁員,有時候得反過來想想自己是否在自廢武功。
批評他人,指點江山總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讓你自己上陣去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就倉促地敗下陣來。企業本想請一個技術高手,最終卻來了一個一線大廠退下來的PPT架構師,而且還想在你這養老。
這個典型矛盾不解決,那麼大齡程序員找工作難的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互聯網行業的職業賽道是否進入一個平穩期?
在互聯網行業,特別是類似進了BAT這些大公司,感覺年薪百萬都是常事。
但是不要被這些所蒙蔽。IT行業整體的薪資水平確實高於其他行業,但是真正要年薪百萬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很多985年的研究生畢業,剛畢業就能夠開到40K的高工資。
但是你要思考下2020年高校畢業生800萬人,真正985畢業的本科生也就是20到30萬人,而研究生可能只有2到3萬人的水平。即使所有的人都在互聯網就業,整個比例也就是五百分之一的比例。要進入到985研究生畢業你想下需要付出多大的投入,戰勝多少的競爭對手。拿到這個工資一點都不奇怪。
真正奇怪的反而是很多IT職業培訓機構出來的,本身還非計算機專業畢業,參加一個培訓出來就20-30K的工資,這個才是不正常現象。對於IT行業這個職業賽道,當前情況已經是中低端臨時轉行人員開始過剩。哪些隨便參加一個培訓出來就拿高薪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
人員能力兩級分化自然也帶來薪酬的兩級分化。
百萬年薪的高手你可能很難找到,而不到10K的很多程序員又找不到工作。
低端的一些開發或編碼工作將會逐步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不是所有的應用都有復雜的業務規則要實現,大部分建議應用還真是CRUD操作掛個流程,這種功能完全可能被類似低代碼平台所取代。
一個IT行業的程序員同樣也應該思考這個問題,就是 你每天的工作是否明顯是可重復的事情,你越是感覺你的工作簡單和可重復,那麼你將來失業的可能性就越大。
互聯網行業在國家反壟斷的政策下一定會告別原來的暴利階段,其次就是經濟不景氣下各種燒錢的創投也會減少。這些都會逐步地變成互聯網公司的人員縮編,待遇增長的停滯等。因此,即使互聯網本身還是好賽道,那麼作為職業選手來說也可能不再是最好的賽道。
互聯網發展了黃金10年到20年。
各種技術,各種高並發高可用架構搭建已經相當成熟,哪裡還需要那麼多的具備開創能力的架構師。 對於大部分架構師來說也僅僅是能夠做到能用當前主流架構,而很難談得上去做開創新的突破。
而真正要做底層開創性工作的人本身就不需要太多。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IT行業隨便一個工資待遇就很高的情況一定會逐步回歸,包括有些沒什麼基礎技術能力儲備臨時轉行的人員開始失業,找不到工作也是常事。
IT行業的職業兩級分化會越來越明顯。
大齡程序員的出路?
就通常的說法來看,大齡程序員出路一般都在轉為了技術管理者,或者轉為了業務類顧問,盡量做到以空間換時間,而非體力消耗。
如果真正是失業或被裁員。找工作也可以考慮下傳統的國企或傳統企業內部的IT部門,進去做下項目管理,做下日常的生產系統運維支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變成一個自由職業者,類似當前主流的自媒體,做些培訓,網課,分享下自己的技術經驗。
但是為何很多人無法做到這點?
個人理解就是一開始在自己的職業上升期就沒有有意識的去鍛煉自己的寫作,演講,溝通,PPT呈現等各種軟技能。並且時刻保持著自己的學習力。
精力下降雖然學習效率和速度會變慢,但是並不是你不學習的理由。
最後總結一個點就是要不斷延長自己的職場保鮮期。
而這個 保鮮期=你通過實踐經驗的輸入>你的經驗輸出。
如果你非真正熱愛IT這個行業,最好的方式還是脫離IT行業,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哪怕是送外賣,開下專車也是自力更生,不是什麼壞事。
8. 平時到處可加程序員的字眼 但我去一些招聘網站看的時候 軟體研發有不同職位 比如web
這是依照應用不同而分類的. 因為相關環境不同, 都需要花時間去學習熟悉.
就像是小說家, 也有分各種文學類型, 如, 談情說愛的, 科幻的, 穿越的, 恐怖的, 偵探型的...
並非不能跨領域, 僅是不會那麼熟悉, 寫出來的東西, 可能效果不是那麼好.
9. 45歲程序員求職艱難是什麼現象
45歲程序員求職艱難是什麼現象
45歲程序員求職艱難是什麼現象,都說35歲是人生的一個分界嶺,這個年齡之後的職場人逐漸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變得人人自危,觸發了中年人的焦慮。45歲程序員求職艱難是什麼現象。
最近,一位程序員的帖文《我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因已45歲求職難》引起廣泛熱議。化名Mary的網友自稱是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卻因為年齡原因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更別提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了。這件事讓廣大網友不禁聯想起職場「35歲現象」,也就是目前很多企業崗位年齡大多限制在35歲以下。
作為走在發展前端的互聯網大廠來說,35歲就成為了所謂的「中年」員工,成為企業優化裁減的首要群體。互聯網科技等行業發展迅猛,產品升級換代快,迫切需要30歲以下充滿熱情的「後浪一代」作為主力軍,這是企業盈利需求,也順應信息化時代潮流。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人的價值」不應單純以「年齡」作為區分,這未免「一刀切」,年輕有年輕的好,年老也有其自身人生經歷和社會閱歷豐富、心智成熟情緒穩定、責任心強等優勢,企業用人應以能否為企業真正所用,能否在大有可為的時代發揮作用,展現作為為選用標准,而不是以年齡劃線「一刀切」。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讓我們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作為市場和企業來說,應具備容才的雅量、用才的氣魄、愛才的情懷,樹立正確用人觀,廣納賢良、育才造士,讓更多類似Mary的就業者發揮自身價值,做可為之事成有為之人,創造一番新天地,為大有可為、爭先進位的大好時代增光添彩。
當今社會,線上求職已經非常普遍了,各類招聘網站層出不窮,比如有多少人被某招聘網站「找工作跟老闆談」的魔性廣告詞洗腦了,但是去國務院網站發求職信息的還是頭一次見。
這篇求職留言一發出,文字中些許悲涼而又真實的訴求,瞬間戳中了無數人的內心,彷彿說的就是自己。
作為一名也是JAVA方向的互聯網從業者,表示深有感觸,周圍超過40歲以上的同事,基本都是部門負責人或者高層,真正還在一線做開發或者當個小領導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同事A今年剛滿40,育有一兒一女,從進入公司到現在有七年了,級別一直沒調整,晉升雖然很困難,實際原因卻是他自己放棄了,和每一任上級都打過招呼說自己不願意往上走,訴求是做好本職工作,時間上能夠照顧家庭即可,所幸是老員工,且性格不爭不搶,也是為數不多相安無事到今日的大齡員工。
同事B據說45以上了,目前是個leader,雖然大家都叫哥,實際上喊聲叔叔也不為過,從傳統軟體公司跳槽到互聯網,被冠以架構師職位,功勞自然不少,但最多的還是苦勞,你能想像一個45歲的程序員,和其他剛畢業甚至不到25歲的小年輕一起加班的場景嗎,而且總是加班到凌晨,周末隨時待命,我想他也有危機感,怕哪天拼不動了,就在一次次人事調整中被洗出去了。
公司內網每年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今年被新入職的.畢業生又倒掛了多少,又有多少人痛罵公司的不公平。
殊不知你們入職那年也倒掛了多少人,只是當自己也變成了前浪,體會到那些不甘心罷了。
自程序員被官方認證為農民工後,青春飯的標簽也貼得死死的了,每逢校招季實習生進來時,老員工都不禁感嘆到:新同學都這么卷了嗎,啥時候把我們給捲走了,拼不過這些小年輕啊。
程序員過了35歲沒有出路了嗎?還是有的。
有人傍上了老闆大腿,這部分人在職場是幸運的。
畢竟混到最後拼的還是人脈,大老闆挪窩時,手下一幫小弟烏泱泱地跟著過去,大有「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的氣勢,加上程序員還算是外人看來的高薪行業,大佬吃肉小弟喝湯也是夠的。
樹倒猢猻散是沒錯,但只要大樹還沒倒,是可以繼續依附下去的,況且大佬給力時,財務自由也不是夢想。
還有些人家庭背景好,來干程序員屬於下基層體驗生活的。
這類人要麼家裡有十幾套房,要麼拿著辛辛苦苦賺來的20萬和爸媽給的480萬買套房的,這些人本來就不靠這點工資掙錢,脫離這行也就無所謂了。
也有仍然喜歡這行,並且願意繼續幹下去的,靠家裡走動走動關系,調到清閑的研究所等機構,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對於大部分沒錢沒勢的,上有老下有小多張嘴巴等飯吃的來說,選擇提早面試留條後路的多些。
程序員不是想像的那種走在科技最前沿的人,干太久反而接觸的面就窄了,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懂敲代碼」也不為過,所以在沒人帶沒人教的情況下,轉行是很困難的,不如提前找個小公司占個負責人的坑位,說不定還能多撐幾年。
當然,憑自己能力找到出路的也不少。
之前帶的一個同學腦子很活,在大學時就各種鼓搗新技術,也懂得怎麼將技術變現,增加我們說的「被動收入」,可能也用不上創業這種高大上的名詞,但是一年能掙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所以早幾年就辭了工作自己搞事情去了,一度也讓不少員工羨慕的不行。
現在網路這么發達,搞短視頻、自媒體、電商也是不錯的,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說了這么多例子,其實也是嘗試多舉幾條路,朝九晚六是大部分職場人的夢想,不過也別真把這個當歸宿,人還是不能太安逸,要打破舒適圈。
空閑時間還是要發展下自己的興趣愛好,找找能變現的途徑,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危機感,保持有競爭力的狀態,這樣才不至於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被末位淘汰或者優化掉。
趁著還有力氣,不如放開步子,大膽往前走,再長的路也不在話下,而停滯不前,再短的路也難以到達,與諸君共勉。
最近,一位程序員的帖文《我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因已45歲求職難》引起廣泛熱議。一位45歲的程序員網民在中國政 府網留言,「我是一名軟體開發人員,今年45歲,精通各種技術體系……而我辭職回家半年後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原本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卻在網路上引發了廣大的議論。
都說35歲是人生的一個分界嶺,這個年齡之後的職場人逐漸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變得人人自危,觸發了中年人的焦慮。前幾年聽說華為這樣的公司都已經開始考慮淘汰掉35歲以後的技術人員,如果在這個年齡之前還不能晉升到管理崗位,那就面臨著被淘汰掉,多麼殘酷的事實呀,或許自然界的優勝劣汰就是這樣的規則吧。
一不小心自己也已是40多歲的年齡,面臨上有老下有小,而自身能力卻頗有江郎才盡的感覺,心力憔悴,焦慮之情油然而生。以前總說自己焦慮了,只是想著給外人說說而已,沒有想到當時的一語成讖,現在的自己也開始了間接性的焦慮。
多少個晚上在睡夢中驚醒,看著四周漆黑一團,而自己茫然不知所措。睡不著,也不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就那麼靜靜的躺著,消耗著時間,靜待天亮,感覺自己好生的無聊。
下午去和朋友聊天,閑聊中,朋友問我疫情期間,業務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吧,畢竟我們做的是互聯網行業,不比實體經濟競爭那麼殘酷。聽完他的話,我面露苦笑,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他。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互聯網行業,而且現在也是互聯網最好的時代,想著一切應該都是最好的發展機遇。可是誰又曾想過我們所面臨的困境呢!是的,疫情加劇了互聯網的應用,但是也促進了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前我們的競爭對手可能是本地化的公司,甚至遠點就是西安的同行,可是現在不同了,我們面臨的競爭對手已然成了華為、阿里、騰訊、網路這樣的技術公司,甚至以前不太注重小型軟體開發的移動、電信和聯通這樣的運營商也進來了。拼技術、資源和人脈,我們都被他們無情的碾壓,多次面對同樣的客戶,我們被無情的掃地出門。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是小公司,沒有他們的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小公司的生存就是火中取栗,為了那麼點生存空間,無數次的嘗試,希望能有所轉機,有所突破。
其實,誰的生存都不容易,並不是說45歲以後的人。誠然,發貼的人是精通各種技術體系,也明白其構架,可是互聯網行業就是一個知識迭代更新最為迅速的行業,你一天不學習新知識,你可能就落後於別人;你敢一個月不了解新知識,那麼你可能就落後了這個行業。這不是危言聳聽,是真實的存在。要不然會有那麼多的IT技術人員早早的禿頂,甚至突然猝死。我以前做過技術,是了解這個行業的現實狀態,所以我是有發言權的,並不是憑空臆想。
解決中年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我們還年輕的時間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對自己及時做好安排,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這個「千里之外」就是以後的生活。我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里的「預」同樣是計劃、安排。好多人在中年時候感覺到工作不好找,各種理由和借口,其實這更大程度上是他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規劃,所以才導致了在遇到突發事件之後,感覺到茫然無措。
為了避免中年危機,我們就應該在尚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個統籌規劃,比如說從生到死大概的花費是多少,養育兒女、父母養老、孩子教育等等,把這個全部加起來就是我們奮斗的長期目標,然後再把這個分攤到每一年,就是我們每年要努力的短期目標。有了人生的目標,就有了奮斗的動力,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生活其實靜下心來想想,不也就是這樣!如果不求大富大貴,那麼我們就力求小富即安,這也應該是一種活著的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