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樣腦子的人可以成為計算機天才
我覺得這個人人都可以,首先你對計算機非常的喜好。我說這個喜好是發自內心的喜好就是從小就非常的喜歡。其次,你接觸的要很多。有些計算機的愛好者。一天24小時,可能有18個小時都在接觸計算機。還有一點很重要,你必須要有非常好的老師。比如說爸爸媽媽就是程序員。
還有一些是後天的那種,就通過自己非常的刻苦和努力。前提要有一個好的老師。
愛迪生說過天才在於1%的靈感加上百分之99的汗水。所以一個成功者不是在於你多聰明,而是在於你有多付出。
『貳』 程序員的成長離不開哪些
現在我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在電腦前工作很長時間,尤其是程序員。
程序員的成長,是一個從低級階段到高級階段不斷演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尋找新的挑戰,不斷地解鎖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在未來的競爭當中,有能力去取得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程序員的發展可以分為:業務+技術方向,管理+技術,也可以選擇純粹的技術方向。不過,我們也要注意自己有沒有脫離這個行業,去其他行業發展的能力,跟得上時代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作為這個行業的一員,不能夜郎自大,而是要緊跟行業的發展方向,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向前輩和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學習。
從今天開始,盡量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有創意,盡可能地觀察信息的風口,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工作中不斷的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叄』 一名小白程序猿怎麼快速提升編程能力
一、先列三個常見的開發場景:
1、拿到一個模塊詳細設計文檔,大部分程序員的通常做法就是開始搭建界面代碼,然後從第一個按鈕點擊事件或頁面Load事件開始寫第一行業務代碼。寫的差不多了,就運行一下,發現哪裡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就改改,直到改到是自己預想的那樣。
2、做完了一個功能模塊或幾塊相關聯的功能模塊,輸入111asd,發現新建正常、保存正常,就提交給測試人員。測試員用測試用數據、測試場景用例來測試,發現有問題,就登記bug。對於嚴重的影響下一步測試的BUG,測試員就用內部IM通知這個開發人員。對於不影響繼續往下測試的BUG,測試員就登記下來,等程序員有空時處理。
3、程序員一般工作不希望大家打擾,所以開發起來就是開發。等手頭開發告一段落,就看看BUG庫。發現有與自己有關的BUG,就從第一個BUG開始看起。就開始通過IM和測試員掰扯起來(這不是個BUG啊、業務邏輯不是你想的那樣啊、我這里不能重現啊、你給的信息描述不清晰啊),於是IM幾來幾往,甚至跑過去當面交流一番,甚至會拉扯上產品經理一起討論,更甚者需要項目經理或產品經理發起一個會議來集體討論一下
這是不是很熟悉呢看這就是大部分程序員開發的三個步驟:寫代碼、自測、修復BUG。
二、說好的代碼設計、代碼測試呢看
代碼設計看那不是都有開發平台么,已經固化了啊。那不是維護舊功能做完善修改呢么,又不是寫新代碼,只能在現有代碼基礎上修改啊,你又不能大幅重構。
代碼測試看你丫需求討論期、產品設計期、設計評審期那麼長,都把研發項目時間佔光了,就留下2個星期讓我們寫代碼,我們哪裡有時間搞那麼深的測試。還想讓我們搞結對編程看還想讓我們搞測試驅動開發看
而且你看測試,什麼功能測試、集成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安裝部署測試、升級測試、遷移測試、UAT測試,一大堆測試,測試也需要很多時間。
一個項目,需求討論、產品范圍規劃與評審、產品設計與設計評審佔了一個半月,開發+自測就一個月,測試佔了一個半月,這就4個月了啊。
三、為啥程序員寫代碼總是寫寫測測看
剛才大家也都看到了,大部分程序員都是從界面代碼開始寫起,而且寫一寫,就運行一下看看。為什麼會是這種開發方式看
那是因為大部分程序員缺乏在腦子中的整體建模能力。只能做出來一點,真實的感覺一下,然後再往下。
有些是產品經理的上游就有問題,沒給出業務流程圖(因為產品經理也沒做過業務),也沒畫清楚產品功能操作流程圖。
為啥沒給出業務流程圖看因為產品經理不熟悉業務,另外,產品經理也沒有流程建模能力啊。為啥沒畫清楚產品功能操作流程圖啊看因為不會清晰表達流程啊。
很多產品經理、程序員,都缺乏分類、分層、相關、先後能力,更別說總結、洞察能力。
這是基本訓練,是一個做事頭腦清醒的人必備的技能,這不是一個程序員或產品經理或測試員的特定技能要求。
我經常看書就梳理書的脈絡,每看一本就寫一篇總結。我過去閑扯淡還梳理過水滸傳、紅樓夢的人物關系圖呢,其實就在事事上訓練自己的關聯性、層次性、洞察性。
我經常面試一個人時,我會問這樣的問題:逗你把我剛才說的話復述一遍,另外你再回答一下我為什麼會這樣看地,其實,我就在看一個人的細心記憶、完整梳理、重現能力,我也在看一個人的梳理、總結、洞察能力。
我個人寫代碼就喜歡先理解業務流,然後理解數據表關系,然後理解產品功能操作流,大致對功能為何這樣設計、功能這樣操作會取什麼表、插入或更新哪些表,哪些表的狀態欄位是關鍵。
然後我寫代碼的時候,就根據我所理解的業務流、功能操作流、數據輸入輸出流,定義函數,定義函數的輸入與輸出。
然後,我會給函數的輸入值,賦上一些固定值,跑下來看看能否跑通這幾個關聯函數,看看還需要怎樣的新增函數,或者看看函數的輸入輸出參數是否滿足跑通。
剩下的事,就是我填肉寫詳細邏輯代碼了。
當然,大部分人沒我這樣的邏輯建模能力。怎麼閱讀理解也想像不出來,也沒法定義函數。畢竟有邏輯建模能力的程序員都很少,100個人里有10個,已經是求爺爺告奶奶好幸運了。
那怎麼辦呢看
我建議是分離分工配合,這就是現實中沒辦法的辦法。讓有邏輯建模能力的人來設計函數框架、來設計工具來設計代碼模板,然後讓沒有邏輯建模能力的人來填肉寫詳細邏輯代碼。
我們可以先從最緊要的模塊開始這么做。不緊要的模塊,還讓它放任自流,讓熟練手程序員繼續塗抹。
我曾經還讓有頭腦的程序員做榜樣,給大家分享他是怎麼規劃函數的,怎麼做維護性代碼的代碼結構改善的。但是發現效果並不佳,其他人並沒有因此能做代碼設計。可能邏輯建模能力是個人的基本素質,是從小到大訓練成型的,不是你一個大學已經幾年的人能夠短時間內可以訓練的。
所以啊,還是讓能走的人先走,讓從最緊要的模塊開始這么做。
不必擔心這樣做後,因為過去一件事被分工(一個做代碼框架一個填肉)成兩個人做了會降低工作效率。我們很多的工作效率低就是因為半瓶子醋搞出來的,來回反復修改。
真是應了劉德華在電影里說的那句話:說你又不聽,聽又聽不懂,聽懂了又不做,做又做不好,做不好還不服氣。
四、為什麼大部分程序員不做代碼測試或白盒測試或單元測試呢看
還是因為沒有代碼設計。因為沒有函數啊。所以,一個按鈕功能有多復雜,代碼就有多長。我見過2000行的函數,我也見過1000多行的存儲過程和視圖SQL。怎麼做白盒測試啊,這些代碼都粘在一起呢,要測,就得從頭到尾都得測。
所以啊,先學會設計函數,先寫好函數,這就求爺爺告奶奶了。很多開發了5年的熟練手程序員,可能都未必會寫函數。
函數的輸入輸出值就很有講究。很多人都寫死了,隨著版本迭代,發現過去定義的函數參數不夠用了,於是就新增了一個參數。然後,相關性異常就爆發了,其他關聯的地方忘改了,到底哪些有關聯,怎麼查啊,本系統沒有,沒准其他系統就調用你了,你根本不知道哪個神經人曾經COPY過你的代碼修吧修吧就改成了他的功能呢,而且裡面的很多代碼他看不懂也不敢刪,只要他實現的功能正常了他也不管了。於是,你改了你這個函數,他的系統就莫名出錯了。
所以,我一般會定義幾個對象來做參數。另外,我也很注重函數的日誌、函數的異常保護、異常拋出、異常返回。另外,我也很注重參數輸入值的合法性校驗。
所以啊,應該開發Leader們先制定函數編寫規范最佳實踐,輸入輸出參數怎麼定義比較好,函數的返回值如何定義比較好,函數的日誌記錄應該怎麼寫比較好,函數的異常保護、異常拋出、異常返回如何寫比較好。先教會一般程序員,先從會寫函數開始啊。
當然,你光有一份規范,程序員們還是不理解、不實際應用啊。所以,還得Leader們做好典型的代碼模板,裡面是符合函數規范的代碼框架,只有這樣,一般程序員們才會照貓畫虎適應了函數設計的編程習慣。
所以啊,我專門重新定義了leader的明確職責,其中第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負責工具/框架/模板/規范的制定,並且負責推廣且普及應用落地。
你不明確定義Leader的這個重要職責,你不對這個職責做明確的KPI考核,誰尿你啊。你以為好的工具/框架/模板/規范是靠人們的熱情、自發產生的么看我們還沒有那麼自覺高尚啊。
五、為什麼大部分程序員不寫注釋啊看
我經常說一句話,千萬別多寫注釋。為啥看
因為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不是沒有注釋,而是更糟的是,注釋和事實代碼邏輯是不相符的。這就出現常見問題了:殘存下來的設計文檔是一個邏輯、注釋是一個邏輯說明、真實代碼邏輯又是一個,鍾表多了,你也不知道正確時間了。
所以啊,產品文檔、注釋、真實代碼,三者總是很難一致同步。我為了幾百人研發團隊能做到這個同步花了大量心血和辦法,但我最終也沒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把Leader們、總監們、我都搞的精疲力盡。
索性回歸到一切一切的本源,代碼,就是程序員的唯一產出,是最有效的產出。那麼,讓代碼寫的不用注釋也能看懂,咱得奔著這個目的走啊。
為啥看不懂,不就是義大利面條式代碼么,又長又互相交雜。
OK,我就規定了,每個函數不能超過50行。用這一個簡單規定和靜態代碼檢查插件,來逼迫大家嘗試著寫函數。有的函數屬於流程函數,是串起其他函數的,有的函數就是詳細實現函數,實現一個且唯一一個明確作用的。
有了流程函數和功能函數,而且每個函數不超過50行,這就比過去容易看懂了。
六、為什麼大部分程序員不抽象公共函數啊看
我經常說一句話:千萬別抽象公共函數啊。為啥看
因為大部分程序員缺乏抽象洞察能力。特別是有些積極熱情有餘、愛學習愛看書、半瓶子醋晃悠的二桿子,看了幾本UML、重構、設計模式、整潔代碼之道,就躍躍欲試了,還真敢給你抽象公共函數了。
一開始,他覺得80%相似,20%不相似,於是在公共函數裡面簡單寫幾個if..else做個區隔就可以。沒想到,越隨著版本迭代,這些功能漸漸越變越不一樣了,但是這個代碼已經幾經人手了,而且這是一個公共函數,誰也不知道牽扯多少,所以誰也不敢大改,發現問題了就加一個if..else判斷。
沒想到啊沒想到,這個本來當初公共的函數,現在變成了系統最大的毒瘤,最復雜的地方,誰也不敢動,除非實在萬不得已,手起刀落。
所以,我平時告誡程序員,純技術的、純通用的,你們可以嘗試搞搞抽象公共函數,對於業務的,你們還是簡單粗暴的根據Leader們做的代碼模板代碼框架,乖乖的復制、修改、填肉吧。
你們啊,先從做模板做代碼片段開始吧,咱們放到咱們內部代碼片段開源庫里,看誰的代碼片段被別人復制的多,說明你的代碼抽象設計能力越好了。那時候,我就大膽放心讓你撒丫子跑了。在沒有學會跑之前,給老子乖乖的復制、修改、填肉吧。
『肆』 很牛逼的程序員敲代碼全靠腦子記么
寫代碼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水平高的程序員因為寫的代碼多了已經把代碼內化了,所以他們寫代碼隨心所欲。
『伍』 程序員是不是腦子很聰明,智商很高的那種啊
一般智商的人別想了,奉勸LZ不要找虐
為什麼,現在寫程序實現一個功能往往沒有現成的,需要你從網上找實例,而網路又很難找到實用的,又要到國外網站上找。而且需要用到很多最新開發庫你見都沒見過,需要學習和掌握。而國內公司個個都要快速開發,又不給你時間。你說這工作是不是需要智商高呀,而且出一個BUG搞死你都找不到原因,智商不高你能勝任的了嗎?
『陸』 會計和程序員哪個更費腦子
相比於會計,程序員更費腦子。
程序員當然是很費腦力的,這可能就是很多人成為了程序員以後,就成了一個脫發患者的真正原因,並且程序員可能都會有熬夜的習慣,有夜晚加班的習慣。
『柒』 女生是程序員說明腦子聰明嗎
不是。是人家背後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得來的。女生一般比較細致、有耐心,心思細膩,更容易注意到男生注意不到的細節。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只要認真學是可以學好的,說不定那些聰明還不一定學得比你好呢。可以確定的是,通過學習計算機,人是可以變得更聰明。
『捌』 程序員的大腦有什麼不同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產生,通常是由於長期工作的「影響」或「強化」。
我們有時候會說,很多做程序的,不擅長溝通表達,比較內向,做程序的很老實本分,技術思維嚴重。
其實,大部分情況下,並非是因為做了程序,所以變得內向。更多的是因為內向,所以選擇了程序。而程序的工作,會讓人的相應特性得到再次「強化」。
很多人選擇程序的理由有兩點,一點是:掙錢多。另一點則是:不需要跟人打交道,安心本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當然,並非所有人均如此,這里談的是大多數人群特點)
程序員的工作,通常是面對著電腦,解決著網頁的功能需求,一天8小時(甚至更久),絕大多數的時間是面對電腦,除了要和自己的上級,同級(相應工種和相關工種)溝通工作之外,不需要溝通任何東西,也不需要打理太多的人際關系。這樣的工作特點,會讓人越來越「真實」(比較少的勾心鬥角,任勞任怨,身上的物品以易用性實用性為標准)。這種狀態環境中,也會讓一個人越來越內向。
整體來說,程序員的大腦,經過「強化」,會具備一些特點,也會在某些能力會比其他行業的人更強:
1 技術性思維模式(直線的思維方式,一個輸出就需要一個結果,如此往復)
2 老實本分
3 內向,不喜歡跟外界溝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對自己要求是活得真實就好
4 邏輯性思維很強(接觸強邏輯代碼的程序員)
當然,這些特點只是大部分人的共性,畢竟現在程序也有各種各樣的人群,不能夠一言以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