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大廠的程序員干什麼

大廠的程序員干什麼

發布時間:2024-06-27 05:50:40

程序員一般的工作都是干什麼

程序員一般的工作是讀別人的代碼、寫注釋文檔、了解需求寫代碼、開發中的其他各種溝通。

程序員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看現在的新基建,人工智慧,大數據就知道,科幻片里的場景都將出現在現實世界,未來的世界,就是數字世界,憧憬一下吧,作為新基建的時代的工人,作為重構未來世界的主力軍,程序員的職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JAVA人才社會需求量大,根據IDC的統計數字,在所有軟體開發類人才的需求中,對JAVA工程師的需求達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Java軟體工程師一般月薪范圍在6000-10000元,遠遠超過了應屆畢業生月薪3500元的平均水平。同時,JAVA工程師的薪水相對較高。通常來說,具有3~5年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擁有年薪10萬元是很正常的一個薪酬水平。80%學員畢業後年薪都超過了5萬元。Java平台以其移動性、安全性和開放性受到追捧。

想了解更多有關程序員的詳情,推薦選擇【達內教育】。該機構已從事19年IT技術培訓,累計培養100萬學員,並且獨創TTS8.0教學系統,1v1督學,跟蹤式學習,有疑問隨時溝通。該機構26大課程體系緊跟企業需求,企業級項目,課程穿插大廠真實項目講解,對標企業人才標准,制定專業學習計劃,囊括主流熱點技術。→感興趣的話點擊此處,免費學習一下

Ⅱ 程序員的日常生活都是什麼樣的

不喜社交,但並不是不善社交,單純覺得擼點代碼搗鼓點東西比和一幫人吃飯喝酒 KTV 更有趣。偶爾無聊空虛也會出去參與各種活動,控場無壓力。
交流技巧無非就是自黑暖場,察言觀色,這些和職業無關,和人有關。
對潮流打扮之類無感……但迫於女票的壓力,每天還是會穿戴整齊,弄弄頭發再出門。
除了在車和鍵盤之外的事情都不捨得花錢,吃蘭州拉麵都捨不得多加份肉。當然玩的車和鍵盤也沒貴到哪兒,單純喜歡。
平時基本就上班寫代碼,回家吃飯,洗碗,完了接著寫代碼,然後睡覺。但周末一般都會出門,也挺簡單,看電影,吃飯,逛街。這方面特別容易滿足。
剛畢業的時候也覺得程序員是吃青春飯,一路走來,也做了幾年管理(當然也是技術團隊)。覺得還是寫代碼更好玩,而且似乎可以一直寫下去,並沒有會被精力旺盛的新人碾壓的壓力。最近一年慢慢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代碼和技術上來。
曾經也心高氣傲,恃才傲物。現在越來越覺得吧,程序員也只是一份普通的職業,沒比別的行業好太多,當然也是好那麼一點點。大富大貴的機會其實不多,但總體上來看,還是比其他行業酷一點。是一份有可能讓你真正愛上的職業。

Ⅲ 程序員在阿里巴巴總部工作是怎麼樣的

你好,程序員在阿里工作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在互聯網公司總體是不錯的。

1、阿里工程師崗位職級

阿里巴巴集團採用雙序列職業發展體系

一套體系是專家路線【P序列=技術崗】,程序員、工程師,某一個專業領域的人才,一共分為14級,從P1到P14,目前校招最低從P4開始。

一套體系是M路線,即管理者路線【M序列=管理崗】,從M1到M10。

考核因素是上一年的績效分數+直屬領導的打分+晉升委員會打分,這里的委員會一般由直屬領導+合作方的高管+懂業務的HRG組成。HRG:HR多面手,base在業務下面,在阿里話語權比別的互聯網HR高。

晉升標准:績效滿足3.75、主管提名、技術答辯通過。

P8架構師作為阿里「IT架構靈魂人物」的角色,他們不僅做著架構師的本職工作,還同時做程序開發,寫核心代碼的工作。另外,架構師依舊是技術高手,編程能力依然是一流的。

但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互聯網大廠們對於普通Java開發人才需求逐年銳減,而對互聯網架構師人才的需求招聘量已經上升到50%,因此薪資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想學習互聯網架構師的同學來說,北大青鳥、課工場等優秀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課程根據招聘需求制定,包含全部分布式微服務技術,對標阿里P8級別架構師。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Ⅳ 做3A大廠的程序員是怎樣一種體驗

程序員在大部分人眼中可能有一個固有的刻板印象:格子襯衫肥宅,經常熬夜加班。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游戲策劃,接觸過一些程序員,形象上確實存在人們眼中那種現象,但是說他們經常熬夜加班確實不準確的。

這些3A大廠的員工的個人水平至少都應該是我上面提到的資深程序員水平,他們本身的個人工作效率就極高,那麼再把這樣一群人湊到一起,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他們的體驗應該就是8個字概括:開心快樂實現價值。

Ⅳ 大廠車間里有程序員嗎

大廠車間里也是有程序員哦,程序員是一個統稱,會代碼的都可以叫做程序員

Ⅵ 互聯網頭部大廠紛紛裁員,就業寒潮降臨,程序員何去何從

近兩年受到疫情以及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著手縮減開支,控制人員成本支出。所以也真的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開啟了裁員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的互聯網巨頭。

相信作為任何一個具有資深工作經驗的程序員,他們在面對事業抉擇以及職業前景發展的時候,也是最具有話語權的,一來就是能夠成為該行業的專家,這是可以主導一個公司的技術更新發展,成為團隊下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物。除此以外,在專業領域之內深耕,使得技術突飛猛進並且爐火純青,從而在職場上做出一些職業發展的改變,主要朝管理方向進行發展。想必這樣也是許多程序員最喜聞樂見的前瞻。即便程序員在面臨未來前途抉擇的時候最不堪處境,也可以嘗試向轉行或者是創業等等做出改變。

Ⅶ 一個程序員的創業經歷(一)

曾經的創業熱潮讓很多大廠的程序猿加入到了創業大軍,但往往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也是這樣的一員,國內「C9聯盟」大學畢業,然後去美國常春藤名校讀了個Master,畢業後在一家世界前五的軟體公司工作,後來裸辭回國在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做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的工作,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在給個人簡歷添磚加瓦,不過隨著一個加入創業團隊的決定,就開始了一段不一樣的經歷,之後的5、6年時間經歷了多個創業項目。一直埋頭向前沖,最近停下腳步回顧了一下過往經歷,想寫點東西當作紀念,也算是給想要或正在創業的程序猿們一個案例供參考。

當時選擇從大廠出來加入一個創業團隊,也並不算很盲目。首先,行業是當時很火爆的互聯網金融,其次核心團隊成員來自金融、法律、互聯網等不同領域,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且也有不錯的工作經驗和人脈的積累,最後種子輪的資金大概有700多萬,股東也有銀行系出身的大佬,看起來是一個值得搏一把的機會。

我與其中一個創始人曾是同事,被游說出來作為技術團隊的leader,他負責產品,我負責研發,先簡單介紹下核心人物(化名):

劉備:公司CEO,金融領域,做業務出身,對各種金融產品比較了解,在各大銀行及政府部門都有不錯人脈,熟悉生意場上的各種潛規則,有些匪氣但並不是那種很有領導威嚴的風格。

關羽:公司CTO,我的前同事,互聯網產品出身,專業能力很強,既聰明又踏實肯干,待人接物也不錯,屬於實干型,但一樣也是一直在大公司工作,內容相對專一,且沒有金融領域經驗。

張飛:公司法務總監,法律專業,本人也像法律法規一樣嚴禁,無論工作上還是生活上說話做事都很嚴謹,被朋友形容為任何跟黃賭毒沾邊的東西都跟他不沾邊,工作之外並不善言辭,但是為人很nice。

在被前同事關羽游說的過程中,遇到了第一個「豐滿的理想」,因為我是做大數據的,所以關羽跟我說出了他對技術和產品發展的規劃,將來是一定要做金融大數據的,有很多場景可以做,技術上也會有很多挑戰。但既然是「大數據」,首先就要有足夠多的的數據,也就是業務要發展的足夠好才會到這一步,這點我心裡還是很清楚的,所以接受邀請自然也不是因為這個願景。

既然已經決定了大幹一場,也就不瞻前顧後了,出來後就開始著手組建技術團隊,那時候創業公司還是一片欣欣向榮,很多大廠的程序員也都願意考慮創業公司的機會,所以首選就是從公司前同事下手,可惜一個都未能邀請成功,有一個曾經談的比較深入,但最後去了一家拿到A輪的做餐飲供應鏈的B2B電商,之後復盤考慮主要可能有幾個原因:

1. 金融領域本身水就比較深,對普通的程序員來說未實際接觸過的話感覺有點心裡沒底;

2. 種子輪公司畢竟風險更高,而且使用到的技術也更初級一些,若沒有成功,對技術積累來說有一個斷檔;

3. 與前同事共事時是平級,但出來後可能變成向你匯報,或許會有心理落差,之前談得比較深入的同事是被他一個師兄叫走的;

4. 公司給出的offer還不足以讓人放棄穩定的大公司工作加入到小團隊中。

為了控製成本又不能找獵頭,所以接下來就只能通過招聘平台了,拉鉤、智聯什麼的,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最終組建了一個還算蠻有戰鬥力的團隊,在外包+兼職+自己團隊的組合之下,初版系統兩個月左右就上線了,期間產品、技術、法務之間的磨合也越來越好,貌似一切都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但系統上線之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公司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平台上是否有足夠多優質的理財產品,雖然前期已經准備了一些由股東支持的理財產品隨時上線,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系統開發期間劉備也一直在洽談合作事宜,時不時的帶來一些振奮人心的消息,但結果證明沒有最終簽署合同的口頭協議都是無效的,這就導致前期平台上產品匱乏。

產品匱乏自然也就無法吸引足夠多的用戶了,用戶量少就更難去談合作了,致使業務一直處於發展緩慢的狀態。商務談判並不像技術開發一樣可以評估工時,安排工期,一個合作談成之前進展都是0,簽合同之後才是100%,中間進度很難評估,而過多的打雞血也會有副作用產生,慢慢的技術團隊的成員就開始對公司不停跳票的業務發展有些擔憂。這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接下來會引發一系列的事件和決策,每一個可能都不是決定性的,但累加到一起導致了公司最終的結局。

當業務停滯的時候,沒有太多創業經驗的團隊開始有些發慌,尤其是賬戶里的資金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這時開始了兩個所謂「自救」的行為,一個是尋求新一輪的融資,一個是嘗試一些新的產品或接一些快速賺錢的項目。前者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要盡快的補充資金,所以很容易陷入到一個2VC的狀態,就是一味地迎合投資人的偏好和想法,迷失了自己最核心的價值和初衷,最終也沒有拿到投資;後者無異於飲鴆止渴,盲目的去接一些無關的項目,導致自己的核心產品和平台沒有持續的迭代和優化,對用戶就更沒有吸引力了,而且找到的項目也很難cover技術團隊的工資成本,變成了做一個賠一個。所以這兩種方式只是勉強支撐團隊而已。

而往往在最艱難的時候才會爆發出更多平時被隱藏下去的問題,首先,劉備和關羽、張飛都是大學同學,作為CEO他對團隊並沒有一個絕對的主導和控制權,而關羽負責人數最多的技術團隊,他們之間的分歧導致了公司整體戰略和團隊方向的不統一。其次,公司的早期股東是4個自然人為主,在公司一個沒有一個比較好的營收的時候,他們之間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其中某一個股東跟劉備的關系最緊密,導致其他股東質疑公司的財務問題,最終導致股東不願意再繼續注資。最後,同樣是因為自然人十大股東,就導致監督機制缺失,作為法務負責人的張飛,由於業務能力比較強,經常被股東委託解決一些私人事務,讓他不勝其煩,成為了第一個離職的核心人員。

最終我們的公司也算是有個歸宿,被一家金融機構給收購了,但這顯然不是因為我們做的足夠出色,而算是無奈把公司賣掉,回收點剩餘價值吧。就這樣第一段的創業經歷就這樣草草落幕,事後復盤總結,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經驗吧:

1. 股東組成,早期可以接受個人股東,但不宜太多,占股要有權重等級,而且要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如果個人股東占股比例接近,沒有主導性,監督機制又不健全,很容易出現股東之間的猜忌和分歧,對初創公司是致命性的傷害;

2. 創始團隊,團隊成員能力互補、互相信任是基礎,所以經常會有同學、同事一起出來創業,之前大家可能是朋友,或者感情比較親密,但任何團隊都要有領頭人,要有靈魂人物,在有重大決策時能拍板的人,不能因為顧及對方感受而讓決策層出現長時間的分歧;

3. 團隊組成,根據公司或業務類型來合理配置團隊,很多時候在資金還充裕的情況下會盲目的擴充技術團隊,導致當業務沒有起色的時候技術團隊的開銷成為了公司沉重的負擔,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只考慮技術開發,運營、市場、銷售等等都要合理配置;

4. 成本控制,創業初期,為了吸引早期員工公司提供了很多福利,包括免費健身、周五團建、飯補車補等等,而且高新聘請各種大牛,一副大幹一場的態勢,最後發現業務還沒什麼起色時初期的融資就已經消耗大半,而且很多時候大牛們也沒有用武之地,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5. 技術邊界,所謂技術邊界就是創業初期你的產品在技術上要做到一個什麼程度,很多時候技術出身的leader容易陷入到追求技術完美的誤區,覺得一個功能在技術上沒達到理論上的完美就不上線,但永遠都有做不完的需求,一個好的技術leader要清楚怎樣的優先順序最能支撐公司的快速發展,一個功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能滿足當時客戶的需求,人力資源就那些,要最大化的發揮效用。

閱讀全文

與大廠的程序員干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hp自帶web伺服器 瀏覽:324
武清區編程培訓哪裡好 瀏覽:17
什麼是最好優先演算法 瀏覽:468
T5L單片機 瀏覽:122
安卓內存編譯器運行腳本 瀏覽:500
男的穿搭app哪個好用 瀏覽:700
51單片機定時器的應用 瀏覽:423
當程序員待遇 瀏覽:774
c高級編程視頻教程 瀏覽:840
php發郵件附件 瀏覽:699
極度解壓動畫全集 瀏覽:237
在線觀看免費版無需下載 瀏覽:939
數控編程常用代碼 瀏覽:231
socket編程心得 瀏覽:353
如何在linux雲伺服器上搭建網站 瀏覽:114
廣東加密軟體 瀏覽:371
最解壓的十部電視劇 瀏覽:915
虞美人游戲解壓密碼 瀏覽:16
ios10備份文件夾 瀏覽:589
app報價單哪個好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