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位程序員都有那些休閑減壓方式和業余愛好啊
其實我覺得得每個人的休閑減壓方式和業余愛好都不一樣。一般周末的時候會和同事同學約起打羽毛球,游泳,還有檯球。或者騎著山地車出去玩,周邊城市逛一下,還可以參加攝影活動,我覺得休閑的時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或者是運動都可以起到減壓的作用的。
㈡ 程序員一般有哪些交友途徑
那需要看你是個什麼樣的程序員了,不要以為程序員就是宅的不得了的人,我見過的程序員還有喜歡走出屋門喜歡親近大自然的,還有的幽默風趣能說會道的,當然也有傳統的直男直女型不知道轉彎的……他們有的朋友多,有的朋友少,不過不管或多或少,他們還都是有一定的交友途徑的。
也有的朋友是自己的發小,也有的是自己的鄰居或者是室友,也有的可能是自己不經意間遇到的那個人,然後就發展成了朋友……太多太多的途徑,程序員也是人,有血有肉的,交友途徑和其他人都是大差不異的,真的不要以為程序員都是電視里演的那樣是不會出門的人,那隻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程序員是和普羅大眾一樣一樣的,交友途徑也是差不多的。
㈢ android程序員簡歷怎麼寫
一、基本格調
即打開簡歷之後的第一印象。就好比我們看見一個人,會有一個整體的感覺,他是fashion的、小清新的還是老道的?有了第一印象之後再慢慢分解來看。
加分寫法:
簡潔明了,邏輯結構清晰。
字體,排版,順暢,清晰整齊就好。
最好是PDF格式,兼容性強且不易亂序。
減分寫法:
設計的過於浮誇或者過於簡單的。(eg.有的簡歷五顏六色、非常酷炫,卻半天找不到聯系方式,抑或是只有個人基本信息和公司名稱)
寫了十幾頁,半天打不開的,或者載入了半天,打開還亂碼。
二、基本信息(姓名/性別/畢業院校/電話/郵箱/居住地/期望地)
加分寫法:
清晰羅列出以上信息,這樣HR就不用在接下來的電話溝通或面試中再去追問這些內容,建立我們接下來電話溝通對你的熟悉度。
再額外能加上QQ或者微信就更好了(以防有時候電話打不通哦,時不時會遇到這種情況)
減分寫法:
大部分的基本信息沒有寫
甩給我一個Github鏈接,極致簡潔的幾句描述,需要通過你的鏈接來找你的聯系方式。(如果不是博客寫的特別好,基本是要放棄你了)
三、工作經歷&項目經歷
加分寫法:
工作經歷項目經歷可參照萬能的STAR法則來寫,STAR不清楚的童鞋點這里啦
效力過哪些公司,我們匹配的公司? BAT? 知名大型互聯網公司?
做過什麼行業領域,和我們目前的行業是否匹配
擅長的技術語言,應用了哪些技術棧,(Java, Scala,Ruby, React, Vue, Microservice…)
經歷的項目復雜度,及在項目中承擔什麼樣的角色(人的變化/技術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不同工作經歷相同角色的不同點)
時間節點(空檔期)
減分寫法:
看了半天,不知所雲,沒有任何亮點,沒有讓人有去和你聊一聊深扒的信息。
㈣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文中說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固定時間固定場所的雇傭工作機制;不再滿足於由精細社會分工為他們安排的,螺絲釘性質的枯燥重復工作。他們更願意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且身兼數職。例如,白天是在公司寫代碼的程序員,晚上就化身為獨立書評人,周末搖身一變成為兒童手繪培訓師。多重身份,不一而足。
文中說到,隨著人才取代資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將不一定繼續是人才組織的最好形式。移動互聯的深度發展,使得個人可以跨越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方式,直接提供服務,獲得報酬。你擁有的技能越多,能夠獲得酬勞的方式就越多。由此成為斜杠。
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是他們追求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結果。
2做斜杠青年很難嗎?
無情的告訴你,很難!
想做斜杠,你得先擁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作為後盾,保證不斷糧。並且在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上,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經營你的斜杠。你能利用的斜杠時間有哪些呢?無非就是下班、周末、節假日等零碎時間。那麼,你憑什麼認為,你可以靠這些零碎時間,達到專職人員的市場競爭力?
上面提到的Susan Kuang,她也不是從學校一畢業就能斜杠的。她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6年,打工這六年,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強烈的壓抑和束縛:一方面被明確分工的商業機構限定在有限的職能范圍,無法發揮全能的優勢;一方面每天處在要產出和數據的壓力環境中,極大的壓抑了她的創造力。即使是這樣,她也堅持了6年,覺得自身能力培養起來了之後,才選擇離職、專職斜杠。
她在文章《我的Slash生活方式》中寫道:「我之所以能夠支撐得起Slash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我有全面的綜合能力:既有藝術和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和邏輯的一面;不僅懂商業,還懂得人性;能說、能寫、還能設計;除此之外,還有超強的學習、思考、創造和執行能力。」你有嗎?
你們所熟知的六神,他都日入200萬了,為什麼不肯離職,專職做斜杠呢?或許最大的原因就是,斜杠收入還不穩定。這個月收入6位數,一旦停下來,下個月可能就是零。所以六神像上了發條、打了雞血一樣拚命的讀書、參加培訓,以便擴大所謂可憐的「信息不對稱」,維持自身的江湖地位。
他們的斜杠領域千篇一律的都是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個人IP等等,他們所教授的課程也不過是簡單的方法論,他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並沒有進行知識的深加工,很容易被模仿,。所以他們很焦慮,就像拉磨的驢子,唯有不停的旋轉才能保證不斷糧。
然而,即使就是如此這般,你能做到嗎?
你有他那麼強烈的內心驅動力嗎?你有他那麼不折不扣的切實執行力嗎?你沒有。告訴你成功的方法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為你懶;即使你做到了,你也不一定更成功,因為時機變了。
3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韓寒說,理想和情懷就像內褲,沒必要逢人就展示給他們看。即使是鑲了金邊的內褲,它也只是內褲。
你賺了多少錢這種事,也是如此,它也像內褲一樣,自己知道就行了,即使你這個內褲價值不菲,也沒有必要拿出來標榜。天天喊賺了多少錢,是不是除了錢,實在沒啥好展示的了。
更可氣的是,他們還扯著「斜杠青年」的噱頭喊錢。拜託,請不要毀了這個詞,好嗎?
斜杠青年本是一個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一種狀態。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果能順便帶來一點收入,自然皆大歡喜。沒有收入也不必嚴苛自己。更不能把賺錢作為斜杠的唯一目的。因為這樣很容易斜著斜著就跑偏了。很容易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Susan Kuang是真正意義上的斜杠青年,她跨越多個不同的領域進行多線產品的開發,今天是人文相關的項目,明天是寫作和邏輯,後天是英語,接下來可能是舞蹈和其他藝術。工作內容既豐富又有趣,永遠不會因為重復而感到無聊。這種跨領域頻繁切換讓大腦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思維變得越累越靈活,創造力也越來越強。
另外,多重職業也為她帶來經濟上的優勢。多重職業意味著多重收入,永遠不用擔心收入會斷掉,因為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獨立的現金流「管道」,互不影響。即使一條管道斷掉,還有其他管道在,而且她還會不斷搭建新的管道。努力經營好每一個管道,把它們變成持續的、最好是被動的現金流,她的總收入就能保持穩定增加。
其實最打動我的,不是她的現金流多麼充足,而是字里行間,透漏出來的那種對於當下生活狀態的快樂與滿足,以及行文的嚴謹、踏實、低調與奢華。這讓我看到了一個斜杠青年該有的樣子。我想,這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Slash生活吧。
如果你覺得,斜杠帶給你的不安與焦慮,遠遠大於快樂,那你還是不要斜杠了吧?也許螺絲釘的工作更適合你。
最後我想說,不管斜杠,還是不斜杠,請一定記住,掙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喜歡的事,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文/彭小亮
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