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軟體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軟體生存周期可以分成6個階段:可行性與計劃研究階段、需求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實現階段、測試階段、運行與維護階段。
各階段任務:
1、在可行性分析(研究)與計劃階段的任務:
要確定該軟體的開發目標和總的要求,要進行可行性分析、投資收益分析、制訂開發計劃,並完成可行性分析報告、開發計劃等文檔(輸出)。
2、在需求分析階段的任務:
由系統分析人員對被設計的系統進行系統分析,確定對該軟體的各項功能、性能需求和設計約束,確定對文檔編制的要求,作為本階段工作的結果,輸出有:軟體需求規格說明(也稱為:軟體需求說明、軟體規格說明)、數據要求說明和初步的用戶手冊應該編寫出來。
3、在設計階段的任務:
系統設計人員和程序設計人員應該在反復理解軟體需求的基礎上,提出多個設計,分析每個設計能履行的功能並進行相互比較,最後確定一個設計,包括該軟體的結構、模塊(或CSCI)的劃分、功能的分配,以及處理流程。
系統比較復雜的情況下,設計階段應分解成概要設計階段和詳細設計階段兩個步驟。在一般情況下,完成的文檔包括:結構設計說明、詳細設計說明和測試計劃初稿。
4、在實現階段的任務:
要完成源程序的編碼、編譯(或匯編)和排錯調試得到無語法錯的程序清單,要開始編寫進度日報、周報和月報(是否要有日報或周報,取決於項目的重要性和規模),並且要完成用戶手冊、操作手冊等面向用戶的文檔的編寫工作,還要完成測試計劃的編制。
5、在測試階段的任務:
該程序將被全面地測試,已編制的文檔將被檢查審閱。一般要完成測試分析報告。作為開發工作的結束,所生產的程序、文檔以及開發工作本身將逐項被評價,最後寫出項目開發總結報告。
6、運行和維護階段的任務:
軟體將在運行使用中不斷地被維護,根據新提出的需求進行必要而且可能的擴充和刪改、更新和升級。軟體維護分為改正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和預防性維護,分別對應於前面的三個問題。
改正性維護就是修改原有的缺陷、適應性維護就是使軟體適應新的軟硬體環境,預防性維護就是把今天的技術用在昨天的軟體上,以期軟體在明天還能使用。
每個階段都要有定義、工作、審查、形成文檔以供交流或備查,以提高軟體的質量。但隨著新的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和技術的成熟,軟體生命周期設計方法的指導意義正在逐步減少。
生命周期的每一個周期都有確定的任務,並產生一定規格的文檔(資料),提交給下一個周期作為繼續工作的依據。按照軟體的生命周期,軟體的開發不再只單單強調「編碼」,而是概括了軟體開發的全過程。
軟體工程要求每一周期工作的開始只能必須是建立在前一個周期結果「正確」前提上的延續;因此,每一周期都是按「活動 ── 結果 ── 審核 ── 再活動 ── 直至結果正確」循環往復進展的。
B. 程序員的一天是怎麼過的
一千個程序員有一千種過法,我每天來到公司就是先打開工作群看下任務是什麼,有開發需要就打開SoFlu軟體機器人∞只要是Java能實現的,它幾乎都能做,測試運維也能搞定,我就盯緊屏幕拖拉拽就可以了,任務完成到點下班走人。
C. 程序員周報寫不出來的時候該怎麼辦
程序員在面對電腦時,如果已經枯坐了幾個小時,依然毫無頭緒,不知道怎麼開始的話,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強求,應當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如果我們給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壓力,很有可能會導致心跳加速過快、身體出現冷汗以及發抖的情況。此時的我們再用力,對編寫代碼也是無濟於事。倒不如先將手頭上的事情放一放。
三、放棄也不是不行。
如果你自己努力了,不成功;你也跟身邊認識的大神咨詢了,依然還是不成功。此時你不要繼續鑽到死胡同里,你要學會走出來。這個時候的你承認失敗並沒有多麼的可怕。你要學會瀟灑地面對,該放手時就放手。此後你可以先去忙點別的事,待到你成長到更厲害的階段時,你可以再回頭翻看這個曾經的失敗案例,看看哪裡能有改進的地方。說不定在回想的過程中,你能夠有所頓悟呢。
D. 急!急!急!請你結合工作(生活)談談對寫作學習新認識,寫一600-800字的短文
學習寫作
活到老,學到老。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活到老學到老,平凡的一句話,是做人的大意境。人生如些,寫作也一樣。
我是一個程序員,整天對著電腦,重復地敲擊鍵盤。之前好像感覺對寫作沒有多大關系,興趣不大,所以一直忽視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的進展,慢慢感覺這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雖然覺悟遲了點,但也不算太晚,只少自己還不老,人生本來就是個學習過程。現在發現自己在寫作這方面的確欠缺,知識相當的貧瘠,過去學習時,認為學理科好像對寫作不是很重要,所以也不重視。工作後由於習慣性,所以也一直不夠重視,現在感覺對寫作力不從心,不要說是寫作,就是與人交流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一直對著電腦,平時工作對人交流也少,只會對電腦。也許人的能力也許是有限的,你對電腦交流多了,相對其他的就少了,安慰一下自己對過去的認識的不足。漸漸地,現在工作中接觸的事情不只是if„.else的代碼了,有時會要求寫一些軟體開發相關的文檔,如《需求分析》、《系統分析》、《功能函數文檔》、《功能介紹》、《使用手冊》等。曾讓人覺得頭疼心煩,不知從哪裡開始,寫些什麼?這時才感覺到寫作的重要性。可惜平時對寫作少,閱讀也少,知識面少。現在想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發現看書的速度也很慢,並且靜不下心來看,好像一天看不了多少內容,有時下定決心來看書,但是平時上班沒有多少時間,下班這里搞一下,那裡弄一下,不知不覺一天又過去了,結果又沒有看多少。那就把書安裝在手機里,應該會好的,整天接觸多的也方便,不過也好不了多少,這邊新聞看一下,那邊空間聊一下,又是一天。看看空間,發發評論,寫寫日誌,也是對寫作的一種積累吧,希望自己能夠為提高寫作而繼續努力吧,不管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也是人生的一種積累。
學會寫作,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生活上多看書,多閱讀,多與人交流,平時寫寫日誌,發發評論。工作上寫一些工作文檔,日報,月報,總結。有時間,也多寫作寫作,繼續多多努力,為自己的人生添磚加瓦
E. 程序員37歲後怎麼辦
程序猿有條件和機會的最好還是去一線互聯網城市發展,因為那裡比較正規,也有規范的晉升法則,乾的好的,出成績肯定會重用,這樣到35歲以後,可以達到一定的職級,享受不錯的待遇。比那些不正規的互聯網公司好太多了,入創業公司需謹慎,人治大於法治,全看創始人的人品。
對於像筆者這種沒有在一線互聯網公司做過的程序猿,只有過二線城市以下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型公司的經歷,35歲以後怎麼辦?二線城市的互聯網公司非常不專業,經常就是一個人身兼數職,伺服器搭建維護優化,產品設計,研發,都是一個人來干,非常的耗費精力,而這些互聯網公司也不會有專業的研發團隊組成,筆者最多帶過12人的研發團隊,大多數是單槍匹馬的從產品設計到軟體架構設計和代碼編寫到伺服器運維一條龍的搞產品,由此可知當地的互聯網公司的參差不齊,而最重要的是 這些公司 一般都做不了多久,畢竟互聯網行業,水很深,所以筆者現在謝絕了所有入職邀請,專心自主創業,由於十幾年的鍛煉,除了UI設計不太行外,其他都能做,也是個好事,這十幾年見證了數百個產品的成敗,對於產品的體驗和運營也有一定的了解,於是就開始研究一些垂直行業,自行設計研發出針對某個行業的軟體產品平台並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感覺這是像我這種二線城市的程序猿出路之一,現在已經可以產出和之前工作時相當的收入,而且不是那種苦逼接單的做法,符合遠期的發展方向。
F. 晨會、日報、周報的意義
對於大多數程序員,寫日報或者周報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是日常的開發任務比較重,寫報告需要整理思路不說,還需要回憶。因為一天都在思考,回憶時出於本能的,是有所抗拒的。
上級為了掌握每位員工的工作飽和度,項目進度和在最後年終或者績效考核時的憑據,就需要成員寫日報或者周報。
學習過自我管理的人都知道,每天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終結,是有利於自己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的。
回憶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是在做事之前,對事情規劃。事中記錄步驟、結果、任務,尋求別人的幫助,給別人派發任務。事後,進行總結。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這都是需要養成的好習慣。
個人認為,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是互惠的。認為對你好,而強制性人別人遵從你的意見,是不可取的。畢竟現在都21世紀的,我們有很多資源,很多案例,可以借鑒。以此,上級給下級強派日報的行為,個人不提倡。
反而上級應該加入到下級的工作總結中,幫助其完善工作總結。然後給總結打標簽的方式,記錄自己需要的信息。
不管是晨會還是日報周報,都是讓員工成長,讓員工尋求組織的幫助,上上級了解員工信息的途徑。雙方互惠,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