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員的工資這么高,為什麼還會有人離職
1.團隊暮氣太重,產品方向不明、市場不明,改需求改到天荒地老。
2.老闆的總是跟你談理想,畫大餅,讓加班,給低工資,還說這是歷練,熬過去就好了。
3.壓榨得太厲害,加班太厲害,一直掉頭發,快禿頭了。沒有培訓,連程序員自己自學的時間都被加班佔用,身體和技術很難提升。
4.此外,不少的程序員也有年齡層面的恐慌。
因為一些程序員已經認識到,程序員過了三十幾歲大部分都不好找工作,年齡太大沒人要,不如趁年輕把工資跳高,總比年齡大了後悔好
② 什麼仇什麼怨,程序員設計師與產品經理的愛恨糾
哈哈哈,程序員和產品經理可以說是死對頭啦。
1、頻繁改需求
如果項目經理想要整死程序員,頻繁改需求是最快的辦法。特別是做了一半硬是改掉需求,scrum里的表現就是sprint內的非受迫需求變更,太狠了,技術同學表示不能忍。
2、拿老闆和運營做擋箭牌
不說清需求價值,當技術童鞋問「為什麼要做」的時候,支支吾吾,或者說「老闆要的、運營要的」。最絕的就是說,這個功能老闆說必須要做,那個功能老闆說明天就得上……
3、扮用戶
程序員會產品經理溝通的時候,比較經常就是聽到,「關鍵字是用戶不會這么覺得,如果我是用戶。」
這種產品經理通常關注點會有問題,比如更多的時候討論的是這個按鈕是這么顏色,應該放在哪裡,文案應該怎麼寫等,如果把這些問題當做核心,那難免會讓人啼笑皆非。
4、口頭禪——不就是xxx
有些產品經理口頭禪:不就是xxx,這也引來一些程序員的反感。
比如「這個問題不就是在資料庫里加個欄位就可以解決了嗎?你要是沒時間,我給你寫個SQL 語句,你執行一下吧。」結果程序員一臉懵逼。
其實,如果是在你的非專業領域里,最好少用這種「不就是XXX」這樣的句型為妙。
5、不懂裝懂
特別是對技術一竅不通的產品經理,會不停讓程序員加班趕工。
「開發大哥,我代碼寫的不多,你可別騙我,這么簡單的需求,明明一下午可以搞定,你跟我說一個星期?」
此時,想必程序員口袋裡50米大刀已經飢渴難耐......這種產品經理叫程序員哭笑不得。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③ Java開發程序員的一天到底能有多糟心
程序員的糟心在於:
工作時間(永遠在趕進度中,加班)
工作狀態(永遠在趕進度中,焦慮)
工作方式(永遠在趕進度中,長期坐姿,大腦高度緊張)
1.這邊寫著新需求,那邊出bug了,bug沒改完需求已經改了2次了。。。
2.遇到莫明的bug,遇到需求變更,當然很糟心!!!就像自由飛翔的時候迎面撞上一架飛機一樣。。。
3.等我恢復力氣再來回答這問題,沒力氣打字了。。。
④ 作為一名程序員,你真的理解需求嗎
作為一個程序員,最重要的職責就是: 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需求開發。
像開發新業務這樣的復雜需求, PM (Proct Manager,產品經理) 一般會寫出詳細的 PRD (Proct Requirement Document,產品需求文檔) ,甚至可能會製作高保真原型。
而像調換兩個按鈕順序這樣的簡單需求,PM有可能只會口頭通知一下,最多在JIRA之類的項目管理平台上創建一條只有標題的ISSUE。
如果是有和用戶交互的需求,負責設計的部門或人員一般會提供設計圖。專業一點的話還會幫你把圖都裁好,並准備不同屏幕解析度下使用的多個尺寸版本。
當然,如果你在一個剛剛成立的創業公司,很有可能是創始人在白板前(或者是飯桌上)講了半個小時,然後就問你:「需要多長時間把它做出來?」
不管提出需求的是PM還是創始人,他們的腦海中一定為這個需求設想好了一個自洽的邏輯和形態。PRD也好,口頭宣講也罷,都是在描述這個邏輯和形態。他們提出需求,就是希望程序員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他們的設想。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實驗來揭示這一點。
首先,你需要找一張長方形的紙。如果你在辦公室,那就找一張A4紙;如果你在家,那就找一張紙巾。然後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操作:
你的作品是什麼樣子?中間開洞了嗎?邊上呢?角上呢?如果再做一次,你能完成同樣的作品嗎?
你可以拿著同樣的紙去找你的家人、同事或朋友,請他們來完成同樣的操作。在你不施加影響的前提下,他們完成的作品極有可能和你截然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操作的過程,就會發現:
由於每次對折都會可能產生兩種不同結果,在撕第一個角時紙的朝向有四種可能性,旋轉180度時有兩種可能。所以僅僅兩個撕角的位置,就至少有 2 x 2 x 4 x 2 = 32 種不同的可能性。
就這樣,我們還沒有考慮撕角的大小、角度的區別,還有極少數人是會沿對角線對折的……
上面撕紙的需求,其實是我自己拿了張紙隨意擺弄,然後記錄下來的操作流程。我照著這個流程,可以十分輕松地做出完全相同的作品。但是如果讓別人來做,結果就完全不一樣。其原因就是,我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不光是按照流程進行操作,還隱含了自己的一些小習慣,卻並沒有把這些細節記錄下來。
如果把所有細節都完整地記錄下來的話,需求應該是這樣的:
同樣,PM在寫PRD時,很有可能會漏掉一些自己認為應該是「常識」,無需再進一步說明的內容。比如「把一張紙對折」,我們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應該是沿著長邊對折,但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是這么理解「對折」的。
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其認知結構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因此對同一概念未必持有相同的理解。 你所認為的「常識」,我可能並不知道,或者擁有和你截然不同的理解。所以程序員在看PRD時,一定要把自己對需求的理解復述出來,跟PM確定是不是這么回事。否則就容易出現開發中、提測甚至上線後發現邏輯性錯誤,需要緊急修復甚至返工的情況。
此外, 很多問題在設想階段是發現不了的,只有到了具體實施時才會暴露出來。 PRD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備,也不能保證沒有錯誤和遺漏。比如一個表單需求,很可能在做的過程中發現某個非法數據case是PRD里沒考慮到的,這時的用戶交互怎麼做?文案怎麼定?這都要和PM溝通來解決,而不能自己拍腦門決定。
PRD只是需求的一個快照性描述文檔,並不是需求本身。 程序員應該對需求負責,而不是對文檔負責。 只有和PM保持溝通,不斷地細化需求,才能讓需求真正落地。當發現PRD里有不合理或者有疑問的地方時,一定要提出來讓PM進行解釋。千萬別視若無睹,甚至乾脆將錯就錯,等著看PM笑話。
如果我們拿到了一份圖文並茂、十分詳盡的PRD,是不是應該馬上照著文檔開工呢?那可不一定。
一位優秀的程序員,應該在開工之前把下面這些問題想清楚:
程序員有責任對需求方案進行review,並協助PM改進設計。 要知道,PM一般不會從技術角度對需求進行考慮,所以往往提出的並非最優方案。有時只要做一點點調整,技術實現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卻不影響目標的達成效果。
比如某個業務需要用到日期選擇器組件,PM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個,而你知道系統中某個功能頁面里有現成可用的同類組件。這時就應該和PM溝通是否可以直接復用,或者在原有組件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擴展。這樣既節省了開發資源,又保持了用戶體驗的一致。
程序員要對整個產品的可用性負責,全面評估需求可能導致的不良影響,謹慎對待有破壞性的需求。 PM由於不了解系統的底層實現和實際數據的組織方式,所以很可能無法全面地評估需求的影響面。如果程序員忽視在這方面的思考,只是機械地按部就班地執行方案,就很可能導致嚴重的線上事故。
比如要對某數據進行批量修改,在做的過程中時發現該數據有多個業務正在使用。這時就應該必須停下來和PM溝通,因為PM可能只了解自己負責的那一塊業務,不知道修改可能會對其他業務產生影響。此類需求要和相關各方溝通協商,確認修改沒有不良影響後才能繼續。
程序員要有魄力去拒絕那些明顯不靠譜的需求。 有的時候,PM提出需求的動機不是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或提升用戶體驗,而是為了沖績效完成自己的KPI。為此拆東牆補西牆,從兄弟業務手裡搶流量入口;甚至殺雞取卵,以嚴重破壞用戶體驗的方式拉量。遇到這種事,程序員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底線。
⑤ 小白程序員進入公司後,天天被要求改BUG有前途嗎
當然有,日積月累,如果大量的改bug會對常見的錯誤類型一目瞭然,對後期的學習和技術提升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⑥ 普通的程序員和大神級的程序員有什麼區別
你好,普通程序員只能做一些重復簡單的事情,大神級程序員可以解決普通程序員解決不了的難題,還可以給普通程序員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