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kdsk。
chkdsk的全稱是checkdisk,就是磁碟檢查的意思。這個東西是當你的系統崩潰或者非法關機的時候由系統來調用檢查磁碟的,也可以由手工通過命令行調用來檢查某一個磁碟分區。
該工具基於被檢測的分區所用的文件系統,創建和顯示磁碟的狀態報告。Chkdsk 還會列出並糾正磁碟上的錯誤。如果不帶任何參數,chkdsk 將顯示當前驅動器中的磁碟狀態。
chkdsk檢查適用情況:
1、windows7系統進入到歡迎界面,無法輸入用戶密碼,即鍵盤沒反應,但鍵盤操作bios、F8功能鍵等進入歡迎界面之前的操作都正常,可以進入安全模式;
2、系統啟動過程中藍屏,即藍底白字屏幕顯示,低端顯示stop:0x???????字樣,即藍屏代碼。
3、磁碟分區變成ram格式。
4、突然斷電,重啟電腦無法進入系統;
5、電腦運行速度非常慢,磁碟指示燈非常忙,殺毒軟體檢測不到病毒。
『貳』 Linux 上如何清除 RAM 內存高速緩存,緩存和交換空間
清除Linux RAM內存高速緩存,主要涉及三個選項,每項操作對系統影響各不相同。在執行命令前,應了解不同命令的作用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首先,可以通過執行「sync」命令來刷新文件系統緩存。這個命令以分號「;」分隔,順序執行,確保在執行下一個命令之前,當前命令成功完成。具體操作時,使用「echo 1> /proc/sys/vm/drop_caches」僅清除緩存頁,而「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則清除緩存頁、目錄項和inodes,操作前需謹慎,以免影響系統運行。
在企業級環境中,推薦使用「echo 1> /proc/sys/vm/drop_caches」,因為它僅清除緩存頁,不會影響運行中的應用程序和服務。而「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則較為激進,清除緩存頁、目錄項和inodes,僅在明確知悉其後果時才應考慮使用。
釋放Buffer和Cache對內核是否有利,取決於具體場景。在進行大量讀寫測試時,清除緩存可能有助於優化性能。然而,在日常使用中,緩存的存在有助於提升系統響應速度,清除緩存後,系統將重新從磁碟載入請求資源,導致性能下降。
為自動化緩存清除,可以編寫shell腳本,如「clearcache.sh」,並在每天下午2點執行此腳本。通過crontab管理任務,確保在必要時執行緩存清除,避免在系統負載高峰期進行,以減少潛在風險。
在生產環境伺服器上自動執行緩存清除需謹慎。確保在預期時間執行,避免在系統資源需求高峰時進行,以防對服務造成影響。不建議在沒有明確需要的情況下頻繁執行此操作,以免潛在的系統性能下降問題。
清除Linux交換空間的操作與清除RAM緩存類似,可以通過執行特定命令實現。然而,在執行此操作前,需充分考慮其可能帶來的風險,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執行。
將上述操作整合為一個腳本,同時清除RAM緩存和交換空間,可提升自動化管理效率。在進行此類操作前,建議先測試腳本,確保其在預期環境中正常工作。
通過定期執行腳本,可有效管理系統資源,優化性能。確保在合適的時間和場景下執行緩存清除和交換空間清除操作,以充分利用系統資源,同時避免潛在風險。
『叄』 linux mkfs命令詳解
mkfs命令是linux下的一個磁碟維護命令,它主要有一個功能,具體介紹如下:
mkfs命令可以用來在設備上建立Linux文件系統,即在特定分區上建立文件系統,也就是指硬碟分區。
說明:mkfs命令一般只能是Linux系統下可以使用的各種文件系統構建器的前端,在/in、/in/fs、/in/fs.d、/etc/fs、/etc/fs等多個目錄當中搜尋指定於文件系統的生成器,較後會在PATH環境變數中列出的目錄中搜尋。
mkfs命令的具體命令的語法格式為mkfs[參數]。
參數:
device 預備檢查的硬碟分區
-V 詳細顯示模式
-t 給定檔案系統的型式,Linux的預設值是ext2
-c 在製作檔案系統之前,要檢查該partition有無壞軌
-l bad_blocks_file 將有壞軌的block資料加到bad_blocks_file裡面
block 給定block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