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防抗洪救災事跡
消防抗洪救災事跡
入夏以來,xx縣多次連續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出現了50年未遇的洪災,多個村莊和人員被困的險情。xx消防大隊臨危受命,出色地完成了「6.19」、「7.13」等抗洪搶險任務,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稱贊。吳xx同志在每次抗洪搶險行動中頑強戰斗,不怕犧牲精神,連續三次參加搶險救援,每次都勇挑急、難、險、重任務,為xx「6.19」「7.13」抗洪搶險做出了突出貢獻。
20xx年6月19日,xx縣突降大雨,洪水猛漲,導致xx至xx路段三處橋梁被洪水淹沒,時置中考,xx縣教育局中考試卷、監考老師及全校學校學生吃的蔬菜無法及時送達xx鎮,一但延誤,後果不堪設想,縣政府劉國芳副縣長緊急向消防大隊求助,大隊長楊斌同志派戰士吳xx同志駕駛大功率消防車前往運送試卷。此時xx路段的多處路橋都被洪水淹沒,水深處達1米,且水流甚急,中小型車輛根本不能通過,吳xx同志憑借自己過硬的駕駛技術,來回六次安全地把老師、試卷、蔬菜安然無恙的送達了學校,確保了xx鎮07年中考工作順利進行,受到劉國芳副縣長高度贊揚。
7月13日10時15分,縣公安局110調度指揮中心再次指令:xx鎮xx橋居民點有群眾被洪水圍困。吳xx在副中隊長陳銳帶領下,駕駛1輛消防車迅速趕赴現場。xx橋橋下洪水水流十分湍急,不斷沖擊著兩邊的居民房屋和樹木,不時有樹木被洪水捲走,同時伴隨著水位不斷上漲,洪水漫過xx橋墩淹沒了橋兩旁居民房屋的一樓,此時水位已經深約為1.6米。經了解得知:由於居民點沿xx橋旁河溝呈「川」字排開,水下到處存在陡坡和大量的石頭,地理環境十分惡劣。吳xx建議利用攜帶的安全繩,冒著被洪水沖走的危險,通過安全繩在洪水中摸索行進,挨家挨戶搜尋被困人員。由於水下地形十分險惡,吳xx和戰友們的腿大都被水下的石頭和傢具撞傷,搜救行動開展的十分緩慢。在一家居民樓,吳xx發現二樓有一男一女由於極度緊張和害怕試圖跳水逃生,吳xx一邊安撫勸說,一邊努力尋找救人辦法,二人情緒迅速得到穩定,經過對地形和水勢的進一步探測後,危險仍然極大,但沒有其他辦法,為了盡快解救被困人員,吳xx在安全繩的保護下, 強行涉過橫流湍急的洪水,採取背、扶的方法將他們轉移上岸。在另外一家居民樓內,由於一樓通往二樓的房門被鎖住且房主沒有鑰匙,房主在二樓大聲喊叫,情緒十分激動。吳xx和戰友們在通過喊話安撫房主的同時一邊尋找破拆房門的工具,由於現場多為漂浮的傢具和木棒,吳xx等救援人員試圖用椅子和棍棒敲射門鎖, 但多次未果的情況下,吳xx等救援人員輪流用身體進行撞門,經過多次努力,最終將房門打開,並成功將被困群眾背出房屋轉移到安全地帶。最後經過55分鍾的連續搜救,共營救被洪水圍困群眾5人,其中老人1名。
10時40分,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再次指令:xx鎮xx橋居民點有群眾被洪水圍困。吳xx等三名戰士在大隊張繼強參謀帶領下,在搜索中發現居民張宏義一家6人被困二樓,但是4米左右的水溝和一堵圍牆阻擋了道路。在嘗試利用繩索無效的情況下,吳xx同志急中生智,提出利用6米拉梯和掛鉤梯聯用,在圍牆和水溝之間把掛鉤梯和拉梯架設成一個「V」字形救援通道,並通過梯子進入被困人員所在地點,扶上扶下,背上背下在圍牆和水溝之間往返六個來回,幾次失足,險些被洪水沖走,憑著他不懈努力和頑強意志,張宏義全家(其中2名兒童)才得以脫險。
12時05分,八里途經濟開發區溫泉路xx縣慧楷爐料加工廠發生爆炸,有大量人員被困,情況十分危急。接到指揮中心的命令,已是疲憊不堪的吳xx在中隊指導員的帶領下駕駛消防車趕赴現場。溫泉路正在擴建,路邊停放的一長排轎車使道路十分狹窄。吳xx安排戰友下車調整轎車規范停放,他以過硬的技術駕駛消防車,給緊隨消防車運送沖鋒舟(縣政法委書記現場決定從惠亭水庫調運的一艘快艇)的貨車開辟通道,為快速施救群眾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吳xx同志還協助其他人員把沖鋒舟抬下水,積極幫助操作人員安裝發動機,並被分配作為地面接應和後備人員。第一批6名被困人員送往岸邊時,由於沖鋒舟無法靠近岸邊,在離岸邊10米左右停下來,這時吳xx同志忘記了水裡還有血吸蟲,沖過去和其他救人員一起,把6名被困人員一一背下船,送到安全地帶,就這樣沖鋒舟6次靠近岸邊,吳xx同志就6次利用背、抱、扶等方式把被困人員一一轉移到安全地帶,共安全轉移受困群眾34人。
縣公安消防大隊成立於1997年,現有官兵 人,14年來,大隊全體消防官兵紮根邊遠山區,任勞任怨,用一顆赤誠之心始終踐行著胡錦濤「三句話」總要求。自建隊以來,大隊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1 次,集體三等功4次,1人被省政府授予「抗旱救災和森林防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5人榮立個人二等功,42人次榮立三等功,被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評為全省「擁政愛民」模範單位。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英勇善戰、英雄輩出、功勛卓著的集體。
2011 年 日凌晨1時許,由於受高空切變和冷空氣影響, 縣境內 等8個鄉鎮遭遇強降雨, 降雨量315毫米, 達到310毫米,造成全縣多處山體滑坡、河水暴漲、公路沿線塌方、多棟房屋倒塌、數千名群眾被洪水圍困,數萬名群眾急需緊急轉移,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全縣因洪災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20.65億元。危難時刻, 縣消防大隊全體官兵迅速投入到災區的抗洪搶險戰斗中,捨生忘死,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出色完成了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在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恢復災後重建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抗洪救災期間,大隊共出動官兵1758人次,出動各類搶險救援車輛(舟艇)354台次;營救遇險人員258人,疏散被困群眾 4537人,搜尋出1名遇難者遺體;排查危險房屋296棟,排澇14230餘噸,
清淤10037立方,重復沖洗街道15條35公里左右,搶救財產價值1600多萬元,保護財產1.1億元。
提前研判預警,部署准備在前
科學謀劃,蓄勢待發。6月5日18時左右,在接到省氣象台發
布的暴雨預警信息和 縣委、縣政府《關於做好抗洪搶險准備
工作的通知》後,曾在 縣工作過的 教導員深知, 是一個山洪多發的地區,必須提前做好一切准備。19時,他及時組織大中隊幹部和全體官兵召開抗洪搶險准備會,傳達和學習了州消防支隊《關於做好抗洪搶險准備工作的通知》和 縣委、縣政府有關做好抗洪搶險救援准備相關工作的文件精神,確定「五條措施」做好抗洪搶險救援准備工作:一是大隊全體官兵一律停止探親休假,無特殊情況一律不得請假外出;二是中隊全面做好抗洪搶險戰備工作,做好戰前動員;三是認真檢查車輛器材裝備,特別是抗洪救災器材,保證車輛油、水、電、氣充足;四是全體官兵堅守崗位,接到政府或上級通知,第一時間迅速出動;五是在救援過程中要確保官兵安全,切勿盲目行動。會後,中隊迅速將現有2艘橡皮艇、60套救生衣、安全繩、照明燈等抗洪搶險裝備器材全部上車,保證隨時出動救援需要。
山洪突然而至,官兵遇險不驚
6月6日凌晨1時許, 縣消防中隊不斷接到群眾緊急報警:
打尖鄉受洪水突然襲擊,有40多戶近百名村民被洪水圍困,死傷不明,請求救援!
突遇洪峰,就地救援。1時22分中隊 指導員迅
速帶領第一分隊(1輛搶險救援車、1輛消防指揮車和11名官兵)
前往打尖鄉救援,1時30分,當救援車輛行至距縣城約10公里的岩腳村時,駕駛員李元紹發現岩腳村前方洪水已上漲至路面,立即向 指導員請示:「洪水已經淹至路面,前方道路可能已被洪水淹沒,請求停止前進。」 同志心頭一緊,有著多次抗洪搶險經驗的他,當即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立即停車,隨時准備救援。」 同志果斷的下令,為了確保戰友們的安全,他獨自一人提著強光手電筒跳下車,冒著生命危險,用木棍摸索著徒步前行仔細觀察路面的情況。這時洪水猶如下山猛虎般呼嘯著在河道里翻滾,激浪嘶叫著拍打河道邊的路面。考慮到去打尖鄉還有1個多小時路程,前方一些低窪路段肯定已被洪水淹沒,公路隨時都有被沖塌的可能,冒然前進隊員們的生命必將受到嚴重威脅, 立即向大隊 報告現場情況。此時,從村寨內傳出的狗叫聲使他意識到,村內的群眾絲毫仍沒有察覺危險的降臨,全都還在睡夢之中,他立即命令隊員一方面挨家挨戶叫醒村民,一方面利用消防車喊話器提醒村民迅速轉移。
1時45分,官兵在途經平繞村水泥廠時,發現洪水已漫過路
面,山洪來勢兇猛,水位不斷上升,指揮員 命令消防車駕駛員李元紹、羅祖亮立即停車,全體官兵迅速撤離。官兵們剛下車,洪水就漲至大腿部。就在這時,隊員李松波發現公路中央有4個人被大水沖來,剛好被消防車卡住,卷縮在洪流中,一名男子(黃大祥,46歲)用背緊緊靠在車箱後門,一隻手抓著老大娘(黃媽倫,70歲),一隻手拉著小女孩(黃智雲,16 歲)和小孩(韋妙,5歲),並大聲呼救,情況十分危急! 立
即命令戰士們利用安全繩相互保護並手挽手涉水前進開展救人。這時河水越來越湍急,一個浪頭打過來,中年男子體力不支,抓住老大娘的手突然松開,眼看老人就要被激流沖走,這時,正好快要趕到老大娘身旁的 猛的撲了上去,一把抓住老
人的右手使勁拽住,緊挨身後的羅祖亮同志也急忙用力拽住 上衣,使盡全力確保 保持平衡,黃大祥一家及小孩此時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努力配合營救隊員……經過緊張救援,成功將黃大祥等4名遇險群眾營救到路邊一3層高的民房。此刻,11 名官兵沒有停息,緊急利用有限的搶救時間,快速將附近20餘名群眾撤離到路旁一幢三層小樓頂避險,當官兵和被救人員剛到樓頂時,中隊指揮車即被洪水沖走,搶險救援車被洪水淹沒。
警笛長鳴,緊急疏散。1時30分, 縣望江新城、天河花
園、 第一中學等多處數千群眾被洪水圍困,大隊教導員 立即帶領大隊5名官兵和2輛消防車分成2個突擊隊:由自己和唐中山組成第二分隊,沿天馬大道、環城路的河道兩岸開展救援;由 副中隊長、徐松、陳真三名同志組成第三分隊,往高車村方向開展救援。兩個分隊一路開啟警燈警笛、打開擴音器喊話,提醒沿河兩岸群眾緊急撤離,引導疏散 3000餘名群眾至沿河兩岸的安全地帶避險。
1時36分, 縣一小告急, 同志帶領隊戰士唐中
山迅速趕到地處 河下游的一小。此時,洪水猛漲,群眾師生被困,雷鳴聲、洪流聲在漆黑的夜空回盪,雨聲、呼救聲連成一片,只見學校附近約100餘人被洪水圍困,不容多想,倆人立即組織先期逃出來的青壯年一起搭建和固定救生繩,在齊腰深的洪
流與淤泥中引導疏散被困群眾,背、抱、拉、扶,能用上的救人方式都全部用上,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中,終於將100餘名群眾緊急轉移到安全地帶。當正准備歇息片刻時,從附近一幢四層樓內傳一陣狂臊的呼救聲,順著聲音方面,發現洪水已淹至樓
房一樓窗戶,救援通道又被鐵門擋住,屋內人員在二樓不敢下來, 同志立即命令戰士唐中山游至鐵門處用腰斧對鐵門進行破拆,一斧、二斧、三斧……,洪水不斷上漲,一秒、二秒、三秒……,鐵門終於被砸開,戰士唐中山把安全繩的一頭系在鐵門上,另一頭拉到安全地帶,倆人迅速涉水沖上樓,組織被困在樓內16名人員的沿著安全繩一個一個地向安全地點撤離。 同志肩扛一名6歲多的小女孩走在最後一個,他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由於水面上的漂浮物及水下情況異常復雜,距離岸邊還有10多米時,他的雙腳深陷淤泥中怎麼也拔不出來,此時大雨滂沱、洪水急漲,小女孩被嚇得哇哇大哭,一邊哭一邊喊:「快點!快點!我怕……」岸上的群眾也焦急地喊著:「快點過來,怎麼站著不走了?」已上岸的唐中山急忙返回幫助,他才得以從淤泥中拔出來,剛上岸,洪水就淹沒了一樓。
多處報警,多點救援。由 副中隊長帶領的第三分隊到達
高車村高車橋後,由於洪水漲勢較快,他立即讓徐松將車子停在距高車橋50米的路邊上,同時向周圍的群眾詢問附近人員被困情況。此時,突然發現有2名正試圖涉水的老人站在水已漫過橋面的高車橋上,正焦急的呼喊著20米外民房旁的一名婦女:「你快過來,水漲了你就走不了了。」此時水已經淹過了婦女的小腿,而河道內的水正在持續上漲, 同志果斷的阻止了兩名老人的喊
話,同時對著那名婦女喊到:「水太急,別過來,你快回房裡往樓上跑。」看到該婦女轉身往回跑時,兩名老人突然互相攙扶轉身試圖向20米外的房子跑,這時水已經淹過了膝蓋, 同志與徐松同志不約而同的跑過去將兩名老人強行往回拉,就在此時洪水夾著高達40公分的淤泥和浮木從他們的腳邊沖了過去,老人得救了,回去的路卻被迅猛的洪水沖斷了。
3 時20分左右,接到 教導員趕赴一中救援高考學生的命令, 同志迅速帶領徐松和陳真兩名同志從高車村方向繞道一中後門,剛進學校後門就發現在一幢停止使用的教學樓前周圍站滿了70餘名的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很多學生因找不到躲雨的地方,一直站在大雨之中。同時還發現有20餘名高三學生被困在主席台的台階上,此時位於主席台後僅有一牆之隔的停用教學樓成為了學生們唯一的避難所,由於雨大、圍牆高,牆內的學生不易攀爬,他立即決定用隨身攜帶的消防腰斧對圍牆進行破拆,經過近20分鍾的努力,三人終於將一中主席台和教學樓間的圍牆破拆了一處缺口,20餘名學生成功的轉移到了牆後的教學樓處。這時很多學生過來說:「教學樓的大門是用鐵門鎖著的,我們想進去休息,明天還要參加高考。」他聽到這個情況後立即跟著學生來到鐵門處,發現鐵門是從裡面用拇指粗的插銷插上並用掛鎖鎖上的,而管理鑰匙的人也聯系不上,學生高考在即,刻不容緩,在沒有攜帶液壓破拆工具的情況下,他們再次使用腰斧把鎖砸掉讓學生們進去避雨休息,由於掛鎖在鐵門裡面,他只能一隻手拿著腰斧伸進門縫裡面靠著感覺砸,鎖終於被砸掉,高考學子順利進入教室休息。
從6月6日凌晨1時20分起至晚上21時, 縣消防大隊三個抗洪搶險小分隊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作戰21個小時,輾轉縣一中、縣一小、縣二小等多個地方開展緊急救援,在體力耗盡、身心疲憊的情況下,依然堅守一線。
心存真情希望,克難搜救搜尋
6 月9日下午,接到省消防抗洪搶險救援指揮部的命令,要求配合縣公安局搜尋失蹤的三位民警。 、高偉、李松波、林偉平等4名同志當即領命,在縣公安局周宏生副局長的帶領下,攜帶安全帶、安全鉤等隨身裝備以及救援背包趕赴搜救點復興鎮樂朗村。他們頂著烈日、背著30餘斤重的裝備從樂郎出發,分兩個小組在河道兩岸沿河道進行搜索,途中很多地方從河道邊上通不過,只能走山路繞道再回河道,晚上下起了大雨,他們只能借宿在村民家裡,第二天一早又繼續出發往下遊方向尋找。由於災後的泥土變得極為松軟,極易把腳陷住,行進速度變得慢了許多,途中多處塌方,行進極其危險,常有石頭滾落到他們腳邊或周圍的路上,當走到納艾橋的時候,橋頭的路已經被塌下來的泥土和石頭完全堵住了,為了前進,他們只能從邊上泥土和石頭較少的地方刨了一條剛夠腳踩的路出來,而身旁就是滔滔的河水。他們途經平貫村、達法村、納艾橋、納艾村,來回共計20餘公里,腳被磨破了、腿被劃傷了,身上被泥水浸泡長出的紅疹子奇癢難忍,他們毫無怨言。雖然沒有找到失蹤的民警,但消防部隊「忠誠可靠、赴湯蹈火、服務人民」的新時期公安消防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揚了。
連續堅守作戰,徹排積水淤泥
洪災突襲後,望江新城小區80%以上的商鋪被洪水淹沒,地下室及停車場全部被淹,部分地方淤泥積水深達3米,200餘戶居民無法正常出入,嚴重影響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6月6日下午,大隊組織11名官兵對望江新城小區進行抽水排澇清淤。官兵們頂著烈日、迎著熏天臭氣,揮著鋤頭、握著鐵鏟、推著手推車和自製的手推人拉式排水(淤)板,全力投入排澇清淤工作。參戰官兵不分晝夜,連續作戰,一邊用消防水炮沖擊路面上殘留的淤泥,一邊用水槍清洗著路面,經過3晝夜的奮戰,新城小區的居民恢復了生產生活。
縣城第一、二小學也在此次特大洪災中被淹,兩所小學被迫停課。為讓學校盡快恢復上課,6月11日,支隊王通翔政委、毛寧參謀長、龍金華副參謀長帶領 大隊16名官兵對兩所小學校園內堆積的淤泥和石頭、樹乾等雜物進行全面清除。經過消防官兵連續2天的奮斗, 縣第一、二小學內的積水和淤泥被全部清除,13日兩所學校2519名師生順利恢復上課。
過硬紀律作風,彰顯鐵軍風采
在 「6〃06」抗洪救災中, 縣消防大隊全體官兵不畏艱險、攻艱克難、英勇善戰、頑強拼搏、連續作戰,充分展現消防鐵軍的風采,樹立消防部隊的良好形象。
准備充分。洪災到來之前,大隊黨委即以高度的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指示,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工作,充分的思想動員和戰前准備為奪取500年不遇洪災的最後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1998年治洪150字
1998年夏天,中國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這場歷史罕見的天災面前,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頑強拼博,最終取得了抗洪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
1998年,由於氣候異常,暴雨頻頻,中國一些地方遭受嚴重洪水災害。特別是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東北嫩江、松花江也暴發了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這場來勢兇猛的洪水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受災面積3億多畝,受災人口2億20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元人民幣。
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嚴防死守,確保大堤安全,確保重要城市安全,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指示,命令解放軍全力支持抗洪搶險。近三十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火速趕往災區,同沿江數百萬幹部群眾一起日夜奮戰,與洪水展開殊死搏鬥。千百萬抗洪大軍鬥志昂揚,信心百倍,「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的口號聲響徹雲霄。與此同時,中國舉國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紛紛捐款捐物,支援災區;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也與祖國人民心連心,踴躍為災區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