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說古代洪水肆虐什麼奉帝舜的命令
傳說古代洪水肆虐,(禹)奉帝舜的命令繼鯀治理洪水,以疏導方法平水治士,發展農業,在外十三年終於成功。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為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
(1)洪水命令擴展閱讀:
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是中華大地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黃帝的玄孫,是顓頊帝的孫子。夏禹的父親是鯀。
在堯帝的時候,洪水滔天,浩浩盪盪,包圍山嶺,淹沒高地,老百姓都非常地憂愁。堯帝尋求能夠治理水患的人,群臣和四岳的諸侯都說鯀可以。於是堯帝聽從了四岳的意見,任用鯀去治理水患。
九年過去了,洪水仍泛濫不止,治水沒有成功。於是堯只好再尋訪一人,便找到了舜。舜被任用,代行天子的政令,巡行各地。舜發現鯀治水沒有成效,就把鯀放逐到羽山而後殺死。天下人都認為舜對鯀的懲罰是對的,於是舜舉薦鯀的兒子夏禹,讓他繼續完成鯀治水的事業。
禹於是與益、後稷一起尊奉帝舜的旨意,命令諸侯百官發動民夫動土治水。他們翻山越嶺,立下木椿作標記,測定高山大川的情況。禹為父親鯀治水未能成功受到懲罰而傷心,於是勞頓奔走,苦心思慮,在外面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都不敢進去看看。他節衣縮食,盡力敬奉鬼神。他住在簡陋的矮房子里,省下錢財,都用於治水。
他坐著車子在陸地上奔波,乘著船在水上來往,他坐著橇往返於泥沼之地,穿著有鐵齒的鞋子爬山越嶺。他左手拿著准繩,右手拿著規矩,身上帶著測量四時的儀器,終於開辟了九州的土地,疏通了九條河道,修治了九個大湖的堤岸,鑿通了九座大山。
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於是九州同一,遠近四方之地都可以居住了,九州之山已治理完畢,九州之川已水源通暢,九州之湖已築起了堤岸,四海統一。
禹讓益發給百姓稻種,可以在低濕的地方種植,讓後稷發給百姓急需的糧食。缺少糧食的地方,就從糧食多的地方調配供給,使各諸侯管轄地區達到均衡。這樣就使得舜帝的聲威教化遍及四海,於是舜帝賜給禹黑色玉圭,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由於禹的巨大功勞,舜帝向上天推薦禹,立他為繼承人。十七年後,帝舜逝世,禹於是登上天子位,國號稱夏後,這就是中華大地上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2. 在古代是誰命令禹的爸爸治水的
1、禹的父親是鯀
2、由於洪水的泛濫,地上的人們生活極為艱難,連當時的帝堯也沒有辦法,說:「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一個「皆」字道出了鯀在眾臣心目中的地位。
3、因此,是眾臣推舉的,考慮到大家的意見,而且當時也找不出比鯀更合適的人選,帝堯勉強同意讓他去治水。
3. 傳說古代洪水肆虐什麼奉帝舜的命令
禹。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3)洪水命令擴展閱讀: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
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斗、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
4. 防汛應急預案三級響應的命令如何解釋
根據《防洪法》和《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防汛抗旱應急響應機制共分為四個級別。依據級別響應相應的措施和行動稱為應急響應狀態。應急響應狀態分別有:一級應急響應和一級響應行動,二級應急響應和二級響應行動,三級應急響應和三級響應行動,四級應急響應和四級響應行動。其中一級應急響應級別最高,依次遞減。
通常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三級響應: 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同時發生洪澇災害;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較大洪水; 大江大河幹流堤防出現重大險情;大中型水庫出現嚴重險情; 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同時發生乾旱災害; 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時發生中度乾旱; 一座大型城市發生嚴重乾旱。
Ⅲ級響應命令文本如下
啟動《XX市防汛應急預案》Ⅲ級響應。現命令:
一、各級防汛責任人要立即迅速到崗到位,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確保各項防禦工作落到實處,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損失。
二、要切實加強病險水庫、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段、沿河低窪村莊學校及在建涉水工程、小水電站和屋頂當家塘等防汛隱患重點的薄弱環節安全排查,做到不留盲點,不存隱患。提前轉移危險區群眾,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三、要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及雨情、水情、工情狀況,加強水庫調度,合理預泄水量,科學控制水位。各類水庫要嚴格執行經批準的水庫調度方案,超過汛限水位的水庫要立即降至汛限水位以下,確保水庫安全。
四、新聞媒體要及時滾動發布暴雨預警、預報信息及江河塘庫水情、汛情信息,宣傳防災避災和自救互救知識,努力做到家喻戶曉,提高廣大群眾遇險自救和避災能力。
五、各級、各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有關預案分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對不堅守崗位、擅自脫崗、離崗,險情發現、處理不及時,防汛工作不力造成損失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