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在上海買房

程序員在上海買房

發布時間:2025-02-13 03:15:45

程序員收入這么高,為何他們都很低調,從不見他們高調炫富

網友一:

程序員的工資那麼高?你們覺得多高才算高,其實這個不好說,像我有的朋友在B站,也不見得工資有多高,4年前我在合肥第一份工作4k,當時我覺得很高,3年前我來上海10k,覺得很高,現在我覺得20k都不高,身邊的運營同事工作了4年左右,跳槽都要20k。

我認識的程序員圈裡,包括上海本地的程序員(有幾套房的哪種)確實很少有炫富的,我想程序員想法都差不多,不願意亂花錢,除非買些電子數碼產品,這是我們的天性。其實主要是炫不起來,因為據我了解30歲左右的程序員,其實大多數沒什麼存款的,結婚花錢,買房花錢,還貸花錢,房租花錢,小孩教育...壓力其實挺大的。炫富,呵呵,有錢了也不炫富,因為我們很低調。

網友二:

我從幾個層面去分析一下我的觀點吧:

1.程序員的高收入,程序員收入是否高,這個不太好說,有的是起薪年入十幾二十萬的程序員,同樣起薪月入幾錢的也不在少數;同樣幹了好幾年後,有的是年入五六十萬的程序員,同樣年入十幾二十萬的也不在少數。身邊有朋友在大國企當程序員,跟我同期畢業的,幹了五六年,月入20K+,在一線城市,也是有點壓力的。

2.程序員的性格,程序員的性格特點,個人感覺,能當程序員的,一定都是內心相對平和,以及沉得住氣面對各種bug的人,這種性格特點的人,不要說炫富,一般來說,口頭表達能力都不會特別的強。

3.程序員的忙,有的是各種「996」、「997」、「9-12-7」等的操作,因此,下班後的程序員,大概率會選擇洗洗睡或吃吃洗洗睡,哪有那個閑工夫跑出來炫富。

網友三:

我就是一個程序員,我貌似從來沒覺得程序員像外界說的那樣掙的那麼高的工資,也許是我還是個程序員菜鳥,還沒達到那個級別。不過說實話程序員的工資每漲一點都是非常來之不易的,背後是多少次加班,技術提高和跳槽換來了,三者缺一不可啊。

這兩年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行業工資和別的行業優勢明顯縮小,有的時候會倍感吃力,朋友做了三年行政跳槽也能拿到一萬上下,產品小白剛進公司也能拿到10k➕,此時心裡在滴血。尤其是這兩年互聯網泡沫漸漸散去,行業波動區域平緩,去年年底大公司大量裁員,今年程序員小白的日子不好過啊

網友四:

首先,年收入30萬,真的算不了什麼。30萬的收入,有房的話,月還款5000,一年6萬就沒了。不過一般能給程序員開30萬年薪的,基本屬於一二線城市,按揭買個房子,月還款基本都達到了一萬了。

這是一個普遍的情況,比如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本地的程序員很少,因為程序員實在又苦又累,本地人一般家庭條件優越,一出生爸媽就給買車買房包辦婚姻,也就缺少了想通過一份工作來改變人生的動力。也因此,在一二線城市定居下來的程序員,多數是外地人,而且很多需要背負房貸的壓力,除去房貸,可能一年到手也就20萬左右。

網友五:

我就是個程序員,那就讓我來回答一下,為什麼我們程序員不喜歡炫富吧。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講,一個月能拿到10K+的工資,我深知這份工資是來之不易的。10k說多也多,這是相對於大部分非程序員職業來講;而說少,其實還真是挺少的,這是相對於普遍的程序員薪資,也就算處於一個剛剛入門的階段。

我相信絕大多數程序員都是窮人, 靠著稍微好使一點的腦子,掙這份薪水,真不是想像中那樣易如反掌,程序員的工作絕對不是那麼輕松的。窮人是社會的底層,窮人是靠勞動換取報酬,窮人懂得省吃儉用、財不外漏。

網友六:

我老公本身是一個程序員,月入幾萬,衣著一點都不講究,有穿的就行,破了也能繼續穿,但是衣著不講究,並不代表他對其他的也不講究,衣服這等小錢,他是不在意的,但他比較在意的東西都是花大價錢的。他以前是音響發燒友,一個音響動輒上萬,一個耳機動輒上千, 對於電腦,它的要求也偏高一些,特別喜愛電子產品。

歡迎3-5年的java開發者,這里是程序員秘密聚集地, 同道中人居多,更有價值1萬元的免費資料限時領取(限前20位)點擊了解更多免費領取

了解更多

② 程序員去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程序員從就業的角度首選是北京,其次是深圳,然後是杭州,再者是上海。北京的的確確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發達的城市,深圳就不用多說了,騰訊在深圳,所以能消化大量優質程序員。如果考慮性價比,我覺得杭州會是我的首選,畢竟杭州的人文環境是最好的,離上海也很近,周末去西湖邊上轉轉,忘卻一周的勞累。北京適合奮斗,但是那個氣候跟房價還是會給人不小的壓力。廈門、珠海這兩個小城市城市的環境不錯,但是想換工作就不會那麼容易了。

③ 程序員真實薪水平均到底多少

④ 程序員能在一線城市裡生活一輩子嗎

我是南京渣二本2019年畢業,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後感覺自己啥也不會,就報了南京半圓學社的java培訓,當時去也沒想太多,反正五個月花一萬多,最後出來包分配,能找到7k工作的話,半年就能掙4萬多了不久回本了嘛,不然在家自學個技能還得一年呢。


最後在半圓學社學習Java五個月吧,現在Java很吃香唉。學完之後,半圓學社就把學院的簡歷內推啥的幫忙找工作。然後簡歷也放在各大網站海投,後來面試去了科藍軟體,老師也有教你一些面試技巧,然後平時做的項目也起了作用,我看面試情況要了個8k的工資,後面就去科藍上班了。後來因為上班時上午總是犯困,經常被小組長逮住,幹了三個月沒轉正就被辭退了。


然後又找了一個月的工作,還是java工程師,工資6500。這份工作幹了一段時間後看不到希望,後來想轉手游開發(那段時間重度手游開始流行)。邊工作邊學cocos2d-x(當時也考慮過入手Unity3D,但自己是做C開發的,轉C++感覺會更好些,所以最終選擇了cocos2d-x開發平台),還順便談了個戀愛,談了兩個月後被分手了,分手後自己又學了一個月的手游開發,但總感覺自己目前的學歷太低,就是干手游開發,頂多也是進個小公司,這樣的小公司又沒法跟騰訊網易這樣的巨無霸抗衡。當年也利用周末時間在CSDN上報名參加了幾場手游的講座活動,主辦方請了幾個當年創業的小公司團隊介紹行業情況,他們自己也說這行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他們只能天天蹭熱度,開發些卡牌博眼球的小 游戲 來掙錢續命,那些高大上現象級的手游根本沒他們的份,他們也沒有那精力和實力去做。


參加了幾場手游開發活動後,發現這些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還有一個熱點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大數據,是的,那年還不提什麼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最經常報道的還是大數據,hadoop。當時我覺得這個行業門檻比較高,也許可以渡過碼農最害怕的中年危機。我考慮的更多也是學大數據相比手游開發會更穩定, 游戲 開發早就聽說壓力大,加班熬夜太正常。這個時候我開始考慮要不要考個研究生,提升學歷的同時還能轉大數據行業。


如果考研,就至少是211大學,而且還要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因為我在南京上班,所以我的目標是只考慮南京的大學,那麼可選的范圍就基本限定在了南京排名靠後的那幾所211大學,又考慮到考試的難度,選擇了軟體工程專碩這個專業。經過多方打聽,綜合考慮了學校的知名度和開設的大數據相關研究方向和實力,最終在研究生考試報名截止日期那天報上了某某大的軟體學院。


報完名後,距離考試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一切都是那麼臨時的樣子,我自己也沒必勝的信念,中間還考慮過辭掉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復習中去,但最終感覺那樣的話壓力太大未必是好事而最終放棄了這一想法。不過幸好的是公司當時項目不忙,我基本不用加班,那兩個月的時間,我每天早上七點多起,早上背英語到九點半,然後吃飯上班,晚上六點半下班後復習數學。最後的一個月開始復習政治和專業課(軟體學院的專業課考試是學校自己命題,相對簡單,所以我是在最後半個月才開始准備專業課)。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了研究生考試。這期間,我一直沒有跟家裡提起我要考研了,直到研究生考試結束,那天晚上我跟家裡打了電話說我考研了。


也可能是時間緊迫,自己一直是擠時間,態度還算端正。在過年高中同學一塊兒聚會時,聽另一個同學說研究生分數下來了。我還記得當時我們幾個在理發店排隊理發,我自己不敢查分數,讓我那個同學幫我查的,最終考了311分,這個分數考某某大的軟工專碩,基本算穩了。最後也不出我所料,最終進入了夢寐以求的某某大。不管怎樣,我也算是211學校的研究生了。哈哈


考上了研究生,我又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我歲數不小了。我是農村出身,而且自身也不是多聰明的孩子,從小學我就是墊底的,後來上了初中學習還算稍有出色,小學我留了一級,初中升高中我花錢買的分,高考第一年我又沒考上,復讀了一年,第二年才剛過二本線,報了一家**學院,學了計算機專業。又是留級,又是復讀,又工作兩年,上了這個研究生,還是軟工專碩,我心裡壓力還是蠻大的,所以在研究生這三年,我也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來努力提升自己,努力在自己身上貼金。


研一上學期,剛過完十一假期沒多久,導師在我們群里說他有個朋友在中科院,做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研究,問我們誰願意過去幫忙,當時看到這條消息後,我第一個想法就是可以去中科院做科研,是個不錯的貼金體驗,我又科普了下NLP的相關東西,感覺還可以接受(其實那時候我對機器學習還處於懵懂的概念,基本啥也不懂,還一股腦的沒事就在圖書館自學Hadoop,現在想想感覺挺幼稚,挺可笑的)。看到導師的這個消息後,我用了十分鍾看了下相關知識,然後就趕緊給那個中科院的老師打過去電話說我想過去(那個中科院老師只要一個學生,所以我想的就是盡快抓住機會),我是第一個打電話的,而且還有工作開發經驗,那邊老師感覺我還不錯,就接受了我。

到了研一下學期,我就搬到了中科院那邊,那邊老師還給我安排了宿舍。在中科院,我算是對機器學習,大數據這些名詞有了比較明確的概念吧。這個學期,我自學了NLP的一些演算法,在中科院的一些師兄幫助下,做了一些小實驗,臨近暑假時水了一篇論文,算是完成了項目。


這里需要說下自己過來的經驗,實習工作盡量選大公司,因為到了畢業時公司都是看你實習公司的,你在創業公司做的東西再多,也不如一個大公司的名頭。這是我的感受。


在新浪實習這三個月里,做的大多是一些數據的處理,對spark的開發熟悉,文本的分類還基本停留在關鍵詞匹配上。自己做的也很無聊,另外自己已經開始關注聊天機器人這個領域,該領域在2019年底時算是火到了高峰期。在新浪實習了三個月後,我開始自己學習tensorflow和一些深度學習的基本知識,學了一個星期後,我又面試了一家做對話機器人的創業公司。然後在2029年12月我就跳到了這家創業公司,做對話生成模型。


在這家創業公司,我算是接觸到了深度學習,一直用tensorflow做RNN模型,做了有兩個多月,然後在微信公賬號上看到一家日本研究所在找海外實習生,說也是做深度學習的相關研究。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但我也知道自己的條件,但人生就是這樣,看到了這樣的機會,不管怎樣總要試一試啊,萬一成功了呢?!抱著這樣的態度,我用谷歌翻譯和有道詞典花了一晚上弄了個英文簡歷,又准備了兩三天的基礎知識,害怕突然襲擊的電話面試。然後我就把簡歷投出去了。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左右,日本東京那邊來了電話,是個華人,電話里我介紹了自己做的項目,問了我一些專業問題,然後用英語做了自我介紹,就說感覺還行,說這周會給我一篇paper,讓我用一周的時間把它實現出來。沒幾天,paper發來後,我一看是一篇關於對話生成的paper,我之前做了兩個月的對話了,還算熟悉,我就利用周五,周六和周日的三天時間加班加點的搞了出來,不算完全實現,但思路還算說得過去,到了周一上午我就迫不及待的把源碼和文檔發了過去,然後周二那邊給我打來電話說我通過了,讓我准備下護照和簽證,去東京研究所實習。


秋招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我基本也沒做任何准備,所以我的計劃是找個有轉正機會的實習崗,好好乾,然後轉正。就這樣,我就投了京東金融的演算法崗,實習面試簡單,面了半個多小時,就同意讓我去實習了(這裡面有個坑,就是在面試時我明說了我只考慮有轉正機會的實習崗,然而那個小組長只是笑了笑,然後轉身就走了,過了一會兒HR說我面試通過,我就認為這個實習是可以轉正的)。然後結果並非如此,我進去幹了半個多月後,發現我們組里已經有四個實習生了,而且都是20屆的研究生。其中一個已經實習了大半年,也一直不提轉正的事兒,最後那個人再三提出後,這個leader才說組內目前沒有校招名額,要等年後再看看有沒有。這一說,大家都慌了,我跟大家一樣,開始各種請假,各種面試。那時候已經到了11月份,秋招基本結束,各大公司開始補招了。

補招有個好處就是面試時沒有那麼難了,這期間我也做了一些准備。依次拿到了搜狗和京東商城的SPoffer,因為我已經簽了搜狗,就果斷拒了京東商城(也是京東金融的那次經歷,讓我對京東的印象很差)。再後來就是在搜狗實習時,又看到了BAT的演算法崗的補招,我感覺還不錯,決定再試試,畢竟進BAT是我最好的歸宿,自己已經是爛學歷了,還做了兩年的外包,以後如果能有好的發展,進BAT鍍幾年金還是很有必要的。然後我就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好好准備了BAT的面試,在周五下午面了四面後,我拿到了BAT的口頭offer。


年後的3月份,hr打來電話談待遇,我以為拿到了搜狗和京東的SPoffer,BAT會給我提高待遇,可是hr就是這么叼,給了我一個白菜價,愛來不來,最後我還是來BAT了。就是這樣,目前我在BAT實習,2020年6月畢業,拿了BAT的演算法崗白菜價。


在這些公司實習時,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身邊的同事已經不和我同齡了,有時候真的會很羨慕他們的年輕。和我同齡的,一路名校名企走過來的,現在都要比我高兩三個級別了,但事實就是這樣了,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快趕上去吧!


我和樓主的願望一樣,首先是希望在IT行業能幹一輩子(不管是搞技術還是搞管理),所以我當初放棄了二線互聯網的SPoffer,來了BAT;再個是希望能一直呆在一線這樣充滿機遇,好的待遇和高福利的城市。我要做一件能夠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我要保證我有高收入的同時還能有保障的 社會 福利。說實話,如果按部就班的話,這些東西真的太難了。


IT干一輩子:就我自身目前的條件來看,有能力在IT行業干一輩子的概率應該很大了,BAT出來的應該不太會失業了吧。


在一線城市:我現在倒沒有樓主那樣的期望,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了一個更大的世界,給了我更多想像的空間。想留在一線城市,就是為了高收入,高福利和高機遇,但這些東西在承擔高房價的條件下就不再是三高了。


我這樣的窮屌絲,哪怕攢上三四年夠首付,還要承擔二十年的房貸,說實話,我真的沒有這個勇氣。雖然說,我進了BAT,但我還是面臨著失業的風險。中國的就業繁榮就集中在金融、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大學各個專業的年輕學生都在學IT,不擠破腦袋往上爬就要面臨被後來年輕人擠下去的危險。那麼20年的房貸能還的起嗎?如果每月一萬左右的房貸,能保證自己的程序員壽命從還房貸起達到20年嗎?工作沒了,房子也就沒了。沒有什麼剛需,哪裡住不是住。我個人認為,後10年不再是前10年了,如果人民幣再那麼放水貶值的話,我覺得我應該多換點外匯,而不是抓緊買房了。所以我真的不敢買房。


相比國內的形勢,國外幾個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則相對平衡(沒有說互聯網行業一家獨大),年輕人沒有說只有搞程序才能拿高薪。這樣的好處是各行各業的人真的可以安穩的干一輩子(再加上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至少不需要像國內這樣瘋狂加班,還充滿壓力--以上是我個人見解


我目前的計劃是1、強化自己的技術能力,能夠做到獨當一面;2、報英語培訓班,練習口語交際(我現在也在自學並背單詞,但發現自學確實太難,我底子差,英文發音都不標准,所以我決定還是要報個正規的培訓班)。這是我近兩年的計劃。希望一切能夠順利,謝謝大家的支持。

目前比較高薪的行業無非就是金融和it行業,而it行業對城市的選擇上尤為嚴格,基本必須是在一二線城市才有工作崗位,且稍弱的二線城市都不行。

那麼,題主問的程序員能在一線城市裡生活一輩子嗎?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程序員能否干一輩子。其實我覺得是沒問題的。

說實話,早十幾年的那批程序員大部分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相對來說,程序員保持在一線環境,奮斗在一線互聯網,對 科技 各方面的嗅覺,或者是被動環境來說,是比較有活力的。

第二個,程序員行業的相對高薪起點,以及相對高薪奮斗路線清晰,使得只要肯努力就有收獲不至於成為一句空話。很多時候,人們害怕的其實是,我付出了也不一定得到回報。程序員這個行業就不會。你剛畢業5K的程序員也是要寫代碼,你就算成長到月薪30K的架構師也是需要寫代碼。就算你其他方面一直不成長(比如待人處事等,當然各方面都優秀肯定更具備競爭力)只是代碼水平一直上升,不需要做到管理層領導層級別(有些人天生和人打交道就不行,更何談如何轉型成管理。但是不是管理領導級別,其他大部分行業想要拿高薪基本又不可能),也能拿到豐厚的薪資水平(至少30K40K的純程序員也算是一抓一大把,但是你是在傳統行業?總經理都不一定有這個價位)

第三個,關於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問題。其實是一種過渡放大的問題。你想下,你做餐飲服務行業,你一直不自我提升,不提高自身素質,那你是不是升不到店長?那你升不到店長,你是不是干服務員干幾年就膩了?是不是就想轉行?而且服務員的轉行是相對被動,第一個賺不到錢,第二個升不了職,被逼無奈。而程序員轉行其實是主動轉行。第一個是已經賺到錢了,第二個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家庭,比如身體等等)沒法提升自我向高薪進階(高薪指的是25K以上),別以為月薪十幾K又如何,人都是會膩的,那既然有了錢又膩了,自己想轉行想創業那不是分分鍾的事?而且作為程序員也不是保守迂腐之輩,說干就干。

所以其實,題主問的,程序員能在一線城市裡生活一輩子嗎?答案肯定是沒問題的。

程序員這三個字太籠統了,我認識一個老師一個大哥他呢碩士學歷現在在阿里巴巴工作,快30了他和我說過他30就會徹底辭職不幹了做點別的享受生活,對你沒有聽錯,他早就年薪過百萬了,同時在多個平台做課賣課,他也是程序員,而我呢每個月苦逼的拿著到手不到一萬的工資也算程序員,這差別可就太大了,像他那樣優秀的當然可以一直留在一線城市了對吧!!!

我呢其實我本人就不打算留在一線城市,盡管我的實力也不允許,就拿我來說我現在在上海無論我幾點下班十點,十一點十二點或是凌晨兩點我都能看到許多的人同我一樣也就是剛剛下班或是比我還苦逼,還在加班,沒辦法這就是程序員,競爭壓力真的很大像我這種鄉下的孩子想要留在這種地方只能靠自己,這種難度可以想像。

當然這其中不排除一些有志青年,他們真的能吃苦肯掙錢拼了命的留在一線留在北上廣,真的打心眼裡佩服他們是啊這代人拼出來下代人會好過很多 。

所以說啊能不能留在一線城市還要看你意志夠不夠堅定,或是你的家裡能不能提供足夠的幫助,如果家中也是農村鄉下的憑借自己立足在大城市,真的厲害我陶松服氣 加油,打工人。

程序員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程序設計人員,第二類是程序編碼人員,軟體從業人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程序員,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

上圖就是程序員大致的級別以及對應的工資,所以程序員的工資是絕對不低的。

上圖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的相關產業也做出了一個歸納,「大數據」「人工智慧」都是近年來最火的詞語,發展趨勢更是不可估量,所以如果要是從事相關的編程操作的話,發展空間自然是非常大的。

所以要是你會做程序編程的話,並且你能夠順應時代需求的話,在一線城市生活綽綽有餘。

首先還是要看個人定位,如果你的開發工作就是普通的碼代碼,那跟生產線區別也沒多大,互聯網內的螺絲釘,技術層面不能一直突破向上做到管理層的話大多數都要轉崗或者跳槽,基本上離開一線互聯網企業工資水平肯定要下降的,建議買房千萬別買壓力太大的,一旦遇到裁員後面壓力就大了。如果想干一輩子程序員,肯定是要終身學習的,技術更迭速度太快,盡量選擇賽道好的,有人情味的,年輕多存錢,多規劃。程序員的生涯很寶貴,且用且珍惜,平台也非常重要。

目前比較高薪的行業無非就是金融和it行業,而it行業對城市的選擇上尤為嚴格,基本必須是在一二線城市才有工作崗位,且稍弱的二線城市都不行。

那麼,題主問的程序員能在一線城市裡生活一輩子嗎?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程序員能否干一輩子。其實我覺得是沒問題的。

說實話,早十幾年的那批程序員大部分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相對來說,程序員保持在一線環境,奮斗在一線互聯網,對 科技 各方面的嗅覺,或者是被動環境來說,是比較有活力的。

程序員能在一線城市裡生活一輩子嗎?

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嚴謹。

一線城市包括哪些城市?只有北上廣深?還是包括新晉一線城市?每個城市的生活成本都不一樣,每個城市的氣候也不一樣。有人調侃說廣州深圳比北方城市發達是因為暖和,每年光取暖一項就能人均節約三四千塊錢。

再者,題主所謂的"生活"又是什麼標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子女教育等等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僅僅住房一項,已經把工薪階層"拒之城外"了,即使程序員普遍工資較高,也沒辦法承受如今一線城市的房價。

如果僅僅是待在一個城市討生活,不買房不結婚那我覺得以一個程序員的收入還是可以"生活"一輩子的。

能。但是不能一直當程序員

如果一直做肯定可以立足一線城市,擔心的就是做不了一輩子,又沒更好的替代工作,那就不好說了。在北京找一個可以和程序員薪酬相匹配的工作還是很難的,基本上算是專業行業進行了徹底的轉化。如果可以一直學習不落後從事一輩子程序員也未嘗不可以。

⑤ 知乎《 歡樂頌2》 中,應勤那樣的90後程序員在上海買房可能么

先說我認為不可行的,作為一個被知乎強烈吸引並開始上癮的新用戶,

一、最不希望就是看到知乎變成一個有等級、有貨幣的社區。

我看見答案裡面有幾個都提倡有償問答、虛擬金幣,我非常不希望這一天的來臨,

我來到知乎這片桃源不到一個月,最大的感受就是,

每一個用戶都會因為認真回答問題而得到贊同,每一個用戶都有向別人學習的機會,

這里是一個開放而自由的講壇,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每個人都會成為學生。

如果知乎開始使用貨幣或其他一切手段來限制自由的問答,自由的學習,

那不就是等於在說「這個答案,你由於太無知/窮,不能看」

噢,不要,我不要知乎變成這樣。我相信這不是知乎的初衷。

所有人都有搜索問題的時候,在google按開一個連接卻發現是論壇帖,必須回復、擁有多少金幣才能查看的那種經歷吧,你會怎樣你不會馬上關掉難道……你會注冊一個號,慢慢賺金幣

二、我應該對任何出現在知乎的廣告產生本能的抗拒…

之前有人投訴過說知乎頁面過於單調,我倒是想問,看《莎士比亞全集》的時候會不會抱怨書本太單調看非初階的專業的書籍的時候,你要不要求頁面色彩斑斕

可能這是我對知乎有一種純粹的要求吧。

三、對於線下活動,我很期待,但是也希望線下活動的頁面能夠和本來的問題頁面分得足夠的開。

讓知乎不要變成一個鬧哄哄的社區~

而對於有些意見,我實在是認同到不能再認同了,例如說@吳昊天 的答案。

一、真的,知乎不僅僅只是一個越來越多人看的問答網站,而要有更遠的目光,像Facebook一樣,從一開始就不去注重盈利,為的是要令人類溝通起來更簡單。

「人類經驗的知識庫」這個想法的確是令人振奮。

二、出版,應該是一個好辦法。對知乎的問答的梳理我覺得有極大的價值,也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這樣的書,一定會讓人受益匪淺的。

三、與招聘、獵頭的合作的事情,要慎重,的確進來知乎不久就發現這里的確是個發現人才的好地方。但是這樣令知乎變成一個人才中介,牽涉利益的事,一旦處理不好,容易鬧開。

因為作為一個忠實用戶,真的希望知乎不要因為利益而產生糾紛與扭曲。

四、基金會,這是一個辦法,籌集資源的捐贈。知乎讓我獲益良多,令我有很大改變,我是願意為知乎付錢的。

最後,希望知乎越辦越好,希望能幫助知乎變得更好。

轉自知乎 筱蕾

⑥ 《歡樂頌》中應勤那樣90後程序員在上海買房現實嗎

在《歡樂頌》中應勤是一個90後的程序員,那麼一個90後的程序員在上海實現自己買房有可能嗎?我個人的感覺是,其實單單靠自己當程序員的工資來賺錢買房的話,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歡樂頌》中應勤這樣的90後程序員在上海買房靠自己的話是完完全全不現實的事情。但如果說是爸媽進行資助的話,還是有可能性的。

⑦ 在上海做程序員,一個月工資2500,幹了一年,漲500塊錢少不少

請問你是不是剛畢業的?

如果是,請問你是測試的還是開發的?

另外,請問公司規模。

我說一下我個人的例子,

從事JAVA EE方面的,會的東西大約就是JAVA EE一系列的,然後一些C++, 以及一些perl 類似的腳本。
資料庫主要是oracle.

第一份工作 上海貝爾,稅前5500. 06年9月。

我個人建議,如果你真的會寫一些程序,那麼最好跳槽, 2500這個工資不應當是一個程序員可以接受的工資。切忌。 我們程序員已經是生活在最底層了,不能繼續讓人家剝削我們。

如果你僅僅只會一些基本的程序, 個人建議,先干著,然後自己去買幾本書看看,按照書上敲代碼,然後選擇一個比較累的公司,最好是做外包的。 那麼你的提升速度非常快。

2年後,學習有成,繼續跳槽。 一定記住,要不怕困難。 一切都成功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簡短經驗。 我就從5500到現在的1××××的歷程(鑒於目前薪資應當保密,以X替代)。

有機會分享一下奮斗歷程。

謝謝。

⑧ 歡樂頌2應勤的身份介紹是富二代嗎有錢嗎

電視劇《歡樂頌2》中大家知道應勤是一個技術男,但是不知道的是這個技術男還是有一點本事的,早早的已經在上海這個大城市買了房子和車子。那觀眾就好奇了,應勤的身份是什麼?家庭背景怎麼樣,是富二代嗎?90後應勤的這些成就讓小蚯蚓很是滿足,兩人最後怎麼樣呢?我為您介紹。

應勤家庭背景一般般,但是應勤認真努力的好學生,畢業後進大公司做程序員,攢錢買車買房,生活過得按部就班、中規中矩。

勤勤懇懇的IT狗,經濟適用男。認桐爛真努力的好學生,畢業後進大公司做程序員,攢錢買車買房,生活過得按部答輪裂就班、中規中矩。出清閉身小縣城的他為人正派,觀念保守,在感情上幾近迂腐,在別的女生看來難免無趣,在邱瑩瑩眼中,卻是當老公的好人選。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在上海買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php培訓學校 瀏覽:985
怎麼指定定向流量app的免流 瀏覽:900
華為雲伺服器有啥軟體 瀏覽:654
禮記正義pdf 瀏覽:988
CorePDF 瀏覽:733
python多文件調用 瀏覽:329
linux如何用python 瀏覽:188
超易學的python 瀏覽:159
控制面板命令行 瀏覽:51
為什麼空氣難壓縮是因為斥力嗎 瀏覽:643
郭天祥單片機實驗板 瀏覽:601
伺服器有什麼危害 瀏覽:258
飢荒怎麼開新的獨立伺服器 瀏覽:753
文件夾變成了 瀏覽:560
linuxpython綠色版 瀏覽:431
怎麼下載小愛同學音箱app 瀏覽:554
python佔位符作用 瀏覽:76
javajdbcpdf 瀏覽:543
php網頁模板下載 瀏覽:192
python試講課pygame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