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命令義務

命令義務

發布時間:2025-02-17 19:29:51

Ⅰ 知識錦囊 | John Austin (1790–1859):奧斯丁的命令理論

John Austin(1790–1859): 奧斯丁的命令理論

奧斯丁的理論,立足於經驗性分析,借鑒了17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傳統,以物理機械論為基礎,發展出觀察與歸納的實驗科學方法。他從繁雜的經驗現象中提煉出法律的普遍特徵,認為法律的本質是主權者的命令。

核心主張:法律就是主權者的命令。命令意味著「願望+威脅」,即要求+潛在的不利後果。在奧斯丁看來,義務和命令基本同義,而制裁則是命令不被滿足時帶來的後果。發布命令的主體包括人和上帝,但為了區分,他引入了優勢者與劣勢者理論,說明命令是優勢者對劣勢者的強制。

奧斯丁通過構建一系列概念,如義務、制裁、發布命令的主體等,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法律理論體系。他認為,法律的本質在於強制與命令,這一理論體系通過概念的層層推進,揭示了法律的內在邏輯。

奧斯丁的理論提出了一些重要問題:義務是否真的如同命令那樣簡單明了?義務理論與功利論之間有何不同?功利主義者如何看待奧斯丁的法律理論?義務論者又會如何理解法律?

在討論義務論與功利論的差異時,我們可以看到,義務論強調行為的內在道德價值,而功利論則更多關注行為的外在效果。義務論者關注權利、私法自治等議題,而功利論者則可能更側重於權利、私法自治等內容。

奧斯丁的命令理論在理解法律的本質時,提出了一個明確的邏輯框架,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例如,命令論未能充分區分命令的動機與義務的內在特徵,導致了理論上的混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的學者提出了「規范性信念」概念,以更准確地描述法律的本質。

最後,奧斯丁的理論啟發了後續法律理論的發展,尤其是對義務論的理解。在討論法律與人的動機時,義務論者強調了人具有的高尚信念,與動物僅憑本能或懲罰來遵守規則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對人性的正面評價,為法律理論提供了一個更為豐富的人性基礎。

Ⅱ 命令是什麼

命令
拼音:mìng lìng
釋義:
1.上級對下級有所指示:老闆命令我今晚必須把材料整理好。
2.上級給下級的指示「昨天那兩道命令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
造句:
1、他命令我們離開這所房子。
2、你必須聽從我的命令。
3、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見,可你必須執行命令。
4、我們必須服從命令。
5、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6、所有這些命令正確地執行了您所期望它們做的;不要驚訝。
7、您可以將合適的命令組織在一起,並使用各種參數和標志,然後在每個系統中運行它們。
8、接到命令後,他又輕輕地把它放下。
9、看看你的周圍,她命令自己。
10、在以上的管道線中,我們在開始時使用一些生成輸出的命令,然後通過管道線的每個階段導出輸出。

閱讀全文

與命令義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ython飛機大戰實驗心得體會 瀏覽:821
Python用棧計算多項式的值 瀏覽:261
python語句實現用戶登錄 瀏覽:552
命令的組詞有 瀏覽:973
我的世界伺服器如何用指令尋找玩家 瀏覽:93
linux知識體系 瀏覽:302
linux查看某個軟體 瀏覽:107
優酷app為什麼不能緩存電視 瀏覽:506
增值稅發票網路認證伺服器地址 瀏覽:379
手機app用什麼編程 瀏覽:507
linuxaplay源碼 瀏覽:383
我想看如何製作文件夾 瀏覽:708
java記賬本源碼 瀏覽:82
用python寫比較大小的 瀏覽:894
dos管道命令 瀏覽:693
hmcl為什麼在伺服器顯示不出皮膚 瀏覽:904
義大夫app上的約診是什麼 瀏覽:429
安卓手機如何安裝蘋果的app 瀏覽:868
如何查詢伺服器是什麼品牌 瀏覽:60
ios什麼app可以玩電腦游戲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