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認為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當程序員呢
1.得不到尊重和信任
一個員工在公司裡面沒有歸屬感,主要還是老闆,給不了尊重,很多時候傷害了員工的內心,而且老闆從來不信任員工,做事都是半遮半掩,很多事情不給員工知道,……同時委託事情給員工做事的時候,經常懷疑員工……搞一些小動作租凱歲,在這個環境之下,員工得不到尊重,又沒有信……任,離職都很正常。
2.只有罰款,沒有獎勵
公司裡面都……有規章制度,約束的員工,例如上班打卡,還要不能玩手機之類等等的制度,如果上班遲到十分鍾,一般都會罰款一百左右,這表孫凳示都能理解,但員工上班完成老闆給委託的任務,還是很漂……亮,超額完成,從來沒有獎勵,或者晚上加班一個小時左右,沒有加班費,被員工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上
班遲到被扣款,晚上加班沒有加班費,這樣的……公司只知道罰款沒有獎勵,員工離職率也非常高。
3.老闆對員工很苛刻,對親屬員工從來不管
公司裡面的規章制度非常嚴格,對員工非常苛刻,經常給到任務給……員工,讓員工苦不堪言,一般員工咬牙堅持就算了,但對於一個公司裡面的老闆親屬員工,老闆一般都是一隻眼開,一隻眼閉,從來都不管,有時做錯事的時候不會弊睜責罵親屬員工,把責任推到其他員工身上,非常讓人心寒……的做法。
又或者是員工玩手機就會被罰款,而老闆的親戚就不會,他們玩手機從來沒人管,這都是非常不公平的做法,員工意見自然就大了,所以你一直很正常。
『貳』 你為什麼會從華為離職
我校招進華為5年,在華為當了半年的項目負責人,拿過lte總裁獎提名。在我混得最好的時候離開華為,去外企了。剛出來半年。
出來的原因:
1.我進去的半年就想離職了,當時壓力過大直街失眠了,我堅持了5年,我自己是沒想到,我當項目負責人時,當時一個新員工,浙大碩士發現自己掉頭發了。所以內心裡不認可華為文化,為什麼留下來,獎金高,很實在的問題,很多家境貧寒的大學生也是如此。
2.在部門5年,學不到東西了,上升呢,部門非常穩定,肉眼可見的沒機會。華為是螺絲釘文化,非常精細的部門分工,你換個部門可能你的經驗全部沒用,但是行業興衰都是有時間的,我們部門火了那麼多年,開始走下坡路了。
3.見過太多殘酷的事啦:有一個10年的老員工,被部門淘汰了,扎扎實實干過的。還有一個技術骨幹,技術能力強,但是不喜歡扯皮,因為升了一級,pk不過管理崗位,被淘汰了。這種都是技術強,好好乾活的人呀。最後一個,我們部門的火車頭,部門建立的時候就在了,幾乎每年都是a,級別很高,但是最後,他被派到海外去了,不去的話,就得走人,三十五歲的時候,去海外,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幾年,最 搞笑 的是一個技術骨幹去做營銷了。
4.身體消耗太大,裡面一年,外面兩年,裡面白發,禿頂的人不少,我還見過一個妹子都白發了,因為在公司待得比較久。我自己有點神經衰落。
5.沒有時間學習,程序員行業發展太快,不學習很快會被淘汰,華為那麼忙哪有時間學習。
6.我去外企不是去養老,是去養傷充電。
2006年進華為(坐標上海),2015年出華為(坐標波蘭華沙),離開時39歲。
熟悉華為的人,都知道,工作越久,收入越高,在華為工作9年,並且是外派到海外,總的來說,收入不錯。離職,也就意味著割掉了豐厚的收入,迎接自己的將是顛沛流離的生活。
離職的原因有很多,總結如下
離開這么多年,不過還是要感謝華為,也深感榮幸,曾經是它的一員!
說一說我朋友的故事。
他畢業後進入華為技術崗位,壓力巨大,每天加班,而且評分壓力巨大,剛進去的時候其實是打了退堂鼓的。但是沒有辦法,還是咬著牙開始干。
因為他們項目的原因,每天都需要加班,大概會加班到晚上11點左右,每周上6天班。當然都是有補貼的。
累是真的,崩潰是真的,中間數次跟我們說快堅持不住了,收獲巨大也是真的。
大部分校招生進華為的原因,一個是極好的平台鍛煉能力,一個是不錯的薪資待遇,還有一個是將來的跳板鍍金光環。
所以在華為苦幹3年後,他跳去了別的企業。
員工付出青春和汗水,華為給予平台和跳板,其實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不僅是華為這種矚目的公司,離職這種正常的人員流動,發生在每天每個公司。
關注前程無憂,收獲職場干貨,陪你走過求職路。
本人華為二進宮,第一次從美國世界五百強公司跳到華為,各種不適應,一年就離職了,主要原因還是華為不允許你在家所在地上班,偏要把人都搞到深圳去。從華為出來後回到另外一家美國世界五百強公司,工資級別都漲了一大截,但是卻發現外企的生活雖然很Balance,但是發現每個人都只是一顆螺絲釘,沒有機會幹些大事,成就感跟華為沒法比。所以後來選擇回華為,只要你肯干,就會有足夠的回報。但是華為二進宮真的很難(如果你沒法證明你從華為出來後比在華為混的更好,你是沒有機會回去的),我足足等了三年,才從獨立顧問轉為華為正式員工。所以我勸各位準備從華為離職的兄弟們要慎重考慮啊。
身為華為人,以親身體會談談身邊同事離職的原因吧。
雖然華為高薪,但是每年依然會有人進來,有人出去,綜合分析,離職的有以下幾類。
01內部淘汰
公司內部每年績效有5% 10%的C,C雖然不是強制淘汰,但是基本意味著未來3年的加薪和配股為0,得C基本是會走人的。
看似得C比例很大,實際上如果有下面幾類原因離職的,會優先他們績效打C。
02追求安穩
部分同事在華為辛苦幾年,出於後續職業規劃和穩定工作,會選擇去國企,公務員等穩定工作方式。
催生這種選擇一般兩個方面,一是工作加班強度大,心生倦意。二是面臨中年危機感,提前打算。
03 工作不如意,換個公司
有時候,工作方式與團隊領導不合,不滿意當前工作氛圍等,會讓優秀的人願意離開。用馬雲的話就是心累了。
這裡面再細分的話,有很多情況了,例如不認同企業文化,才華得不到合理使用,不適應工作流程等
其實針對這種情況,大部分人會優先選擇內部調動,換個部門不失為一種選擇。華為內部人才市場調動機制很完善,只要績效不是糟糕,是很容易找到新部門的。
04更高的選擇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找到更理想更高工資的企業,也會選擇離開。這種情況我遇到的不多,但是有。
聽過有其他部門人出去創業的,去阿里騰訊獲得很高的定級。祝福他們。
至於我自己,還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走的理由。
華為,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為了高收入拚命想擠進來,裡面的人被一分一秒折磨而考慮著離開。
任正非給你那麼多分紅股份,你以為是誰都可以拿嗎?
無盡的流程,無盡的匯報
走不完的流程,做不完的匯報,這其實是大公司的通病。流程是把雙刃劍,方便了管理,卻讓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舉個例子,要在代碼中新增個資源(消息號、命令字等),別人公司的程序猿哥哥只要一分鍾就搞定了;在華為,先准備申請材料,再提交申請,再等無數人審批,再等發布資源。這一套下來,三四天過去了……如果你發現申請的不夠或者有誤,需要補充,不好意思,請重來。
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流程,其他的流程多不勝數。也就是這些流程,時刻在消磨著程序猿們的干勁。
生活?不存在的。
有句話概括的不錯,在華為就是用自己2倍的時間,換取1.6倍的收入。而很多人很多時候,投入的遠不止2倍。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就算在休假,不管在哪個時間段,哪怕是下半夜或凌晨,都會經常接到公司電話。想要自己的生活?呵呵,不存在的。「忍、狠、滾」,這是華為內部信奉的三字經。要不就狠,要不就忍,狠不下也忍不了,請滾。
緊綳的神經,如履薄冰的日子
我所在的部門是固定網路,產品很老很成熟,現網產品使用量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對產品質量要求爆高,一點點差錯都不能有。因為現網出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引起連鎖追責反應。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年度績效拿C,年終獎泡湯,白乾。
對於程序猿來說,以高質量要求自己其實是件好事,對個人有好處。只是,如果心理抗壓能力不好,請慎重選擇入職。
辦公室政治
如果你以為所有程序猿的工作氛圍都是那麼單純,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在華為,13、14級一起評定績效,15、16級一起評定績效,這個績效機制導致了同事之間的競爭關系。A、B、B+、C績效都是有固定比例的,你拿了好績效,那我拿好績效的概率就低。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搶表現、邀功、拉關系的大有人在。如果你是個安靜的程序猿,只想安靜的寫代碼,如果你拿不出自己的亮點,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幹了幾年後,別人職位級別都在往上走,而你還在最底層敲代碼,最終被取代。
當然,華為也有其不錯的地方。只要你有能力並且會來事兒,你將前途無量。另外,華為內部平台很大,當前職位不想幹了,可以考慮在內部轉崗……
大浪淘沙,向留下來一直在堅持奮斗的英雄們致敬!
1.沒年假
2.沒個人時間
3.不人性化,喜歡打雞血搞運動,非理性,善忽悠人,惡性競爭
4.技術水平低,也不重視技術,ppt文化,跪舔領導現象嚴重
5.低效,勞動密集型
我以前在華為時,身邊的同事來來走走,離職率的確不低,一方面是華為本身每年有一定的人考評被打了不勝任(C),另一方面一些朋友的確是因為自身和公司的各種原因離開了華為。我自己過了幾年也離開了華為,所以我來聊聊這個問題。
我自己的離職原因是因為自己想要更好的發展空間。華為其實是螺絲釘文化,每個華為員工都是一個螺絲釘,員工都類似於流水線上的工人,員工的發展實際上受到流程的限制比較大,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我就去了別的地方。
當然,我在華為的那個時間,華為的體制比現在僵化的多,目前據說華為的體制和流程正在變革,一些崗位的員工已經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不過我離開華為時也沒有抱怨,畢竟華為教會我很多,我還是很感恩的。
我同事離開華為基本上不外乎兩個原因:公司的原因和個人的原因。
員工的考評比較差,是員工從華為離職的主要公司原因 。華為內部有一C慘三年的說法,也就是一旦考評不勝任,除非未來的你非常出色,基本上在華為的前途就毀了,所以一些同事的確因為考評而離職。
因為公司原因離職,還包括 考評一直不是太好,公司不續簽;或者是考評沒達到預期、待遇倒掛,加薪核年獎覺得被黑了,自己覺得不公平所以離職 等等。需要知道華為是一個大公司,大公司就像一個小 社會 ,一樣存在很多問題,一樣有江湖,存在形形色色的不滿也非常正常。
還有很多員工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離職的。例如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去IT企業高就,就比如騰訊、阿里發展會更好,所以因為更好的發展離職了,其實我也是這種情況。
因為自己的原因離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太累了或者財務自由了。很多同事工作太累了,所以辭職做了公務員、去了國有企事業單位,甚至一些女孩子乾脆回答全職帶小朋友。還有一些同事如果覺得自己賺夠了錢,身體又大不如前,也會辭職去做一些輕松的工作。
所以我們看到,華為雖然給員工的待遇不錯,但是還是有很多員工離職。員工離職的原因不外乎是錢、事業、身體,華為的員工也一樣,有時候待遇真不是一切。
華為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公司,是我國的驕傲,員工素質非常高,服務和技術也是很過硬,排隊機、防火牆、網路設備秒殺所有其他品牌。能出國門和世界競爭的除了華為還有誰?騰訊阿里?但在華為工作如果還沒准備好玩命的話,只有離職或者被開除兩種可能,首先工作基本不讓在家鄉,而且加班是必須的不管是研發還是一線工程師,哪怕你已出色的完成了手頭的所有工作,如果不加班,會被評C,另外幾乎所有晚上的時間均是開會或者培訓、內部考試。其次基本上壓力會很大,因為是乙方,所以需要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很多項目和工程,干技術類工作大家知道難免有一些割接或升級失敗,而如果影響業務了受到甲方投訴,後果相當嚴重。如果去海外,很大幾率分配到第三世界國家,傳染病、 社會 秩序、父母家庭..等等壓力不言而喻。這是我接觸過華為人的基本狀態。你覺得還有其他原因嗎?
作為一個過來人,想當初也是躊躇滿志來的華為,然而僅僅呆了一年多,就從華為離職了,身邊很多人也會覺得不解,可當時在我心裡的確是有明確答案的,並非一時沖動,離職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是出於個人職業規劃上的考慮。
和前面有的答友的觀點不同,我覺得在華為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特別是專業技術方面,至少在我所從事的領域內,華為在國內還是處於絕對領先的,我所在團隊的技術氛圍也十分濃厚,但與此同時,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熱衷於技術的人,做項目時,我會更關注結果,以及風險預判和評估,而對於技術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卻始終沒有太大興趣,於是決定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但又深知在華為這艘龐大的航空母艦里,很難有自己發揮的空間,所以才毅然決定離職,去另一個平台以求更好的發展。
其次,是很多答友都提到的螺絲釘文化。
螺絲釘文化並不是華為特有,是一種大公司病,但是身邊很多從大廠過來的同事還是覺得華為尤為明顯。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在華為的工作內容要求精而深,而非淺而泛,與外面大多數的中小規模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華為有很強的培訓機制,能在極短時間內把一位應屆畢業生培養成一名合格的「螺絲釘」,再配備完善的流程體系,除非是技術大牛或者高級管理者,否則幾乎沒有誰是無法替代的。因此,雖然華為收入高,但其實絕大多數人的上升空間都極其有限,而且危機四伏,對於公司而言,個人價值根本微不足道。
最後,是由於長期無休止的加班,導致的人脈資源匱乏。
華為的精英,在公司里風光無限,可是走出了華為,除了錢多,在其他方面如人脈資源也許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還處於劣勢。在這里提個問題,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下:一份工作的好或者壞,究竟應該怎麼去評判?同學聚會時大家聊起自己的工作,似乎都是以收入的高低來比較的,然而錢難道就是唯一的評判標准么?我不否認自己曾經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也絲毫不否認,錢多就是我當時選擇去華為的主要原因。但是,當親戚來我所在的城市看病,我卻找不到任何有利資源時,又或者在華為看到身邊的同事,雖拿著百萬高薪,卻同樣在為孩子上學而煩惱時,心裡開始有了個很大的疑問。
華為是座圍城,外面的人爭先恐後要進來,裡面的人卻由於各種羈絆而出不去。個人建議,辭職還是要謹慎,不要以為外面的世界就一定很精彩,華為二進宮的人也大有人在,還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公司又能給予你什麼,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簡而言之,合適最重要。
『叄』 程序員待遇怎麼樣
相信身邊有程序員的人都了解過,程序員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不僅有豐厚的薪資,未來的發纖並纖展也是充滿希望的,那麼大家知道程序員的待遇到底優於其它行業什麼地方嗎?北京電腦培訓帶你了解一下吧。
身邊有不少吐槽說:別人的程序員薪資高,為什麼苦逼的自己薪資並不高,而且經常性的加班。其實,程序員的薪資待遇怎麼樣?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些第三方平台給出的薪資待遇只是平均薪資水平,程序員這個行業普遍薪資待遇還是相對比較高的。
程序員待遇怎麼樣?需要對一下幾點進行分析:
1、自己的技能怎麼樣?如果自己的技能很好,自然薪資也低不了;
2、自己工作在哪座城市,程序員薪資待遇普遍,北上廣比較高一些;
3、選擇的公司,崗位等等,這些都是次要的,上面兩點最重要。
程序員待遇怎麼樣?
2012-2016年中國IT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快速增長,IT行業整體收入由2012年24787億元增長至2016年48511億元,整體利潤由2012年3366億元增長至2016年6021億元,2016年IT行業的企業個數2016年高達42764個,整體實現翻一番。
據測算,2017年,IT行業的收入、利潤約為57378億元、6963億元;
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電子商務產業、移動互聯產業的發展及雲計算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智能手機終端、移動應用、雲管理、雲物流、雲手機等技術領域將產生毀仿巨大的人才缺口,催生出更多職位蔽敏需求,為IT職業培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國每年IT人才市場供給約200萬新人,目前國內IT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約1500萬人,按照年增長15%的速度,每年約225萬新增崗位,加上5%退休和離職率,每年大約有300萬市場需求,預計國內每年IT市場人才缺口約100萬人。
『肆』 我在百度做程序員到現在在家上班遠程辦公的真實工作經歷
大學畢業後,我步入了網路,成為一名程序員。在網路的這些年,我經歷了不少,也想記錄下來。起初,我在網頁上處理所謂的「牛皮癬」問題。人們常說這是讓人厭煩的,但也有理論試圖證明其存在意義,比如長尾理論,它還發展出了計算廣告學等學科。不過,我只是一名碼農,負責的是沒日沒夜地編寫代碼。
網路引入了彈性工作制度,但這是中國特色式的彈性,只能延長,不能縮短。通常,九點下班被視為早的,十點或更晚才算是正常的下班時間。實際上,沒有真正的下班,隨時可能因為一個電話而需要返回公司處理線上事故。為何事故常在凌晨出現?這與線上服務的特性有關,晚上上網的人較少,所以進行復雜操作,如更新數據,更可能引發事故。面對凌晨的事故,即便加班費不存在,人們仍需要在凌晨起床處理,而沒有加班的概念,因為是彈性工作制。第二天的首要任務是追究事故責任,如果代碼導致了線上事故,責任者將被扣款、批評並自我檢討。如果是其他代碼導致,則需反思應急機制並扣款。
長期的加班、周末與節假日的加班,加上事故後的無盡跟進,導致人們身體疲憊、早生白發,同時伴隨著強迫症,無論是編寫代碼還是線上操作,都極度小心謹慎,反復測試。做項目時,人們總是被鼓勵「好好乾,辛苦幾天」,但實際上一個項目還未完成,另一個項目已經排期。原因在於,碼農的需求主要來自產品經理、策略團隊以及公司高層,他們的要求涉及產品、規則和商業模式的變更。作為碼農,我們的工作是這些人的共享資源,所以永遠沒有閑暇之時。即便有時似乎有空,上級也會找事讓我們做,比如整理文檔或報表。
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下,代碼能力逐漸下降,就像小時候寫字原本不醜,後來頻繁抄寫課文導致字跡變丑一樣。看到前輩的代碼,有時會感到惡心,這通常是在長時間加班、壓力巨大的環境下編寫的。經理有時會鼓勵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能提高能力,清掃廁所也能成為清掃天下的第一步。至於分工,主要涉及產品經理、研發、質量保證和操作人員。這些角色都強調自身重要性,實際上,產品經理傾向於人工干預,自以為了解用戶,導致系統混亂。研發負責產品設計,與產品經理關系緊張。質量保證喜歡自認為是安全保證,測試只是其一部分工作。操作人員負責線上機器操作,出現差錯時容易產生強迫症。
在這種環境下寫代碼,容易導致代碼質量下降,甚至出現惡心的代碼。經理有時會用激勵語言,說做任何事情都能提高能力。至於分工,產品經理、研發、質量保證和操作人員各司其職,但都強調自身的核心地位。產品經理面向用戶,偏好人工干預,問題解決多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研發是主要工作群體。質量保證關注於測試,但更喜歡被認為是安全保證,忽視了真正提升產品質量的意義。操作人員負責線上操作,出錯時容易產生強迫症。
工作環境讓員工身心俱疲,盡管薪資和福利看似可觀,但評職稱和漲工資時,領導總強調技術含量問題,而真正負責加班的管理層卻能一路升遷。這種情況下,同事們普遍成為「祥林嫂」,抱怨自己只是在為人做嫁衣。最終,許多人選擇離職。在離職過程中,經理會嘗試挽留,但挽留的四個階段通常以失敗告終。他們許諾好處、打擊信心、人身攻擊或拖延,直到員工徹底失去希望。
經過一番掙扎,我最終跳出原先的環境,加入了一個服務於日本淫民的部門。在換部門後的上海交接工作時,正值世博會,住宿和餐飲都頗為不便。我雖未前往參觀,但交接工作流程涉及看代碼、文檔,與他人交流,解答問題。接手別人的模塊,是最令人不爽的任務,猶如掃雷,代碼中布滿了雷區。
代碼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可讀性差、潛伏的BUG、冗餘代碼多,以及性能和穩定性問題。在團隊中,偶爾會出現對代碼有潔癖的開發人員,他們希望改進代碼的外觀,但在項目經理、質量保證團隊的反對下,這一嘗試往往難以實現。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戶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習慣了代碼的現狀,並不再覺得它醜陋。
最終,產品經過幾年的運營,短視的做法逐漸減少。那些負責埋雷的工程師升職後,也開始關注代碼的優雅性。他們開始意識到,只有做出優雅的代碼,才能真正讓產品變得更好。回到北京後,我負責策略、抓取、存儲和構建資料庫等工作。在日本的工作開展得並不順利,我只能假設市場份額最大的是依靠人工推薦聞名的Yahoo。
在公司里,工程與策略的區別在於,雖然都稱為研發,但工作內容大相徑庭。工程涉及解決不能用數學、計算機或現有硬體解決的問題,而策略團隊則嘗試各種方法解決問題,類似於中醫的經驗積累。在討論工程與策略的區別時,我提到,盡管都稱為研發,但工作內容、責任和方法存在顯著差異。
職稱評定時,由於前經理給我的評分過低,導致我無法參加。盡管在換部門前就意識到可能無法參與職稱評定,但真正面對時,仍感到不爽。這如同在監獄待久了,即便越獄成功,找到好地方也不容易。職業規劃不善是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里的做事原則是「簡單可依賴」,即追求簡單和可依賴性,但同時存在難以兼顧的問題。在老員工離職率高、新員工缺乏系統培訓的環境下,事情必須簡單到畢業生可以直接接手。然而,公司對復雜技術的推崇並未體現在員工的工作中,相反,他們更傾向於貶低復雜的任務。這種做法導致了「將熊熊一窩」的局面。
會議在公司中頻繁舉行,導致了「白天開會,晚上編碼」的現象。會議的作用在於解決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讓領導感覺事情正在推進。會議和郵件群發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式。會議人數眾多、涉及部門廣泛,但往往解決不了實質問題,反而導致了辦公室政治。此外,會議也是搶奪功勞的方式,通過露臉和將問題歸咎於他人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項目的命名常常令人困惑,通常源於中國古典神話或希臘、羅馬神話,這些名稱具有高度的神秘感。在日文工作中,我低估了困難,獨自負責完全陌生的領域,並在協調和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工作。這是一段產出較少的時期。後來,我被調到中文圖片部門,負責檢索系統的優化。雖然覺得這項工作沒多大意義,但考慮到優化領域有較多產出空間,容易晉升,我接受了這個職位。然而,工作仍面臨許多挑戰,如對模塊的不熟悉、缺乏測試工具、資源不足等。
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類似監獄中的緊張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是選擇有潛力的環境,避免進入管理混亂的團隊。離職後,我開始從事兼職開發工作,專注於外包任務,工作時間靈活,收入更高,並能更多地陪伴家人。
『伍』 程序員的工資這么高,為什麼還會有人離職
1.團隊暮氣太重,產品方向不明、市場不明,改需求改到天荒地老。
2.老闆的總是跟你談理想,畫大餅,讓加班,給低工資,還說這是歷練,熬過去就好了。
3.壓榨得太厲害,加班太厲害,一直掉頭發,快禿頭了。沒有培訓,連程序員自己自學的時間都被加班佔用,身體和技術很難提升。
4.此外,不少的程序員也有年齡層面的恐慌。
因為一些程序員已經認識到,程序員過了三十幾歲大部分都不好找工作,年齡太大沒人要,不如趁年輕把工資跳高,總比年齡大了後悔好
『陸』 你感覺公司中,哪一個部門的人最不容易離職
職場中,很多人肯定都經歷過一個公司或一個部門員工接二連三離職這種事,有些是公司經營不下去了,會大批量的裁員;有些是因為公司改制,大多數老員工待不下去了離職。
但是,如果一個公司整體離職率處於可接受的正常水平,而唯獨某個部門離職率太高,這就往往是綜合因素造成的結果,不能只歸因於某個人或某個原因。
離職率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代表的是管理不善的信號,當某個部門離職率很高時,公司老闆、人力資源及部門負責人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作為其它部門的員工也要有應對策略,否則當這樣的現象如蝴蝶效應般蔓延到其他部門,後果不堪設想!
我的建議是:
第一,如果你是領導或部門負責人
對於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最好事先徵求員工代表或部門的意見,有了民意的基礎,你的政策落地才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當然,管理者也要做好溝通與解釋工作,所有的管理,不接地氣是做不好的。
第二,如果你是部門員工
當你發現,自己和部門其它同事,都有認為不妥、不公平、被擠兌的地方時,先分析一下是不是一些宏觀因素引起的,比如:
1.業務類型調整,該部門進行有計劃的縮減;2.公司或行業不景氣,該部門首當其沖,發不出工資了;3.該部門業務頻繁調整,對人才的類型需求還在摸索中等等。
如果是這幾種不可抗因素的話,我建議你最好趁早做好跳槽的打算 ,比如重點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包括你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技術經驗,你積累的客戶和人脈資源等等,做一個復盤總結,把重點人脈資源和技術資料放入你的私人平台中。
這都是讓你在萬不得已離職後,能夠生存甚至是活得更好的保障,如果你只是個普通員工,沒那麼多資源 ,那麼在這期間你可以努力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同時有一份主業的同時,再做一份副業,很多時候,副業的收入,甚至可以超過主業。
『柒』 python薪水很高,為什麼還是這么不好招人
python之所以不好招人,主要是基於這樣幾個原因。
1、python技術難度高。
和上面說的python工作強度大一樣,正是因為python工作太過辛苦,沒有人能夠在這一領域里長期堅持下去。一般來說,在這一行工作個兩三年,很多程序員就會選擇離職,因為身體條件跟不上了。這個時候高薪就不再是吸引他們的唯一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