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相愛相殺,打完架再「牽手」,全公司都沸騰了
在某個職場論壇里,有網友發帖爆料,大方曬出自家公司 產品經理 和 程序員 相愛相殺的照片。畫面中,兩個大男人手牽著手,面朝牆壁背對眾人,濃濃的基情感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這可不是他們成功「出櫃」了,而是公司對兩個人動手打架的懲罰措施。因為在產品項目上溝通不順,產品經理和程序員起了爭執,兩個認死理的人互不相讓,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拳腳相向好不激烈,費了老大勁才把他們各自拉開。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的矛盾,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 互聯網公司 里, 要論程序員 最討厭誰,產品經理絕對能排進前三。要求多還奇葩,反反復復變動,指手畫腳叨叨個沒完,讓程序員們苦不堪言。只是雖然彼此間矛盾多多,但還算克制,真真動手的還是比較少的,像這種大庭廣眾之下互毆的,就更不多見了,也難怪公司要當眾懲處了。
兩人動手打架的影響非常惡劣,公司要求要麼一起辭職滾蛋,要麼牽手一下午。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雖然這個要求很詭異,但為了不被辭退,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本來還劍拔弩張的兩人,在眾人的見證下,大手拉小手整整牽了一下午,畫風都歪了!
其實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程序員,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整個項目能夠完美交付,為公司完成這筆業務。只是兩個人的側重點不同, 產品經理 要考慮客戶考慮市場, 程序員 則更關心產品本身的合理性。當關注的重點不一樣,難免會產生分歧,引發彼此之間的沖突。
而且都是公司的同事,平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大打出手確實不應該。在有著共同目標的大前提之下,即使兩人的立場不同,但也應該彼此互相體諒,只有精誠合作,才能事半功倍不是。
公司的處理決定也很機智,辭退可能只是玩笑話,要他們牽手和好才是真的。畢竟都是為了公司的產品項目才弄得這么大火氣,把他們安撫好了,項目也能更順利完成。而且這種方法雖然看起來尷尬,但也沖淡了矛盾的尖銳,尷尬總好過對立,詼諧才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不,還有網友打算效仿呢!嗯,都是人才!
② 什麼仇什麼怨,程序員設計師與產品經理的愛恨糾
哈哈哈,程序員和產品經理可以說是死對頭啦。
1、頻繁改需求
如果項目經理想要整死程序員,頻繁改需求是最快的辦法。特別是做了一半硬是改掉需求,scrum里的表現就是sprint內的非受迫需求變更,太狠了,技術同學表示不能忍。
2、拿老闆和運營做擋箭牌
不說清需求價值,當技術童鞋問「為什麼要做」的時候,支支吾吾,或者說「老闆要的、運營要的」。最絕的就是說,這個功能老闆說必須要做,那個功能老闆說明天就得上……
3、扮用戶
程序員會產品經理溝通的時候,比較經常就是聽到,「關鍵字是用戶不會這么覺得,如果我是用戶。」
這種產品經理通常關注點會有問題,比如更多的時候討論的是這個按鈕是這么顏色,應該放在哪裡,文案應該怎麼寫等,如果把這些問題當做核心,那難免會讓人啼笑皆非。
4、口頭禪——不就是xxx
有些產品經理口頭禪:不就是xxx,這也引來一些程序員的反感。
比如「這個問題不就是在資料庫里加個欄位就可以解決了嗎?你要是沒時間,我給你寫個SQL 語句,你執行一下吧。」結果程序員一臉懵逼。
其實,如果是在你的非專業領域里,最好少用這種「不就是XXX」這樣的句型為妙。
5、不懂裝懂
特別是對技術一竅不通的產品經理,會不停讓程序員加班趕工。
「開發大哥,我代碼寫的不多,你可別騙我,這么簡單的需求,明明一下午可以搞定,你跟我說一個星期?」
此時,想必程序員口袋裡50米大刀已經飢渴難耐......這種產品經理叫程序員哭笑不得。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③ 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如何避免矛盾
產品實現是你的目的,為了這個目的不必太講究。
做了一陣子之後我有了自己對於與程序員相處的方法論,對這句話並不苟同,我還是傾向於把事做好的同時也能把話說好,雖然我現在也能深刻的領會到當時leader的核心意思是產品本身是第一位的。
接下來我就闡述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產品經理與程序員最大的矛盾在於——改需求。這牽涉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盡量地做足前期工作,盡量把需求細化,需求做的足夠扎實就會大大減少改需求的次數,這是產品本職工作,不屬於溝通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涉及如何溝通了,就是需求無論如何確實要改。這個時候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努力與程序員(或者開發經理)達成共識,比如「我們的目的是要做最好的xxAPP」、「這個功能對於我們的目的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等,然後再來談詳細的需求點,程序員也就會逐步認可改需求這件事情。(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如果無論如何也達不成一致,也有必要反思這個需求是否真的有改的必要?)
用數據和客戶來幫你增加底氣。在談論某項功能實現的時候,產品經理經常會碰見程序員消極被動不願意做,或者質疑這么做有沒有道理的時候,採取需求依據的數據和真實的客戶需求是能有效推進的好辦法。比如「80%的同類產品都有這個功能」、「每周都能收到幾個客戶對某某問題的反饋」,一般來說程序員是能夠接受這種說服的。
試著多用詢問的語氣。讓程序員感到他是專業的,他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要依仗他才能做的更好。這會無形中賦予他一種責任感(因為你把問題拋給了他,他就隱形中負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在傳達出意願的同時也避免了話語的生硬,讓程序員感受到對其職業技能的尊重。
注重日常交往。日常生活中交個朋友,比如一起打球、打游戲,聊聊電影和漫畫,實在是沒有共同語言就經常沖他賣個萌、攪個基、撒個嬌、講個笑話。這樣,大家都是朋友了,不看工作職責的那一半看交情的那一半,溝通起來也會順暢很多。
總結:有很多時候產品的產生不完全是靠嚴格的流程和規章制度誕生的,也需要很多溝通的潤滑。能夠開開心心地把產品做出來最好,但是最終我們還是不能離開產品實現這個 標的物。
④ 如何向外行解釋產品經理頻繁更改需求為什麼令程序員煩惱
某產品經理經過多年努力,終於研製出可定製多層冰淇淋,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現場定製。開張第一個顧客是聰明可愛的小湯姆,指著攤位的冰淇淋機問:我可以要多個自己喜歡的口味嗎?產品經理:當然了,你可以自由選擇4種口味來疊加哦。湯姆:那太好了!那我第一層要巧克力味的。產品經理:好嘞,巧克力味的。第二層呢?湯姆:我還喜歡吃奶油,那就要奶油的吧。產品經理:奶油,OK了。湯姆:第三層要花生醬吧。產品經理:搞定,花生醬。湯姆:嗯...叔叔,我能不能把花生醬的換成草莓味的呢?我剛想起來,隔壁小妹妹花生過敏。產品經理:啊,這樣啊,那我幫你換掉。湯姆:謝謝!那我還要原味的...產品經理:好,原味的...湯姆:等,等下,我覺得還是橙子的吧產品經理:怪我手快...橙子的湯姆:嗯...好像我媽媽不讓我吃奶油,能不能幫我把第二層換成梅子的呢?好不好~產品經理:...好吧,看在你是我第一位顧客的份上,幫你換。湯姆:太感謝了!...哎呀!狗狗不能吃巧克力對吧?!產品經理:狗狗確實不能吃巧克力。湯姆:我怎麼忘了呢,要是我家布丁吃了巧克力死掉怎麼辦呢?產品經理:那就不要給狗狗吃呀。湯姆:那怎麼行,這么好吃的冰淇淋怎麼能讓它就這樣看著呢?幫我把巧克力換成抹茶的吧~叔叔~產品經理:...小兔崽子,怎麼學成這樣了,你爸也是個產品經理嗎?!湯姆:不,我爸是程序員。
⑤ 產品經理在工作中的哪些不足最容易引起程序員的反感
1.自以為是
2.沒有很好的把產品的理念和規劃傳遞給程序員,讓程序員感覺不到其存在的價值
3.需求不明確
4.溝通主觀性太強,總是以客戶就是這么說的為借口,忽悠程序員
5.前後不一致
⑥ 為什麼產品經理工資比程序員高
產品經理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行業。經常會遇到一些產品經理,他們實際上只掌握了Axure等工具的使用,對產品的用戶需求和習慣並不深入了解,就開始規劃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實際上,很多時候是老闆在掌控產品的方向。在觀察中,發現十個產品經理中,只有1-2個是真正優秀的,而大部分則是平庸之輩。然而,他們的薪資要求並不低。因此,整個行業缺乏的不是產品經理,而是優秀的產品經理。
這就導致企業在招聘產品經理時非常謹慎。他們一邊面臨不斷上升的成本和大量求職者的高要求薪資,另一邊則面臨找不到合適人選的困境。產品經理這個崗位需要3-5個月的時間來磨合,以便看出求職者的真正能力。
在招聘市場上,產品經理的薪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 基礎層,月薪約萬元左右,主要是針對工作時間較短的產品經理或產品助理。這類人員基本上只能做一些輔助性工作,難以承擔重要職責。
2. 骨幹層,月薪在15K~25K之間。這類人員通常擁有五以上的產品經理經驗,非常熟悉產品經理的工作工具,但對行業的認知相對不足,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無法全面掌控產品的整個過程。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老闆實現產品目標的工具。
3. 核心領導層,月薪30K以上。這個層次的產品經理通常是產品的主要構建者,對行業和產品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具備良好的理解、溝通和表達能力,能夠全面管理和運營產品的生命周期。這類人才相對較少。
而且,核心領導層的產品經理對編程和產品方面的知識可能比一些程序員還要熟悉。因此,他們的工資有時可能會高於程序員。
⑦ 你見過哪些奇葩的產品經理,他們都做過什麼「雷人」的事
說到奇葩的產品經理,我想到幾個網友曾經說過,他們遇到的奇葩經理。
奇葩經理一,網友小明是一個客戶,他想讓項目經理在一個網站中添加幾個小功能,但是項目經理卻要求他寫一個需求書,客戶也是很無奈,心想需求書不應該經理給我寫嗎?
奇葩經理二經典語錄,"你偷偷把些需求做了,我去大老闆那給你美言。"
奇葩經理六,還有些奇葩經理特別不負責任,甚至出賣團隊。當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臨陣脫逃拋下團隊。或者出現什麼問題推卸給他人。這都是一些很奇葩的事情。但當然這樣奇葩的經理還是少一點的好。一個團隊還是希望會遇到一個負責任認真有規劃的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