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程序員必備:必須弄懂的字元編碼
在計算機領域,理解字元編碼對於程序員來說至關重要。從ASCII編碼到Unicode,各種編碼規則如何定義、應用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都需要深入理解。本文將詳細解析這些編碼,以幫助程序員避免在業務中遇到亂碼問題。
字元編碼的目的是將文字表示為計算機能夠理解的二進制形式。例如,為了顯示中文漢字,我們需設計特定的編碼規則。ASCII編碼是早期計算機領域中廣泛使用的一種編碼標准,它定義了128個字元的映射關系,適用於英文字元。然而,ASCII編碼無法支持中文等非英文字元,這導致了編碼的局限性。
為了拓展編碼的適用范圍,人們開發了ASCII的擴展版本,如ISO-8859系列,它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歐洲語言和字元集,能夠表示更多的字元。然而,對於亞洲國家如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漢字,這些編碼集仍然無法滿足需求。因此,Unicode編碼集應運而生,它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字元編碼標准,覆蓋了全球各種語言和符號,使得不同國家和語言之間的信息交換成為可能。
在中文編碼方面,常見的GB系列編碼包括GB2312、GBK和GB18030。GB2312是中國最早發布的漢字編碼標准,支持大約6000個漢字。GBK在GB2312的基礎上增加了近20000個漢字和符號,以滿足更多中文需求。GB18030則進一步擴展了GB系列的漢字支持,以統一全國的漢字編碼標准。
不同編碼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例如,從GBK轉換到UTF-8或從GB18030轉換到UTF-8時,文本數據不會丟失或產生亂碼。然而,從ASCII編碼直接轉換到UTF-8編碼時,非英文字元會以UTF-8格式表示,可能在某些場景下導致亂碼顯示。
UTF-8編碼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字元編碼格式,它允許以最多4個位元組表示一個字元。每個字元在UTF-8中的表示方式取決於其在Unicode編碼表中的位置,這使得UTF-8成為高效且兼容性高的編碼選擇。在資料庫管理中,如MySQL,UTF-8編碼被廣泛支持,以處理包含多語言字元的文本數據。
綜上所述,理解字元編碼對於程序員來說至關重要。通過熟悉ASCII、GB系列、GBK、GB18030和Unicode編碼,程序員可以更好地處理不同語言和符號的文本數據,避免在開發過程中遇到亂碼問題,確保軟體在多語言環境下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㈡ 一線大廠,一線程序員,帶你代碼出手即行家。C++/Qt編碼規范之命名規則
變數名應採用名詞或類名。
在變數前加上類型縮寫。
使用反義詞描述具有相反意義或互斥的變數。
在使用特色命名或縮寫時,需添加註釋說明。
避免在程序中出現僅靠大小寫區分的相似標識符。
避免程序中出現標識完全相同的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
變數中盡量避免出現數字編號,除非邏輯上必須。
詳細講解變數的定義,請參閱更多原創高質量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itweny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