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員離職交接被同事怒懟:每一行代碼都必須講清楚,不然投訴
一般說來,員工在離職之前有個流程是必須要走的,那就是要把自己過去所有的工作交接清楚,不然的話,別人可能無法接受你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公司帶來損失,公司有權力要求你把這個工作做好。當然,這也是職業道德的體現,不能離職就什麼都不管了。
最近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職場經歷:離職程序員交接工作被同事怒懟:每一行代碼都要講清楚,不然投訴,結果蒙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位程序員最近辭職了,可是在交接工作的時候出了問題,那個接受自己工作的同事代碼水平不太好。本來自己把所有的文檔都給他了,可是他弄了很久都沒弄清楚,最後還責怪我沒把代碼講清楚,居然把我投訴了。
然後公司說我態度有問題,要扣工資,當時就蒙了。該程序員感嘆:難道真的要我把每一行代碼都解釋給你嗎?那樣的話,怕一年都講不完。
對於程序員的交接流程,正常來說,只要你把自己的設計文檔詳細給同事了,一般情況他都能夠理解。實在不懂再問你就行了,因為這件事就投訴你,這也有點過分了。
有網友說你本來就應該講清楚啊,尤其是關於業務方面的。也許你以為自己的文檔很清楚了,但是他們根本理解不了,也不知道該從哪裡接受。你至少也要先口頭說清楚自己的大概思路,這也是必須的。
還有網友說你都離職了,投訴你有用嗎?
我認為每一行都講是肯定不行的,如果我們工作10年寫了數萬行代碼,根本就沒時間給你解釋。只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配合那個同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② 程序員一天都在寫代碼嗎程序員的一天除了敲代碼還有做什麼
程序員一天都在寫代碼嗎?
來自我個人的感嘆:如果能天天寫代碼,該有多幸福啊~
如果程序員的一天都在寫代碼,這就說明了公司的需求明確,老闆的戰略完美,產品經理也不會天天找人撕B,技術Leader已經把框架制定好了,大家都安心編碼,安心做有創造力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之下,程序員的成長也是飛快的,心無旁騖的馳騁在代碼王國。
然鵝。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那八九不如意的時間,大多數程序員要面臨以下問題:
會跟產品經理吵架會對著搜索引擎出來的結果說卧槽,需求不明確,隨意更改,架構頻繁更換,焦頭爛額。
測試頻繁告知你各種千分之幾的無法復現的bug。
各種低效會議,無形中浪費生命。
除了以上這些,可能還有:興奮的寫了半天發現編譯不過。
折騰就是半天,開心的上了線,各種線上bug弄得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日常情況下把每天狀態最好的2-3小時拿來敲代碼就可以搞定一切需求了。
因為其他時間都基本上是用來開會,跟產品經理互懟,然後就是debug整天。有bug必須趕緊找出來,如果今天沒找出來,明天繼續一整天,如此循環。
所以要提高水平。經常寫bug的人就很忙。或者說,瞎忙。而且代碼寫得太多了還需要花點時間稍微整理一下文檔之類的,免得以後自己都看不懂。有些東西可能也需要花時間重構一下。
但可惜,程序員的工作不是僅僅只有寫代碼。你得了解業務。了解功能需求。要知道代碼是為了讓人使用的,你需要和人打道。
真正用來寫代碼的時間佔全部工作時間的比例其實並不高,就算是沒有人打擾,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設計怎麼寫代碼,或者是花很多時間去讀懂別人的代碼來找到Bug產生的根本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看似面對的是代碼,其實還是在面對人。
程序員並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寫代碼的,大部分程序員一般平均每天應該不超過3個小時吧,大部分時候在了解需求、各種開會、找bug、以及學習。大部分時候是在做寫代碼之外的事情,偶爾也會劃水。
總之程序員的工作遠不止寫代碼,花時間學習提高自己,總結沉澱一些東西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都很重要!
最後還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對於學習編程的小夥伴,如果你想更好地提升你的編程核心能力(內功),在未來成為一名有為的技術人員!筆者這里或許可以幫到你~
歡迎轉行和學習編程的夥伴,利用更多的資料學習成長比自己琢磨更快哦!
③ 抖音程序員懟懟是真的嗎
是真的。根據查詢黑貓投訴網顯示,抖音主播程序員懟懟涉及虛假宣傳被人投訴至平台。虛假宣傳是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宣傳。
④ 如何懟回去
生動展示說話技巧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人與人溝通時的雷區有哪些?
(1)說話急躁且粗魯
試想一個場景,有個人猛地沖到你的面前,不容你開口,便噼里啪啦的一通話拋給你,除了滿臉的口水和耳邊喋喋不休的聲音,你什麼也聽不清。形容這個場景的時候,我感覺我自己的眉頭都擰到了一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負面形容大抵如此。
而這也正是人與人溝通中的一個雷區,也是大多數人容易犯的毛病。特別是在遇到緊急事情的時候,人們容易沖昏頭,就會胡言亂語,從而讓這場溝通機會變得尷尬而難受。
(2)說話直接不顧對方感受
最惹人鄙夷的就是拿低情商當美德的那類人,說話直接不顧對方感受,一旦惹怒對方,就打著「開玩笑」的借口逃避責怪,更有甚者還把「斤斤計較、小氣、開不起玩笑」等標簽使勁往你身上貼。
當你發現你開的某些玩笑沒有得到預料的笑聲,反而是一臉尷尬或者面露難色,就要考慮考慮是否自己說錯話了。畢竟,不是什麼話都可以拿來當玩笑,玩笑開對了可以活躍氣氛,開錯了則會擾亂人際關系。
(3)把話說得太絕對
人們常說,事情不要做得太絕對,凡事要多留點後路,這放在說話上同樣適用。可偏偏有些人習慣反其道而行之,為了獲得誇贊,滿足自私自利的心理,喜歡把事情誇大了說,而且語氣肯定,生怕你不信。在貶低人的時候,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之前公司里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小王的電腦出問題了,於是叫來公司的程序員幫忙看看,結果程序員說電腦中病毒了,修好可能會數據丟失。
小王一聽這話就不開心了,張嘴便罵程序員,還叫囂:「我看你個程序員是個廢物吧,這么點問題都弄不好。你信不信我找老闆開了你?我敢肯定你得滾!」
大家都默不作聲,最近小王因為簽單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效益,是老闆跟前的紅人。誰知程序員是個硬氣的人,轉身便去老闆那裡遞了辭呈,理由是他無法與小王這樣的人共處,並且詳細說出了緣由。
最後,這場事件由小王被辭退作為結。令小王沒想到的是,這個程序員居然是老闆親戚的兒子。
事事無絕對,說話做事要給自己留點後路,別一下子把自己後路給斷得一干二凈,這不是二分之一的比賽,除了輸就是贏,也許背地裡,你輸的幾率是三分之二。
(4)自顧自地說話,不給對方留機會
說話說個不停沒有盡頭實際上是低情商的一種體現,他們一張一合的嘴巴里,滿是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絲毫容不得別人的一言一行,這樣的人思想格局和處事格局都太小,以至於經常把別人「請」出自己的世界。
曾結交過一個朋友,為人爽朗熱情,但就一個缺點,愛說話。說起話來我們根本插不進話,除了傾聽別無選擇,而當她一通噼里啪啦的講述過後,她還會愣頭愣腦地問一句:「你們怎麼都不說話了?」
二、人際交往中遇到問題怎麼辦?
(1)禮讓三分,以退為進
人際交往中,面對語言攻擊或者行為攻擊,我們首先要禮讓三分,以退為進。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在於是否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遇到挑戰負面情緒的情況,要先讓自己盡可能地冷靜下來,通過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氣息,別掉進有心人設計的陷阱里。
當然,這里的退不是慫。不是任由對面的人步步緊逼,而是穩扎穩打地挺直腰板,隨他們叫囂,與之相比,他們丑惡的嘴角與你的沉穩鎮定也會讓你的人際關系得到整體的加分。
⑤ 程序員直播怒懟:為什麼java找不到工作
不是找不到工作好不。
別不多說,我有一個團隊,兩做app,ios與abdroid各一個。按理說做android開發的也會寫Java。給布置服務端程序,給我寫成啥,幾百行代碼能找出4、5個漏洞或缺陷。難點的業務直接寫不出來。問題稍微難點就找不出解決辦法。我三天可以完成的活給他們一個月都做不完。讓學習一些新知識懶得,需求做好,讓認真看一下不文檔,不看,業務永遠是軟肋。碰到難的問題,第一想到的就是別人能不能替他完成,不想辦法解決。發的工資也不低。換我是老闆要了幹啥?
話說我從業務到寫程序,到軟體,系統設計都基本能勝任。能使用的開發語言不會低於5個。工資也沒幾塊。
想想你的業務能力多強?編碼能力多強?你要多少工資?綜合下來你想要的掙得回來不?我一個人每年要給公司直接做完100W以上的合同,隱形價值更高,有些東西可以復用,讓其他同事實施去,換你行否?恐怕缺少必要的技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達不到一定量,待遇要求又高,才是找不到工作的根本。說到底競爭力不如人。同行中能力超出70%的人沒找不到工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