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晉升上將是命令狀,而不是決定、通知、委任
中 央 軍 委 晉 升 上 將 軍 銜 都 是 由 軍 委 主 席 親 自 頒 發 命 令 狀 的 。軍銜命令狀是一種證書,但是不同於軍官證、士兵證這種證明身份的證書,更多的是代表級別資歷的證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榮譽和紀念。
晉 升 上 將 軍 銜 都 由 中 共 中 央 和 中 央 軍 委 一 起 討 論 而 商 量 後 定 下 來 的,而後給你一個命令狀,說白了命令狀就是發給你個人的晉銜通知書
㈡ 軍人違抗命令
戰時違抗命令案中,按照軍事常識理解,違抗命令不僅表現為命令下達時拒絕接受,也表現為命令下達後拒不執行等多種現象,新規定在解釋違抗命令時把後者納入進來,使之切合部隊實際,更加嚴謹准確。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條規定: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條規定:本章所稱戰時,是指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部隊受領作戰任務或者遭敵突然襲擊時。部隊執行戒嚴任務或者處置突發性暴力事件時,以戰時論。
㈢ 部隊是怎麼下達作戰命令的
1,按照美軍正常的指揮流程,作戰指令通常按照「總統→國防部長(經參聯會主席)→戰區司令部→下級聯合部隊司令部→各級作戰部隊」的程序下達。
賦予部隊作戰命令一般通過指揮文書,有時也可口頭下達。是實施指揮和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依據。
所以,部隊作戰命令是逐級下達的,一層一層,下達命令可以越級下達,上報情況必須逐級上報。
軍隊還有一套自己的內部網路系統,一般通過這套系統來下達命令,有語音的和書面形式兩種方式。
2,部隊作戰命令通常指規定作戰任務的戰役、戰斗命令。廣義的作戰命令也包括開進命令、換班命令、撤離戰場命令等。作戰命令有合同命令和個別命令。合同命令是對所屬和配屬部隊統一下達的命令。通常用於戰役、戰斗組織准備階段。
3.其主要內容是:敵情判斷;上級意圖和本部隊的任務,指揮員的決心;友鄰的任務,分界線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隊的編成、部署和任務;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諸預備隊的編成、配置和任務;完成作戰准備的時限;指揮所開設地點和時間;代理人等。
4,下答作戰命令的要求
(1)內容要求表述准確,措詞簡明扼要。由正職指揮員署名,視情況以書面、電報、圖表或口述等方式下達。
(2)防禦作戰命令,還應有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物配系等內容。個別命令是只對某一部隊下達的命令。其內容僅限於該部隊的任務及其有關問題。通常用於戰役、戰斗過程中,或為不暴露整個作戰企圖時採用。
5,簡單介紹美軍作戰命令的下達
(1)在美軍作戰指揮鍵的最高層,總統和國防部長負責決策「打不打」「何時打」等戰略性問題,「如何打」則由戰區司令部司令決定。伊拉克戰爭中,由布希和拉姆斯菲爾德組成的美國國家最高軍事當局向中央司令部提供戰爭目的、預期軍事狀態等宏觀指導,而作戰計劃、兵力調撥、戰爭實施等具體作戰事宜均由弗蘭克斯將軍領導的中央司令部完成。
(2)美軍常設的高層指揮系統分為國家軍事指揮系統和聯合作戰司令部指揮系統兩級。(3)美軍最高統帥機關是由總統和國防部長組成的國家最高指揮當局,其指揮流程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命令由參聯會主席通過國家軍事指揮系統下達給各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再由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負責具體指揮事宜。
最高指揮當局和聯合作戰司令部(總部)對作戰部隊有指揮權,參謀長聯席會議及其主席無作戰指揮權,但為二者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最高指揮當局也可以超級指揮一線部隊。
㈣ 形容命令到了就能立即執行的成語是哪個
急急如律令[ jí jí rú lǜ lìng ]
基本釋義
[ jí jí rú lǜ lìng ]
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於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須立即遵照執行。
出 處
唐·白居易《祭龍文》:「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