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加工中心編程怎麼編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一時半刻是講不完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機械知識.大概的流程是----對零件工藝性分析、確定工藝路線、進行數學處理、編寫程序清單、製作控制介質、進行程序檢查、輸入程序以及工件試切.
程序編制過程倒是不難,關鍵在於要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確定程序的加工合理性.選擇合適的刀具,進給量,轉速等....
B. 加工中心怎樣編程
1、機械產品加工程式很簡單,大都用手動編程,電腦編程的話,就復雜了,一般不用電腦編程模具加工程式很多,所以只能電腦編程要編程的話。
2、先將西門子數控編程書,再將代碼記牢,理解了,然後自己試著編程及跟現有產品程相對比,這樣學的更快。
C. 數控加工中心G81編程格式
其格式為G81X_Y_Z_R_F_。
XY為鑽孔的位置;Z為鑽孔深度,從R點開始算;R為回歸點;F為切削速度;鑽淺孔的循環指令為G81。
該循環用作正常鑽孔,切削進給按一定的速度鑽到底,然後快速移動退回。
G98指的是循環加工完成後刀具回到初始點,G99指的是循環加工完成後刀具回到R點。
數控編程的優缺點:
1、優點
主要用於點位加工(如鑽、鉸孔)或幾何形狀簡單(如平面、方形槽)零件的加工,計算量小,程序段數有限,編程直觀易於實現的情況等。
2、缺點
對於具有空間自由曲面、復雜型腔的零件,刀具軌跡數據計算相當繁瑣,工作量大,極易出錯,且很難校對,有些甚至根本無法完成。
D. 數控加工中心編程步驟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一.工藝方案分析確定加工對象是否適合於數控加工(形狀較復雜,精度一致要求高),分析哪些部位需要拆銅公!確定碰穿面\擦穿面\分型面等!分析使用的刀具類型和刀具大小!毛坯的選擇(對同一批量的毛坯餘量和質量應有一定的要求)。工序的劃分(盡可能採用一次裝夾、集中工序的加工方法)。
二.工序詳細設計工件的定位與夾緊。工序劃分(先大刀後小刀,先粗後精,先主後次,盡量「少換刀」)。刀具選擇。確定使用什麼加工方法,設置好切削參數。工藝文件編制工序卡(即程序單),走刀路線示意圖。程序單包括:程序名稱,刀具型號,加工部位與尺寸,裝夾示意圖
三.編寫數控加工程序用UG設置編出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G,S,M)與程序格式。後處理程序,填寫程序單。拷貝程序傳送到機床, 程序校核與試切。
E. 數控加工中心編程G42G41怎麼用
在數控車中:G41為刀具半徑左補償,順著刀具運動方向看刀具在工件的左側。G42即為右補償,順刀具運動方向看在右側。編程格式:G41/G42 G01/G00 X(U)_ Z(W)_ (移動的終點作標)。程序輸入到機床後還要在參數設定(OFFSET)中的<工具補正>里輸入對應刀具<R>下的半徑值,在旁邊你還可以設制該刀具在X、Z方向的偏置量。最後不要忘記用G40取消刀補說明。
F. 加工中心4軸UG如何編程
加工中心4軸UG的編程方法是:在生成程序的時候選擇四周機床,並把主軸的Z軸改成遠離直線即可。
數控銑床是一種加工功能很強的數控機床,目前迅速發展起來的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單元等都是在數控銑床、數控鏜床的基礎上產生的,兩者都離不開銑削方式。
由於數控銑削工藝最復雜,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最多,因此,目前人們在研究和開發數控系統及自動編程語言的軟體時,也一直把銑削加工作為重點。
加工中心具有適應性強、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定和生產效率高等優點。它綜合應用了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伺服驅動、精密測量和新型機械結構等多方面的技術成果,是今後數控機床的發展方向。
(6)數控加工中心主軸自動編程擴展閱讀:
對於加工部位是框形平面或不等高的各級台階,那麼選用點位---直線系統的數控銑床即可。如果加工部位是曲面輪廓,應根據曲面的幾何形狀決定選擇兩坐標聯動和三坐標聯動的系統。
也可根據零件加工要求,在一般的數控銑床的基礎上,增加數控分度頭或數控回轉工作台,這時機床的系統為四坐標的數控系統,可以加工螺旋槽、葉片零件等。
對於大批量的,用戶可採用專用銑床。如果是中小批量而又是經常周期性重復投產的話,那麼採用數控銑床是非常合適的,因為第一批量中准備好多工夾具、程序等可以存儲起來重復使用。
G. 三菱數控加工中心主軸定位功能怎麼用要用到哪些指令,怎麼編程,要注意些什麼我是新手
把鏜刀裝上去,手動旋轉一下刀柄,輸入M19,你會發現每次主軸都會把刀轉到一個固定角度定住,無法手動轉動刀具,復位可以取消定位效果。
多點靈活運用你會發現他的好處,主軸定位不止可以作為鏜刀退刀方式,也同時可以作為某些工件的定位位置,使工件每次靠在主軸的同一位置等等
H. 數控加工中心自動編程用什麼軟體好
編程是加工中心作業的第一步,也是支撐一切加工工序的前提。數控技術發展到今天已是非常完備,就加工中心可用的編程軟體來說就有許許多多。
1.UG
UG(UnigraphicsNX)是目前使用度最廣泛的編程軟體之一,是互動式CAD/CAM系統。可以輕松實現各種復雜實體及造型的建構,提供了經過實踐驗證的解決方案。隨著PC技術的發展逐步成為模具行業三維設計的主流應用軟體,也是廣泛應用於加工中心編程操作中。
UG包括了當今世界上最強大、最廣泛的產品設計應用模塊。具有高性能的機械設計和制圖功能,為製造設計提供了高性能和靈活性,以滿足客戶設計任何復雜產品的需要。優於通用的設計工具,具有專業的管路和線路設計系統、鈑金模塊、專用塑料件設計模塊和其他行業設計所需的專業應用程序。
2.powermill
powermill是一款功能強大、加工策略豐富的數控加工編程軟體系統。可完美應用於全新的中文Windows電腦系統中,從而提高加工效率,減少手工修整,快速產生粗、精加工路徑,並且任何方案的修改和重新計算幾乎在瞬間完成,具有集成的模擬實體加工。
powermill的使用程度也相當廣泛,究其原因其優點是備完整的加工方案,對預備加工模型不需人為干預,對操作者無經驗要求,編程人員能輕輕鬆鬆完成工作,更專注其他重要事情。此外還可以接受不同軟體系統所產生的三維電腦模型,讓使用眾多不同CAD系統的廠商,不用重覆投資。
3.cimatron
cimatron支持幾乎所有當前業界的標准數據信息格式,這些介麵包括:IGES、VDA、DXF、STL、Step、RD-PTC、中性格式文件、UG等等。比較適用於模具加工編程中。Cimatron作為一體化的軟體,擁有一系列功能強大的塑膠模具和五金模具專用工具,結合並行作業的理念和功能,從整體流程入手,可為型腔模具的設計製造提升效率、縮短制模周期,在編程伊始不論在人力資源還是生產資源上都能大大降低企業成本。
4.Mastercam
Mastercam集二維繪圖、三維實體造型、曲面設計、體素拼合、數控編程、刀具路徑摸擬及真實感摸擬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它具有方便直觀的幾何造型。Mastercam提供了設計零件外形所需的理想環境,其強大穩定的造型功能可設計出復雜的曲線、曲面零件。
Mastercam9.0以上版本還有支持中文環境,對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是理想的選擇,是經濟有效的全方位的軟體系統,是工業界及學校廣泛採用的CAD/CAM系統。mastercam也是我國較早引進的數控編程軟體,經過長期的市場檢驗並符合我國製造業加工編程需求。同時Mastercam對系統運行環境要求較低,使用戶無論是在造型設計、CNC銑床、cnc加工中心或CNC線切割、金屬切削等加工操作中,都能獲得最佳效果,在使用廣泛程度上和UG不相上下。
給您推薦份資料幫助您了解數控加工中心的編程軟體
http://www.skjgzx.org/wenda
I. 通常數控加工中心編程所用到的指令有哪些,到底如何編程,有實例嗎
一.G代碼(准備功能)
1.1機械坐標系與機械座標點的設定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工件坐標系設定
G50
最快速移動
G00
G00
1.1普通加工(直線插補,圓弧插補,車螺紋)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直線插補
G01
G01
圓弧插補
G02/G03
G02/G03
車螺紋
G32
1.2固定循環或復合循環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西門子
廣東數控
外圓車銷固定循環
G71
端面車銷固定循環
G90
螺紋車銷固定循環
1.3調用宏程序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二.M代碼(輔助功能)
2.1主軸正反轉與停止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橫軸Z
眾軸X
主軸正轉
M03
主軸反轉
M04
主軸停止
M05
2.2冷卻液開關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冷卻液開
M07
M08
冷卻液關
M09
2.3調用子程序
M98調用子程序
M99子程序結束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切刀切槽G75
進給量R
切削速度
F
三.F,S,T的設置
答案補充
樓主可以去這個網站
http://www.cncpop.com/
J. 數控機床的自動編程是怎麼實現的
原理
自動編程是藉助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裝置自動完成從零件圖構造、零件加工程序編制到控制介質制
作等工作的一種編程方法。它的一般過程:首先將被加工零件的幾何圖形及有關工藝過程用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形式輸入計算機,利用計算機內的數控編程系統對輸入信息進行翻譯,形成機內零件的幾何數據與拓撲數據;然後進行工藝處理,確定加工方法、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
通過數學處理計算刀具的運動軌跡,並將其離散成為一系列的刀位數據;根據某一具體數控系統所要求的指令格式,將生成的刀位數據通過後置處理生成最終加工所需的NC指令集;對NC指令集進行校驗及修改;通過通訊介面將計算機內的NC指令集送入機床的控制系統。整個數控自動編程系統分為前置處理和後置處理兩大模塊。
實現自動編程的CAM軟體常用的有UG,PRO/E,MASTERCAM,Powermill,CAXA製造工程師等,可以實現多軸聯動的自動編程並進行模擬模擬。
(10)數控加工中心主軸自動編程擴展閱讀
我國數控加工及編程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其研究始於航空工業的PCL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系統SKC一1。在此基礎上,以後又發展了SKC-2、SKC-3和CAM251數控加工繪圖語言,這些系統沒有圖形功能,並且以2坐標和2.5坐標加工為主。
我國從「七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研究和應用CAD/CAM技術,引進成套的CAD/CAM系統,首先應用在大型軍工企業,航天航空領域也開始應用,雖然這些軟體功能很強,但價格昂貴,難以在我國推廣普及。
「八五」又引進了大量的CAD/CAM軟體,如:EUCLID-15、UG、CADDS、I-DEAS等,以這些軟體為基礎,進行了一些二次開發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應用成功,但進展比較緩慢。
我國在引用CAD/CAM系統的同時,也開展了自行研製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後,首先在航空工業開始集成化的數控編程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如西北工業大學成功研製成功的能進行曲面的3~5軸加工的PNU/GNC圖形編程系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第二汽車製造廠合作完成的汽車模具、氣道內復雜型腔模具的三軸加工軟體,與331廠合作進行了發動機葉輪的加工;華中理工大學1989年在微機上開發完成的適用於三維NC加工的軟體HZAPT;中京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唐龍CAD/CAM系統,以北京機床所為核心的JCS機床開發的CKT815車削CAD/CAM一體化系統等。
到了20世紀90年代,響應國家開發自主產權的CAD/CAM的號召,開始了自行研製CAD/CAM軟體的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如:
由北京由清華大學和廣東科龍(容聲)集團聯合研製的高華CAD、由北京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正軟體研究所)研製的CAXA電子圖板和CAXAME製造工程師、由浙江大天電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基於特徵的參數化造型系統GSCAD98、由廣州紅地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開發的基於STEP標準的CAD/CAM系統金銀花。
由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開發的具有自主版權的基於微機平台的CAD和圖紙管理軟體開目CA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行研製開發的超人2000CAD/CAM系統等,其中有一些系統已經接近世界水平。雖然我國的數控技術己開展多年,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終未取得較大的突破。
從總體來看,先進的是點,落後的是面,我國的數控加工及數控編程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約有10一15年的差距,差距主要包涵以下幾個方面:數控技術的硬體基礎落後,CAD/CAM支撐的軟體體系尚未形成,CAD/CAM軟體關鍵技術落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