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C語言程序,急救啊!!~~~
/*===================================================
HDB3碼即三階高密度雙極性碼。一、編碼規則:
1 先將消息代碼變換成AMI碼,若AMI碼中連0的個數小於4,此時的AMI碼就是HDB3碼;
2 若AMI碼中連0的個數大於4,則將每4個連0小段的第4個0變換成與前一個非0符號(+1或-1)同極性的符號,用表示(+1+,-1-);
3 為了不破壞極性交替反轉,當相鄰符號之間有偶數個非0符號時,再將該小段的第1個0變換成+或-,符號的極性與前一非符號的相反,並讓後面的非零符號從符號開始再交替變化。
例如:
消息代碼: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碼: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HDB3碼:+1 0 0 0 + -1 0 0 0 - +1 -1 + 0 0 + -1 +1
二、HDB3碼的特點:
1 由HDB3碼確定的基帶信號無直流分量,且只有很小的低頻分量;
2 HDB3中連0串的數目至多為3個,易於提取定時信號。
3 編碼規則復雜,但解碼較簡單。
三、解碼規則
1從收到的符號序列中找到破壞極性交替的點,可以斷定符號及其前面的3個符號必是連0符號,從而恢復4個連碼;
2再將所有的-1變換成+1後,就可以得到原消息代碼==================================================*/
/* HDB3編碼 在c盤創建文本文檔 hjout.txt 寫入+-10隨機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math.h"
main()
{
char s ;
int a[10]={8,8,8,8,8,8,8,8,8,8};
/*a[10]={8}不好用?*/
int n=3,i=0,j=0 ,k=0;
FILE*fpin,*fpout ;
/*打開待讀文件*/
fpin=fopen("C:\\hjout.txt","r");
if((fpin=fopen("C:\\hjout.txt","r"))==NULL)
{
printf("wo kao !!! da bu kai !!!\n");
getch();
exit(0);
}
/*打開待寫文件*/
fpout=fopen("C:\\hjin.txt","w");
if((fpout=fopen("C:\\hjin.txt","w"))==NULL)
/*可不用寫if判斷,系統會自己創建hjin.txt*/
{
printf("wo kao !!! da bu kai !!!\n");
getch();
exit(0);
}
/* ---------------以上是前期的准備工作--------------*/
/* 利用一個足夠大數組暫時保存解碼後的碼 確定不再對其修改後
把結果寫入文本文檔具體辦法 就是 讀文件 和 寫入文件 不同步
設置一個10位的字元型數組 要從數組寫入文本的碼和要寫入數組的碼之間
相隔三位以上 這樣可保證 寫入文本的碼 不會再對其修改
對於直接在文本中修改碼 目前以我的水平是做不到的 */
/* 需要設置 n控制1的+-號 */
/* 相鄰符號若相同 後一個是v 指針後退三位 a[i-3]='0'; 不管是不是b */
s=fgetc(fpin);
while(s!=EOF)
{
/*----------------------------------------------------------*/
if(s=='0') { a[i]=0; i++;} /* 對0的解碼 */
if(s=='-') { a[i]=1;
if(n==0) {if(i-3<0) a[i+7]=0;else a[i-3]=0;a[i]=0;}
n=0;i++;s=fgetc(fpin);}
if(s=='+') { a[i]=1;
if(n==1) {if(i-3<0) a[i+7]=0;else a[i-3]=0; a[i]=0;}
n=1;i++;s=fgetc(fpin);}
/*----------------------------------------------------------*/
if(j==10)j=0 ;
/*首先要判斷 數組所有的數字是否都寫入文本中 循環從數組中讀取數字*/
if(k==0&&i<8) ; /* 只運行8次*/
else { fprintf(fpout,"%d",a[j]);
a[j]=8 ;
j++; k=1;}
/* 此if 可能存在問題 沒找到 理論上i<4就是可以的 但是卻得不到正確結果 */
/*a[j]=8的目的是 設置一個停止寫入文本的條件*/
if(i==10)i=0 ;
/* 循環控制 寫入數組數據 防止溢出 i++=9已經寫滿數組所以此時 i=10*/
s=fgetc(fpin);
/* 和while一起構建循環結構 fgetc讀取一個字元後 指針後後移一位
所以只需再次 賦值給s 若沒有這句 會死循環 強烈注意
程序會迅速的向硬碟中寫數據*/
}
while(a[j]!=8)
{
fprintf(fpout,"%d",a[j]);
j++;
if(j==10)j=0 ;
}
/* 由於是滯後向文本中寫數據 ,當上邊的循環結束後 還有一些數據在數組中
未寫入文本中。 再次利用循環結構寫入文本直到遇到8 讀取數組中數據時
讀到a[9]時要 再次從a[0]開始讀取。 */
fclose(fpin);
fclose(fpout);
}
Ⅱ verilog編程的問題,緊急。
手動代替時鍾輸入是不是有問題,你的手動輸入要消抖吧,HDB3的編解碼器應該很成熟,做一個偽隨機序列發送-->編碼-->解碼-->偽隨機序列同步驗證一下就可以了!
Ⅲ c語言畢業設計應該做些什麼
做一個多線程伺服器程序吧,用socket套接字,可以學學網路編程,參考《unix網路編程》,對你以後學習網路編程有巨大的好處
Ⅳ hdb3編碼解碼
tai piaoliang le
Ⅳ 曲阜師范大學物理工程學院的教學實驗室
基礎物理實驗中心
主要承擔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物理實驗和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實驗。
力熱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測量顯微鏡、三線擺、開特擺、聲速測定儀、熱電偶實驗儀、粘滯系數測試儀、綜合量熱實驗儀、楊氏模量測試儀、金屬線脹系數測試儀、熱功當量實驗器等。可以進行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轉動慣量的測定、楊氏模量的測定、空氣比熱比的測定等20多個實驗。
電磁學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熱電偶實驗儀、磁滯回線實驗儀、傅里葉合成分析儀、霍爾效應實驗儀、、電子束實驗儀以及各種儀表測量儀器。可以進行線性元件與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的研究、電子束的聚焦與偏轉、半導體熱敏電阻特性的研究、萬用電表的設計與製作等20多個實驗。
光學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邁克爾遜干涉儀、分光計、旋光儀、阿貝折射儀、反射式單色儀、平行光管以及單縫衍射光強分析儀等。可以進行棱鏡折射率的測定、濾光片光譜透射率的測定、邁克爾遜干涉儀的調節和使用、薄透鏡焦距的測定、組裝望遠鏡以及全息照相等20個實驗。
近代物理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棱鏡攝譜儀、傅里葉變換光譜儀、組合式多功能光譜儀、激光拉曼光譜儀、光學多通道分析器、核磁共振儀、光磁共振儀、塞曼效應儀、密立根油滴儀、富蘭克-赫茲儀、測微光度計、黑體輻射實驗裝置、微波分光計。實驗內容涉及原子分子物理、激光技術、電子衍射、核磁共振、X光、微波、真空薄膜等領域20多個實驗項目,是物理學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實驗課程。
物理教學法實驗室 配有微格教室、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設備、電磁打點計時器、靜電演示實驗箱、韋氏感應起電機、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演示器、充磁機、陰極射線管、電諧振演示儀、洛倫茲力演示儀、光電效應演示器、光通信及互感現象演示儀等器材。主要用於師范專業進行教學技能訓練、教學論實驗,演示實驗訓練、培養實驗教學技能和能力。
物理演示實驗室 演示實驗通過多種儀器對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和探究,以激發各專業學生的探索熱情、培養創新意識。可進行茹可夫斯基轉椅、轉動慣量、阻尼擺、傅科擺、飛機升力、高壓放電、避雷針、楞次定律、雙曲面等90多個實驗。
光信息與光電技術實驗中心
光纖通信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光纖通信原理綜合實驗系統、光無源器件實驗箱、誤碼測試儀、波分復用器等。承擔光纖通信課程的實驗。可進行光信號發送和接收、PCM/ AMI/HDB3編譯碼、CMI/5B6B碼型變換、光分路器和波分復用器性能測量等12個實驗項目。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電磁波教學綜合實驗儀、數字存貯頻譜分析儀、射頻教學實訓系統等。承擔電磁場、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的實驗教學。可進行電磁波極化、電磁波感應器設計與製作、微波傳輸線、定向耦合器等實驗項目。
信息光學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激光全息與光信息處理綜合測試儀、光學系統傳遞函數測量實驗儀等。承擔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實驗。可進行激光全息與光信息處理綜合實驗、解析度板直讀法測量光學系統解析度、利用變頻朗奇光柵測量光學系統MTF值等實驗項目。
激光技術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脈沖調Q固體激光器、激光光束分析儀、激光功率能量計等。承擔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實驗。可進行氙燈泵浦固體激光器的裝調及靜態特性、脈沖Nd:YAG激光倍頻、激光模式測量與光束分析等實驗項目。
電子電工實驗中心
模擬電路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雙蹤示波器、DDS信號發生器、台式數字萬用表、模擬電路實驗箱等。主要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學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模擬電路實驗。可完成基本放大器、電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電路的近20多個實驗項目。
數字電路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雙蹤示波器、DDS信號發生器、台式數字萬用表、數字電路實驗箱等。承擔各專業的數字電路實驗。可完成基本門電路和觸發器的功能和特性測試實驗,組合電路和時序電路的設計、組成和性能測試實驗,數字電路應用小系統實驗等20多個實驗項目。
電工電路實驗室:主要設備多功能、網路型電工電路實驗台、通用示波器。承擔電路分析和電工實驗課程。可完成基爾霍夫定律、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正弦穩態電路的相量研究,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功率的測量,變壓器特性的測試,三相鼠籠式非同步電動機的低壓控制等20多個實驗項目。
高頻電路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BT-3GII頻率特性測試儀、GOS-6052雙蹤示波器、DDS信號發生器、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等。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高頻電路實驗。可完成調制與解調、小信號調諧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等近20多個實驗項目。
電子測量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低頻頻率特性測試儀、失真度測試儀、晶體管特性測試儀、雙蹤示波器、台式數字萬用表、綜合電子實驗箱等。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的電子測量實驗。可完成信號參數測試、元器件參數測試、電路參數測試等30多個實驗項目。
綜合電子設計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計算機、直流穩壓電源、MF47萬用表和常用工具。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的綜合電子設計實驗。為學生提供電子設計的開放式實驗平台,在這里完成各種應用電路的設計、組裝和調試工作,鍛煉同學們的電子技術應用設計能力。
PCB板工藝實訓室 主要設備有AM-9050自動換刀鑽孔機、AM-GH1040激光光繪系統、AM-C4高速換向脈沖孔金屬化設備、AM-SG400全自動線路板拋光機、AM-C7 PCB沖片機、AM-DQX60電鍍鉛錫機等全套PCB製版設備。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PCB板工藝實驗。可完成PCB板工藝中的所有環節的相關實驗項目20多個,同時還可以對外承接小批量的PCB板加工。
SMT工藝實訓室 主要設備AM-SMD838表面貼裝迴流焊機、AM-AUTOTP2自動貼片機等大型自動化設備,有電子工藝生產流水線20個工位。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SMT工藝實訓。可完成各種SMT產品的生產工藝實訓,同時也可以對外承接小批量的SMT電路板加工焊接。
信息與通信實驗中心
微機原理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DCVV-598JH微機原理與單片機實驗系統及配套微機。承擔本科生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軟體和硬體實驗課程,可進行相關原理、介面、控制、編程方面的實驗項目近30個。
軟體實驗室 主要設備為M4000型計算機。承擔電路分析、C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數據結構、現代軟體編程技術、電子測量、數字信號處理等相關課程的軟體模擬實驗。可完成電路設計、電路分析模擬、數據結構、信號處理類60多個實驗項目。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實驗室主要設備有CPLD-4型EDA可編程邏輯器件實驗箱、自動控制原理模擬實驗儀、信號發生器和配套微機。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EDA技術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課程實驗,以及數字信號處理和信號與系統課程的基於MATLAB環境的軟體模擬實驗。可進行組合邏輯電路、可編程器件設計、系統的階躍響應分析、數字濾波器設計、信號與系統分析等實驗項目50個。
數字信號處理(DSP)實驗室 主要設備為數字信號處理實驗箱、ARM嵌入式系統實驗箱及開發板,配套微機。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DSP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開發與應用等課程的實驗。可進行基於DSP晶元、系統、外部控制、演算法、Linux內核基礎、Linux程序設計、Xscale 270介面等實驗項目20個。
信號與系統實驗室 配有RZ8662型信號與系統實驗箱,數字示波器等設備。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信號與系統課程的實驗。可進行階躍響應與沖激響應、抽樣定理與信號恢復、信號的卷積、信號的分解與合成、濾波器特性等實驗項目12個。
程式控制交換實驗室 配有先進的RZ8623型程式控制交換技術實驗平台,以及相應的測控設備。承擔程式控制交換、現代通信網等課程的實驗。可開設雙音多頻(DTMF)接收與檢測、話路PCM CODEC編解碼、二/四線變換與回波返損測試、數字時分復用與中繼傳輸實驗及程式控制交換原理等實驗。
通信原理實驗室 配有通信原理實驗箱及測試設備,承擔通信原理課程的實驗教學。可開設信號發生器系統實驗、脈沖幅度調制(PAM)及脈沖編碼調制(PCM)實驗、2FSK及2PSK調制解調實驗、眼圖實驗、增量調制編解碼等實驗。
移動通信實驗室 配有RZ6003移動交換機、RZ6002移動基站、RZ6001移動通信試驗箱、計算機等設備,承擔移動通信課程的實驗教學。可開設語音模數轉換和壓縮編碼實驗、數據和語音系統通信實驗、移動系統信令交互、無線信道及信道編碼等實驗。
現代通信實訓中心 配備有完整電信運營網路微型化的現代通信實驗平台,主要包含VOIP、IPTV、光傳輸、EPON光接入等四個實驗平台,可完成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實習實訓任務;同時,它可以提供通信網路工程師、IPTV工程師等相關的職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可進行VOIP系統原理、VOIP電話互通配置、IPTV視頻業務、SDH點對點組網配置、SDH環形組網配置、SDH復用段保護環保護(MSP)倒換、Telnet方式調試EPON設備、EPON接入安全保障配置、點對點FE乙太網光接入組網等實驗實訓項目。
Ⅵ 10011000001100000101的AMI碼和HDB3碼為
你所詢問的編碼的問題可以通過相應的專業的技術編程人員的指導讓你更好的了解先用的含義
Ⅶ 如何利用c語言編程實現將二進制碼轉換成hdb3碼
抄吧:https://wenku..com/view/f0e33d8908a1284ac8504386.html
注意:原文排版不好,自己修改加空格。
Ⅷ 基於圖結構應用《編碼,解碼器》的設計與實現 這個畢業設計應該從什麼思路下手啊~~計算機專高手請指點
兄弟你這個論文有點難度了。不是隨便拉拉就行了。得找專業書籍慢慢找和高人指導了。
我查到點不指導有沒有用。
Turbo卷積碼(TCC)是3G無線系統中所採用的前向錯誤校正(FEC)機制的整體部分。然而,Turbo解碼器所帶來的計算負擔非常重,並不太適合採用傳統DSP或RISC處理器實現。由於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內在的並行結構,FPGA為解決3G基站收發器中所需要的符號速率FEC和其它計算密集的任務提供了一個高性能信號處理平台基礎。
Turbo 編碼
級聯碼方案(Concatenated coding schemes)是為了通過結合兩個或更多相對簡單的分量或構造模塊碼來獲得較高的編碼增益。Turbo碼認為是對級聯碼結構的一種改進,其中採用迭代演算法對相關的碼序列進行解碼。Turbo碼是通過將兩個或更多分量碼應用到同一數據序列的不同交織版本上構成的。對於任何傳統單分量編碼,解碼器的最後一級生成的都是硬判決解碼數據位。為了使象Turbo碼這樣的級聯碼方案工作得更好,解碼演算法不應被限制為只能在解碼器間傳遞硬判決。為最好地利用每個解碼器獲得的信息,解碼演算法必須可以實現軟判決交換,而不是採用硬判決。對於採用兩個分量碼的系統,解碼的概念是指將來自一個解碼器的軟判決輸入到另一個解碼器的輸入,並將此過程重復幾次以獲得更好的判決,如圖1所示 。
3GPP Turbo 編碼器
圖2為3GPP編碼器。
輸入數據流輸入到RSC1,它為每個輸入比特生成一個對等比特(Parity Bit)。輸入數據還經過交織後由RSC2處理生成第二個對等比特流。
3GPP標準定義,輸入塊的長度在40至5114 位之間。編碼器生成一個速率為1/3的包括原始輸入位和兩個對等位的系統碼。通過打孔方法可以獲得1/2編碼速度的編碼。遞歸系統編碼器的實現比較直接,然而交織器則不那麼簡單,要比標準的卷積或塊交織器復雜。
一旦將輸入數據塊長度K 提供給編碼器以後,編碼器將計算交織矩陣行數R和列數 C,並創建相應的交織數據結構。R 和 C 是數據塊長度K的函數。在輸入符號被載入到交織矩陣以後,那麼將根據一定的順序進行行間交換和列間交換。交換模式是根據塊長度K選擇的(即依賴於K)。行和列交換完成後,通過逐列讀出交織矩陣數據就可以得到最終的交織序列。在數據讀出時需要進行刪減操作,以保證在輸出中只有正確的輸入符號,請注意,交織陣列包含的數據位通常比K個原始輸入符號要多 ,因為R C>K。然後,新的序列經過RSC2編碼生成第二個對等位流。
實現交織器的一種方法是在存儲器中存儲完整的交換序列。即,一旦K 給定,即調用一個初始化常式(運行在處理器上的軟體常式或利用FPGA中的功能單元)生成相應的交換序列,然後將這一信息存儲在存儲器中。然而,這一方法需要大量的存儲器。利用Virtex -E FPGA 技術提供的 4096位每塊的片上存儲器,將需要[5114 13/4096]=17個存儲器塊。
在我們的方法中,採用一個預處理引擎生成一個序列值(存儲),這一序列值被存儲起來,交織器地址發生器將使用這些序列值。這一硬體單元採用幾個小型數據結構(素數表)來計算所需要的序列。這一準備過程需要的時鍾周期數與信息塊的長度成比例。例如,對於K=40的塊需要280時鍾周期,而對於最大塊長度K=5114,則需要 5290個時鍾周期。該過程只需要在塊長度變化時進行。地址發生器利用這些更為緊湊的數據結構來實時生成交織地址。
3GPP Turbo 解碼器
解碼器包括兩個MAP(最大後驗概率)解碼器和幾個交織器。Turbo演算法的優良的性能源於可以在兩個MAP解碼器間共享可靠性信息(extrinsic data,外數據,或稱先驗數據)。
在我們的設計中,MAP解碼器採用的是Bahl, Cocke, Jelinek 和 Rajiv (BCJR) 演算法。BCJR演算法計算每個符號的最大後驗對數似然率,並且是一種真正的軟判決演算法。考慮到數據是以塊的形式傳輸的,因此可以在時間維中前向或反向搜索一個符號序列。對於任一序列,其出現概率都是單獨符號出現概率的乘積。由於問題是線性的,因此序列概述可以利用概率的對數和來代替。
為了與一般文獻中的習慣一致,我們將解碼迭代的前向和反向狀態概率分別利用 和 來表示。通常,BCJR演算法要求在接收到整個信息後才開始解碼。對於實時應用,這一限制可能太嚴格了。例如,3GPP Turbo解碼器將需要大量存儲器存儲一個5114符號信息塊的完全狀態結構(state trellis)。對於單片FPGA設計來說,這需要的存儲資源太多了。與維特比(Vitebi)演算法類似,我們可以先從全零向量 O和數據{yk}(k 從 n 到 n-L) 開始反向迭代。L次反向迭代可獲得非常好的 n-L近似值。只要L選擇合適,最終的狀態標志(state metric)就是正確的。可以利用這一性質在信息結束前就開始進行有效的位解碼。
L 被稱為收斂長度。其典型值大約是解碼器約束長度的數倍(通常為5至10倍),並隨著信噪比的降低而增加。
通常,Turbo解碼演算法將計算所有的 (對整塊信息),將這些數值存儲起來,然後在反向迭代中與反向狀態概率一起用來計算新的外信息(extrinsic information,或稱先驗信息)。我們的設計中採用了窗口化方法。
解碼過程以一個前向迭代開始,計算包含L 個接收符號的塊i的 值。同時,對未來(i+1)塊進行一個反向迭代(標號 )。對塊i+1的反向迭代結束時,就獲得了開始對塊i 進行反向迭代所需要的正確的 初始向量。 與此同時對數似然函數(Lall)也在進行。 每一 和 處理過程都需要8個max* 操作 - 每個針對狀態結構(tellis)中的8個結點之一。最終的對數似然計算需要14個並行max* 運算符。為了提供可接受的解碼速率,在設計中採用了38個max* 功能單元。
從 C描述到FPGA設計
FPGA Turbo 編碼解碼器設計是利用基於C的設計和驗證方法進行的,如圖3所示。
演算法開發階段採用具有定點C類型的Art Library 來對定點計算的位真(bit-true)效應進行准確建模。在這一階段考察了幾種可能演算法的定點性能。一旦選定正確的量化演算法,就可利用A|rtDesignerPro創建一個專用DSP架構。A|rtDesignerPro的一個最強大的功能之一是可以插入和利用專用的數據通道核心(稱為專用單元,ASU)。利用這些ASU加速器核心可以使我們處理Turbo解碼器演算法內在的計算復雜性。
A|rtDesignerPro可自動完成寄存器分配、調度和控制器生成。在Turbo編碼解碼器設計中, A|rtDesignerr的自動循環合並可獲得最佳的;任務調度,MAP解碼步驟的內部循環都只有一個周期長。
A|rtDesignerPro生成的最終結果是可綜合的寄存器級(RT-level) VHDL或Verilog 描述。基於C的工具流支持FPGA專用功能。例如,可利用BlockRAM自動構造RAM,而寄存器文件也可利用分布式存儲器而不是觸發器來實現 。
最後,邏輯綜合和Xilinx實施工具套件將RTL HDL 轉換為 FPGA 配置位流。
FPGA Turbo 編碼解碼器實現
A|rtDesigner創建的Turbo編碼器和解碼器核心硬體結構包含許多專用ASU加速器。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加速器完成max* 操作。max* 運算符根據下式計算兩個冪值a 和 b:
max* (a,b)=ln(expc(a)+expc(b))。
如 圖4所示, max* 運算是通過選擇(a,b)最大值,並應用一個存儲在查找表(LUT)中的校正因子近似進行的。這一近似演算法非常適合利用Xilinx FPGA 實現,其中LUT是其最終基本構造單元。
結果
Turbo解碼演算法硬體字長的選擇極大地影響總體性能。利用C-to-FPGA設計流程,這一定點分析是完全在C環境中完成的。結果示於圖 5。
上圖顯示出了我們的浮點Turbo解碼器演算法和對應的定點演算法之間的性能差別。模擬是在5114塊長度、5次解碼迭代和AWGN信道模型情況下進行的。結果清晰明顯出性能的損失是非常小的。
我們的Turbo解碼器的定點性能做為解碼器迭代次數的函數 ,對於1.5 dB SNR,位錯率為10-6。
解碼器功能的實現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們同時針對Virtex-E和 Virtex-II 器件進行了適配。Virtex-II 器件實施是採用運行在1.85 speedfile資料庫上的Xilinx 4.1i 實施工具集完成的。利用XC2V1000BG575-5 FPGA實現的最終設計,達到了66 MHz 的時鍾性能,消耗了3,060個邏輯片 和 16個塊RAM。對於從40至 5114符號長度的塊,採用5次解碼迭代循環的情況下,解碼器達到了2 至6.5 百萬符號每秒(Msym/s)的吞吐量。編碼器佔用了903個邏輯片、3個塊RAM並支持83 MHz時鍾頻率。對於從40至5114位的塊長度,速率可達到9 至20 Msym/s。
能用上就好了,用不上別怪我。對不起哈~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