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ython繼承
expected an idented block 代表縮進有問題。
沒有看到你寫的代碼,所以你自己檢查下代碼縮進都調整好了沒。
不知道你的代碼是不是直接照搬了書上的代碼,包括"#put code here to ...",這些是讓你指導你的引導,並不是代碼,也就是你的":"後面沒有代碼,所以程序沒法運行。簡單的解決辦法是冒號後面都加上 pass 這個空語句,保持程序完整性,可以運行,然後再添加自己的代碼。
祝成功!
『貳』 Python序列,集合,映射在數據關系層面的含義是什麼
序列:可通過偏移量來進行切片的對象。列表、元組、字元串都屬於序列。
散列:無法通過偏移量來進行切片的對象。比如 集合、字典。
Python內置的一種數據類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種有序的集合,可以隨時添加和刪除其中的元素。
比如,列出班裡所有同學的名字,就可以用一個list表示: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另一種有序列表叫元組:tuple。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比如同樣是列出同學的名字: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2)python列表從屬關系擴展閱讀:
Python的表達式寫法與C/C++類似。只是在某些寫法有所差別。
主要的算術運算符與C/C++類似。+, -, *, /, //, **, ~, %分別表示加法或者取正、減法或者取負、乘法、除法、整除、乘方、取補、取余。>>, <<表示右移和左移。&, |, ^表示二進制的AND, OR, XOR運算。>, <, ==, !=, <=, >=用於比較兩個表達式的值,分別表示大於、小於、等於、不等於、小於等於、大於等於。在這些運算符裡面,~, |, ^, &, <<, >>必須應用於整數。
Python使用and, or, not表示邏輯運算。
is, is not用於比較兩個變數是否是同一個對象。in, not in用於判斷一個對象是否屬於另外一個對象。
『叄』 python 列表中多個元素包含關系排除
『肆』 python 列表、矩陣、數組之間的關系
首先,沒見過b = m[1:10, 3:20] 這種寫法,我試了一下有錯誤
其次,多維列表也是可以切片的,多一層嵌套而已
『伍』 Python中列表的方法有什麼
Python中的列表內建了許多方法。在下文中,使用「L」代表一個列表,使用「x」代表方法的參數,以便說明列表的使用方法。
1 append()方法
列表的append()方法用於將一個項添加到列表的末尾,L.append(x)等價於L[len(L):] = [x]。
例如,使用append()方法分別將'cow'和'elephant'添加到animals列表的末尾: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append('cow')#等價於animals[4:]=['cow']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
>>>animals.append('elephant')#等價於animals[5:]=['elephant']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elephant']
2 ()方法
列表的()方法用於將一個項插入指定索引的前一個位置。L.(0, x)是將x插入列表的最前面,L.(len(L)), x)等價於L.append(x)。
例如,使用()方法分別將'cow'和'elephant'插入animals列表: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0,'cow')
>>>animals
['cow','cat','dog','fish','dog']
>>>animals.(3,'elephant')
>>>animals
['cow','cat','dog','elephant','fish','dog']
3 extend()方法
列表的extend()方法用於將可迭代對象的所有項追加到列表中。L.extend(iterable)等價於L[len(L):] = iterable。extend()和append()方法的區別是,extend()方法會將可迭代對象「展開」。
例如,分別使用append()方法和extend()方法在animals列表後面追加一個包含'cow'和'elephant'的列表: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append(['cow','elephant'])#此處append()參數是一個列表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elephant']]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extend(['cow','elephant'])#此處extend()參數也是一個列表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elephant']
4 remove()方法
列表的remove()方法用於移除列表中指定值的項。L.remove(x)移除列表中第一個值為x的項。如果沒有值為x的項,那麼會拋出ValueError異常。
例如,使用remove()方法移除animals列表中值為'dog'的項: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remove('dog')
>>>animals
['cat','fish','dog']
>>>animals.remove('dog')
>>>animals
['cat','fish']
>>>animals.remove('dog')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line1,in
ValueError:list.remove(x):xnotinlist
5 pop()方法
列表的pop()方法用於移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項,並返回它。如果沒有指定位置,那麼L.pop()移除並返回列表的最後一項。
例如,使用pop()方法移除animals列表中指定位置的項: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pop()
'dog'
>>>animals
['cat','dog','fish']
>>>animals.pop(2)
'fish'
>>>animals
['cat','dog']
在調用前面的列表方法後,並沒有列印任何值,而pop()方法列印了「彈出」的值。包括append()、()、pop()在內的方法都是「原地操作」。原地操作(又稱為就地操作)的方法只是修改了列表本身,並不返回修改後的列表。
在類型轉換時使用的int()函數,str()函數都有返回值:
>>>number=123
>>>mystring=str(number)#將返回值賦給變數mystring
>>>mystring
'123'
但是在使用「原地操作」時,大部分則不會有返回值,包括pop()方法也只是返回了被「彈出」的值,並沒有返回修改後的列表:
>>>animals=['cat','dog','fish','dog']
>>>new_animals=animals.append('cow')
>>>print(new_animals)
None
關於Python的基礎問題可以看下這個網頁的視頻教程,網頁鏈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陸』 Python學習小技巧之列表項的排序
Python學習小技巧之列表項的排序
本文介紹的是關於Python列表項排序的相關內容,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學習,下面來看看詳細的介紹:
典型代碼1:
data_list = [6, 9, 1, 3, 0, 10, 100, -100]
data_list.sort()
print(data_list)
輸出1:
[-100, 0, 1, 3, 6, 9, 10, 100]
典型代碼2:
data_list = [6, 9, 1, 3, 0, 10, 100, -100]
data_list_ = sorted(data_list)
print(data_list)
print(data_list_)
輸出2:
[6, 9, 1, 3, 0, 10, 100, -100]
[-100, 0, 1, 3, 6, 9, 10, 100]
應用場景
需要對列表中的項進行排序時使用。其中典型代碼1是使用的列表自身的一個排序方法sort,這個方法自動按照升序排序,並且是原地排序,被排序的列表本身會被修改;典型代碼2是調用的內置函數sort,會產生一個新的經過排序後的列表對象,原列表不受影響。這兩種方式接受的參數幾乎是一樣的,他們都接受一個key參數,這個參數用來指定用對象的哪一部分為排序的依據:
data_list = [(0, 100), (77, 34), (55, 97)]
data_list.sort(key=lambda x: x[1]) # 我們想要基於列表項的第二個數進行排序
print(data_list)
>>> [(77, 34), (55, 97), (0, 100)]
另外一個經常使用的參數是reverse,用來指定是否按照倒序排序,默認為False:
data_list = [(0, 100), (77, 34), (55, 97)]
data_list.sort(key=lambda x: x[1], reverse=True) # 我們想要基於列表項的第二個數進行排序,並倒序
print(data_list)
>>> [(0, 100), (55, 97), (77, 34)]
帶來的好處
1. 內置的排序方法,執行效率高,表達能力強,使代碼更加緊湊,已讀
2. 靈活的參數,用於指定排序的基準,比在類似於Java的語言中需要寫一個comparator要方便很多
其它說明
1. sorted內置函數比列表的sort方法要適用范圍更廣泛,它可以對除列表之外的可迭代數據結構進行排序;
2. list內置的sort方法,屬於原地排序,理論上能夠節省內存的消耗;
總結
好了,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能帶來一定的幫助
『柒』 請教一下前輩們,spss、python、sas、hadoop和paas的從屬關系怎麼理解
SPSS、SAS、R這三類工具傳統來說都是在關系資料庫上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的,現在可以基於hadoop平台用這些工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合hadoop強大的橫向擴展和並行計算能力,來發揮數據分析工具的能力。
『捌』 Python已知列表s1=[4,5,2,7]和s2=[3,6]
s1.append(s2).sort()
『玖』 什麼是Python列表
列表是由一系列按特定順序排列的元組組成的。在Python中,用[]來表示列表,並用逗號來分隔其中的元素。
列表、元組、字典的區別:
1、元組是不可變的,而列表、字典是可以改變的
元組是不可變對象,對象一旦生成,它的值將不能更改;列表是可變對象,對象生成之後,可以對其元素進行更改、添加、刪除、清空、排序等操作;
2、元組通常由不同數據組成,而列表是相同的數據隊列
元組表示的是結構,列表表示的是順序,列表許可權大於元組;
3、列表不能作為字典的key值,而元組可以,字典的鍵是唯一的。
『拾』 在python中,考慮無序和有序列表之間的關系。是否可以使用繼承來構建一個更有效的實現實現這個繼
HTML的列表元素是一個由列表標簽封閉的結構,包含的列表項由<li></li>組成。 無序列表顧名思義,無序列表就是列表結構中的列表項沒有先後順序的列表形式。大部分網頁應用中的列表均採用無序列表,其列表標簽採用<ul></ul>,編寫方法如下:<ul><li>列表項一</li><li>列表項二</li><li>列表項三</li><li>列表項四</li><li>列表項五</li></ul> 有序列表顧名思義,有序列表就是列表結構中的列表項有先後順序的列表形式,從上到下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序列編號,如1、2、3或a、b、c等。在目錄下創建網頁文件,命名為ul_ol.htm,編寫代碼。 ul_ol.htm<html><head><title>列表的設置</title></head><body><font size="5">網頁前台技術<ul><li>HTML</li><li>CSS</li><li>JavaScript</li><li>FLASH</li></ul>網頁後台的學習<ol><li>ASP</li><li>ASP.net</li><li>PHP</li><li>CGI</li><li>Ruby</li><li>Python</li></ol></font></body></html>在瀏覽器輸入地址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