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aravel框架怎麼配置
app/config 中的配置說明
1、在 app/config 文件夾中經常配置的一般有兩個文件:app.php 和 database.php 兩個文件,他們一個是配置項目雜項的、一個是配置資料庫的。下面我就裡面的常用配置做一下解釋: 先是 app.php 文件
2、其實 app.php 後面還有一些內容,但那些基本上不需要你修改。(只有添加第三方包的時候才有需要,我們會到時候再講)
接下來介紹 database.php 文件
3、<?php
return array(
'fetch' => PDO::FETCH_CLASS,
'default' => 'meinv',
'connections' => array(
'sqlite' => array(
'driver' => 'sqlite',
'database' => __DIR__.'/../database/proction.sqlite',
'prefix' => '',
),
'mysql' => array(
'driver' => 'mysql',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charset' => 'utf8',
'collation' => 'utf8_unicode_ci',
'prefix' => '',
),
'meinv' => array( //這里就是上面例子里的默認連接資料庫名,實際上是 mysql 資料庫
'driver' => 'mysql',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charset' => 'utf8',
'collation' => 'utf8_unicode_ci',
'prefix' => '',
),
'pgsql' => array(
'driver' => 'pgsql',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charset' => 'utf8',
'prefix' => '',
'schema' => 'public',
),
'sqlsrv' => array(
'driver' => 'sqlsrv',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prefix' => '',
),
),
);
?>
額~,你懂的,我肯定不會都說完么,對於剛開始的你來說,資料庫的設置知道這些就足夠了
配置開發環境
1、有時候我們需要指定開發環境是「本地」(本地環境一般是指我們自己電腦上的虛擬伺服器,並沒有發布到網上)還是「生產」(生產環境一般是指線上環境,就是在正式的伺服器上),亦或是還有其他環境(有些開發公司還會分測試環境等等),以方便做一個配置上的改變,比如「本地」環境的話就可以打開 debug 等等,而「生產」環境就不能打開 debug,否則會讓人知道我們伺服器的一些信息,這可是秘密,會造成不安全的。那下面就介紹一下 Laravel 中的環境配置。
2、環境配置在 bootstrap/start.php 中,我們打開這個文件,在裡面找到下面這段代碼
3、這里的 'your-machine-name' 是指你電腦的 hostname(啥是 hostname?好吧,我也查了好久,就是你的伺服器名)。有童鞋問了:怎麼知道我電腦的 hostname 呢? Windows 中打開 cmd 輸入 ipconfig /all
下面「主機名」就是 hostname,
Ubuntu 中打開終端輸入
hostname
顯示的就是 hostname 比如我的電腦的 hostname 是 admin,那麼就是這樣的
$env = $app->detectEnvironment(array( 'local' => array('admin'), ));
這樣的話在我的電腦中的時候,用的就是 'local' 中的配置。
那前面的 'local' 是什麼呢?是表示 app/config 中的文件夾名。當 hostname 符合你的設置的時候,Laravel 會在你的 app/config 文件夾里尋找 local 文件夾,並啟用裡面文件的設置,如果需要的設置 local 文件夾里沒有的話就會啟用 app/config 里的設置。聽起來有些繞是不是?看下面,我們的 app/config 中一般是這樣的
這時候我們的環境設置起不了任何作用,配置用的就是現在這些文件的設置。下面我們在裡面建一個名叫 local 的文件夾,並將 app.php 和 database.php 兩個文件拷貝進去。於是文件結構變成了這樣:
4、結合上面我的環境設置,當我在我的電腦看的時候,app.php 和 database.php 啟用的是 local 文件夾中的,其他配置用的還是原來的,我本地需要什麼配置和線上的有不同的時候,就將那個配置文件拷貝到 local 文件夾里,然後配置就行了。
'local' 這個名字不是必須的,我們可以任意起,而且可以不止一個,比如像下面這樣
$env = $app->detectEnvironment(array(
'shenma' => array('admin'),
'fuyun' => array('work','ayaya.group'),
));
Ⅱ linux+apache+laravel配置本地環境,出現php不執行,直接輸出在頁面上
有可能是你沒裝php,在終端輸入php -v,看看是否返回有php的版本信息,如果沒有就是沒安裝,建議重新配置lamp環境,如果單獨裝php的話需要重新設置apache以及mysql的配置文件,使其支持php。
解決辦法:重新安裝lamp環境,基於ubuntu發行版的話,參考這個鏈接:http://community.linuxmint.com/tutorial/view/486 ,如果是其他的發行版,可網路搜索該發行版下的lamp環境配置步驟
Ⅲ 我在伺服器上用Apache配置了php環境,然後運行Laravel時發現url重寫有問題,求助大神~
我的Linux ,你開啟了重寫模塊嗎
LoadMole rewrite_mole moles/mod_rewrite.so前面的#去掉
<Directory />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ALL
</Directory>
<Directory "/mnt/www/">
AllowOverride ALL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搜索AllowOverride None 替換為 AllowOverride All
Ⅳ 如何訪問虛擬機中的laravel框架php 內置的開發環境伺服器
先安裝好
在shell運行
composer create-project laravel/laravel 你的路徑 版本
給storage文件夾寫文件許可權,
設置偽靜態:
nginx: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query_string;
}
apache:
Options +FollowSymLinks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Rule ^ index.php [L]
Ⅳ 如何配置php laravel
app/config 中的配置說明
1
在 app/config 文件夾中經常配置的一般有兩個文件:app.php 和 database.php 兩個文件,他們一個是配置項目雜項的、一個是配置資料庫的。下面我就裡面的常用配置做一下解釋: 先是 app.php 文件
2
其實 app.php 後面還有一些內容,但那些基本上不需要你修改。(只有添加第三方包的時候才有需要,我們會到時候再講)
接下來介紹 database.php 文件
3
<?php
return array(
'fetch' => PDO::FETCH_CLASS,
'default' => 'meinv',
'connections' => array(
'sqlite' => array(
'driver' => 'sqlite',
'database' => __DIR__.'/../database/proction.sqlite',
'prefix' => '',
),
'mysql' => array(
'driver' => 'mysql',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charset' => 'utf8',
'collation' => 'utf8_unicode_ci',
'prefix' => '',
),
'meinv' => array( //這里就是上面例子里的默認連接資料庫名,實際上是 mysql 資料庫
'driver' => 'mysql',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charset' => 'utf8',
'collation' => 'utf8_unicode_ci',
'prefix' => '',
),
'pgsql' => array(
'driver' => 'pgsql',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charset' => 'utf8',
'prefix' => '',
'schema' => 'public',
),
'sqlsrv' => array(
'driver' => 'sqlsrv',
'host' => 'localhost',
'database' => 'database',
'username' => 'root',
'password' => '',
'prefix' => '',
),
),
);
?>
額~,你懂的,我肯定不會都說完么,對於剛開始的你來說,資料庫的設置知道這些就足夠了
END
配置開發環境
1
有時候我們需要指定開發環境是「本地」(本地環境一般是指我們自己電腦上的虛擬伺服器,並沒有發布到網上)還是「生產」(生產環境一般是指線上環境,就是在正式的伺服器上),亦或是還有其他環境(有些開發公司還會分測試環境等等),以方便做一個配置上的改變,比如「本地」環境的話就可以打開 debug 等等,而「生產」環境就不能打開 debug,否則會讓人知道我們伺服器的一些信息,這可是秘密,會造成不安全的。那下面就介紹一下 Laravel 中的環境配置。
環境配置在 bootstrap/start.php 中,我們打開這個文件,在裡面找到下面這段代碼
2
這里的 'your-machine-name' 是指你電腦的 hostname(啥是 hostname?好吧,我也查了好久,就是你的伺服器名)。有童鞋問了:怎麼知道我電腦的 hostname 呢? Windows 中打開 cmd 輸入 ipconfig /all
下面「主機名」就是 hostname,
Ubuntu 中打開終端輸入
hostname
顯示的就是 hostname 比如我的電腦的 hostname 是 admin,那麼就是這樣的
$env = $app->detectEnvironment(array( 'local' => array('admin'), ));
這樣的話在我的電腦中的時候,用的就是 'local' 中的配置。
那前面的 'local' 是什麼呢?是表示 app/config 中的文件夾名。當 hostname 符合你的設置的時候,Laravel 會在你的 app/config 文件夾里尋找 local 文件夾,並啟用裡面文件的設置,如果需要的設置 local 文件夾里沒有的話就會啟用 app/config 里的設置。聽起來有些繞是不是?看下面,我們的 app/config 中一般是這樣的
3
這時候我們的環境設置起不了任何作用,配置用的就是現在這些文件的設置。下面我們在裡面建一個名叫 local 的文件夾,並將 app.php 和 database.php 兩個文件拷貝進去。於是文件結構變成了這樣:
4
結合上面我的環境設置,當我在我的電腦看的時候,app.php 和 database.php 啟用的是 local 文件夾中的,其他配置用的還是原來的,我本地需要什麼配置和線上的有不同的時候,就將那個配置文件拷貝到 local 文件夾里,然後配置就行了。
'local' 這個名字不是必須的,我們可以任意起,而且可以不止一個,比如像下面這樣
$env = $app->detectEnvironment(array(
'shenma' => array('admin'),
'fuyun' => array('work','ayaya.group'),
));
Ⅵ laravel的開發環境配置是否有違php風格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3138953/answer/292137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實在看不下去了,注冊個帳號上來扯一下.說實話,文章有些地方說的還是很中肯的,php 確實出自草根,很多地方讓人很不滿意.但是,這篇文章里處處鼓吹 ruby,我看不出是何居心.我承認 rail 的理念確實很好,設計的也非常不錯.但是這東西永遠只是小眾,效率問題,吞吐量問題都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樓主自己去搜索一下多少初創公司使用 rail,然後當用戶量上去的時候又不得不轉型 java or php. 因為 rail 設計的好(我不承認 ruby 是個好語言,太tmd慢了,語法糖太多),所以大家從中學習,這有什麼? RVM 的推廣問題,其實 RVM 這東西被造出來就是很無奈的,ruby 還是太年輕了,很多語法在不同的變化,前後兼容很成問題,不得已才在本機安裝多個不同版本的 ruby,我看不出這個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炫耀的.
很好玩的是,樓主居然好意思拿包管理說事,你難道不知道 ruby 的包管理也是從 perl 學來的么?不要總是一副衛道士的樣子,ruby 作者自己就承認從各種語言里學習不同的特性(請注意,這里的學習其實就是你說為的抄襲).再說說抄襲問題,ruby 中列表和字典這些元素也是從 perl 和 python 中全盤抄襲來的.
最後,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是請不要誤導別人,rail 現在以及在可預期的時間范圍內都只是小眾化的東西. 現在還是 php 和 java 的年代,當然我不反對學習新的語言和架構,然後擴展一下思路,甚至做一些東西,但請不要動不動就說某某某沒前途,某某某該拋棄.存在即合理.
Ⅶ 如何在阿里雲的虛擬主機中配置laravel環境
拿laravel5.1來說:
在根目錄下創建一個local文件夾,把網站根目錄下除了public文件夾以外所有文件及文件夾剪切到local文件夾中
然後把public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剪切到網站根目錄,接著刪除public文件夾,這樣入口就變成根目錄而不是public了,接下來
打開根目錄下的index.php(之前/public/index.php)
將
require __DIR__.'/../bootstrap/autoload.php';
修改為
require __DIR__.'/local/bootstrap/autoload.php';
將
$app = require_once __DIR__.'/../bootstrap/app.php';
修改為
$app = require_once __DIR__.'/local/bootstrap/app.php';
打開/local/config/app.php(之前的/config/app.php)
將
'key' => env('APP_KEY', 'SomeRandomString'),
'cipher' => 'AES-256-CBC',
改為
'key' => env('APP_KEY', '1234567890qwerty'),
'cipher' => 'AES-128-CBC',
其中key使用長度為16的隨機字元串,由於萬網不支持'AES-256-CBC'所以用128位加密就可以了,128用16個隨機字元串做key,256用32個。
上傳到萬網虛擬主機,然後在後台把PHP版本改成5.5就可以了,就妥妥的成功運行laravel了。
第一步
最後請小心如果你的CSSjsFONT的文件有用的話 請把他們也拷貝到Larvael的根目錄下
否則你會發現你的css js都404啦 千萬要記住.
這里作者補充一句 只可在測試環境下這樣使用,否則真實環境會有安全問題!
Ⅷ 怎麼安裝PHP環境
LAMP/LNMP 環境搭建
一.檢查系統環境
1.確認centos版本
[root@localhost ~]# cat /etc/redhat-release
2.檢查是否安裝過apache
rpm -qa | grep httpd
或者:
apachectl -v
或者:
httpd -v
3.檢查是否安裝過Mysql
service mysqld start
如果未被識別則沒有安裝
如果系統安裝過,或者安裝失敗,清理一下系統
4.清理Mysql痕跡
yum remove mysql
rm -f /etc/my.cnf
5.卸載Apache包
rpm -qa|grep httpd
注意:如果是新的系統或者你從來沒有嘗試安裝過,則以上步驟省略
二.安裝Apache、PHP、Mysql
停止防火牆服務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禁用防火牆開機啟動服務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1.安裝apache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httpd
2.安裝php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php
3.安裝php-fpm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php-fpm
4.安裝Mysql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mysql
5.安裝 mysql-server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mariadb-server
CentOS 7+ 版本將MySQL資料庫軟體從默認的程序列表中移除,用mariadb代替了,entos7配置教程上,大多都是安裝mariadb,因為centos7默認將mariadb視作mysql。
因為mysql被oracle收購後,原作者擔心mysql閉源,所以又寫了一個mariadb,這個資料庫可以理解為mysql的分支。如果需要安裝mariadb,只需通過yum就可。
6.安裝 php-mysql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php-mysql
三.安裝基本常用擴展包
1.安裝Apache擴展包
yum -y install httpd-manual mod_ssl mod_perl mod_auth_mysql
2.安裝PHP擴展包
yum -y install php-gd php-xml php-mbstring php-ldap php-pear php-xmlrpc php-devel
3.安裝Mysql擴展包
yum -y install mysql-connector-odbc mysql-devel libdbi-dbd-mysql
四.配置Apache、mysql開機啟動
重啟Apache、mysql服務(注意這里和centos6有區別,Cenots7+不能使用6的方式)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啟動apache
systemctl stop httpd.service #停止apache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重啟apache
systemctl enable httpd.service #設置apache開機啟動
重啟資料庫
#啟動MariaDB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mariadb.service
#停止MariaDB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mariadb.service
#重啟MariaDB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service
#設置開機啟動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enable mariadb.service
五.配置Mysql
初次安裝mysql是沒有密碼的,我們要設置密碼,mysql的默認賬戶為root
方式1:設置 MySQL 數據 root 賬戶的密碼:
[root@localhost ~]#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當出現如下提示時候直接按回車:
Enter current password for root
出現如下再次回車:
Set root password? [Y/n]
出現如下提示輸入你需要設置的密碼,這里輸入了root,輸入密碼是不顯示的,回車後再輸入一次確認:
New password:
接下來還會有四個確認,分別是:
Remove anonymous users? [Y/n]
Disallow root login remotely? [Y/n]
Remove test database and access to it? [Y/n]
Reload privilege tables now? [Y/n]
直接回車即可。
方式2:進入mysql mysql -r
修改mysql密碼:set password for 'root'@'localhost'=password('root');
mysql授權遠程連接(navicat等): grant all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root';
六.測試環境
我們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http://ip/,正常顯示,說明我們的lamp 環境搭建成功
七.安裝nginx
yum install yum-priorities -y
wget http://nginx.org/packages/centos/7/noarch/RPMS/nginx-release-centos-7-0.el7.ngx.noarch.rpm
rpm -ivh nginx-release-centos-7-0.el7.ngx.noarch.rpm
yum install nginx
Nginx 版本號可變更http://nginx.org/packages/centos/7/noarch/RPMS/$版本
八.配置nginx
1.nginx啟動,停止,重啟
systemctl start nginx.service #啟動nginx
systemctl stop nginx.service #停止
systemctl restart nginx.service #重啟
systemctl enable nginx.service #設置開機啟動
更改nginx埠號(根據自己需求)
cd /etc/nginx/conf.d/
vim default.conf
把listen 80改成listen 81
3.訪問http://ip:81即可看到nginx首頁
安裝完成訪問時候需要啟動php-fpm,不重啟訪問會出現下載文件,重啟命令如下
systemctl start php-fpm.service #啟動php-fpm
systemctl enable php-fpm.service #設置開機啟動
4.更改nginx配置文件識別php
vi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把之前的#給去掉就可以了,順手改一下
location ~ .php$ {
root html;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fastcgi_index index.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usr/share/nginx/html/$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方法二 安裝nginx
yum install nginx
啟動nginx,並設置為開機啟動
systemctl start nginx
systemctl enable nginx
5.在 /usr/share/nginx/html中新建一個test.php
訪問http://ip:81/test.php即可看到php頁面
修改完成配置記得啟動apache 和php-fpm 哦!
九.負載配置
upstream site{
server 172.16.170.138;
server 172.16.170.139;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var/log/nginx/log/host.access.log main;
location /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pass http://site;
}
apache 默認目錄 /var/www/html
nginx 默認目錄 /usr/share/nginx/html
升級php版本
centos7 默認安裝php是5.4
查看yum的可安裝的php版本列表
yum provides php
開始升級PHP更新源:
rpm -Uvh https://mirror.webtatic.com/yum/el7/epel-release.rpm
rpm -Uvh https://mirror.webtatic.com/yum/el7/webtatic-release.rpm
yum remove php-common -y #移除系統自帶的php-common
php72版本
yum install -y php72w php72w-opcache php72w-xml php72w-mcrypt php72w-gd php72w-devel php72w-mysql php72w-intl php72w-mbstring
php56版本
yum install -y php56w php56w-opcache php56w-xml php56w-mcrypt php56w-gd php56w-devel php56w-mysql php56w-intl php56w-mbstring #安裝依賴包
查看php版本
php -v
安裝php fpm:
yum install php72w-fpm
yum provides php-fpm #因為我是准備搭建lnmp,所以安裝php-fpm,這里會提示多個安裝源,選擇5.6版本的安裝就可以了
yum install php56w-fpm-5.6.31-1.w7.x86_64 -y
systemctl start php-fpm.service 【啟動】
systemctl enable php-fpm.service【開機自啟動】
CentOS yum有時出現「Could not retrieve mirrorlist 」的解決辦法——resolv.conf的配置
原因:沒有配置resolv.conf
解決方法:
到/etc目錄下配置resolv.conf加入nameserver IP,如: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search localdomain
保存再次運行上面的命令就可以。
https://blog.csdn.net/mao834099514/article/details/73470001
nginx目錄 : /usr/share/nginx/html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nginx配置目錄
apache目錄 : /var/www/html
/etc/httpd/conf/httpd.conf apache配置文件
nginx 配置域名
cd /etc/nginx
cp default.conf imooc.conf
修改server_name imooc.test.com 以及項目目錄
配置虛擬域名 windows 訪問需要在host增加 linuxip
ServerName www.nine.com
DocumentRoot "/var/www/html/learnlaravel/public"
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All
Require all granted
關閉防火牆
setenforce 0
Ⅸ 如何使用 laradock 搭建 php 環境
修改了laradock/php-fpm/laravel.ini里的display_error=On之後重啟了dockers容器發現laravel.ini並未載入,還是原來老的,裡面顯示還是Off。
看了php-fpm的dockfile70,laravel.ini是ADD加進去的,
laradock/php-fpm/Dockerfile-70 321行:
ADD ./laravel.ini /usr/local/etc/php/conf.d
ADD ./laravel.pool.conf /usr/local/etc/php-fpm.d/
請問如何重新使容器載入修改後的laravel.ini?這樣呢,畢竟我也是從後盾人視頻平台看的,現學現賣,你試試吧❀(๑╯㉨╰๑)❀
Ⅹ iis+php怎麼配置laravel運行環境
安裝composer。安裝之前要確保目錄:wamp\bin\php\php5.4.3下的php.ini文件中的php_openssl.dll擴展庫是開啟的,否則,composer在安裝過程中會出現錯誤提示。(注意:wamp安裝文件下會有兩個php.ini文件,我們要修改的是php目錄下的php.ini文件)。
下載最新Laravel框架,解壓到伺服器根目錄www下。
Laravel 4 的安裝。打開cmd命了窗口,使用cd命令將目錄切換到伺服器根目錄下。執行命令composer install ,等待下載完成。
訪問項目主頁。因為在Laravel框架中,沒有index.php文件,而是用server.php文件來替代的,所以我們需要修改Apache的http.conf文件,在<IfMole dir_mole>下面添加server.php即可。
配置成功後,直接訪問http://localhost/,即可出現以下界面,則安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