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ug編程怎麼對多餘刀路進行裁剪
使用切削區域控制。2,指定修剪邊界控制。
但是指定切削區域這個不怎麼好用,因為需要選擇的切削區域比較多,而且不好判斷。所以使用修剪邊界的比較多。
在刀路生成以後,選擇指定修剪邊界的時候。我們已經生成好的刀軌就顯示不出來了。這樣就造成了我們判斷修剪區域的困惱了。
在這里給某些朋友提供些建議方法。如何方便的使用修剪邊界。
UG編程,指定修剪邊界的技巧使用
我們使用修剪邊界最大的困惱就來自於指定修剪邊界的時候,刀軌顯示不了。
UG編程,指定修剪邊界的技巧使用
只要我們能把這個問題處理好的話。那我們的修剪邊界就不存在問題了。
這時候,我們可以換個思路來處理這個邊界問題。
我們打開插入菜單條裡面的曲線功能。。找到裡面的基本曲線。
用這個基本曲線來畫出一個修剪邊界,
注意,用基本曲線畫邊界的時候,刀軌是能正常顯示的。所以能准確的劃分出我們想要修剪的區域。
UG編程裁剪刀路,主要是修剪掉多餘或指定不要的刀路;如下圖,我們在對模框進行開粗時,其默認的把基準角也加工,這個地方就需要用到裁剪刀路了。
此動作可以有2種方式可以完成
使用參考刀具來自動生成,就是參考前面一把刀具(一般用在等高清角)
使用修剪的方法,在主界面裡面,點了修剪後選要修剪的范圍(向內還是向外)
⑵ UG 編程參考刀具的問題
看了一下你的問題。
你問的應該不是在二次開粗時,在參考刀裡面應該輸入多少數值。
我想你是想知道在上把刀具開粗後,二次開粗應該使用多大的刀具?去進行二次開粗!
首先回答一下你字面意識上的問題,「參考刀」。
設置了參考刀以後,就是告訴電腦,你上把刀用了多大的刀進行加工過,而這次二次開粗,就會忽略你「上把刀」切削過的地方。直接進行加工。理論上講你上把刀用了多大的刀,那麼你二次開粗就應該參考你上把使用過的刀具。(就是和上把使用的刀具相等或者相同,這就是最大參考刀,最小的話就是0(不設置),重新用小刀完全開粗加工一次了)。
而我看你想問的應該不是這個意識,而是二次開粗應該使用多大的刀具進行加工。
我們只要知道用最小的刀具是多少就好了,這個是有計算公式的。為了方便你的理解所以還是畫個小圖給你理解一下好了。
假設這個壁的圓角是r=5 刀具是直徑30的進行粗加工以後。
先來算算角餘量會是多少?
當用直徑30的刀具加工圓角為R5的壁後,使用的最大刀具精加工拐角應該是直徑為5的刀具。
那麼要一刀切削能完全清完角的最小刀具是:
[30-(5x2)]x0.207=4.14
從上面的公式和圖都可以看出 只要多減去一個兩倍的圓角就可以了。
所以這個時候使用一把直徑為5的刀具完全沒有問題的。
理論上,一次性光壁清角(二次開粗)就是這樣計算最小使用刀具的。
至於,比如40r6 下面帶圓角的刀具下面的那個r6,你可以不用去理會。只是底面會多一點點而已,(可能你會問這個時候最小刀具快到地面的時候不是加工不完全了。)你要知道這是才清角,還沒有到精加工。還有刀具我們都會選大一些,或者說我們不一定非要用等高進行清角。
用型腔銑會自動控制和檢測餘量的。所以這個不用多慮。
好了,你慢慢理解。就說到這里了!
⑶ NXUG如何實現載入實體刀具來編程
新建刀具--solid_tool---從庫中調用刀具---銑--端銑刀(可轉位)----確定(不天直徑等任何參數)---選擇需要的刀具(可預覽刀具)。
就是還不知道如何修改尺寸
⑷ UG工序導航器里的這個夾持器有什麼用
在你UG編程時候,創建刀具,可以設置夾持器,方便模擬,在加工中,刀具夾持器是否會碰到加工產品。
⑸ ug8.5夾持器安裝路徑
UG8.5夾持器(Holder)的安裝路徑如下圖所示:
⑹ 在ug數控加工中,刀具夾持器參數怎麼設置
C:\UGS\NX 6.0\MACH\resource\library\tool\metric路徑下holder_database.dat文件就是夾持器的文件,修改裡面的參數就可以了
⑺ ug編程中換刀設置中夾持器號是什麼意思
「夾持器號」是用來從刀具庫中調用夾持器(加工中心刀庫中夾持刀具的裝置)的標識。
如圖所示,是一個已經創建好的夾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