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個維宏5.4.49的系統參數設置,我用的CNC機的型號是JPG-1325的,,,感激不盡啊!
以你的版本,你買的估計是盜版,維宏是V8.3,而且還有說明書的,不過都是中文的也好設置。
㈡ 木工雕刻機與浮雕雕刻機的區別
其實木雕機和浮雕機的功能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它們都是通過數控編程軟體來生成程序的。這些軟體有做浮雕用的,有做平面雕刻用的,它們都可以輸入到雕刻機控制系統裡面進行雕刻的。只要用的選擇的刀具一樣,生成的程序一樣,浮雕效果是一樣的。浮雕機和木工雕刻機都是雕刻機,浮雕機是按照加工工藝來分類的,木工機是按照加工材料來分類的。如果是做木工雕刻,浮雕機就是木工雕刻機裡面的一種,沒有說哪個好,那個不好,因為本身就是一個機器。山東晨燦機械,雕刻機專家。
㈢ 米凱爾數控精雕機與雕刻機區別有哪些兩者差距大嗎
1、概念性的區別雕刻機:顯然,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這是-種既雕刻又銑床的機器。其實它是在雕刻機的基礎_上裝配了更強大的主軸和性能更好的伺服電機,同時加強了床身負載,提高了加工精度。目前,該機床還處於高速機床的發展階段。這種機床具有很強的切削能力和很高的加工精度雕刻機:用於雕刻小型數控機床,一般採用小功率高速主軸。適合小工具加工,扭矩-般小,傾向於「雕刻"功能,如木材(專門加工過的木材稱為木雕機) , 硬度低的材料如P VC、亞克力,不適合重切割,目前在市場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產品通常下標識雕刻機主要用於加工工藝,這種機器成本低,精度不高不宜用於模具工作。2、外觀差異雕銑機: -般採用全封閉結構,設計方法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機器,延長精密部件的使用壽命(數控雕刻銑刀機,採用行業主導的全封閉設計,加工區域和區域完全隔離,有效防止加工切削液和切削渣在數控機床的運動部件和電器部件中損壞。3、機床重量差異雕刻銑床:-般重量在1.8噸以上,這是為了更大的切割能力而設計的。雕刻機:由於其加工精度和工件不- -樣, -般重量較輕。市場上幾台主流雕刻機的重量一般在3 0 0公斤左右。4、機床配置的差異雕刻銑床為了達到高精度、高穩定性通常採用進口核心配件。例如,台灣商業印刷螺絲和導軌,日本安川伺服電機,日本NS K軸承等為了節約成本,雕刻機採用國產配件,步進電機螺桿主要由國產雜質製成5、主軸功率差雕刻銑床由於其銑削功能,將配備大功率主軸,主軸功率根據型號在3. 0 kW到7.5 kW之間,轉速在1 5000 - 2 4000之間.雕刻機裝配主軸一般都是3 . 0 K W以下的小功率主軸,這種主軸的刀具負荷小而高速6、切割的數量差異雕刻銑床的切割能力,雕刻機的切割體積非常小7、加工精度的差異雕刻銑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在0 . 0 1 mm左右,而雕刻機的加工精度只能達到0.0 4 mm8、處理對象的區別雕刻銑床更適合精加工小銑削、小模具,適合銅、石墨等加工雕刻機適用於木材、P VC、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非金屬材料9、價格差異雕刻銑床的價格一般在10萬元以上,根據不同的型號尺寸和配置,價格會更高雕刻機比較多,-般在4萬元以內。
㈣ 數控木雕這個行業如何
這個行業啊,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小到十一二歲,大到五六十歲,都能做。這個呢要去實際操作,有人教的話一星期就能上手了。但是要是學制圖的話,那就得花點時間了。(我呢做操作機器也幾年了,也帶了好幾個徒弟。跟你說說我的帶徒步驟,第一天,就看,什麼都不用問,就看師傅怎麼操作,機器怎麼運行;第二、三天,就問師傅怎麼操作,要注意些什麼;第四、五天,就在師傅的陪同下,他說你操作;第六、七天,就不用師傅陪同,自己操作!)就這樣……
㈤ 機電設備安裝實結
一、機電設備拆裝實習目的
機電設備拆裝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之一,通過對機械典型部件的拆裝與測繪,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機械典型部件的布局方式、傳動關系、連接方法等,從而加深對機械類專業課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對機械典型部件的拆裝與測繪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機械典型部件內部具體結構的理解,學會使用各種工量具,並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勤於思考的能力,為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學目標有
(一)知識掌握點
1. 通過機床典型部件拆裝訓練了解機床典型部件的結構及傳動方式,零部件的作用及連接方式。
2. 提高識圖能力。
3. 熟悉裝配的概念及部件的拆裝方法。
(二)能力訓練
1.熟練掌握常用裝配工具的使用
2.基本掌握零部件拆裝的操作方法。
(三)素質培養
培養同學嚴謹、細致工作的態度,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實習方式及場所
本實習內容由老師完成基本內容講解和學生分組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基本內容講解和拆裝實習地點選擇在西安石油大學機械拆裝實驗室、,集中授課;學生分組交叉進行。
物質准備
1.設備:拆裝用多種變速箱
2.工具:扳手類、旋具類、拉出器、手錘類、銅棒、襯墊、彈性卡簧鉗、油池、毛刷
3.材料:棉紗、柴油
三、實訓基本內容
1. 數控銑床( 精雕CNC雕刻機)組成、布局及其主要技術參數;
2. 數控銑床的安全操作規程;
3.機床操作面板與控制面板及其按鈕使用;
4. 工件、刀具安裝及調整,對刀,建立工件坐標系等及其注意事項;
5. 實訓用數控銑床的特殊指令與常用指令及其使用方法;
6. 程序的輸入與編輯及注意事項;
7. 會使用精雕軟體進行編程、對簡單零件數控的加工的手動編程、自動編程和印章和浮雕雕刻的自動編程、參數選定和模擬加工
8.簡單零件的加工和印章的雕刻的操作
三.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概念----數控、數控機床與數控加工
數字控制:是以數字化信號對機構的運動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簡稱為數控(NC)。
數控機床:指應用數控技術對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機床。
數控加工:泛指在數控機床上進行零件加工的工藝過程。
2.數控加工的特點(優點)
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比較:數控機床在普通機床基礎上增加了對機床運動和動作自動控制 的功能部件,使數控機床能夠自動完成 對零件加工的全過程。
1)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定
① 數控機床的機械精度高
③ 無人為誤差,加工的一致性好
2)數控加工的生產效率高
①極大地縮短加工的`輔助時間(快速行程、自動換刀)
②免劃線工序
③粗、精加工一次裝夾完成
④無需中途停車檢測
3)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強.
單件、小批生產易於獲得好效益
4)易於實現CAD/CAM一體化及構成計算機集中控制系統.
四.精雕機的特點:
一般認為精雕機是使用小刀具、大功率、小吃刀量、高速進給、高速主軸電機的數控銑床。國外並沒有精雕機的概念,加工模具他們是以加工中心(電腦鑼)銑削為主的,但加工中心有它的不足,特別是在用小刀具加工小型模具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並且成本很高。國內開始的時候只有數控雕刻機的概念,雕刻機的優勢在雕,如果加工材料硬度比較大也會顯得力不從心。精雕機的出現可以說填補李兩者之間的空白。精雕機既可以雕刻,也可銑削,是一種高效高精的數控銑床。
精雕機和雕刻機、雕銑機、加工中心(電腦鑼)在外觀結構上都非常類似,下面就四者進行比較分析:
從概念上講:
加工中心:港台、廣東一帶稱之為電腦鑼,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第一台加工中心出現在1958年的美國。它可以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後即可進行銑削、鑽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功能特別強調「銑」。
雕刻機:它主軸轉速高適合小刀具的加工,扭矩比較小,著重於「雕刻」功能,例如木材(專門加工木板的稱為木雕機)、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不太適合強切削的大工件。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打著雕刻機旗號的產品都是為加工工藝品為主,成本低,由於精度不高,不宜用於模具開發;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晶片雕刻機。
精雕機: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精確雕、也可銑,雕刻機的基礎上加大了主軸、伺服電機功率,床身承受力,同時保持主軸的高速,更重要的是精度很高。
雕銑機:雕銑機注重雕和銑,是介於精雕機和加工中心之間的過渡機型。相比精雕機,其優點是機器剛性更強,加工效率更高、功率大、適合做軟金屬的快速、重型切削。相比加工中心優點是:加工軟金屬如銅、鋁的速度更快、鋼模的精加工速度效率更高。其缺點不宜進行大型工件的開粗、重切削。雕銑機還向高速發展,一般稱為高速機,切削能力更強,加工精度非常高,還可以直接加工硬度在HRC60以上的材料,一次成型。
從外觀體積上講:
加工中心體積最大,大型的1690型機體積在4m*3m,小型的850型機也在2.5m*2.5m;精雕機次之,比較大型的750型機一般在2.2m*2m;雕刻機最小。
從機械結構上講:
加工中心一般採用懸臂式,精雕機和雕刻機一般多用龍門式架構,龍門式又分為棟梁式和定梁式,目前精雕機以定梁式居多。
從指標數據上講:
主軸最高轉速(r/min):加工中心8000;雕精雕機最常見240000,高速機最低30000;雕刻機一般與雕銑機相同,用於高光處理的雕刻機可以達到80000,一般不用電主軸而是用氣浮主軸。
主軸功率:加工中心最大,從幾千瓦到幾十千瓦都有;精雕機次之,一般在十千瓦以內;雕刻機最小。
切削量:加工中心最大,特別適合重切削,開粗;精雕機次之,適合精加工;雕刻機最小。
速度:由於精雕機和雕刻機都比較輕巧,它們的移動速度和進給速度比加工中心要快,特別是配備直線電機的高速機移動速度最高達到120m/min
精度:三者的精度差不多。
從加工尺寸上講:工作檯面積可以比較好的反應這個。國內加工中心(電腦鑼)最小的工作檯面積(單位mm,下同)在830*500(850機);精雕機的最大的工作檯面積在700*620(750機),最小的是450*450(400機);雕刻機一般不會超過450*450,常見的是45*270(250機)。
從應用對象上講:
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大型的模具,硬度比較的材料,也適合普通模具的開粗;精雕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小型模具的精加工,適合銅工、石墨等的加工;低端的雕刻機則偏向於木材、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加工,高端的適合晶片、金屬外殼等拋光打磨。
一般認為:加工中心、精雕機既可以做產品,也可以做模具,雕刻機只可以做產品。
適合材料:
有機玻璃、PVC板、ABS板、KT板、木材、寶石、大理石、鋁塑板、鐵、銅、鋁、塑料等各種材料進行表面加工及切割
性能指標:
工作平台尺寸:400mm×400mm
雕刻范圍:400mm×400mm
Z軸行程:180mm
進料高度:200mm
機體配置:鑄鐵
檯面配置:鑄鐵檯面
絲桿配置:20絲桿(台灣上銀 C3級研磨絲桿)
導軌配置:20方軌(台灣APPA高精度SP級直線導軌)
主軸轉速:0-24000(轉/分)
X、Y、Z軸電機:國產高速步進電機
運動控制:高性能維宏控制系統
雕刻指令:G代碼*、U00*、mmg*、nc
刀具直徑:3.175mm、4mm、6mm
主軸功率:800w恆功率水冷高速電機
運動方式:底盤動
五.心得體會
為期兩周的機電設備拆裝實習轉眼就結束了,但是帶給我的感受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總的來說,這次為期兩周的實習活動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給了我今後的學習工作上的重要的經驗。在以後的時間里也恐怕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去讓我們去體驗這樣的生活,也恐怕難有這樣的幸運去體驗身邊的每一樣東西到底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了。
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於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就像我們接觸到的加工中心、車床,雖然它的危險性很大,但是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加工出產品,這樣就鍛煉了大家敢於嘗試的勇氣。數控加工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煉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獲,使這次實習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我們知道,「機電設備拆裝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製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了解了機械製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鍛煉,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
對我們來說,機電設備拆裝實訓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鍛煉的機會,甚至是我們生活態度的教育的一次機會!在這次實訓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可是無實踐的理論就是空談。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將理論真正用到實踐中去,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我以前總以為看書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經過這次的實訓,我現在終於明白,沒有實踐所學的東西就不屬於你的。俗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要讀好書,而不是讀死書。任何理論和知識只有與實習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其作用。而作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們,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還必須到實踐中檢驗、鍛煉、創新;去培養科學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為,健康的心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次操作過程中,但是由於時間較短,沒能熟練的掌握編程。以後要認真學習,提高編程水平,並加強操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本次數控實訓確實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實際操作方面,遺憾的是時間有些短。通過本次實訓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操作水平以及實踐經驗方面有欠缺。兩周的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煉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訓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獲,使這次習實達到了它的真正目的。
㈥ 木工雕刻機做浮雕能和浮雕機的效果一樣嗎
其實木雕機和浮雕機的
功能原理
基本是一致的。它們都是通過
數控編程
軟體來生成程序的。這些軟體有做浮雕用的,有做平面雕刻用的,它們都可以輸入到
雕刻機
控制系統裡面進行雕刻的。只要用的選擇的刀具一樣,生成的程序一樣,浮雕效果是一樣的。
㈦ 詳細分析數控雕銑機與加工中心和雕刻機的區別
數控雕銑機用途上與加工中心和雕刻機的區別
加工中心:港台、廣東一帶稱之為電腦鑼,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第一台加工中心出現在1958年的美國。它可以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後即可進行銑削、鑽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功能特別強調『銑』。
雕刻機:它主軸轉速高適合小刀具的加工,扭矩比較小,著重於『雕刻』功能,例如木材(專門加工木板的稱為木雕機)、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不太適合強切削的大工件。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打著雕刻機旗號的產品都是為加工工藝品為主,成本低,由於精度不高,不宜用於模具開發;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晶片雕刻機。
數控雕銑機: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雕、也可銑,雕刻機的基礎上加大了主軸、伺服電機功率,床身承受力,同時保持主軸的高速,更重要的是精度很高。雕銑機還向高速發展,一般稱為高速機,切削能力更強,加工精度非常高,還可以直接加工硬度在HRC60以上的材料,一次成型。
從外觀體積上講:
加工中心體積最大,大型的1690型機體積在4m*3m,小型的850型機也在2.5m*2.5m;雕銑機次之,比較大型的750型機一般在2.2m*2m;雕刻機最小。
從機械結構上講:
加工中心一般採用懸臂式,雕銑機和雕刻機一般多用龍門式架構,龍門式又分為棟梁式和定梁式,目前雕銑機以定梁式居多。
從指標數據上講:
主軸最高轉速(r/min):加工中心8000;雕銑機最常見240000,高速機最低30000;雕刻機一般與雕銑機相同,用於高光處理的雕刻機可以達到80000,但那用的就不是一般的電主軸而是氣浮主軸。
主軸功率:加工中心最大,從幾千瓦到幾十千瓦都有;雕銑機次之,一般在十千瓦以內;雕刻機最小。
切削量:加工中心最大,特別適合重切削,開粗;雕銑機次之,適合精加工;雕刻機最小。
速度:由於雕銑機和雕刻機都比較輕巧,它們的移動速度和進給速度比加工中心要快,特別是配備直線電機的高速機移動速度最高達到120m/min
精度:三者的精度差不多。
從加工尺寸上講:工作檯面積可以比較好的反應這個。國內加工中心(電腦鑼)最小的工作檯面積(單位mm,下同)在830*500(850機);雕銑機的最大的工作檯面積在700*620(750機),最小的是450*450(400機);雕刻機一般不會超過450*450,常見的是45*270(250機)。
從應用對象上講: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大型的模具,硬度比較的材料,也適合普通模具的開粗;雕銑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小型模具的精加工,適合銅工、石墨等的加工;低端的雕刻機則偏向於木材、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加工,高端的適合晶片、金屬外殼等拋光打磨。
一般認為:加工中心、雕銑機既可以做產品,也可以做模具,雕刻機只可以做產品。
補充:
在國外很早就有雕銑機的名詞(CNCengravingandmillingmachine),嚴格地講雕是銑的一部分,是購買雕刻機還是購買數控銑式加工中心是經常要問自己的問題。另外,還有目前盛行的高速切削機床(HSCMACHINE)。
從工藝上與加工中心和雕刻機的區別
1.--數控銑和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
2.--數控雕銑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或軟金屬的加工設備
3.--高速切削機床用於完成中等銑削量,並且把銑削後的打磨量降為最低的加工設備
深入分析上述設備的結構可以幫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從機械角度
機床的機械分為兩個部分,移動部分和不移動部分:工作台,滑板,十字花台等為移動部分,床座,立柱等為非移動部分
1、--數控銑加工中心: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
優點:能進行重切削;缺點:由於移動部分同樣龐大,犧牲了機床靈活性,對於細小的部分和快速進給無能為力。
2、--數控雕銑機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好移動部分鋼性要以靈活為前題下,盡可能的輕一些,同時保持一定的鋼性。
優點:可進行比較細小的加工,加工精度高。對於軟金屬可進行高速加工;缺點:由於鋼性差所以不可能進行重切削。
3、--高速切削機床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移動部分鋼性要求比較好,而且盡可能的輕巧。
優點:能進行中小量的切削(例一般φ10的平底刀,對於45號鋼(300)深切深度以0.75為好);缺點:正確使用下能發揮高效,低成本,使打磨量變為極少。不正確使用,馬上就會使刀具的廢品堆積如山。
如何從機械上做到上面又輕、剛性又好矛盾的要求,關鍵在於機械結構上的功夫。
1、--床體採用高低筋配合的網狀架構,有的直接採用蜂巢的相接的內六角網狀結構
2、--超寬的立柱和橫梁,大家知道龍門式的結構由於其極好的對稱性和極佳的鋼性被高速切削設備廠家一直做為首選結構。
3、--對於移動部分有與數控銑顯著的不同之處是加寬了很多導軌與導軌之間的距離,以克服不良力矩的問題。
4、--從材料上講一般採用了米漢那鑄鐵,也就是孕育鑄鐵,在澆注鐵水時加入一定比例的硅(Si)從而改變了鐵的內部結構,使之更加耐沖壓,剛性上有顯著提高。
5、--機床的剛性主要用於克服移動部分在高速移動時對非移動部分的強大沖擊,所以導軌、絲桿要求粗一些,以及加強連接部分剛性
二、--從數控角度分析
1、--數控銑加工中心對數控系統要求速度一般,主軸轉速0~8000RPM左右
2、--雕銑機要求高速的數控系統,主軸轉速3000~30000RPM左右
3、高速切削機床要求高速的數控系統以及極好的伺服電機特性,主軸轉速1500~30000RPM左右
三、--編程軟體上分析
從軟體的角度上講,數控銑加工中心,高速切削機床雕銑機都可以使用標準的CAD/CAM軟體如:MasterCamCimatronPEUG等。
銑床通常以為Cimatron刀路較好一點,新版的軟體充分考究到刀具的每時每刻的切削量的均勻性,尤其是刀進入走出工作的一刻的速度和圓滑性,以及在拐點的跟隨差演算法問題(followingError),使結果和設計圖形更加貼進,CAD部分剛大量採用直觀的三維實體造型如Solidworks等再通過IGS等轉入CAM軟體進行加工。
不過不用擔心,CAD/CAM的發展速度遠勝於機床的CNC的發展速度。
雕刻加工因其刀具的特殊性的有相當的細小的角度控制,用TYPE3為好。
四、--刀庫自動換刀和全自動對刀要求
加工中心是一個體面的名詞,但我覺得對刀庫的要求一定要結合實際。
加工中心是為了完成多種工序於自動狀態的數控設備,主要是對於一些固定的大批量的生產作業,如果我們加工一個很多孔、牙的箱體,而且要天天做差不多的(一批量最小2百個以上)那就一定選加工中心,對於模具行業和小批量生產單位千萬不要動不動就上加工中心,因為見過太多的廠家買加工中心,當數控銑來使用,使用刀庫對數控系統的成本上來講很簡單,但主軸和刀庫、空壓機以及各種刀柄等會增加成本,所以對於一台設備的差價大於10萬元人民幣,而且編程人員要頭腦清醒。不然悲劇就會發生,問題也相對增多了不少。效率上如何,對於生產量同一品種不到一、二百個的工件盡量不要使用加工中心,效率太低。
有什麼好辦法提高效率,不使用刀庫,又不會造成人為的換刀誤差,只有全自動對刀系統,刀往上一裝,一個按鈕,機床自動對刀,直接加工,誤差在0.001~.0003μm內,與自動換時間來比,慢不了一點效率。如果是加工中心又無自動對刀裝置機床與不帶刀庫,但是自動對刀的機床相比,實踐中的效率後者遠高於前者。又好請您注意自動對刀儀的最好品牌的價格如(Marposs)不過一萬元左右,而且不太可能損壞,如此分析對於勞動力大把的國內模具加工,以及小批量工業零件的加工如果充分考慮資金的利用價值一定不應採用加工中心設備,另外,國內廠家的刀庫基本上還很多問題。進口的也相當貴。(BT40的10把刀庫不會低於10萬人民幣)。
五、高速切削設備的看法
精明的加工商一定會大量時間考慮機床的准備時間和人員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損失,我們永遠記住不用在這方面提醒他們。而我們該做的是如何從機床的加工時間上來給他們更高的加工效率,以及進可能的降低他們的打磨時間。甚至零打磨。高速切削設備的閃亮登場是讓加工商怦然心動的事件。先不要考慮其昂貴的造價(150萬左右),單從使用上講我認為一定是那句老話:它對有些人來講是一塊香香的肉,對另外一些人來講是劇毒的毒葯,日本人以及歐洲人不遺餘力的宣傳高速切削的好處而讓人採用他們的設備。當然有些不實用的做法。在數控機床行業8年內實戰經驗告訴我他們的成本應在60~70萬左右。如此之高的利潤率是讓我看到了他們的本質。國內的數控機床的毛利應為(30~40%)之間。這是合理的,正直的利潤。如果您願意維護他們高利潤我想在相同時間就不可能掙更多的錢。更要考慮到售後服務等等。我不敢相信他們的服務可以在1~2天內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我們現有的科技還不能實現"固體傳真"。
從振興民族工業的角度上看應該支持國內機床廠的發展。高速切削的本質是把刀具的行走的長度在短時間內走完。大家知道
距離=速度×時間
刀具的說明已經固定國切削的方式決定長了就意味著無利可圖提高速度就等於把時間縮短。
高速切削因當前的機床本身的主軸和採用的刀具的限制決定了它不可能是一定好,目前國外通用的做法是第一台設備不採用高速切削,而第二台或第三台則可考慮這種設備。
成功的做法例如:
1台仿形銑把大部分切削量完成(重切削)而剩於2~3mm的加工餘量,把剩餘的切削量在高速機床上快速完成,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1)--重切削機床很多,加工費很低
2)--加工量大,精度要求不高極易達到
3)--刀具便宜
4)--轉入高速切削後,因為加工對象已接近成形,所以第一刀的切削量很均勻
5)--成形快速准確
6)--免太多打磨,配合尺寸精確
7)--刀具雖貴,但時間短,切削量不大,性能價格比率很好
8)--很多細微之處,如小角度導度等,細致加工一次完成而不用電火花幫快,
9)--極好的表面光潔度(鏡面效果)
如此看來,設備的協調本是取勝之道,因為它的剩餘量有2~3個mm所以在工作台上XY上做兩個校準G54的檔板就完成工件裝夾的問題,而對於切削量不大的工件則直接在高速機床完成了。
六、還有一個問題要討論是主軸的問題
對於數控銑和加工中心因為要求低轉速大扭據,所以一定需要主軸變速箱來的減速比來提升扭力的轉速低而精度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大可能用小半徑刀具。對於雕銑機來說要主軸工作在2~3萬RPM才可工作,回轉精度一般2個μ左右,不然斷刀現象全很嚴重,所以一定要用電主軸,即電機和主軸是一體的。對於高速切削設備來講,要求內藏式電主軸,而且在低轉速時也要用一定的扭矩要有油水冷卻機來保持主軸工作溫度恆定主軸功率要在7.5~8KW以上,轉速要超過25000RPM
㈧ 雕銑機、加工中心(電腦鑼)與精雕機的區別
精雕機(CNC engraving and milling machine)它是數控機床的一種。2007年我國的精雕機產業產能已經超過10000台/年,產值超過15億RMB。目前精雕機的生產主要以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四大板塊主導。 [1] 一般認為精雕機是使用小刀具、大功率和高速主軸電機的數控銑床。國外並沒有精雕機的概念,加工模具他們是以加工中心(電腦鑼)銑削為主的,但加工中心有它的不足,特別是在用小刀具加工小型模具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並且成本很高。國內開始的時候只有數控雕刻機的概念,雕刻機的優勢在雕,如果加工材料硬度比較大也會顯得力不從心。精雕機的出現可以說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白。精雕機既可以雕刻,也可銑削,是一種高效高精的數控機床。 外形結構 精雕機和雕刻機、雕銑機、加工中心(電腦鑼)在外觀結構上都非常類似,下面就四者進行比較分析: 從概念上講: 加工中心:港台、廣東一帶稱之為電腦鑼,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第一台加工中心出現在1958年的美國。它可以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後即可進行銑削、鑽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功能特別強調「銑」。 雕刻機:它主軸轉速高適合小刀具的加工,扭矩比較小,著重於「雕刻」功能,例如木材(專門加工木板的稱為木雕機)、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不太適合強切削的大工件。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打著雕刻機旗號的產品都是為加工工藝品為主,成本低,由於精度不高,不宜用於模具開發;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晶片雕刻機。 精雕機: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精確雕、也可銑,雕刻機的基礎上加大了主軸、伺服電機功率,床身承受力,同時保持主軸的高速,更重要的是精度很高。 雕銑機:雕銑機注重雕和銑,是介於精雕機和加工中心之間的過渡機型。相比精雕機,其優點是機器鋼性更強,加工效率更高、功率大、適合做軟金屬的快速、重型切削。相比加工中心優點是:加工軟金屬如銅、鋁的速度更快、鋼模的精加工速度效率更高。其缺點不宜進行大型工件的開粗、重切削。雕銑機還向高速發展,一般稱為高速機,切削能力更強,加工精度非常高,還可以直接加工硬度在HRC60以上的材料,一次成型。 從外觀體積上講: 加工中心體積最大,大型的1690型機體積在4m*3m,小型的850型機也在2.5m*2.5m;精雕機次之,比較大型的750型機一般在2.2m*2m;雕刻機最小。 從機械結構上講: 加工中心一般採用懸臂式,精雕機和雕刻機一般多用龍門式架構,龍門式又分為棟梁式和定梁式,目前精雕機以定梁式居多。 從指標數據上講: 主軸最高轉速(r/min):加工中心8000;雕精雕機最常見240000,高速機最低30000;雕刻機一般與雕銑機相同,用於高光處理的雕刻機可以達到80000,但那用的就不是一般的電主軸而是氣浮主軸。 主軸功率:加工中心最大,從幾千瓦到幾十千瓦都有;精雕機次之,一般在十千瓦以內;雕刻機最小。 切削量:加工中心最大,特別適合重切削,開粗;精雕機次之,適合精加工;雕刻機最小。 速度:由於精雕機和雕刻機都比較輕巧,它們的移動速度和進給速度比加工中心要快,特別是配備直線電機的高速機移動速度最高達到120m/min 精度:三者的精度差不多。 從加工尺寸上講:工作檯面積可以比較好的反應這個。國內加工中心(電腦鑼)最小的工作檯面積(單位mm,下同)在830*500(850機);精雕機的最大的工作檯面積在700*620(750機),最小的是450*450(400機);雕刻機一般不會超過450*450,常見的是45*270(250機)。 從應用對象上講: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大型的模具,硬度比較的材料,也適合普通模具的開粗;精雕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小型模具的精加工,適合銅工、石墨等的加工;低端的雕刻機則偏向於木材、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加工,高端的適合晶片、金屬外殼等拋光打磨。 一般認為:加工中心、精雕機既可以做產品,也可以做模具,雕刻機只可以做產品。 機型區別 還是讓我們首先搞清楚三個機型區別: 1. --數控銑和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 2. --數控精雕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或軟金屬的加工設備 3. --高速切削機床用於完成中等銑削量,並且把銑削後的打磨量降為最低的加工設備 深入分析上述設備的結構可以幫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從機械角度 機床的機械分為兩個部分,移動部分和不移動部分:工作台,滑板,十字花台等為移動部分,床座,立柱等為非移動部分 1、--數控銑加工中心: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 優點:能進行重切削;缺點:由於移動部分同樣龐大,犧牲了機床靈活性,對於細小的部分和快速進給無能為力。 2、--數控精雕機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好移動部分鋼性要以靈活為前題下,盡可能的輕一些,同時保持一定的鋼性。 優點:可進行比較細小的加工,加工精度高。對於軟金屬可進行高速加工;缺點:由於鋼性差所以不可能進行重切削。 3、--高速切削機床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移動部分鋼性要求比較好,而且盡可能的輕巧。 優點:能進行中小量的切削(例一般φ10的平底刀,對於45號鋼(300)深切深度以0.75為好);缺點:正確使用下能發揮高效,低成本,使打磨量變為極少。不正確使用,馬上就會使刀具的廢品堆積如山。 如何從機械上做到上面又輕、剛性又好矛盾的要求,關鍵在於機械結構上的功夫。 1、--床體採用高低筋配合的網狀架構,有的直接採用蜂巢的相接的內六角網狀結構 2、--超寬的立柱和橫梁,大家知道龍門式的結構由於其極好的對稱性和極佳的鋼性被高速切削設備廠家一直做為首選結構。 3、--對於移動部分有與數控銑顯著的不同之處是加寬了很多導軌與導軌之間的距離,以克服不良力矩的問題。 4、--從材料上講一般採用了米漢那鑄鐵,也就是孕育鑄鐵,在澆注鐵水時加入一定比例的硅(Si)從而改變了鐵的內部結構,使之更加耐沖壓,剛性上有顯著提高。 5、--機床的剛性主要用於克服移動部分在高速移動時對非移動部分的強大沖擊,所以導軌、絲桿要求粗一些,以及加強連接部分剛性 二、--從數控角度分析 1、--數控銑加工中心對數控系統要求速度一般,主軸轉速0~8000RPM左右 2、--精雕機要求高速的數控系統,主軸轉速3000~30000RPM左右 3、高速切削機床要求高速的數控系統以及極好的伺服電機特性,主軸轉速1500~30000RPM左右 三、--編程軟體上分析 從軟體的角度上講,數控銑加工中心,高速切削機床精雕機都可以使用標準的CAD/CAM軟體如:MasterCam Cimatron PE UG等。 銑床通常以為Cimatron刀路較好一點,新版的軟體充分考究到刀具的每時每刻的切削量的均勻性,尤其是刀進入走出工作的一刻的速度和圓滑性,以及在拐點的跟隨差演算法問題(followingError),使結果和設計圖形更加貼進,CAD部分剛大量採用直觀的三維實體造型如Solidworks等再通過IGS等轉入CAM軟體進行加工。 不過不用擔心,CAD/CAM的發展速度遠勝於機床的CNC的發展速度。 雕刻加工因其刀具的特殊性需要有相當細小的角度控制,用TYPE3、JDPaint 為好。
採納哦
㈨ 電腦木雕機用什麼軟體編程
變成軟體分為平面浮雕和三維浮雕。
平面浮雕一般都是JDsoft(北京精雕)和ArtCAM.
三維浮雕則用的是PowerMill。如果是做模具的話還必須用到UG!
至於三維浮雕的設計話,我用的是3DC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