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的編程加工裡面( )是編程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演算法設計是編程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編程讓計算機代碼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
編譯方式下,通過一個對應於所用程序設計語言的編譯程序對源程序進行處理,經過對源程序的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意分析、代碼生成和代碼優化等階段將所處理的源程序轉換為用二進制代碼表示的目標程序;
通過連接程序處理將程序中所用的函數調用、系統功能調用等嵌入到目標程序中,構成一個可以連續執行的二進制執行文件。
調用這個執行文件就可以實現程序員在對應源程序文件中所指定的相應功能。
Ⅱ 求四川高一年級 信息技術 教案或者 電子書
兄弟,祝你成功~!
Ⅲ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與能力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展,著力發展學生以信息的交流與處理、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規劃能力。而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高中的信息技術課教師要採用有效的方法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力完成這一基本任務。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研究方向,從不同角度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筆者在近一年的高一信息技術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不大,甚至對這門課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學生一到機房就玩游戲或叫嚷著要上網。老師也反映現在的信息技術課越來越難上,一方面學生小學時就已經開始上信息技術,到了高中,他們對計算機的興趣和好奇已大大減退;另一方面,受高考制度的影響,信息技術課在學生心目中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地位。它既沒有語數外重要,也沒有音體美的「修身養性」,學生對這門課很難提起學習興趣。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相銜接,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為主要特徵的基礎教育課程,是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國普通高中課程結構中,技術是一個基礎的學習領域。學生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夠培養以下幾方面素質:首先融入技術世界,增強社會適應性;其次激發創造慾望,培養創新精神;第三,增進對文化的理解,增強自身交流和表達的能力;第四,強化手腦並用,發展實踐能力;最後,改善學習方式,促進自身的終身學習。
因此,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而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必須大力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樹立「學能即用」的教學目標。「學即能用」是真正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自覺自主學習的法寶,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學生從原來不願學,不想學變成我想學,我要學,被動變主動,消極變積極,學了馬上能用,體現信息技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和改變生活的強大魅力,使學生們樂在其中。真正讓信息課從「休息課」「娛樂課」「上網課」變成「自主課」「探索課」。
其次,教學方法方面,主要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在教學活動的初始階段,教師就應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將任務按照一定的層次進行劃分,讓學生分階段完成。在設計、完成分解後的小任務時,不應只是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正確演示來跟進完成任務,還可以設計出一系列操作問題(即誤操作)來讓學生識別、理解、掌握正確的操作流程。這樣學生才能在不斷糾正錯誤中和相互合作中保持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和學生評析任務完成情況時,沒必要全部展示正確的結果,也可以展示錯誤的結果,讓學生主動去發現錯誤,加深印象,從而掌握正確內容。
第三,教學內容上,教師要盡可能緊密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尤其是要從與高中生的學習生活較為貼近的角度出發,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工具將學習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和友好互動的界面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讓學生身臨其境,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教學規律。例如,在講到表格製作時,我們就可以圍繞當今市場上流行的數碼產品價格來分析製作表格,這樣學生既可以及時了解市場數碼產品的最新動態,還可以饒有興致地學習本節課知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第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動手實踐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學信息技術並不是單純學理論,比如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都要用到很重要的工具――電子計算機。而對計算機知識的真正掌握,還必須要通過上機的操作才能實現「理論――操作――技能」的順利轉化,而這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動手實踐」。信息技術課程確實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缺少了動手實踐的過程,我們就很難體會出計算機世界精彩的理論、獨具匠心的構思、惟妙惟肖的設計思想,動手實踐的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體驗後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其中的精髓和奧妙。
比如學生很喜歡上網瀏覽網頁,在瀏覽別人的網頁時想沒想過製作自己的網頁呢?在學習了MicrosoftFrontPage網頁製作之後,你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一展伸手製作自己的網頁,當你欣賞著自己的網頁,看著網頁突飛猛進的點擊率,你心裡的成就感可想而知,學習的興趣也就會大大增加。
第五,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整合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信息技術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技術、一種工具,但是信息技術課不再是傳統的計算機課程,不能停留在只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方法的層面上,而應該將這門學科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社會生活中去。在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其他學科,幫助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在其他學科遇到的問題,讓學生發現信息技術的神奇魅力,促進學生更好學習信息技術。例如,在講信息的編程加工時,我們就可以利用VB編程繪制數學中的一元二次函數圖像,還可以編程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等。
第六,及時客觀的教學評價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式,靈活設計不同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對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軟體)創作的作品,從學生的認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也可以對學生所寫的科技論文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操作,評價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學生根據教師的評價作為學習向導,有階段有步驟地逐步完成學習計劃。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教師要本著「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熱情高漲的情緒進入到學習中來,從而收獲豐盛的教學果實。
Ⅳ 一節高效率的物理課標準是什麼
一. 一堂好課的評價標准
我認為,一堂好課要符合下述九條標准:
1.能正確確定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非智力素質方面的目標。
2.能根據學生實際,確立教學的深廣度和容量。
3.科學性正確,能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突出注意點。
4.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創設多維互動、多向交流的教學形式,把探究性學習引入課堂,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程度高。
5.教法設計與學法指導相結合,把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
6.從多渠道及時和全面收集教學信息,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能精心設計好如何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有針對性,能揭露矛盾,激發思維。
7.根據本學科特點,能充分地、有效地使用教具,包括傳統教具和現代教學媒體,在現代的網路條件下,從實際出發做好多種教學媒體的組合運用。
8.教學語言表達准確、精練,啟發性、邏輯性、條理性強,有感情和吸引力。 9.課堂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二.備課的六項要求
要上好課,就必須備好課。備好課,也就是對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這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實現教學目標的保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在一定意義上,教師每上一堂課,教師就應充分備課。備課,是教師對本職工作責任感的表現。對這些工作是充分准備、一絲不苟呢,還是馬虎從事,這是衡量一個教師的責任感的重要標准。備課,也是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已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的過程。世界在變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飛速向前發展,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已的知識。不先當學生,不進修提高,不認真備課,就很難教下去。此外,教師要把自已懂的知識教懂學生,還有一個怎樣教的問題,必須考慮教學步驟和方法,做好精心的、周密的教學程序的設計,這就得認真備課。
因此,如何備好課是每一個教師必須學會的基本功。
要備好一堂課,必須做到六備: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和學法、備教具、備習題,並做好集體備課。
1.備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
備內容, 就是教師要熟悉和掌握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 鑽研教材,就應從全局到局部。要把自已所教年級的教材熟讀一遍,了解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明確各部分內容在整個教材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科學知識是有系統的和連貫性的,不知道後面的內容,就難體會出每節課的重點和關鍵,前面的也就不會講得深刻。從全局到局部,就能掌握整個知識的整體體系網路。從全局到局部,是掌握教材的一種極重要的方法,是體現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應在熟悉所教年級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採用單元備課,分節講授的方法。一些缺乏教學經驗的新老師卻往往忽視這一點。他們備課時常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具體課題考慮多,對教材整體分析少。這種單純一課一課的備課方法是不可取的。
掌握教材,就必須深刻理解教材,掌握住關鍵,抓住教材中的"注意點"。能否准確地指出教
201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統考大備戰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
材中的注意點,是體現教師對教材掌握的深刻的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准。
在備內容的時候,要根據教材內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應該強調的是,教學目標中不但應有知識教學的目標,還應有科學方法的培養的目標,能力培養的目標和非智力素質培養的目標。是否能正確確定教學目標,是評價一堂課的重要標准。
還必須指出,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教學中必須達到的要求。對於課本,我們主張鑽研課本,但不主張單純照搬課本。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講課的安排,例子的選取,以及採用的方法,都可與課本有所不同。當然,並不是說教師可以丟開課本,另搞一套,而是要分析課本,參照課本內容來講,還要指導學生閱讀課本。 2.備學生,明確教學難點、深廣度和容量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的教學效果,最後都要落實到學生身上。所謂備學生,即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是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的實際,主要指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計算和實驗能力等。有些問題,教師主觀認為學生是應該憧的,備課和講課時不大重視,但學生實際知識基礎恰好在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學效果不好。有些問題,學生容易誤解,因而引起混亂,是教學上的難點,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了解並估計到,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了解學生實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可以通過歷年教學經驗的積累,以及批改作業,與學生交談輔導,測驗考試,課堂提問等,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同一年級不同的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會有不同。同樣的內容和教法,在一些班可能受歡迎,另一些班可能反映內容太淺,信息量太少,吃不飽。因此,應了解和根據所教的班的學生實際,針對不同的對象而採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
能否根據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的深、廣度和容量,是評定一堂課的教學水平的又一標准。 3.備教法和學法,落實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活動性,開放性和創造性。
在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之後,備課時還必須全盤考慮與之配套的教學方法,根據"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到現代理論,教學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控制聯系"是保證教學系統發揮有效功能的基本聯系,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尋求"控制聯系"與學生自主性對比關系的最佳尺度。教學過程是信息的加工、傳輸、存貯的過程,要發揮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編程"和"調控"作用,使教學要求和教法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認識特點,達成最佳匹配,使師生的雙邊活動處於"共振"狀態,從而取得最高的教學效率。因此,教法的選擇,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突出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活動性、開放性和創造性,並與學法的指導相結合。創設多維互動(師生之間互動、學生之間互動),多向交流(知識交流、方法交流、信息交流、探究交流、情感交流)、開放性的教學形式。突出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活動性、開放性和創造性,並與學法的指導相結合。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實際、學生實際、學校設備實際,從爭取最佳教學效果出發,精心設計最佳教學程序。
啟發式是一種基本的教學方法.我根據自已對啟發式教學的長期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三啟發,五要從"的經驗:啟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啟發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去分析和概括事物的規律;啟發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啟發;要抓住主要問題進行啟發;要從揭露和分析矛盾中進行啟發;要遵循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進行啟發;要講練結合,從練中進行啟發。在備課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對"啟發什麼"、"如何啟發",進行具體的精心設計。
講練結合法是一種可以較常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改變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模式,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智能,提高課堂教學
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教師的講要講得精,講得有啟發性,掌握好講和練結合的時機。練的內容要精選,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並貫徹面向多數,因材施教的要求。練的重點應隨著學生在認識過程中的主要矛盾的變化而變化。在練的形式上,可通過動腦、動手、動筆、動口、動眼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課本、課堂討論、課堂小實驗,也是常可採用的練的形式。備課時,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對講和練的內容和方法進行精心的設計。 在設計課堂教學方法時,有下面一些問題值得注意:
(1)必須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活動,才能真正做到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生動性、活動性、開放性、創造性。要正確確定活動的內容、方法和時機。學生是否有足夠的參與度,是評價一堂課的又一標准。
(2)精心考慮如何提出問題。備課時根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發掘教材內容本身和學生認識過程中的矛盾,准確選擇有針對性的問題,精心准備好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懸念,使他們疑惑、驚奇,這樣提出的問題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激起他們的思維活動的層層波瀾,最後通過問題的解決,感到豁然開朗。提出問題是否有針對性(針對重點和難點),是否有啟發性(揭露矛盾,激發思維),是評價一堂課的又一標准。啟發式必須注意實效,不要只追求課堂上熱熱鬧鬧,要防止形式主義和庸俗性。不能認為一問一答,學生經常齊聲大合唱就是啟發式。教師提出問題的水平如何,是否有啟發性和針對性,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教師的整個教學水平。為了使這方面做得更好,應把自已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方法和語言寫在教案上。
(3)對同一個內容,不要多次單調重復。教師講的東西,只要學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講。教學內容的安排可以是這樣的:講新教材時,裡面就包含著舊教材的內容;做新練習時,裡面就包含著舊的練習。這樣就可使學生總覺得是學習新的東西,保持著較高的學習興趣,在這同時也鞏固了舊知識。每節課應該有足夠的信息容量,但也不應開快車,趕進度,在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上不吝惜時間,使他們更深刻理解所獲得的知識。為做到這些,就要求做好周密的教學時間計劃安排。
(4)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必須指導學生學會如何高效率地學習,在有效的時間學習盡量多的知識。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有根據地懷疑,敢於和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和發展學生的求同和求異思維。因此,是否突出學法指導,是評價一堂課的又一重要標准。
4.備教具,做好多種教學媒體的有效組合運用 教具是教學工作的一種重要手段。要使學生深刻理解和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單憑教師一張咀巴、一根粉筆,往往達不到目的,而必須藉助教具。常用的傳統教具包括黑板、實物、模型、儀器、掛圖、圖表等。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各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如投影機、收錄機、多媒體電腦,應充分利用這些教具,利用現代網路技術這一前所未有優越條件,認真做好准備,熟悉它們的原理和操作,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觀察、思考、分析和操作, 對於多種教學媒體的組合運用,應遵循下述三條基本原則:
(1)對於物理、化學、生物這一類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來說,實驗是教學最基本的媒體,首先要充分發揮實驗作為基本媒體的作用,正確處理實驗與其它教學媒體的關系。 (2)各種教學媒體的選擇和組合運用,必須從效果出發,為教學目標
(3)各種教學媒體的組合運用,必須與教法改革相結合,特別是與正確處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相結合。
關於電腦應用於備課和教學,大體應包括下述的一些方面:教師自製或下載軟體進行演示;教師自製或下載軟體用於學生實驗;學生自製軟體,用於學生的研究性課題的研究探索,或提供於教師教學之用;利用校園網和互聯網進行學習和探索研究。上述這些方面都為教學工作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是否能充分地和有效地利用教具,包括各種傳統教具和現代教學媒體,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是評價一堂課的又一標准,備課時必須充分做好這方面的設計和准備。 5.備習題,進行精選、歸類和配套。
解習題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必徑途徑,也是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起點。所以,備習題是教師備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精選習題,就要求教師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把本單元的習題和例題全部做一遍,掌握題目的深淺度和各種解法,然後確定題目中哪些作為課前預習題,哪些作為課堂提問或課堂練慣用,哪些作為課堂舉例,哪些作為課外作業,或作單元復習之用,都要統籌安排。選用例題應具有典型性,既能鞏固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又能對解題方法起示範作用。教師對例題的講解要規范,著重分析題意,步驟要清楚,書寫和作圖要工整,對學生起示範作用。對課本外的補充作業,也要進行精選、歸類和配套。對批改課外作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記下加以分析,及時在課堂上給予講評和糾正。這些工作,都是教師備課時必須認真做好的。 6、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制定好學年、學期和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寫好教案。 在學年或學期開始,同年級備課組的教師,應在科組的領導下,在集體備課時制定學年或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它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班級學生的主要分析、學年或學期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各單元教學的時數和進度(包括講新課、實驗、練習、復習、測驗、考試等),以及活動課程的安排。
有些單元需要連續幾節課才能完成,這就要求對整個單元教學作通盤考慮,確定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時分配和主要的教學方法。
在制定好學年、學期和單元教學計劃的基礎上,落實到每個課時,還必須寫成教案。教案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課題、課型、課時、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
教案的編寫有詳有簡.對新教師來說,教案應寫得適當詳細些,各方面的問題要盡可能考慮和准備得周到些.有經驗教師可寫得適當簡些.教學過程這一部分要反映出主要教學內容和教學步驟,特別要反映出所用的教學方法.對一些重要問題如何提出,如何啟發,使用怎麼樣的語言,必須經過精心考慮後寫在教案上.這些啟發性的語言要求針對性強,用詞簡練,有吸引力,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是整個教案的精華.例題要有簡要的解題步驟和結果.板書設計一項是為了加強板書、板畫的計劃性,更好發揮板書、板畫的作用.
寫好教案後,還可以通過試講或默講來進一步熟練掌握這一課的教法,反復揣摩表達方式,使教學臻於完善。要努力鍛煉自已的教學語言,提高表達能力。教學語言要有吸引力,要有感情,這是評價一堂課的又一標准。
一位老教育家說過,要當一個好的教師,必須具備"三術",就是學術(專業知識)、技術(實驗能力或使用各種教具的技能)和藝術(表達能力)。通過刻苦學習,認真備課,包括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多聽課,多研究交流,努力實踐,不斷積累,不斷改革創新,就能達到三術俱備的程度,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Ⅳ 如何探索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一、創設情境——愉快式教學模式
適用范圍: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如教育科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一章。
實施理由:基礎知識理論課對每一門科目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讓學生有興趣聽,又要能掌握,不管對哪門科目而言都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信息技術課,許多理論知識與術語,學生平常接觸得相對很少,所以更有必要改變教學方法,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具體方法:教師利用語言、圖片、實物、音樂以及社會時事和教學環境中的有利因素,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情緒,把學知識接受的過程變成自然而又享受的過程。
實際案例:在預備講授第一章第二節《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之前,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做了兩件准備工作,一是搜索大量圖片製成電子相冊,根據不同的年代配上不同的背景音樂,在上課伊始就播放給學生看。因為許多圖片學生從未接觸過,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因此學生部能積極發表自己對圖片的理解二是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會聲會影軟體剪接了《阿凡達》、《諜影重重3》、《世界機器人大賽》三部影視作品的精彩片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高漲、這時教師使用PPT展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①信息技術的簡史;②信息技術發展趨勢;③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針對這三塊內容,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作為結語,教師提醒學生要做好准備,迎接信息社會的到來給大家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要關注信息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一些消極影響。
因為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而且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這讓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最後在快樂中完成課堂知識的學習,而且對他們的道德是非辨別能力完成了一次提升——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二、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
適用范圍: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獲取信息、加工和表達信息的教學。如教育科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二、四、五章。
實施理由:這三個章節的內容涉及相關軟體的使用與具體的操作較多,而每一個軟體的操作與使用過程都是非常煩瑣的,講解起來有時顯得較為啰嗦:但另一方面,在窗口操作系統中,大部分軟體操作有許多的一致性,學生只要掌握一種軟體的規律,就會有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點,再結合信息技術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通過若干有目的、分層次的題目的設置,讓學生自己帶著疑問去學習、去摸索,這樣有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又能讓學生在探究中完成學習任務,收獲成功的喜悅。
具體方法:以完成某一個具體的主題任務為線索,由教師設置分支任務,把教學內容融入實際主題任務中,讓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經過自主探索和教師的點撥,自主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創造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得到了培養。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則是指導學生如何去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去完成任務,並適時向學生介紹需要了解或把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教學案例: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
可有四個步驟:根據內容設置主題任務——學生自主或協作完成主題任務——學生成果展示交流——教師合理而又充滿激情地評價。
1整拿社會熱點。設置主題任務
設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學生了解知識主題任務的必要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的愛好,產生完成主題的動機。例如,筆者在講授《信息的獲取》、《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與《多媒體信息加工》這些章節時,以2006年在安遠舉行的中國贛州第五屆臍橙節為主題,要求每位學生製作一個旨在宣傳贛州第五屆臍橙節的電子文稿(格式不限)。
2完成主題任務
完成任務是「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過程。該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小步驟:
學生應當先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手段。當運用以往的方法與技能不能得到所需的信息時,教師應及時提供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及時完成教材第二章內容的學習,並適時提供一些課外的操作技巧,讓學生既完成書本內容的學習,又能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例如,文字與圖片的下載,對學生而言不難:但是視頻如何下載,對許多學生而言就不是一件易事了。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在課堂上示範操作正確的下載方法。
在獲取信息後,要利用或嘗試使用合適的方法對得到的各種信息進行鑒別、評價、分析、保存,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過程。
接著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來初步完成自己的作品,這就要求學生學習與使用恰當的工具軟體,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完成教材第四章與第五章內容的學習,邊學習邊製作,逐步完成書本內容的學習。同時可用學習小組的形式或
網路協作的方式來完成作品的製作,這樣作品完成得既快又好,同時提高了學生自主處理的能力,還宣揚了團隊的精神。
3成果交流展示
每一名學生的作品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完成的,特別是高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師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以保證學生對作品的交流與展示,讓學生有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才能讓他們保持這份學習熱情,繼續完成後面的教學內容。
4教師鼓勵性評價
教師精心審閱學生的作品並給出合理的評價,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的作品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別,但教師需要盡量發現亮點,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就感,還可選出特別優秀的作品推薦給其他班的學生,這樣一定會得到別樣的教學效果。
三、不拘一格——混合教學模式
無論是「創設情境——愉快式教學模式」、「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講解教學模式,它們在教學實踐中並不是孤立運用的,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混合教學模式,
例如,在學習《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的第三章關於程序代碼等方面內容時,先用「創設情境——愉快教學模式」。將電影或電視中一些與計算機程序控制或破解密碼等片段給學生看,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了解程序代碼相關的理論與基礎知識:然後利用「設置問題——任務驅動法」。把事先設計好的低要求任務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自主的學習和探索,把握一些程序代碼的基本寫法:但是編程語言對高中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自學難度,因此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採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法,讓學生更高效地接受知識。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往往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教師。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合理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是多姿多彩的,我們學生的學習才會是快樂的。我們的教育才是育才更是育人的。
Ⅵ 雲南省高中一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目錄
原來一直使用一些計算機培訓教材當教材,從前年開始,經多方比較,我們選定了教育科學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作為全國高一年級的教材,目錄如下:
第一章信息與信息技術
1.1信息及其特徵
1.2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
第二章信息獲取
2.1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2.2網際網路信息的查找
2.3文件的下載
2.4網路資料庫的信息檢索
第三章信息的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3.1信息加工概述
3.2信息的編程加工
3.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4.1文本信息加工
4.2表格信息加工
第五章多媒體信息加工
5.1圖像信息的採集加工
5.2音頻、視頻、動畫信息的加工
第六章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
6.1信息集成
6.2信息發布
6.3信息交流
第七章信息資源管理
7.1信息資源管理概述
7.2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
7.3利用資料庫管理大量信息
Ⅶ 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術程序第一課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是培養學生信息意識、普及計算機知識和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可分解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在各模塊內容標准中都進行了具體表述.新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強調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可操作性.具體分為「信息技術基礎」、「演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路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 「人工智慧初步」等幾個模塊.課程內容有較大的拓展和深化,體現了社會需求的變化與信息技術的新發展.那麼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術課呢?
1、明確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任務,創新思維,精講精練.教學任務設計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一個好的教學任務,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講精練主要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量上少講,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自學、去思考;在質上求精,排除學生已經掌握的和通過自己能理解並掌握的知識.重在教學中給學生點明問題的關鍵,發揮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鍛煉其獨立探討問題的思維能力.
2、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興趣,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課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即知識及技能的傳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務」為主,這個原則突出「在做中學」的思想.具體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度,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給每節課制定出切合實際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努力完成在本堂課里教師預定的任務.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網頁製作這部分內容可以列為我們高一年級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實踐部分的重點,雖然會考中沒有涉及網頁製作,但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通過網頁製作,也激發起學生們學習平面動畫、圖形設計軟體的慾望,給高二選修課的開設奠定了基礎.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設計潛能,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
3、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認真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將能力需求不同的教學分為幾種層次,對基礎差一些的學生,讓他們充分的學好教材和考綱范疇內的要點和內容,合理的給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利用學生的上機活動時間調節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內容,教師是課堂駕馭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支配者,要適當的調整不同程度學生的不同需求.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4、巧設懸念,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新課標提出了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留給學生學習的時間與空間的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提出一些問題,有意識地留下伏筆和製造一定的懸念,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和學習.例如,在教「文字處理軟體」時,雖然這部分內容在會考中佔了60%的比例,大多數學生都已經很熟悉了,但需教師幫學生進一步細化.學生對WORD的興趣並不大.有的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們從小伴隨著WORD長大的,這些內容我都滾瓜爛熟了,不用學了」.我沒有反駁他們,而是設計了幾個技巧性問題給學生課上提出疑問,如:如何將頁眉中的暗線去掉,改變頁眉默認的樣式及文字與圖片按任意形狀環繞即編輯圖片頂點等.讓他們獨自思考和完成,多數同學做不上來,他們受到觸動,之後學生就會帶著懸念,去挖掘他們的未知領域,這樣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迷宮探寶」過程.
5、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學科整合能力.網路下的教學環境,給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在網路的支持下顯得得心應手.Internet是一個知識的寶庫,有著資源共享獨厚的優勢.由於它儲存容量大,媒體種類豐富,檢索容易、快捷,不失為學生學習的好載體.同時也使知識得到充分整合.多媒體網路教學非常強調教學中知識信息資源的多元性,根據教學的要求,學生通過對現有多種資源進行再次利用,實現對知識信息不斷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和整理.教學不再僅僅是純知識教學,而是透過多種知識資源所實現的知識、意義、思想,價值、理念、情感結合於一體的教學.信息時代教育最終必須落實到學生的主動學習上,這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主要途徑,同樣,教會學生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給學生創造最有利的信息環境,則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
在網路環境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路提供的傳輸功能相互討論,取長補短;也可以向老師詢問以解決學習的難點,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網路反復學習,成績較好的的學生則可以進行深層次的練習,這樣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堂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6、合理利用評價機制,充分激勵學生.激勵性的評價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了解教和學兩方面的信息,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或學習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測評可以通過日常作業、定期的技能競賽、階段考試及學生作品展示等手段來實現.教師的評價可以通過班與班之間的對比及學生對教師的認可程度、調查報告等形式來完成.我在教學中第一學期給學生布置個人主頁,讓在期末前提交到INTERNET上,各班級同學間互相展示,評出優劣,並讓在學生間進行討論和評價,作為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指標;作為一種督促和激勵手段.另外 ,還可以舉行各種形式的製作比賽.如課件製作比賽、小游戲製作比賽、編程比賽等等,因為現在的高中學生都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通過這些比賽展示,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現自我,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老師要循循善誘,不僅要學生展現自我更要學會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為以後的自我學習、終身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真正持久.通過這種自學教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會如何學習,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Ⅷ 求高一信息技術教案滬教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188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教案集錦[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師培訓推薦案例集第一組必修模塊案例案例一:教科版《歡樂課堂,信息技術第一課》案例二:搜索技巧案例三:信息的編程加工——用編程方法畫函數圖像案例四: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第二組選修模塊案例案例一:《演算法與程序設計思想》教學案例案例二:《分支結構》教學案例案例三:計程車計價器程序的設計——IF語句的教學案例案例四:會聲會影——電影《神話》預告片...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03 15:48:51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教案全集(必修)[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教案全集1.1信息及其特徵一、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信息及其特徵」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由於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准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後歸納獲得知識。有不足之處由教師或學生來補充。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學到知...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02 16:41:40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術必修教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教案1.1信息及其特徵一、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信息及其特徵」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由於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准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後歸納獲得知識。有不足之處由教師或學生來補充。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09:56:42 《走進信息技術新課程 初步認識「信息」》[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必修模塊教案第一章第一節《第一課走進信息技術新課程,初步認識「信息」》教案【課題名稱】進入信息技術新課程,初步認識「信息」【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結合社會生活中的例子,探討信息應用的情況,了解信息的基本含義過程與方法認識新課程、新課程要求學習方式的變革。通過專題研討,深入探究信息的主要特徵,初步了解信息應用的基本價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案例分析,通過分組研討...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09:51:26 浙教版信息技術基礎教學設計 第一課[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浙教版信息技術基礎第一課的教學設計一、設計思想教材安排第一章第一節是信息及其特徵,第三節是信息技術,但我認為,對於信息技術課,初中的一些觀念根深蒂固,第一節課應該花點時間轉變他們的思想、態度。所以,我把第三節的部分內容提前,與信息及其特徵整合成高中信息技術的第一節課。教學中引用了許多關於信息的實例,有生活、有經濟、有軍事,目的就是讓他們在了解信息技術、信息及...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09:42:52 地圖版高中信息科技教案 《演算法與演算法的描述》[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演算法與演算法的描述》教學設計【教學理念】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學過程中三維目標的滲透,採用了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的任務驅動、情境教學、賞識教學等教學方法,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強調信息技術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設置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讓學...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7465
2008-07-26 09:31:59 高一信息技術教案 計算機的組成及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第一章信息技術基礎知識(2)課程:信息技術年級:高一NO:2課題第一章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第二節計算機的組成第三節計算機的發展授課類型講授授課時數1課時教學目的了解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的基本概念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重點難點計算機的構成計算機的硬體組成和軟體的分類教學手段講授……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6 16:52:25 《信息與信息技術》教學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第一章、第一節《信息與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什麼是信息,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什麼是信息技術。 3、通過「信息」和「信息技術」概念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意識地獲取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1、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術的作用2、信息概念的本質特徵教學難點的分析及對...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6 16:40:16 華師版高二信息技術教案 網路應用[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二信息技術課教案摘要:本節課通過學習NetMeeting,使學生提高利用網路技術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了解網路協作,促進團隊合作精神。標題:使用NetMeeting進行網路會議課程:華師版《信息技術》第三冊第四章網路應用學段:高二年級[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網路會議的基本原理;掌握在區域網中建立會議連接,學習NetMeet...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7259
2008-07-16 16:38:29 《無所不在的信息》教案 高一信息技術教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讓問題實現我們的目標—無所不在的信息【教學題目】中國地圖出版社《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無所不在的信息——第一單元第一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信息的含義;通過發現身邊的信息理解信息的特徵與作用。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問、討論、閱讀等方式,讓學生發現身邊的信息,深刻理解信息的特徵與作用。從教師的提問引發學生的自動提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6 16:25:20 高中信息技術選修1教案 多媒體應用程序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中信息技術(選修1)——《演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應用程序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擴展控制項的主要屬性和方法。2、掌握通用對話框控制項的主要屬性和方法。3、掌握菜單編輯器的使用。過程與方法:1、掌握利用擴展控制項來設計多媒體程序的方法。2、掌握利用面向對象編程的原理來設計和製作應用程序。ɧ...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20 10:31:25 《搜索技巧》教案及教學反思[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網際網路信息的查找》教學設計課題:§2.2.2搜索技巧第二課時教學分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搜索引擎的相關知識,知道了信息的來源豐富多樣,信息獲取的方法也多種多樣,而利用計算機網路獲取信息越來越廣泛,怎樣更好從網路中獲取信息呢?這就是這節課的內容——搜索技巧,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信息技術基礎》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搜索引擎後安排的內容。學生對本部...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5092
2008-05-20 10:13:26 高一信息技術必修《表格數據的圖形化》教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利用Excel圖表分析中小學學生上網情況數據——表格數據的圖形化案例名稱利用Excel圖表分析中小學學生上網情況數據適應范圍(標明年級和模塊)高一年級必修課時1課時一、教學目標:1、掌握簡單圖表的製作方法。2、學會利用「圖表向導」建立圖表;3、幫助學生建立數據之間的圖形關系,發現事物的性質及變化規律,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二、...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20 10:00:31 《信息的集成工具-FrontPage》教學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第六章信息的集成工具-FrontPage教學設計課題:第六章第一節,第三課時教學分析:(一)教學目標:(1)熟練掌握信息集成工具(2)能與同伴合作完成簡單網站的製作,在相互評價中提高信息集成能力。(二)教學內容分析:學慣用FrontPage製作「心系奧運」網站的方法教學重點:要求學生建立起系統分析問題的概念,能站在全局角度規劃信息集成作品。教學難點:信息集成...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5088
2008-05-20 09:58:49 高一信息技術教案 《動畫原理及製作初步》[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動畫原理及製作初步》的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學分析課題我們也能做動畫——動畫原理及製作初步教學內容分析動畫的內容在教材中所佔篇幅較少,尤其對原理部分更少涉及。本節課的重點是原理和製作初步,學生重在感受動畫製作的樂趣,了解動畫原理的一些基礎東西。對軟體操作上的知識掌握不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學對象分析高一年級學生多數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接觸過多媒體相關...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9 12:37:55 「信息集成」教學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信息集成」教學設計課題:第六章第一節《信息集成》第一課時教學分析:本節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信息集成的幾個階段,樹立系統的觀點,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信息集成的過程。學生對每個單獨的過程都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從未參與具體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引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集成的素養。教學設計思路:本節內容共分四個階段,立意、規劃、開發製作及評估測試四個階段,筆者...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9 11:44:05 《網際網路信息的查找》教學設計,反思[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一信息技術教案:《網際網路信息的查找》教學設計課題:§2.2.1搜索引擎第一課時教學分析:網際網路信息的查找這一節是教科版第二章信息獲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社會,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能夠高效地獲取有用的信息來支持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是新世紀青少年學生必須具備的信息素養之一。信息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便是信息的數字化、網路化,從網路上快速高效地獲取信息越來越成為...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4 11:13:00 《信息安全與道德規范》教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中地圖版信息科技教案:《信息安全與道德規范》教案【內容安排】:《信息安全與道德規范》是高中地圖版教科書——《信息科技》的第一章第五節。這一節課的內容以培養學生增強信息安全的問題意識,遵循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范為目的,因為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確保信息安全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教材上的內容涵蓋面廣,要使學生在一節課內全部掌握有著很大的難度,於是,我對教材作了如下...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4 11:03:11 《網頁超鏈接》教學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中信息技術教案:《網頁超鏈接》教學設計一、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一)教材分析二期課改的實施給高中信息科技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給教學研究帶來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嶄新的發展空間。中國地圖出版社的高中版《信息科技》第三章是《製作網頁發布信息》,共有10節,其中第7、8節是關於網頁超鏈接的設置,是在前六節網頁製作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本課把二節內容融合在一起,內容包...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4 11:02:00 《FLASH動畫創意設計-瀑布》教學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
高中信息技術教案:《FLASH動畫創意設計--瀑布》教學設計一、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一)教材分析《FLASH動畫創意設計--瀑布》是一節高中教材外的課。估計大部分學生對本軟體不熟悉,本課的設計旨在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在碰到生活中的問題時,如何去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學生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是網路時代軟體的快速更新很快,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快速...
Ⅸ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如何能夠更好的結合
今年有幸參與了學校新一輪的課堂改革,深切感受到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翻遍與效率。本人認為,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必將對高中數學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將是數學教育的一大發展趨勢,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結合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對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整合的必要性及幾點思考進行初步探討。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我國傳統的教學結構是在行為主義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授式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這種教學模式對系統知識體系的傳授具有比較好的效果,但因其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心理的發展和變化,因此在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上有缺陷。所以,當前創建新型教學結構的核心,或者說,當前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於,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器和知識灌輸的對象;教師則應成為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那麼要實現上述教改目標就決然離不開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這是因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體現出以下的幾種對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寶貴的特性可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1、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力求認識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體驗相聯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由有趣---樂趣---志趣逐級發展。沒有興趣,學生主體參與的活動將是勉強的,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多媒體計算機通過聲、象、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其新穎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符合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興趣,將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會克服一切困難,充滿信心的學習數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主體性、實現個體化學習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教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親自去體驗,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在學習《探索勾股定理》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作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利用「幾何畫板」作一個動態變化的直角三角形,通過度量各邊長度的平方值並進行比較,學生對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產生很感性的認識;通過觀察,學生發現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從而加深了對勾股定理的認識、理解和應用。這種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的教學效果遠比傳統教學來得高效,很受學生的歡迎。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性,實現了個體化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3、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在數學教學中,不少教師習慣於用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去取代學生的理解,忽略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往往說出「這還不知道」,「顯而易見」,「你怎麼這么笨」等等不利於學生學習的言語,這不僅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由於認知障礙未解決,最終導致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不外乎是教師沒有深入了解所教學生的認知結構,過高地估計了學生的學習水平,或者是由於所教內容過於抽象,難於用言語、紙筆給出形象的表示而敷衍了事,下面的例子也許對你有所啟示。例如:在學習函數這一概念時,通常給出以下定義:「設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數x與y如果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那麼就說x是自變數,y是x的函數。」對這一定義,初學的學生對「變化」、「唯一」和「對應」都不是容易理解的,所以這是高中最難的一個概念。
如果我們給學生安排以下學習情境,則問題將變得親切和自然:用幾何畫板畫出y=x的圖象,在y=x的圖象上任取一點P,測出點P的坐標(x,y),然後拖動點P的位置,觀察點P的橫坐標x與縱坐標y的關系。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函數的本質中蘊含著運動與變化,並且這種運動與變化通常是有規律的.在圖中,隨著點P位置的改變,點P的橫坐標x與縱坐標y都在變化,但無論點P在哪個位置,點P的橫坐標x的平方總等於縱坐標y(即自變數x的平方等於函數值y)。這樣做既直觀又揭示了函數定義的本質,學生理解深刻多了。
4、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夠提供學生創新空間,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生活中各種數量關系的科學。一堂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本課內容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現代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能充分挖掘教材,有利於豐富表象,引發聯想,啟發思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啟迪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的思維,展開想像的翅膀。如在函數中函數值隨自變數的變化而變化,用幾何畫板制課件,讓學生操作看二次函數的圖象(拋物線)隨△的正負而上下移動,使學生在操作中獲取直接經驗,啟迪學生的思維的發展。
5、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夠擴大信息量,提高學習的效率
信息社會需要有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新型人才,用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極大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不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內容,從而開闊思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強調的是:學生在對大量信息進行快速提取的過程中,對信息進行重整、加工和再應用的能力。
例如,講授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時,可用「幾何畫板」製作程序,讓學生能測量到大量的數據,再進行歸納分析。通過拖動點P,細心的學生會觀察到切線長度的平方與兩割線的乘積的值總不變,這就是切割線定理。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引發的思考
1、切實做好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
一方面信息技術整合於課程,但是不是簡單地應用與教學,而是應該創造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創設主動學習情景,創設條件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習者強大的認知工具,最終達到信息技術改善學習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達到預期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其主體還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切務為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甚至不惜犧牲課程目標的實現為代價,應以課程目標為最根本的出發點,以改善學習者的學習為目的,選用合適的技術。特別切忌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生硬地使用信息技術。如果在設計上我們僅限於把課程內容轉換成精美的課件並以良好的傳遞方式直接播放給學生,那這種整合只是表面層次上的整合,是封閉的,學生的學習仍是接受性的,並不利於學生對深層次知識的探討也不會引發學生高水平的思維。一個高品質是數學課件需運用大量的技術手段,要學會使用各種軟體,例如:PowerPoint、幾何畫板Photoshop、Flash、3D-Max等等甚至編程語言,一般教師難以達到這樣的技術水平。如何在教育教學中適當地使用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使之充分發揮作用,提高教學效率,突破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學好、學活、學深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是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核心。
2、繼續深化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
為實現有效的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不僅要有基本的信息技術條件,還要對數學教師進行信息化教育條件下如何進行教學設計的培訓,要進行先進教育思想、教學與學習理論的學習,以及先進的教學設計理論、方法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使每一為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學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教學方案。
3、處理好教師、計算機與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
不要過分誇大計算機網路的作用,因為對於教育教學來說,它充其量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整合對學生的學習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學習自覺性、更強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強的自我學習能力。
總之,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學科的整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作為一個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特點,合理地看待信息技術給數學學科課程帶來的前景,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符合《新課程標准》,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取數學知識,不斷提高數學素養,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Ⅹ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河北省肥鄉第一中學 郭志英 課堂教學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宏觀的如社會經濟、學校氛圍、教學條件,微觀的如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手段的選擇。我對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有了些粗淺的認識,總結了幾個解決方法共享給大家,以促共同進步。 一、分層分組,以優輔差 「以學生為主體」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經過大量地教學實踐,我總結出「分層分組,以優輔差」的方法可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是分層,根據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情況進行分層,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學生信息技術水平較差,對信息技術學習不感興趣,操作能力差,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需要別人的指導和幫助。 第二層次:學生信息技術水平一般,能掌握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創新能力欠缺。 第三層次:學生信息技術水平較高,能較快地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對信息技術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較強的求知慾望,自主學習、領悟能力、創新能力較強。 在課堂教學過程,教師如果發現某些差生不能完教師布置的任務時,就可以利用小組優生輔導差生,既可以採取左右輔導,也可允許下位自由輔導,通過組內相互協作,不僅迅速提高差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而且極大地滿足了優生的成就感,促進他們學習積極性,同時給他們拓展知識、創新學習留有一定時間。 二、精心選擇教材 教材是課程標准最主要的載體,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課程資源。教材只是為教師教學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參考資源,不需要教師照本宣科。新課標准要求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對教材進行取合。既要做到立足於教材,又要做到突破材。合理地選擇教材,使課堂教學飽滿豐富,有血有肉,既優化教學內容,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及時反饋和評價 課程評價在整個課程系統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既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終點,又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繼續向前發展的起點。只有建立在科學評價基礎之上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才能不斷地向著更好、更全面的科學化高度邁進。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信息技術學科相比其他學科,開設時間短,經驗不足,各方面重視不夠,致使信息技術教學沒有良好的教學評價機制。教學前評價:教師通過詢問、問卷調查、考試等方法,了解學生學習新課前的知識技能准備,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間的差異水平。比如:在學習《演算法與程序設計》選修教材前,教師首先考查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的「信息編程加工」知識掌握程度,通過文字或上機考試,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還存在什麼問題,原定教學計劃是否需要調整。如發現學生基礎不夠踏實,沒有激發編程興趣,教師就需要採取補求措施,調整教學內容或教學難度。通過教學前評價,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激勵學生學習,及時查漏補缺,有針對性、有效性地教學。 教學中評價: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搜集學生學習進展的情況,發現學生在哪些學習任務上進展順利?在哪些學習任務上還存在問題,需要幫助?哪些學生存在嚴重學習困難並需要進行額外的輔導或補助?……。教學後評價:在教學結束後,教師利用總結性的評價,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通過教學後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哪些學生已掌握了學習任務,可以繼續進行後續的學習?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如何?……。學後評價可以是課後的評價、章節評價、學期或學年評價。如:學習「文本信息加工」後,可要求學生欣賞並分析光碟中的word文檔「菁菁校園」排版製作過程,每人製作一份反映學生學習、生活情況的校園小報。教師可通過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表揚優生,鼓勵差生,以期共同進步。 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是中學信息技術課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恰當、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還能培養學生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以「演示法」和「任務驅動法」為例說明這個問題。 1、演示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廣播功能向學生演示講解操作步驟,使得教學內容更具體直觀、知識完整、步驟清晰,學生易於接受,積極模仿,促進學習積極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向學生演示教學成果則可使課堂得到升華。教師可把即將講解的內容編成練習,讓能力強的學生試著給大家演示講解,這樣,既促進優生探索、創新能力,又吸引所有學生注意,引發他們思考。2、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被證明是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在每節課開始明確提出學習任務,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緊圍繞這一任務展開,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如:使用word製作小報,教師首先布置製作小報的任務,然後演示製作好的小報,師生共同分析小報里所含的素材及類別,引導學生找出小報製作的排版方法和技藝。最後,根據製作任務,搜集小報所需素材,認真完成小報製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