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輝縣數控編程

輝縣數控編程

發布時間:2022-10-08 04:24:44

㈠ 數控龍門銑編程怎麼編

在編程時,編程人員必須確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選擇切削用量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影響切削的各種因素,正確的選擇切削條件,合理地確定切削用量,可有效地提高機械加工質量和產量。影響切削條件的因素有:機床、工具、刀具及工件的剛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進給率;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刀具預期壽命及最大生產率;切削液的種類、冷卻方式;工件材料的硬度及熱處理狀況;工件數量;機床的壽命。 上述諸因素中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進給率為主要因素。 切削速度快慢直接影響切削效率。若切削速度過小,則切削時間會加長,刀具無法發揮其功能;若切削速度太快,雖然可以縮短切削時間,但是刀具容易產生高熱,影響刀具的壽命。決定切削速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有: (1)刀具材料。刀具材料不同,允許的最高切削速度也不同。高速鋼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不到50m/min,碳化物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達100m/min以上,陶瓷刀具的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高達1000m/min。 (2)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硬度高低會影響刀具切削速度,同一刀具加工硬材料時切削速度應降低,而加工較軟材料時,切削速度可以提高。 (3)刀具壽命。刀具使用時間(壽命)要求長,則應採用較低的切削速度。反之,可採用較高的切削速度。 (4)切削深度與進刀量。切削深度與進刀量大,切削抗力也大,切削熱會增加,故切削速度應降低。 (5)刀具的形狀。刀具的形狀、角度的大小、刃口的鋒利程度都會影響切削速度的選取。 (6)冷卻液使用。機床剛性好、精度高可提高切削速度;反之,則需降低切削速度。 上述影響切削速度的諸因素中,刀具材質的影響最為主要。 切削深度主要受機床剛度的制約,在機床剛度允許的情況下,切削深度應盡可能大,如果不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可以使切削深度等於零件的加工餘量。這樣可以減少走刀次數。 主軸轉速要根據機床和刀具允許的切削速度來確定。可以用計演算法或查表法來選取。 進給量f(mm/r)或進給速度F(mm/min)要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和工件材料來選。最大進給速度受機床剛度和進給驅動及數控系統的限制。 編程員在選取切削用量時,一定要根據機床說明書的要求和刀具耐用度,選擇適合機床特點及刀具最佳耐用度的切削用量。當然也可以憑經驗,採用類比法去確定切削用量。不管用什麼方法選取切削用量,都要保證刀具的耐用度能完成一個零件的加工,或保證刀具耐用度不低於一個工作班次,最小也不能低於半個班次的時間

補充:數控編程是數控加工准備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計算走刀軌跡,得出刀位數據;編寫數控加工程序;製作控制介質;校對程序及首件試切。有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兩種方法。總之,它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

㈡ 數控切割機怎樣編程

做好的CAD圖紙導入到MACH3的編程軟體內設置好餘量與進刀口與出刀口,一鍵生成路徑就可以導入切割。

㈢ 數控車床圓弧怎麼編程

1、圓弧插補指令分為順時針圓弧插補指令G02和逆時針圓弧插補指令G03。圓弧插補的順逆方向判斷:沿圓弧所在平面(如XZ平面)的垂直坐標軸的負方向(-Y)看去,順時針方向為G02,逆時針方向為G03。

㈣ 數控車床的編程是什麼

數控車床編程指的是在數控加工領域內,給數控機床輸入特定的指令,使其完成特定軌跡或者特定形狀的加工。

數控車床編程方法

1、手工編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圖樣分析、工藝處理、數值計算、書寫程序清單直到程序的輸入和檢驗。適用於點位加工或幾何形狀不太復雜的零件,但是,非常費時,且編制復雜零件時,容易出錯。

2、自動編程

使用計算機或程編機,完成零件程序的編制的過程,對於復雜的零件很方便。

3、CAD/CAM

利用CAD/CAM軟體,實現造型及圖象自動編程。最為典型的軟體是MasterCAM,其可以完成銑削二坐標、三坐標、四坐標和五坐標、車削、線切割的編程。

數控車床編程主要內容

1、淬硬工件的加工

在大型模具加工中,有不少尺寸大且形狀復雜的零件。這些零件熱處理後的變形量較大,磨削加工有困難,而在數控車床上可以用陶瓷車刀對淬硬後的零件進行車削加工,以車代磨,提高加工效率。

2、高效率加工

為了進一步提高車削加工的效率,通過增加車床的控制坐標軸,就能在一台數控車床上同時加工出兩個多工序的相同或不同的零件。

㈤ 數控機床怎樣進行編程序

數控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又稱數控機床編程)是指編程者(程序員或數控機床操作者)根據零件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編制出可在數控機床上運行以完成規定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的過程。具體來說,數控機床編程是由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開始到程序檢驗合格為止的全部過程。

數控機床編程步驟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

  1. 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台機床上進行加工。
  2. 採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
  3. 確定採用何種刀具或採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
  4. 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 、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
  5. 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
  6. 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等。

2.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數控機床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3.編寫加工程序單

常用數控機床編程指令

一組有規定次序的代碼符號,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單元存貯、傳遞和操作。

坐標字:用來設定機床各坐標的位移量由坐標地址符及數字組成,一般以X、Y、Z、U、V、W等字母開頭,後面緊跟「-」或「-」及一串數字。

准備功能字(簡稱G功能):

指定機床的運動方式,為數控系統的插補運算作準備由准備功能地址符「G」和兩位數字所組成,G功能的代號已標准化,見表2-3;一些多功能機床,已有數字大於100的指令,見表2-4。常用G指令:坐標定位與插補;坐標平面選擇;固定循環加工;刀具補償;絕對坐標及增量坐標等。

輔助功能字:用於機床加工操作時的工藝性指令,以地址符M為首,其後跟二位數字,常用M指令:主軸的轉向與啟停;冷卻液的開與停;程序停止等。

進給功能字:指定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速度進給功能字以地址符「F」為首,後跟一串字代碼,單位:mm/min(對數控車床還可為mm/r)三位數代碼法:F後跟三位數字,第一位為進給速度的整數位數加「3」,後二位是進給速度的前二位有效數字。如1728mm/min指定為F717。二位數代碼法:F後跟二位數字,規定了與00~99相對應的速度表,除00與99外,數字代碼由01向98遞增時,速度按等比關繫上升,公比為1.12。一位數代碼法:對速度檔較少的機床F後跟一位數字,即0 ~9來對應十種預定的速度。直接指定法:在F後按照預定的單位直接寫上要求的進給速度。

主軸速度功能字:指定主軸旋轉速度以地址符S為首,後跟一串數字。單位:r/min,它與進給功能字的指定方法一樣。

刀具功能字:用以選擇替換的刀具以地址符T為首,其後一般跟二位數字,該數代表刀具的編號。

模態指令和非模態指令 G指令和M指令均有模態和非模態指令之分模態指令:也稱續效指令,一經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出現同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時才失效。見表2-3、表2-6 N001 G91 G01 X10 Y10 Z-2 F150 M03 S1500; N002 X15; N003 G02 X20 Y20 I20 J0; N004 G90 G00 X0 Y0 Z100 M02; 非模態指令:非續效指令,僅在出現的程序段中有效,下一段程序需要時必須重寫(如G04)。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後,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或計劃)及數值計算獲得的數據,按照數控系統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碼格式編寫加工程序等。編程者除應了解所用數控機床及系統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還應具備與機械加工有關的工藝知識,才能編制出正確、實用的加工程序。

4.製作控制介質,輸入程序信息

程序單完成後,編程者或機床操作者可以通過CNC機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將程序信息鍵入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也可以根據CNC系統輸入、輸出裝置的不同,先將程序單的程序製作成或轉移至某種控制介質上。控制介質大多採用穿孔帶,也可以是磁帶、磁碟等信息載體,利用穿孔帶閱讀機或磁帶機、磁碟驅動器等輸入(輸出)裝置,可將控制介質上的程序信息輸入到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

5.程序檢驗

編制好的程序,在正式用於生產加工前,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做零件試加工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程序進行修改和調整,檢查--修改--再檢查--再修改……這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直到獲得完全滿足加工要求的程序為止。

上述編程步驟中的各項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樣的編程方式稱為「手式編程」。在各機械製造行業中,均有大量僅由直線、圓弧等幾何元素構成的形狀並不復雜的零件需要加工。這些零件的數值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數不多,程序檢驗也容易實現,因而可採用手工編程方式完成編程工作。由於手工編程不需要特別配置專門的編程設備,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外,手工編程仍然是一種運用十分普遍的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編程中的代碼

數控機床編程編制過程

把圖紙上的工程語言變為數控裝置的語言,並把它記錄在控制介質上。

數控機床編程的主要內容

  1. 分析圖樣、確定工藝過程:進行零件工藝分析,確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等工藝參數。
  2. 數值計算:對形狀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的輪廓加工,計算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等;對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用直線段或圓弧段逼近,由精度要求計算出節點坐標值,這種情況可用計算機完成數值計算。
  3. 編寫零件加工程序單編程人員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功能指令代碼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編寫加工程序單。
  4. 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在有CRT圖形顯示屏的數控機床上,用模擬刀具與工件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此方法只能檢驗出運動軌跡是否正確,不能查出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要進行零件首件試切。

數控機床編程程序段格式

每個程序段是由程序段編號,若干個指令(功能字)和程序段結束符號組成。

需要說明的是,數控機床的指令格式在國際上有很多標准,並不完全一致。而隨著數控機床的發展,不斷改進和創新,其系統功能更加強大和使用方便,在不同數控系統之間,程序格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具體進行某一數控機床編程時,要仔細了解其數控系統的編程格式,參考該數控機床編程手冊。

數控代碼

國際標准化組織碼:ISO代碼

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標准碼:EIA代碼

兩者表示的符號相同,但編碼孔的數目和排列位置不同。其特點為:

  1. EIA碼為補奇代碼,第5列為補奇列;ISO代碼為補偶碼,第8列為補偶列。
  2. ISO代碼有特徵可尋,數字碼在第5、6列都有孔,字母碼在第7列都有孔;EIA代碼無特徵。
  3. ISO比EIA代碼信息量大。

常用的數控標准有以下幾方面:

  1. 數控的名詞術語;
  2. 數控機床的坐標軸和運動方向;
  3. 數控機床的字元編碼(ISO、EIA)
  4. 數控編程的程序段格式;
  5. 准備功能(G代碼)和輔助功能(M代碼);
  6. 進給功能、主軸功能和刀具功能。

我國許多數控標准與ISO標准一致。

數控程序結構

數控程序由程序編號、程序內容和程序結束段組成。例如:

O 001 程序編號

N001 G92 X40.0 Y30.0 ;

N002 G90 G00 X28.0 T01 S800 M03 ;

N003 G01 X-8.0 Y8.0 F200 ;

N004 X0 Y0 ; 程序內容

N005 X28.0 Y30.0 ;

N006 G00 X40.0 ;

N007 M02 ; 程序結束段

程序編號

採用程序編號地址碼區分存儲器中的程序,不同數控系統程序編號地址碼不同,如O、P、%等。

程序內容

由若干個程序段組成,每個程序段由一個或多個指令字構成,每個指令字由地址符和數字組成,它代表機床的一個位置或一個動作,每一程序段結束用「;」號。

程序結束段

以程序結束指令M02或M30作為整個程序結束的符號

㈥ 數控銑床怎麼編程

控銑床編程分手動編程和自動編程,不知你現在學那種!還看你學什麼系統的數控,我是用的是fanuc系統的數控機床,資料其實書店都有賣的,各系統編程大同小異,手工編程其實很好學(宏程序要難點),只要多實踐很快就會上手!自動編程(cad/cam),我用的是mastercam軟體,除了這個,其他的編程軟體還有好多(ug,
cimatron,
powermill,
pro/engineer等)資料很多書店都也有賣的,只要上機多練習你就會成為高手,不能讀死書,許多東西只有你實踐了,你才會理解數控編程的真諦!加油!!!

閱讀全文

與輝縣數控編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片機的功能模塊 瀏覽:771
安卓手機如何錄制視頻長時間 瀏覽:285
安全問題app哪個好 瀏覽:445
壓縮水會變冰嗎 瀏覽:526
小說配音app哪個靠譜 瀏覽:820
編譯iso 瀏覽:944
照片生成pdf格式 瀏覽:194
病歷轉pdf 瀏覽:835
雲伺服器配硬體 瀏覽:978
伺服器10k什麼意思 瀏覽:21
pdfeditor漢化 瀏覽:884
新科學pdf 瀏覽:746
現在還有c語言編譯嗎 瀏覽:675
哪裡買到單片機 瀏覽:480
linux文件打開數量 瀏覽:510
編譯原理中什麼是l屬性文法 瀏覽:372
硬碟加密時出現的問題 瀏覽:61
如何退域命令 瀏覽:108
看書的app哪裡看 瀏覽:291
伺服器怎麼調大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