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本尺寸,極限尺寸,實際尺寸什麼關系
基本尺寸——就是你要得到的理想尺寸。(沒誤差的那種)
極限尺寸——根據偏差算出的最大和最小尺寸。
實際尺寸——加工後得到的尺寸。
『貳』 什麼是基本尺寸什麼是極限尺寸
基本尺寸是指設計中給定的尺寸,根據使用要求,通過計算、試驗或按類比法確定的。
極限尺寸是指允許零件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較大的一個稱為最大極限尺寸;較小的一個稱為最小極限尺寸。極限尺寸是在設計確定基本尺寸的同時,考慮加工的經濟性並滿足某種使用上的要求確定的。
(2)編程尺寸為何取極限尺寸的擴展閱讀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指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代表孔,小寫字母代表軸,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為零,分別表示基準孔和基準軸。
當公差帶位於零線上方時,基本偏差為下偏差;當公差帶位於零線下方時,基本偏差為上偏差。基本偏差是國家標准中使公差帶位置標准化的重要指標。
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是指允許的,最大極限尺寸減最小極限尺寸之差的絕對值的大小,或允許的上偏差減下偏差之差大小。尺寸公差是一個沒有符號的絕對值。尺寸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尺寸公差愈小,則尺寸精度愈高。
『叄』 基本尺寸,極限尺寸,實際尺寸什麼關系
極限尺寸是基本尺寸加上能滿足使用要求的極限公差,實際尺寸是加工後檢驗時獲得的尺寸,基本尺寸是設計的基準,極限尺寸是計算累積誤差是必須考慮的。
基本尺寸:理論尺寸,不包含含公差。
極限尺寸:理論尺寸加上公差的最大和最小尺寸。
實際尺寸:實際加工後測量所得的尺寸。
一般要求實際尺寸在基本尺寸和極限尺寸之間,越接近中值越好,超過極限尺寸的為不合格產品,需要看超差大小決定讓步留用還是報廢還是返修。
『肆』 基本尺寸,極限尺寸,極限偏差,尺寸公差之間的相互關系
尺寸公差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之差,或等於上偏差與下偏差之差
尺寸公差δ=最大極限尺寸D(d)max-最小極限尺寸D(d)min=ES(es)-EI(ei)
軸的上、下偏差代號用小寫字母es,ei;孔的上、下偏差代號用大寫字母ES,EI表。d代表軸,D代表孔
『伍』 極限尺寸的判斷原則是什麼
極限尺寸:是指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極限值,上極限值為最大極限尺寸,下極限值為最小極限尺寸,它是以基本尺寸為基數來確定,
極限尺寸可能大於、等於或小於基本尺寸,用來控制加工好的零件的實際尺寸。
在加工過程中實際尺寸在兩個極限值之間為合格,孔和軸的最大極限尺寸分別用Dmax和dmax表示,最小極限尺寸分別用Dmin和dmin表示。
在實際中,極限尺寸由所給出的公差帶確定!
『陸』 極限尺寸的作用是什麼
極限尺寸作用:允許零件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
獨立原則不考慮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的相互依賴關系,因此必須用不控制實際形狀的兩點測量法檢驗尺寸。此時最大實體尺寸和最小實體尺寸都應該解釋為局部實際尺寸,這樣才能保證獨立原則的應用。
極限尺寸的判斷原則(即泰勒原則):
1、孔或軸的作用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大實體尺寸。即對於孔,其作用尺寸應不小於最小極限尺寸;對於軸,則應不大於最大極限尺寸。
2、在任何位置上的實際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小實體尺寸,即對於孔,其實際尺寸應不大於最大極限尺寸;對於軸,則應不小於最小極限尺寸。
3、在孔的極限尺寸中,例如
(6)編程尺寸為何取極限尺寸的擴展閱讀:
從符合泰勒原則的檢驗方法可以看出,其最大實體尺寸是MMC邊界尺寸,由極限量規的通端控制,理論上「通規」是長度等於被測要素結合長度的完全圓柱表面(全形量規)。最小實體尺寸是局部實際尺寸,由極限量規的止端控制,「止規」是具有量面為兩點狀的表面(非全形量規)。
「變」與「不變」反映了事物運動變化,與相對靜止,兩種不同狀態,但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又可相互轉化,這種轉化是「數學科學的有力杠桿之一」。
例如,物理學,求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用初等方法無法解決,困難在於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是變數不是常量。
為此,人們先在小的時間間隔范圍內用「勻速」計算方法代替「變速」狀態的計算,求其平均速度,把較小的時間內的瞬時速度定義為求「速度的極限」,是藉助了極限的思想方法,從「不變」形式來尋找「某一時刻變」的「極限」的精密結果。
『柒』 什麼是基本尺寸、實際尺寸、極限尺寸
基本尺寸:設計零件時設計的尺寸 實際尺寸:零件被加工出來後實際量得的尺寸極限尺寸:由於實際加工的尺寸與設計的基本尺寸不可能完全一致,總會存在偏差,所以人們圍繞基本尺寸設定了一個范圍,只要實際尺寸不超過這個范圍,零件就算合格。這個范圍的最大、最小尺寸就稱為極限尺寸。 例子基本尺寸:40mm 實際尺寸:40.01mm實際尺寸在極限尺寸的范圍內,零件合格
『捌』 試述基本尺寸、極限尺寸和實際尺寸的含義,它們有何區別和聯系
1、基本尺寸:圖紙上給的尺寸的名義值
2、極限尺寸: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實際尺寸:用計數量具測量出的被測尺寸的讀出值
聯系:都是給物體的大小制定標准,並規范化。
區別:基本尺寸是給物體形成具體化的模式。極限尺寸是考慮材料在不同環境下的變化量。實際尺寸就是基本尺寸和極限尺寸的綜合運用。
『玖』 極限尺寸計算公式
極限尺寸計算公式δ=ES(es)-EI(ei)。極限尺寸是指允許零件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較大的一個稱為最大極限尺寸;較小的一個稱為最小極限尺寸。極限尺寸是在設計確定基本尺寸的同時,考慮加工的經濟性並滿足某種使用上的要求確定的。
極限尺寸的判斷原則(即泰勒原則)是:孔或軸的作用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大實體尺寸。即對於孔,其作用尺寸應不小於最小極限尺寸;對於軸,則應不大於最大極限尺寸。在任何位置上的實際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小實體尺寸,即對於孔,其實際尺寸應不大於最大極限尺寸;對於軸,則應不小於最小極限尺寸。
『拾』 公稱尺寸實際尺寸極限尺寸之間有何區別
實際尺寸,是加工後得到的尺寸;公稱尺寸,是設計給定的基本尺寸;極限尺寸,是允許的最大、最小的尺寸。實際尺寸在極限尺寸范圍內,為合格;極限尺寸,等於公稱尺寸與上、下偏差的代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