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TMEGa128和ATmega64的區別
1.它們都是Atmel公司的8位RISC高性能單片機,64,128指的是 64K / 128K 位元組的系統內可編程Flash,其硬體架構上是一致的。在計時/定時器數量,ADC通道、精度和PWM埠數量,UART口數量等方面會有所不同。性能肯定是atmega128要好。
2.ATmega128是ATMEL公司的 8位系列單片機的最高配置的一款單片機,穩定性極高,應用極其廣泛。ATmega64是基於增強的AVR RISC結構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由於其先進的指令集以及單時鍾周期指令執行時間,ATmega64 的數據吞吐率高達1 MIPS/MHz,從而可以緩減系統在功耗和處理速度之間的矛盾。
2. ATMEGA64在PROTEL中找不到庫,請問在哪能下載到,謝謝
有單片機的基礎上手AVR單片機是很容易的,只要熟悉AVR單片機相關寄存器的操作即可,編程線如果用並口的可以自己做,裡面是244,我記得是;如果想用USB的下載線,還是買一根好了,也不貴,USB一代下載線大概180元左右
3. ATmega64單片機C語言編程,想要將eeprom里的數據通過數碼管顯示,主程序怎麼編
你如果想要顯示單個數據的話只要這一句x=eeprom_re(0x10);然後將數據拿出去顯示即可,如果你要顯示一串數據,那麼就要搞一個FOR函數將你需要的數據一個一個取出來,另外你還要編寫一個數碼管欄位表,就是0到9這10個數字對應的顯示代碼,下面我寫一個小例子,
uchar code[,,,,];//0-9的數碼管欄位表
x=eeprom_re(0x10);
uchar a,b,c,d;
a=x/10;
b=x%10;
c=code[a];
d=code[b];
P1=c;//假設P1口連的是數碼管1
P2=d;//假設P2口連的是數碼管2
//你可以參考一下
4. 無線數傳的一種無線數傳的設計方案
方案所介紹的全雙工數傳電台主要採用頻分雙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工作方式。它主要由接收單元、激勵器單元、功放單元、控制單元、電源單元、基帶單元六部分組成 。
圖1 數傳電台結構原理框圖 激勵單元完成射頻信號的調制和音頻信號的處理,即把要調制的話音、數據送到VC0調制並進行電壓放大。它由話放處理、數字鎖相環、壓控振盪器、電壓放大器、功率調整電路、電源電路組成。圖2所示是激勵器單元的組成框圖。圖中,麥克風送來的微弱信號首先送給話放處理電路,以進行話音放大、濾波、預加重等信號處理,然後經過電子開關送給壓控振盪器進行直接調頻,同時將基帶處理後的數字信號也經過電子開關切換後送給壓控振盪器進行直接調頻。鎖相環路可選用快恢復二極體來提高鎖相環路的鎖定速度,環路濾波器可選用無源比例積分濾波器,VCO則採用模塊化設計。數字鎖相環晶元採用日本富士通的MBl504H集成電路晶元,該晶元集成化程度高、體積小,特別是其泵電源高達8 V,可相對降低VCO的壓控靈敏度。為了減小發射機在較寬溫度范圍內的頻率變化,建議採用溫補晶體振盪器作基準頻率。由於VCO輸出的信號較弱,只有數個毫瓦,故可經過功分後,將一路送給鑒相器與基準頻率進行比較,並產生誤差電壓以控制VCO的頻率至設定頻點,另一路送給電壓放大器,然後經三級放大處理,使其能夠推動功放電路工作。
圖2 激勵器單元原理框圖
考慮到一般需要外接蓄電池作為電源,激勵器電源輸入可採用7809三端穩壓器穩壓,以提供較寬的電壓動態范圍。同時,也可採用多級LC濾波來改善穩壓和降噪效果。 功放單元的主要任務是把激勵器送來的射頻信號經功放模塊放大到44 dBm,然後經過低通濾波器濾除高次諧波後送給雙工器,最後通過天線發射出去。如果天線出現開路或短路,那麼功率將反射回來,此時檢測電路將進行檢波,然後比較放大,再送一個信號給MCU,由MCU控制相關電路關斷功放,以達到保護功放模塊的目的。功放電路的組成如圖3所示。
圖3 功放單元組成框圖 接收單元可完成射頻信號的解調和音頻信號的處理。它一般由濾波器、選擇迴路、高放、雙平衡混頻器、一中放、二中放組成。其中二中放由二本振、二混頻、鑒相器、靜噪控制電路組成,混頻器中的一中頻為21.4 MHz,二中頻為455 KHz,混頻方式為外差式。
當射頻信號經天線送到雙工器後,再經過第一級帶通濾波器濾波,並經限幅後將送給高放電路。然後進入第二級帶通濾波器濾波,最後送給雙平衡混頻器混頻。限幅電路的作用是防止強干擾信號損壞高放前端組件。
高放電路一般採用雙調諧迴路和一級放大形式,輸入輸出迴路均採用抽頭形式可使電路匹配、增益兼顧。高放管可選用低雜訊管2SC3356,其特點是具有很低的雜訊和較高的功率增益。經高放放大的信號再與壓控送來的第一本振信號經過雙平衡混頻器進行混頻。2SC3356是集成組件,特點是雜訊低,高次組合少。一為21.4MHz的信號經過兩級中頻放大後,可送到中放集成電路TA31136FN,與20.945 MHz晶體振盪器產生的二本振進行混頻,而混出的455 kHz二中頻信號,則經過455 kHz陶瓷濾波器濾波後,通過二中放的5腳輸入。限幅放大器的輸出可在內部直接驅動,並在外部通過相移線圈完成鑒頻,鑒頻輸出的音頻信號由9腳輸出。該信號一路經電子開關送給去加重、濾波、放大後送給揚聲器還原聲音。另一路經過濾波後送給基帶信號處理器。
圖4 接收機單元原理框圖 通過系統電源可對外接直流電源進行濾波、反極性保護等處理,然後輸出穩定的電源電壓,同時,電源還必須進行必要的短路和過流保護。系統電源可外接+12 V直流電,然後通過反極性保護電路,來防止電源接反。再經過多級LC濾波電路來濾除各種雜波和高低頻交流干擾後,送到電源繼電器,由繼電器控制面板電源開關,來開關整機電源。其電源電路的結構原理圖如圖5所示。
圖5 系統電源結構框圖 控制單元以ATMEGA64為核心來完成本機工作狀態的控制,包括收發信機的頻合數據,面板顯示器、鍵盤的控制,工作頻段控制,數傳以及話音通信狀態的控制等。
基帶單元則負責處理本機和計算機終端的數據交換。它以DSP晶元ADSP-2185M為核心,並以單片機AT90S8515以及CPLD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來組成控制和介面電路。同時以數模和模數轉換,以及運算放大器等構成信號與電台的介面電路。基帶單元則採用DSP進行數字信號的調制與解調。圖6給出了基帶單元的構成原理框圖。
圖6 基帶單元原理框圖
5. 用icc avr 編程時,提示錯誤,undeclared identifier `GICR'這個怎麼解決,缺少頭文件嗎,
頭文件沒問題,這個提示是GICR未定義
6. Atmega64的ATmega64主要特性
· 高性能、低功耗的 AVR 8 位微處理器
· 先進的 RISC 結構
– 130條指令 – 大多數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完成
– 32 x 8 通用工作寄存器 + 外設控制寄存器
– 全靜態工作
– 工作於16 MHz 時性能高達16 MIPS
– 只需兩個時鍾周期的硬體乘法器
· 非易失性的程序和數據存儲器
– 64K 位元組的系統內可編程Flash
壽命: 10,000 次寫/ 擦除周期
– 具有獨立鎖定位、可選擇的啟動代碼區
通過片內的啟動程序實現系統內編程
真正的讀- 修改- 寫操作
– 2K位元組的EEPROM
壽命: 100,000 次寫/ 擦除周期
– 4K 位元組的內部SRAM
– 多達64K 位元組的優化的外部存儲器空間
– 可以對鎖定位進行編程以實現軟體加密
– 可以通過SPI 實現系統內編程
· JTAG 介面( 與IEEE 1149.1 標准兼容)
– 遵循JTAG 標準的邊界掃描功能
– 支持擴展的片內調試
– 通過JTAG 介面實現對Flash, EEPROM, 熔絲位和鎖定位的編程
· 外設特點
– 兩個具有獨立的預分頻器和比較器功能的8 位定時器/ 計數器
– 兩個具有預分頻器、比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 位定時器/ 計數器
– 具有獨立預分頻器的實時時鍾計數器
– 兩路8 位PWM
– 6路解析度可編程(2 到16 位)的PWM
– 輸出比較調制器
– 8路10 位ADC
8 個單端通道
7 個差分通道
2 個具有可編程增益(1x, 10x, 或200x)的差分通道
– 面向位元組的兩線介面
– 兩個可編程的串列USART
– 可工作於主機/ 從機模式的SPI 串列介面
– 具有獨立片內振盪器的可編程看門狗定時器
– 片內模擬比較器
· 特殊的處理器特點
– 上電復位以及可編程的掉電檢測
– 片內經過標定的RC 振盪器
– 片內/ 片外中斷源
– 6種睡眠模式: 空閑模式、ADC 雜訊抑制模式、省電模式、掉電模式、Standby 模式以及
擴展的Standby 模式
– 可以通過軟體進行選擇的時鍾頻率
– 通過熔絲位可以選擇ATmega103 兼容模式
– 全局上拉禁止功能
· I/O 和封裝
– 53個可編程I/O 口線
– 64引腳TQFP 與 64 引腳 MLF 封裝
· 工作電壓
– 2.7 - 5.5V ATmega64L
– 4.5 - 5.5V ATmega64
· 速度等級
– 0 - 8 MHz ATmega64L
– 0 - 16 MHz ATmega64
ATmega64 TQFP封裝現主要有這些型號:ATmega64-16AU、ATmega64-16AI。
下面對ATmega64的型號標識進行解析:
①、型號緊跟的字母,表示電壓工作范圍。帶「L」:2.7-5.5V;若預設,不帶「L」:4.5-5.5V。例:ATmega64-16AU,不帶「L」表示工作電壓為4.5-5.5V。
②、後綴的數字部分,表示支持的最高系統時鍾。例:ATmega64-16AU,「16」表示可支持最高為16MHZ的系統時鍾。
③、後綴第一(第二)個字母,表示封裝。「P」:DIP封裝,「A」:TQFP封裝,「M」:MLF封裝。例:ATmega64-16AU,「A」表示TQFP封裝。
④、後綴最後一個字母,表示應用級別。「C」:商業級,「I」:工業級(有鉛)、「U」工業級(無鉛)。例:ATmega46-16AU,「U」表示無鉛工業級。ATmega46-16AI,「I」表示有鉛工業級。
ATmega103 與ATmega64兼容性
ATmega64是有極高靈活性的微控制器,其I/O 地址取代AVR指令集中保留的64個 I/O地
址。為保證與ATmega103 兼容, ATmega64 晶元將ATmega103 中的所有I/O 地址的位
置保留。大部分附加 I/O 地址在從 0x60 到0xFF 的擴展I/O 空間中( 即,在ATmega103
內部RAM 空間)。在這些地址只能使用 LD/LDS/LDD 與ST/STS/STD 指令,而不能使用
IN與OUT指令。對ATmega103用戶而言,內部RAM空間的重新定位仍然是個問題;同時
若代碼使用絕對地址,則中斷向量數目的增加也是一個問題。通過對熔絲位M103C 編程
選擇ATmega103 兼容模式,可解決該問題。該模式下,不使用擴展I/O 空間中的功能,
同樣,刪除擴展中斷向量。
ATmega64 引腳與ATmega103 100% 兼容, 也可在電路印刷板上替換ATmega103 。下
面給出替換時的注意事項。
ATmega103 兼容模式通過對熔絲位M103C 編程, ATmega64 可以和ATmega103 兼容。但在兼容模式下,
ATmega64 的某些特性無效,具體如下:
· 非同步模式下,只有一個USART。波特率寄存器中只有低8 位有效。
· 一個有兩個比較寄存器的16 位T/C 代替兩個有三個比較寄存器的T/C。
· 不支持兩線串列介面。
· 埠G 只有第二功能( 非通用I/O 埠)。
· 埠 F 作為ADC 的模擬與數字輸入端。
· 不支持Boot 下載功能。
· 內部標定RC 振盪器頻率不可調。
· 外部存儲器介面不能釋放地址引腳,也不能對不同的外部擦除地址段分配不同的等
待狀態。
· MCUCSR 寄存器中只有EXTRF 與 PORF。
· 看門狗超時改變不需時序。
· 八個外部中斷源中只能使用低優先順序的四個中斷。
· 埠C 只作為輸出。
· USART沒有FIFO,因此數據溢出更快。
· 對未用的I/O 位必須置0。
7. atmega64m1單片機沒有專用的Jtac口,用spi 進串列編程,還能不能進行兩個單機之間的通訊呢
我印象中沒有ATMEGA64M1這個型號的AVR吧?或許有,可能是我沒看到過,這個不是大問題。
對於你的問題,SPI進行編程,後面說兩個單片機的通訊。你這個問題是啥意思呢?
我猜測,你是想說SPI和串口共用,是這個意思吧?
編程和實際的串口使用是不沖突的,你可以放心。
8. 求助會燒寫單片機的大神!晶元是ATMEGA64A
貌似你無論如何接線都無法讀出FLASH裡面的程序代碼的,一般都是加密下載程序的,所以不能簡單的讀出單片機內部程序。
9. 晶元是ATMEGA64A,請問如何連接編程器
你要找板子是否預留燒寫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