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微服務框架java

微服務框架java

發布時間:2022-11-08 03:10:53

① 常用的java開發框架有哪些

常用Java的開發框架:

1.SSH組合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後來Struts被SpringMVC來取代,所以SSH也可以是後者的組合。在這4中框架中,Struts和Hibernate目前來看,已經比較陳舊,而且也是比較重的框架,企業中目前已經很少用了。
2.SSM組合框架:Spring,SpringMVC,Mybatis,也可以是Mybatis的進階版,Mybatis-plus。那麼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組合了,一二線城市中,不少的項目還在使用SSM框架。
3.微服務架構:微服務是最近這兩三年比較火爆的框架組合,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一線城市裡尤其是互聯網公司。
4.許可權管控框架:Shiro,SpringSecurity,單體項目或者分布式項目,許可權管控的框架這兩個還是比較流行的。
5.前端框架:layui,easyui,bootstrap,elament-ui,vue,react等
6.分布式框架組合:bbo+zookeeper是前幾年比較流行的分布式解決方案,但是這兩三年一線城市中新項目中基本已經拋棄,轉而使用微服務了。
7.其他框架:Java里的框架太多了,比如JFinal,企業自己封裝的框架等。

想要了解更多java開發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千鋒教育。千鋒勵精圖治,不改教育初心。十一年來,千鋒以政策為引導,不斷完善國內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師資隊伍使命,構建品質教育,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人才和智力支撐,成為新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在同行業中有很高的美譽度。

② 微服務:Java EE的拯救者還是掘墓人

引言

有人說,Java確實過於臃腫,經常「小題大做」。但PHP、Node.js擴展方面短板太明顯,做小應用可以,大型應用就玩不轉了。另外,JavaEE領域有太多優秀框架可以解決開發效率的問題,事實上借用Spring等框架,開發的效率絲毫不亞於PHP。

互聯網時代的Java開發者,很多都不是基於Servlet和EJB來開發Web應用,而且WebLogic、WebSphere也只會存在於大公司的存量系統中,互聯網公司的Java都是Tomcat的世界。

那麼,微服務能完全彌補JavaEE的短板嗎?對於JaveEE來說,微服務扮演的,究竟是拯救者還是掘墓人的角色?

在Java問世之初,包括IBM、BEA、Oracle在內的一些巨頭公司,看到了Java作為一門傑出的Web編程語言可能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商機。那麼如何通過一門編程語言來賺錢呢?答案就是,使用這門語言構建復雜無比的伺服器,讓那些大公司支付一大筆費用來購買這些伺服器。於是緊接著就出現了JavaEE規范、JSR規范,以及WebLogic、WebSphere等伺服器中間件。

在這些伺服器上面部署了大型的程序包,它們運行緩慢,消耗大量的內存。基於這些容器的開發和調試對開發人員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作為對他們的補償,他們從僱主那裡獲得了豐厚的報酬。

因為耗資巨大,幾乎找不到一家公司可以使用合理的費用長時間地支持Java。如果你要用Java構建一個網站,你必須支付一大筆費用來運行這些伺服器,哪怕你只用到了Servlet容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Java被用在企業和公司里,因為只有這些大公司能夠負擔得起數百萬美元的伺服器費用,並為那些企業級開發人員支付高額的薪水。

RodJohnson在2003年發布了Spring框架,Spring提供了IoC和對POJO的支持,幫助開發人員逃脫EJB魔掌。開發效率因此得到大幅的提升,大量開發人員轉向Spring,把EJB丟在一邊。應用伺服器開發商看到了這一點,他們在JavaEE5里提供了一些可以減輕開發人員負擔的特性。可惜的是,Spring被一路追捧,人們幾乎把它跟JavaEE容器混為一談,它仍然運行在JavaEE的Servlet容器里,這些容器沿用的是十年前的設計,並沒有考慮到多核CPU和NIO。

在這期間,PHP奮起直追。PHP使用更少的內存和資源,得到很多公司的支持。一些CMS平台,比如WordPress、Drupal等都是基於PHP構建的,這些平台吸引了大批PHP開發人員。不過,雖然PHP仍然是現今最流行的編程語言,但它也有自己的短板。它運行速度不是很快,而且難以橫向擴展。

2009年,RyanDahl啟動了Node.js項目,它支持非同步非阻塞的、基於事件驅動的I/O。如果伺服器的線程使用得當,Node.js可以極大地提升響應速度,單個伺服器的吞吐量可以媲美一個JavaEE伺服器集群。Node.js是一個很好的作品,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Node.js難以擴展,也難以與遺留的系統集成。

2014年,Undertow出現了,它是一個基於Java的非阻塞Web伺服器。從#的測試結果來看,在一個價值8000美金的戴爾伺服器上,它可以每秒鍾處理幾百萬個請求,而谷歌需要使用一個集群才能處理一百萬個同樣的請求。它是輕量級的,它的核心部分只需要1M內存,它還包含了一個內嵌的伺服器,這個伺服器使用不到4M的堆內存。

基於UndertowCore構建的LightJavaFramework是一個微服務容器,它支持設計驅動及生成代碼,並支持運行時安全和運行時驗證。

JavaEE廠商

多年前,JavaEE廠商,比如Oracle和IBM,他們花費數億美元開發應用伺服器(WebLogic和WebSphere),這些伺服器以數百萬的價格賣給了大型組織。但現在這些伺服器賣不動了,因為JBoss迅速搶佔了市場份額,Oracle對JavaEE的支持正在走下坡路:

#/story/16/07/02/1639241/oracle-may-have-stopped-funding-and-developing-java-ee

隨著微服務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這些應用伺服器很難有好的銷量,因為這些伺服器更適合用來部署單體應用。有一個包含了數百個EJB的應用,為了在WebLogic上測試一行代碼改動,居然用了45分鍾時間。

JavaEE客戶

從客戶角度來看,耗費巨資購買這些伺服器是不值得的,因為JavaEE所承諾的未必都是真的。一個為WebSphere開發的應用無法部署在WebLogic上,所以你需要花更多的錢去升級伺服器,因為廠商可能不再支持舊版的伺服器,而這樣的更新會花費你數百萬美元。

於是一些聰明人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要把應用部署在這些龐然大物上?為什麼我們要把應用打包成一個ear包或war包,而不是jar包?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大型的應用拆分成更小的塊,讓它們可以獨立部署和擴展?

微服務

微服務是這些問題的解葯。Wikipedia把微服務定義為「??一種軟體架構風格,復雜的應用由一些獨立的進程組成,這些進程使用與語言無關的API進行交互。這些進程服務規模很小,高度離散,聚焦在一個很小的任務上,使用模塊化方式來構建系統」。

微服務架構讓構建應用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應用被拆分成單獨的服務,這些服務可以被任意組合。每個服務可以被獨立部署,也可以被組合成一個應用。這些服務還可能會被其他應用依賴。它加快了服務的開發速度,因為只要定義好介面,服務可以並行開發。

微服務具備彈性和伸縮性。微服務不只依賴單個伺服器和部署,它們可以被發布到多個機器上,或者多個數據中心及其它任何可用的區域。如果一個服務失效,可以啟動另外一個。因為整個應用被分解成了微服務(小型服務),可以很容易地對其中某些熱門的服務進行橫向擴展。

如果你曾經使用過COM、DCOM、CORBA、EJB、OSGi、J2EE、SOAP和SOA等,那麼你就會知道服務和組件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企業在使用組件方面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他們依賴大型的硬體伺服器,並在同一個伺服器上運行很多應用。我們有EJB、WAR包和EAR包,以及各種組件包,因為伺服器資源太過昂貴,要盡可能地物盡其用。

不過從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之前的方式有些落伍。操作系統伺服器一直在變化,虛擬資源可以被當成組件發布,比如EC2、OpenStack、Vagrant和Docker。世界變了。微服務架構看到了這種趨勢,硬體、雲技術、多核CPU和虛擬技術也在發展,所以我們要改變以前的開發方式。

在開始新項目的時候不要再使用EAR包或WAR包了。現在我們可以在Docker里運行JVM,Docker只不過是一個進程,但它可以表現得像一個操作系統一樣。Docker運行在雲端的操作系統上,而雲端的操作系統運行在虛擬機里,虛擬機運行在Linux伺服器上。這些伺服器不是歸誰所有,而是被很多互不相識的人共享。如果出現流量高峰怎麼辦?很簡單,使用更多的伺服器實例。這就是為什麼要把Java微服務運行在一個單獨的進程里,而不是JavaEE容器或servlet容器。

微服務一般會提供基於HTTP/JSON的API端點。這樣可以很容易地與其他服務(開源或閉源的)集成,只要這些服務提供了HTTP/JSON介面。服務可以通過更有意義的方式被消費、被組合。EC2、S3及其他來自Amazon(或其他公司)的服務就是最好的例子。基礎設施會成為應用程序的一部分,而且它們是可編程的。

使用微服務架構的應用程序應該是模塊化、可編程和可組合的。微服務之間可以相互替換。應用程序的局部可以被重寫或改進,而不會影響到整個應用。如果所有的組件都提供了可編程的API,那麼微服務之間的交互就會變得更簡單(永遠不要相信那些不能通過curl訪問的微服務)。

隨著微服務逐漸流行起來,很多廠商開始嘗試把他們的JavaEEWeb服務轉成微服務,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賣他們的過時產品,APIGateway就是這些廠商中的一個。

JasonBloomberg是Intellyx的主席,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了傳統Web服務和微服務的區別,並對把傳統Web服務轉成微服務的趨勢提出了質疑:

#/dangers-microservices-washing-get-value-strip-away-hype

微服務不是企業服務匯流排里的Web服務,也不是傳統的面向服務架構,盡管它沿襲了SOA的一些基本概念。從根本上來說,微服務跟SOA是不一樣的,因為整個環境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微服務架構的環境是沒有邊界的:端到端,基於雲的應用程序運行在完全虛擬和容器化的基礎設施上。容器把應用程序和服務組件化,DevOps為IT基礎設施提供框架,幫助自動化開發、部署和管理環境。

雖然容器對微服務來說不是必需的,不過微服務可以很容易地運行在容器里。況且,把非微服務的代碼部署在容器里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Docker和其他容器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視為微服務的最好伴侶。容器是運行微服務的最小資源子集。Docker簡化了微服務的開發,讓集成測試變得更簡單。

容器有助於微服務開發,但不是必需的。Docker也可以被用來部署單體應用。微服務與容器可以很好地相融並進,不過微服務包含的東西遠比容器多!

結論

應用開發的風格這幾年一直在變化,而微服務變得越來越流行。大公司把大型應用拆分成可以單獨部署的小型應用,這些小型應用被部署在雲端的容器里。開源微服務框架LightJava為這些運行在容器里的微服務提供了很多特性,它支持設計驅動,開發者只需要把注意力專注在業務邏輯上,剩下的事情可以由框架和DevOps流程來處理。

那麼問題來了,你怎麼看?

③ 北大青鳥java培訓:微服務架構帶來的變化分析

微服務架構對於程序員來說是需要掌握的新型技術之一,而其受到追捧的原因就是符合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其便捷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微服務架構帶來的變化。
微服務架構給IT系統和團隊帶來了以下顯著的變化:基礎設施的升級,需要引入虛擬化(如Docker),現存基礎設施也需要與之進行適配;系統架構的升級,需要引入服務注冊(如Consul),服務間的交互方式也需要與之進行適配;運維平台的升級,建議引入日誌收集(如Fluentd),分布式跟蹤(如Zipkin)和儀表盤(如Vizceral/Grafana)等;運維效率和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也迫在眉睫,否則無法應對實例數量,變更頻率,系統復雜度的快速增長;觀念的轉變,基礎設施,系統架構和運維平台等的大幅升級,猶如小米加步槍換成飛機大炮,相應的戰略戰術也需要與之相適配才行。
微服務架構下用戶面臨的監控問題在轉型到微服務架構以後,用戶在監控方面主要會面臨以下問題。
監控配置的維護成本增加。
某個在線系統大概有106個模塊,每個模塊都需要添加埠監控,進程監控,日誌監控和自定義監控;不同服務的監控指標,聚合指標,報警閾值,報警依賴,報警接收人,策略級別,處理預案和備注說明也不完全相同;如此多的內容,如何確保是否有效,是否生效,是否完整無遺漏。
當前針對維護成本,業界常用的幾種方法有:通過變數的方式盡量減少人工輸入;通過監控配置文件解析做一些可標准化的校驗;通過故障演練驗證報警是否符合預期;其次,三方依賴越來越多。
海南電腦培訓http://www.kmbdqn.cn/發現例如Docker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宿主機,如果所在的宿主機發生資源爭用,網路異常,硬體故障,修改內核參數,操作系統補丁升級等,都可能會讓Docker莫名其妙地中招。

④ 紅河java培訓學校告訴你微服務架構開發的工具都有哪些

關於微服務架構的文章相信大家應該看過不少了,其中關於微服務的架構技巧以及開發工具的介紹也有很多。今天,紅河電腦培訓http://www.kmbdqn.cn/就給大家匯總了一下,其中適合微服務架構的工具都有哪些種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API管理和測試


1.APIFortress


APIFortress是API測試和健康檢測工具,為企業級API提供自動化的功能測試、健康檢測和負載測試。它的設計原則是無代碼,完全基於現代API架構實踐和模式而構建。


2.Postman


Postman是面向個體開發者和團隊的API開發套件,可讓你輕松運行UI驅動的API測試。Postman還是一個功能強大的HTTP客戶端,讓RESTfulAPI探索變得輕而易舉。用戶可以將簡單和復雜的HTTP請求組合在一起,實現快速的API測試、開發和文檔化。


3.Tyk


Tyk是一款開箱即用的開源API管理平台,速度快,可伸縮。無論是部署在內部,還是部署在雲端,或者使用兩者的混合,對Tyk來說都不在話下。除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Tyk還將為你帶來高可用性和低延遲。


消息服務


4.RabbitMQ


RabbitMQ可作為微服務之間的通信橋梁,它支持各種模式,可提高應用程序的可伸縮性,並解決大多數分布式系統都存在的問題。RabbitMQ可用在微服務環境或任何其他分布式系統中。你還可以使用這個工具在服務之間交換事件。


5.亞馬遜簡單隊列服務(SQS)


亞馬遜SQS提供了強大、靈活且可靠的微服務通信機制。作為一種基於發布訂閱的微服務通信模型,亞馬遜SQS可以幫助開發人員解決很多問題。除了更好的安全性之外,隊列還通過為待處理消息提供儲存來增強可靠性。


6.ApacheKafka


消息隊列對於微服務架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用來處理微服務之間的通信以及微服務與外部源之間的通信,不管是密集型的數據處理還是API調用。ApacheKafka是一個具有高容錯和彈性的分布式流處理平台。


⑤ 北大青鳥java培訓:關於微服務架構特點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們在進行伺服器開發組織架構上通常會採用分布式架構方法來進行設計。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微服務架構都有哪些特點。
InfoQ:你近的QConSanFrancisco提出的一個關鍵前提是,組織如果要從單體大型應用轉變為基於微服務的體系結構就得要打破它們的龐大的整體流程。
你能再進一步解釋一下嗎?RafaelSchloming:對於轉變為微服務本身,人們實際上並不怎麼關心,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提升特性的完成速度。
為了提升特徵的完成速度就必需做出改變,而微服務只是這種改變所產生的一個附屬物罷了。
對於組織來說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是,當他們發展到一個臨界點,增加再多的人也不會提升特性的完成速度。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通常是因為組織用於產出特性的結構和/或過程成為了瓶頸,而不是人員的數量。
當一個組織遇到這種障礙,開始調查為什麼這些特性似乎花費的時間遠遠超出了合理的資源,答案往往是,每個特性都需要太多不同團隊的協調。
這會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維度上。
你的人員可以按職能劃分為團隊:產品與開發、質保與運維。
你的人員也可以按組件劃分:例如,前端與領域模型、搜索索引和消息通知。
當單個特性需要跨多個不同的團隊進行協調時,交付特性的控制因素是不同團隊之間的溝通速度和效率。
像這樣組織結構的組織實際上是被一個龐大的整體過程所阻礙的,這個過程要求每個特性(在某種程度上)要有許多許多的組織來理解它。
InfoQ: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Schloming:為了把很多人用在一個問題上,你需要把他們分成團隊,因為人們不能在非常大的群體中有效地溝通。
你這么做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做出一系列的權衡。
你所營造的是每支團隊內部具有高保真的溝通和協調,而團隊之間是低保真和相對較差的協調。
為改進一個組織內的特性完成速度,您可以將你的人組織成獨立的、跨職能的、自給自足的特性團隊,可以從頭到尾自主掌控一個完整的特性。
這將以兩種方式提高特性的完成速度。
先,由於不同的職能(產品、開發、質保和運維)都圈定於一個特性內,你就可以自定義該特性區域的流程了,例如,IT培訓http://www.kmbdqn.cn/分享對於一個沒有人正在使用的新特性,你的流程就不需要優先考慮其穩定性了。
其次,由於該特性所需的所有組件都由同一個團隊擁有,因此,要想趕緊推出一個特性,就可以進行更快速有效的溝通和協調。

⑥ 北大青鳥java培訓:微服務架構的軟體運行可能存在哪些問題

微服務架構開發在軟體編程開發領域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軟體開發方式了,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基於微服務架構的系統軟體在運行過程中都有哪些問題會發生。
一:Hystrix是什麼?1.1:基本解釋Hystrix開始由Netflix(看過美劇的都知道,它是一個美劇影視製作的巨頭公司)開源的,後來由SpringCloudHystrix基於這款框架實現了斷路器、線程隔離等一系列服務保護功能,該框架的目標在於通過控制訪問遠程系統、服務和三方庫的節點,從而延遲和故障提供更強大的容錯能力。
hystrix具備服務降級、服務熔斷、線程和信號隔離、請求緩存、請求合並以及服務監控等強大功能。
起到了微服務的保護機制,防止某個單元出現故障.從而引起依賴關系引發故障的蔓延,終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
1.2:斷路器的概念斷路器本身是一個開關裝置,用在電路上保護線路過載,當線路中有電器發生短路的時候。
「斷路器」能夠及時切斷故障,防止發生過載、發熱甚至起火等嚴重後果。
當分布式架構中,斷路器模式起到的作用也是類似的。
當某個服務發生故障的時候,通過斷路器的故障監控向調用方返回一個錯誤響應,而不是長時間的線程掛機,無限等待。
這樣就不會使線程因故障服務被長時間佔用不釋放,避免了故障在分布式系統中的蔓延。
二:Hystrix解決超時問題2.1:問題假設我們前端提供了用戶查詢訂單的功能,先請求映射到OrderController,控制器通過調用服務orderService獲取訂單信息,前端傳過來兩個參數:一個是訂單id,一個是用戶id,orderService需要通過用戶id調取用戶服務來獲取用戶的相關信息返回給訂單服務去組裝信息,假設這里是通過http請求的,我們有一個單獨的工程叫做:userService部署在其他的伺服器上。
但是這個伺服器宕機了,這時候訂單服務調取用戶信息就失敗了,然後查詢訂單整個請求就失敗了!由一個服務的宕機就導致整個查詢都失敗了,牽一發而動全身。
三:Hystrix的流程Hystrix實際上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通過command來解耦請求與返回操作,在具體的實例中就是,Hystrix會對依賴的服務進行觀察,通過command.toObservable調用返回一個觀察的對象,同時發起一個事件,然後用Subscriber對接受到的事件進行處理。
福建北大青鳥http://www.kmbdqn.cn/建議在command命令發出請求後,它通過一系列的判斷,順序依次是緩存是否命中、斷路器是否打開、線程池是否占滿,然後它才會開始對我們編寫的代碼進行實際的請求依賴服務的處理,也就是Hystrix.run方法,如果在這其中任一節點出現錯誤或者拋出異常,它都會返回到fallback方法進行服務降級處理,當降級處理完成之後,它會將結果返回給,際的調用者,經過一系列流程處理的。

⑦ java微服務架構有哪些

微服務有助於開發人員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錯誤來開發程序。
常用的微服務框架:
1、Spring Boot
Spring Boot是Spring的一個特定版本,它通過對配置細節的處理,使微服務構建更加簡便。創建Spring Boot旨在自啟動任何類型的Spring項目,而不僅僅是微服務。應用程序完成後,Spring Boot將在Web伺服器中混合,並輸出一個JAR文件,JVM除外。你可以將其視為原始Docker容器,這也是許多負責構建微服務的開發者都非常喜歡Spring Boot的原因。
2、Dropwizard
Dropwizard框架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裡麵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模塊,你可以根據需求添加一些業務邏輯,或者配置其他內容,最後你會發現JAR文件非常小,並且能夠快速啟動。
Dropwizard最大的限制可能是缺乏依賴注入。如果你希望使用依賴項注入來保持代碼的整潔和鬆散耦合,則需要自己添加庫,這點和Spring不同,但是現在Dropwizard也支持大多數功能,包括日誌記錄、健康檢查和提供彈性代碼。
3、Cricket
是一個用於快速API開發框架。Cricket很小,盡管它包括許多額外的功能,如鍵值數據存儲,以避免連接資料庫和調度程序來控制後台重復處理。沒有添加復雜性或其他依賴項,因此很容易將代碼添加到Cricket並啟動獨立的微服務。
4、Jersey
開發web服務的標准方法之一是RESTful web服務的Java API(又名JAX-RS),這是Jersey框架中實現的通用規范。這種方法主要依賴於使用注釋來指定路徑映射和返回細節。從參數解析到JSON打包的所有其他內容都由Jersey處理。
Jersey的主要優點是它實現了JAX-RS標准,這個特性非常受歡迎,一些開發人員習慣將Jersey與Spring Boot結合在一起使用。
5、Play
體驗JVM跨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是使用Play框架,這是可以與Java或任何其他JVM語言兼容的。它的基礎非常現代,具有非同步、無狀態的模型,不會讓試圖跟蹤用戶及其會話數據的線程使伺服器過載。還有許多額外的特性可以用來充實網站,比如OpenID、驗證和文件上傳支持。Play代碼庫已經發展了十多年,因此你還會發現類似於對XML的支持的這種古老的功能。play既成熟又輕盈,這種組合還是比較有特色的。
當然,常用的Java微服務框架還有Swagger、Helidon、WildFly Thorntail等,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⑧ 微服務架構是什麼

微服務架構是一項在雲中部署應用和服務的新技術。

大部分圍繞微服務的爭論都集中在容器或其他技術是否能很好的實施微服務,而紅帽說API應該是重點。

微服務架構相關介紹:

微服務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運行,並通過「輕量級設備與HTTP型API進行溝通」。關鍵在於該服務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運行。通過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將服務公開與微服務架構(在現有系統中分布一個API)區分開來。

在服務公開中,許多服務都可以被內部獨立進程所限制。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服務需要增加某種功能,那麼就必須縮小進程范圍。在微服務架構中,只需要在特定的某種服務中增加所需功能,而不影響整體進程的架構。

微服務不需要像普通服務那樣成為一種獨立的功能或者獨立的資源。定義中稱,微服務是需要與業務能力相匹配,這種說法完全正確。不幸的是,仍然意味著,如果能力模型粒度的設計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就必須付出很多代價。

如果你閱讀了Fowler的整篇文章,你會發現,其中的指導建議是非常實用的。在決定將所有組件組合到一起時,開發人員需要非常確信這些組件都會有所改變,並且規模也會發生變化。服務粒度越粗,就越難以符合規定原則。

服務粒度越細,就越能夠靈活地降低變化和負載所帶來的影響。然而,利弊之間的權衡過程是非常復雜的,我們要在配置和資金模型的基礎上考慮到基礎設施的成本問題。

⑨ 北大青鳥java培訓:微服務架構開發的工具都有哪些

關於微服務架構的文章相信大家應該看過不少了,其中關於微服務的架構技巧以及開發工具的介紹也有很多。
今天,福建電腦培訓http://www.kmbdqn.cn/就給大家匯總了一下,其中適合微服務架構的工具都有哪些種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API管理和測試1.APIFortressAPIFortress是API測試和健康檢測工具,為企業級API提供自動化的功能測試、健康檢測和負載測試。
它的設計原則是無代碼,完全基於現代API架構實踐和模式而構建。
2.PostmanPostman是面向個體開發者和團隊的API開發套件,可讓你輕松運行UI驅動的API測試。
Postman還是一個功能強大的HTTP客戶端,讓RESTfulAPI探索變得輕而易舉。
用戶可以將簡單和復雜的HTTP請求組合在一起,實現快速的API測試、開發和文檔化。
3.TykTyk是一款開箱即用的開源API管理平台,速度快,可伸縮。
無論是部署在內部,還是部署在雲端,或者使用兩者的混合,對Tyk來說都不在話下。
除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Tyk還將為你帶來高可用性和低延遲。
消息服務4.RabbitMQRabbitMQ可作為微服務之間的通信橋梁,它支持各種模式,可提高應用程序的可伸縮性,並解決大多數分布式系統都存在的問題。
RabbitMQ可用在微服務環境或任何其他分布式系統中。
你還可以使用這個工具在服務之間交換事件。
5.亞馬遜簡單隊列服務(SQS)亞馬遜SQS提供了強大、靈活且可靠的微服務通信機制。
作為一種基於發布訂閱的微服務通信模型,亞馬遜SQS可以幫助開發人員解決很多問題。
除了更好的安全性之外,隊列還通過為待處理消息提供儲存來增強可靠性。
6.ApacheKafka消息隊列對於微服務架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用來處理微服務之間的通信以及微服務與外部源之間的通信,不管是密集型的數據處理還是API調用。
ApacheKafka是一個具有高容錯和彈性的分布式流處理平台。

閱讀全文

與微服務框架java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通動力程序員節2021 瀏覽:845
安卓系統如何卸載安裝包 瀏覽:868
簡訊刪除助手文件夾 瀏覽:688
java辦公自動化 瀏覽:340
php中超鏈接 瀏覽:253
linux默認路由設置 瀏覽:36
linux如何掛載iso 瀏覽:432
vs程序換文件夾後不能編譯 瀏覽:557
安卓源碼編譯輸入腳本沒反應 瀏覽:47
phpmysql自增 瀏覽:167
把ppt保存為pdf 瀏覽:533
汽車密封件加密配件 瀏覽:887
黑馬程序員15天基礎班 瀏覽:560
java調整格式 瀏覽:521
香港雲伺服器租用價 瀏覽:78
linuxsublime3 瀏覽:560
imac混合硬碟命令 瀏覽:278
沈陽用什麼app租房車 瀏覽:857
00後高中生都用什麼app 瀏覽:239
戴爾塔式伺服器怎麼打開獨立顯卡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