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ython中元組和列表有什麼區別
python中元組和列表的區別如下:
1、列表是動態數組,它們不可變且可以重設長度(改變其內部元素的個數);
2、元組是靜態數組,它們不可變,且其內部數據一旦創建便無法改變;
3、元組緩存於Python運行時環境,這意味著我們每次使用元組時無須訪問內核去分配內存。
推薦教程:python教程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python中元組和列表有什麼區別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有關python教程請關注環球青藤其它相關文章!
㈡ python元組和列表的問題
第一題和第三題是相同的:
給函數傳進來一個值 你在函數里用一個'新的'變數修改了傳進來的值 但是...
函數里的變數是私有的 只在函數里有作用 外部需要return把值返回才能使用
第二題不一樣:
給函數傳進來一個列表 然後你*直接*修改了列表第一個元素
如果你在函數里*新建*一個列表再修改 就會像一三一樣了
重點:
var = 123 這是定義(或叫新建創建)一個變數 var 賦值 123
var = [123] 這是創建一個列表 列表裡有元素 123
var[0] = 123 這是修改列表裡的第一個元素為 123
所以 var = 123 和 var[0] = 123 的行為是不同的
㈢ Python 列表和元組的區別是什麼
python中元組是(1,2,3)這種格式,他是不可變的,你不能對它添加或者刪除元素,所以它可以作為字典的key值。
而列表是可變的,格式是[1,2,3],你可以對它進行修改,所以它不能作為字典的key值。
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請採納!
如果未解決請繼續追問!
㈣ 關於Python的序列、列表和元組
//簡明Python教程第9章數據結構(適合初學者的教程)
http://sebug.net/paper/python/ch09.html
㈤ python列表和元組的區別
1、元組是不可變的, 而列表是可變的。
2、元組通常有不同的數據類型,而列表是相同類型的數據隊列。元組表示的是結構,而列表表示的是順序。
3、不能將列表當作字典的key, 而元組可以
4、由於元組支持的操作比列表小, 所以元組會比列表稍稍快上那麼一點。但是如果不是海量數據處理,這點差異基本可以忽略
㈥ 簡述python中列表,元組,字典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元組和列表十分類似,只不過元組和字元串一樣是不可變的即你不能修改元組。元組通過圓括弧中用逗號分割的項目定義。元組通常用在使語句或用戶定義的函數能夠安全地採用一組值的時候,即被使用的元組的值不會改變。1、Python中元組的書面形式和規范:tuplename=(tupleitem1,tupleitem2,tupleitem3,tupleitem4)tuplename=tupleitem1,tupleitem2,tupleitem3,tupleitem4注意:定義元組的是逗號,而非括弧。zoo=('wolf','elephant','penguin')print'Numberofanimalsinthezoois',len(zoo)new_zoo=('monkey','dolphin',zoo)print'Numberofanimalsinthenewzoois',len(new_zoo)print'Allanimalsinnewzooare',new_zooprint'Animalsbroughtfromoldzooare',new_zoo[2]print'Lastanimalbroughtfromoldzoois',new_zoo[2][2]一個空的元組由一對空的圓括弧組成,如myempty=()。然而,含有單個元素的元組必須在第一個(唯一一個)項目後跟一個逗號,這樣Python才能區分元組和表達式中一個帶圓括弧的對象。
㈦ python 元組、列表問題
a=(0,0,0,0)
foriinrange(4):
forjinrange(1,4):
b=list(a)
b[i]=j
print(tuple(b))
元祖中的元素不可被修改,可以先將元祖轉為list變更後再轉回來
㈧ 幾個Python題目
1.【選擇】下面哪個選項不是定義列表的正確方式?(D)
D.myList4=2,3,4,5
答案解析:這是定義元組的方式,而不是列表
2.【選擇】根據下面表達式,a的值是:(C)
C.loWo
3.【填空】請寫出如何切片myList[]的倒數第3~5位。
myList[-3:-5]
4.【判斷】列表內元素的下標是從0開始的。(√)
5.【選擇】下列Python表達式可以將列表反向並改變原列表值的是:(D)
D.myList.reverse()
答案解析:切片會生成新的列表;reversed只是生成新的迭代器;只有list.reverse()會對原表的值進行改變
-----------
1.【判斷】Python語句「x="a","b","c"」中,x是一個元組。(√)
2.【選擇】執行下列Python語句會報錯的是:(A)
A.myTuple[3]=30
答案解析:元組是immutable(不可變)的,所以不能改變元組的值
3.【填空】使用Python內置函數,計算元組myTuple的語句是:
sum(myTuple)
4.【選擇】下列關於Python的描述錯誤的是:(C)
C.對元組內部元素進行排序使用的是sort()
答案解析:元組不可變,所以不能對元素進行排序
------------
1.【選擇】下列關於Python中字元串說法錯誤的是:(D)
D.Python中字元類型是char,字元串的類型是str
答案解析:python字元和字元串類型都是str
3.【填空】請寫出用空格「」合並字元串「Jane」、「Doe」的Python語句:
"Jane"+""+"Doe"
4.【選擇】下列不是Python3中解決路徑中特殊字元問題的選項是:(C)
C.s=u"D: est"
------------
1.【選擇】下列不是序列的是:(C)
C.集合
3.【選擇】下面哪些操作是序列都具有的?(D)
D.以上都是
-----
1.【判斷】Python中符號{}僅用在集合這一數據類型中。(B.×)
3.【填空】語句set("datascience")的結果是:
集合{'d','a','t','s','c','i','e','n'}
4.【選擇】下列關於集合的說法錯誤的是:(A)
A.集合具有互異性,定義集合時不允許出現相同的元素
答案解析:出現了重復也沒事,會自動去重的。
7.【選擇】在Python中對數據進行去重處理,一般會藉助下列哪種數據類型?(C)
C.集合
---------
1.【填空】有兩個列表a=["name","age","sex"],b=["jonh","23","M"],請用一個語句將這兩個列表轉換成字典,其中列表a中的元素為「鍵」,列表b中的元素為「值」。
dict(zip(a,b))
2.【填空】定義一個新字典如下,用print輸出dict1的結果是:
{1:3,2:'a'}
4.【判斷】下面對字典d的定義是正確的。(B.×)
答案解析:列表不能用做鍵。應該用元組('a','b')做鍵。
㈨ Python其實很簡單 第九章 列表與元組(一)
在前面,我們要保存一個數據,需要先定義一個變數,而且一個變數中只能保存一個數據。譬如,語句:a1=1,值「1」就被保存了,但要保存「2」,就還需要再定義一個變數:a2=2......這樣以來,隨著數據的增多,豈不是要定義更多的變數嗎?
可以使用一個新的數據類型,它記錄很多數據,並且將它們按照順序存儲在連續的內存空間中,這便是序列。Python中有5種常用的序列結構,分別是列表、元組、集合、字典和字元串。
9.1列表
語法格式:
listname=[element1,element2,element3,......,elementn]
其中,listname為列表名,element1,element2,element3,......,elementn表示列表中的元素。各個元素的數據類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通常元素的類型都是相同的,含義也是相同的。
如:
list1=[『風』,』馬『,』牛』,1,2,3,』a』,』b』,』c』]就沒有太多的實際用途。
list2=['張三','男',18,']雖然元素的類型不同,但表示了同一個人的信息。
1、訪問列表元素
列表中元素的索引號從0開始標記,訪問列表元素時,可以直接按照索引號讀取。
如:
list2=['張三','男',18,']
print(list2[1]) #輸出列表中索引號為1的元素
輸出結果:男
和字元串一樣,序列都是可以使用切片操作的。
如:
print(list2[:2])
輸出結果:['張三', '男']
print(list2[2:])
輸出結果:[18, ']
2、使用range()函數創建數值列表
格式:range(start, stop [,step]) ;start 指的是計數起始值,默認是 0;stop 指的是計數結束值,但不包括 stop ;step 是步長,默認為 1,不可以為 0 。range() 方法生成一段左閉右開的整數范圍。
可以使用range()函數創建數值列表,如:
list1=list(range(10,20,2))
print(list1)
運行結果:[10, 12, 14, 16, 18]
3、刪除列表
語法格式如下:
del listname
其中,listname為要刪除列表的名稱。
刪除列表與刪除變數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前面已經介紹過了。
4、遍歷列表
常用的遍歷列表的方法有是利用for語句,舉例如下:
list1=list(range(10))
for item in list1:
print(item,end=' ') # end=』 『表示以空格結束,如果不寫這個參數,相當於默認值end=』 』
輸出結果:0 1 2 3 4 5 6 7 8 9
為了獲取列表元素的索引值,就需要使用enumerate()函數。
list1=list(range(10,20,2))
for index,item in enumerate(list1):
print(index,'-',item,end=' ')
輸出結果:0 - 10 1 - 12 2 - 14 3 - 16 4 - 18
5、追加、修改和刪除列表元素
追加元素
>>> list1=['春','夏','秋']
>>> list1.append('冬')
>>> list1
['春', '夏', '秋', '冬']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使用「+」號將兩個序列連接起來。如:
list1=['春','夏','秋']
list1=list1+['冬']
print(list1)
輸出結果為:['春', '夏', '秋', '冬']
注意,下面的做法是錯誤的:
>>> list1=['春','夏','秋']
>>> list1=list1+'冬'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list1=list1+'冬'
TypeError: can only concatenate list (not "str") to list
從這個提示可知,列表只能與列表連接,而不能與字元串連接。
修改元素
>>> list1[2]='autumn' #通過索引對元素直接賦值
>>> print(list1)
['春', '夏', 'autumn', '冬']
刪除元素
>>> del list1[2] #通過索引直接刪除元素
>>> print(list1)
['春', '夏', '冬']
6、列表元素排序
在討論列表元素排序時,為了將有序列表變成無序列表,這里用到了shuffle()函數,但它不是Python的內置函數,需要先使用import語句將random模塊包含進來,這樣才能像使用內置函數那樣使用擴展模塊中的函數。
>>> import random #導入random模塊
>>> list1=list(range(10)) #生成列表,元素為0到9的整數。
>>> list1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dom.shuffle(list1) #用random包中的shuffle()函數將list1中元素次序打亂
>>> list1
[8, 6, 3, 5, 0, 7, 1, 9, 2, 4]
>>> list1.sort() #對list1升序排列
>>> list1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dom.shuffle(list1) #將list1順序重新打亂
>>> list1
[5, 9, 7, 8, 4, 3, 2, 0, 6, 1]
>>> list1.sort(reverse=True) #對list1降序排列
>>> list1
[9, 8, 7, 6, 5, 4, 3, 2, 1, 0]
方法sort()的語法格式:
listname.sort(key=None,reverse=False)
其中,listname表示要排序的列表;key表示指定一個鍵,如」key=str.lower」表示排序時不區分字母大小寫;reverse為True表示降序排列(為默認值,可省缺),為False表示升序排列。
還有一個函數sorted(),功能與方法sort()相似。格式如下:
sorted(listname,key=None,reverse=False)
7、 利用列表推導式快速生成一個列表
例1:生成指定范圍的數值列表。
>>> import random
>>> list1=[random.randint(0,20) for i in range(10)]
>>> list1
[16, 20, 19, 6, 5, 7, 10, 5, 12, 5] #生成了包含10個值在0到20之間的元素構成的列表。
例2:根據現有列表生成新的列表。
>>> radius=list(range(1,6)) #生成列表 radius保存半徑的值
>>> radius
[1, 2, 3, 4, 5]
>>> s=[round(2*3.14*r,2) for r in radius]
#生成列表s,將計算得到的周長值保存起來,其中round()可以保留指定小數位,格式 round(var, n),var為變數名,n為指定保留小數位。
>>> s
[6.28, 12.56, 18.84, 25.12, 31.4]
例3:從列表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元素組成新的列表。
>>> score=[98,65,77,56,82,89] #列表score用來存儲成績
>>> good=[x for x in score if x>=80]
#從列表score中選取>=80的元素存入新列表good中
>>> good
[98, 82, 89]
count()、index()和sum()方法
count()方法
用於統計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現的次數。
例:
>>> list1=['a','b','c','d','e','f','c','d','e','a','b','c','d']
>>> num=list1.count('c') #統計列表list1中'c'的個數
>>> num
3
index()方法
用於獲取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第一次出現的索引值。
>>> list1=['a','b','c','d','e','f','c','d','e','a','b','c','d']
>>> position=list1.index('c')
>>> position
2
sum()方法
用於計算數值列表中全部或指定元素的和。
>>> list1=[1,2,3,4,5]
>>> total=sum(list1) #計算列表list1中全部元素的和
>>> total
15
>>> total=sum(list1,1) #在列表list1全部元素的和後,在加上參數(「1」)的值
>>> total
16
>>> total=sum(list1[:2]) #計算切片list1[:2]中各元素的和
>>> total
3
二維列表
格式:listname[下標1][下標2]
其中,listname表示列表的名稱,下標1表示列表中的行號,下標2表示列表中的列號。對於n行m列的二維列表,第一個元素的行號和列號都是0,最後一個元素的行號和列號都是n-1。如下所示:
list[0][0] list[0][1] list[0][2] ............ list[0][m-1]
list[1][0] list[1][1] list[1][2] ............ list[1][m-1]
......
......
list[n-1][0] list[n-1][1] list[n-1][2] ............ list[n-1][m-1]
通俗地講,如果一個列表中的元素本身就是一個列表,則這個列表就是一個二維列表。
如:
>>> list1=['a1','b1','c1','d1']
>>> list2=['a2','b2','c2','d2']
>>> list3=['a3','b3','c3','d3']
>>> listtwo=[list1,list2,list3]
>>> listtwo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如果要查看二維列表listtwo按照行、列的排列,可以運行如下代碼: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4):
print(listtwo[i][j],end=' ')
print()
運行結果: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如果要讀取二維列表中的某一行,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 listtwo[2] #讀取第3行的元素(注意索引號都是從0開始的)
['a3', 'b3', 'c3', 'd3']
如果要讀取某一個元素的值,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 listtwo[2][2] #讀取第3行第3列的元素
'c3'
㈩ Python 列表和元組的區別是什麼
列表為[],元組為().
1、列表內元素可以重復,元組元素唯一。
2、列表元素可變,元組元素不可變。
3、列表自動給元素索引,查詢速度比列錶快。